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

經濟/完成前瞻答卷 藍綠都有責任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戳破蔡政府的兩岸政策新衣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的「莊嚴承諾」
.經濟日報社論.完成前瞻答卷 藍綠都有責任










經濟/完成前瞻答卷 藍綠都有責任


2017-07-09 01:2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立法院臨時會日前三讀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聯合報資料照/記者高彬原攝影



立法院臨時會日前三讀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確立未來預算規模將由八年8,900億元,縮減為四年4,200億元。另外,除了執政黨原本規劃的軌道、水環境、綠能、數位、城鄉等五大計畫項目外,還增列了少子化、食安與人才培育促進就業等三項目。

為求前瞻建設儘速推動,在立院通過特別條例後,總統府近日火速公告前瞻條例自9日起生效,國發會也迅速通過前瞻計畫第一期公共建設68項、839億元的特別預算案,盼趕在10日由行政院會通過,接著再搶灘立院二次、三次臨時會,力促8月底前通過特別預算,讓前瞻建設儘速上路。
一般說來,政府推動大型基礎建設,有助拚經濟,多數民眾應能理解、支持。但是這回執政黨推動前瞻建設,卻是質疑聲浪從未平歇。反對者不單是在野黨,還有綠營財經大老,及往昔親密合作的社運、政治夥伴。可見,「拚經濟」已不足以說服民眾支持前瞻。在特別條例通過之後,執政黨應好好審視民眾對前瞻的「信心破口」從何而來,唯有殷實答卷,日後才能心安理得推動大建設。
執政黨尚未充分答卷之處有哪些呢?早在前瞻建設條例三讀通過以前,社會質疑聲浪,舉其較大者包括,前瞻不夠「前瞻」,未能符合一、二十年後台灣的產業、人口發展等需求。此外,占預算大宗的軌道建設,其建設的合理性與必要性為何,執政黨也未充分論證,反倒是以「天龍國思維」來汙名化提出質疑的納稅人。
而在這回三讀通過的特別條例中,還埋藏了一條「續命條款」:中央政府依本條例支應基礎建設計畫,以四年為期程,預算上限為4,200億元,期滿後,後續預算跟期程,經立法院同意後,以不超過前期預算規模及期程為之。這意味了,前瞻建設可以不止四年4,200億元,還有機會來到八年8,400億元,也難怪有學者、律師批評,這是一張空白支票。
特別條例三讀通過後,新增的啟人疑竇之處尚有,特別條例增列了少子化、食安與人才培育促進就業三項目。這三項目,到底指涉哪些新計畫、能分配到多少預算,它們與目前循公務預算推動中的政策計畫,有何不同?執政黨不答,提案列入的在野黨也不說明列入邏輯,徒留納稅人喟嘆,錢真的花在刀口上了嗎?還有,這些錢到底是為了拚經濟,還是為了替明年藍綠選情布樁?
面對這些質疑,執政黨唯有提出更為充分的計畫論證,包括補足可行性研究、成本效益分析、財務規劃、環境影響分析與高齡化人口衝擊評估等,來務實、謙卑答卷,才是真正捍衛前瞻建設。唯有如此,也才是真正兌現蔡總統的期許:把人民的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並且讓這些基礎建設的更新,發揮最大的效果。
至於在野黨的責任,則在監督執政黨答卷、為納稅人把關答卷品質。暫且不論藍營為何在臨時會審查前瞻特別條例的關鍵時刻選擇棄守,單從藍營支持者在事後湧進大批抗議電話灌爆藍委辦公室,就可知道一個不夠稱職的在野黨,日後想要重返執政,路途無疑是遙遠、困難的。
面對政府即將花用一筆四年4,200億元的龐大預算,納稅公民們有權利要求政府做更好的說明。納稅公民們,不用等到下個選舉周期,也無須擔憂自己的力量微小,在網路社群發達的年代,每一個人都有足夠的聲量,去影響別人、監督政策。政府的說明不夠好,除了兩黨有責任改善外,來自公民的督促,必然不可少,如此,方能捍衛自己的錢包,也避免政府不當舉債,禍延子孫。


聯合/民進黨的「莊嚴承諾」


2017-07-09 01:2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眾綠議員發起成立「台灣地方議會特赦阿扁大聯盟」,促民進黨通過決議特赦陳水扁。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劉學聖/攝影



民進黨地方議會正發起連署,要在全代會要求特赦陳水扁。目前南部已有一百多名議員連署,國會六十八席綠委中也有四十人參與。發起連署的議員說,一旦全代會通過,民進黨就得處理,這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當然,民進黨對人民的承諾,哪一次不「莊嚴」?蔡政府要推「一例一休」,民進黨立刻在國會加碼讓加班費變兩翻,弄到勞資同受其害,政府仍拒絕改回來。這麼死硬的作法,不莊嚴嗎?就像公教年金改革,年改會已經砍到見骨,民進黨立委最後在立院還要衝上去補兩槍。手段如此肅殺,還不莊嚴嗎?
關於推動特赦陳水扁的這項運動,何止莊嚴,簡直到了「神聖」的地步。陳水扁可以趴趴走,到處演講、受訪、越洋視訊,就是不能出庭應訊。高院傳喚陳水扁出庭,柯建銘隨即代為宣布阿扁可以請假,挺扁民眾則到高院點名承審法官抗議,扁醫療團隊更指控這是對陳水扁的「凌虐」。總之,台灣的人間法庭,哪有資格審理神格化的阿扁?
蔡英文的立場更耐人尋味。總統府說,特赦陳水扁與否,最大原則是「不讓人民為此議題持續對立」。看這個理由多麼華麗:赦扁與否,不必問審理程序是否完成,不必問司法公義是否滿足,甚至不談社會觀瞻或政治考量,竟然一推全推給人民。試問,人民不對立,司法就可以渾水摸魚嗎?
莊嚴的帽子為貪瀆者而戴,這難道是民進黨發明的進化論?


聯合/柯文哲戳破蔡政府的兩岸政策新衣


2017-07-09 01:1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柯文哲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重申兩岸一家親,並提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倡議。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邱瓊玉/攝影



蔡英文總統上任一年多,兩岸關係亦隨之凍結。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兩岸關係與台灣政經發展的各種考量有關,並非蔡政府獨有的難題;無論如何,這卻是民進黨能否揮別在野思維、開創執政大格局的關鍵。問題是,蔡政府在兩岸經貿政策上大打保守及冷和戰略,表面看似堅定,但遭到柯文哲「兩岸一家親」論調的推擠,國王新衣的真相立刻被拆穿。
就現實而言,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經濟緊密連結不容置疑,外交、經貿、文化政策自然不能完全排除兩岸間的必然互動和影響。但是,一九九○年代以來的民主化,使台灣社會民意與利益趨於多元,不同意見彼此競爭,在在影響政策走向。此外,由於民眾的「台灣認同」逐漸強化,且對國家利益的認定不再獨尊「發展」,也看重公平、穩定、安全等因素,這些皆頻頻與兩岸關係的張弛產生拉扯。由於不同意見的選民會自然集結成群,與其他意見群體發生爭辯,在在影響政府決策,也導致兩岸關係難以穩定。
蔡英文一上任即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主要是,她認為選民在二○一六年大選的投票,充分反映了此一意向,給了她改變兩岸關係的授權,因此她拒絕再「馬規蔡隨」。由於她的政策變化,兩岸關係在觀光、文化、經貿交流等領域,隨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其後,隨著台諜、共諜案的發生,雙方官方互訪的中止,乃至台巴的驟然斷交,雙方的裂痕一步一步加深。
蔡總統雖一再強調其「維持現狀」的基調不變,事實上,大家都看得出來,去年五月前兩岸的和平「現狀」已遭到大幅改變,說「維持」只是自欺欺人。更嚴重的是,往後看,蔡政府現行的兩岸政策再走下去,只會使台灣的國際空間愈發吃緊,甚至影響到兩岸既有的經濟關係及和平交流;長遠而言,都是不智的選擇。
此時,柯文哲以首都市長身分登陸進行雙城論壇,開拓了藍綠政黨之外的第三條交流管道,在笑談間戳破了蔡政府的國王新衣。這次登陸訪問,突梯的柯文哲並無失禮失節之舉,他更未說出「承認九二共識」之類的通關密語,僅以「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之類的俚俗語言即獲得對岸的高規格接待。這其中,除了有中共的統戰用心,當然也有柯文哲追求連任的政治考量;但無論如何,則也顯示事情的成敗全繫乎一念之間。主政者若一心想要把事情做好,應該沒有解不開的糾結,除非他自己畫地自限。柯文哲的對照,就凸顯出蔡英文處理兩岸問題是畫地自限。
根據國家發展學者羅傑斯的理論,群眾可分為創新者、早期追隨者、晚期追隨者及落後者四種類型,形成一種「鐘型曲線」。對照台灣選民對政黨的認同,在鐘型兩端的「創新者」與「落後者」,是政黨的死忠支持者與反對者,而中間占最大宗的早期和晚期追隨者,則是一般支持者和中間選民,都是藍綠政黨應該全力爭取的對象。如今的情況,蔡英文的民調大幅滑落,難以再吸引中間選民;於是,她只能極力討好獨派的死忠支持者,這也勢必使其路線越走越窄。相對的,柯文哲的作法卻可吸引中間選民青睞,有助於他走出近期的執政困境。
柯文哲用「兩岸一家親」的話術突破中共的心防,不論出於清醒或狡猾,他顯然意識到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已經走不下去,必須另闢蹊徑。他的應對之道,不過就是「收斂惡意、釋出善意」罷了。事實上,不論獨派對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之說多麼不以為然,這句話會比賴清德驟然宣示「親中愛台」更突兀嗎?
外界原本期待蔡總統在執政周年會釋出善意,緩和一下兩岸僵局,但她終究更在乎自己的顏面,而不是人民福祉。這個真相,被柯文哲點破了。

名家縱論/蘇起:北韓問題與台灣的關聯\星期透視/從兩岸冷和走向全面對抗

.名家縱論/蘇起:北韓問題與台灣的關聯
.星期透視/從兩岸冷和走向全面對抗
.大陸「天然統」壓力源 蔡有察覺嗎
.我沒參加G20/1則笑話 說出百姓3焦慮
.溪頭「橫躺族」惹議/各退一步 讓出條路
.活躍老化 溪頭「橫躺族」當志工
.忽視國軍奉獻 豈是最大靠山
.七七淒淒…台灣主體?擺明「去中」
.政府搞鬥爭 選票教訓它
.嚴管退將…惶恐的執政黨
.政府專斷絕情 人民唉~哀~
.畫中有話/扶老也攜幼 拚經濟不難









名家縱論/蘇起:北韓問題與台灣的關聯


2017-07-09 02:09 聯合報  蘇起

北韓4日試射火星14型洲際飛彈,有學者評論美與北韓早錯失解決危機時機,持續威懾北韓核武發展,穩定減緩北韓經濟及人道問題是美國唯一可用之路。美聯社



北韓不是台灣很多人會關心的議題。它的軍事面確實沒有直接的衝擊,但政治面卻與台灣一直有著非常微妙且重大的關聯。
二○一一年底金正日過世,由名不見經傳的幼子金正恩繼任。當時中華民國的總統選舉正進入熾熱尾聲,沒有人特別關心這個「國際新聞」,完全不知道看似遠在天邊的北韓氣旋其實已經掃到台灣的大選。氣旋的途徑是:韓半島因為北韓的領導傳承而陷入高度的不確定性,而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時的大陸政策又晦暗不明。美國與中共既然不希望台韓兩大東亞熱點同時陷入混沌,所以當然都樂見已經證明能夠維持台海安定的馬總統連任。
這個月四日的北韓洲際飛彈標誌著韓半島局勢又來到新的節點。它與台灣的關聯仍然是政治的,不是軍事的。但影響卻比六年前更深遠。原因是:台灣已從非熱點,變成新熱點;而台灣對北京而言還是比北韓更重要的熱點,所以台灣一定會被放進美中任何關於北韓問題的討論。
尤其這次美中折衝極可能不限於過去常見的制裁、談判、軍演等戰術層面的作為或不作為,而可能牽涉更大更長遠的關於韓半島以及台灣未來的安排。
圈內人都知道,洲際飛彈比核武試爆更是美國的痛點。北韓一旦有了可以打到美國本土的洲際飛彈,就出現所謂的game-changer,迫使美國重新思考整體相關政策。
美國一直是主導對北韓政策最重要的國家。幾十年來它的大政方針一直是用高壓圍堵來迫使兩韓統一。北韓的靠山長期是蘇聯,不是中共。蘇聯垮台後,北韓撐過好幾年的經濟困難甚至饑荒才慢慢轉向中共。美國在柯林頓總統時期曾試圖用經濟援助換取核武項目的凍結。他下台前甚至派遣國務卿歐布萊特赴平壤訪問。
小布希總統上台後立即翻轉柯林頓的剛柔並濟政策,直呼北韓為「邪惡軸心」,力圖推翻北韓政權。北韓自然加快核武及飛彈計畫,並在二○○六年第一次試爆核武。北京雖然邀集「六方會談」以化解危機,但成效有限。歐巴馬總統上任後,美國與南韓仍然樂觀地期待北韓會在外部壓力及內部不滿下崩潰。李明博總統甚至表示要開徵一.三兆美元的「統一稅」,以免重蹈當年西德應付兩德突然統一時的財務困境。
在如此強大的外部壓力下,北韓發展核武與飛彈的動機實不乏自保成分。只是這個動機完全被北韓長期的惡行惡狀所掩蓋。北韓言行越惡劣,美國就越想去之而後快。而美國越高壓,北韓就越想發展核武及飛彈以自保。
今天的新節點是:施壓的美國自己也親嘗到壓力。短期內它能做什麼?憤怒的強國常常最先想到動武,用「斬首」方式解決北韓領導或核武飛彈。但這會導致南韓首爾的毀滅,因此只能說不能做。雙邊或多邊對話?已試過多次,行不通。提出各種誘因?試過多次,也不通,在當前飛彈壓力下更不宜。從內部推翻北韓政權?談何容易。恢復什麼事都不做的所謂「戰略耐心」?美國輿情不會允許。最後還真的只剩下經濟及外交制裁一條路,而這條路只通到北京。
更重要的,美國長期該做什麼?在切身壓力下,過去聽不進的話可能突然會觸動新的感覺。該不該把南北韓統一的目標改成接受南北分治,給北韓一點安全感,以徹底消除它的軍備動機?該不該接受中共建議的「雙暫停」,即美韓暫停軍演以交換北韓暫停核試與試射?或中共的「雙軌並進」,即半島無核化與和平機制同步進行?要大國轉這個大彎,相當不容易。但美國越感到痛楚及威脅,就越可能開始轉念。
不論長短期作為,都有台灣的角色,因為從美中當前力量對比及習近平未來布局來看,美中不可能只就北韓談北韓,極可能是把整個東亞納入折衝的範圍。台灣越挑戰「一個中國」,就越會把自己送上美中博弈的大棋盤。美國國務卿提勒森上個月在眾院作證時坦承正與大陸討論兩強未來五十年的關係。他說,「台灣顯然是其中的一部分」。
台灣現在應該自問的是:我們為什麼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熱點,淪為美中刀俎下的魚肉?蔡政府有何良策以確保台灣最大利益?
這一次北韓問題真的不是又一個「國際新聞」。
(作者為台北論壇董事長、政大名譽教授)


星期透視/從兩岸冷和走向全面對抗


2017-07-09 02:31 聯合報  周陽山/金門大學教授

蔡英文用「維持現狀」贏取大位,上台後去中反中,不僅把中國史變成東亞史,砍公教人員年金刀刀見骨,陳抗如影隨形,維安單位壓力倍增。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五二○之後,兩岸關係丕變。民進黨政府決定對大陸採取強力反制措施,拒絕一中各表與九二共識,限制大陸人士來台訪問,而且不惜升高兩岸對峙,徹底改變執政一年來的「冷和」關係,而恢復過去敵對與冷戰的態勢。
經過這一年來兩岸關係和外交頓挫的經驗,民進黨政府決定,堅持走自己的路,不再對中共做任何讓步,並且不惜一切,公開絕裂!
在外交上,寧可犧牲數目有限的邦交國,絕不接受所謂一個中國政策,也不再理會大陸方面提出的任何考題,即使所有剩餘的邦交國都被中共挖走,外交陣地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絕不再讓步。
在內政上,則是加速推動去中國化與文化台獨的既定任務,從歷史教科書廢除中國史專冊,到禁止退伍將領參與大陸官方活動,乃至限制所有國安、情治、外交、大陸事務決策官員在退職後赴大陸訪問。更重要的是,不惜藉年金改革,徹底與退休軍公教警消人員翻臉,都展現了蔡政府割席絕交的勇氣與決心。這是一個真正告別過去的新政府、新國家與新紀元!
在文化上,則積極推動性別革命與價值解構,與中華文化傳承漸行漸遠。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決定支持同性婚姻,宣告民法違憲,幾千年來傳統的家庭制度與倫常道德將告一段落。而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性別友善教育,也會改變下一代家庭價值與性別關係。政府還會進一步將台灣發展成同志旅遊與同性婚姻的國際重鎮,也會掀起另一波反孔、反華、反儒家、反倫常教育的文化大革命,徹底告別文化中國!
從兩岸關係、外交衝擊、內政禁令,到文化革命,台灣社會正經歷著前所未見的巨變,令人目不暇給且觸目驚心。但外在情勢上,也不斷面臨新挑戰。其中犖犖大者有三:
其一,東北亞正面臨巨變,北韓的核武發展與導彈試射直接挑戰美國霸權和耐心,並威脅到韓國、日本安危;中國與俄羅斯的回應策略將會影響整體的東亞情勢,而台灣在地緣政治與國際弈局上的角色運用,尤其敏感而精微,在應對上稍有不慎,就可能成為強權刀俎下的犧牲品。
其二,美國總統川普與歐盟的關係持續惡化,他個人反全球化、反綠色能源、反自由民主的孤傲姿態也日益高亢。但中國則不斷加碼,推進對全球治理、市場秩序和歐盟統合的支持力度,並藉一帶一路建設累積國際威望。美、中兩國之間,一消一長,一負一正,反映出國勢與國運的變遷大勢。
其三,在大陸內部,即將召開的中共十九大正積極凝聚內部共識,整合不同意見,對今後的領導繼承、政治改革、法治建設和發展策略,擬定具體的改革方向。同時,也針對兩岸關係與台灣內部情勢,研商對策。屆時兩岸關係究竟是和是戰,是持續惡化,還是趨於緩和,也會日漸清晰。
至於台灣民眾與政治人物的反應,是支持當前政府的主戰派抬頭,還是推動兩岸和解的溫和派掌握優勢?在十九大之後,也會更為彰顯;而民進黨內部的權力布局和接班態勢,也將逐漸明朗。
可以確定的是,經過一年多執政與改造,年改後的中華民國不再是昔日的溫良恭儉讓;而價值解構後的台澎金馬,也不會是中華文化傳承的瑰寶。昨日已逝,往昔已不復返!這是另一個新國家、新紀元、新時代。


大陸「天然統」壓力源 蔡有察覺嗎


2017-07-09 02:38 聯合報  李菁羽/兩岸問題研究者(高雄市)

自蔡英文總統上台後,兩岸關係愈來愈冷。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鄭清元/攝影



自蔡英文總統上台後,兩岸關係愈來愈冷,長期兩岸奔波的台灣人,也感覺與大陸聊天,愈來愈不投機了。
那天,在北京一間餐館,台灣人大陸人各半的餐敘場合。有位台灣人說兩岸是兄弟,應互相諒解與尊重;有位大陸人馬上反駁說:「兩岸不是兄弟,是父子;大陸是父台灣是子,台灣應該聽話,不然老子就教訓兒子。」場面尷尬,眼看將不歡而散,一位老者走過來。
他說:「你的話有語病,老子都希望兒子儘早獨立,那你希望台灣獨立嗎?」那陸人說:「敢獨立,立刻武統,我們都準備好了。」老先生說:「準備好了?武、統兩字怎麼寫?你知道嗎?」大家都楞住了。
老先生說:我今年八十八歲,十六歲參軍,親自參加「小米加步槍,打垮國民黨」的戰爭,所以知道這武和統是怎麼寫的?
先說統,你們記得當時怎麼搞統戰的嗎?解放戰爭期間,共產黨統治叫「蘇區」,國民黨統治叫「白區」。周恩來對蘇區幹部說:「白區是白區,蘇區是蘇區,不能要求白區人想法與蘇區一樣」,要「以你為主,為我所用;以客為尊,廣結善緣,才能結合人心。」
當年白區、蘇區都要體諒對方。今天台灣與大陸有百年以上不同歷史經歷,硬要台灣人與大陸人想法一致,本省人與外省人想法一致,民進黨與國民黨想法一致,就是不知道統戰的統該怎麼寫?該怎麼做了。
再談武字,武者止戈也,不戰而收人之心,屈人之兵才是武。世界軍事強國靠的不只是武器,而是紀律。要不要打,打到什麼程度,是政治領導決定。朝鮮戰爭期間,麥克阿瑟打算越過鴨綠江,立刻被杜魯門總統解職。當時便有人為麥帥叫屈,但是今天評論家都認為杜魯門是對的,因為沽功之勇將常陷國危。
今天一些退將成為武統的網紅名嘴,其中朱姓將軍在○五年官方軍事論壇,用英語對中外記者說:「中國軍隊有決心犧牲西安以東的中國所有城市,跟美國打一場核戰。」國外媒體評論:他的說法能否代表解放軍看法不知道,但代表解放軍將領的素質。黨中央讓他退休是正確決定。他可知曾在解放戰爭當過紅軍總司令的爺爺,立過多少戰功,但可曾說過一句論戰的話。
中國的確愈來愈強,也許有一天會無敵;但不能與天下為敵,更不能與台灣同胞為敵。想想當年周恩來「以你為主,以客為尊」的心態與做法,如果未富先狂,未勝先驕,未強先傲,那就是幫帝國主義分裂、摧毀中華民族,有什麼資格談「武統」?
老先生說完,調頭就走,大家都頓時語塞,陷入沉思;但對立氣氛沒了。我們必須清楚,這些退將會大肆妄談統,乃是大陸民眾強大「天然統」的壓力源所帶動的。所幸在職將領多能嚴守紀律;我對兩岸破除僵局,恢復合作又燃起信心和期待。
蔡英文總統點出台灣年輕世代「天然獨」傾向時,著眼於島內政治生態。但是,放大格局看,可曾觀察到對岸「天然統」的壓力源。
猶記德國統一前,東德若非經濟破敗到支持不下去,何嘗願意被統。兩岸關係冷不冷,僵不僵尚屬次要;重要的是經濟不能垮。要支撐台灣經濟,期待的是蔡總統能清醒回應兩岸通關密碼「九二共識」。


我沒參加G20/1則笑話 說出百姓3焦慮


2017-07-09 02:44 聯合報  張漢平/陸軍備役上校(高雄市)

G20領袖拍團體照。 新華社



廿國集團(G20)峰會在漢堡舉行,跳脫往年以經貿為核心議題的領袖會議,躍升為「政治合縱、經貿連橫、軍事調節」多元化的商談協議舞台;然筆者看到網傳一則頗耐人尋味的笑話:「台灣沒有參加G20,是因為中國打壓!」雖是譏諷,卻隱含人民心聲。
其一,對兩岸關係低迷的恐懼。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兩岸關係因「九二共識」認知的差距,仍處於「不退讓、不妥協、不必談」冷對抗的局面,不僅喪失所有和平紅利,亦影響未來經濟發展的進程,更限縮了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人民自然有看不到前景的恐懼。
其二,對國際參與的渴望。台灣受制「一中」外在現實環境,參與國際社會機會原本就少,尤其在今年無法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後,台灣社會對參與國際事務的渴望達到頂峰,每當看到大型國際活動,人民內心的酸楚,可想而知。
其三,對邊緣化危機的焦慮。當美國總統川普主張貿易保護主義,放棄TPP之際,中國大陸順勢力推「一帶一路」的全球戰略後,如今幾大經濟體皆表示願意共襄盛舉,人民強烈感受台灣逐步走向邊緣化的危機。
若是蔡政府在兩岸關係的表現,依然是有理想而無理性,有堅持而無彈性的旋律,傷害的是國家尊嚴與地位,犧牲的是人民權益與幸福,相信這絕對不是我們所想要的選擇。

溪頭「橫躺族」惹議/各退一步 讓出條路


2017-07-09 02:58 聯合報  張炎銘/退休人員(台中市)

溪頭橫躺族再現,木造平台一張墊子一把傘,就成了橫躺族現成的床。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江良誠/攝影


新聞報導,溪頭橫躺族,遊客看不下去,要求園方多管管;橫躺族卻說「休息地方太少」,短期內事情應難善了。
溪頭有獨特的天時、地利條件。溪頭海拔介於八百至二千公尺,是絕佳避暑勝地,且交通方便,離台中一個小時多車程。更棒的是,敬老優惠門票只要十元,而台中市老人每月有一千元公車票款,從高鐵站或干城車站搭車直達,就可消磨一整天。難怪每天有數千退休長者光顧。
隨意橫躺總不雅,溪頭雖以「自然教育」為精神,但商店、咖啡屋、餐廳、旅宿一應俱全,多建休息躺臥之處有何不可?
興建休憩處不但要融入附近景觀,而且要隱蔽得恰到好處。要能眼見滿山綠意,吸收負離子、芬多精,又能不讓人窺見;最重要的,收費不能太貴,保證近悅遠來,大賺一筆。
在沒有休憩設施前,請國人多包容這些長者,年金被砍,能省則省;也請這些橫躺族,能坐就不要臥,能遮儘量遮,儘量選遊客少處,讓出通路來。

活躍老化 溪頭「橫躺族」當志工


2017-07-09 02:58 聯合報  蔡錦德/文影工作者(台南市)

溪頭草坪區階梯、走道「橫躺族」再度出現,不少人呼呼大睡。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江良誠/攝影



新聞報導溪頭的橫躺族,引來遊客投訴。此種狀況由來已久,乃因夏日涼爽,森林充滿芬多精,被視為養生勝地,顯示眾多銀髮族都有此需求。然而,溪頭擔負自然教育的功能,是台灣熱門旅遊景點,看見這等模樣,對自然生態教育亦是一種反諷。
世界衛生組織二○○二年曾提出活躍老化觀念,台灣老人福利政策也以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為標的;長輩到溪頭養生「自我健康照顧」,不是壞事,只是衍生爭議不太好。
筆者觀察,這群長者應有許多是常客,經濟與健康都能獨立與自我照顧,若能運用其智慧與能力,鼓勵投入社會服務,想必長者能活得更有尊嚴與價值。
從「活躍老化」觀點,期望台大能打破舊規,規劃「休憩區」以應眾多長輩的休息養生需求,消除不雅景觀;另請志願團體或生態團體等非營利組織,鼓勵這些長輩加入溪頭自然生態志工,培力其服務知能,活躍老年生命與生活。

政府搞鬥爭 選票教訓它


2017-07-09 02:58 聯合報  張森林/退休教師(台東市)

反年改團體昨天到警政署前陳抗,總統府呼籲民眾理性表達主張。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蕭雅娟/攝影


毛澤東說:「階級鬥爭,一抓就靈。」民進黨充分體會箇中三味。在其成長壯大過程中,先分化省籍,再搞南北對立,從中獲得龐大政治利益。年改也是,將軍公教與勞工階層對立,就是赤裸裸的階級鬥爭。
如今面對激烈陳抗場面,總統府卻要求要理性表達訴求,豈不諷刺?捅別人一刀,還不准喊痛,豈有此理!木已成舟,理性又有何用?只有透過不斷抗爭,彰顯民進黨的鴨霸行徑,喚醒民眾認清執政黨的真面目,下次用手中選票好好教訓它。
王子榮/自由業(台中市)
年金改革法案通過後,蔡英文總統連遭反年改人士陳情抗議;面對丟鞋、水瓶或煙霧彈等行為,總統府公開譴責,並要抗爭者以理性態度溝通。
聽到這話,筆者就想反問。馬英九總統不也遭遇過抗爭,也被丟鞋丟書;同樣是國家元首,當時為何不用相同標準,譴責這些人士的非理性和非法行為,反而還以「公民不服從」等理由來合理化?
這樣的雙重標準引發爭議,一點都不意外。

忽視國軍奉獻 豈是最大靠山


2017-07-09 02:58 聯合報  祝仲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七七抗戰八十年、老兵再現英雄像」影像展,民眾觀展。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劉學聖/攝影



七七抗戰八十周年,不只中樞毫無緬懷之意,國防部亦僅有「軍事媒體特展」。對照蔡總統曾經說過的「我是國軍最大靠山」,十足諷刺。
國軍成立逾九十載,經歷之最大戰爭就是八年抗戰,最大戰功就是力抗日寇侵略、保我國祚。
遺憾的是,身為三軍統帥、國軍靠山的蔡總統,刻意忽略國軍對國家的犧牲與奉獻;國防部官員也顧左右而言他。
相較行政院修法,要將赴陸行為有爭議退將獎章收回;然蔡政府對於國軍將士光榮事蹟裝聾作啞,視而不見,等於將所有國軍獎章都作廢了。不知長眠忠烈祠的國軍將士們,是否會有「冷冷清清,淒淒慘慘七七」之嘆啊!

七七淒淒…台灣主體?擺明「去中」


2017-07-09 02:58 聯合報  林軺/教(台北市)

國民黨準黨主席吳敦義(中)出席紀念「七七抗戰」八十周年大會,致詞時特別強調國民黨在對日抗戰的貢獻。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蘇健忠/攝影



七七抗戰八十周年,國防部沒有舉辦紀念大會,蔡英文總統唯一公開行程是頒發總統教育獎,也沒發表任何與七七相關的隻字片語。
唯一例外是陸委會主委,她對大陸舉辦抗日八十周年的相關紀念活動很有意見,語氣強烈的表示反對大陸操弄及片面扭曲歷史,無法容忍相關紀念活動淪為政治分化、統戰工具;她也對赴陸參與紀念活動的退將耳提面命,要他們注意自身言行及社會觀感,維護國家主權與尊嚴,以彰顯「中華民國政府領導對日抗戰的歷史事實。」
哇,說得真是正義凜然!
但是對照蔡政府的全員噤聲,似乎「中華民國和對日抗戰」全無關係,並且在歷史課綱裡把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跟台灣切割,美其名為「以台灣為主體」,實際上就是去中國化的「企圖」;同一個政府,對七七如此各自表述,不僅讓人錯亂,也覺得格外諷刺。
美國新聞主播泰德.柯佩爾(Ted Koppel)說:「歷史是政客用來合理化自己企圖的工具。」(History is a tool used by politicians to justify their intentions.),不正是去中的最佳寫照!


嚴管退將…惶恐的執政黨


2017-07-09 02:54 聯合報  張有賢/製造業(新北市)

去年有退將赴陸參加中共紀念孫中山誕辰活動,並聆聽習近平講話,引起爭議。行政院因此提案修法,要管制退將和政務官赴大陸參加活動。 圖/擷自央視直播畫面


行政院提案修法,管制退將和政務官赴大陸。都什麼時代了,這樣只是讓大家看到政府小鼻子小眼睛,與內心的惶恐與不信任。
現在科技發達,人不一定要登陸才可洩密, 也不是高官及高級將領才可洩密;以往多件洩密案已有明證,難道要管制所有人員嗎?而且管得了腳,不一定管得了心,草案還有抽象的「有害國家尊嚴的行為」,可以無限上綱扣帽子,這和奉言論自由無限上綱的民進黨有極大反差。
國家就像公司,如果不帶心,沒有提供良好的環境,也不信任與尊重員工,再多的管制都沒用,這最基本淺顯的道理,政府難道不知道嗎?

政府專斷絕情 人民唉~哀~


2017-07-09 02:50 聯合報  李凡/資深教育工作者


日昨南部臉友和我聊天,他說看到台灣亂象讓他對未來悲觀,我告訴他為了孩子,沒有悲觀權利;但他傳來一個「唉」字加一長串「~」。
他表明自己不是公務人員,所以對年金沒有特別看法,但在這波改革中,他這個工人才了解原來農民最優惠;我說農民看天生活大不易,他回說:你看農產品受災要補助,搶種農產品滯銷要幫忙行銷,「政府真的很照顧農民。」
我笑說政府也很照顧勞工呀!勞工是總統內心最柔軟的那一塊,現在爹不疼娘不愛的是軍公教呀!
他再傳來「唉」字,可能不小心按到「哀」字;他說年改讓人看到政府的絕情,現在被陳抗不去檢討原因竟責怪國安人員,再這樣下去台灣怎麼辦呀?
我說民眾眼睛是雪亮的,真看不下去時,就會有人揭竿而起;他說我樂觀,他覺得百姓容忍度高,若真容忍不了時,恐怕經濟民生殘破到不堪地步了。
我勸他別憂慮,因為我看到民間團體為社會努力的身影;也看到年輕人雖就業環境不佳,努力自我充實等待契機;更看到不景氣下企業企圖殺出血路的拚勁,「民間力量不容忽視,台灣厲害的永遠不在政府,在民間。」
我以為這樣能讓他不要再唉、哀不停,沒想到他又傳「唉!這就是最可悲的地方!」
我知道他的難過,其實是多數人的心聲。有位學生就業了,明明公司訂有進修辦法,但長官對他提出的申請打回票,「好好待在你的位置工作就好,別想著進修外派」;這孩子跟我說:不讓部屬努力追求進步的長官,不是可以跟從的長官,他會留下但會更努力追求更好機會。
當孩子跟我這樣說時,我便想到許多把孩子往國外大學送的家長,他們也說:「若非環境不佳,看不到未來,誰願意花大錢讓孩子離開身邊?」
有家長戲謔說:最解渴的水是薪水,我們不忍孩子饑渴呀!且政府去除歷史文化,會讓台灣落得跟蝙蝠一樣,「既不是鳥類,更不是昆蟲,是四不像呀!」類似親中一下子是賣台,一下子又變成愛台,讓人看到他們沒有核心思想,只有政爭的狡辯嘴臉。
看到新聞報導,總統走到哪裡,陳抗就到哪裡,她可以指責國安人員維護不力,她可以說改革壓力她承擔,她可以說民眾反對是改革必經歷程,她也可以說是做歷任總統不敢做的工作…,但是她不能沒看到民間用雙腳離開的大批身影,不能沒看到沉默民眾悲觀無助的焦慮,更不能沒看到對家園充滿愛與期待的大眾,正握拳嘶吼「去你的政府」的悲涼。
作為國家領導人,她怎能沒看到潛藏在洶湧波濤下的危機?她怎能沒看到,她沒看到的事物已非她用專斷手段可以解決?
想到這裡,我不禁回臉友「唉~~」「哀~~」!

盛治仁/牆人.眼人.態度落差

.盛治仁/牆人.眼人.態度落差
.黃介正/G20峰會前的美中關係
.嚴震生/七七抗戰80周年,再思當年國際關係
.蘇蘅/MOD風波 中華電該學到什麼
.方祖涵/激化的對立 消逝的靈魂
.劉維公/大學改革從學分開始 工作坊可以不只是輔助
.羅智成/流沙或流水—尋找執政的正當性
.王健壯/當審議民主碰上代議民主
.馬家輝/林鄭的第一份差事
.朱宗慶/過程的價值
.葉丙成/台灣好教學,改變亞洲課堂風貌!
.王文華/「休耕」,為了「深耕」
.嚴震生/技術官僚:瀕臨絕種的動物
.葉銀華/台灣股市的問題在哪裡?
.李清志/橋下大叔的城市改造







盛治仁/牆人.眼人.態度落差


2017-07-09 03:58 聯合報  盛治仁

世界趨勢大師湯馬斯.佛里曼 (Thomas Freeman)來台宣傳新書《謝謝你遲到了》。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胡經周/攝影



謝謝你遲到了」作者佛里曼訪台,有幸聆聽演講,並於用餐時請教大師對許多議題的看法,獲益良多。
首先是他不斷學習的精神。不管是演講前的短談,或是演講後的餐敘,佛里曼一直發問,希望更加了解台灣的發展,並不時在筆電上敲打,隨時記錄他和不同人士對話心得。這讓人明白為何他能夠一直對世界發展趨勢提出新觀察,源自於其不斷學習和提問的習慣。
這也是面對快速變遷社會最重要的態度,不是單單去發展哪一項專長,而是培養出不斷學習的能力。現在是人類歷史首度出現,科技發展速度高於人類適應運用速度的現象,在未來競爭中,數位落差不會是影響個人成敗的因素,態度落差才是。
其次,他強調要培養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體系,並持續從周遭的人事物及我們不了解的人事物身上,學習不同的文化。這樣的訓練,讓他作為新聞記者,自我期許所寫出來的文字,都能夠讓讀者眼睛一亮,感覺為何自己沒有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過,或是沒有看出某些事情的關連性,對於讀者的思考才有幫助。
再者,他希望我們在「牆人」和「眼人」的選擇中,選擇去當眼人。當巨變的暴風雨來襲時,有人會主張築牆去抵擋,另外一個則是建立颱風眼,跟著變化前進,從變化中吸取成長動能來適應新環境。這場築牆和築眼的爭戰,將決定我們社會的走向,是抗拒還是擁抱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選擇築牆抗拒改變的人,終將被改變淹沒。
最後,他觀察的政黨分歧線。現在政黨間自由與保守理念的差異,是基於要處理上世紀工業革命時代階級問題的產物。現代社會面臨的挑戰,是科技進步、全球化市場,及氣候變遷等因素,改變原來的工作環境、地緣政治、社群和道德規範等問題,不能再用舊思維去面對新問題。
他自己的政策主張,照顧有需要的低收入者要比民主黨更徹底,但是對企業的管制鬆綁和鼓勵投資創新,卻又要比共和黨更加碼,釋放企業能量以創造更多收入,來解決社會福利和其他挑戰,這已經超脫原來保守和自由派政黨的傳統框架。這也是新一代政黨面對新的議題需要思考的態度。
佛里曼回到成長故鄉明尼蘇達,看到了堅強的家庭和健康的社區,還維持著傳統的道德和價值觀,正是面對快速變遷社會挑戰的最佳解方。我跟他說,他的提醒及對故鄉的看法與兩句中國古諺不謀而合:「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以及「禮失而求諸野」。
我另提出一個擔憂,他所提解方的癒合速度,遠遜於衝擊帶來改變和破壞原有體制的速度,佛里曼雖然也同意,但也說只能抱持樂觀期待,在自己能影響的範圍裡盡力。
他還談到聯邦調查局長柯米在國會聽證時說,川普總統跟他要忠誠度,柯米回答「您會得到我的誠實」。佛里曼給了一個非常睿智的觀察,「你跟部屬要忠誠,最多得到他的誠實;你跟部屬要誠實,就會得到他的忠誠」。能夠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場合著實不多,讓我幸運碰到了。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