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經濟/用「安心」找回台灣經濟推手

.聯合報社論..柯P的世大運爛攤 有待中央收拾
.聯合報黑白集.空服員給何煖軒下馬威
.經濟日報社論.用「安心」找回台灣經濟推手




經濟/用「安心」找回台灣經濟推手


2016-06-24 02:5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拚經濟,是每個新執政者上台的首務,但台灣歷經三次政黨輪替,經濟愈拚愈沉淪,新政府執政滿月,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建構新經濟模式,找回企業家精神,是當前重振經濟的首要工作。
誠然,從總體經濟表現看來,出口、消費與投資三大成長引擎皆有結構性沈痾難解,台灣確實站在懸崖上。諸如出口方面有科技業遭受紅色供應鏈與全球品牌廠夾擊,與難以自雲端趨勢及新ICT生態體系獲益、中國政府推動的再平衡政策,減少進口台灣投資財…等;在消費方面則有長年實質薪資停滯成長、社會M型化現象嚴重,使邊際消費傾向偏低、教育體系產學失衡,勞動生產力減弱、房價所得比節節攀高,排擠消費能量…等;至於隸屬經濟結構上層的投資,也面臨吸引與留住人才能力偏低與廠商投資意願不足相互牽制、資本市場活力漸失,不利新創企業開展、長期委外生產,加重台灣產業空洞化、研發質量欠缺,難以帶動大量投資…等。
平心而論,與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退出聯合國及與美國斷交等艱困的國際環境,加上國內物價問題嚴重,基礎建設不足導致生產力不振等問題相比,目前台灣的整體處境並未較往昔差。但當時台灣仍能創造舉世稱羨的經濟奇蹟,為何如今卻只有束手待斃的消極姿態?想來與台灣人拎著一只皮箱,勇敢開拓國內外市場、盡力滿足客戶需求,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企業家精神逐漸消失,大有關係。
2016年2月全球創業觀察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業觀察》報告指出,2010~2015年台灣早期階段創業活動比為7.3%,即每百位18~64歲人口中,僅有7.3個人從事及投入早期創業,其中屬於提供新產品與服務的占比只有16.7%,為60個受調查國家中的第49名,遠低於韓國與中國的18及31名,顯示台灣創業活動既不活絡,且創業者多依循前人路徑而非自行承擔風險開闢一條沒人走過的路,亦即台灣創業活動的創新含量不足。
在這樣一個企業家精神缺乏的時代,無論政府提供再多的產業誘因,也少有人當先鋒。久而久之,政府財經政策總是失敗,人們對政府長期喪失信心,政局不穩就形成常態。意欲創業者眼見政經情勢愈趨混亂,自然裹足不前,形成惡性循環,經濟活動就失去了活力。
那麼,該如何讓台灣人重拾企業家精神?要訣只有一項,就是政府需讓廠商對經營前景「安心」。首先,須打破經濟政策與政治考量牽扯不清的陋習。過去20年台灣民主政治的濫觴,就是執政者常利用經濟政策做為鞏固政治目的工具,更常為了掩飾其政治目的,提出看似正確的政策方向,但執行細則卻總是飽含增強執政者權力的考量,經濟政策的成效自然大打折扣。每回大選過後,新執政者總宣稱將拚經濟擺在首位,高舉創新與轉型的大方向也不曾改變,但政治考量卻導致政策執行方法搖擺不定且品質低落。唯有打破這樣弊病,才可能讓經濟政策具有方向及可預測性。
再者,政府更應藉由營造有活力的資本市場、降低貧富不均、推動公平合理且有效的稅制改革等政策,增強創業者創業或創新失敗時的復原力,並促使法規面優化、透明化與簡化。這些政策方向雖是老生長談,卻是釋放台灣創業與創新能量的必經之路。
不可諱言,當前台灣經濟遭遇的多重結構性問題,無論放在哪一個經濟體,都是危及永續發展的重病。但回首那個充滿企業家精神的年代即可知,只要執政當局規劃經濟政策時,能做到前述二大「安心」要件,政府與企業就可發揮互補功能。有政府規劃新的產業發展計畫,並據此目標調整基礎建設、科研方向及稅制在前,而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廠商願意承擔風險,開展新的業務在後,台灣經濟還是可以翻轉、可以期待。

聯合/空服員給何煖軒下馬威


2016-06-24 02:5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華航空服員爆發勞資爭議之際,桃捷董事長何煖軒臨危受命接任華航董事長,
遭工會突擊無預警宣布罷工。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林全昨天剛宣布華航董座由何煖軒接任,何煖軒也宣稱有信心解決罷工問題。孰料,空服員工會隨即發動罷工,殺得何煖軒措手不及。
華航空服員提前發動罷工,說明他們對這項任命不滿,當即給了林全和何煖軒一個下馬威。何煖軒從警界隨扈出身,至今翻身成為綠營交通幫要角,正當外界對於他任內讓機場捷運通車數度跳票的記憶猶新,林全卻以其「擅於協調勞工抗爭」作出政治任命。然而,華航空服員毫不買帳,立刻反擊,不給何煖軒「摸頭」立功的機會。
九成九空服員支持罷工,顯示其不滿已到了臨界點,行動也是空前團結。這次抗爭的主因,是華航未經協商,即逕自要求空服員將報到地點由松山機場改為桃園機場;如此一來,又牽動空服員的排班和整體工時,使他們的勞動條件受到損害。此外,華航協商態度強硬,也讓空服員感到忍無可忍。
其實,去年華航機師即曾透過地方職業工會的運作方式,取得罷工權。上月,數百名華航機師並揚言在端午節罷工,經過三度協商,資方在休假條件作出讓步,才化解危機。可見,華航的人力不足問題已極為嚴重,已無法再靠強力調度或變形工時來解決問題。否則,罷工陰影將如影隨形。
華航把機師和空服員都惹毛,足見公司高層必須換腦袋。但何煖軒是不是個好人選,從員工的反應看,答案已經很清楚了。只想用政治手段解決問題,對華航已失效了。

聯合/柯P的世大運爛攤 有待中央收拾


2016-06-24 02:5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興建一半的大巨蛋主體內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其實不必細數柯市府一年半來走了多少官員,只要看看體育局首長的「存活率」,人們就不難理解,何以說明年北市府主辦的世大運將是一場災難,並非危言聳聽。從柯文哲上台至今,計已折損三名體育局長,四名副局長。這項紀錄,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前年底柯文哲一上任,即以世大運充滿撈錢的「政治蟑螂」為由,任命楊忠和取代了郝市府的體育局長何金樑。孰料,僅一個多月,楊忠和便以和柯市長「對世大運的認知差異太大」為由,閃辭走人。經過遴選,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洪嘉文接下此職,當時他對朋友的勸阻發出豪語說「我是瘋了,但沒有跳火坑」,並宣示將透過賽事行銷城市,打響台北市的品牌。但他終究沒有活著走出柯文哲的火坑,近日請辭獲准。與此同時,先後有四名體育局副局長,分別因不同原因遭到拔官或自請退休。至於目前暫代局長的劉家增,下月初也要退休。
柯文哲可以假裝他還很強悍,仍有能力隨意叫官員打包走路;但路人都看出,這個國王的新衣其實已遮不住幾吋身軀,他治理市政的本領恐怕只剩下虛張聲勢。在市府員工離心離德的情況下,如果台灣不想在明年的世大運鬧成國際笑話,新政府恐怕需要適度關注此事,不能讓政府投注兩百億元主辦國際賽事的苦心與資源,平白毀在柯文哲手裡。
目前,台北世大運的工程總進度僅達卅七%。世大運總會規定,所有場館最遲今年底前要完成測試;但我們待整修的場館有七十六個,目前還有五十個尚未發包。世大運需要兩萬名志工,目前尚缺三千人。台北市要自籌十七億元經費,募了一年,企業界沒有人願意掏腰包,現金迄今掛零。包括世大運執行長及副執行長也接連換人,現任執行長蘇麗瓊是半年前才上任,也被外界質疑層級太低,難以發揮整合督促功能。如此一片兵荒馬亂,要說世大運能順利舉辦,讓參加者對台灣留下好印象,其誰能信?
撇開柯文哲的領導風格不談,他最大的問題有二:一是個人英雄主義太甚,二是無法平衡處理事物。表現在世大運的籌辦上,因為他的個人英雄主義,所以見不得別人好,因而敵視前朝留下來的計畫和官員,不把世大運當成自己的要務辦理。也因為他無法平衡處理事物,所以眼中只見弊端,看不到建設,官員的專長或能力很容易因細故遭他全盤否定;在這種情況下,他根本無法和其他縣市共同解決世大運場館的問題。僅看他就任後一路反商仇商的言行,大家就不難明白,何以企業界對於捐款世大運興趣缺缺。
無論如何,新政府對於世大運的籌辦進度和問題,恐怕不能再坐視不管。原因是,世大運的競賽場館,除台北市之外,還涵括新北、桃園、基隆等地,其間的場館建設與流程溝通上的各種落差,恐非柯市府的團隊能夠勝任。五月間,雙北為林口選手村餐廳槓上,即是最明顯的例子。以柯文哲的個性,每天滿口大話,宣稱如果世大運辦不出來就去「切腹」;問題是,如果他辦出的是一個不及格的世大運,亂象連連,貽笑國際,不把台灣的臉丟光才怪。落到那個地步,切腹又能彌補什麼?
柯文哲是「政治個體戶」,因暴得虛名而自我膨脹,所以具有大膽豪賭的氣魄。然而,當支持的人氣已經四散,他卻仍未學會謙卑的一課,甚至還沒學到如何務實、誠實面對問題,這正是政治個體戶的危險,因為沒有政黨夥伴能提供他任何諫言或約制。但是,台北市畢竟是首都,這個國家畢竟還有中央政府,二○一七世大運則是台灣在國際重大賽事中扮演主人角色的重要舞台,我們絕不能在砸下那麼多心力和金錢之後,放任一個眼高手低、心不在焉的市長把它搞砸。這個爛攤子,委實需要新政府的關注與收拾。

酷經濟╱亞洲矽谷 台灣新希望

.世大運趕進度 柯P一念之間
.兩岸巴拿馬角力 短中長策略因應
.蔡總統出訪 爭鋒不如藏鋒
.華航罷工/勞資溝通 政府不能再閃躲!
.華航罷工/置身事外 勞工機關沒怠職?
.年金改革 不應球員兼裁判
.活化蚊子館 解決長照場所不足
.酷經濟╱亞洲矽谷 台灣新希望




酷經濟╱亞洲矽谷 台灣新希望


2016-06-24 02:57 聯合報 林建甫

國發會積極推動「亞洲矽谷計畫」,成為五大創新研發計畫頭香,沒想到立即引來各界批評聲浪。其實以台灣的能量與矽谷建立新的連結,預期創造兆元GDP的效果並非遙不可及。
回顧戰後,台灣科學教育培育大量理工科人才,到美國留學後,帶回當時的高科技新技術。
七○至九○年間,更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讓新竹科學園區成為電腦、半導體、通訊、光電等製造生產為主的產業聚落。縱然日後大量產業西進,台灣廠商在全球高科技生產供應鏈,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我國具備行動裝置、雲端服務、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所需技術,唯一缺的是「創新」、「創意」。未來萬物皆可相聯的物聯網產業鏈商機即將引爆,我們卻有被邊緣化危機。「亞洲矽谷計畫」是希望幫台灣突破目前瓶頸。
很多人反對是擔心硬體建設淪為蚊子館,但該看的是引進的鏈結,帶來的各項效益。硬體的創新研發基地,除了讓新創團隊、國際加速進駐,也提供做為引進大型公司參與研發的平台。
矽谷在美國是個彈丸之地,面積八千平方公里,大約台灣的五分之一。人口約五百萬,不能與紐約、波士頓、芝加哥這些工商科技發達城市相提並論,但卻能吸引全美超過四成的資金投入,是全球創投的源頭,創業家的聖地及新興產業的搖籃。從蘋果、臉書等大型科技公司,到最新的新創產業獨角獸如Uber、Airbnb、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都落腳於矽谷。
矽谷擁有不服傳統、顛覆權威的文化,以此創造嶄新的科技潮流,吸引全球人才與企業的到來。雖然帶來了薪資高漲、房價狂飆、交通壅塞等問題,但是從創意、創新到創業,從○到一到N,新創企業如雨後春筍出現。產業群聚效應形成無與倫比的新創產業生態圈。台灣要更上一層樓,就需要與矽谷有新的連結。
現今各國都拚命與矽谷發生關係。以色列標榜與矽谷是零距離。南韓、印度在矽谷有龐大據點,日本大量派人去受訓。大家就是要抓住矽谷的科技動向與脈動。政府就是要扮演關鍵的角色,才能夠事半功倍。

葉銀華/速建執政信心

.葉銀華/速建執政信心
.蘇蘅/脫歐留歐 社群媒體與仇恨戰爭
.盛治仁/從瑞士「無條件基本收入」公投說起…
.薛承泰/一樣塞車 兩樣情
.嚴震生/你為何不要當大學教授
.王健壯/蔡英文留下的第一項憲政紀錄
.舒國治/把吃飯弄成吃藥的訣竅
.薛承泰/養寵物 玩寵物
.葉銀華/日本之病:從安倍送酒談起




葉銀華/速建執政信心


2016-06-24 02:57 聯合報 葉銀華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要評論新政府內閣上台第一個月的表現,重點在於新政府是否具備執政信心!
執政信心,不只是執政者本身有信心,更重要的是人民對執政者有信心。唯有人民對執政者有信心,如此一來執政者就有信心,邁入施政的正向循環;倘若,只有執政者本身有信心,但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那就會頻頻產生施政暴衝事件,長此之後,必定陷入施政的負向循環,不只內閣會頻頻重組,而總統的聲望也會持續探底。
夏天到了,用電量屢創新高,挑戰新政府不缺電的承諾,此時行政院長有條件式之重啟核一廠言論,某種程度未符合執政黨過去的論述,引發執政黨立委的騷動;民進黨長期要建立非核家園,過去在野時常以此批評執政的國民黨,因此行政院有關核能政策之發言,更必須謀定而後動。
之後,行政院長又要大學節電,引起一些負評,行政院發言人說這是教育部次長、部分閣員的建議。針對此點,我們不反對政府要大學降低夏季用電,但要檢討的是,為何行政院長說出的政策,在遭受到批評後,將責任歸因於部會官員?這也是行政院缺乏施政信心的表現。另外,之前農委會美豬事件、交通部連假疏導計畫、某政委臉書引起紛爭,都是新內閣要增強溝通能力之處。
其次,財政部公布今年五月出口額度,相對去年同月年減九.六%,連續負成長,持續改寫二○○八年金融海嘯以來最長衰退紀錄;而且代表去年二月到五月已經是衰退、今年再衰退的情形。台灣投資意願持續低迷,今年經濟成長率陷入保一%困境,而行政院長也坦言很難達成保一%,此是否給人民新內閣缺乏施政信心?
再者,當前政府聚焦五大創新產業,其中率先實施的是亞洲矽谷,當國發會對外公布時,評論者提出的負面意見:在資金、市場、技術、人才無一到位下,政府在桃園圈了三.八公頃地,花上百億蓋硬體設施,亞洲矽谷最後恐將變成亞洲蚊子館。而且,美國矽谷是從人才身上長出來的,目前台灣對外來人才引進可說處處設限,而一些基本生活條件、下一代的教育與個人所得稅制,都影響他們來台意願;如果吸引不到人才進駐,亞洲矽谷僅是空殼。上述評論,並非無根據,行政院應提出改善與配套措施,增加人民對政府施政的信心。
另外,新政府以提高遺贈稅、營業稅,做為長期照護的資金來源,每年約四百億。但是在台灣愈來愈多需要長照的民眾,此筆資金來源可以說相當不足;而且遺贈稅率由十%提高至廿%,有可能受影響者會提早做避稅規劃,使稅收無法增加;屆時,只好再提高營業稅,將降低消費意願,損及經濟成長率;日本安倍政府可說是前車之鑑。因此,新政府要執行長照政策時,務必考慮上述的評論,避免人民又對政府失去信賴感。
政治是管理全民的事,而涉及全民就是麻煩的事,並不能只有單向思維。我們寄望新內閣在提出政策時,除了強化溝通外,亦需有解決負評的措施、實現政策效益的作為,具體做出成效,建立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