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6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499之亂 不應破壞市場良性競爭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6823/web/

.聯合報社論/「改革」二字不足以合理化所有劣政
.聯合報黑白集/經濟學家的加薪遊戲
.經濟日報社論/499之亂 不應破壞市場良性競爭






經濟日報社論/499之亂 不應破壞市場良性競爭


2018-05-16 00:3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電信三雄上周陸續推出499元4G上網吃到飽限時方案,引發搶購風潮,也出現對既有用戶不公平等諸多爭議,被譏為「499之亂」。不過亂象似乎都集中發生在中華電信,其他業者相對較少,有其根本原因,主管機關必須正視問題並有因應之道。
各界都將本次爭議的矛頭指向中華電信,中華電信也用給消費者「小確幸」以及商業競爭等理由回應。中華電信表面民營、實際國營的身分,使得問題更加複雜。再者,各業者優惠內容大同小異,甚至有新進業者下殺到399元,為何只有中華電信引發搶購,更耐人尋味。不過在論斷是非之前,有必要解析一下中華電信忽然大發佛心的真正原因。
論用戶數中華電信確實傲視群雄;民國106年(2017年)底時行動通訊用戶數為1,045萬人,全台最高,另外兩家主要業者台灣大及遠傳用戶也都在720萬上下,雖有差距但似乎還不到只有中華電信會因促銷而造成社會事件的程度。
進一步看看搶購的主要可能對象,一種是中華電信既有用戶,特別是目前月租一千餘元的吃到飽用戶,也包含其他月租超過499的用戶;另一種是從其他業者跳槽而來的新用戶。對現有用戶而言,降價換約之後,中華電信立即損失原本穩定的月租,打的算盤應該是在用綁約30個月來維持用戶數,並且搶來新用戶。這是因為以民國106年(2017年)為例,中華電信的4G用戶成長率為19%,是所有業者中最低的。相較而言,亞太及台灣之星二家新進業者用戶雖少,但成長率卻高達50%,可見新業者打的低價加吃到飽的牌確實有效,加上與遠傳合作的Line mobile也在4月推出Line 499吃到飽方案,因而為了留住現有用戶甚至維持成長,中華電信的確有出手的壓力。
許多目前千餘元吃到飽的用戶,是因為購買手機享有高額手機補貼而來,退租改用499方案必須補償手機補貼並不划算,因而雖是剝削感最強的一群,不爽程度最高,但未必是排長龍搶購的主力。中華電信爭取的關鍵對象,是之前為了低價選擇新業者的用戶,因為中華電信感覺上網路涵蓋最廣外,另一個誘因是網內互打免費。由於用戶數愈多、網內互打的機率愈高,按NCC統計,民國106年(2017年)中華電信行動通話網內去話的分鐘數,是新業者的六倍、台灣大的四倍以及遠傳的二倍,凸顯出中華電信499方案中網內互打免費也是另一個誘因。
另一個有趣的統計是,中華電信用戶雖然最多,但4G傳輸傳輸量竟然低於台灣大及遠傳。簡言之,相較於競爭對手,中華電信用戶的特徵是「講電話多、上網少」,採取上網吃到飽的促銷壓力也低於競爭對手。最後的考量可能是留住3G用戶。依據NCC規定,3G服務將於今年底終止,而在所有業者中,中華電信的3G用戶數最多(仍有246萬),藉由此一促銷不但可收留住客戶之效,還可藉機搶人。在此情況下,我們大概可以預見,等這一波促銷結束後,不但短期內中華電信的用戶成長率會顯著增加,且30個月內也能保持穩定。
對中華電的經營而言,此一結果自然有益,並非沒有成本。除過去幾天混亂的社會觀感及不便外,更重要的是網路就像高速公路,在車道有限的情況下,若用路人增加,自然就會塞車;這是重要的服務品質項目,主管機關須確實把關,絕不能以降低品質換取企業利益。再者,中華電身為國營企業,更有帶領電信業持續投資以確保4G寬頻的價值,不能單純以商業競爭為藉口,而犧牲服務品質。最後,本次爭議後是否會造成市場更為集中,導致競爭無以為繼,長期代價更是主管機關須嚴加監測把關的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經濟學家的加薪遊戲


2018-05-15 23:4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長賴清德(左)前天率領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右)等部會首長舉行記者會,宣示要解決低薪問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施俊吉在國內經濟學界的評價如何,未知其詳,但在稱不上人才濟濟的賴內閣之內,也算被委以重任了,負責端出搶救低薪的藥方。副閣揆的說詞林林總總,聽在民眾耳裡多半和「救低薪」無關,反倒像是在辯解「並非低薪」。例如,宣稱平均薪資乃被移工所拉低,又說實質總薪資近六萬創歷史新高。
老百姓若真有「實質薪資歷史新高」的感受,早就薄海歡騰了!實情卻是,施俊吉的移工拉低薪資說,馬上和賴清德的「低薪做功德」說並駕齊驅,列入網友最不爽的低薪「十大幹話」之一。
有人說,平均薪資被移工拉低,理論上沒錯;但低薪的痛苦要拿統計當安慰劑嗎?政府該管的是結構性問題,是產業架構和市場規則。而當前的景況是:企業主不肯投資,中產階級不敢消費,銀髮族擔心變成「下流老人」。這些,無一不和國民信心有關,追根究柢更是政府的政策反覆、隨意變更市場遊戲規則所致。不信的話,請翻出在台美僑商會、歐僑商會的白皮書建言,一看即知。
「政院提救低薪藥方」令人好奇,但看完了經濟學家的數字遊戲,讓人心生「又被騙了」之感!這不就像拔管案由教育部反覆玩文字遊戲一般,這條路說不通,就換另套說詞再混一遍,拗久了讓人聽累了,出手的人遂得意自認矇混過關。台灣經濟如死水一潭,但見人才出走潮益發活絡,不知當官的經濟學家能繼續編出什麼加薪戲法?






聯合報社論/「改革」二字不足以合理化所有劣政


2018-05-15 23:4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執政即將滿兩年,民調持續低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執政將屆兩周年,本報民調顯示,五成六民眾不滿意她的施政表現,滿意者僅二成九。值得注意的是,中立選民有六成一感到不滿意,高於平均水準;而民進黨傳統票倉的南部地區包括雲嘉南和高屏澎皆出現大逆轉,不滿意蔡總統施政的比率都遠超過滿意之比率。民進黨完全執政才兩年,即出現如此民怨高漲的情況,是一記當頭棒喝。
對於民調節節下滑,蔡總統似乎已發展出一套良好的自我防衛機制,她慣常以「改革路上的必然過程」為由自我辯解,彷彿她受到了民眾的莫大誤解與冤屈。她近日接受專訪時再度重彈此調說,自己的改革一直是「急行軍」,但「如果不做,國家會墜入懸崖,我把它拉回來」,她並強調自己並不後悔。
一流的國家治理,應該是要讓人民感覺良好,以做為國家的國民為榮,而不是只有執政者自我感覺良好。蔡英文屢次把民眾不滿意度高升,歸因於她推動多項「改革」、「戰線開得太多」,因而得罪太多人。這樣的說法,不僅簡化了執政問題,也不符合事實。事實上,根據本報的民調,在蔡英文各項施政作為中,滿意度最高的正是「推動年金改革」;由此可見,不少民眾肯定年金改革,雖不滿意結果,並不全然否定其作為。
換一個角度看,民眾最不滿意的蔡政府施政的前三名,依序為「推動經濟發展」、「處理兩岸關係」和「推動司法改革」;這三點,也是蔡英文滿意度最低的項目。先談「司法改革」,這是蔡英文大張旗鼓召開司改會議宣示要推動的工程,但至今看不到任何民眾關注的改革成績,參審制猶在風中,恐龍法官依舊活動自如,而大法官會議立場日漸向政治靠攏。如此連半吊子都算不上的改革,如何贏得民心?
再看,民眾對「經濟發展」和「兩岸關係」兩大施政項目如此不滿,主要原因是這兩大範疇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大家的實質感受越來越糟,蔡政府卻毫無改善的能力或意願。以「兩岸關係」為例,蔡總統上任後不斷重複「維持現狀」的口號,實際政策作為上卻採取「反中」、「抗中」的基調,導致陸客來台不斷下滑,因而廣泛影響到相關觀光產業、夜市商家生計和兩岸的農漁採購契約,甚至影響到台商的投資意向及大學的陸生招生。亦即,兩岸關係的惡化實質緊縮了台灣不少產業活動和交流善意,蔡政府卻對民眾的哀號無動於衷,寧可教人民勒緊褲帶,也要討好少數獨派。如此不恤民情的政府,有何仁心足以贏取認同?
之所以有高達六成二的民眾不滿蔡政府的經濟施政,也就不難理解。蔡總統一上任,就以「勞工是心頭最軟的一塊」為由大修勞基法,卻弄到勞、資、消費者三方都深受其害,最後不得不換掉林全重新修法。四年四千多億的前瞻建設計畫手筆雖大,卻不是用在瞻矚深遠的國家基礎建設,而是向地方撒錢綁樁,花在如育兒「百寶盒」之類的雞毛蒜皮項目上。包括為了營造「推動新南向有成」的假象,對於東南亞及日韓旅客來台胡亂砸錢補貼,甚至要將全國農業金庫的七千億元投入新南向的開發補助。如此漫無目標地撒錢,只求表面速效的建設,卻不用心追求產業的更新轉型、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蔡政府的作法其實正在把台灣經濟推向懸崖邊緣,不是嗎?
當民眾的不滿意度已經來到新的高峰,蔡總統卻仍在重複「不後悔改革」的老話,顯示她已失去自省能力。蔡英文的盲點是,以為拋出「改革」的大帽,即可合理化所有的劣政。事實上,施政不是只有「改革」,施政還包括各種「興利」,包括分享人民的挫折和喜悅,包括召喚和回應人民的需求。更別忘了,胡亂及殘酷的改革,往往比不改革還糟糕!

【重磅快評】梅雨變沒雨 賴神4招也沒轍

.【重磅快評】毀柯、擋朱 看蔡英文如何鋪2020之路
.【重磅快評】梅雨變沒雨 賴神4招也沒轍

.【即時短評】飲鴆止渴的台灣觀光 窮到只剩下錢
.【重磅快評】傾聽北檢葬送司法獨立的「三秒歡呼」
.【重磅快評】誰該為耶城美使館掀起的血腥及怒氣負責?
.【重磅快評】施俊吉變出59852 小英滿意這堂數學課嗎?
.【重磅快評】小英反咬一口 管爺就別再凌遲蔡政府了!







【重磅快評】梅雨變沒雨 賴神4招也沒轍


2018-05-16 10:04 聯合報  主筆室
台南白河水庫乾涸見底,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趕緊清淤。圖/南水局提供



最新的氣象預報帶來壞消息,至少到月底,大氣條件不配合,梅雨極可能要拖到6月;即便5月22日有一波鋒面,也因配合條件不夠滯留不下來,不算梅雨,可能一如去年,6月底才入梅。糟糕的是,政府抗旱作戰迄未啟動

缺水是賴清德內閣要解決的5缺之一,去年11月賴揆領軍召開全國水資源大盤點記者會後,至今並無積極動作;而且,設定的開源、節流、調度、備援4大策略,看來數字魔術層面居多,且優先供應工業、科學園區用水,並未顧及南部農業用水現況是供8休8;正值稻米抽穗最需要水的時候,停8天不供水,稻子結穗勢必劣化。
賴神的水資源盤點當然該做,但畢竟是為期10年、甚或更長期的大目標,遠水救不了近旱。就以水資源調度為例,經濟部設定曾文水庫水位上升至230公尺後,可運用水源多出5,000萬噸,即可支援南部用水。現實是,這些夢幻數字非但未有進展,反而更糟糕;曾文水位低到僅188.21公尺,有效庫容僅6.6﹪,庫底見天呈現草原景觀
「春雨貴如油」,大家都知道春天是旱季,雨水很少,但像今春雨水少到這種程度,確實罕見,尤其有限的雨未下到急需水的地方。氣象局統計1至4月降雨,沒有農、工業的大台北下了500毫米,少於均值,但勉強還可以;南部縣市慘了,同期大約只有100毫米上下;5月初那波鋒面雖有降雨,但迅速南移出海,連解渴都談不上。
賴神解決缺水的方針大致不脫前瞻計畫的「水環境建設」。計畫很大,8年2,500億元,能兌現幾成?沒人敢樂觀;就算屆時能達陣,也救不了迫在眼前的旱象。何況,列在前瞻的計畫項目許多過去即因爭議大推不動,改列前瞻就能推嗎?
亞洲開發銀行剛發佈的區域氣候變化報告,警告愈發嚴重的極端氣候讓旱澇加劇,降雨量未見減少,但降雨日數大減。這正是台灣感受深刻的問題,春季無雨,梅雨遲到,甚至空梅,隨即進入颱風季的暴雨期。非旱即澇,人民拚經濟的成果大比率給了天災。
解決缺水除了賴神的4招,其實根本對策還是治山防洪,最好的水庫不是土石壩、混凝土壩,是土地,當土地能保水,水資源即源源不絕。現況何如?各部會、各級官員都著眼短利,讓破壞不但繼續,還加劇。
當令水果枇杷、鳳梨又多又甜,行政院的大頭們享受水果的同時,別忘了水果甜是因少雨、乾旱,吃水果時別忘了解決缺水問題。







【重磅快評】毀柯、擋朱 看蔡英文如何鋪2020之路  


2018-05-16 16:25 聯合報  主筆室
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轉述選對會決議表示,選對會將向主席建議,啟動台北市長選舉徵召程序,評估人選。記者黃義書/攝影



台北市長選情錯綜複雜,民進黨選對會今天終於決定自提人選,同時啟動黨內徵召程序,形同宣告總統蔡英文對台北市長柯文哲投下反對票,一場折騰下來,蔡所計算絕非柯所提的台灣價值不及格,而是她的2020之路是否順遂,絕不讓柯文哲及朱立倫擋路而已
選對會下午作出三點聲明。第一,徵詢基層,多數認為民進黨應提出自己的市長候選人;第二,民進黨已執政,未來的市長應與中央執政一致,共同推動政策,實踐改革理想;第三,選對會建議啟動徵召程序,開始評估人選,若人選超過2人,可進行協調並參酌民調,選對會討論後將建議人選提報中執會確認。
民進黨中央執政不力,蔡總統滿意度一路走低,減損執政與連任的自信,對台北市長選戰表現尤為明顯,偏偏柯文哲自信大過實力,毫不在意對民進黨擺出高姿態,蔡原想循四年前舊例禮讓柯,把柯困在北市,好不容易想出「台灣價值」再次確認的答卷,無奈柯腦子管不住嘴巴,即使想出「清廉勤政愛鄉土」的答案,但在「卡管」事件大大傷了民進黨的心,也打亂了蔡英文禮讓的布局。
天知道,不受控制的柯文哲會跑到深綠電台受訪為「兩岸一家親」道歉,儘管事後補充說明,又說兩岸一家親的基調不變,前後錯亂矛盾,不僅禍從口出也讓人看破手腳,對蔡英文來說無異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在柯療傷之際,改由選對會上陣收拾殘局,也正式啟動「毀柯」計畫
蔡要順利連任,除了毀柯之外,更重要的更是要封堵新北市長朱立倫,朱立倫卸任市長後,侯友宜無疑是他頭號分身,這也是為何她要登壇拜將請出王爺蘇貞昌出馬再戰的原因,還不惜挨批也要讓陳菊從高雄北上出任總統府秘書長,還要她「兼差」擔任蘇總部主委,新北市之役可以說是2020的藍綠前哨戰,眼看國民黨的雙北戰線漸成型,蘇貞昌當然心急,一句「不要讓我選得太辛苦」,蔡自然要埋單,禮讓柯文哲的盤算只好打掉重練。
只不過,政治利字擺中間,沒有人會說真話,還記得蔡總統曾對吳秉叡和姚文智都說過會「我如果偏心,一定會偏著你」的話,如今吳已出局,姚文智忙得滿頭大汗,一切歸零,最多也是牛棚三號投手,想必此柯文哲也有類似感慨,他三番兩次力保吳音寧,絞盡腦汁想出「清廉勤政愛鄉土」交卷,還上電台向綠營交心,還不是白忙一場?

聯合筆記/幫教育部開天眼

.人民的感覺 將反映在九合一選舉
.聯合筆記/幫教育部開天眼
.快結束校長風波 為高教解套
.社會創新入法 鬆綁公司法挺社企
.國際家庭日 一起提升家的價值
.499之亂…將帥落伍 累死三軍






聯合筆記/幫教育部開天眼


2018-05-14 23:35 聯合報  許俊偉
台大針對校長遴選案舉行臨時校務會議,做出教育部應盡速聘任的決議。記者鄭清元/攝影


教育部上月底宣布駁回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人事案後,台大上周六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討論因應之道,最後通過其中提案,要求教育部盡速發聘,必要時會依法尋求救濟。
教育部當晚也火速發出新聞稿,認為台大遴選瑕疵非校務會議討論後就獲補正,要求台大遴委會重啟遴選補正瑕疵。
這最新一局的對戰,雖有某種程度上的意義,卻毫無實質進展,一如過去以來的荒謬:教育部持續「鬼遮眼」般致使台大不斷「鬼打牆」。
管中閔遭指的當選資格疑雲,從兼任獨董、論文抄襲到赴陸兼職,其中論文案本就子虛烏有,而教育部在赴陸兼職始終找不到違法實證,拔管因而回到最初的獨董爭議。教育部硬是在遴選規定未要求揭露獨董的情況,指管的獨董程序未完備就先兼任,且與遴委蔡明興間有利益迴避問題。
台大為此一月底即重開遴委會,認定蔡明興不具需迴避事由,也指管任獨董對遴選結果「難認定有影響」,當時會議紀錄還有遴委、教育部政次姚立德的簽名,但教育部為了拔管選擇裝瞎。
前教長潘文忠轉而說,會再視台大校務會議決議,納入准駁參考。台大緊接在三月下旬召開首次臨時校務會議,投票表決擱置所有議案,但教育部視而不見,還駁回人事案。
台大上周被迫鬼打牆、二度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要求教育部盡速發聘。教育部這回自打潘文忠嘴巴,改稱校務會議決議不具意義,要遴委會重開。
台大不想再隨鬼遮眼般的教育部玩程序,打定不重開二次遴委會。且台大就算真的再開遴委會,若仍決議管當選沒問題,為拔管而「鬼迷心竅」的教育部,恐怕一樣不會埋單。
能幫教育部「開天眼」的,僅能冀求法律途徑。但在行政院和教育部都公開表達拔管公文非行政處分,該案想在行政院訴願會直接闖關的機會恐怕不高,除非蔡政府「迷途知返」,否則可能仍須待行政法院終結這場迷局。
前副總統呂秀蓮和前閣揆張善政打破藍綠共同聲明「挺法治」。蔡政府若持續當局者迷,不適時抽身,不少人可能還沒等到行政法院判決的那一天,就先在九合一選舉用選票自行宣判,送執政霸權為台灣高教陪葬。管中閔受訪呼籲蔡總統五二○就職兩周年前弭平這場政治風暴,也許就是幫教育部開天眼的好時機。






快結束校長風波 為高教解套


2018-05-14 23:50 聯合報  賴明詔/成功大學前校長、中研院院士(台北市)
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與媒體茶敘,呼籲蔡總統不要讓校長遴選的政治風暴擴大。 記者鄭清元/攝影


台大校長遴選鬧劇已屆四個月,教育部和台大演變成劍拔弩張僵持不下,不論哪方有理,已變成騎虎難下的僵局。還有人說風涼話,說校長不重要,就讓台大校長告缺,教育部的經費還不是照樣撥下來,校務照常運作,何患之有?
殊不知大學校長太重要了。如果大學只是純粹知識的交換傳遞,也許還可以說校長不重要,但大學的功能不只包括傳道、授業、解惑,大學有培育人的視野、建立健全人生觀的責任,未來的社會菁英及國家領袖大部分曾在大學洗禮成長,何況台大是台灣高等教育學府的龍頭,這時校長的領導風範就更重要了,這就是為何大家懷念傅斯年等早期校長的原因。
在過去數個月,我們痛心地眼看台大在沒有校長的情況下凋零萎縮,教育部與大學互鬥內耗,而鄰近國家的大學往前衝,我們的競爭力在何處?這個僵局已經不是單純的法律問題抑或管中閔是否適任台大校長,如果硬要用單一理由來裁決,將不能被普遍接受,如此耗時拖延受傷的將不只是台大,而是台灣所有大學未來的校長,乃至高等教育的成長。
今天的僵局如何解套,教育部和台大各有堅持,也許可以各退一步,教育部可以承認大學自主,校長遴選委員會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更何況遴選委員會裡早就有三位教育部代表),同意台大遴選結果;同時台大也願意檢討校長遴選辦法,追蹤這次遴選過程所引起的相關問題。畢竟教育部與台大對於提升台灣高等教育的聲譽,有共同的目標及責任,雙方同舟共濟,何必要把對方置於死地?這才是對台灣高等教育最有利的解套辦法。






人民的感覺 將反映在九合一選舉


2018-05-14 23:35 聯合報  陳一新/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新北市)
圖/季青


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從藍到綠、從中老年人到年輕人,蔡英文總統的聲望都普遍下降,對她繼續領導欠缺信心的民眾卻有增加之趨勢。聯合報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她執政兩年不到,竟已出現「執政危機」,人民則對她產生「信心危機」。
不論蔡總統稍早對高中生說「十年後台灣的總統會更難做」,還是昨天接受訪問舊調重彈「施政滿意度下滑是改革路上會遇到的必然過程」,都難逃人民對她施政的檢驗
針對蔡總統在經濟發展的表現,有六十二%民眾不滿意,僅廿五%滿意。此外,由於她的大陸政策影響陸客與陸生來台的意願,而造成許多餐館、旅館、大飯店、紀念品店生意一落千丈,有五十六%民眾不滿意她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與表現,僅廿四%滿意。由此觀之,台灣民眾還是非常務實的,對荷包是否縮水最為重視。
泛綠與泛藍支持者對蔡總統施政表現滿意度,與他們的意識形態光譜若合符節。例如六成二的泛綠支持者滿意她的施政表現,其中又以社會福利和年金改革的支持度最高;而八成二的泛藍支持者不滿意蔡總統在各項施政表現,其中尤以兩岸關係和經濟發展的不滿意度最高。
但台灣各地區對蔡總統施政表現的不滿意度往上攀升,自然讓蔡英文如坐針氈。北北基、桃竹苗、中彰投和宜花東離島地區民眾不滿意的都超過五成四,顯示許多縣市在年底「九合一」選舉可能會變天。雲嘉南和高屏澎民眾去年還呈現兩極反應,但今年則不滿意者占多數,是否顯示民進黨在這些固有票倉也已出現鬆動?
再就年齡層觀之,不僅卅至五十九歲民眾有六成以上不滿意,廿至廿九歲民眾不滿意的高達四成七,可能更讓民進黨觸目驚心,不僅「三一八學運」的熱度已逐漸退潮,而且學運世代也慢慢趨於務實。這份民調顯然也對蔡英文一度高唱入雲的「天然獨」打臉。
在經濟不斷走下坡與生活壓力日益升高的今天,人民對蔡英文的「治國無方」自然愈來愈有感。雖然民調數字僅供參考,但是一葉可以知秋,民調顯示出「人民的感覺」多少會反映在國民黨與民進黨年底「九合一」的選舉結果之上。





社會創新入法 鬆綁公司法挺社企


2018-05-15 00:00 聯合報  方元沂/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兼學務長(台北市)


經濟部將於近日研商共/兼益公司納入公司法之立法政策,正式將社會創新導入公司法,鬆綁公司法支持社企,引領台灣踏出創造社會創新經濟奇蹟的第一哩路,也讓這次公司法修法成為國際間焦點!本文針對此專章的脈絡和未來影響提出以下淺見:
首先,我國社會企業的發展政策,從民國102年(二○一三)社企元年的「先行政,後立法」政策至今已到了調整法規的階段,而政府為因應國際發展趨勢,日前更將狹義的社會企業概念開展成更多元包容的開放性社會創新概念,因此在法規調適階段,應就各組織類型的母法是否符合產業需求及政府補助的作用法成效兩方面檢視,來建立社會創新經濟發展的友善法規環境。
共/兼益公司法專章」,即是屬於組織法調整,所以本質上就不會涉及到租稅減免、政府補助或認證等爭議,亦不會有排擠到其他社會企業組織類型(如基金會、協會、合作社等)之疑慮。以美國實務經驗觀之,共/兼益公司法不但沒有排擠其他類型之社會企業,更成為所有社會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持之一。
其次,從共/兼益公司專章條文設計觀之,極有助於創業家發展多元的社會創新經濟商業模式,以章定社會目的方式,給予創業者彈性開放選擇,可以是符合三重基線的一般社會目的或特定社會目的為其章定目的,用以鎖定公司使命並讓公司經營者對此負起責任;而專章以強制自主的揭露方式,透過市場自律力量,可有效避免洗綠。
另外,專章的規定,也不會造成公司太大負擔,除大小分流外,創業者可使用經濟部規畫的工商登記平台,在平台的自主揭露專區上,揭露公司章程並完成簡易公益報告書模式,即可符合法規要求;而公司在名稱上亦可選擇僅載明於章程,無須冠名兼益公司名稱,可避免現存公司之負擔和困擾。
最後,就專章預期的影響來看,將是台灣社會創新大傘下眾多組織型態的選項之一(未來政府可以針對財團法人/社團法人/機構及合作社等其他社企組織型態及相關法規提出修正或補強),提供一個新的公司組織選項,協助公司型社企更有效地「鎖定社會使命」,與一般營利公司之企業社會責任CSR有所區隔,同時強化與各利益關係人(員工/客戶/投資人/社區)之間的信任關係、降低溝通成本與風險,並吸引有同樣理念的民間耐心資本投入,形成共好的社會創新生態系。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hiller盛讚運用商業經營力量,來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的共/兼益公司法,是最值得期待的公司組織創新發明之一,而「共/兼益公司法專章」歷經立法院三年多接力提案,充分融入符合台灣社企發展脈絡的需求和考量,期待政府能藉由這次新增專章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將社會創新導入公司法的國家,大力發展台灣共好的社會創新經濟!


兼(共)益公司立法內涵。 方元沂/製圖





國際家庭日 一起提升家的價值


2018-05-14 23:57 聯合報  王以仁/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系教授(嘉義市)
台東縣家庭教育中心日前舉辦「愛在五月天」國際家庭日活動,縣長黃健庭(左)與劉櫂豪、劉鎮寧等來賓贈送在場婦女們每人1株康乃馨。 記者羅紹平/攝影



聯合國將每年的五月十五日定為「國際家庭日」,期盼能藉著這個節日的慶祝,促使全球各地重視家庭的價值。近半個世紀以來,「家庭」的定義與內涵,正在快速多元化的改變中。家庭議題過去被認為是不可逾越的「私人領域」,但台灣在民國92年(二○○三年)通過「家庭教育法」之後,即具體地宣示政府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視,並闡明家庭在個人生命不同階段的人、事、物等方面,都有學習之必要性。
台灣近年來在家庭和婚姻方面的重大變化,包括:離婚成長率快速上升、新生兒出生率持續低迷、貧窮家戶不斷擴增,及老年人口大量增加等。其實,「家庭」是社會國家最根本的基礎,但現今許多年輕人瘋狂追隨著「不婚、不生、不養、不教」的風潮,致使「少子化」與「家庭價值混淆」等現象,儼然成為我國社會及人口政策的極大隱憂。
個人常戲稱像我輩在台灣四○或五○年代出生者,若從家庭與家人關係的角度來看,恐怕是華人社會「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以及被兒女棄養的第一代」。在時代環境快速變遷及整體經濟惡化下,離婚及單親家庭比率正快速上升。同時,也不忍心對下一代有太多苛求,年輕人要找一份好工作實在不易,而薪資卻只能在廿二K邊緣徘徊;再加上宅男、宅女和啃老族充斥其間,只能感嘆好日子似乎已經逐漸遠去。無怪乎年輕一代會對於結婚生子,感到興趣缺缺!
過去國民黨執政時,將民國一○二年訂為「家庭教育年」,也責成行政院訂定民國一○二到一○六年的「家庭教育五年發展中程計畫」,只可惜重視及落實不夠,加上媒體也興趣不大,因此不見重大成效。
家庭是維繫一個國家經濟成長、尊重多元文化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此藉由「國際家庭日」,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文教基金會、宗教團體與社會大眾能共同關心家庭相關議題,讓我們能重新熱烈地擁抱婚姻及家庭,共同提升家庭的價值。





499之亂…將帥落伍 累死三軍


2018-05-14 23:54 聯合報  王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台北市)
台南市一處中華電信據點,以叫號機故障為由,要求民眾現場排隊申辦499,店裡擠滿人潮。 記者修瑞瑩/攝影


十四日民意論壇英國華僑陳志今的投書「善待老客戶,向歐洲看齊」,其實點出我國電信業服務心態與科技應用嚴重落伍的本質問題。
一個號稱電信軟硬體的製造大國,民眾行動接收與4G上網比例全球名列前茅的國家,該國居於領導地位的大電信商推出促銷方案,竟然會容忍近百萬新舊客戶大排長龍臨櫃換約至深夜,而員工也累到無法吃飯回家,這不正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最佳寫照。
事實上,所有這些換約、申辦與開通的作業,完全可以在網路上解決,而事前依數據分析也應該可以預測大批民眾會立即換約,每天申辦數量與每人花費時間,機房所需要的流量與客服流程也完全可以預估,並以科技解決。我們卻看到完全像是個臨時起意的促銷活動,而該官股為主的電信商董事長以百貨公司周年慶打折為例,勸說之前已經買貨的消費者應自認倒楣。這更印證該公司高層,將電信服務比為實體店頭行業的心態與落伍認知
我們周邊的國家比如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莫不以高超的電信科技與創新服務為基礎來帶動國家經濟,他們以完善的電信基礎建設與服務能力,在虛擬網路中促使政府效能、金融交易、影視產業、醫療、教育與物聯網邁向高效能的智慧型國家,成果蔚然。
英國銀行界去年力推FinTech(指間科技)服務,超過廿五家英國的掌上型移動銀行準備上市,預測此後實體銀行逐漸消失,人人口袋中都裝有行動銀行,所有交易作業都在手機上完成。已經開始營運的Monzo,透過電子信箱的驗證,從下載App到完成開戶不到二分鐘。不需要臨櫃,更沒有排隊這種事情。
我們的國家身處廿一世紀,但處處仍看到以廿世紀甚至是十九世紀的心態來治理國家或企業,具有官方色彩的中華電信位於高科技行業的前端,過去靠壟斷而獲利驚人,但499之亂是一面清澈的鏡子,值得深思與反省。

盛治仁/新官上任 一定要點三把火?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盛治仁/新官上任 一定要點三把火?
.方祖涵/選秀狀元與優步司機
.蘇蘅/我想讀傳播 因為想當YouTuber

.王正方/台灣見不到「深圳速度」
.嚴震生/只看見刺、卻看不見梁木的台灣
.葉銀華/公司如何還財於股民?
.洪蘭/當學生不會唱國歌…
.馬凱/血腥屠夫如何變成一代天驕?
.周行一/給台大機會成為偉大的大學

.王建壯/「拔管」這件事讓人感到恐怖
.劉維公/吳茂昆下台
.陳立恆/台灣,需要一場「新」五四運動
.盛治仁/懂得分析數據 更要善用數據
.薛承泰/顏色專業,真管用,整管用

.方祖涵/假釋犯難敲響的自由鐘








盛治仁/新官上任 一定要點三把火?


2018-05-16 00:38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從部屬成為主管,在心態、思考模式及做人做事方法,都必須有所調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有雜誌社來找我討論,錄製一套影音心得,來分享過去在不同職場的經驗。看到了她們提出來的題綱,覺得一方面藉由系統性地思考整理這些問題,對自己的思路也非常有幫助。另一方面也想像,如果自己在一開始擔任主管的時候,也有機會得到類似的提醒,也許可以少犯一些錯誤。
從學生進入職場,或是從部屬成為主管,都是一個很大的轉型,不管在心態或思考模式以及做人做事的方法,都必須要有所調整。這次的影音課程,雜誌社希望我把焦點放在給中階主管的經驗傳承。當上了主管,往往希望很快有所表現,但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管理風格,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遠遠大於急於樹立領導威信帶來的好處。不妨先靜下心來,觀察思考自己的環境和努力方向,積小勝為大勝,逐步贏得同仁和公司的信任。
很多主管也常有一個困擾,就是覺得自己做事非常認真,也很有績效,可是為什麼跟老闆的評價落差這麼大?除了老闆沒有看到自己的努力之外,也有可能是自己做事的優先順序和老闆/公司的不一樣,結果就是自己做得辛苦,但是公司卻認為在重要的面向上沒有看到預期的成績。如何適度調整作為主管的優先順序,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被升遷為主管的時候,往往心裡想到的是自己部門的權責和重要業務要推動,但往往忽略其他部門對自己部門的期待、公司對自己部門的期待,甚至於公司的總體目標為何。應該要試著以從後到前的順序去調整自己的工作重點,才會是有潛力跟著公司成長的將才。
部門之間推諉責任,往往是老闆最不樂見的事。站在公司的立場,重點是事情有沒有做好,而不是執著於究竟是那一個部門去完成的。經常在分工時推卸任務的部門和主管,短期可能自以為省了很多麻煩,其實是放棄了自己未來承擔更大責任的機會。篇幅所限列舉一些在職場上的觀察和體驗,希望能夠提供新任主管的朋友們做為參考。
這個平台對我也是一個新鮮的體驗。對我這個世代的人來說,相對還是較習慣以文字溝通而不是透過影片。過去的教書經驗,也是著重於實體空間裡的集體學習,而非如新的世代,已經習慣在網路上自主學習探索。網路平台讓學習不再受到時間、地域和空間的限制,在強調終身學習的此刻更加重要,降低了只靠傳統教育所產生的學用落差。
另外我也希望這是一個可以協助世代對話的平台。大多數的企業裡,普遍是四、五年級的高階主管和七、八年級的基層員工。不同世代的價值觀和思考方式確實存在差異,能夠多對話就能增加合作的順暢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能夠投入這樣的互動,讓更多寶貴的職場經驗可以被分享。
其實管理沒有最好的模式,只能因人因時因地因事去找出最適合的作法。但是如果能夠從他人的經驗中得到一些啟發,或許能夠讓自己少走一些冤枉路。我最期待的,還是希望從有觀看的朋友身上,得到正反意見的回饋,減少自己的盲點和自以為是的觀點生也有涯,知也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