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經濟/提高營業稅 配套完備才公平

.聯合報社論..苦等長照:從「孝子抱母」到「逆子摑父」
.聯合報黑白集.別把柯P當笑話
.經濟日報社論.提高營業稅 配套完備才公平

.經濟日報社論.電力危機 人民信心投票的開始
.聯合報黑白集.最安全的騙術
.聯合報社論..環評不是兌現競選支票的橡皮圖章




經濟/提高營業稅 配套完備才公平


2016-06-19 03:0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蔡總統競選時林林總總幾乎無所不包的政見,是未來四年新政府施政的主要依據;但政見千千萬萬、錯綜複雜,其中許多選民根本無心了解,其中許多真正攸關全民福祉、藍綠雙方各執一詞的並不甚多,而長照究竟應採增稅制抑或保險制,卻是爭執最烈者之一。因而選舉結果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增稅制占了上風。
果然,新政府上任之後開始積極推動以提高遺贈稅及營業稅為長照提供每年三、四百億元的經費。提高遺贈稅雖有質疑,但重點在於是否對稅收助益的估計太過樂觀;對提高營業稅0.5%則反對聲浪強大,不僅國民黨延續選前的主張猛烈撻伐,連民進黨立委也頗有雜音,如鄭寶清委員即公開抨擊,提高營業稅會讓中低收入家庭成為最大受害者。
除此論點之外,還有國民黨知名的學者立委指出,加營業稅是逼窮人一起埋葬,要窮人養老人,同時物價會隨之上漲,連米、油、鹽等民生必需品都會跟漲,值此經濟停滯時刻,荷包會進一步縮水;若因而損及消費,對經濟成長更加不利。
面對這些責難,林全內閣立刻從善如流地宣示,民生必需品的免稅內容將予擴大,奶粉、尿布、食用油、食用鹽等都會納入。在國外消費稅的課徵,為了保護中低收入者,納入免稅範圍的生活必需品更為眾多,有在家吃飯遠比出外用餐便宜的現象。如果由於肆應長照而使營業稅的課稅範圍發揮更強大的嘉惠中低家庭的作用,可謂因禍得福,使全社會受益更多。
至於營業稅所具備的累退屬性,也就是家庭收入愈高則消費所占比重愈低,因而稅負愈輕的事實,在民生必需品更大範圍免稅後,已有所改善,若進一步,將隨房地合一稅制課徵而退場的「奢侈稅」排除與房價相關之部分,針對高價消費行為部分予以恢復,營業稅的累退性即泰半消除。尤其對照目前主要由薪資所得者負擔的所得稅,幾乎完全避免了資本利得所享受的不公平優惠,可能更為公平。
也有建議比照健保收費取得財源的模式,推動長照,但事實上健保收費制度比所得稅制遠為不公。一方面由於健保是依薪資所得計費,全部負擔都在薪資所得者肩頭,其不公自更甚於所得稅,這正是補充保費臨危上陣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健保計費方式實質上是一種複雜的人頭稅制,無薪資所得者也必須依照戶內有所得乃至高所得者計算保費;在某些情況下比簡單人頭稅更不公平。因而高舉不公不義大聲撻伐增稅方式,其出發點自有偏差。
就增稅0.5%會引導物價上漲而言。首先,若主要民生必需品均納入免稅範圍,則其售價不漲反降,對中低所得者而言,這才是他們消費中最吃重而且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感受可能正好相反。
其次,目前全球各國所憂慮者並非通貨膨脹,而是更加可怕的通貨緊縮。日本為對治長期通縮沉痾,安倍甚至刻意調高消費稅3%以拉抬物價,結果事與願違,迄今仍未擺脫通縮陰影。因此我國若只加營業稅0.5%,其對物價的反響必更微不足道,尤其又配合大量民生必需品免稅而降價,其影響可能無關痛癢,何況台灣目前正為通縮陰影籠罩。
有人擔心加稅將透過物價上漲而抑制消費,不利經濟成長。至少民生必需品無此疑慮,甚至會因免稅而產生激勵消費的作用。另一方面,這三、四百億元新增稅收將立即專用於長照,若干必要消費會反而會增加,而且提供長照服務者多屬中低收入階層,其消費傾向相對較高,尤其若重課部分「奢侈稅」,從消費傾向偏低的富人手中取得的稅收,轉移消費傾向偏高者,對全社會的消費將大有裨益。
從以上幾個角度觀案,做好配套,增加營業稅0.5%支應長照,幾有百利而無一害;林內閣大可放手為之。

聯合/別把柯P當笑話


2016-06-19 03:0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任何城市,如果市長變成了笑話,絕對不是好事;但台北市卻似乎正走向這個噩夢。
在民調越過死亡交叉後,柯文哲的一言一行都成了外界嘲諷的對象,沒有人再當他一回事。這不只是白色神話的瓦解,也是民主的可悲。尤其令人擔心的是,許多議員仍沉浸在「看笑話」的樂趣中,對他揶揄有加,卻不知如何督促他嚴肅面對市政,讓首都的運作重回軌道。而柯文哲本人,也許已意識到自己再也無法游得比沙魚快,卻不知道茫茫大海應何處回頭。
從民主制衡的角度看,市議會其實是最有責任導正柯P施政亂象的機構,以避免台北市的發展在柯文哲的失控領導中節節倒退。如果藍綠議員只想看柯文哲出糗,繼續鼓勵他的跳梁演出,極可能變成他的「共犯」結構而不自知。
最明顯的例子是,大巨蛋的歹戲拖棚已經一年多,柯文哲已黔驢技窮,但仍故作威武狀向遠雄喊話「解約」;其幕後盤計,正是近日沸沸揚揚他叫人「測謊」的議會民調。根據這份調查,有六成議員贊成「解約」,一旦柯文哲要跳火坑,一定把整個議會拖下手當墊背。萬一解約要賠上巨款,如此變相背書的本屆議員,不必負連帶責任嗎?柯文哲要求議員給局處首長打分數,也如出一轍。
柯文哲的笑話,市民其實已經看膩了。如果不想明年世大運讓台灣鬧笑話,柯文哲必須認真辦點正事了;而市議會在淪為柯P惡政的「幫凶」前,好好督促他吧!

聯合/苦等長照:從「孝子抱母」到「逆子摑父」


2016-06-19 03:0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嘉義市日前發生一名男子不滿中風父親在外失禁,當街甩好幾巴掌。 記者林伯驊/翻攝
閣揆林全日前到敬老院與老人們同跳活力健康操,允諾要推動長照制度,讓高齡者都能獲得良好照護。兩天後,嘉義市發生一起男子當街掌摑中風失禁父親的忤逆事件,引發憤怒與關注。許多人痛責逆子的不孝,專業人士和社福界則感嘆長期照顧者的壓力與政府照護支持網的不足,林揆則會在那隻向中風父揮拳之手看到什麼?
近日立委對長照制度的質詢,或許可以讓我們把那隻逆子之手的問題看得更清楚些:新政府正苦尋財源的稅收制長照,到頭來會不會變成一套靠課「窮人稅」支撐、由全民忍受物價推升之苦、並要年長失能者和「退休無業者」搶錢的照護制度?
為籌措長照財源,新政府計畫將遺贈稅由十%調高到廿%,營業稅由五%調高為五.五%,作為長照指定用途稅。但綠委鄭寶清質疑,提高遺贈稅不一定能等比率增加課稅收入,而增加營業稅則只會讓一般消費的中低家庭成為最大受害者。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也指出,營業稅調高一個百分點以內,依法應優先挹注「國民年金」;蔡政府的做法,形同是要長照向國民年金搶錢。
有關「指定用途稅」算不算加稅,林全的話術和民眾的觀感,可能有不小的落差。更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絕大部分的長期照顧工作,往往是由家庭內單身、退休、無業或薪資相對較低者,主動或被動地承擔起來。那麼,新政府的長照,還不知道能夠分擔多少照顧重任,但光調高營業稅推升物價的影響,最受衝擊的就是這些現有的照顧者。而且,排擠國民年金,當然也排擠了這些照顧者的未來。
長照制度財源應採「稅收制」或「保險制」,社會爭辯多時。蔡英文在選前即決定採稅收制,但財源不穩與不足一直是最大疑慮,照護服務能否穩定供應也是一大懸念。而相對於保險制可籌千億元讓長照提供較完備的服務,稅收制只能籌措三、四百億財源,恐怕只能滿足三分之一的長照需求。如林全之解釋,就是「先不要做那麼大」;其結局,恐怕就只有少部分人能享長照之惠。
當高齡化速度越來越快,如果「先不要做那麼大」,即意味著看得到的長照,民眾不一定吃得到。至於要等到何時才能提供完整的服務,以滿足長者們的不同照護需求,就得再另外尋找稅收財源,那就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了。林全所要建構的友善高齡環境,能夠涵蓋多少長者照護,目前不得而知。林全並不排除長照產業的量能上來後,再思考要不要改走保險制;但即使不以「長照髮夾彎」視之,從長照稅收到長照保險的轉軌過程中,會不會又摔落許多無辜長者?
政務委員林萬億上任前談到新政府長照的挑戰時,曾引用日本小說對照顧工作辛苦的形容,「照顧老人,就像秋天毛毛細雨下,卡在車前擋風玻璃雨刷中的落葉,刷也刷不掉。」這是在誘因不足情況下,長照人力長期短缺的主要原因;也讓許多照顧者因為身心俱疲或一時失控而變成虐待者,更是虐老事件頻傳的源頭。
逆子在街頭痛甩中風父親巴掌,正是一起令人既憤怒又悲哀的虐老事件。相對的,數年前台南市調查站退休專員丁祖伋用大紅花背巾抱著瘦弱母親乘車就醫,一面貼心輕拍安撫,「孝子抱母」的畫面讓許多人感動流淚。在「孝子抱母」與「逆子摑父」的故事裡,兩位長者的晚景際遇判若雲泥,兩位照顧者的社會評價天淵有別。兩種故事都是社會的真相,是台灣日漸老化的寫照,也是人們苦候長照而不可得的哀愁。
長照不能等,而且不能看得到卻吃不到。最令人擔心的是,高齡台灣,罕聞「孝子抱母」的感人故事,卻常見「逆子摑父」的悲慘景象。

星期透視/北京為何無視蔡總統的努力?

.星期透視/北京為何無視蔡總統的努力?
.名家縱論/全民基本所得豈是無理取鬧
.爭空運大餅/忽略需求 機場先搶再說
.爭空運大餅/還記得有兩座機場的屏東嗎?
.化解兩岸僵局 還需針線情
.自私.自欺 房客心理撕裂台灣
.化身為天使 偏鄉教書的你
.人生的意外 畢典的感觸
.蛻變成長 用淚水感謝這三年
.畫中有話/小小餐點,長照財源?
.俸養非奉養 認識年金制




星期透視/北京為何無視蔡總統的努力?


2016-06-19 02:59 聯合報 趙建民/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新政府上台恰滿月,但內外交困已紛至沓來;內閣疲於奔命,總統民調創民選總統同一時間最低紀錄。
在兩岸關係方面,蔡英文總統力圖振作極盡妥協,就職演說中提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殫思極慮創造「九二想像」,大膽使用九二精神一詞;面對世衛大會年會,蔡下令參與先於尊嚴,不受陸方所提「一中原則」和聯合國排我案政治框架所限。至於六四民運廿七周年,一改過去馬英九總統公開呼籲北京正視民主價值傳統,僅在個人臉書中悄悄表達抗議,黨內甚至醞釀在七月十七日舉行全代會上,以維持兩岸現狀,取代民進黨長期堅持的台獨黨綱,姿態之低引人側目。
但另一方面,中共非但不買帳,反步步進逼,壓力一波大過一波。
大體而言,北京對民進黨政府的反制可歸納為以下四策:一曰阻,防止台灣擴大影響力,如四月在比京布魯塞爾舉行國際鋼鐵會議,主辦國以台灣代表團層級不足,要求我方退場;二曰撤,已同意給台灣的利基,如陸客、陸生、虱目魚契作、農漁產品等,不再承續;三曰斷,兩岸司法互助、兩會協商、國台辦和陸委會的交流等渠道中斷;四曰脅,近期以來,涉台事務官員不斷強調新政府必須在和平與非和平穩定道路上做抉擇,解放軍也開始在鄰近地區演習。
日昨甚至傳出,吉爾吉斯以「一中」為名,拒絕路竹醫療和平會七月底的義診;原住民學童「希望合唱團」因在五二○就職典禮中唱國歌,赴陸演出遭拒,讓人聯想到阿扁時代,阿妹因演唱國歌遭陸拒絕入境情境。兩岸關係快速倒帶,過去走得通的門一一關閉,雙方橫眉以對。那ㄟ安捏?
最近又傳出大陸減縮來台短期研修生,學界震動。大陸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日前在福建舉行的海峽論壇,提出當前兩岸交流的四個重點,包括青年赴陸學習、創業、交流,以及支持台資企業轉型、兩岸科技合作與深化學術交流,可見學術交流非但不應受影響,反而更應該強化。何以減縮?
個人以為,雖然蔡總統努力趨近北京,提出「九二精神」、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等相似詞,以替代過去國共交流所賴之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國兩區等,但是民共間缺乏信任的制度性基礎,尋求突破並不容易。
對北京而言,蔡政府必須做答的,是兩岸之間的分合問題。民進黨人普遍以為,兩岸分合就是統獨問題,其實並未看到問題核心,馬總統主張不獨不統,並不影響兩岸關係的趨前發展,重點是如何定位兩岸政治和文化問題。
針對敏感的政治問題,馬採模糊政策,主張「一中各表」、不立即統一,反觀民進黨,該模糊的不模糊,該清晰的又不清晰。
更重要的是,陸方高層三月議論兩岸關係時,除強調「九二共識」和反獨外,另外一個核心便是民族大義(習近平稱兩岸命運與共,李克強稱兩岸一家親),對此,國民兩黨立場十分明確,前者不排斥中華文化,後者卻在蔡英文主政下,加速兩岸文化分殊,立法院四月通過民進黨團提案,要求教育部撤銷課綱微調及暫緩十二年國教課綱程序,一○七年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綱,已暫緩審議。
民進黨的表裡不一,抵銷了蔡總統在兩岸政治領域上節節退讓的可能效益,難怪雙邊關係不進則退,國政也就日益艱難了!

名家縱論/全民基本所得豈是無理取鬧


2016-06-19 02:59 聯合報 陳冲(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總統府資政、東吳大學講座教授陳冲 本報系資料庫

一如原先預期,瑞士公投是否提供公民每月二千五百瑞郎(約台幣八萬元)的全民基本所得(UBI),因七成八票數的反對並未通過。這個新聞有兩層意義:前者為全世界最酷愛公投的瑞士,又再出手,也又再表現超乎想像的理性。後者則為全民基本所得的觀念,乍聽之下,所有公民,不論有無工作,國家每月發給台幣八萬?會不會造成全民怠於工作、遊手好閒?有媒體甚至認係無理取鬧,其實這問題並不似表面單純。
首先是貧窮陷阱(poverty trap)問題。在國際社會中,國家有所謂「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現象,尤其許多低度開發國家,因無力投資於基本建設,改善經濟,故陷入「貧窮陷阱」,不得翻身。而人類社會中,民眾也有貧者愈貧的貧窮陷阱,原因不外是貧窮家庭生存已不易,根本無餘力追求良好教育,或進行任何脫貧的努力。
長期以來,為解決特定階層可能的「貧窮陷阱」,特別是經濟快速成長時,整體GDP成長與基層勞工收入間,所出現的嚴重缺口,經濟學家開始思考各種不同方式。尤其在近代,包括台灣在內,許多國家都存有一種抱怨,即經濟成長卻薪資停滯,換言之,經濟成長果實,眾人無法雨露均霑,雖然這是勞力密集產業轉向資本密集或技術密集的自然結果,但各界仍期待對國家的成長,能分派「國家紅利」。
四十四年前美國總統大選,當時民主黨候選人麥高文,在政見中提出「人口津貼」,每人發給一千元美金,不過這不是隨興喊出的口號,背後操刀人是重量級經濟學家托賓(James Tobin)。麥高文雖然慘敗,但所提出消減貧窮動力仍在,一九七五年美國國會通過著名的EITC(勤勞所得租稅減免)法律,不少國家仿效,馬英九二○○八年競選政見也曾納入,俗稱「負所得稅」,也就是對工作所得不高的就業家庭,予以補助。
這個EITC策劃者,更非等閒之輩,是被譽為「廿世紀下半世紀最偉大經濟學家」也是人口津貼原創者傅利曼(Milton Friedman)。但不論是人口津貼(demogrant)或EITC,其實都與全民基本所得目的相同,希望經濟成長的果實,全民均能共享,也是一種財富重分配的努力。其中EITC因支出較少又能同時鼓勵就業,被認為較可行,但有一好沒兩好,EITC的受補助者由於薪資成長至某一水準,必須由此機制「畢業」,因此影響基層勞工自我提升或追求較佳工作的意願,尤其在此「顛覆性科技」快速成長年代,許多底層或不需複雜技能的工作漸被機器人取代,民眾欲覓工作無門,削減適用EITC的機會,因此托賓式全民基本所得又再崛起。
綜上說明,全民基本所得有長遠的發展歷史(甚至三百年前已有類似想法),不是直覺反應所顯示的「無理取鬧」,其原意在對抗貧窮,而不是鼓勵好吃懶做,這也是整體經濟成長後,應思考有無必要發給國家紅利(national dividend)?這也類似一般公司在薪水外另給紅利的道理。
支持全民基本所得的言論認為,這種措施不僅是薪資偏低的基層勞工受惠,許多在家庭工作卻無收入者(例如家庭主婦)、許多默默奉獻社會卻無薪水者(例如志工),就這些對社會付出有價值的勞力卻未獲得財務的報償,社會仍應提供「購買力」,以示公平。當然全民基本所得倡議者的理由不止於此,民眾有基本所得後,因為後有退路,就會勇於創業、勇於追求理想生活方式、自由學習,有助於經濟發展及生活品質,只是應如何訂出適當金額,既能有重分配的脫貧效果,也不會誤導一般民眾怠於工作,才是重點。
在瑞士公投新聞世人看熱鬧之餘,為避免貧富差距擴大,促進社會和諧,台灣應再思考本身的方向。有人主張再提高基本工資,但這種政客邀宴、企業埋單的方式,終將影響就業機會(尤其是機器人/自助機器當紅時代),而且基本工資決策所依據的統計資料,也應該提升其精確度。人人有獎的全民基本所得,雖非無據,但從媒體對瑞士公投評價可知,尚不易取得共識。看來台灣可能比較適合採用EITC,成本相對較低,又較能鼓勵就業,而對收入較低的的受薪家庭言,也有掙脫貧窮陷阱的機會。
(作者為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王健壯/蔡英文留下的第一項憲政紀錄

.王健壯/蔡英文留下的第一項憲政紀錄
.舒國治/把吃飯弄成吃藥的訣竅
.方祖涵/作弊的受害者
.黃介正/鐵血國防 自立自強
.林中斌/華倫:川普的剋星
.劉克襄/十七歲的能高越嶺
.羅智成/關於恐龍的滅絕—遊戲規則的思索
.薛承泰/養寵物 玩寵物
.葉銀華/日本之病:從安倍送酒談起



王健壯/蔡英文留下的第一項憲政紀錄


2016-06-19 03:07 聯合報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蔡英文總統可能並未警覺到,她的國安團隊幕僚在處理馬英九赴港演講這件事上,已經替她留下了一項負面的憲政紀錄。
馬英九被總統府禁止赴港後,他的辦公室曾經發出了一份聲明,其中有這樣一段話:「總統府在馬前總統提出申請後,曾在本月六日晚間七時二十分,發函要求馬前總統提供本次活動的與會人員名單和背景資料,並要求事先提供講稿內容等相關資料,馬前總統均已全部照辦」,這段話雖被多數輿論忽略,但如果所言屬實,卻是蔡英文負面憲政作為的具體證據。
總統府依法當然有權要求馬英九提供行程等資料,但要求他事先提供講稿內容,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要審查他的講稿內容。但總統府應該在馬英九預定演講的六月十五日前,就把他的講稿內容也列為審查項目之一嗎?當然不應該,因為這樣做,就是對他的演講內容進行事前審查,這是不折不扣違反言論自由基本原則的事前審查。
政府不應對言論內容(包括任何人的言論與任何類型的言論)進行事前審查,否則即有違憲之虞,不但見諸大法官六四四號等多項解釋,也早已是眾人皆知的憲法常識,蔡英文的國安幕僚豈有不知之理?退一步說,她的國安幕僚或許會辯稱,他們祇是事前審查馬英九的講稿內容,並未事前限制他的講稿內容,何來違憲之虞?但這是知法玩法的詭辯修辭。
更何況,馬英九赴港乃是公開而非秘密演講,秘密演講不為外界所知,也許事後難有證據追究言責,公開演講卻是字字句句當場天下即知,蔡英文若真認為其中確有洩密等違法內容,大可在事後依法追究,怎麼能以確定有違憲之虞的事前審查手段,去處理他們自認恐有洩密之虞的疑慮?
事實上,懷疑馬英九有洩密之虞,就是蔡英文幕僚要事前審查他講稿的主要動機,最後也確實成為禁止他赴港的重要理由。但講句難聽話,馬英九即使再爛再笨,但會爛到笨到大搖大擺跑去香港洩密國家機密,不但讓自己觸法,也讓天下人唾罵他嘲笑他嗎?而且,真有洩密犯意,天下之大,何處不能洩密?洩密方式之多,又何需在一場公開演講中為之?蔡英文團隊未免太低估了馬英九,也太羞辱了他。但低估他沒什麼不可以,羞辱自己國家才剛卸任的總統,卻絕對不應為之;吐別人口水,結果卻濺回自己臉上。
政治學有所謂「政治臆想症」的說法,意思是指政客總是活在妄想中,妄想他的對手整天在搞不利於己的陰謀,也妄想他的對手一言一行都出於或隱含惡意動機,久而久之遂身陷陰謀論思維而不自知,陰謀論也因此而成為制約他們決策作為的重要依據;國民黨政府過去有人如此,民進黨政府現在也有人這樣,這是台灣政治文化的悲哀。
蔡英文禁止馬英九赴港的四點理由,以及在審查過程中的決策作為,其中所曝露的重要訊息,絕不祇是她的政府團隊對卸任總統完全缺乏信任而已,而是她的政府團隊在維護憲法精神與改變政治文化這兩件事上,顯然嚴重有所不足。
可惜的是,蔡英文本來可以作出與她國安幕僚不同的決定,但她應為而未為,失去了一個可以在她執政初期就留下正面憲政紀錄的機會。
(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