2022年3月30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從躺平族看共同富裕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如何避免在開與封之間抽搐?
◆  聯合報黑白集/國安局也有個盲眼龍婆
◆  經濟日報社論/從躺平族看共同富裕








經濟日報社論/從躺平族看共同富裕


2022-03-30 03:10  經濟日報 /   社論
「躺平」為大陸興起的流行詞,指年輕人在龐大壓力下決定不婚不生、不追求買房買車等物質,只在舒適圈生活。 示意圖/ingimage


前些日子,副總統賴清德前往台南成功大學參加講座,當場電子民調詢問學生未來志向,選項包括從事專業職業(例如醫師、工程師、會計師)、創立事業(如張忠謀)、公職體系、積極從政、從事學術工作及躺平族。現場竟有高達四成二的學生選擇當「躺平族」,令賴清德相當意外。由於成大學生一直是受企業雇主青睞的對象,此一結果引起各界關注。

什麼是躺平族?根據維基百科,躺平是民國 110 年(2021年)開始在中國大陸流行的網路詞語。指民國 79 年(1990後)出生的中國年輕人在經濟下滑、社會階層固定導致階層流動困難,出於對現實環境的無奈與失望,「與其跟隨社會期望堅持奮鬥,不如選擇『躺平』,無欲無求」的處事態度

躺平族表現出的現象包括「不買房、不買車、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小孩、低水平消費」和「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資本家賺錢的機器和被資本家剝削的奴隸」。這也是中國大陸年輕人對大環境的一種無聲抗議

由於躺平主義在大陸網路上引發熱議,除了官方媒體對躺平現象有所批判之外,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更進一步在中央財經會議中強調,「全球收入不平等問題突出,一些國家貧富分化,中產階層塌陷,導致社會撕裂、政治極化、民粹主義泛濫,我國必須堅決防止兩極分化,促進共同富裕實現社會和諧安定。」因此,「要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防止社會階層固化,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避免內捲』、『躺平』。」

大陸所謂的共同富裕是指「在普遍富裕基礎上的差別富裕」,希望做到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合理調節高收入群體取締非法收入,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橄欖型分配結構。亦即在均富的基礎上,提高中產階級比重

在作法上主要是透過「三次分配」來達成共同富裕。其一是初次分配:透過市場實現的收入分配,例如調高最低工資,以及鼓勵勞工組成工會,提供勞工更多制度性的保障。其二是再分配透過政府調節進行分配,如稅制檢討確保高收入者承擔最終主要稅負、低收入者稅負低;逐步提高包括社會保險、撫恤金、養老金、失業補助等各類費用,以強化民眾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抑制房價及其他補助措施,讓收入較低民眾逐步往中等收入移動。第三次分配則是基於自願,在道德影響下的捐贈行為。基於貧富差距過大,透過前兩次分配恐怕還是很難達成目標,亟需以企業和個人為參與的第三次分配幫助實現縮小收入差距目標,一方面鼓勵公益行業發展;另一方面,則透過稅制調整,增加企業或個人慈善捐款的抵稅。另透過遺產法的實施,課徵遺產及贈與稅。

以上的這些舉措都有 KPI,預計將分三階段完成,目標民國 114 年(2025年)時,年收入10-50萬人民幣,目前約4億人口的中等收入群體,倍增到8億;民國 124 年(2035年)人均 GDP 由民國 110 年(2021年)的1萬美元增長到2.5萬美元;民國 139 年(2050年)時,人均 GDP 由民國 124 年(2035年)的2.5萬美元增長到5萬美元。

回到台灣,從前述賴副總統對成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或許其中有些是學生搞笑或輕佻的回應,但年輕人的躺平現象顯然並非對岸的專利。事實上,貧富差距愈來愈大中產階層逐漸消失,以及階級固化所有國家都面臨的挑戰。中國大陸在其特殊的體制下,為了「維穩」提出其可能的解方,曾經創造經濟奇蹟的台灣,也應努力塑造一個讓年輕人「只要願意拚,就有機會贏」的環境,這是政府與產業必須共同面對課題













聯合報黑白集/國安局也有個盲眼龍婆


2022-03-30 03:06  聯合報 /   黑白集
國家安全局局長陳明通(中)出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陳明通表示,北京不放棄武力對台,北京要統一台灣是陽謀不是陰謀。記者黃義書/攝影



國安局長陳明通又開示了,宣稱俄烏戰事讓北京大警醒,美國只介入未派兵、俄國就戰略失敗,以後解放軍不敢輕啟戰端。他說美國沒有烏克蘭關係法,尚能介入戰事至此,「拜登把台灣關係法擺得那麼前面,會介入更深」,保證蔡總統任內中共不會武力犯台。

美國印太司令日前警告,俄國侵烏頭號教訓,就是中共攻台「真可能發生」。阿通師天眼洞見獨步全球,和盲眼龍婆預見普亭發動戰事,法力不相上下,連吳釗燮也甘拜下風。吳釗燮原鼓吹國際慎防中共趁機犯台,現改口稱台灣有高科技武器,比烏克蘭神勇,中共會收斂奪台意圖。

阿通師頗好預言國安大事,這回開示台灣關係法「奧妙」,斷言美國必深度介入台海戰事。言下之意:台灣靠山比烏克蘭粗勇。

儘管阿通天眼堪比龍婆盲眼,卻不知烏克蘭為聯合國成員,多次以夥伴身分參與北約演習,拜登也曾當面向澤倫斯基承諾支持烏國領土主權完整。但俄國一開火,夥伴淪為棋子,黑海速遭俄軍封鎖,被拜登形容堅如鋼鐵的承諾盡皆跳票。去年拜登為了反中拉攏俄國,今年又為了抗俄拉攏中國,阿通師作何解釋?

如果台灣關係法能永保平安,美國何必急壓蔡政府徵兵?蔡總統還要國防部長低調準備,以免嚇跑年輕選票。阿通師扮龍婆,真的很瞎。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如何避免在開與封之間抽搐?


2022-03-30 03:12  聯合報 /   社論
台東縣卑南群聚案今再新增2名確診案例,全縣累計10例。縣府緊急進行疫調並持續匡列,為防堵疫情擴散,今起在關山、池上設置快篩站。另初鹿快篩站,將增設卑南衛生所篩檢站,呼籲有足跡重疊民眾盡速快篩。本報資料照片


入境隔離天數縮短為十日後,近日國內確診案例激增。尤其本土案例多路齊發,周日全台加總一度逼近百人,連台東都難倖免。如此一來,指揮中心原計畫四月要再縮減入境隔離為七天,恐只能暫緩。矛盾的,不僅是政策上的開關不定,還有第三劑疫苗施打遇到瓶頸,但三月底卻有五十多萬劑價值數億元各式疫苗將因屆期遭到銷燬。這對比去年國內疫苗短缺時,必須仰賴國內外捐贈的窘境,簡直是天壤之別。

看得出來,指揮官陳時中的心是朝著「解封」的方向走,但他的腳卻無法跟著意志同行;他兩年來形塑定型社會認知,也還留在原地踏步。簡單地說,解封是必走之路,才能與先行國家同步,也才能讓社會及經濟運作回歸正常。問題是,陳時中畫不出具體解封路徑圖封鎖容易解封困難;尤其,社會大眾被教導成習慣於「加零」,突然一天增加近百例本土,馬上就陷入風吹草動氛圍緊縮呼聲立刻再起

要問的是,如果一天增加百例都讓政府和民間覺得緊張,那麼,人們可以承受的最高確診量是多少呢?如果是一天一千例、一萬例,大家可以忍受嗎?或者像韓國那樣,日前最高峰一天曾多達六十二萬人確診,我們的社會、企業和醫療院所都能應付嗎?如果我們的最高容忍量是一千或一萬,那麼所謂「與病毒共存」,絕對是奢談。因為病毒隱形擴散是以「一傳十」的速度進行,疫情不會在一千或一萬自動停下來;一旦情況急速惡化,就只能聽天由命,如何再談控制?

目前陳時中面臨的困境有三:第一,是如何使自己和社會大眾放下「清零迷思」;第二,如何向民眾說明 Omicron 病毒的感染風險和尋常流感沒有太大不同,是在人體可承受範圍;第三,如何使醫療院所作好最充分的準備。這三點,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並不容易。原因是,兩年多來民眾不斷接收指揮中心的制式填鴨訊息,大家已經習慣封鎖自肅式的「乾淨社會,要迅速改變他們的觀念並不容易。更大的癥結在,年底選舉在即,蔡政府必定對疫情起落可能引發的民怨瞻前顧後,恐怕只會收收放放、忽鬆忽緊,但這對解封毫無助益

要做到上述三點,指揮中心首先必須勇敢說明政府的新政策方向,不再以「清零」為絕對目標,但會繼續追蹤感染者足跡,以降低社區集體傳播風險,使確診數保持在可控範圍。其次,政府必須拿出國內外的有效數據,誠懇說明 Omicron 感染者的輕症、重症和死亡比率,包括一般輕症者如何透過用藥及自主隔離即可痊癒,使民眾不再視新冠病毒如大敵。第三,為避免醫療院所面對確診高峰時失控或措手不及,應及早規劃類似「方艙醫院」的臨時收治中心協助安置輕症患者

陳時中目前志在選舉,對疫情收尾思考已經心不在焉。此外,這兩年來,許多專業醫師被排在決策圈外,指揮中心的一些決定漸走漸偏,已失去公信力。因此,台灣的解封之路有名無實,只照顧商務客及企業進用移工之便,對一般市民的限制仍然多又瑣碎。最糟的是,第二劑疫苗的抗體已快消失,第三劑的施打率才四成多,而最易致重症的長者普遍已有厭倦接種的傾向;如何鼓勵他們施打,必須下更多工夫。

陳時中若一直在忽開忽封之間抽搐反覆,台灣恐怕很難如願走向解封之門。他想過去清零的勳績為自己戴上政治桂冠;但不妥慎處理這最後一哩,他的市長之路將難以開展。


【專家之眼】美軍真的會馳援台灣?

◆  【專家之眼】美軍真的會馳援台灣?
◆  【專家之眼】踐踏法律:高市政府3大放水台積電環評

◆  【專家之眼】邱太三的承認說 背後有美國的陰影
◆  【專家之眼】俄烏戰局方興未艾,英美同舟幣圈納管
◆  【專家之眼】新兩國論:幹旋國與斡旋國互不隸屬
◆  【專家之眼】沒有趣的演講—廢了娛樂稅吧







【專家之眼】美軍真的會馳援台灣?


2022-03-30 08:21  聯合報 /   湯紹成/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3月18日拜登與習近平的視訊通話中,拜登重申美國對台政策未變,並強調美方持續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法新社


俄烏戰事日益升高,且台灣與烏克蘭的相似情勢也越發凸顯,其中尤以美國的角色最為吃重,因而再度引起美軍是否馳援台灣的熱烈討論。在3月18日拜登與習近平的視訊通話中,前者再度重申美國對台政策未變,並強調美方持續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

依此,若是因台灣獨立而引發中共用武,比如觸犯民國 94 年(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的紅線,那是台灣改變現狀。就像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曾言,兩岸應「互相承認主權」,或民國 113 年(2024年)巴黎奧運台灣正名運動已啟動等,若此美軍馳援台灣立場比較薄弱,且會將美國陷入是否介入的困境,因而難獲美方同意。

回顧以往,民進黨一些黨員曾計劃在民國 107 年(2018年)7月的全國黨代會上提案,自民國 109 年(2020)東京奧運會開始以「台灣隊」名義參加所有國際賽事,但又在大會召開前撤案,當時黨主席蔡英文還曾嚴厲制止黨員參與該案聯署運作。這就與早先在國民大會開會期間,民進黨幾位國代曾有意將憲法第四條」有領土修改為「」有領土,但在提案後又撤案,如出一轍,後來證實,確是受到美方強大壓力所致。日前美方拒絕台灣提出的一項軍售方案,以及限制台灣在帛琉的國際參與方式,好似也在壓抑台獨氣焰,這自然也與拜登主動與習近平通話有關,以便創造一些友善的氛圍。

反之,若台灣不獨而中共仍武,那就是北京先改變現狀,因而美方馳援台灣正當性較強,但引發美中衝突風險仍大。因俄烏之戰,俄國國力大傷,目前美國五角大廈透露,在民國 111 年(2022年)新版的《國防戰略報告》中,美方仍將中國視為長期系統性挑戰。因此,若未來台海真的有事,任由兩岸相互廝殺,這才是消耗中國國力良方,那美方何必馳援只需提供武器即可。同時事後還可以制裁中國,又不必與中國開戰,犧牲的只是台灣,豈不划算,這不都與當前烏克蘭的情況類似?

當然,美國是否馳援台灣,還要看屆時美國的內外狀況而定。若當時美國內外情勢安穩良好,馳援台灣的機率自然增加。反之,比如美國內部爆發激烈恐攻或對外參與戰爭,自己都窮於應付,那馳援台灣的機率就會降低,而北京當然會選擇或創造對自己比較有利的環境,來避免與美國直接衝突。

最後,美國一貫模糊兩岸政策仍是美方最佳的選擇。若美方表示,當兩岸有事一定會馳援台灣,那台方將有恃無恐,必定助長台獨的氣焰;反之,若美方事先就聲明拒絕馳援台灣,就向美國對待烏克蘭的態度,那北京必將加大其統一的力道,這都不是美方所樂見。

因而可知,不統、不獨、不武才是美方兩岸政策核心,此乃與前總統馬英九的政策若合符節,但美方是否真的反對使用武力,還必須由當時的狀況來判斷。因此若要真正確保兩岸和平,台灣還是不能顧此失彼。日昨大陸飛機失事,我方高層立即表示慰問,就是一種好現象,同時應勿衝撞體制,才能期盼兩岸良性互動,以便避免大災













【專家之眼】踐踏法律:高市政府3大放水台積電環評


2022-03-30 08:15  聯合報 /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高雄市環保局28日舉行「楠梓產業園區設置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修正一版)」專案小組第二次初審會,針對台積電設廠審查環境影響,開發單位補齊前次審查不足處再審。記者徐如宜/攝影


台積電進駐楠梓產業園區環評28日舉辦第二次初審會,專案小組建議通過,四月再送高雄市政府環評大會討論,即可通過。高雄市為迎接護國神山進駐,全力護航一路開綠燈惡意規避環評規範環評已淪為形式

高雄人引頸企盼的台積電五輕設廠案,廠區還未動工,周邊的房地產就已經狂飆,可望複製台積電南科廠經驗。高雄市政府發揮極高的行政效率,為該公司排除各種障礙,頗值得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系爭的設廠位址,為曾遭高度污染的中油高雄煉油廠,附近還有大量的人口,加上先進晶圓廠不但需耗費大量的電力與水源,生產過程中還會產生嚴重的高汙染氣體與廢棄物,若發生汙染將造成極大的衝擊,故環評需更加慎重。

然而,高雄市政府只想要經濟發展輕忽環境風險28日一連通過二關,上午經高雄環保局正式公告解除汙染管制,下午「楠梓產業園區設置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第二次初審會,歷經3小時討論,決議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無須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之所以能快速通過,乃系高雄市政府採取巧的作法,不僅放水,還是三重大放水:

放水一逃避中央審查。依據《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附表一明文:開發面積逾三十公頃的園區,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及監督主管機關為中央主管機關。高雄煉油廠面積廣達262公頃,受汙染土地也廣及176.7公頃。然楠梓產業園區環評審查第一期開發計畫僅29.83公頃,刻意將園區面積低於三十公頃,即可交由地方主管機關-高雄市環保局審查,免除中央主管機關-環保署的審查。

放水二規避二階審查。《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附表二規定:園區面積達一百公頃以上,應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之開發行為。如前所述高雄市政府第一期開發計畫先推出29.83公頃,未來再以第二期、第三期等分期開發,用以規避繁雜的二階環評。

放水三科學園區用產業園區偷渡。該地最終將規劃成科技部管轄科學園區,台積電始能享有進口自用機器、設備、原料、燃料、物料及半製品免徵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租稅優惠,以及研究發展獎勵

高雄市竟先以《產業創新條例》,設立地方層級的「產業園區」。規避新設科學園區需完成《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與「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等規範,通過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經濟、文化、生態等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過程十分複雜且審查時間相當冗長,二者在環評標準上有極大的差距。

例如:專為台積電2奈米製程的,科技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寶山2期擴建計畫,歷經專案小組4次初審,竹科管理局還提出民國 119 年(2030年)達到100%使用再生水、民國 139 年(2050年)全面使用再生能源嚴苛的條件勉強過關

易言之,市政府應打算先通過簡單地方層級產業園區環評,就讓台積電先啟動建廠,再同步申請變更為科學園區,由於汙染土地整治有相當的難度,加上台積電工程浩大,預計也要民國 113 年(2024年)才能量產,只要在二年間通過變更,台積電屆時就可以享有科學園區的租稅優惠與研發獎勵。

事實上,政府袒護台積電已經是慣犯竹科寶山擴建計畫,民國 108 年(2019年)先推第一期32公頃:隔年又立即提出91公頃的第二期,就被環保人士批評原本可同時推出的開發計畫,卻將超過百公頃的園區,分割成二期陸續推出,顯然是逃避二階審查。高雄市政府處理台積電高雄廠做法,環評三重大放水,情節較寶山計畫更為誇張完全破壞環境影響評估法》的立法意旨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讓更多私校加入不沉的知識巨艦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4303/web/

◆  制裁扳不倒大國 傷的是人道
◆  警惕俄烏戰 台勿烏克蘭化
◆  驚天巴掌 打出「教育蝴蝶效應」
◆  祭奠先烈偷換成清明祭祖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讓更多私校加入不沉的知識巨艦
◆  照顧老年經濟 鼓勵提撥投資變懲罰?
◆  被玩笑戳痛處 動手便理虧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讓更多私校加入不沉的知識巨艦


2022-03-30 03:03  聯合報 /   方元沂(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哈佛大學總圖書館Widener Library。



在波士頓求學時去過幾次哈佛大學,總會被校園裡一棟紅磚外牆、用十二根白色大理石圓柱撐起的長方型建築吸引。這座哈佛大學總圖書館 Widener Library藏書三五○萬,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圖書館。

就讀哈佛的朋友帶我參訪這座圖書館,除了豐富的館藏和手稿,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圖書館中心有一座書房,保留了當年哈利埃爾金懷德納家裡的樣子,彷彿書房主人與喜愛的書還在一起,從未分開。

這座圖書館正是為紀念一九○七年從哈佛大學畢業的哈利而建,他在民國 1 年(一九一二年)鐵達尼號沉沒事件中身亡,母親懷德納夫人為了紀念他,把家中約三五○萬冊藏書三五○萬多美元,相當於現今七千萬美元,捐給哈佛大學興建圖書館,要讓它成為一艘「永不沉沒」的知識巨艦

哈佛大學私人支持下,發展成首屈一指私立大學一六三六年牧師約翰.哈佛捐出自己的圖書及一半房產大約七八○英磅成立哈佛大學,這筆錢相當於當時麻薩諸塞灣殖民地一年稅收。幾世紀以來,有各界與校友的捐贈和校務基金善加管理,哈佛大學獲贈基金已超過五三二億美金投入校務及研究發展提供獎學金需要資助優秀學生

全球優異學子嚮往美國長春藤聯盟大學都像哈佛一樣是私立大學,由私人挹注資金承擔了為國家培育人才、進行高端學術研究的重責。在社會高度期許嚴謹的自我要求之下,有效運用資源發揮大學影響力,為全球做出巨大貢獻。關鍵之一,正是彈性高教政策

這幾年全世界高等教育都面臨少子化衝擊,台灣的大學數量如此之多,感受更明顯,但對於私立大學,國內關注的方向反而是要私立大學知所進「退」,讓公立大學增加名額。教育政策社會價值觀,都讓「重公輕私」的循環停不下來,想努力經營追求創新私立大學相對辛苦,調整學費困難重重,私人對私校的贈與扣抵額又不像捐給公立大學可比照捐給政府全額抵免,最多只有百分之五十拉高私校突破困境障礙

另一端,重公輕私已形成令人擔心的高教M型化。儘管入學管道和篩選方式比以往更多元,但不可諱言,有能力推孩子一把進菁英高中國立頂大的,仍以中高收入家庭居多,許多家庭經濟吃緊的孩子反而進了負擔較重的私校。如果我們想給予下一代更均勻的機會,接受優質且適合的教育,除持續鼓勵學生適性升學選校外,政策上更要釋放彈性,引導有心辦學的私校有足夠的支援建立特色,提升競爭力,將失衡現象逐步導回。

私立大學是為興學育才公益目的而存在,不應被視為營利組織。良好的制度設計應是除淘汰治理不佳弊端叢生的私校,支持認真的私立大學更上層樓,才會有更多人願意捐資辦學。學校也必須能以良善治理的態度為校務負責,兼顧績效與公益,高等教育善的循環才能啟動,永續發展。













制裁扳不倒大國 傷的是人道


2022-03-30 03:05  聯合報 /   陶在樸/陸委會前諮詢委員(桃園市)
美歐盟國間為是否要徹底斷絕俄國能源出口、加碼制裁出現意見扞格。圖為烏克蘭西部城市利維夫26日遭到俄軍攻擊。(路透)



俄烏戰爭,美國對俄羅斯制裁的利弊得失,可以根據全球制裁數據庫 GSDB 的全球資料得出客觀的推論。

全球制裁數據庫由維也納經濟大學費爾伯邁爾教授來自奧、美、德五人領導組聯合開發,數據庫數據不斷更新,目前涵蓋一九五○至二○二一年期間一,一○一起可公開追蹤的多邊和純雙邊制裁案件。若以曲線描述,大致可分為四段:第一段一九五○至一九七六緩慢線性增長;第二段一九七七至一九九四快速線性增加;第三段一九九五至二○○五突然下降。民國 95 年(二○○六年)到目前的第四階段是快速的指數增長。換言之,全球制裁案的成長趨勢不減。

GSDB將制裁的性質分為六類:貿易制裁、金融制裁、旅行限制、武器制裁、軍事援助、其他類型;並把制裁目標分成九種:政策變革、政權顛覆、領土衝突、預防戰爭、恐怖主義、結束戰爭、人權、民主、其他等。制裁成功率則歸納為幾點:

在一九六○年代中期及以前,幾乎五十%的制裁都失敗,從一九六○年代中期到一九九五年,制裁的成功率穩步上升。一九九五年後成功率又急劇下降。此後,所有制裁執行國普遍認為沒有不成功的,其實這個結論下得太早,因為許多大宗制裁仍在進行,它們未來的效果極不確定,其中以伊朗案最受矚目。

對伊朗的制裁是多國的(聯合國、美國和歐盟)、多目標的(貨物、旅行、金融和個人)。利用 GSDB 的數據,艾合利等人做了一個「制裁對伊朗影響」的均衡模型,模擬結果說明,制裁預期使伊朗貿易減少五十五%,結果呢,如美國所預期,伊朗經濟垮掉了,老百姓揭竿而起?十分意外,模擬結果說明「如果制裁終止,最大的贏家將是伊朗,其人均收入預計增長約四點二%。」伊朗起死回生的關鍵是什麼?原來是「制裁並沒有減少伊朗整體的貿易開放度」,制裁減少的貿易轉移到他國,鄰國亞美尼亞是最大的受惠者。制裁可以傷大國但弄不垮大國,目前對俄羅斯的制裁結果大體上應該也是如此。

制裁雖弄不垮目標國家的經濟,但制裁對目標國人民健康和福祉的傷害是反人性的,殘酷的。據不完全統計,川普的委內瑞拉經濟制裁,導致二○一七至一八年間該國四萬人的超額死亡。伊拉克因經濟制裁導致估計超過數十萬兒童死亡。敘利亞曾是中東的人間天堂,二○○六至一六年間制裁使兒童的疫苗接種率下降四十%,小麥產量下降五十三%,該國三十八%的人口無法滿足基本糧食需求,因此超額死亡人口每年增加。分析認為,美國因制裁而製造的超額死亡超過了二戰後所有戰爭死亡人數總和。

美國卡托研究所的報告指出,制裁承擔巨大的人道成本,制裁可以破壞目標國家的經濟和每年製造數萬人的超額死亡,但很難如願推翻政權,反過來播下不盡仇恨的種子。












警惕俄烏戰 台勿烏克蘭化


2022-03-30 03:05  聯合報 /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新北市)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不只國人,在金融市場的外資也有此聯想。圖為國軍M60戰車在台中的操演。路透



俄烏戰爭引發全球社會及台灣高度關注,儘管多數民眾不認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然從民調顯示「烏克蘭情境效應」已發酵,刺激民眾對兩岸政策及外交路線認知轉變,更加趨向理性與務實。

對照俄烏與兩岸互動關係,確實有諸多相近性,若能從中獲致啟示及反省,或有助於台灣思考避戰風險。

首先,兩岸衝突比俄烏呈現更加不對稱權力結構。儘管俄羅斯軍力全球名列第二,烏克蘭軍力則是廿二名;烏背後要參與北約組織經濟產值為俄廿二倍,軍力則是四倍,美國及北約尚皆不願意直接抗俄,而是提供武器裝備及經濟制裁、金融封鎖耗損俄國力。中國軍力全球第三、經濟第二;台灣軍力排名廿一,但中國經濟產值約為台廿三倍。台灣在外無類似北約及美國出兵協防下,須單獨面對更難纏霸權國,呈現更為不對稱權力傾斜。

其次,台灣戰略地位未必比烏克蘭重要。北約提供武器給烏,在於其扮演歐洲與俄羅斯間戰略緩衝地帶角色,因而獲得多國支持,且烏也是聯合國成員受到集體安全關注。烏是主權國家,且美亦承認之,聯合國通過決議譴責俄侵犯其領土。但台並非聯合國成員,美也無承認,在國際社會「一中體制」下台將更顯孤立。台積極參與美所主導建構印太戰略框架,扮演圍堵中國之馬前卒角色,甚至呼籲參與美日印澳四方安全論壇,但卻不得其門而入。

烏尚有美及北約提供武器協助其抗俄,但台灣背後並無類似北約組織。美國雖宣稱對台承諾「堅若磐石」,充其量如同對烏給予武器及經濟制裁中國。兩岸一旦爆發戰爭,台將陷入比烏更加險境而須單獨與中作戰,且獲國際奧援不會比烏更多。

最後,中國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正在強化「武統」合理性。相較於俄羅斯軍隊不知為何而戰、士氣受挫,中國解放軍武統台灣,則涉及所謂「國家完全統一」及「民族偉大復興」。蔡總統既未宣稱具中國人認同,又公開否認九二共識,倡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兩岸有走向「兩族兩國」分歧及衝突道路。

中國在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形塑遠比俄更為成功。中國當局一再倡議「兩岸一家親」、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但台灣社會則是台獨聲浪及台灣認同皆創歷史新高,導致中華民族主義及台灣主體意識衝撞更為激烈。前副總統呂秀蓮倡議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一個中華」,則有回歸傳統民進黨不否認台灣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立場,這對緩和中國躁進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或有其效用。

台灣應從俄烏戰事中獲啟示,檢視對外政策及兩岸路線。烏因採取一邊倒傾向西方及美國外交政策,試圖加入北約及歐盟,自絕於斯拉夫民族主義及威脅俄國家安全,從而招致俄先發制人攻擊。台灣則從承認九二共識到否認九二共識,從認同中華民族到否定中國人認同,且台獨聲浪創新高,從採取友美和中路線,轉變至抗中保台、聯美日抗中戰略。若要避免「台灣烏克蘭化」險境,不僅應強化兩岸公民社會聯結、促進民族和解及親善關係;對外路線也應調整,即從「聯美抗中」失衡戰略轉向「友美和中」均衡戰略。














驚天巴掌 打出「教育蝴蝶效應」


2022-03-30 03:03  聯合報 /   胡文琦/中國國民黨前發言人(新北市)
威爾史密斯為了妻子潔妲蘋姬而動怒。(美聯社)


知名影星威爾史密斯在本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因護病妻」揍了頒獎人克里斯洛克。坦白說,打人當然不對,這絕對是無庸置疑的。唯就這個案子所引發的諸多社會討論,其實還頗有意外的「教育蝴蝶效應」。這個案子的「當事人們」,與其後的另外一位知名影星丹佐華盛頓的「開導名言」,都是一次全球的絕佳人文教育示範,發人深省。

首先,引起爭端的克里斯洛克確是過度自我感覺良好地在別人傷口「生病」上撒鹽,唯其動機仍應是想將表演做好,但太過肉麻當有趣地引起威爾史密斯的暴力回應。唯當下克里斯洛克仍忍著尷尬完成頒獎,且事後自知理虧的不準備報案,已算是將損害控管降至最低,仍是值得肯定。

其二,威爾史密斯透過直播放送全球的「這驚天一巴掌」,就某個角度而言,確實善盡「保護自己女人」的漢子角色,不止其病妻會更愛他外,也給世界其他男性朋友上了「真男人」一課。其後,他亦對自己的錯誤,向大眾及主辦單位落淚致歉,基本上,他的表現最終亦有「回到正軌」。

其三,就在威爾史密斯暴怒做出「出格舉動」後,另外一位影星丹佐華盛頓上前安撫與開導,並對他私下提點「到達人生的最高點就必須小心,因為正是惡魔找上你的時候」的鼓勵,更證明了「友直、友諒、友多聞」的可貴之處,丹佐華盛頓再次示範了前輩提攜包容後進良師益友角色,殊為可貴。

其四,主辦單位主動表示,針對威爾史密斯的不當舉措,將會審酌是否要收回他的奧斯卡小金人作為懲處,當地洛杉磯警方也主動與被打的克里斯洛克聯絡以了解案情等,都是最好各司其職的「適格表現」。準此,此案基本顯現了正面教育的意義。













祭奠先烈偷換成清明祭祖


2022-03-30 03:03  聯合報 /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新北市)
忠烈祠奉祀烈士牌位,供後人定期祭祀致敬。圖為台北圓山忠烈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三月廿九日是因「革命先烈紀念日」而成為「青年節」,辛亥廣州起義的正確時間應是四月廿七日三二九為舊曆),但七十多年來政府將這天訂為「紀念日」和「節日」。這天早上蔡總統依然率文武百官到圓山忠烈祠致祭,但春祭「國殤」卻早已被換成了「先祖」,祭奠革命先烈概念已被清明祭祖給偷換掉了。

馬總統執政時舉行的是「中樞紀念革命先烈暨春祭忠烈祠殉職人員典禮」,蔡總統上任後改為「向先祖暨忠烈殉職人員致祭典禮」。媒體報導雖可能仍慣稱「春祭國殤」,但祭典已非為中華民國革命建國而捐軀的先烈為主體,倒像是為中華民國舉行移魂法事」。

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中訂有「革命先烈紀念日」,紀念方式除「全國懸掛國旗」外,還有「中央及地方政府分別春祭國殤」。但什麼是「國殤」呢?如果公務員不懂古文,當然就不會知道在《楚辭・九歌》中,有篇相傳是屈原追悼為國捐軀將士而作的〈國殤輓歌

從東漢王逸所著《楚辭章句》的解釋,國殤乃指「死於國事者」。由此可知,在革命先烈紀念日這天舉辦春祭國殤祭奠對象應是為了建國和衛國而捐軀者,此不僅非「忠烈殉職人員」所能涵蓋,更不應包括依民俗由各家族祭奠的「先祖」。

三二九革命先烈紀念日是在民國 33 年(一九四四年)時,才由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重慶改為青年節。民國 28 年(一九三九年)國民政府最初訂青年節是五月四日,而中共當時「解放區」的陝甘寧邊區,同樣也開始將這天訂為青年節。政府將青年節從五四改為三二九,除了號召青年效法黃花崗先烈精神以投入抗日外,當與自由民主思潮五四運動時曇花一現,其後社會主義思潮成為知識界主流乃至於中共的成立有關。

民進黨立院大老柯建銘因通過修憲提案降低投票權資格至十八歲,呼籲要將青年節改為三月廿五日,這又是民進黨不斷地驅散中華民國靈魂例證。日前陸委會主委提出「維護中華民國主權不算台獨」和「兩岸互相承認主權」之說,但中華民國在他們的捍衛之下,年輕人對立國歷史與精神不清楚也缺乏情感,而我們只看到執政者的權力大於法律,中華民國也只是台獨靈魂附身軀殼而已。












照顧老年經濟 鼓勵提撥投資變懲罰?


2022-03-30 03:03  聯合報 /   陳焜元/公(新北市)
勞退新制2021年分紅平均每人約2.3萬元,但是每個人帳戶最終可以分配多少錢,大致可根據退休帳戶總額計算收益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勞動部調查勞工對退休帳戶自主投資的態度,雖有四成贊同,但願承擔風險的卻僅有一成。主管機關評估了退休帳戶自選投資組合的調查數據之後回應,仍須觀察勞工自行增加提繳比率情形再議。

其實政府如果真想協助各職類工作者做好老年經濟生活的規畫,就拿游泳競賽來比喻,至少先得讓大家學會不致溺水的活命法則,而不是搞個暗潮洶湧的水池,直說有魚可撈,就讓大家往裡跳,任憑不善水性者載浮載沉。

務實來看,就勞動部截至一一○年底的統計,參加勞退新制提撥人數約七二四萬人,其中百分之十一點五的勞工自願提繳,相較制度之初的九十四年底,勞工自願提撥比率約百分之九點一八,只略提高。為什麼勞工興趣缺缺,原因相當複雜,也難怪主管機關會更關注個人自願提撥比率的提高,優先充實這一道退休金的活水源頭。

當然,除非開放自主投資能夠發揮鼓勵勞工自願提繳,而且能真正達到提高老年經濟水準的保障效果,但目前似乎看不到這樣的評估與確認。在一般國民的財務素養到底如何還很難回答時,鼓勵大家拿著退休金去做投資,這可能才是更大的風險。

私人企業鼓勵員工貢獻的工具雖五花八門,但政府政策如果也把退休金的提撥,當作是一種兼具提供業主延攬、留任員工的策略性工具,鼓勵他們為員工增額提撥,並給予稅賦優惠,可能更具有實益。

未來新進公教人員的退休給付制度也將踏上此途,提撥機制的調控,也會是左右人力新陳代謝及服務品質的閥門。針對公教人員執行職務所需身心狀況特殊需求或限制、績效與適任性的要求,搭配已在其他國家確定提撥制納入雇主差別提撥費率的設計(如以收入情形或年齡階段考量),政府可在負擔提撥費率上做增額設計,或可在法制上創設彈性,由主管機關評估決定。

例如某些受體能限制而必須強化新陳代謝的職務(如外勤警消、海巡或高中職以下教師),可能依據年齡區段採取「基本、基本+增額、基本」提撥率三階段或其他合理的提撥模式。增額提撥部分,則由政府對準達成特定政策目標去衡量負擔。而非現在確定給付制度下的提撥思維,不論哪一類型的公教人員,除通案費率的調整外,在公教職涯中政府均以一致的費率提撥。當然,這樣的設計也必須通盤檢討現職待遇層次,是否有重複性的誘因。

未來新進公教人員將實施確定提撥制度,政府對於這些新進公教員工的退休責任,幾乎是儲金提撥進入個人專戶後就已解除,但政府達成減輕財務負擔的同時,更有必要對制度換軌後,各類別公務人力品質可能產生的衝擊做好評估,鋪上緩衝墊或備妥彈性調整的對案,而不能只期待個人增額提撥。

退休金由雇主與員工共同提存的制度,在國外比較是被接受為一種福利措施,長年的提撥過程自會有彈性應用的期待。這和一般國人強調確保未來給付兌現不打折,有相當大落差。投資如何接近個人的期待而不至於受到大的傷害,雇主及員工都有各自的責任及想望,絕對是個學習及調適的過程,急不得。如果只是提供一個投資平台,要大家增額提撥、自主投資、自負盈虧,也不知道會是一種鼓勵,還是懲罰。













被玩笑戳痛處 動手便理虧


2022-03-30 03:03  聯合報 /   陳信宏/自由業(屏縣里港)
威爾史密斯(右)為掌摑克里斯洛克道歉。(路透資料照片)



在面對一個尷尬甚至覺得被傷害的時候,一般人選擇逃避、自我保護,甚至反擊,要做到幽默化解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有時自認為幽默恰巧綿裡藏針,更激怒對方,弄得難以收拾。

其實「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在什麼場合面對什麼樣的對象,說話的主題內容,措詞用字乃至於聲音表情都要有所選擇,尤其有些話題特別會挑動某些人的神經,甚至是痛處,這非是對方禁不起玩笑,而是自己逾越了尺度。

威爾史密斯上台掌摑主持人,覺得主持人自認為幽默,卻戳到痛處,當然出手打人怎麼說都是屬於暴力,尤其在大庭廣眾,其實他大可在主持人開頭時就出聲或起立以肢體動作制止,犯不著公然動手,雖然事後致歉,但畢竟還是理虧。

在此提供各位一則幽默典故:

教宗聖若望廿三世早年擔任駐法大使時,有次應邀參加晚宴,鄰座是位大使夫人,一襲超低胸禮服,美豔令人目不轉睛,若望席間神態自若,餐點後他遞上了一片蘋果請夫人,並說:「夏娃在嚐了蘋果後才知道自己穿的太少」,語畢在座賓客均報以會心的微笑。



范疇/俄烏戰後秩序重建之建言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范疇/俄烏戰後秩序重建之建言
◆  陳立恆/政治是藝術,不是幻術
◆  葉金川/清零政策逐步轉與病毒共存





范疇/俄烏戰後秩序重建之建言


2022-03-30 03:05  聯合報 /   范疇(作者為跨界思考者)
俄烏戰爭持續,烏克蘭的馬立波已被炸得殘破不堪。路透



俄烏戰局,即使不演變為世界大戰,其對世界秩序之衝擊力道,也必定不亞於一場世界大戰。戰後之地球秩序,必遭重整。重整之權力將掌握在西方聯盟手中,極大概率還是以美國為主。

重整過程或需耗時幾年,但是重整方向的決策窗口,可能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因為國際已經處於極度焦慮,戰後人人都將渴望一種「容易的出路」(Easy Way Out)。這種時刻,政客會抄捷徑而陷入治標不治本之「鋸箭法」,各路政閥、財閥、軍閥趁勢布局,製造出接下來不寧靜、甚至殺戮更甚的幾十年。

先回顧一下此場戰爭前的世局:世界經濟秩序已遭受兩年的疫情肆虐;疫情之前,世界金融體系面臨系統性重置(Reset)之強大壓力。世界局勢本來就已經像是高壓鍋內待烹的爆米花;經濟的貧富差距、金融的貨幣危機、政治的開放與獨裁對立、美國與中共政權的爭霸、跨國深層政府與在地利益之間的拉鋸、混雜著宗教及人種的地緣衝突、民粹派對建制派的挑戰、中心化及去中心化的科技拉扯。二戰以來的「美國秩序」(Pax Americana)結構已經撐不住世界,需要從基礎重整了,Covid 疫情不過是加速了幾年,俄烏之戰更令重整迫在眉睫。

上次重整距今已七十餘年,勝利方瓜分戰敗方資源等老把戲已行不通了。尤其驚心的是,中國極有可能在習近平領導下陪葬普亭的俄國。這可能性及台灣應有之對策,已在筆者日前《習近平被普丁綁架後的世界格局及台灣》、《習近平的抉擇 台灣的預策—政治全光譜 福禍解析》兩文中細述,此處不贅。俄中兩國的問題加起來,絕對不是簡單的「趕出美國秩序圈」的制裁行動就會消失的。

美國秩序」有缺陷,但不是病灶;現世亂象之病灶在於一個尚未發育完全就被迫勞役的概念—主權Sovereignty)。自一六四八年西發利亞協議Peace of Westphalia」以來的「主權國家概念,乃一把雙刃劍,可用來維持秩序,但也可用來破壞秩序。遠的不說,當下的烏克蘭以及台灣,最能體會主權概念之兩面性。

主權概念被發明之後四百年的今天,人類面臨的威脅都不是傳統主權概念所可解決的,從資源落差到氣候、金融、人口遷移、資訊交通、生化科技、太空爭奪、一直到 AI 危機;國與國之間一旦落入僵化主權概念,帶來的只能是災難。

於是,「跨主權秩序概念浮現歐盟走在前面,取消國與國之間的貨幣、邊界主權,財政主權則尚在討論中。這裡需要提醒:北約美國秩序殘留物,而不是跨主權歐盟產物

在人類文明演化下,一個真正發育完成的主權體系,應該包容以下三種類型的價值觀:主權觀、跨主權觀、以及後主權觀。所謂「後主權觀」(Post-Sovereignty),就是容許每個國家自己決定是否要選擇「中性化」(Neutralization)。中性化不是保持中立(Neutrality)、兩邊不得罪的意思,而是將人道原則視為高於僵化主權的意思。中性化也不是放棄自衛權,而是國防及民防兼備但承諾不主動動武之意思。

由於地緣因素,有許多國家並不適合採用僵化的絕對主權觀、甚至跨主權觀;巴爾幹地區國、烏克蘭、北歐小國、新加坡、台灣、甚至包括將來可能分裂的俄國、中國,可能都在其列。俄烏戰後重整之秩序,依照住民自決原則,讓每個國家決定自身的主權型態。否則,按照當下的主權邏輯,地球將永無寧日,人類存亡堪疑。















范疇專欄:習近平被普丁綁架後的世界格局及台灣

更新時間: 2022/02/28 09:34


論者分析烏克蘭危機俄中兩國扮演的角色和未來可能發展。圖為俄羅斯總統普丁(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背景為烏克蘭首都基輔遭轟炸的蕈狀雲。美聯社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范疇/戰略作家

就像誤闖叢林的小白兔,習近平被普丁綁架了!天下若有後悔藥,習近平在聽完普丁2月21日的50分鐘演講後,一定抓一大把吞下去,槌著心肝痛斥自己技不如人。

普丁在演講時宣佈,俄國正式承認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兩區域為獨立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PR)及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DPR)。固然普丁用31項條約,以十年為期,將此兩國框限為附庸國,但卻一再強調俄國對此兩小國並不享有主權。

妙的是,普丁在宣告時,至少三次引用了以下的國際法原則,並逐字逐句的覆述了相關的聯合國憲章及美國在支持科索沃獨立時的宣言:

1)是否成為獨立國家乃住民自決之事,非住民無權干涉;

2)住民自決,公投就可決定,不需要任何「中央政府」的同意;

3)2014年克里米亞住民中92%公投贊成獨立,隨後以獨立主權國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

4) 此次盧甘斯克及頓內茨克住民公投中96%贊成獨立,且俄國住民中86%在民意調查中同意接受該兩小國的獨立。

本文要談的,不是普丁說這番話是否出自誠心、數據是否真實,而是他的立論基礎定錨於「住民自決」及「公投有效」。這一變化球,習近平接得住、接得起嗎?在普丁所宣揚的法理邏輯下,台灣近日引起社會爭議的「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句話,頓然成了偽命題;應該擔心的不是台灣,而是中共政權。再來,國際上應該提出的警告不應該是「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而是「今日頓巴斯,明日新疆」。因為,在普丁邏輯下,不但台灣人,連新疆維吾爾人都可通過住民自決而選擇自己的憲法和國際身份。嗯,還有香港、蒙古、西藏呢。那上海人呢?福建人呢?

更進一步的,在演講中,普丁毫不避諱的說,除了上述的克里米亞、盧甘斯克、頓內茨克等地,他完全承認烏克蘭的領土及主權,希望烏克蘭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能夠進步發展,去除貪腐,「關心自己人民的福祉,接納融合烏克蘭國內的烏克蘭人、俄國人後裔、韃靼人才是烏克蘭領土及主權的真正保證,希望烏克蘭成為自給自足的強大主權國家」。

這一記悶棍,又打得習近平七葷八素。結合上述的「住民自決」原則,至少普丁有這勇氣表達他的價值觀:只要烏克蘭存在一個公民願意通過投票而接受的政府,雖然烏克蘭「自古以來就是俄羅斯的一部份、後來是蘇聯共產黨敗家子創生了烏克蘭國」,今日俄國在現行國際主權體系下,還是會依循住民自決原則,接受、承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至於加不加盟俄羅斯聯邦,那是烏克蘭國自己的決定。

其實,若不因人廢言,普丁的這段話,對台灣也有極大的適用性,套用如下:「希望台灣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能夠進步發展,去除貪腐,關心自己人民的福祉,接納融合國內的原住民、老移民、新移民、新住民,才是台灣領土及主權的真正保證,希望台灣成為自給自足的強大主權國家。」

普丁2022年2月的對烏克蘭動武,無論其軍事、政治結果如何,絕對是二戰以來全球權力格局的最大板塊挪移之開始,影響之廣度和深度,大過韓戰、越戰、中東戰爭、阿富汗戰爭、美蘇冷戰、蘇聯解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力擴展等等事件。

世界局勢本來就已經像是高壓鍋內待烹的爆米花;經濟的貧富差距、金融的貨幣危機、政治的開放與獨裁對立、美國與中共政權的爭霸、跨國深層政府與在地利益之間的拉鋸、混雜著宗教及人種的地緣衝突、民粹派對建制派的挑戰、中心化及去中心化的科技拉扯……大家都在猜,究竟是習近平還是普丁,首先出手按下高壓鍋的開關?甚或更糟,普丁和習近平聯手按下開關?

事實上,普丁與習近平之間,完全沒有共同利益聯手的餘地。他們之間的關係,乃標準教科書中描述的零和博弈關係,也就是囚徒困境——不是我佔你便宜,就是你佔我便宜。現在,普丁吃習近平的蛋糕是吃定了。首先,藉著北京冬奧會唯一出席的大國元首之機會,換走了超過千億歐元的訂單,為侵烏戰爭之花費打了個底。若侵烏戰爭的軍事、政治目標達成,整個歐陸、歐美、歐亞的權力格局將改觀,普丁是大贏家,他會逼迫習近平做出中國無法負擔的、進一步威脅歐美的政經軍動作。若侵烏行動達不成目標,俄國被迫接受美國及北約的秩序,從此一蹶不振,那麼,普丁就會拖中國下水,以能源、原物料為要脅,對中國需索無度,再以聯印度制中,以中亞鬧中,使俄方變成中方的某種另類「超級大北韓」負擔,10~20年後最終反目成仇。

閃電戰不成,持久戰打得就是後勤,就是經濟。陷入持久戰,普丁就算是敗了。被普丁綁架拖下了水的習近平,至少會喪失一部份對台灣下手的動力。當然,從另個角度講,台灣也更應該加強備戰,因為,敵方的底氣由強轉弱,也是敵方氣極敗壞、破罐破摔的觸因之一。

普丁,以「住民自決」為由發動的入侵烏克蘭,是一樁歷史分水嶺事件。對世界如此,對中國如此,對台灣也如此。讓我們台灣人記住,「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句話是不通的;「今日頓巴斯,明日新疆(西藏、蒙古、香港、上海、福建)」這標語才是通的

當下,普丁已經祭出核子威脅,顯示他的軍力和經濟壓力已經快到頭了。接下來哪怕是他僅僅做一些核子假動作,對台灣而言,烏克蘭之戰就可能帶來一種「另類的韓戰」效應。被綁架的習近平,心中今夜是五味雜陳。














范疇專欄:習近平的抉擇 台灣的預策—政治全光譜福禍解析

更新時間: 2022/03/14 09:12


論者指出,俄烏戰爭無論以何種方式收場,都將改變全球之權力、經濟、社會格局,也必會牽動台海形勢,台灣必須做出「預策」因應。圖為13日台北「聲援烏克蘭和平大遊行」。中央社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范疇/戰略作家

【前言】

習近平的歷史定位,已經等不到年底的中共20大了。等不到兩個月,甚至兩個星期內,他對中國、中共政權的功過就會板上釘釘了,只是他自己還不見得知道。

台灣的長久國際角色,如同2019年出版的《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一書中所預判,今年就是一翻兩瞪眼的開始。只是,多數台灣人自己還沒充分意識到。

【台灣之福禍】

上週在《習近平的恐怖情人 台灣的韓戰效應》一文中說,就像史達林用韓戰玩了毛澤東一把,普丁也用烏克蘭戰玩了習近平一把。若說韓戰「救了台灣」,那畢竟是一種歷史馬後炮的說法;韓戰還在打的當下,沒人知道對台灣是福是禍。同樣的,俄烏戰事之收場方式,對台灣的國際政治角色是福是禍,當下也沒人敢斷言。然而,作為台灣自己,必須清醒、做出「預策」——若是福,如何進取;若是禍,如何接招。

【大局】

對於俄烏戰事之收場方式及時間,說法紛紜,此處不再贅述。本文要點出的關鍵要點如下:

(1)無論如何收場,全球現實政治大勢下,歐美各國只能兩邊選一邊:對俄國,選擇「安普保歐」或「去普保俄」;對中國,視習近平識相與否,選擇「去習保共」或「去共保中」。如同前文所說,這個選擇的空窗期很小,長不過兩個月,短可至兩週。

(2)覆水難收,普丁已走過幽明兩界的奈何橋,習近平還在橋中間:自普丁十個月前在烏克蘭邊境佈兵、共機同期在南海、台海、東海的動作,一直到習普的冬奧會二人密談後即刻對烏動武,已經坐實了習普二人已結成命運共同體。在不歸路上,普丁已經沒有回頭路,而習近平還有一絲毫的回頭路,但前提是他願意做出「我是被普丁綁架的」這類表述,並以實際行動支持歐美對俄國之制裁。抉擇的時間,只有兩週到兩個月。之後,習也沒有回頭路了。

(3)俄烏之戰,無論如何收場,普丁已成過去式:若不及時跳下普丁號戰車,習近平的最好出路也不過就是過去進行式。美歐不見得不願意看到習氏跳下普丁戰車,但這對習在中共權鬥場內乃權位自殺行為。何況,美歐不見得願意看到習近平擺脫國際困局,因為他會妨礙美歐建制派(如你高興也可稱為「深層政府沼澤地」)對全球秩序「重置」(Reset)之進程。

(4)核戰威脅:自二戰結束以來,世界發生過兩次核戰危機,一是俄美之間的古巴核彈危機(1962),二是俄中之間的珍寶島戰役(1969),兩次俄方都是首度威脅方。此次俄烏之戰,一週戰情不順,普丁立馬就提出核威脅,意氣不輸史達林、赫魯雪夫。普丁早已不屑且揚棄共產主義,這意味「隨時可動用核武器」這態度,不是共產主義之特色,而是「大俄羅斯民族特色」。中國並無此態度特色,雖擁有美國1/20之一的核武,但在「威脅使用」這件事上,卻強烈寄生依賴它國,如與美國旗鼓相當的俄國,還有小弟北韓。烏戰還在進行,普丁這次敢不敢出格動用戰術核武,尚為未定之天。若敢,台灣必然得到韓戰效應。若不敢,或令習近平得到核威懾依然有效之結論,但在他自忖傳統軍武犯台帶來之全面制裁後果也經不起之戒慎心態下,台灣依然可得到若干韓戰效應,當然,這是假設習近平神智尚清。

(5)即使「安普保歐」,也只是權宜之計,最終依然是「去普保俄」:俄國可以保,因為共產蘇聯已經不可能死灰復燃,俄國現代化進程依然有望。至於對中國,鑑於其龐大的14億人口以及共產黨蛛絲般、深入肌理之機制,美歐可能選擇階段性的「去習保共」,再徐圖「去共保中」。當然,如果中共集體不識相,那又另當別論。

(6)經濟上,只要普丁還在位,西方將一直加大制裁力度,直到徹底脫鉤:即使普丁下位,制裁的動力還會持續至少十年。習近平至今綁定普丁之作為,已經使得中國成為「留校察看生」,即使習近平表現出悔意,此「留校察看效應」亦或長達十年以上,期間隨時可被退學。換句話說,中國的世界地位已經處在「保釋緩刑十年」狀態,隨時可被解除保釋。

【習近平的世紀抉擇】

在如此大局下,習近平的選項有哪些?

扭扭捏捏的兩面不得罪,如聯合國投棄權票、放任部份國企參加制裁俄國行列。但如前所述,這些花俏頂多拖幾週,之後,歐美各國就會強迫他拿出實實在在的投名狀,否則就把普丁的帳記在習身上。即使習近平於20大勉強連任成功,普丁的帳還是會記在他身上。

事實上,普丁與習近平之間的關係,乃標準教科書中描述的零和博弈關係,也就是囚徒困境 – 不是我佔你便宜,就是你佔我便宜。現在,普丁吃習近平的蛋糕是吃定了。若普丁在烏克蘭陷入持久戰,他會綁架習近平做出中國無法負擔的、進一步威脅歐美的政經軍動作。若普丁失利,俄國被迫接受美國及北約的秩序,從此一蹶不振,那麼,普丁就會拖中國下水,以能源、原物料為要脅,對中國需索無度,再以聯印度制中,以中亞鬧中,使俄方變成中方的某種另類「超級大北韓」負擔,終致反目成仇。這種結局也是歐美日樂見的。

在內外交困的神智不清下,習近平破罐破摔,以台海動武為脫身之計。但台灣之地緣戰略重要性十倍於烏克蘭。烏克蘭前例已告訴世人,只要第一聲槍響,美歐將在數日之內以雷霆萬鈞之勢,全面無縫制裁中國,令中國政治、社會「一夕回到解放前」。普丁侵烏,因為有中國撐腰,那普丁跌落後,習近平侵台,誰替他撐腰呢?

習被迫接受黨內次世代之條件,放棄20大連任第三任期。但即使如此,也得過歐美這一關。歐美肯定會要求整個共產黨對台灣地位、新疆地位、香港地位、南海島礁地位,做出行動上的承諾。

無論習近平如何表現,如果中共整體延續習近平路線,美歐對中國全面經濟制裁之槍已經上膛,隨時可扣扳機。

【台灣預策的光譜】

實力上,台灣已經是個中型國家。但由於地緣處在面積300倍、人口60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旁邊,相對只是個小國。大國可以憑蠻力,小國必須懂政治。過去十年來,隨著國際形勢之變化,我曾從各種角度為台灣思考預策- 從謀和避戰、連橫捭闔、國力自強、一直到備戰應戰,全光譜式、無預設立場的思索。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入,我認為台灣都必須掌握兩個核心概念:第一個是「關鍵少數」,原諒我用大白話來講,那就是在區域政局中扮演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博弈角色以求「攬炒求生」的意思。第二個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凡事都有代價,願賭服輸。

21世紀乃美中之爭,這點已是全球共識;台灣處於夾縫中,這也是全球共識。對於美中之爭,我提出的基本原則是「對美不掉隊,對中不插隊」,但真沒料到,普丁跑來插隊了。普丁插隊,對台灣國安是福是禍?其實這繫於習近平的一念之間;若他聰明,就是福,若他不聰明,就是禍。他若聰明,俄烏之戰對台灣帶來的就是「韓戰效應」,若反之,帶來的就是「攬炒效應」。

對這兩種可能性,台灣之「預策」必須同時備齊。否則,危險來時措手不及,機會來時舉棋不定、錯失良機。

以下將過去十年思索之預策,整理陳列。世事難料,全光譜中的任何頻率,都可能隨著局勢出現、消失、再出現。台灣的國安思維,必須像一個中央廚房,食譜及備料盡可能齊全,以應付隨時可能現身的意料中、意料外客人或敵人。

【謀和避戰之道】

和平是台灣人的企求,這點毋庸置疑。但在美中爭霸的夾縫中,向美國跪下,中共想打你,向中共跪下,美國想打你。這是台灣身為「兵家必爭之地」之地緣悲哀。但真的沒有謀和之道嗎?2015年在《與習近平聊聊台灣和中國》一書中,提出一個東亞區域和平之方案,隨後數年由於習氏之作為,似乎已經時過境遷,但在最新的俄烏局勢下,此光譜的條件有再現之跡象,值得再度陳述。同書中,我預判習近平將尋求連任20年,當時被世人視為天方夜譚,但隨後事態之展開,時序及事件均如書中所判。

這2015年的謀和避戰方案中,以台灣的地緣地位為基點,提出東亞區域的「和平公式」如下:

打開天窗說亮話,中國最擔心的,恐怕不是台灣這個地方獨不獨立,而是美國(及日本)會不會有朝一日完全掌握台灣,從而威脅到中國的國防安全以及未來對東海、南海、太平洋的戰略延伸。台灣的有識之士,完全認知到這一點,但小小台灣沒有能力改變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只有中美兩國可以。

中美雙方於上世紀70年代所簽署的三項聯合公報,以及美國國會所訂立的《台灣關係法》,明顯已難以堪任接下來20年的區域和平基石;雙方在台灣議題上需要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基石。站在中國的角度想,對百年中國最有利的策略就是讓台灣「永久的中性化」。中國一直想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和台灣簽署的「兩岸和平協議」,其實找錯了對象,中國應該找美國簽署一個「台灣永久中性化協議」(Agreement on the Permanent Neutralized Status of Taiwan),將台灣因素排除在中美兩國的戰略競爭之外。這樣做,對中國、美國、世界都有絕大的好處:

一、美國本來就承認「一個中國」政策,因此中美雙方是在「一個中國」共識下簽署協議的,而台灣(如同過去近40年)既沒能力也沒意願去挑戰美國的一中承諾;

二、由於中國主動提出台灣中性化,美國也失去在台灣進一步部署攻擊性軍事力量的正當性;

三、台灣海峽已經被世界戰略界列為可能引起世界大戰的脆弱點之一,因為此地區若發生軍事衝突,日本、韓國不可能不被捲入,朝鮮可能伺機而動,俄國可能藉此對歐洲、中東、北非採取行動,中國再一次被捲入世界戰爭,美國也吃不完兜著走;換言之,世界將倒退至少30年。台灣海峽若得到中美雙方的中性化保證,整個世界,尤其歐洲,都會鬆一口氣。

至於台灣本身呢?只要得到了永久不被中共統治的中美共同承諾,台灣人會很快的回過神來,跳脫統獨的羈絆,他們急於建設寶島都還來不及呢。這樣,中國得到了面子,世界得到了裡子。眼下的中美在亞洲的對撞氣氛,也都得到根本性紓解。

「永久中性化」這個概念,或許在當前主權體系下是個陌生概念。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性化」(neutralization)不等於「中立化」(neutrality);後者可能隱含了中國承認台灣的獨立國家地位,但前者完全沒有這層政治含義,而僅僅表達了中國同意使台灣從一個目前處於「衝突公式」中的元素,改變成為一個「和平公式」中的元素,並以中性的地位參與國際事務。出身國際法學界的前比利時參議員亨利‧方亭(Henri La Fontaine)於1917年4月28日發表了一篇22頁的宣言,詳細論證了「中性化」和「中立化」的差異,若以一句話表達,就是後者是戰爭時期保持中立的地位,而前者則是即使在和平時期也保持中性的地位。

中國當下有6個和絕對主權有關的燙手山芋:新疆問題、西藏問題、香港問題、台灣問題、東海(釣魚台)問題,以及南海問題。其中任何一個問題若深化爆發,改革開放30餘年的成果都會被攔腰砍半。

六大問題是連動的,而使其連動的就是「絕對主權」這個概念。簡單扼要的說,絕對主權概念在地球上不過400年的歷史,國家成立因為它,但國家毀滅也因為它。接下來,威脅整個世界的嚴重問題,諸如ISIS問題、難民問題、氣候暖化、南極冰帽溶解、北極資源開採、太空兵器及通訊,沒有一個是所謂的「絕對主權體系」可以解決的,人類只有發展出「後主權」的時代思維及哲學,才能避免整體的崩盤和戰禍。

種種跡象顯示,人類的「後主權思維」已經啟動,至少「跨主權思維」已經是世界顯學。換句話說,今天的中國如果不開始深切反省其「絕對主權思維」,30年之間的中國,雖然或許還可以保持一個大陸帝國的地位,但是與世界政治文明接軌的能力將越來越薄弱。

前述六大問題,若分開一個一個解套,時間夠嗎?資源夠嗎?若「打包解套」,槓槓點又在哪?其實,「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步到位、讓世界驚艷的槓槓點就落在「中美簽署台灣永久中性化協議」這個動作上。

【政治捭闔之道】

以上的謀和之道,有賴於習近平的聰明,但至今為止,他的表現是不聰明,不但不謀和,且動作連連欲將台灣之國安送進急診室。因此,台灣不得不做政治光譜挪移 – 急診室中選擇白宮大夫,遠離中南海大夫。

在這段光譜上,我先後提出了《美國借名片論》、《國格比國名重要論》、《方塊字文化圈民主燈塔論》等等預策。分別陳述如下:

【「美國借名片論」- Taiwan 還是 R.O.C. ?】

2018年,我判斷美國將向台灣「借名片」,先後就此判斷發表了三篇文章:《川普如果向台灣借名片》(2018/11/18)、《美中文明對撞下,台灣的角色?》(2019/01/03)、《黑天鵝—「中華民國ROC」的品牌轉移價值》(2019/02/20)。

此三文後收錄於《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一書中,據可靠消息,中南海早已就此三文及該書內容做了深入探討。當下,事態正往這方向發展,台灣社會必須對以下三問題開始探討及辯論:究竟是出借哪張名片?一步到位還是分兩步走?中南海的可能反應及台灣的對策?

先簡要介紹前述三文中對「美國借名片」這概念的要點:

(一)若美國認定只有改變中共政體才能遏止中國的軍事擴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向台灣借用名片,因為惟有通過台灣名片的力道,才能動搖甚至瓦解中共的統治。

(二)地球上沒有「台灣問題」,只有「中國問題」;中國問題的解方在台灣,尤其繫於台灣的主體性,也許台灣人自己不這樣看,但世界是這樣看的。

(三)2016年發表《中共不等於中國》(2016/07/25),其後隨著形勢發展,「反中共不反中國」、「反共產體制不反中國人民」成為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共識。

(四)不論台灣社會喜不喜歡「R.O.C.」,這張名片對美國具有重大的可操作品牌價值,而「Taiwan」這張名片對美國有重大的長期戰略價值。

接下來探討三大核心議題。首先,從台灣利益的角度,應該出借哪張名片?若能在無恐懼的理想狀態下舉辦公投,當下的台灣多數人肯定是希望美國及國際一步到位的承認「台灣共和國」(R.O.T.)這張名片。但若如此,從中南海的角度看,等於是美國向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直接主動宣戰,這並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即使對美國的死忠盟友而言,國際法上的操作也過於複雜難行。因此,台灣社會不得不深思,如此一步到位真的符合台灣在現實政治下的最佳利益嗎?

但是,若「一步走」切割成為「兩步走」呢?我在《香港國安法 北京跨過奈何橋》(2020/05/24)一文中寫到:「……如今北京強渡關山,不惜撕毀《中英聯合聲明》,這樣一來,英國在法理上也可以要求WTO取消香港的實體地位,美國也可以理所當然的取消對香港的所有特殊待遇。甚至,中共跨過的這條國際紅線,有朝一日也可能成為美國撕毀「美中三公報」的案例援引》。」

當下,美國通過的種種對中共政權的法案,加上《台灣防衛法》(Taiwan Defense Act)及《防止台灣遭侵略法》,實質上已經動搖了「美中三公報」的基礎,只差對峙形勢進一步惡化後的宣示了。台灣現在得問自己:假設美國要借「R.O.C.」這名片,屆時政府同不同意?當然美國也可技巧模糊的避開「China」和「Taiwan」這兩個字,而用例如「2 Chinese nations」(兩個華人國家)這樣的字眼,屆時台灣人同意嗎?台獨工作者同意嗎?

美國若走這條路,最終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創造「兩個中國」,那對美國利益一點好處都沒有。這樣做一定只是過渡性的「品牌操作」,若干年後可進行「品牌轉移」。那麼,台灣在「中華民國R.O.C.」品牌被「先借後轉」之後,剩下什麼?你很聰明,你猜對了。

再來就要談中共的反應及台灣的對策了。中共會如何?那就要看美國的智慧及中國人民的反應了。台灣社會得綁好物理及心理的安全帶,此點可參考《台灣訣:不掉隊、不插隊、除肉桶、固社區》(2019/01/20)一文。另外,也須意識到,在世界眼中,台灣的主體性的唯一落腳點就是真正的民主自由法治,三者缺一不可。台灣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國格比國名重要】

人格比人名重要,不知道你同不同意這句話?以我自己為例,我可以明天就把我的名字改為「范美麗」,但那並不會把我在他人眼中變得更美麗,或我也可改名為「范高大」,但那也不會讓我的身高提升20公分。不論我改什麼名字,最本質的還是我的人格,人格不進步,改什麼名字都一樣。為人處事的方式不被別人尊敬,名字再氣派也沒用。名字,不是一個人吃得開吃不開、走路是否有風的要素。

同樣道理,一個國家的國格,遠遠比國名重要。台灣,糾纏於國名問題太久了,耗費了大量的精力,陷入了「國名情結」,以至於無暇追究台灣的國格。

讓我們誠實的自問,今天台灣內部大多數的難解問題,從黨爭到政策,是不是都直接、間接的源自這個「國名情結」?爭議不分性質、大小,最終總是會被不分青紅皂白的引導到與「國名情結」相關情緒中?

台灣社會的大部分精力,應該盡快聚焦在「國格」問題上:台灣要做怎樣的一個國家?台灣要以怎樣的國格立足於世?你我作為公民,怎樣才可形塑國格?沒共同體意識就沒國家

當然,「國格」這概念,有如「人格」這概念,牽涉到方方面面。在萬象社會中,要樹立一個獨立出眾的人格並不容易,同樣的,在萬花筒般的世界上,要建立一種他人一眼就認出的國格也不容易。尤其以台灣尷尬的國際地位,需要一些腦筋急轉彎。

我個人認為,只要能打破「國名情結」,以台灣今日的既有基礎,國格問題會自然迎刃而解。其中道理,有如佛家所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把眼光放長來看,台灣其實只有兩個關鍵問題:一個是中共武力威脅的問題,一個是社會內部的「國名情結」心理問題。前者8成操之在人,後者百分之百操之在己。操之在人的七分靠打拼、三分靠運氣;操之在己的,若做不到只能算活該。

「國名情結」在台灣如此頑固,根本上是個心理問題:今天生活在台灣的活人,由於舊情綿綿或舊恨綿綿,不願意承認自己屬於一個命運共同體。容我把話說得再狠一點:請注意上面說的是「活人」而沒說「死人」,因為死人已經死了,不會陷入舊情綿綿和舊恨綿綿,還活著的,才是問題。

繞了一圈,回到重點:一個國家有沒有國格,最最基本的就是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有沒有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有這意識,才有國格的基礎,沒這意識,就沒國家,管它的名字叫什麼。

我們來做個簡單測試,看看你有沒有命運共同體的意識。請回答以下3個問題:

(1)你願不願意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2)你願不願意被共產黨統治?

(3)你同不同意,以上兩個問題都回答「否」的人,和你同屬一個命運共同體?

期待某個民調機構,用以上3個問題做一次全民調。這民調的結果,才能代表台灣的國格,管它國名叫什麼。

基於以上,讓我們,尤其是年輕一代,一起來重新定義最關乎台灣命運的問題:國格先於國名,還是國名先於國格?依我個人觀察,很快的,台灣就會面臨這個問題。到時逼你回答的壓力會來自國際,台灣若到時還沒有一個基於命運共同體的回答,恐怕會耽誤了大事。

【「方塊字圈」的政治文明燈塔】

台灣所使用的文字,必須正名為「方塊字」。方塊字博大精深,可詩可詞,可文可武,然冠以「漢字」、「華文」、「中文」等名均框限了其文化意義,自陷於人類文明演化角落,實有正名為「方塊字」之必要,以凸顯文字演化之廣闊可能。

時至今日,方塊字使用圈內人,實不宜拘泥於舊詞、舊意、舊形、應勇於創新詞、新意、新形、乃至與其他文種融合,以達跨地域、跨血緣、跨族裔、跨國界之無限可能,與世界各類文明並駕齊驅。

方塊字使用者遍全球,可分為兩部分,其最大宗約14億人生活在今天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那塊大陸地(以下簡稱「A組」),第二部分總數大約5000萬至6000萬人,生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以下簡稱「B組」)。

由於方塊字承載了數千年來累積的文獻、典籍、文學詩詞,上至儒道法釋的思想,下至小說、戲曲、成語,無可避免地,凡是方塊字使用者,腦袋裡的意識和思維都多多少少有某些共通性,也就是文化的紐帶。這是人腦的結構使然,就像盎格魯薩克遜文字,俗稱「英文」的使用者,無論身在地球何處,都避不開某種文化紐帶一樣。以突出的例子講,南非受英文教育的黑人,和紐西蘭受英文教育的白人之間,其文化紐帶遠遠大於西班牙白人和魁北克法文區的白人。

Civilization這個字被翻譯為「文明」,而非「血明」、「種明」、「語明」或「祖明」,是有深刻意義的,因為文字的紐帶力量,遠遠地超過血緣、種族、語言、祖先來源的紐帶力量。因此,前述的方塊字使用圈中的A組和B組,不管在地球的哪個角落,都具有文明的紐帶。話雖如此,由於歷史的因緣際會,A組和B組生活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這也不稀奇,就像同樣接受法文教育的地區,法國的民主政治制度和非洲法文地區的集權政治制度,也因為歷史際遇之不同而南轅北轍一樣。

從文明內政治制度的統一性來看,英文文明圈內最為統一。在英文圈內,我們幾乎想不出來一個不走民主自由法治的國家;相對而言,西班牙文圈,發源地西班牙已經走上民主自由法治,而南美洲的西班牙文國家卻不乏還生活在極權或集權的政治制度下,儘管這A、B兩組西班牙文使用者共享政治制度外的一些文明紐帶。

回過頭來看方塊字文明圈內的A、B組,很明顯地,在共享某種因方塊字而來的文明紐帶的同時,它們處於政治制度的競爭,甚至衝突。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台灣,具有2300萬人口,可說是方塊字字B組中的最大者。尤其有意思的是,台灣的方塊字使用者橫跨了至少十幾種血緣族群,甚至幾十種;宗教上,全世界的教種,或多或少地在台灣都有一塊;性別價值觀上,台灣也是亞洲最寬容的。簡而言之一句話:台灣在地球上的方塊字使用者圈內,是最包容的一塊寶地。在政治制度的開放性上,儘管還有所不足,台灣也無疑地是方塊字字使用圈內最為民主自由法治的地方。

我們真的不知道,方塊字使用圈中的A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不會有一天走上民主自由法治的政治制度。或許會,但也或許不會。但如果,這是一個很大的如果,它有一天走上這個方向,那麼,與其不隸屬的台灣就成了一群大雁的雁頭。

台灣絕不能妄自菲薄。要知道,文字的力量是超越一切的,同樣是使用方塊字,只要你的方塊字上所承載的理念和經驗具有吸引力,終究有一天你會成為燈塔。台灣今天所需要警惕的是兩件事:其一,自我破壞了政治制度文明;其二,方塊字能力不足以承載你的理念、不足以表達你的經驗。若台灣能夠精進其政治制度文明以及方塊字使用的能力,有朝一日將成方塊字圈內之燈塔。

【被迫一戰下的應戰之道】

台灣固然愛好和平,但若被迫一戰,今日就得準備好。以下是過去數年不斷嘮叨之預策:

〖尊軍〗「軍」作為一個為你我赴死的角色,必須給予足夠的榮耀與報酬,尤其在此戰雲密布時期,募兵制下,我認為台灣社會對志願參加戰鬥部隊者,必須做到「一人參軍、照顧全家」,從戰鬥部隊退役者,應重視其經驗的價值。請記住,這裡談的不是「福利」;一位曾經願意、將來可能為你流血的人,獲得的認可不應該被稱作「福利」,而是你我欠他/她的。

〖肅軍〗導致軍心渙散的歷史殘留官僚體制應該立即整治。政府應該立即明確一個立場,以消弭軍人的認同疑慮:台灣軍人的效忠對象,就是那群和軍人拿同一張身分證、同一本護照、向同一個政府納稅的人民,而不是任何抽象概念或符號。對於此立場持異見者,應立刻逐出軍人行列,無論現役還是退役。

〖恢復軍事法庭〗為了令絕大多數軍人服氣、為了維持這個角色的社會榮耀,台灣當年衝動魯莽取消的軍事法庭系統應該立即恢復;軍事法庭若有問題,可由軍事專業角度批判,而不是將問題丟給處理民間事務的司法法庭交差。若不恢復軍事法庭系統,國安危矣!

〖恢復徵兵制〗 民氣才可定軍心。恢復有效的徵兵制度、改善復役制度,才能堅定職業軍人的軍魂,以及國際支持台灣國安之定心。

〖向方塊字使用圈招募兵源〗由於在東南亞生活過多年,我有把握說,只要台灣推出「服役五年過關就給予公民證」之政策,兩年之內會有接近兩萬名海外華人願意報名,供台灣軍方挑選其精壯可靠者。

〖不對稱戰術及武器〗只要排除非軍事的政治、商業利益干預,發揮台灣最成熟、最擅長的軍事科技,不追求二十年才能半生不熟的技術,針對保衛台灣為目標,集中力量於不對稱戰術及武器。

〖廣募女兵〗三個理由:

其一,台灣社會當下,女青年向上心高於男青年,雖然僅占軍中8.2%;但,從飛行官、傘兵、電子兵一直到陸戰隊,女性表現優異比率,超過男性,這已是軍界都知的事實。

其二,在台灣文化下,女性傾向追求「成就認可」;而男性除此之外,還會猛追權力和金錢利益。軍隊必須職業化,不能成為權力場和利益場。 其三,台灣只打自衛戰,靠的是有不對稱威力的武器、精巧的操作、細緻的流程,這正是女性長處。雄三誤射,如果現場是一群受過訓練的女兵,不太可能發生;甚至可說,若是有目的的發射,女兵肯定強過男兵。

〖廣設電戰靶場〗兩點理由:

一、以台灣的地理條件,國家安全上,民防比軍防更關鍵;

二、民防備戰是一種「明碼標價」的舉動,明確標出敵意方將會付出的最高代價,以及明確標示善意方介入的最低代價。 沒人喜歡戰爭,但若被迫一戰,就要事前知道輸贏的關鍵。台灣若戰火燒身,一定是被迫的;在被迫的情況下,什麼叫贏?什麼叫輸? 台灣只要不被土地占領,就叫做贏。全台土地被占領了,才叫做輸。敵方若占領不了整個島,敵方就算輸了。 因此,駭止敵方啟動戰爭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讓敵方知道,無論是用封鎖戰、電磁戰、飛彈戰、登陸戰,或任何形式的摧毀戰,它都無法占領全台的土地。 當敵方百分之百清楚認知到這點,它的計算公式裡才會認真考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果:攻擊了台灣而又無法全面占領,等同瞬間拉拔了台灣的國際聲勢,到時要求台灣獨立的恐怕不是台灣自己,而是國際社會。 只要台灣社會現在就表現出「絕對不被你占領」的意志力,就是止戰、避戰的最有效武器,比軍機、軍艦、潛艇、飛彈還有效。

因此,台灣應該廣設包含精準射擊、無人機操控、實景戰術電子遊戲之廣義靶場,讓全台養成卅萬的不懼戰者,就是敵方無法占領台灣土地的最有效、最即時的方式。直白的講,這比招募卅萬正規士兵還要有效,因為一旦成為正規軍,就只能聽從統一號令、服從上級。其對占領企圖的駭阻力,遠遠比不上一群散落各地本鄉本土、自發組織的不懼戰者。 只要得到國防部的同意及相關單位的支持,台灣民間絕對有能力在半年之內,在主要城鎮以經營自足的模式,至少創建卅個電戰靶場。可採證照方式進行,如效法世界潛水界規範,以初級、中級、高級、教練級、特殊級劃分SOP。如此,退役的特戰人員、實戰兵種、績優刑警等等國家花費了巨額培養的人才,就有了做靶場教練、管理人員的第二春職業生涯,不必去屈就與專業無關的業種。

【不得已的關鍵角色求生法】

即使做了以上一切,台灣還是有可能被逼到純粹的戰爭邏輯中。兵不厭詭,甘冒大不諱,以下略述幾項「死地求生」之術(請回顧前文中對「關鍵少數」之定義):

〖出兵釣魚台〗2018年在香港的「香江論壇」中,我直接對聽眾內的中聯辦高官說:「如果北京膽敢對台灣動武,是我的話,我就會出兵釣魚台,引出日本來和中國決鬥」。此話當時被台灣社會視為天方夜譚,然而就在2021年11月分,意外的從台灣一位退役高級將領得知,多年前在一場美、日、台的聯合軍棋推演中,得到的結論就是如此,日本政府嚇得隨即祭出官方買下釣魚台的動作。

〖太平島國際招標〗2018年提出,台灣在國際上雖缺少法理主權(de jure sovereignty),但包括無邦交國在內的許許多多國家,都接受台灣的實質主權(de facto sovereignty)。且所有國家都知道,台灣最不需要的就是軍事衝突。這極為特殊的世界地位,其實給了台灣一個極為特殊的條件:作為一個缺少法理主權的國家,台灣其實沒有完全的義務遵守以「法理主權」為先決條件的國際法或國際仲裁,而可以有創意的施展實質主權。

以太平島的處置為例,辦法如下:

(一)台灣向國際宣布太平島為「中性化領域」(Neutralized Zone);

(二)台灣把太平島劃分為兩塊,對聯合國內所有成員國之中的任何二國,開放租借太平島,展開公開透明競標。請注意,以上說的是「中性化」(Neutralized)而非「中立化」(Neutralized), 這兩者在國際法上有著微妙差異;後者的提出需以法理主權為基礎,而前者不必。因此,台灣可用參加WTO的主體身份進行此競標。

競標條件只有5項:

(A)1美元起標,競標期內出價最高的兩方得標;

(B)租借期為99年,只得作為和平使用;

(C)得標兩國與台灣簽訂,租借期內互不武力侵犯並協防台灣安全;

(D)太平島海域內若產生經濟利益,台灣可得其中一定比例(例如10%或20%);

(E)倘若流標(競標者不符合前述條件或沒有國家競標),則此標案永久有效,台灣隨時可再度啟動招標。

這個處置太平島方式的好處是:

(甲)將太平島這個變數,由南海衝突的公式中移除;

(乙)保障了台灣的國家安全;

(丙)最高分貝的向世界表達了台灣追求區域和平的願望。

〖核廢料放到東沙群島〗基於以上「太平島招標」之同樣法理,台灣可逕自加固東沙群島之地下防禦工事,將社會詬病多年的核電廢料轉移至東沙。

〖軍事威脅庫頁島〗此舉最具爭議性,但可能最符合「關鍵少數原則」的實效性。台灣直接訴諸中國人民之民族情緒,控訴中華人民共和國無能,未能由俄國收回「自古以來」之失地、繼續容忍1860年「北京條約」割讓予俄國之庫頁島。日俄之間至今猶在庫頁島、北方四島之主權上存在爭議,台灣艦艇只要接近庫頁島,日艦、俄艦、美艦必然出動,中國必須調兵,由而牽動台海態勢,此舉可生「圍魏救趙」之效。

【台灣獨立之道】

愛好和平的台灣,如果可能落入被迫一戰,當然也可以被迫獨立。2020年8月10日,前總統馬英九表示,中國的攻台戰略就是「首戰即終戰」,我當天就在臉書上大大貼了兩句話:「首戰即獨立、終戰即共亡」,至今尚在。這就是台灣應該做的明碼標價動作。

【援引普丁「住民自決原則」打臉中共】

俄烏戰爭正酣之際,讓我們記得普丁在2014宣稱克里米亞獨立時,至少三次引用了以下的國際法原則,並逐字逐句的覆述了相關的聯合國憲章及美國在支持科索沃獨立時的宣言:

(1)是否成為獨立國家乃住民自決之事,非住民無權干涉;

(2)住民自決,公投就可決定,不需要任何「中央政府」的同意;

(3)2014年克里米亞住民中92%公投贊成獨立。然後,2022年2月26日的全球講話中,普丁宣佈,俄國正式承認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兩區域為獨立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PR)及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DPR);因為,盧甘斯克及頓內茨克住民公投中96%贊成獨立。

【兩階段獨立論——從台灣基本法到正名修憲】

憲法,或任何下位法,都是建構於最底層的法學概念,只要打通了法學概念,上位∕下位是可以互通無礙的,就像人們可以在蘋果操作系統底下執行微軟操作系統一樣。

《中華民國憲法》可以視為蘋果操作系統,而《台灣基本法》可以視為微軟操作系統。有關「台灣基本法」的研究、草擬,早已有法學耆宿、學術界進行多年。至於法學上是否可憲法外掛,這是個不證自明的問題,當年可以依憲外掛《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今日當然可以外掛《台灣基本法》。

台灣今天想做的一切憲法改革,都可以呈現在《台灣基本法》中,並依其實施一切事務,無需修憲。當天時、地利、人和條件到位之際,脫掉外衣即可。

【台灣當下正道】

想定歸想定,實務歸實務,二者不可混;路是人走出來的,量變會帶來質變。當下台灣處境下的實務,我曾提出一句話總結:反共去統不反中國平民。

1. 反共:台灣其實並沒有那麼反對自由的社會主義;事實上,台灣社會本身在日常生活型態中就含有明顯的自由社會主義的痕跡。但是,台灣絕不會容忍社會主義精神脫序到共產主義的地步。若然,那種社會主義就是敵人,沒有討論的餘地。台灣海峽彼岸的中國共產黨(CCP),就屬於這一類。

2. 去統:在台灣,不但老一輩了解中共天天掛在嘴邊玩弄的「統一」,只不過是其用來維持政權、控制已經被洗過腦平民的一種虛偽口號,而年輕一輩只會以荒謬視之。

因而,此處並沒有用過去的「反統」一詞,而是用「去統」,表示了一種將「統一」概念徹底由腦中去除的意思。就像「大掃除」的意思一樣,老早就該扔掉的東西就把它扔掉。

3.不反中國平民:指的是對中國平民保持中性的態度。中共不等同中國,更不用說等同中國人民了。中共是一個具有9千8百萬黨員的巨大政黨,但那只是住在那塊土地上的14億人當中的7%。簡單的算數就可以呈現真相。對任何國家,如果僅占7%的人口可以在政治上完全控制100%的人口,唯一的可能就是實施殘酷暴力或通過暴力改變人的頭腦。

中國平民本身就是受害者。其它的國家,不應該膝蓋反應式的把受害者視為天生就是邪惡的。因此,無論在心態上還是現實地緣政治考慮下,台灣社會都應該把「必反」這詞留給共產黨而不是受害的平民。

【結語】

俄烏戰爭,無論以何種方式收場,都將改變全球之權力格局、經濟格局、乃至社會格局,這已經是地球人的共識。對台灣,危中有機,機中有危。它一定牽動台海形勢,台灣必須準備有所作為,做出「預策」,否則,危險來時措手不及,機會來時舉棋不定、錯失良機。以此長文,與和我拿同一張身份證、同一本護照、向同一個政府交稅的公民們互勉互惕!










范疇專欄:習近平的恐怖情人 台灣的韓戰效應

出版時間: 2022/03/06 20:12
更新時間: 2022/03/06 21:30

俄烏之戰牽動之世界大局,論者分析普丁(右)是如何「把習近平玩了一把」。美聯社資料照片
范疇/戰略作家



【習近平不知兵】

奉上千億歐元,換得普丁出席張家口(史上之塞外)冬奧會開幕式、加上閉幕式後才對烏克蘭動手之承諾,習近平瞬間贏得了一個恐怖情人。開戰僅僅十來天,不僅戰情不順,西方以閃電之速集結,對俄制裁,普丁錯愕,習近平進退兩難。虎年騎上了虎背,老虎普丁豈容習近平下虎,就在西方輿論界開始隱隱明示北京乃幫兇之際,普丁大聲向國際誇讚中國是真正的朋友、高大的國家,硬生生得把習近平綁上普丁號戰車。

就像史達林玩了毛澤東一把,普丁也把習近平玩了一把。史達林俾倪世局,鼓動金日成南侵,迫毛氏捲入韓戰,沒料到美國參戰,後雖以和局收場,但意外的救了台灣。歷史不會重複,但是會押韻;俄烏之戰的收場韻腳,難說不會導致韓戰效應,台灣再度因禍得福。蔣介石曾有他人代筆之傑作《蘇俄在中國》,痛斥蘇俄對中國之謀害;或許日後某高人會出續本《蘇俄於台灣》,暢論蘇俄對台灣的貢獻。

普丁動武烏克蘭,初始目的十分清楚:徹底的、永久的拿下黑海周邊之軍事要地、工業集群、富饒礦區,如克里米亞,頓巴斯等地;另佔領基輔,建立反美政府,作為與西方談判之條件。至於外傳與習近平隨後對台動武之默契,實情難辨,但我判斷,即使是真有其事,對普丁也是假事。試想數月前記者詢問普丁有關習近平攻台之可能性,普丁輕蔑一笑,說經濟手段就可解決之事,何須動武?普丁完全不天真,他當然知道中國也無力「經濟取台」,但連跨陸取烏這件事都弄得如此難堪(2014克里米亞經驗),何況跨(台)海作戰?他那輕蔑一笑,笑的是習近平不諳軍事,不知「兵者國之凶也」這道理。俄烏之戰,勝敗不論,普丁絕非不知兵者。相較之下,僅有紅二代大院勾心、政場鬥角經驗,毫無戰爭經歷的習近平,雖通過政鬥取得「軍委主席」地位,卻天真的誤以為「集中資源辦大事」的經驗可以無縫轉移至「集中資源打大戰」之上。

【美國國家利益之本質】

俄烏之戰牽動之世界大局下,回頭看看美國的意圖走向。由這事件,完全可以看出何謂美國的「國家利益」以及其本質。「國家利益」這名詞各國都朗朗上口,然而涵義有所不同。在我看來,國家利益至少有兩類,一類是制度性(如美國)的國家利益,另一類是非制度性(如俄國、中國、伊朗、北韓⋯⋯)的國家利益。

制度性的國家利益,不隨領導人變更而轉移。別看2020美國大選中鬥得腥風血雨、別看川普被稱為「單極主義」而拜登被稱為「多元主義」,遇到世界變局時,制度自然會規範出延續性。這不,中國政策上是「川規拜隨」,對俄政策上,雖然川普放言如果他還是總統戰爭不會爆發,但我相信,在爆發已成事實的情況下,即使總統是川普,對策也不會與拜登差太多。

非制度性的國家利益就不同了。普丁及習近平,只要換人了(無論是因為健康、刺殺或政變),國家利益政策立刻可以180度轉彎(想想鄧小平、戈巴契夫、甚至普丁之案例)。

無論同意不同意、喜歡不喜歡,美國的國家利益就是「不容許地球上出現足以動搖美式秩序的國家或勢力」,手段可以是外交、經濟、或軍事,方式可以是利誘、顛覆或脅迫。共和黨保守主義的川普說,這世界上有「深層政府沼澤地」必須清除,民主黨自由主義的拜登說,只有多元包容才是正道,但相信我,他們對「美國國家利益」的堅持都如以上所定義。

當前,足以動搖美式秩序的國家,大咖有俄國、中國,中咖有伊朗,小咖有北韓。而足以動搖美式秩序的勢力,大咖乃獨裁政體、共產主義,中小咖不一而足。對這些國家及勢力,川普、拜登的手段方式不一樣,但基本立場不會有差異,就算大家所擔心的萬一賀錦麗接班,手段上或會出現奇觀,但基本立場還是一樣。

即使在手段方式上會有差,但是美國的步驟都會遵循一個原則、一條路線:先敬酒,敬酒不吃吃罰酒,罰酒不吃就灌酒。有人會稱這是霸權。是的,這的確是霸權,但是霸權也有分「善霸」和「惡霸」;選擇不多,但必須做出選擇。

普丁對基輔動武,在美國國家利益的光譜上,已經進入「罰酒」階段,若他再進一步(而這是極可能的),那就進入「灌酒」階段。歷歷在目,已經被綁上普丁戰車的習近平想來難以入眠。

【世界秩序一次重置?】

當前世局中的最大懸念,就是美國是否認為時機已到,一次性的重置(reset)世界格局,以保美國秩序貫穿本世紀。

世界局勢本來就已經像是高壓鍋內待烹的爆米花;經濟的貧富差距、金融的貨幣危機、政治的開放與獨裁對立、美國與中共政權的爭霸、跨國深層政府與在地利益之間的拉鋸、混雜著宗教及人種的地緣衝突、民粹派對建制派的挑戰、中心化及去中心化的科技拉扯⋯⋯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肯定治絲益棼,美國苦於找不到一個足夠高大尚的機會窗口,以(對美國利益而言)最低代價,一次性的重置世界格局。

好傢伙,普丁插隊進來了,戰車上還綁著個習近平。另角度把時間拉長來看,也可視為美國在國家利益下請君入甕,而普丁已經一隻腳踏入甕,習近平欲掙脫而不得,破罐破摔之下隨著入甕也並非不可能。

若美國有重置格局之大意圖,歐洲及日本固然無此膽,但若普丁戰車不停,也只能站隊美國。因為,只要是具有起碼見識的政治家,都知道這個世界、這個地球,已經走到了不得不重置的時刻了。無論在政治上、貨幣金融上,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帶來的複雜及混亂已經無以為繼了,世界及地球必須再度簡單化。

【普、習、俄、共、中,五者剔誰留誰?】

若是,美國可以一魚四吃。政治上,視普丁神智狀況,選擇「安普保歐」或「去普保俄」,對中國,視習近平識相與否,選擇「去習保共」或「去共保中」。經濟上,迫使歐洲及亞洲承擔自己的區域安全成本。貨幣金融及財政上,促成全球勒緊褲帶,緩解過去20年累積的美元超發壓力、攤平美元泡沫,由全球吸收。供應鏈秩序上,通過吃緊期,重整至對美國國家利益最有利的狀態。

在理性層面,事實上,「安普保歐」還是「去普保俄」,普丁本人的選擇先於美國的選擇,而「去習保共」還是「去共保中」,習近平本人的選擇先於美國的選擇。換句話說,罰酒還是灌酒,優先選擇權其實是在本人身上的。

局勢演化過程中,是否會發生較大戰爭?不敢說一定不會,這得看普丁號戰車的方向及衝勁,還有習近平的心智和身手是否足夠跳下戰車。事態是嚴重的,否則美國特使團也不會在下班後才接到緊急通知來台安定人心。

【台灣之正道】

至於台灣,沒什麼好說的。過去的韓戰不是台灣挑起的,後來的韓戰效應也不是台灣可以決定的。這次烏戰也一樣,守住正道,對外拒共保台,對內清除政治肉桶,建立民防、向國際證明台灣自己願意投身保護自己。如果連自己能做的事都做不到,換我是他人他國,也會像普丁般的輕蔑一笑,受苦只是剛好而已,即使在韓戰效應下躲過災難,也只是運氣而已。






范疇

作家簡介:連續創業者、跨界思考者。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所碩士、台灣大學哲學學士、新加坡國家初級學院理科。從事數位教育、數位遊戲、衛星遠距教學、零售連鎖、人力資源、企業及政府組織戰略等行業於美國、新加坡、台灣、中國達30年。篤信自由獨立思考的價值,高於所有其他自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