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1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地方稅法通則應速補漏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5420/web/ 

◆  聯合報社論/防疫急如星火,中央還有心情刁難地方
◆  聯合報黑白集/人命如韭,病毒鍊萬金
◆  經濟日報社論/地方稅法通則應速補漏






經濟日報社論/地方稅法通則應速補漏


2022-05-11 03:52  經濟日報 /   社論
地方稅法通則應速補漏。路透



宜蘭縣政府日前重新制定「宜蘭縣礦石開採特別稅自治條例」,決定參考花蓮縣礦石開採稅的實施經驗,大幅提高課徵標準,從每公噸10元上調為30元。花蓮縣調升礦石稅時曾引發許多訴訟,迄今仍未定案,且法院判決似乎多不利於花蓮縣府。如今,宜蘭縣勇敢的決定「花」規「宜」隨,毋寧是一項爭取地方課稅自主權的冒險與挑戰,社會輿論理當予以更多的關注。尤其是,身為主管機關的財政部更應挺身而出,儘速修正地方稅法通則,以徹底解決此項紛爭。

宜蘭縣這次調漲礦石稅的背景有三大特色:第一是調漲的理由係現行稅額與相鄰的花蓮縣(每噸50至70元)相比,明顯偏低;第二是稅額調漲的發動者為縣議會,縣政府完全是依據縣議會決議照章行事;第三則是原自治條例實施日期至112年11月30日才屆滿,縣府為調漲稅額先廢除現行條例,然後再另制定新法。這幾項特色對宜蘭縣政府調漲礦石稅的正當性及其未來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首先,在政治現實上,不論是中央或地方民代,對於增加民眾或企業稅負的法案,大都會傾向採取反對的立場。從而,行政機關在推動租稅改革時,最大的阻力亦多來自立法委員或議員的杯葛。未料這次宜蘭縣議會卻一反過去民代給人的刻板印象,竟然在臨時會主動要求縣府提案,調升礦石稅的稅額,並限定於下個會期送議會審議。

然而,這個看似突兀的舉動,不但顯示出現行地方政府的財政困窘,亟需增闢財源,更重要的是連地方民代都對地方財政自主性的偏低與租稅自籌能力的不足,感到不滿。我們當然知道宜蘭縣議會之所以敢堅定要求提高礦石稅額,一乃因該稅的課徵係基於維護資源環境永續的理由,課稅正當性充足,民意支持度較高,另一則為此稅的負擔乃係礦石製品的消費者,大部分皆可轉嫁給縣外民眾,對本縣居民影響甚微,不至引發民怨。顯然議會還是沒能完全擺脫政治考量,但對宜蘭縣議員這次的表現,我們仍然高度肯定與支持。

依照花蓮縣的經驗,宜蘭縣這次調漲稅額比率高達三倍,很可能也會引發廠商反彈而遭到控訴,步上花蓮縣後塵。對此,宜蘭縣亟應廣泛搜集相關資訊,並維持與花蓮縣密切聯繫,為未來可能的併肩作戰,做好更充分準備。例如,花蓮縣在2016年時,即是先廢止執行期間尚未屆至的條例(稅額10元),同時並另公布新條例而將礦石稅額重新訂為70元。

花蓮縣礦石稅訟案的爭點,主要是廠商認為花蓮縣府違反地稅通則第4條,地方「得就其地方稅原規定稅率(額)上限,於百分之三十範圍內,予以調高,訂定徵收率(額)」的規定。宜蘭縣這次調漲三倍,被廠商援例提告的可能性非常高,不可輕忽。

識者皆知,台灣地方稅因特殊歷史背景可概分為二類,一為中央立法者,一為地方自主制定者。綜觀地稅通則第4條的立法意旨與說明,清楚可知條文欲規範的地方稅係指由中央規定稅率(額)者,與地方以自治權力訂定的地方稅無涉。然由於法條文字表達未盡明確,致衍生出不當擴大適用之爭議。

為免此類爭訟不斷發生,戕害地方租稅努力誘因,財政部亟應盡速提出修法。只要將上述條文中之「其」字刪除,改為「中央立法之」五字,即可根本解決此一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人命如韭,病毒鍊萬金


2022-05-11 05:02  聯合報 /   黑白集
疫情升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仁愛院區急診室外每天都有排隊就醫及篩檢人潮。記者曾原信/攝影



此刻台灣最悲情的風景,莫過北部醫院的急診室。長長人龍裡,有不堪病痛折磨的老弱婦孺,更有不少趕著申請確診證明以領取理賠的染疫患者。崩潰的醫療陣線,不是被病毒擊垮,而是被利用病毒發財的人。

蘇內閣擋不住疫情海嘯,宣稱決戰病毒,卻要納稅人排隊買快篩。陳時中找來的業者,緊握訂單卻供貨不及,民眾只能擠向急診室求救。蔡政府壟斷防疫物資採購,分肥綠友友,賺盡「疫情紅利」,投機業者人人都想「富貴險中求」。

保險業者仗著清零看好穩賺不賠,狂賣八百萬張防疫保單,卻沒算到政府今日要與病毒共存,還設定十五趴確診為政策底標。於是,金雞母生出地雷,保戶染疫當中樂透,衝去急診室兌獎,衝垮醫療能量和保險業。

金管會核准問題保單在先,出事就道德勸說「誠信最重要」。荒謬的是,政策轉彎像突襲,政府誠信何在?保險業者被暗算還得講道德認賠,但指揮中心黑箱主導快篩試劑採購,卡著價格讓業者發國難財。綠色的道德就是缺德?

世界真比不上台灣。政府炒疫苗和快篩,民間賭保單,從小吃店到金控都能從病毒鍊金。可嘆的是,多少為糊口奔波的小百姓買不起保單,為順利上工,只能像種韭菜般排隊買快篩劑。如此,讓綠友友收割鍊金,竟還遭側翼譏諷「貪便宜」。











聯合報社論/防疫急如星火,中央還有心情刁難地方


2022-05-11 05:02  聯合報 /   社論
陳時中坦言,單日確診數升至20萬也不是不可能。記者張睿廷/攝影


台灣昨天確診數飆破五萬,連續兩天蟬聯世界單日確診冠軍,較世衛組織公布的首位--美國的五○七一八例,還多出上百例。台灣目前是三病齊發:一是指揮中心決策部署漫無章法,幾近失控;二是民眾買不到快篩試劑,北部醫院人力則瀕於懸崖;三是地方執行與中央政策出現嚴峻鴻溝,中央朝令夕改,卻無法提供地方抗疫所需物資。三病加總,使台灣確診者不斷飆升,黑數則不斷擴大。

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原應是決策與執行相輔相成的兩造,才能發揮最大防疫效果。然而,近來中央與地方頻頻互槓,離心離德。台北市長柯文哲是醫師出身,他對指揮中心的決策向來有不同意見;新北市長侯友宜身為最大重災區首長,最近也屢以執行面的難處提出變通建言。由於這兩市是藍白執政,陳時中往往不假辭色地駁斥,並不採納。俟情況急轉直下,中央不得不採行地方主張--「以篩代檢」即其一例,卻仍裝作是自己的英明決策,已貽誤先機。

近日的情況變本加厲,連綠營執政縣市也為快篩試劑問題槓上中央。基隆市長林右昌多次喊話,要求中央對北北基桃等「熱區」提供更多快篩試劑,且必須改變「實名制」的配購方式。未料,陳時中卻在記者會上回應,基隆填報三萬劑需求,中央提供了十八萬劑,中央已經多給。對此,基隆觀銷處長不客氣駁稱,基隆填報的需求量廿萬劑,不是三萬劑,中央並未多給。且基隆四月中就在「共同供應平台」訂購了廿萬劑,但迄今只到貨一萬劑,根本是「有行無市」。

當天,陳時中也稱,台北市申請十二萬劑,中央給了七十三萬劑。對此,北市府發言人同樣重砲反擊,稱七十三萬劑是中央補助居家隔離者的量,實際上也還沒有送到;現在中央官員還營造出「大善人布施」的模樣,怎麼好意思?沒錯,這就是陳時中:他把牛頭接上馬尾,把沒發生的事說成已辦好,把自己的失職美化成功德,用自己的權力卡住民眾的便利。兩年來,他一直這樣領導指揮,何曾不好意思過?

桃園的情況半斤八兩。鄭文燦說,桃園採購了卅三萬劑,由於是公共採購契約,被中央優先徵用,迄今仍有部分未到。桃園的安全存量標準是廿三萬劑,但目前已無安全備量,呈短缺狀態。依鄭文燦的說法,安全備量應為人口的十%;陳時中則稱,各縣市平均存量是○・九%,而北北基桃的存貨都超過一%,並不算少。疫情一日日惡化,死亡人數一天天增加,陳時中還在賣弄其詭辯法,他對自己的部署遲滯迄今毫無反省吧!

相形之下,公衛出身的前副總統陳建仁至少比陳時中誠實,他接受英國媒體《衛報》訪問時,坦承政府「在快篩試劑上準備不足」。但他仍宣稱「新台灣模式」奏效,因為台灣沒封城,民眾也未恐慌。也許是因為太認命了,台灣民眾確實沒有太多恐慌;但陳建仁別漏掉一個事實:民眾的憤怒正在與日俱增,屆時可能被民怨顛覆的,將不會只是陳時中一人。尤其,最近許多民眾自國外網購或海外親友寄贈的快篩試劑,都被海關擋下,要求必須向衛福部申請許可並繳交規費。政府無能,還不准人民自力救濟,不是要官逼民反嗎?

病毒全台擴散,指揮中心假裝很忙,陳時中假裝自己在指揮。但面對各縣市的試劑及藥物需求,中央卻無法充分供應;面對繁瑣無益的措施,卻遲遲不肯修改或撒手以合時宜。如此封閉、威權的心態,如何擋得住病毒?



【專家之眼】親痛仇快的台鐵公司化

◆  【專家之眼】親痛仇快的台鐵公司化
◆  【專家之眼】北約東擴?美國印太戰略下的合縱連橫

◆  【專家之眼】別人的囝死袂了 快篩劑應開放自由進口
◆  【專家之眼】台灣停電問題已大幅改善?
◆  【專家之眼】拜登亞洲行前 北京正悄悄調整立場
◆  【專家之眼】原來你這麼無恥:若要怪病毒,何必陳時中






【專家之眼】親痛仇快的台鐵公司化


2022-05-11 09:17  聯合報/   劉明德/四川大學前副研究員
台鐵的一連串事故,並非出在台鐵目前的體制,而是台鐵本身所獲得的補貼太少,因而造成的設備老舊、人才流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首先要聲明,本文並沒有反對所有的國營企業民營化,而只反對具有關鍵性、戰略性、公益性、壟斷性、稀缺性、國家安全性等這類對國家安全、對民生發展所不可或缺的產業民營化。台鐵當然是其中之一,至於其理由,可參看我的上一篇文章「1,000個反對台鐵公司化的理由」。

我不是台鐵員工,但我知道台鐵一旦公司化之後,問題只會更多不會更少,原因是公司化既不治標也不治本,對台灣人民一點好處也沒有,執政黨公司化台鐵的核心目的不是為了旅客的安全,而是另有考量,否則不需要拿走台鐵超過 95% 的土地資產。

本文要處理的,不限於台鐵,而是整個國營企業民營化(或稱公司化)運動的幾個常見迷思。第一、一個國家不該有國營事業。要理解台鐵公司化這類問題,就必須從它的學說源頭討論起:新自由主義,也稱新公共管理運動,其核心主張就是「小政府大社會」(名為小政府大社會實為小政府大企業),一個很動人的口號,卻是糖衣毒藥,它已經主宰了國際政治經濟思潮四十年了,因為該學說,導致了全世界國營事業民營化的浪潮,台灣也沒能逃出它的毒手。

該學說最大的毒害就是對正義、弱勢、勞工、人權的踐踏,只追求企業利潤,而非社會公平,而其最終結果就是撕裂社會(不管是哪一個國家),富者愈富,窮者愈窮,這就是該學說所必然帶來的結果和隱藏的目的。

新自由主義的一個主張就是國營企業民營化,政府不要干涉私有企業,所以我說是「小政府大企業」。台灣從民國 78 年(1989年)之後的國營事業民營化運動就是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產物。至今,共完成39家公營企業的民營化,例如台北銀行、中鋼、中華電信、漢翔,可悲的是,政府竟然將之視為是一項政績來展示,而交通部目前正以公司化的形式推動台鐵的民營化。

公司化能降低事故發生率。把台鐵公司化作為乘客安全的解方,也會帶來同樣的結果:富者愈富,窮者愈窮。此外,小站、支線都將逐一取消、漲票價、台鐵員工的權益更無法保障。不只如此,還無法解決運輸安全問題。

蓋台鐵的一連串事故,並非出在台鐵目前的體制,而是台鐵本身所獲得的補貼太少,因而造成的設備老舊、人才流失,而一旦台鐵公司化之後,既有的問題不但不會去解決,在台鐵資產大幅縮水的情況之下,整體投入不會增加只會減少,於是旅客的安全更無法保障。

不該有補貼。新自由主義的另一個主張就是基於公平貿易的原則,國營企業不能從政府那裡獲得補貼。然而,這樣的主張是促成了社會的分裂還是團結呢?當然是分裂。由於各式交通工具的興起、捷運、台灣高鐵的興建,失去了競爭力的台鐵出現鉅額虧損是必然的,哪一個人來當局長都一樣、公司化也一樣。

因此台鐵這類國營企業,必須有政府全額的補助,因為它所承擔的是公共利益、是社會責任、是公共安全、是弱勢保障(台鐵目前相對便宜的票價應被視為是整體社會福利政策的一環)、是戰略需要、是所有台灣人都應該一起支付的類健保費,包括從沒不需要搭乘台鐵的人,也有義務承擔。理由很簡單,我們是一體的。如果不這樣做,台灣的分化只會越來越嚴重,於是,親者痛,仇者快。









【專家之眼】北約東擴?美國印太戰略下的合縱連橫


2022-05-11 07:54  聯合報/   湯紹成/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瑞典和芬蘭可能在六月份加入北約,已引發莫斯科強烈反彈,甚至還以核武相要脅。路透


在冷戰期間,西方世界為對抗蘇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成立於民國 38 年(1949年)。隨即民國 44 年(1955年)蘇聯也建立華沙公約,雙方又都擁有核子武器,形成兩個集體聯防與相互對峙的軍事架構,使得東西歐國家在此恐怖平衡下和平共存,直至民國 80 年(1991年)蘇聯解體與華約解散。

之後,由於東歐劇變,區域危機爆發,北約多次以武力應對。比如民國 83 年(1994年),美國挾著北約盟國,強力介入波士尼亞戰爭,民國 88 年(1999年)3月至6月期間,北約非法使用集束炸彈轟炸前南斯拉夫,造成500名平民死亡以及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也被襲擊。自民國 79 年(1990年)代以來,北約還攻打了伊拉克與阿富汗,民國 100 年(2011年)北約還空襲利比亞,均造成重大傷亡。

民國 97 年(2008年)4月,在布加勒斯特峰會上,北約同意喬治亞和烏克蘭加入,導致同年八月俄羅斯進攻喬治亞。之後,北約不斷拉攏烏克蘭,以至於民國 103 年(2014年)俄國奪取了克里米亞,而當前俄國攻烏的動因,乃與當時俄國攻喬的背景如出一轍,北約也確實難辭其咎。

如今,芬蘭和瑞典可能在六月份加入北約,已引發莫斯科強烈反彈,甚至還以核武相要脅。北約還因北京不願譴責俄國攻烏而加以軟硬兼施,同時還有意向東亞擴張,且韓國與日本均應邀參加4月份北約的外長會議,已被視為其在亞洲擴張的跳板,因為兩國都是美國的盟邦。

在美國的印太戰略方面,日本配合度甚高,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其中尤以 Quad 四邊機制最為明顯。日前德國總理舒茲訪日,已發出遠中親日的訊號,再加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英,其中中國與台海都是重要的議題。而韓國新總統尹錫悅於5月十日上任後,也有意以其親美的態度而更接近北約,還有拜登總統也計畫於五月底先訪韓再訪日,並在日本召開 Quad 會議,拉攏意味濃厚,而北約也將在六月中旬的峰會中,將中國定位為對其系統性的挑戰。

在東南亞方面,經歷了長期越戰(民國 50-64 年(1961-1975))之後,東協(ASEAN)地區發展出了一種非常謹慎和務實的地緣政治文化,相對於北約在冷戰結束後的諸多戰爭行動,東亞地區卻都相對和平。因此,不少東協國家憂慮,若北約將其觸角從大西洋擴展到太平洋時,是否會連帶輸入災難?

三月底,由於一些東協國家不願在俄烏戰爭中選邊,使得美國緊急取消原訂與東協的峰會之後,大陸外長王毅隨即邀約印尼、泰國、菲律賓、緬甸四國外長訪中,這些國家均是東協重要成員,也是北京「一帶一路」重要夥伴,同時中國又都是這些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當然美方也並未放棄攏絡,拜登總統將在五月中旬與東協舉行峰會,其中只有緬甸未受邀。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將與越南舉行聯合軍演,可見美中俄三國在東南亞的激烈博弈

綜合觀之,韓國與日本都屬東北亞國家,都與中國的關係密切同時也受到北韓威脅,因而兩個新政府配合美國及北約的意願較高,但在東南亞地區,情況可能未如美方預期。其中越南因與中國在南海的爭議較大,比較希望聯美制中之外,新加坡的立場雖然親美,但也不願在美中之間選邊。其餘如泰國與緬甸都是軍政府執政,比較親中,印尼與馬來西亞穆斯林國家,也難親美。已篤定當選菲律賓正副總統的小馬可仕與杜特蒂之女薩拉,也都有傾中意向。

因而可知,當前一些東南亞國家望北約而生畏,此一聯防機制要在東亞地區真正發揮作用,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白色」旅遊的契機與省思


◆  該在的都在 美對台架構未變
◆  檢察官戰場在法庭 不應在外放話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白色」旅遊的契機與省思
◆  權貴小民確診 待遇兩個世界
◆  防疫保單之亂 貪婪業者與不負責的政府
◆  元宇宙方興未艾 台應把握先機
◆  總統歲月靜好 民眾折磨實境秀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白色」旅遊的契機與省思


2022-05-11 05:00  聯合報 /   郭瓊瑩(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亦曾留下了昔日看守所的點點滴滴。 (郭瓊瑩/攝)
看守所、瞭望亭…阻隔了政治受刑人與親人鄉土之鏈結。 (郭瓊瑩/攝)
今日的綠島人權文化園區係昔日白色恐怖政治犯的收容場域,受刑人隔著自築的圍牆,把自己與大海隔絕。(郭瓊瑩/攝) (郭瓊瑩/攝)
自綠島「新生訓導處」之崗哨窗口外望大海,自由只一牆之隔。 (郭瓊瑩/攝)



隨著時代變遷,「旅遊」之體驗類型已不再只是渡假、歡樂、享受,一些較有深度與回饋省思之旅遊型態逐漸萌生,如探索受難、迫害或災難經驗歷程之「黑色」旅遊,包括重返天災、戰亂、恐攻原址…等之旅遊。如中國大陸之「紅色」旅遊,主要以當年紅軍之征戰路線與場域為標的;東西德昔日之鐵幕也成為一千四百公里長之生態旅遊綠廊。

在台灣,隨著解嚴後資訊公開,有更多深入探討之文史資料、佐證事蹟再現,並透過對「不義」歷史事件與人事物之深度挖掘,逐漸形塑了七十年來因政權轉移所發生過違反人權之相關白色恐怖事件尋根之旅,此亦可詮釋為新興的「白色」旅遊。
攤開台灣近代史,先拋開日治時代之不義歷史事件,多數人均將「白色恐怖」聚焦在一九四七年後所發生之政治事件,直到解嚴後方才緩和。而其中以二二八事件最為大眾關切,其餘仍有諸多尚存於島嶼各角落的事件場域與關聯故事。

拜近代史研究者之賜,在島嶼內逐漸發掘出歷史課本上較少認識之事件,細膩的訪談、人權考證、口述歷史、文獻佐證也一一挖掘出諸多被掩蓋或忽略之史實,各地之人權地圖逐一被追蹤登錄 (Mapping) ,包括馬場町等更細膩的白色恐怖之空間地圖亦更具體被考證再現。

以台北巿為例,聚焦在「人權」之歷史路徑上,即得以勾勒出一個令人驚歎之人權歷史地圖,包括喜來登飯店、華山車站,以及散布於都市社區紋理間之各式小型「調查站」。而日治時期原供市民溫泉休閒之「草山眾樂園」,亦轉化成「政治管理中心」及今日草山教師研習中心。另有諸多隱身巷弄間之昔時保密局、軍法處、看守所,乃至這些因被誣告而犧牲終其生命之「極樂殯儀館」與六張犁墓崗…等。

跳脫台北至華山車站,到基隆港或高雄港,再到遠離家鄉的火燒島(綠島),這一切無論緣由為何,均烙印在跨世紀之孤獨無奈與一種莫名無助之傷痕路徑中…

曾經,為歷經此白色恐怖歷程之親人規畫了一趟白色之旅,可惜因健康因素未能成行,成為終生未盡之憾。但在歷程中,更切身體會「近鄉情怯」之矛盾與回憶之悲愴…
攤開歷史,世界各國在不同時代亦多有白色恐怖事件之遺跡。而就今日之台灣而言,欣慰我們已有如此之勇氣開始面對歷史,在行走於「白色」與「不義」旅程場域中,歷史也教導我們得以用更宏觀、客觀之視野,為這人類史中之汙點,進行另類心靈之洗滌與思維之矯正,何其可幸!










該在的都在 美對台架構未變


2022-05-11 05:02  聯合報 /   黃奎博/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國務院本月初修改美台關係介紹的網頁,移除「認知到中國有關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立場」、「美國不支持台獨」,新增「美國長久以來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和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等用語。這引起台灣方面熱議,更有論者認為台美關係將再突破。

美國過去對「一中政策」或對台灣的立場論述,是援引三個具政治約束力的美陸政府公報,加上一個具國內法律約束力的台灣關係法,另從川普時期開始,再加上由雷根口頭承諾而來的對台六項保證,且美方排序逐漸將台灣關係法放最前面,再來才是三公報與六項保證。

這次國務院美台關係網頁修訂,充其量只在「一中政策」架構下調整或補充敘述。美國在當前或想凸顯某些內容,不想強調或刻意不提另些內容,但它「一中政策」整體架構未改,美國「抗中」並非無限上綱,非正式關係的「友台」則仍有其限度。

另有些觀察家認為,美國國務院網頁拿掉「不支持台灣獨立」的陳述,有其政策深意。

拜登政府在前述議題的立場表達,既高層且較明確的包括二○二一年七月,白宮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公開指出,美國支持台灣尊嚴及堅實的美台非官方關係、不支持台灣獨立。拜登則在同年十一月與習近平視訊對話後表示,美國不鼓勵台獨,還說鼓勵台灣「完全照著台灣關係法的要求做」;合理的引申是希望台灣在非正式關係架構下繼續與美國發展強韌的互動,不要去想台獨事情。

即使美國國務院下架「不支持台獨」的網頁說明,官方尚未表示不再稱「不支持台獨」,遑論現階段台灣獨立恐將引起兩岸開戰,不符美國在印太地區和平繁榮的利益。

而且,美國「一中政策」的各項文件均無台獨空間。反而作為美國「一中政策」基礎之一的一九七二年上海公報,提及美國認知到台海兩岸所有的中國人均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此立場不提異議,且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這正與美國不支持或不鼓勵台獨的立場相符。

若把美國國務院當成百貨公司,各類雙邊與多邊涉外業務部門就是它的直營專櫃,包括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這個處理台海兩岸事務的專櫃,這樣理解起來會簡單些。

這個專櫃的兩岸事務產品陳列,是根據公司的營業方向與策略(亦即外交大戰略)而定,在「一中政策」架構下,前一檔主推的是「認知到……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立場」、「美國不支持台獨」等產品,這一檔則主推「台灣在……等領域,是美國的重要夥伴」、「鼓勵以符合台灣人民意願和最佳利益的方式和平解決兩岸分歧」,同時,其他相關產品仍在架上,並非停售了。切莫只看到專櫃本檔文宣主打商品,就忘了其他產品還在銷售線上。

至於專櫃下一檔主推的,當然要看百貨公司視情況而定的方向與策略才知道了。










檢察官戰場在法庭 不應在外放話


2022-05-11 05:02  聯合報 /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所教授兼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新北市)
台灣高等檢察署署長邢泰釗認為有必將檢察工作用雙語向外國人士宣導。記者王宏舜/攝影



日前新任檢察總長邢泰釗上任,有感而發表示,外界常以不當手段來影響檢察官辦案,並以三中案為例,稱有人利用各種方式來影響高等法院之審理,並直指檢察官起訴此案,絕對有正當性。如此的含沙射影發言,無論動機為何,都必傷害檢察官必須保有的中立與客觀性。

我國刑事訴訟法,檢察官對被告有利、不利證據都要找尋,且可為被告利益上訴,更可為被告利益聲請再審。故檢察官非屬單純原告,而是具公益代表人的角色。

就三中案來說,雖曾經已廢除的特偵組為簽結,但因刑事訴訟法只有以起訴、不起訴與緩起訴為案件偵查終結,故檢察實務常見的簽結,實無任何法律依據。也因此三中案,檢察官一旦發現有新事證,仍可重啟調查與起訴,致暴露法無明文的簽結,不僅易成政治鬥爭工具,也使被告地位處於浮動狀態。

為防止檢察官浮濫起訴,二○○三年刑訴法修正時,就參考德、日法制,於第一六一條第二項規定有所謂起訴審查機制,即由法院針對檢察官的起訴,審查是否具有起訴適格性、是否達起訴門檻。若要求補正或補正仍不足,法院即裁定駁回,檢察官就不能再對同一案件起訴。只是此等起訴審查制度,卻常未落實,致使抑制檢察權作用喪失。故若檢察長未能嚴格把關,濫行起訴或不起訴的情況,實難避免。

而三中案第一審判決被告無罪後,檢方不服上訴,一旦第二審判無罪,檢察官原則上不能上訴,就更應致力於法庭攻防。尤其身為全國檢察官之首,且此案又是在其擔任北檢檢察長時所發動,就應基於檢察一體及其數十年的實務經驗,與論告檢察官一起討論最佳訴訟策略。檢察官就能於法庭之上,藉由證據、法律與說理,使法官達於超越一般人合理懷疑的有罪心證,既能展現對抗犯罪決心,亦讓各界讚嘆與佩服檢察官舉證能力與法律之專業。

惜檢察總長一上任,即以有人意圖以不當手段干預司法,不僅用語含糊、更無證據,不論是有意、還是無心,甚或是有感而發,都將損及檢察官該保有的中立、客觀性。更何況,若真有人利用不當手段干預司法,檢察首長本就應簽發分案給下級檢察官偵查,捨此而不為,卻以模糊字眼對外發言,既傷害司法的獨立性,亦讓人狐疑,到底是誰在帶風向、誰在影響判決?

總之,檢察官戰場,不是在法庭外放話,而應集中精神與精力在法庭之上。這才是檢察總長該戮力而為之事。










權貴小民確診 待遇兩個世界


2022-05-11 04:59  聯合報 /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


一名六個月大男嬰,發燒卅九度多,全身發抖、翻白眼,家長抱孩子到大醫院,院方讓他們等候。等了一個小時…看著兒子斷氣,父母心中悲慟可想而知。家長痛訴:還要等什麼?血都還沒抽到,人就死掉了。因為政府的政策…。

對比民進黨立委林靜儀。她說自己輕微發燒、喉嚨有痰,就到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檢查,並非社區篩檢站,而是醫院急診室。短短一小時內,核酸檢測報告就出爐。

同樣是「一個小時」,兩人待遇截然不同,終局天壤之別。

很多民眾都抱怨,快篩劑不僅難買、價格又貴,林靜儀說「吃米不知米貴」。民代和民意唱反調,唉!無辜男嬰不幸病歿,天人永隔,家長難以忘懷的痛!確診病例激增,疫情嚴峻,醫護量能緊繃。要求民眾「症狀嚴重才去急診」,但立委自己呢?

最近,有許多不幸事件。一名二歲幼兒苦等救護車二個多小時,導致病情加重,送醫後不治;基隆一位婦人身體不適,女兒跑遍藥局買不到快篩試劑(吃米不知米貴?),發現染疫後,二度就醫被送回,最後死在家中。依照政府規定要火化,確診資料未被上傳,辦理喪事也受挫,家屬心痛再添一樁。

防疫大作戰,得全民同心協力。防疫境遇大不同,讓市井小民遺憾。「蔡英文、陳時中也排隊買口罩?」不!早就免費配發。你的生命框金又包銀,先拿;阮的性命不值錢,沒給。你免費,我花錢(站了數小時、跑了幾間藥局、日曬雨淋…)。

人,不同待遇、兩個世界?但病毒,是一樣的。













防疫保單之亂 貪婪業者與不負責的政府


2022-05-11 04:59  聯合報 /   陳志今/英國僑民、精算分析師(英國)



新冠疫情席捲台灣,連帶造成物產保險業者防疫保單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慘賠一事,筆者想以國際經驗及精算分析角度檢視接下來可能狀況。

選項一:所有保單都理賠。若假設確診者都可拿到醫生證明報告,業者因此都理賠狀況。聯合報近日報導「產險業哀號,防疫保單天文數字」,已示警會造成許多業者財務危機達三成淨值。選項一的結果早已在泰國發生:截至四月底,高達十六家物產業者已必須申請破產保護,只因「投保五百,理賠五萬」的保單太過猖獗,而且在泰國政府宣布與病毒共存的政策下,許多民眾更加前仆後繼「故意」感染病毒並要求理賠。

若台灣業者沒辦法證明民眾是故意感染的狀況下,加上有打三劑疫苗的民眾大多為輕症,會鼓勵民眾故意讓自己感染並申請理賠,選項一將讓台灣保險業步上泰國後塵。

那選項二:不理賠呢?這不僅會損傷保險業信譽,更可能引發集體訴訟風險。這選項在英國已經發生。在二○二○年三月英國政府宣布最高規模緊急狀態封城,引發許多中小企業以「傳染疾病造成營業損失」向保險業者申請理賠,業者因憂慮自身理賠會導致財務危機而向法院申請保單無效訴訟。結果,不只最高法院判決大多數業者都須理賠外,還宣告理賠有效期從三月往前推至一月,從英國本土傳染首例開始算起。業者理賠金額比原先更大不說,還連帶造成次年中小企業主集體拒絕購買這些業者的新保單,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選項三是政府介入協商。這在目前各民主國家都史無前例:無論是站在業者(退保費不理賠)或者民眾(全額理賠)這邊,政府都會損傷自己的名望,甚至是下次選舉結果。

就筆者從精算角度分析,這保單當初的構想,與其說是順應民意,不如說是不負責任的保險局和貪婪的業者所導致的。就以「投保五百,理賠五萬」的保單為例,最簡單計算就是若感染率低於百分之一(50000x1%=500),業者就不會有損失。但是,百分之一相當於台灣六都各別確診總計少於三百例,而且是保單有效的一整年!用任何民主國家(不使用鎖國方針的)的感染數前車之鑒都是不可能的。

以英國健康或旅遊險加保病毒防疫險為例,早在二○二○年推出就假設民眾可能故意讓自己染疫而要求理賠的可能性,從而限制理賠對象只限於「中重症住院患者」或「因自身健康因素無法接種而染病者」。保險業者的投機貪婪不說,發放許可讓業者販賣這種將近是賭局保單的保險局也難辭其咎。

保險本意,是將個人或企業無法承受的經濟風險轉移,以降低破產的可能性。並非在災難中獲取不義之財,更何況是全球死亡已超過六百萬的大流行病。希望業者和保險局從中獲得寶貴的教訓。












元宇宙方興未艾 台應把握先機


2022-05-11 04:59  聯合報 /   陳信文/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兼副校長(新竹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Meta(臉書母公司)在台灣成立亞洲第一座「元宇宙XR Hub」,目標打造台灣XR生態系。XR為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是指應用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與混合實境(MR)之總稱。

除Meta全球產品長卡克斯(Chris Cox)是透過影片致詞之外,蔡總統與美國在台協會孫曉雅處長都親自到場參加啟動典禮。清華大學也剛舉辦了「元宇宙創新獎啟動儀式」,這是「李國鼎KT科技與人文藝術創意競賽」的嶄新項目,現場邀請相關公司主管以及大學元宇宙相關學生社團代表參加,非常熱鬧。

元宇宙(metaverse)是這一年來極端熱門的議題。元宇宙是一個注重社交連結的三維虛擬空間,該名詞首先出現於一九九二年尼爾.史蒂文森出版的小說「潰雪(snow crash)」。元宇宙是現實與虛擬混合而成的數位世界,能夠讓人們透過虛擬環境在不同裝置間移動和溝通。老子書中提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與「有無相生」,可以說就是未來元宇宙與現實宇宙互動關係的寫照。二○二一年臉書宣布改名為meta之後,元宇宙一詞風起雲湧,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所以也有人說去年是元宇宙元年。

元宇宙虛擬空間的重要性,當然是因為它會與我們真實存在的空間產生緊密的互動。這種虛實整合,將會創造許多的想像與應用,當然就是商機。因為軟硬體的發展,這種三維的沉浸式體驗在現今成為可能,這也是元宇宙受到重視的重要原因。元宇宙的發展也包括所有配備與軟體,其影響的產業鏈非常龐大。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也非常看好元宇宙的未來發展,並將元宇宙列為值得投資的十四項革命性科技之一。Meta深信元宇宙是社群科技的未來,執行長祖克柏就說「元宇宙是下一個前線!」

元宇宙是全世界矚目將蓬勃發展的領域。孫曉雅指出「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生態體系的中心節點,也是軟硬體整合、晶片組、處理器、5G和Wi-Fi 6等新興科技的先驅」。卡克斯也指出台灣在元宇宙所需相關軟硬體上表現傑出。台灣在元宇宙發展的基礎上,已占有先機。任何領域的發展,人才與創意是最重要的推動力。元宇宙方興未艾,非常值得有興趣與有能力的人才重視與一起投入。









總統歲月靜好 民眾折磨實境秀


2022-05-11 04:59  聯合報 /   洪秋心/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近日蔡英文總統開心介紹元宇宙裡的總統府,她應該是全台灣面對疫情,最積極朝向正常生活的人。而蘇貞昌院長則說,持續增加確診人數,是進入正常生活前的最後關鍵一役,更認為快篩實名制能讓民眾快速公平且便宜地購買。

實際上,人民每天經歷醫療排擠效應、快篩排到昏倒仍只能堅持,及醫護面對病魔威脅與病患暴增的折磨。相對於這些天天上演的殘忍又荒謬的實境秀,顯然總統、院長與部長選擇「沉浸式」的新台灣模式,即為一切歲月靜好。

近日單日確診人數暴增,九日甚至是全球第一,實現了「讓世界看見台灣」,也終於不用再淚喊「好想贏韓國」。

快篩試劑,繼口罩後成為必備用品,政府如何更有效率發放並普及,一再成焦點。許多國家免費提供甚至郵寄到家,各類超商販售也比台灣實名制與市售價格低廉,記者們一再詢問是否可能免費發給民眾,蘇院長與陳部長皆認為民眾有囤積可能,也可能會有浪費情形。這樣的論點,在二○二○年口罩短缺時,陳部長也曾對口罩是否免費發放給小學生的問題提出一樣回應:使用者付費。所以人民不用再對政府免費發放快篩劑抱任何期望,按照陳部長一貫邏輯,及蘇院長要民眾掏千元換五千元振興券,實際上一樣排隊、一樣系統當機,一樣具有染疫風險。

排隊與政府的摳門,才是人民的日常。

這些一再出現的既視感,政府依然只看自製、劇情永遠美滿、賺人熱淚又勵志的實境秀,宛如「楚門的世界」:台灣是防疫第一、Omicron是邁向正常生活前最後一役,事實卻是非洲正在BA.4、BA.5風暴中,世界是否又要再一次面對新變種病毒襲擊風暴還未知,而陳部長一再提及群體免疫論點,美國防疫專家佛奇則認為群體免疫概念可能不適用新冠疫情。

英國每日電訊報警告,台灣解封速度過快、沒有超前部署,恐迎來前所未見的死亡率,陳部長希望台灣能「趨吉避凶」面對這次考驗。事實是,政府必須面對現實,撞破布景,新台灣模式是假的,疫情延燒是真的,請看看藥局外每日的人龍、聽聽醫護沉痛的疾呼,否則不斷放飛的規則,只會讓社會更不安。


葉銀華/長榮集團控制權爭奪的啟示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葉銀華/長榮集團控制權爭奪的啟示
◆  林中斌/戰狼調降 將成氣候
◆  洪蘭/享受當下勝過到處打卡






葉銀華/長榮集團控制權爭奪的啟示


2022-05-11 05:01  聯合報 /   葉銀華(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長榮弟弟派昨天舉行長榮國際巴拿馬股東臨時會,拿下主導權、拔除長榮大哥張國華的董座。重返集團的張國煒(中),也出席股東臨時會。記者林俊良/攝影



長榮集團的控制權爭奪戰還會繼續打下去!這又是集團創辦人在生前未能做好傳承規畫所引發後代持續的紛爭。

話說從頭,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先生於二○一六年一月過世,遺囑指定四子(二房獨子)張國煒接任集團總裁、並獨得名下所有財產,還指定幾位資深管理者為遺產執行人。在張國煒公布遺囑後,大房三位兒子立即廢除集團總裁職位、解散集團總部,使得集團控制權爭奪戰浮上檯面。

集團總部並非公司法的法定組織,而是創辦人因掌控集團旗下主要上市公司(長榮海運、長榮航空)具控制力的股權,而自己設立的統合指揮單位。集團總部要繼續擁有效力,基本要件是繼任者必須仍然掌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具控制力的股權。然而,只要大房三個兒子、女婿團結一致,有可能掌控這兩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如此一來,集團總部形同虛設,總裁位子也沒有任何意義。

最重要的是觀察二○一五年長榮海運、長榮航空的股權結構,當時大房團結一致對付二房!集團創始公司長榮海運,大房三個兒子、女婿已經持有廿一點四%股權,加上大房控有的長榮國際、巴拿馬國際所持有之七點一%、十點六%股權,共控有卅九點一%長榮海運;若再加上可控制的委託書,大房只要團結就可取長榮海運的控制權。

而長榮海運又持有長榮航空十六點三%股權,再加上長榮國際持有十二點二%持股、長榮國際所控之長榮鋼鐵的五點一%,以及大房兒子的三點七%,大房共控有長榮航空卅七點三%股權,直接拔掉二房獨子在長榮航空的控制權(張國煒當時持有十一點五%)。

二○一六年大房與二房之間的爭奪大房雖獲勝,但因缺乏明確的傳承股權規畫,演變成大房三子之間搶奪集團的控制權。由於長子張國華(哥哥派)主張交由專業經理人管理集團之模式,感覺排除兩位弟弟與其他家族成員的參與,不為張國明、張國政接受,兩位弟弟遂與姊夫(弟弟派)對抗張國華。

由於長榮國際、巴拿馬長榮國際是長榮海運的主要股東,因此兩派率先爭奪長榮國際的控制權!此時長榮國際的最大股東張榮發基金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卻也爭訟多年,懸而未決。此時,弟弟派結合原本中立之張國煒母親的支持,成功取得長榮國際過半董事席位。其次,由於弟弟派(含張國煒)控制巴拿馬長榮國際過半股權,日昨召開股東臨時會拔除張國華董事長職位;但張國華反擊此次會議違反公司章程,召集程序及改選案明顯違法,雙方之後還有一段漫長的訴訟與攻防之路。另外,今年長榮鋼鐵董事會也改選,由於長榮國際持有三成股權,弟弟派也想控制長榮鋼鐵。

明年董事會改選的長榮海運將是最主要的戰場。一旦弟弟取巴拿馬長榮國際控制權,則將控有長榮海運三成五以上的股權,將有逐鹿中原的本錢!而長榮航空的主要股東有長榮海運、長榮國際、長榮鋼鐵,則視之前戰局而定。集團其他公司,如長榮國際儲運、中央再保亦視長榮海運控制權而定。

沒有人敢講過了明年,長榮集團旗下公司的控制權爭奪就會停止,因為集團主要控股公司或單位的股權可說是平均分到家族成員手上,彼此之間的合縱連橫,都將影響控制權的爭奪,台灣各集團、公司的創辦人或控制家族應引以為鑑。特別要強調的是,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取決於誰能掌握具控制力的股權,進而掌控董事會;因此,集團控制權(含經營權)的歸屬,取決於各主要公司股權的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