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經濟/發展物聯網產業 政府應該總動員

.聯合報社論..TPP若未通過,台灣如何因應?
.聯合報黑白集.韋小寶到包青天
.經濟日報社論.發展物聯網產業 政府應該總動員






經濟/發展物聯網產業 政府應該總動員


2016-08-15 02:4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近期拜會企業了解產業動態,他表示這趟學習之旅發現企業已慢慢往物聯網的方向在走,相當值得鼓勵。他認為物聯網應用範圍極廣,美歐國家多以「車聯網」為優先切入點,台灣會參與,但國內汽車工業不強、數量也不夠龐大,因此應朝向醫療、教育、節能等小領域應用層面,政府也會提供物聯網的實驗平台,並以此作為亞洲矽谷計畫的重點工作項目。
物聯網市場在全球已經逐漸發燒,主要國家、國際領導廠商都積極在各領域布局,幾乎食衣(醫)住行育樂生活各層面,以及工業物聯網的範疇都已有重量級廠商及新創企業投入。看似機會無窮的各類多元市場,以台灣的產業基礎及資源稟賦,究竟應該聚焦在何處才有機會差異化?如何推動才能在最短時間內看到成效?恐怕是現階段政府最該費神的議題。
誠如陳主委所言,車聯網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台灣在車用電子零組件上已有很好的基礎,應不會缺席。但因國內汽車工業基礎並不強,很難提供資源進行先進的研發與市場試煉,因此在優先順序上,或許應考慮投入醫療、教育及節能等方面。就資源基礎優勢的建立與展望而言,醫療及教育領域的確是國內可以充分發揮的領域,若真的可以在這方面有所突破,相信以台灣世界級的醫療技術及服務水準,加上過去資通訊產業的優勢,絕對可以創新出頂尖的全球醫療物聯網的產品與服務。
不過話說回來,結合台灣既有的領域,加上原有的資通訊產業優勢,共同發展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這樣的想法與呼籲已見之多年,且產官學研各界都有一致共識,但為何仍在原地踏步,未見任何大幅度的進展?究其根源,主要還是在於產業推動主體及法規制度的問題。
以產業推動主體而言,過去每當在檢討經濟及產業困境時,各界矛頭多指向經濟部及國發會,其他部會多置身事外。大家應該都同意,經濟發展並非經濟部及國發會獨有之任務,而是行政院所有部會需要共同承擔的責任,甚至有些非經建部門,其功能及主管職責更直接影響著經濟發展,但這些部會對產業的發展似乎都無感。
事實上,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政府在法律上也做了一些調整。以民國99年立法通過的產業創新條例為例,內容指出在企業投入創新活動、產業人才資源發展、資金協助、產業投資、產業永續發展環境及土地提供等各方面,政府應提出具體措施以提升產業競爭力。內容明訂條例公布施行後一年內,行政院應提出產業發展綱領,而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則應訂定產業發展方向及產業發展計畫,地方政府得訂定地方產業發展策略。究其立法精神,應在於徹底轉換中央有些部會過去皆以監管產業為己任的思路,例如金融、電信、醫療、教育、農業等,同時賦予產業發展之政策任務。當然,也期許各級地方政府能夠在產業振興上扮演應有的角色。
因此,只要政府能夠依法行政,醫療服務產業由衛福部擔綱產業發展的主體,教育服務業則由教育部負責推動,金融、電信產業亦復如是。在產業推動過程中,並設定明確的產業發展目標加以管考,其他部會則就其主要職能加以協助,尤其主管部會最為熟知其轄下行業之法規最窒礙難行之處,若由其來主導解決振興產業所面臨的各種法規限制,才有機會翻轉目前因權責不明而造成產業停滯不前的狀況,陳主委所提的醫療、教育及節能物聯網的應用才有機會在台灣實現,而其成果才有可能進一步在世界市場上發光發熱。

聯合/韋小寶到包青天


2016-08-15 02:4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成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蔡英文欽點立委顧立雄出任。顧立雄為此顧盼自雄,宣稱將力拚在年底前讓國民黨黨產歸零。這麼大的口氣,連綠委聽了都擔心,黃偉哲連忙奉勸他:光黨產登記申報就要一年,「不急著半年吧!」
不客氣地說,討黨產這種事交給顧立雄主導,到底明不明智,讓人懷疑。顧立雄曾任陳水扁的御用律師,大家對其表現記憶猶深;他又是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黨派色彩濃厚。蔡英文不邀請社會形象良好的公正人士來主持大局,卻讓一個伶牙俐齒為貪腐、犯罪辯護的律師出任此職,並不妥當。
對於這個人選,宋楚瑜語帶保留,只說期待顧立雄扮演「包青天」的角色,不要變成了「韋小寶」。這個期待,恐怕太強人所難。
老實說,要一個古靈精怪的人扮演四平八穩、明察秋毫的「包青天」,顯然是不可能的任務,同時這也太違反人性。而宋楚瑜之所以提起「韋小寶」,應該是看出顧立雄的性格有近似之處;那麼,一個長於周旋的人,會不會有耐心和理性冷靜梳理國民黨黨產的公私歷史糾結,據以作出公平無爭的處理,恐怕就是另一個問題。
有趣的是,當藍綠都對黨產「歸零」做好心理準備後,真正的棋局才要開始;那就是:要「怎麼下手」?蔡英文看中的也許是顧立雄的律師背景,但她也許得開始擔心他的莽撞;若做不成包青天或韋小寶,

聯合/TPP若未通過,台灣如何因應?


2016-08-15 02:4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於白宮召開聯合記者會,兩人皆表達支持TPP。華盛頓記者張加/攝影


太平洋兩岸十二國好不容易達成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而如今,主導的美國之兩黨總統候選人都公開反對此協議。TPP若不能在歐巴馬剩下的五個月任期內通過的話,可能被新總統無限期擱置下去;這不僅危及美國的領導地位,所有TPP成員國及希望加入的台灣在內都必須重新思考出路。
歐巴馬日前藉歡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時特別強調,「現在我是總統,我支持TPP」。但就在他談話之際,六位共和黨眾議員聯名寫信,要求歐巴馬勿在年底提出表決。稍早國會以二一八票對二○八票通過快速授權,這六人站在歐巴馬這邊;現在這些人轉向,便左右了歐巴馬落敗的關鍵。
面對TPP可能擱置,台灣必須重新思考:我們的發展出路何在?目前,世界各國無不以經貿為重中之重,在WTO談判遲無進展下,各國皆以簽訂雙邊或多邊自貿協定或加入經貿集團為目標;而加入美國主導的TPP及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正是台灣的目標。
馬政府時代的作法,是兩路並進:一方面與大陸簽定服貿,洽談貨貿,希望經由大陸協助加入RCEP;另一方面則積極與美國洽商第二輪加入TPP的可能,關鍵在農產品市場自由化,尤其是瘦肉精美豬的開放。民進黨上台後,兩岸關係僵滯,服貿無法立法,貨貿協商喊卡。農委會主委上台前一句「開放美豬」,立刻引發強烈抗議;蔡政府擔心動搖政權基礎,自不敢輕易再試。正因蔡政府裹足不前,沒有明確的新方向,雖喊出「新南向」的口號,但工商界不知道市場在哪裡,當然不敢貿然投資。
目前看來,TPP在歐巴馬任內通過的機會不大,而無論希拉蕊或川普當選,以目前協議的內容也沒有通過的可能;因此,台灣想要在蔡總統任內拿到第二輪門票,希望極其渺茫。也因此,此刻暫緩諸如美豬開放的美方壓力,可謂塞翁失馬;但如果還將鄧振中出任政委說成是為了推動TPP,恐怕是昧於形勢,且自欺欺人。
TPP是國際上最高規格的自貿協議,而以台灣目前的政治及社會氛圍,從農業到服務業都充滿濃烈的保護主義氣息,碰到任何開放措施都要抗爭;說實在,就算TPP此刻通過,其門檻也是我們難以跨過的。相對而言,RCEP是一個適合發展中國家參加的自貿協議,透過談判,可以去除關稅壁壘,而各國想要保留的保護部分也有相當彈性。因此,我國如先以RCEP的標準與這些夥伴國家談,循序漸進,再以TPP的標準與他們談,應更為事半功倍。
說穿了,目前籠罩在政府心中的,其實是政治陰影。因為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關閉協商機制,加入RCEP有政治上的困難;也因此,才會期待美國基於政治考慮,像對待越南一樣讓台灣以比較寬鬆的條件加入TPP,一舉與美國在經貿與戰略上緊密結合。但這種想望,終究要以失望收場。美國在乎的是自己的國家利益,每次雙邊經貿談判都寸步不讓,包括TPP也不例外,政治人物往往因政治考慮說不贊成就不贊成,辜負了其他亞太國家的期待。更遑論,國家領導人因談判讓步而下台的,所在多有。
我們認為,政府過度堅持政治口號,死硬不與大陸接觸,棄實際經濟利益於不顧,這和陳水扁時代的「鎖國」,只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別。況且,在今天的經貿立國時代,每個國家都在追求避險,故亞太各國既與美國談TPP,也與大陸談RCEP;我國外交處境已經先天不利,若還孤注一擲,當然危險。台灣沒有得罪中美任何一方的本錢,當美國為自身利益要拋棄盟邦時,連句場面話都不會留給說。從太平島事件,蔡英文政府難道還沒得到教訓?

聯合筆記/土耳其十萬人政治大清洗

.千元法國餐 離人民好遠
.撤司法院長提名 蔡人事決斷力堪憂
.國機國造 妄想「摸蜊仔兼洗褲」?
.為國安 應重新考慮兵役制度
.土地交給原民?請正名「歸還」
.朱立倫拆鐵窗…誰能讓鐵窗業蕭條?
.美挺台灣的背後…類九二共識
.聯合筆記/土耳其十萬人政治大清洗




聯合筆記/土耳其十萬人政治大清洗


2016-08-15 02:57 聯合報  郭崇倫

上周在美國紐澤西與賓州,好像回到了六、七零年代的台灣同鄉家中,一餐餐的聚會,不是在外面餐廳,是在熱心的同鄉家裡,豐盛的家鄉味,伴隨著大家交換從土耳其家鄉傳來越來越糟的消息:人權遭到踐踏,民主沒有希望。
政變後的土耳其,就像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甚至有過之而不及,規模如同蘇聯三零年代的史達林大迫害,或是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厄多安總統指責政變是由人在美國的葛蘭指使其國內信眾所發動,而我就是來賓州採訪葛蘭的。
原本這個訪問是在年初就約定,可是卻碰巧趕上政變。政變如此拙劣,一下子就失敗,很難相信這是事先周詳計畫的,反倒是政變後的政治清洗,精密籌畫,一波又一波,目前已經有接近三千名司法人員遭到停職,九千名警察遭到開除,一千五百名大學院長被迫辭職,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中。
很多人其實是冤枉的,也許是因為他們的家人在海外參加葛蘭運動,也許他們是葛蘭團體所經營的報紙訂戶,也許是仇家挾怨報復,十幾萬人被牽連,其中超過七萬人被解職,他們喪失健康保險,沒有退休金,房產被凍結,不得轉移,護照被凍結,待在家中,不知道何時會被逮捕;而且現在失去工作的人,未來將通過立法,不准雇用,「葛蘭信徒/恐怖分子」的標籤會跟著他們一輩子。
還有高達四萬人,被拘留或正式逮捕;過去有人身保護令,拘留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現在緊急狀態下,延長拘留至卅天,許多人被拷打刑求,看過《午夜列車》電影的人,都知道土耳其警察的殘酷手段。
政變才結束,還搞不清楚首從原委,就立即開始根據事先準備好的名單,開始逮人,無論身分地位,名單上的,一律拘捕,即使是最高憲法法院的法官,也有兩人被捕,最荒謬的是,名單裡面還有兩周前過世的人,可見政治清洗,早有預謀。
更駭人聽聞的是,如果父母被捕,現在將立法,不能由祖父母收養,而要由社會機構收養,這種「重新教化」的非人道方式,可與南美洲獨裁政權比美。厄多安政府還提出,五萬多份土耳其護照屬於恐怖分子,要求註銷,幸虧國際刑警組織沒有同意,否則都成了海外逃犯。
「現在的土耳其已經從蘇聯,變成了北韓」,在美流亡的土耳其人這樣說,我當時還不以為然,但幾天後的伊斯坦堡民主烈士大遊行,人數超過百萬,因為大家都要到指定地點簽到,沒有人敢不參加,不是北韓,能有這樣的動員嗎?

朱立倫拆鐵窗…誰能讓鐵窗業蕭條?


2016-08-15 02:57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



陪同家人到日本北海道旅行,人說,四季分明的北海道,不同季節各有景致,冬祭白雪春賞櫻,秋看紅楓,到了夏天最吸引人的除了開闊綠原,就是連山遍巒紫了一遍的薰衣草。
但北海道最吸引我注意的地方卻不只是景色,十天的行程,在北海道「看不到一面鐵窗」,讓我感受極為深刻。
新北市火警,鐵窗奪了民眾的性命,新北市長朱立倫痛心地宣示要「拆鐵窗」,居然引發了若干質疑。這讓我想到在北海道看到的「無鐵窗風光」。
還記得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甫就任內政部長的林洋港的豪語:「三個月內要讓鐵窗業蕭條」。雖然林洋港先生否認說過這句話,但這句,還是變成他的「經典語錄」之一。
不管林洋港有無說過此話,當時台灣各城市的「鐵窗風光」確實讓社會齊聲撻伐,除了有礙觀瞻,也不啻是公告世人,台灣是竊盜橫行的地方,更糟的是,火警時會阻去生路。
而鐵窗文化,據說台灣還是「發源地」,像日、歐、美加、紐、澳等多數國家都幾乎看不到。
台灣常自豪治安良好,某方面言,也確實是,以台北為例,女性若深夜走在街頭,基本上仍然安全,不像國外許多大城市,夜深獨行街頭相當危險。例如最近全球焦點的里約奧運,在里約另一個「吸睛」的地方,則是網路上瘋傳的影片,街頭青少年光天化日下公然行搶,怵目驚心。不只是里約,歐美國家城市街頭犯罪也是頭痛問題。
在台灣各地旅遊、行動,大致是安全的。這算是一種「台灣之光」。
但鐵窗氾濫,卻又透露著另類的「不安」,等於是台灣竊賊橫行的「另類明證」。果如此,則這又是另一種「台灣之恥」。
只是從一九八一年那句沒人認領的「三個月內讓鐵窗業蕭條」的豪語,到現在卅五個年頭過去了。鐵窗依然成為台灣另一種「此處無賊三百人」的反宣傳。「台灣之恥」依舊。
反倒是隨機殺人的暴戾之風這二、三年漸起,讓原來在城市安遊的「小確幸」似乎也漸難保。行動安全的「台灣之光」似也蒙上一層陰影。
出入平安、出入平安,如果鐵窗象徵的是一種「入的不安」,則無差別殺人的風氣,則是一種「出的不安」。豈能讓台灣走向這「出入不安」的最糟結果呢?
當然,要打破鐵窗文化,有千難萬難,除了法令的修正,觀念的宣導,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安全感,這安全感,經過了卅五年,台灣已歷三次政黨輪替,看來還是沒做到。也是一悲。台灣的政府(中央和地方)如果願意會同新北市朱市長共商解決這個問題,則是人民的福氣。

舒國治/旅行與城鎮的觀察

.舒國治/旅行與城鎮的觀察
.王健壯/正義必須以正義的方式取得
.周行一/給未來的主人翁
.王正方/準備好了瞭解整個歷史嗎?
.葉銀華/拚經濟優於稅改
.薛承泰/年金寶可夢
.王文華/「不看新聞,在台灣可以過得很好」?







舒國治/旅行與城鎮的觀察


2016-08-15 02:58 聯合報 舒國治

京都是台灣情侶心目中最浪漫好睡的城市。圖/Agoda提供

有朋友問我:京都已去了好多次了,還想再去玩,但該怎麼玩呢?哇塞,這問題太難了,連我都回答不出來啊。左思右想終於只好說:想像你心中最美、最日本古時的景致,然後設法接近它。
譬似浮世繪裡的江戶風景,河川之旁、橋頭之前有三兩家酒帘飄搖的小店。此種形影,如能在今日某處求得,該有多好!不妨想像以求,在宇治川的兩岸來假想,也可以宇治橋頭來寄想。
南京,多重要的一塊都城,但如何遊,我永遠答不出來。有一次真被問急了,我說「是不是探訪一下它城內的小山?」就像羅馬城內的七座山一樣。搞不好上得某些山,能得知它昔稱的「龍蟠虎踞」,甚至能像劉伯溫一樣的觀到「金陵王氣」。至若袁枚的小倉山,會不會「金陵女大」是隨園的故址?
一千多年前的王謝人家,所謂烏衣巷,是建在秦淮河邊不遠處,而不是選建在長江邊,當然有他相地的道理。而一百多年前板橋的林家花園選址時,選的也是一條小河的東緣,而沒選向西不遠處的大漢溪,亦有其相地的道理。這條小河在南邊沿著館前路,在林家花園的西側則沿著西門街,到了北側則貼著花園走,可能便是今日的公館路。這條河今日已看不見矣。
桃園市,四十多年前亦有一條東門溪,溪的東面是朝陽街,西面是民生路。這溪存在的歲月,桃園已然很繁榮,卻生活情味猶足,七十年代它的電影院就很多家,像中央、文化、大同、桃園、東方、天樂、大江等。當然,這一切皆是消逝的昔日了。
基隆河由東向西流,過了松山、內湖,在圓山打了個彎,向北而去。其中有一條細流在主河的東緣竄了出來,便有一個古鎮依傍著它建立了起來,它就是士林。如今的慈諴宮,二十多年前向西行沒兩三分鐘,便是吊橋頭,橋下是那逐漸淤滯的小河,這小河後來實在太淤了,最後變成了「廢河道」,再過了些時,變成了基河路。
台灣近三、四十年,太多城鎮皆改變了,這是很沒辦法的事。也就是說,如有沒啥改變的鄉鎮,那就很值得趕緊珍惜了。不知南投的竹山、苗栗的公館、桃園的大溪還有機會否?
改變最厲害的,基隆市算得上一個。基隆的地景能夠變得那麼密而緊,可稱是天才的作品。像如今只見一條田寮河,自東向西,流進海港裡。而西北面的西定河,沿著西定路,來到忠四路的南緣,昔年稱「明德河」,再向北,在愛一路與孝一路所夾之間,往北流入基隆港。當然,這條河也不見了。事實上,南面亦有一條河,沿著南榮路而行,亦進入明德河,再向北流。
六朝詩人謝眺有名句「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詩題是〈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這板橋是南京的西南郊,由詩上看,顯然風景不俗。約二十年前,我亦從南京往安徽的宣城去,果然一路風景極佳。如今太多遊人出了基隆往雙溪平溪去,出了桃園往龍潭去,出了京都往宇治去或往美山町去,大約便是尋找昔日城市中的山林吧。
(作者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