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機構技術性規避監督 不恰當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4665/web/

.聯合報社論/青世代和銀世代共同面對著台灣困境
.聯合報黑白集/褒揚令是侮辱李敖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機構技術性規避監督 不恰當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機構技術性規避監督 不恰當


2018-03-20 01:0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金融業的體質不錯,近來常有投資人投入大筆資金,想參與經營,但是以現行法規,金融業碰到外部投資人持有較高股權,而想要爭取董事席位時,公司派與大股東常常會以縮減董事會席次的方式,藉以避免外人進入董事會;然而此行為衍生出一項值得擔心的議題:金融機構傾向避免監督
金融業是高度管制行業,不僅設立要主管機關核准,業務、財務受主管機關監督,持有金融業一定股權比率也須主管機關核准。在金控、銀行與保險三法,皆有相同規範。同一人或同一關係人單獨、共同持有同一金融機構超過5%股權者,應向主管機關申報;進一步持有超過10%、25%、50%股權者,均應分別事先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因此當外部投資人取得股權比率接近10%,若想取得被投資金融機構董事席位,則該機構公司派與大股東可將董事席位降至七席,讓外部投資人很難如願。而公司派與大股東可能持股比率僅比這些外部投資人高一些,但他們可透過收股東會委託書,掌控所有董事席位
外部投資人難道不能如公司派收股東會委託書?答案是比較困難。實務運作上,公司派因為掌握股東名冊與發放股東會紀念品,比較容易收到委託書;同時,根據公開發行公司出席股東會使用委託書規則,繼續一年以上持有金控、銀行、保險公司股權12%以上者,當股東會有選董事議案,其可以委託信託事業或股務代理機構擔任徵求人,沒有限制地收委託書,藉以當選更多的董事席位;未符合上述條件者,委託書徵求人最多只能代理3%股權。
這些規定有利於公司派與大股東,因其持股期間遠超過一年,而且可聯合其他友好股東使他們持股超過12%,很容易當選所有董事席次。
而外部投資人可能持股期間未滿一年,而且持股要超過12%須事先獲得主管機關核准,因此在收委託書方面,遠遠不如公司派與大股東便利;再加上董事會席次大幅縮減,持有9%多的外部投資人,可能連一席董事都當選不了。
有人會問外部投資人可以事先申請主管機關同意,讓其增加持股;然而這類案件的審查繁複,而且從過去經驗,主管機關通常不喜歡未合意的收購股權行為,等同又綁住外部投資人取得董事的可運用空間
公司派常以外部投資人進入董事會可能機密外洩而有圖利私人情事,因而給予降低董事會席次的理由。其實,金融機構相關法規對金融機構與關係人交易,以及內部人股權交易,有很多規範,同時,也有著很重的刑事、民事責任。
再者,外部投資人是否用一些帳戶,擔任一家金融機構以上之董事席位?此在金融法規已有相當的規範。在金融機構,任何人(包含自然人或法人)擔任一家金融機構之董事,就不能再擔任另一家金融機構的董事。不僅擔任某金控或銀行的董事,就不能擔任其他金控或銀行董事;而且擔任某非金控或銀行董事(例如證券公司),亦不能擔任任何一家金控或銀行之董事。簡單地說,任何人只能擔任所有金融機構中一家公司的董事,而且,金管會今年提出「金金分離」執行方向,包括企業集團如果想取得金融機構董事,擬限制以一家為原則。其次是政府為大股東,法人雖代表政府利益,但相關代表人的選任,仍宜由外部人兼任被投資金融機構的董事。
綜合而言,金融機構公司派藉由縮減董事會席次,排除外部投資人,實有避免監督之虞。如果公司派想增加董事席次,請努力增加持股,不然就應接受外部投資人進入董事會;臨時以縮減董事會席次,避免外部投資人監督是公司治理不佳的舉動!






聯合報黑白集/褒揚令是侮辱李敖


2018-03-20 00:0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李敖在擔任立委時以口才犀利著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李敖辭世,文化部長鄭麗君立刻表示哀悼,稱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並讚譽他為對抗威權體制的一代文人。既知李敖對權威不假辭色,就應了解他對褒揚令如何不屑,鄭麗君何必自討沒趣。
余光中逝世,未獲總統褒揚令,有人為他打抱不平,認為他因「顏色不對」不為當局所喜。鄭麗君辯稱,當時文化部有「立即發布新聞稿」表達哀悼;其潛台詞,「新聞稿」就是她發的褒揚令了。只是當個幾年官,就以為自己可以對別人的一生給予褒貶,未免淺薄;這點,其實也是李敖對體制批評最嚴厲的地方
蔡英文說,李敖勇於挑戰體制、對抗權威,在那個因威權壓迫而寂靜無聲的時代,台灣社會因有李敖而不再沉悶。這個評價,基本中肯。但蔡英文和鄭麗君都存在一個錯覺,以為李敖反對的只是兩蔣時代的威權體制,這就完全錯看了李敖。事實上,李敖反抗的就是權威,尤其自以為是的權威;而這種顢頇與霸道的權威一直沒有從台灣政治上消失過
無論李敖或余光中,乃至其他曾獲頒褒揚令的人士,原本沒有必要放在相同的天平上衡秤,說誰重誰輕。無論如何,如果總統府以為發一紙褒揚令就可以增加誰的生命重量,那是太可笑的想法。或者,以為不發給誰那紙褒揚令,就可以減輕他的實質貢獻,那只反映了權威心態的荒謬。
對李敖而言,褒揚令不僅太違和,也違背他反權威的主張。請勿用這張紙去羞辱他。







聯合報社論/青世代和銀世代共同面對著台灣困境


2018-03-19 23:4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22歲黃奕瑋(左)教69歲的馮鋼上臉書,紅髮老師與白髮學生是世代文化反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世代」一詞近年成為台灣社會的關鍵詞,世代衝突、世代剝奪,甚至世代斷崖,都在描繪台灣世代間的歧異。四年前的太陽花學運,是「青世代」不滿政治的憤怒展現;一年來的軍公教年金改革,則是為了社會更長遠的「分配正義」而發。仔細探討,「世代」並不是台灣問題的解答,真正的出口是在:不同世代如何共同面對台灣「不再意氣風發的時代」
太陽花學運已過去四年,台灣世代間的裂痕並未消逝,只是加深了彼此的無力感。政治上,青年用選票把蔡英文送上總統大位,但同婚合法化、勞基法的一變再變,卻留給他們「用過即丟」的背叛感。社會上,一些年長名人對年輕人的「指教」動輒得咎,來自生命經驗的勸勉在青世代聽來總是刺耳;酸言在網路同溫層引爆,往往釀成更深的世代鴻溝。
四年來,描述新世代的詞彙中除原有的草莓族、青貧、崩世代,又加上了「厭世代」的標籤,彷彿這個時代辜負了他們。「長輩」成了貶辭,網路上常有抱怨老人倚老賣老、強占座位的奚落;更深的怨氣則是怪罪成長於起飛年代的三四五年級占盡便宜,還留下低薪、過勞、高房價的爛攤子給青世代承受。但仔細探究,新世代年輕人的嚴峻際遇並不是因為上一代的掠奪或擺爛,而是台灣在地緣政經變化中被潮流帶往下游卻不自覺;今天的困境,一味指責「長輩」失職只怕太沉重,也無補於事。
為打破「世代互責」的氛圍,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擇定「世代共好」為年度主題,希望能為不同世代搭橋。在第一波推出的「世代共容」專題中,我們強調的是「相互理解」的主旋律。世代衝突的根源,很大成分是不同年齡層以自身的成長經驗去評斷對方,卻忘了今天不同世代面對的困境其實就是台灣成長的日漸限縮。如果不同世代能易地而處,看見各自成長時空的差異,理解彼此面對的艱難,世代間才能有更多包容,並共同面對。畢竟,現在和未來並不單單是年輕人的事。
願景工程的專題報導,發現了幾個重要的線索。第一,青世代和銀世代其實沒有那麼不同,不同世代仍分享著共同的人生價值。各世代都同意「努力不懈」是成功的要件,「愛拚才會贏」仍是歷久不衰的價值,存錢買房、擁有美滿家庭仍是人們的人生想望。
第二,「悶經濟」改變了工作選擇的權衡。國外對千禧世代研究,認為這代年輕人追求的工作意義甚於薪酬;但在台灣的「悶經濟」下,不同世代都認為「薪水」是工作考慮的要件。青世代有淑世的理想,但也得考量現實條件;反倒是銀世代有更多餘裕追求人生意義,更懂得「利他」。
第三,撕去世代標籤,是理解之必要。年長者常責怪年輕人抗壓性低,只愛「小確幸」,胸無大志。但調查發現,人人都愛小確幸,不分世代都認為小確幸是生活的動力。說穿了,每個世代都要面對自己的時代挑戰,要和不同國家的同時代人競爭,若只會在自己的社會中挑選怪罪對象,無助解決困境。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台灣有過輝煌的年代,那是上一代打拚努力所得,也是他們留給下一代的重要資產。如果沒有這些前人建立的資產,青世代所面對的形勢將更慘澹,恐怕連「小確幸」的夢想都不敢作。青世代受益於銀世代的餘蔭,有更多國外歷練的機會和更自由的發表空間,這都是可以用來開創未來的資源。
台灣要追求更好的未來,一定要讓年輕人有更多歷練和參與的機會,這是掌權者及社會各界應有的共識。曾經享受過從貧窮變富裕榮光的上一代,面對下滑的台灣,應該不吝提供時間與財富幫助下一代找到自信與方向。只有創造世代共贏,台灣才有希望。

【重磅快評】即使愛心亂竄 震災善款也不能隨興花用

.【重磅快評】即使愛心亂竄 震災善款也不能隨興花用

.【即時短評】面對中國搶才 台灣何時主動出擊?
.【重磅快評】吃姑婆芋、芭蕉香蕉及木炭燃煤的共同點







【重磅快評】即使愛心亂竄 震災善款也不能隨興花用


2018-03-20 11:08 聯合報  主筆室
花蓮縣長傅崐萁(左二)與善款監督委員會召集人張善政(中)舉行記者會說明善款用途。 記者徐庭揚/攝影


0206花蓮地震台灣各界湧入20億善款,據傳其中8億流去補助觀光、石材業,引發捐助人「486先生」、「館長」不滿。本意是想幫忙地震中家戶不存的受災戶,竟用在地方企業大戶,雖不好講這是選票連動,但與原先想幫助社會底層受災戶偏離太遠,不客氣地要回善款轉贈弱勢
因為這起索回善款事件,網友「起底」肉搜了2年前的台南震災、八仙塵爆、再早的高雄氣爆善款流向,發現台灣的愛心資源泉湧,但都只管捐助不管流向,捐錢後對自己的善心動念有了撫慰,從來不曾擔心受贈資源的政府機關怎麼用才合宜。
捐花蓮的善款該不該補貼受災的觀光業、石材業?該多少比率?之前從沒有討論過。內政部葉俊榮對如此質疑也只說,災害防救法有「專款專用」的原則性規範,但這豈不廢話?
這問題由來已久。主管災害防救的內政部從來沒有訂定災害善款運用的標準作業程序,更別說怎麼挹注受災戶、比率如何?台灣愛心不缺,但始終都盲目亂竄,不相信政府能無私地統籌,自行妥謀善款流向的結果,是善款難以善用,愛心不到位。
這問題由來已久。台灣民眾愛心迸發,每逢他鄉有災難,人溺己溺是直覺反應,立即想捐錢、捐物資,但怎麼捐到需要的受災戶?政府從來不曾規劃愛心資源的流向渠道;中間是否被居心不良的政客暗管挪用?不曾被懷疑,當然更不曾被追查
早在1999年921之前,民間愛心流向即有此疑慮,當年南投陳有蘭溪畔的受災戶很多是多年的非法墾殖戶,佔用公有地營生。政府長年不管,受災的慘境當然也不管,民間愛心只能配發有戶籍的人,因而有部分受災戶得不到幫忙
幾經輾轉,不要公部門鄉公所發善款,改請農會、慈濟發放,不妥當、信不過之餘自己發,當年曾有帶著鉅款的愛心人士到新中橫公路,沿路找尋受災戶而直接贈款的溫暖故事
921已見愛心難以抵達應被受助者的亂象,迄今已近20年,這條管道仍不通葉俊榮的災防法「專款專用」說詞其實是推託

聯合筆記/這兩位律師與這個政府

.台旅法 看得到恐吃不到
.普亭尋找俄國榮光 走向軍備競賽?
.聯合筆記/這兩位律師與這個政府
.李敖與理盲激情的五四歲月…後繼無人的棒子
.說好的不漲電價呢?
.院長有乾淨的煤…中部歡迎你!
.學子西進 台灣高教大麻煩







聯合筆記/這兩位律師與這個政府


2018-03-19 23:42 聯合報  許俊偉
季青漫畫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還給人民呼吸潔淨空氣,維護人民身體健康,是國家責無旁貸的義務。」這是環保律師詹順貴二○一五年在麥寮電廠燃燒生煤引發爭議時,投書媒體對政府的疾呼。
三年後,環保署上周召開環評大會審查深澳燃煤電廠更新擴建計畫環差案,環評委員針對「審核修正通過」與「變更部分重辦環評」投票後,八比八平手,會議主席、環保署副署長的詹順貴最後投下修正通過的一票,深澳燃煤廠宣告環評過關。
詹順貴不斷強調該案不符環評法施行細則「重做環評」要件,環差案只能前後比較,比較差才能重做環評,他不能把個人喜好凌駕在法律上,是「依法行政」投票;面對外界和藍委要他為此下台,詹在立院答詢說隨時可以離開,但無須為深澳案辭職。
蔡政府上台後,找來不少「社運掛」入閣,以長年支持環保運動的詹順貴、台灣勞工陣線前理事長廖蕙芳擔任勞動部次長最顯眼
廖蕙芳因蔡政府勞基法一例一休重修案,與自己的勞動核心價值相違背,去年十一月掛冠求去後,以廖律師身分在臉書公開貼文批評修法。詹順貴在深澳案中的依法行政說,於法也許站得住腳,但依法行政若可能因此「加害」台灣的天空、你我的肺,人民能埋單?「詹律師」也埋單?且根據這套依法行政的邏輯,也是環差案、引發搶救藻礁爭議的大潭天然氣擴建計畫,後續是否也會通過環評?
民眾對「非典型」社運閣員的期待,應非像官僚體系一樣只是「依法行政」,而是殷盼這些「民間力量」能藉由衝撞和創新找到政策解方。詹的「前後不一」已被昔日環團戰友修理一番,但又是誰讓這些原本充滿理想的社運閣員陷入價值矛盾?恐怕是蔡政府在能源和環保政策間的矛盾。
當非核家園遇到即將到來的夏季缺電危機,核二廠二號機只好重啟;當核電除役後的未來電力缺口遇到環保,燃煤電廠也只好再新建。
政策要說好說滿,出一張嘴就好。但用嘴做事,很多人都會,政府應是選來做好做滿,就算做不好也做不滿,至少別跟說的自相矛盾。從蔡政府的高度政策矛盾,回頭再看政務官的價值矛盾,似乎也不足奇了。





台旅法 看得到恐吃不到
陳一新 ∕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 / 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後,從傳將任總統府秘書長的陳菊、外交部、駐美代表處都有所回應。殊不知蔡政府從美國國會手中拿到了台旅法,卻恐怕像金庸小說金毛獅王謝遜的「七傷拳」一樣,未傷人先傷己。

表面上,台旅法是繼「台灣關係法」之後對我國最有利的一項美國國內法,不僅打破一九七九年「台灣關係法」對台美斷交後雙方官員互訪的無形限制,也衝倒一九九四年國務院「美國對台政策調整」不准台灣正副總統、正副閣揆和外長、防長訪問華府的有形限制。只是台旅法可能是「看得到卻吃不到」的胡蘿蔔。

美國國會對白宮、國務院與國防部的「侵權行為」,只要運用得宜,反而可以轉化為行政部門的軍事或外交工具。例如,二○○七年「小鷹號」航母到香港渡假,北京不放行,後來大陸改變心意,小鷹號卻已決定以戰鬥隊形揚長而去。二○一六年,「史坦尼斯號」航母申請入港,再度見拒。當時,就有美國參眾議員醞釀推動美台軍艦互訪的立法行動。

二○一七年,由於國會已通過包括前述修正案在內「二○一八年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雷根號航母訪問香港順利無阻。由此觀之,美國國會通過該修正案,從某個角度看,只能說是中國大陸「咎由自取」。美國也不是完全為了台灣,而是為自身利益;行政部門則順水推舟轉化為行政部門的軍事工具。

長期以來,台美雙方都有官員互訪的需求,而且行之有年。早在老布希總統後期,華府就派遣美國貿易代表奚斯來台簽署「貿易及投資架構協議」。歐巴馬任內華府訪台官員,除能源部長外,甚至包括相當於副國務卿層級的開發總署署長。只是當時是馬英九總統執政,兩岸維持和平發展關係,北京沒有展現不滿。

台旅法只是讓台美官員互訪從「妾身未明」的狀態變成「於法有據」,但官員互訪層級、時機及場合仍由川普說了算,而讓台旅法成為行政部門制約中國的一項外交工具。

北京認為,蔡政府既然不願接受「九二共識」,更不可能提出「一中意涵」的表述,大陸也就毫不留情地對台外交打壓、機艦繞台、封鎖「新南向政策」、祭出卅一條惠台措施,推動「外交困台」、「軍事嚇台」、「經濟窮台」、「文教笨台」的政策。

蔡政府也許很想利用台旅法刺激一下對岸。問題是,台灣要打「七傷拳」不易,因為主動權操之在美,一旦有機會施展,又可能未傷人先傷己,加上技不如人,招到的反彈更重。北京多半會對華府低調,但對蔡政府的報復卻絕不手軟。當美國想從中國的壓力解套,蔡政府就會成為美中之間的夾心餅乾。

   

普亭尋找俄國榮光 走向軍備競賽?
汪哲仁 ∕ 研究人員(新北市) / 聯合報
十八日俄羅斯總統大選,普亭壓倒性勝利,選後美歐與俄羅斯將維持選前互相抗衡與制裁的態勢,但是未來抗衡的範圍將更廣,程度將更深。

以目前情況看,雙邊第一個衝突點可能在敘利亞。美國已經表明,若聯合國無法在敘利亞東古塔地區有效執行停火協議,美方將採取軍事行動。而俄羅斯軍方則表示,若俄羅斯軍人生命受到威脅,將對來襲飛彈與其載具進行攻擊,雙方對峙態勢似乎有從代理人戰爭轉而升高直接對峙之虞。

其次,雖然美國與北韓決定將直接會談,但是身為六方會談中對金正恩政權最友善的國家,俄羅斯在破壞朝核問題上的影響力,可能足以讓南韓與美國的努力功虧一簣。

再者,除了烏克蘭克里米亞問題在短期間尚未有解決的可能性之外,波羅的海三小國對於俄羅斯也戒慎恐懼,拉脫維亞二月指控該國銀行危機可能與俄羅斯有關,愛沙尼亞也抗議俄羅斯侵犯領空。

最後,近日美俄雙方潛艇在對方水域的刺探行為與普亭在選前對國會演講中所展示俄羅斯目前正在發展的新式武器,有可能逐步發展成軍備競賽。

上述幾處地方,俄羅斯都有與美歐較勁的軍事實力,也能展現重振俄羅斯光榮的一面,但在經濟實力上可能無法支撐與美歐進行長期對抗。

第一、雖然俄羅斯已度過美國與歐盟經濟制裁的衝擊,而且國際油價在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協議下站穩每桶六十美元,對俄羅斯今年經濟成長與財政收入有相當大助益,但其經濟體質還是令人擔憂。

在產出結構上,原油與天然氣仍是俄羅斯經濟命脈,占其出口一半,約貢獻四成財政收入。調整俄羅斯經濟結構避免過於依賴油氣出口,已經進行四任總統任期,卻未見改善,顯見政策落實能力不足。在財政支出結構上,社會福利支出占整體預算的五十七%,而排擠其他政府支出(例如教育與健保僅七點三%,國防與安全預算僅六點七%)。

第二、幫助俄羅斯度過危機的國家儲備基金已於去年用罄,使俄羅斯開始動用國家財富基金,雖然也有計畫將原油出口收入撥補回國家儲備基金。

第三,能源需求下降的隱憂。中國這兩年產出減少大幅降低能源需求,與歐洲再生能源興起,分別對俄羅斯原油出口帶來短期與長期的隱憂。

在普亭未來六年執政期間,經濟仍得依賴能源出口,在國內政治情勢逐漸緊縮僵化、經濟無法大幅調整情況下,普亭的支持率只能靠國際舞台表現加分。因此俄羅斯與美、歐在敘利亞、阿富汗、北韓以及歐俄間共同鄰國的爭奪將更加劇烈,軍備競賽可能慢慢浮現。





說好的不漲電價呢?
呂謦煒 ∕ 中國國民黨青年團前總團長 / 聯合報
二○一六年,蔡英文還沒選上總統時,曾誇豪語「十年絕不漲電價」;二○一七年底,經濟部長沈榮津曾指出「電價明年十月前都不漲」,賴清德月初衛生紙之亂後更曾說過「目前不會調漲電價」。言猶在耳,最近政府檢討電價,卻決定四月起平均漲電價三%,堂而皇之的自打嘴巴。

這個政府不僅在電價上欺騙國人,對國家能源政策與配套措施至今沒有一個有智慧的辦法,更是背叛了當初輕信反核而支持蔡英文的人。蔡政府為避免使用核電,造成火力發電量大幅飆高,使得空汙大為嚴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更必須違背自己的良心,投票支持燃煤發電的深澳電廠。

即使政府已經做到這種地步,政府仍擔心夏季用電高峰期電力吃緊,選擇重啟核二。相對於新建好、相對更為安全的核四被封存,甚至燃料棒將送回美國,使其永遠無法運作,核二啟用超過卅年,如此老舊發電廠,安全理應更讓人憂心。反核的政府口口聲聲重視人民安全,如今卻選擇重啟核二、放棄核四,吾未見其明耶?

為避免自打嘴巴,蔡政府愛玩文字遊戲,繼續糊弄國人。賴清德說,不是「重啟」核二,而是「再轉」核二;深澳電廠明明是「燃煤發電」,偏要說燃的是「乾淨的煤」;之前說「不會調漲電價」,現在改口「朝穩定物價努力」。蔡政府能源政策左支右絀,只會欺騙,已被人民看破手腳!

   




院長有乾淨的煤…中部歡迎你!
巫敏生 ∕ 退休人員(台北市) / 聯合報
行政院賴院長說我們有乾淨煤炭。台中電廠燒煤很多,中部飽受其苦;賴院長何不趕緊啟用,就近用在台中電廠,以免中部同胞飽受汙濁空氣之苦,須用肺部「清淨」空氣,台中同胞也是國民啊。

院長怎可厚愛北部國民,忘掉中部國民?







李敖與理盲激情的五四歲月…後繼無人的棒子
陳復 ∕ 宜蘭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 (宜/聯合報
李敖先生過世,令人哀痛。腦海浮現他當年朗誦陸游詩〈看梅絕句〉給我聽:「老子舞時不須拍,梅花亂插烏巾香。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當時年輕,沒有什麼感覺。作為在李先生撰寫的《李敖回憶錄》裡碩果僅存幾位曾被其討論與承認教過的學生,當他瀟灑離開人間,正在思其狂的我,提供幾個從思想與文化的觀察角度,替這段歷史做個見證。

我會認識李先生,來自青年時期對五四運動的迷戀;因為喜歡胡適,自認想接下「自由主義的棒子」。李敖寫的〈老年人和棒子〉,提到「如何使青年接上這一棒」,並辛辣指出「老年人不但不肯把棒交出來,反到可能在青年人頭上打一棒」,令青年時期的我深感動容,特別想要藉由認識李先生,來瞭解自由主義到底是種什麼樣的棒子。李先生自負且狂傲,對青年卻有著難得的溫情,曾在嬉笑怒罵間,對我有很多鼓勵,令我終身難忘。

然而,從戒嚴到解嚴,這卅年來的經歷,讓我不只對於李先生很失望,更對於自由主義很失望。自由主義依附著中華民國政體而在台灣獲得發展的機會,自由主義者卻多數從反國民黨變成支持台灣獨立,對中華民國視如寇讎。

李敖沒有支持台獨,卻因台獨而坐牢,更基於對國民黨的仇恨,反對國民黨支持的各種事情,其中最核心問題莫過於國民黨曾「復興中華文化」,因此李敖繼承胡適,主張全盤西化,這種自認開明卻極端保守的強烈態度,難道不應該對島內瀰漫著台獨主張,甚或各種傳統價值破毀至此,擔負相當的責任?

我曾想過,如果世間再無國民黨,那後世是否還會記得李敖?當一個青年不斷展開對生命與社會的全面反省,就會發現從胡適到李敖,其主張的全盤西化,如果已經相當程度成為台灣生活的現實,卻並沒有給社會問題帶來解套的辦法,繼續反對中華文化,就在不知不覺間變成打假稻草人。更令我疑惑者,莫過於一輩子痛罵中華文化的李敖,為何到大陸復旦大學演講,卻變成推崇中華文化,並宣布放棄自由主義?難道李敖反對或支持中華文化,心中衡量的對象都是政黨而不是文化本身?這個歷史懸案,相信後世史家自會有公斷。

如果老年人拿的是「莫須有的棒子」,或是「落了伍的棒子」,甚或是「不放手的棒子」,青年該如何接上這一棒?這是當年李敖問他眼前老年人的問題;身為中年人的我,面對著青年,同樣想問李敖這個問題。李敖已退出人生舞台,再無法為大眾演出獨一無二集合歷史知識與機敏反應的高明段子,我想請問依然支持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你雖已拿到本該屬於你的自由,社會有因你主張的徹底自由,而變得更幸福嗎?

再見,李先生。謹向最後的五四知識分子深致哀悼,並希望我們社會能徹底告別那段理盲而激情的五四歲月,思源而創新地發展中華文化。

   




學子西進 台灣高教大麻煩

大學老師:才開學就有人託我幫忙申請陸校


2018-03-19 23:57 聯合報  蕭耀文/銘傳大學助理教授(台北市)
頂尖高中學生今年申請到大陸就讀大學人數倍增,圖為台中一中今年學測滿級分考生。 記者喻文玟/攝影



正當民進黨政府想盡辦法阻止管中閔接任台大校長的此時此刻,越來越多的高中畢業生卻選擇以腳投票,紛紛向大陸各大學提出入學申請。長期以來,台灣高等教育界少子化是最大危機,殊不知學子西進才是最大的麻煩。
根據媒體教導,今年打算到大陸高校就讀的高中畢業生,呈爆炸性增加,例如建國中學赴陸學生有六十至七十名。台中一中、台中女中增加三倍,兩校指出,學生志願選擇以北京、上海為主,都是鎖定醫學系和商學院
台中一中表示,去年有六名學生申請到大陸,含一名重考生最後去大陸讀醫學系,今年至今已有十八人請校長寫推薦函;台中女中去年五人申請,今年近廿人,人數都可能再增加。台南一中往年申請赴大陸的學生只有一、兩人,今年增加到十二人。
筆者在銘傳大學負責交流業務,和大陸各重點高校相關人員還算熟悉。這學期才開學就有一位同事找上門,要求協助她朋友的小孩申請大陸某大學博士班;另有一位則因他女兒成績不到頂標,要求只收頂標生的另一大學能讓成績未達頂標的女兒申請。
所謂一葉知秋,這些只是冰山一角,沒有露出水面的不知還有多少。南京大學台港澳辦公室副主任孔劍鋒說,南京大學現有二百多名台生,穩定成長中。
大陸全面搶人才,造成高等教育人才流失也是台灣高校隱憂。幾年前筆者從媒體採訪主管職務退休,大陸有大學獲悉後找上門,筆者沒有立即回應,對方就表示價碼可以再談。
也有部分學校要求代覓台灣教授,條件是年薪廿萬人民幣,有住房,有寒暑假來回機票、有助理,科研啟動費再十萬,簽約金廿萬。
教育界和主管單位,如果不正視這些問題,好好擬定對策,那麼台灣的高中畢業生流失,將如同洪流,吞噬教育界

方祖涵/禁令帶來的美國韓流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方祖涵/禁令帶來的美國韓流
.王正方/誰最不贊成統一

.薛承泰/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了!
.盛治仁/不一樣的米其林光環
.葉銀華/企業為何要盡社會責任?
.黃介正/今年兩岸關係的外部變因
.林中斌/北京對台 軟手為實 硬手為虛
.嚴震生/從非洲實例看習近平任期制爭議
.趙春山/習近平決定走自己的路

.王健壯/總統對仇恨言論不能置若罔聞
.周行一/台灣,妳為什麼這麼焦慮?
.馬凱/膜拜通縮的萬凍之國
.施振榮/從王道談醫療品質
.洪蘭/以色列能,我們怎麼不能?
.盛治仁/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上
.方祖涵/喬治王子的大學夢

.劉維公/誰在秀下限?
.范疇/國民黨黨產處置的公義
.王文華/如果讓你決定衛生紙的價錢
.黃介正/應對意外奇襲 多算不殆






方祖涵/禁令帶來的美國韓流


2018-03-19 23:36 聯合報  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兒伊凡卡(右)在平昌冬奧看台上加油。 (歐新社資料照)

在冬季奧運最受歡迎的花式滑冰項目裡,選手的音樂選擇不僅表達個人的特色,更對比賽結果有顯著的影響。好的音樂要能完整搭配選手技巧,還要引起裁判與觀眾的共鳴。甫結束的本屆冬奧首度允許參賽者挑選有歌詞的音樂,選擇因此變得比從前廣泛很多,像一九八八東德名將魏特與美國甜心戴比.湯瑪斯選用同一首舞曲留下的「卡門之戰」,未來應該比較不易重演。
雖然有無數的音樂選擇,在亞裔占半數的美國花式滑冰代表隊裡,僅有一位選手以亞洲音樂當作自選曲。女子選手田奈爾短曲用的是韓國電影「太極旗飄揚」主題曲,是配樂大師李東俊的作品,而田奈爾是單人項目裡,美國隊唯一金髮碧眼的白人女生。
在女兒樂旗隊的巡迴賽,竟然也有不少維吉尼亞州的學校選用韓國音樂──像防彈少年團或2NE1的單曲當作表演背景。韓流在美國受到歡迎,早就超越江南大叔的短暫爆紅,甚或已經逼近披頭四年代英國樂團把歐式搖滾帶進美國的程度。
今年冬季奧運會代表美國總統出席的川普千金伊凡卡於閉幕式結束後,特地跟南韓總統文在寅共同會見到場表演的男子團體EXO與女歌手李彩麟,她一直高興地跟EXO說家裡小孩是超級粉絲,希望他們以後學會說韓文,還對文在寅貼心安排這場會面表達驚喜;在紐約有韓國流行樂K-Pop的訓練中心,從歌唱、台風、舞蹈、試鏡練習無一不包,雖然學費高昂,還是有來自世界各地學員趨之若鶩地報名。防彈少年團去年在告示牌音樂大獎擊敗小賈斯汀,奪得最佳社群明星獎項,也是訓練中心裡所有年輕人的目標。
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結束後,韓國政府決心全力耕耘娛樂文化產業,投注眾多來自教育、外交、觀光等處的公有資源,廿年過後,現在已經進入收成期。然而原本在亞洲較受歡迎的韓流,為何突然在美國掀起廣泛歡迎?
富比世雜誌網站一篇專欄文章認為,這一切都要感謝中國政府。去年初薩德飛彈事件讓中韓關係緊張,韓國藝人連帶遭受「禁韓令」限制,從韓劇、電影、到K-Pop無一倖免。因為禁令的嚴重影響,韓國娛樂產業只好加速走出在亞洲的舒適圈,全力向歐美發展二○一七是美國史上最多韓國團體巡迴演唱的一年,數目超過前年一倍,這些新財源不但成功取代原本來自中國市場的一成五收入,更讓韓國娛樂業在全球取得前所未有的地位。
雖然中國是不可忽視的龐大經濟體,這場禁韓令卻讓太極旗飄揚在美國,對韓國流行文化施出的重拳,竟然有如此的正面影響,應該是撒下大筆經費在全球廣開孔子學院,卻屢遭各地輿論批評的中國政府意想不到的。畢竟最有效率的文化傳播還是要從引起閱聽人喜歡的內容開始,否則,花再多錢,也只有事倍功半的結果。
看著韓國娛樂界在中國禁令下找到的柳暗花明,我們是否能得到些許借鏡呢?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2月
.嚴震生/受益者不是受害者的轉型正義
.趙春山/面對習近平的強人政治
.薛承泰/杜鵑泣血,椰林落葉… 看台灣高教問題

.王健壯/行政院怎可讓教育部為所欲為?
.李清志/京都咖啡館
.朱宗慶/當創作展演遇上古厝節慶
.陳立恆/我拿什麼奉獻給你,台灣價值?
.蘇蘅/2018假新聞的邪靈仍在滋長

.黃介正/又逢戊戌 再思維新
.方祖涵/賽車女郎的工作權
.王正方/台灣不能只在重複、輪迴
.王文華/機器人還不能幫你擦眼淚

.王健壯/大法官應該選擇釋憲時刻
.葉銀華/博通再次收購高通的啟示
.周行一/666是空頭之兆嗎?
.林中斌/美若仍軍事優先 恐步蘇聯後塵
.葉丙成/以教育科技弭平教育落差
.洪蘭/生死關頭 你會搶救什麼

.嚴震生/農曆年攻勢50年後,美航母重返越南
.盛治仁/為政者的「對的順序」
.方祖涵/分享機密的運動手環
.薛承泰/管他七爺八爺!



元月
.劉維公/從「新零售」看「新高教」
.劉憶如/美國稅改政策評估
.黃介正/「新時代」的兩岸關係

.王健壯/不必謙卑,因為你沒那麼偉大
.葉銀華/大學生你出國進修了?
.范疇/平論管中閔的台大校長風波
.馬凱/以「萬元育兒」救「稅改」原罪
.薛承泰/人口紅利未消失,台灣還有機會嗎?
.施振榮/推動公視釋股 讓華視民營化
.朱宗慶/心念轉,情勢轉

.蘇蘅/公視 真要走向黑暗時刻嗎?
.嚴震生/美國政治的蝴蝶效應
.陳立恆/不識高山青,台灣如何長青?
.盛治仁/那一張阿諾睡覺照片,你也傳了嗎?
.方祖涵/沒有被遺忘的33勝投手
.王正方/燃煤電廠不是空汙的主因?
.黃介正/美台關係正能量的隱喻

.王健壯/台灣民主正在倒退走
.李清志/老屋新生 感受年輕的好
.洪蘭/讓每個人都期待明天的太陽
.薛承泰/人工智慧紀元已到來!
.葉銀華/大陸系統性金融風險會形成?
.周行一/凍漲大學學雜費 台灣恐永遠落後韓國
.林中斌/川普可能連任

.嚴震生/足球先生成為賴比瑞亞總統
.薛琦/創新就是解決問題
.馬凱/救低薪要這樣做!
.劉維公/光榮城市的神話
.方祖涵/一年一度的海陸大戰
.范疇/指紋、聲紋、臉紋、思紋
.盛治仁/2018,活得Y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