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施壓台積電 台灣必須挺住
◆ 聯合報社論/助理費案已成打擊政敵工具及肅貪提款機
◆ 聯合報黑白集/工安破網該補了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施壓台積電 台灣必須挺住
2025-02-15 01:2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施壓台積電 台灣必須挺住。 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權力角逐中,台積電(2330)再次被推上風口舞台。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強調「美國晶片應回流」,並揚言對台灣晶片徵收高額關稅,甚至高達100%。但這場看似是關稅與貿易戰的爭論,背後實則隱含著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美國意圖復興自家半導體產業、重振英特爾,並將供應鏈重心拉回本土。
美國此舉究竟能否達成預期目標?對台積電、對台灣,甚至對全球半導體生態系會帶來哪些影響?可以從地緣政治、產業競爭、供應鏈重組與長遠影響四個層面深入分析。
自民國一O九年(2020年)以來,美國政府便積極推動「晶片回流」政策。無論是拜登政府的《晶片與科學法案》,或是川普的關稅大棒,均意圖減少對亞洲晶片製造的依賴,但美國半導體製造的困境卻並非單靠政策便能解決。
川普一再強調:「我們曾經擁有英特爾,現在卻全被台灣奪走。」事實上,美國的半導體霸權從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代起便逐步下滑,尤其是英特爾在製程技術上落後於台積電與三星,使其競爭力急劇下降。英特爾的困境不僅影響美國自身,也使美國政府將台積電視為「救命稻草」,但同時又害怕它過於強大,無法受美國掌控 。
根據市場消息,美方對台積電提出三種方案。一是在美國建立先進封裝廠,形成完整供應鏈 。二是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讓台積電以技術換股份,支撐英特爾的代工業務。三是英特爾接手台積電在美客戶的封測訂單,使英特爾得以維持在全球晶片市場的競爭力。
這些方案雖然對美國有利,但對台積電來說卻充滿風險,因為台積電長期奉行「技術獨立」戰略,若與英特爾合資,將會破壞其「純晶圓代工」模式,導致其他客戶(如AMD、NVIDIA)信任度下降。其次,美國要求台積電技術輸出,但又不希望台積電收購英特爾,這使得台積電陷入「幫忙但不能擁有」的困境 。
面對川普威脅對台積電課徵100%關稅,台積電該如何應付?其實台積電並不怕關稅,因台積電只是代工廠,最終關稅將落在終端客戶身上,如蘋果、NVIDIA等。還有台積電出口美國的晶片比例有限,大多數晶片先送往越南、印度等地工廠組裝,最後真正進口美國的產品才會被課稅。
最重要的是台積電掌握90%高階製程市場,即使關稅上升,美國企業仍無法找到替代品,因此台積電可以直接將成本轉嫁至客戶 。從這些觀點來看,川普的關稅策略可能並不會對台積電造成太大打擊,反而可能影響美國本土科技企業的競爭力。
美國雖然施壓台積電赴美擴廠,但台積電早已在全球布局,包括在日本、德國設廠,以分散風險 。此外,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的建廠進度也在加快,第三座晶圓廠預計在民國一一六年(2027年)開始試產,民國一一七年(2028年)量產 。這種全球化策略使台積電能夠在面對政治壓力時,保持靈活應變能力。
美國想要透過政策與關稅讓台積電「助攻」英特爾,但這一計畫是否能真正復興美國半導體產業,仍存在諸多變數。因為美國半導體人才供應遠不及台灣,長遠來看,美國若無法培養足夠的半導體人才,其「晶片回流」政策恐難以為繼。
川普的強硬手段看似針對台積電,實際上是美國為了保護本土企業、強化科技霸權的一環。即使美國成功吸引台積電技術輸出,英特爾的競爭力能否因此提升仍是未知數,但AMD、NVIDIA等美國企業反而可能會因供應鏈改變而受到影響,進一步降低美國科技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台積電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必須在美國壓力與自身長遠利益間取得平衡。在短期內,台積電將會持續在全球擴張,確保自身的技術領先地位,而美國則可能需要付出更高的代價,才能真正實現「晶片回流」。
最重要的是台積電固然有抗拒川普壓力的底氣,可以對川普說不,可以轉嫁關稅,但台灣的政府有沒有呢?政府會不會在美國壓力下先低頭?全民都在看。
聯合報黑白集/工安破網該補了
2025-02-15 01:0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外觀一片狼藉。記者黃仲裕/攝影
台中新光三越發生四死卅四傷的氣爆事件,美食街業者改裝卻未提出申請,因而釀成大禍。最不幸的是,澳門一家四代七口人來台,阿公阿嬤卻在此喪生,何其遺憾!
最近全台工安事故頻傳,令人怵目驚心。本月初,遠紡新埔廠鍋爐爆炸造成二死十餘傷,該廠已六年內五次火警,這回是保溫管路氣體洩漏釀災。去年底,全聯台中新建倉儲火警造成九死八傷,禍因是三樓電焊火星從樓梯縫隙掉落地下室,引燃油漆、黏合劑等汽油混合物。任何不慎,都是人命損失和居民驚恐。
這次新光三越的氣爆,原因仍是一團迷霧。瓦斯公司三天前已停氣拆表,但現場民眾仍聞到瓦斯味四散;是否瓦斯管內仍有殘留,業者施工時誤切管線?更可議的是,人潮眾多的美食街改裝,為何不提施工申請?施工現場甚至只請廿出頭的樓管女孩監工,導致她不幸喪命。
這些情況,不僅太不專業,也太不符規範。但近年來,中央政府從未對整體工安議題提出檢討改善,全把問題丟給地方,地方又把問題丟給業者和包商。也難怪,工業安全網破洞越來越大。
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二月十五日發生在台中的衛爾康餐廳大火,因一樓吧檯的瓦斯管線破裂引發,造成六十四死十一傷的慘劇。此案,是台灣重視公共安全的轉捩點。時隔卅年整,應該再次補破網了!
聯合報社論/助理費案已成打擊政敵工具及肅貪提款機
2025-02-15 01:1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新竹市前市長高虹安助理費案被高院裁定停審並聲請大法官釋憲。 圖為高虹安出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竹市長高虹安因立委助理費案一審遭判有罪停職,二審法官以「規定不明確」聲請大法官釋憲,大法官近日裁定不受理。大法官頻頻介入行政/立法之爭,卻無意處理助理費案,是選擇性釋憲。但不少立委與議員因助理費案遭查辦,法官判刑輕重卻天壤有別,易使司法淪為打擊政敵的工具。對比近幾年重大行政弊案都無人受罰,司法辦案「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作法,根本在踐踏正義。
助理費案近年已成蔡賴政府肅貪的重要「績效」。除高虹安外,賴清德子弟兵綠委林宜瑾也因助理費案遭查辦,近日民進黨北市議員陳怡君亦涉嫌詐領助理費三百萬元;可謂不分黨派,皆有人中箭落馬。光本屆縣市議員,上任才兩年,已有數十人捲入助理費官司。為高虹安案聲請釋憲的法官,就從法院判決找出兩百多件議員涉案案例,顯示案件已多到血流成河。
民代將助理費挪作其他用途或變相納為私用,與過去首長收集發票申報特別費,一樣都是道德可議,偽造文書領取公款之惡風也須遏止。相形之下,官員民代收賄涉貪讓特定業者獲得鉅額利益,如超思進口蛋、疫苗採購、風光電力案場等動輒千萬或數十百億的弊案,對國家和公共利益傷害更大,更該嚴查。但執法機關常常無視國家公帑公器遭濫用,大案不辦、小案大辦,正是近年司法公信力崩壞的主因。
對執法人員來說,偵查助理費案相對容易。但把司法人力和資源投入帳戶、簿冊、零星記事的蒐證比對,計算區區數百元洗頭、買便當等細目,卻不去追查更惡質的行政貪腐、護航利益集團等的結構性犯罪,形同「放牛鯊而撈米蝦」,更達不到懲凶罰惡、激濁揚清、實踐公理正義的目標。
執法機關肅貪,過去以查辦官員收賄涉弊為重點;近幾年,則以民代助理費案取而代之。也難怪有人嘲諷,助理費已成為「司法提款機」,「缺績效就來抓一批,想抓誰就抓誰,不想抓誰就不抓。」制度規範不明確的助理費,已成為民代隨時可能踩到的地雷,更成為打擊政敵的絕佳工具。
檢視歷年判決,同是助理費案,有人以「貪汙罪」重判,有人以「偽造文書罪」輕判。偽造文書刑責最重七年,貪汙罪則是最低七年起跳,因當事人無不法意圖判「無罪」的例子也不少。有人被認定詐領五萬元判刑近四年,有人詐領兩千萬因「認罪」獲判緩刑,卻也有人詐領百萬認罪仍被判八年。司法的不可預測性,欠缺一致性的標準,更增添各界疑慮。
曾任高虹安助理的王郁文,實際從事助理工作、也有加班,卻因辦公室公積金記帳問題被認定「貪汙四六六元」,判刑兩年。高虹安則因被認定涉貪十一萬五千多元,被重判七年四個月。此一結果,外界議論紛紛。
高院為高虹安案聲請釋憲後,各界原期待大法官能為此一「歷史共業」找出更清楚的規範,以免因制度不清而誘人入罪。然而,大法官在審查庭就決議不受理,再次示範大法官心證如何因人而異。
大法官前年曾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規定「販賣第一級毒品處死刑、無期徒刑」,判決違憲。理由是,不分犯罪情節輕重,對跨國組織犯罪與小盤販售均處以重罪,不符憲法「罪刑相當原則」。如今對高虹安案,大法官卻不願就罪刑是否相當、比例原則等進行審查,卻將責任推給承審法官自行解釋,真是甩鍋高手。
執法者選擇猛辦小弊端、放縱大弊案,大法官釋憲又充滿政治性選擇,這就是台灣司法的可悲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