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經濟/油價戰白熱化 OPEC快沒招了

.聯合報社論..有權者合法關說 是比銅像更可怕的威權
.聯合報黑白集.期待髮夾彎
.經濟日報社論.油價戰白熱化 OPEC快沒招了











經濟/油價戰白熱化 OPEC快沒招了


2017-03-16 04:1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國際油市最近出現戲劇性轉變,一周內跌幅達10%,使今年初來由於油國組織(OPEC)開始減產所帶動的油價漲勢,再度面臨威脅。油價從去年11月每桶45美元的低點,因為減產而迅速竄升到60美元附近,之後在55美元上下盤整近兩個月,現在又回跌到50美元。面對OPEC整套「減產抬價」的新戰略眼看就要瓦解,沙烏地阿拉伯不僅已撂下狠話,甚至不惜公布2月增產數字向OPEC及其他國家提出警告,也使這場油價大戰增溫到白熱化階段
之前油價得以迅速回升,原因有三。一是45美元左右的油價,與美國頁岩石油業者的生產成本差不多,產量不易增加;二是OPEC與俄羅斯等國於11月底首次達成減產協定,年初OPEC又發動宣傳攻勢,一再宣稱各國都嚴守減產承諾,沙國更超額減產;三是避險基金也搶搭減產便車,大力做多
然而隨著油價一路上漲到50、55、甚至接近60美元,美國業者也一路增產,並在期貨市場預先拋售未來的產量。OPEC減產,美國增產,在這兩股多、空力量的拉鋸下,油價因而陷入盤整。直到3月8日美國公布商用原油庫存量連續九周增加,並創歷史新高,量變終於造成質變,加上投機性多單順勢殺出,導致油價單日重創近6%,之後仍維持盤跌走勢
油價下跌可能還有一項尚未公開的原因,就是承諾減產的國家未減產到位沙國能源部長法利赫上周在美國出席石油會議時便警告,「我們一直願意領頭減產,但期望朋友與夥伴們在我們前進時也能夠跟上」。更離奇的是OPEC於14日公布的2月產量報告中,沙國日產量比元月再減6.8萬桶,然而沙國自行提報的數字卻顯示每天增產26.3萬桶。沙國居然增產,自然非同小可,油價因而跌近50美元防線。
沙國此舉,顯示這場油市梭哈已經打到「我可沒有在唬你」的地步。一方面是警告參與減產各國別耍花槍,沙國拒絕被其他油國利用。沙國希望美國頁岩業者也聽到這番話:在積極增產時之前要考慮清楚是否希望再次看到油價崩跌的慘狀。當然這也顯示沙國除了警告之外,手上已經沒有多少王牌可打。
這幾個月油價大戰打下來,已凸顯出美國這一波頁岩石油繁榮的勢頭,可能比2011-15年期間的第一波更強,因為當時的日增產速度僅9.3萬桶,現在增產量已提高到每月12.5萬桶這靠的是鑽井與資訊科技結合,利用大數據分析能夠更精準地定位出最適合的鑽井位置,並鑿出更長的水平井,使鑿井量不必大幅增加,卻能產出更多的石油,平均成本也更低。OPEC之前「增產保市」,意圖將美國業者擊潰,卻嚴重低估頁岩石油業者對低油價的適應能力;之後又走「減產抬價」的回頭路,反而支持了競爭對手,自己損失了市占率
OPEC的另一大勁敵,就是川普的「能源自主」政策,具體行動包括同意鋪設基礎超大油管及達科他州氣管,不再管制石油業者在聯邦土地上鑽井美國能源供給原本就很充裕,需求則大致持平,只要解除法規羈絆,不僅能做到「能源自主」,還可能成為重要的能源出口國目前美國已開始大量出口液化天然氣,頁岩業者生產的輕原油已開始進軍全球市場,又對OPEC及國際油價造成壓力
沙國主導的「減產抬價」,目前看來未能發揮預期的效果,接下來要怎麼做?沙國當然不願意繼續承擔不合比例的減產壓力,但也不能立即擺脫減產協定而使油價再度重挫。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當5月OPEC再次討論未來作法時,沙國將會採取更強硬的立場,要求各國嚴守承諾;但如果沒有跡象顯示各國普遍遵守承諾,則下半年是否減產?油價能否維持目前的相對穩定?甚至美國產油量持續增加而導致油價提前崩跌,將是觀察油市風雲變幻的焦點

聯合/期待髮夾彎


2017-03-16 04:1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一例一休下月將進入輔導期。 圖/本報資料照片


蔡總統的髮夾彎屢屢引起外界議論,認為她缺乏一貫原則。但有些時候,民眾身受其苦很期待政府施政來個髮夾彎,卻苦等而不可得。此刻各界對一例一休的心情,正是如此。
林明溱最近率先開砲,說南投的觀光業被新制掐死,民眾怨聲載道,他將消極不開罰單抵制一例一休。林明溱究竟有多大的膽子,我們尚未見識;但是,他已經做好被糾舉、記過的準備,等著中央把他變成抗暴英雄。
南投經濟高度倚賴觀光,一例一休扼殺了產業的經營彈性,民眾當然叫苦連天。問題是,南投縣民難道不是中央政府的國民?林明溱關切的問題,難道不是中央政府該關心的事?再說,各行各業受一例一休衝擊,難道只是南投一地的現象,其他縣市都沒受害嗎?
其實撇開企業不談,就一般民眾而言,周末上館子吃閉門羹,收不到網購商品或訂閱的雜誌,物價和車資一件件上漲,哪項不是拜一例一休之賜?除此之外,小攤商周末開不了店,勞動階層因無法加班導致實質所得降低,工廠人力調度不過來;這些,政府都覺得是在造福人民嗎?
最近蔡總統邀企業界溝通,許勝雄抱怨了兩句,立即遭林全打臉,責問他為何修法時不表示意見?修法前,企業界的不同意見還嫌少嗎?林全不妨上網google一下,看看各界去年提過多少建言;但是,如果政府不打開耳朵,怎麼會聽得見?
髮夾彎吧!就這麼一次,聽聽民間的聲音。

聯合/有權者合法關說 是比銅像更可怕的威權


2017-03-16 04:1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洩密案馬英九被訴,民進黨立委柯建銘(左)與國民黨立委王金平(右)受矚目。 本報資料照片


馬英九在王、柯關說案中涉嫌洩密,遭到台北地檢署起訴。對此結果,藍綠各有解讀;馬英九是否有罪,仍待司法進一步釐清。但我們更關心的是,此案始於「司法關說」,如今枝節被放大處理,反而是司法關說的核心議題遭到淡忘。如此,司法究竟追求了什麼正義,令人質疑。
蔡英文總統曾說,台灣司法「有錢判生,無錢判死」,因此需要司法改革。此話頗有爭議,若改成「有權判生,無權判死」,可能更接近事實政治人物赤裸裸介入司法,已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每每有政治人物涉案,即有同黨同志為其喊冤、護航,才有監委被提名人陳師孟大剌剌點名個案,揚言要為司法界「除垢」。這樣的司法,可謂尊嚴盡失。
台灣的司法關說惡風,王、柯並非特例二○○五年底縣市長選舉前夕,桃園地檢署檢察官意欲傳喚疑似散發非常光碟的民進黨候選人鄭寶清,鄭寶清不從,反而率眾至桃檢靜坐抗議當時身兼鄭寶清競選榮譽主委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蔡英文前往聲援找來檢察總長吳英昭和桃園地檢署檢察長「溝通」,最後達成「共識」,承辦檢察官「聲請迴避」,選前不再傳喚鄭寶清
比起此案,王柯關說案還是偷偷摸摸進行,僅小巫與大巫之別。這兩個案子,都沒有人受到道德譴責,也無人付出政治代價。主要原因,是我國司法制度中並無明確的妨礙司法公正罪」,因此無法受法律追究。久而久之,積弊成習,「司法關說無罪」非但成了慣例,甚至成為社會大眾默許的「某些人的特權」。王柯司法關說案後,呼籲「妨礙司法公正罪」入法的聲音始終不斷;但藍綠政黨投鼠忌器,加上政治人物似乎也樂於繼續享受此一特權,始終不去碰觸限制關說的立法
喬治.歐威爾在動物農莊》裡有句名言:「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這正是「特權關說無罪」的寫照。事實上,司法關說、妨礙司法公正無罪,並不是台灣社會「不平等」的全貌美國國務院最近發布的人權報告,直指台灣在外勞、陸配的權益上,有所欠缺在同一塊土地上,因為來自不同的地方,而有不同的待遇外籍配偶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需要四年的時間,大陸配偶則需六年,這難道不是不平等待遇?包括近年來不斷被撩撥的族群分化,族群衝突升高,去年因洪素珠羞辱老榮民事件,促成朝野有制訂「族群平等法」的共識,但如今卻已船過水無痕。立委真的關心正義嗎?關心的又是誰的正義?
民進黨執政後大力推動「轉型正義」,卻不斷遭到社會質疑主要原因,就在於它一直採取「限縮人權」與「清算歷史」兩種處理手段。不論是針對國民黨的《不當黨產條例》,或者牽連更廣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乃至《兩岸關係條例》之退將條款、《保防法》、《反滲透法》等,皆是如此。要追求「轉型正義」,真的只能靠限縮人權和清算歷史嗎?
當然不是!轉型正義的積極意涵,應該在打破威權時代的制度和思維,讓國家成為真正民主、保障人權的體制。事實上,以台灣的情況,不論是有權有勢者可以「合法關說」,或者國家機器允許強凌弱、眾暴寡,其實才是我們邁向民主必須移除的「威權象徵」。修法讓司法關說成為陳跡,弱勢及少數可以得到保護,比移除幾個銅像有意義得多,當然也比以國家安全為藉口限制人民自由正當得多
馬英九遭到起訴,可提醒現任者要小心權力的界限。但是,「關說無罪」的禍根未除則暴露政治與司法的不相稱對應,必將遺害台灣民主當綠營忙著拆銅像,殊不知,銅像事實上連象徵作用都已不存在;然而,有權者可以合法關說之威權為害,要遠甚於銅像。

聯合筆記/蔡拆壓力鍋 深綠消音?

.寫本《台灣政壇紅樓夢》吧… 致我親愛的英九兄
.洩密案/要犯無恙! 捕快反被告
.洩密案/關說無事? 司改假新聞
.聯合筆記/蔡拆壓力鍋 深綠消音?
.李家同:沒補習 有幾人能應付會考?
.學測五選四 逼學生拚總級分
.保防法/那些年當IC遇見「人二」
.保防法/誰是老大哥? 不敢說白…









聯合筆記/蔡拆壓力鍋 深綠消音?


2017-03-16 04:40 聯合報  林修全

蔡英文總統。 聯合報資料照片


這陣子,蔡英文總統的耳根子想必非常清靜,因為深綠的獨派人士,應該暫時不會去吵她。
由於民進黨政府做了幾件事,包括推動促進轉型正義的去蔣化,提名總統府前秘書長陳師孟出任監察委員,以及對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台獨走到盡頭就是統一」言論,展開強硬反擊
光是這些作為,足以找到合理藉口,安撫蠢蠢欲動的獨派人士。深綠派雖暫時消了音,代價卻是引來更多爭辯,社會變得紛擾,族群再度對立。
兩岸關係敏感,統獨向來是政治禁忌,民進黨成也獨派,敗也獨派,雙方一直若即若離,衍生出一套戰略與節奏
民進黨慣用的戰法,是從政治光譜深綠的一端開始操作,再逐漸向中間地帶靠攏,爭取無明顯色彩的選民。其好處是獨派人士,動員力和渲染力較強,主動幫忙拉票,形成一股支撐後盾,當然,要策動人這些的口味,絕不可能平淡,而是要「重鹹」。不過,離投票時刻愈近,往往選擇性失憶,不再下猛藥。
像前總統陳水扁在二○○○年參選前一年,民進黨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凍結「台獨黨綱」,二○○三年卻高呼「公投制憲」。很快地,當選後的就職演說,又縮回去,只要「憲政改造」。
選前大肆利用、選後拋諸腦後的手法,早讓獨派人士心生反感,但失去政權,台獨夢更遠,拱蔡英文入主總統府前,無奈吞聲飲氣。民進黨重返執政後,獨派人士毫不手軟,對行政院「老藍男」大加撻伐,令蔡政府承受精神折磨。
綠營內部壓力鍋,若是不解除,終有爆開的一天,且遭自己人反噬,傷痕更深。
深綠人士要有宣洩管道,提名具濃烈獨派色彩的陳師孟出任監委,算是給了一個交代,同時能避免陳師孟砲口朝內、對準蔡政府至於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更是民進黨昔日政見,順水推舟,讓這些人的矛頭轉向蔣中正
兩岸互動方面,尚看不到融冰跡象,何況獨派人士對蔡總統的「維持現狀」,普遍存有不滿,民進黨政府反嗆中國大陸,不再軟弱,等於畫了一個靶,讓這些人自由射擊。
因此,與其說,這些事件是轉移施政不利的焦點,倒不如說,是移轉深綠人士的注意力,才不會又吵又鬧

寫本《台灣政壇紅樓夢》吧… 致我親愛的英九兄


2017-03-16 04:40 聯合報  彭懷真/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台中市)

前總統馬英九因涉教唆洩密案,遭北檢起訴。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親愛的英九兄:
前天得知您被起訴的新聞時,正巧聽蔣勳敘說紅樓夢的十八回,也就是賈元春回娘家的那一段。眼眶有些濕潤,內心十分激動。賈元春如果不進宮做妃子,其實很快樂,但為了家族的利益,走上不歸路。雖然享受榮華富貴,卻也失去了單純的幸福。
這些年關於您的畫面太多,但我始終記得您辭官回政大教書,開舊的豐田下車抱著課本的那一幕。還有到仁愛路中廣大樓做節目,為各公益團體發聲的場景。如果您繼續教書,繼續做公益,會不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呢?
馬老師在政大看來很快樂,但國民黨無數大老像賈府裡的長輩,寄望賈元春幫忙穩住長久以來的光榮與利益。經過掙扎,講了兩百多次不選台北市長的您,以超出七十多萬票打敗了陳水扁。從此,政壇如深宮,以為不可一世卻失去了自由。
人生苦短,自由最可貴,快樂太重要!怎麼樣快樂呢?做自己最快樂,展現真我最快樂角色愈多,就像賈元春返家時身上所穿戴的,壓著人透不過氣來。衣食住行,自由自在多好。光著腳走在田埂上比穿著高跟鞋走在大飯店要快樂,吃著粗茶淡飯比在總統府裡的國宴要快樂,睡在自家的棉被窩裡比搭專機趕來趕去要快樂,自己開老爺車愛去那去那,比起元首出巡車隊威風卻惹路人厭。
輕鬆翹腳讀紅樓夢,比看公文看計畫看媒體罵自己,要快樂多了。當然,看一些告自己的法院訴狀,更不快樂
英九兄,以後常常要跑法院了,還好您的身體特別好,無須常跑醫院。法院與醫院,都不是快樂的地方,也很難透過政治力量使其快樂無論司法怎樣改革,從來沒人注意到如何使法院不要如此不快樂。其實,還是可以使這裡有些溫暖,有些人性。我曾帶領團隊在台中地方法院辦理家庭事件服務,從裝潢到擺設,從同仁的言談到與法官的對話,從聯席會議到個案研討,我都希望能帶來些許快樂、些許溫暖。
法律人被告,上法院,想必百感交集就像當醫生變成病人,感觸特別多。我有位醫生朋友最近在急診室躺了一晚等不到病房,第二天上午六點,我去探望。他在擁擠的急診室裡說:「一夜,看盡人生百態,以後要對病人好一點。」
親愛的英九兄,日後您會在法院看盡人生百態您常呼籲大家要做志工,期盼您成為關心被告者與被害者的終身志工。在法院所見,看到台北市政府、國民黨中央黨部乃至總統府都看不到的情景。您的文筆挺好,何不寫下來,何不藉此發抒心情,何不藉此找回當年陽光自在的馬老師?
當然,如果您能藉此寫《台灣政壇紅樓夢》,又用蔣勳那樣的聲音緩緩道來,就太棒了。別忘了,曹雪芹是在心酸痛苦中,寫下「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經典呢
渴望快樂的讀書人 彭懷真 敬上

李家同:沒補習 有幾人能應付會考?


2017-03-16 04:40 聯合報  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 聯合報資料照片

每年5月的國中教育會考,是國中生首次面臨的重要考試。 聯合報資料照片


快考會考了,我幫一些國三應屆畢業生複習,將歷屆會考題目一一地和他們一起做。說實話,有很多題目實在是夠難的,為什麼我說難?第一、有些題目長達四行之多,而且敘述相當複雜,我看了實在是很害怕,因為必須仔細地看題目,然後還要想是怎麼回事。第二、就數學而言,有些題目也是不容易的。很多題目敘述不僅太長,而且需要許多生活經驗,這對偏鄉的孩子來說相當吃虧。
有好幾題我花了卅分鐘才做出來,事後開車回家時,才想出方法來做那個題目,可是學生在考試時哪有這麼多時間思考?必須看到題目立刻就知道如何著手,我真慶幸不必考現在的會考。
我看了所有國中部訂數學教科書和習作,得了一個結論,如果一個學生只會做這些教科書和習作裡面的題目,會考時最多只能答對六題左右,因此他一定拿C。所謂C,教育部的解釋是待加強,意思是不及格,難怪全國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數學拿C的
教育界一直搞不清楚為什麼坊間補習班越來越多,因為如果不上補習班,那就要請一位家教,只有少數的聰明學生可以完全自習學會應付會考的題目。以數學來講,會考數學題有廿幾題,考試時間八十分鐘,每一題要在四分鐘內解決。如果上補習班,會教很多這種題目,一個學生不很聰明,不會自習,但是做了很多這類題目,也就看到題目立刻知道該如何著手。所以都會區的學生考得好,也不是說這些學生對數學有多聰明,而是因為補習班的幫助
可是很多偏鄉地區根本沒有補習班,家長也沒有錢送小孩補習,更無法請家教。這些孩子只好靠做書本和習作上的習題,雖然已經很用功了,但是會考仍使他們非常沮喪。
我又去看了一次民國四十三年考高中的題目,那些題目短得多,而且是純數學題目,題目意思一目了然。當然也有一些難題,可是至少不會讓學生看不懂題意。我要強調,數學題目一長,學生絕對害怕。我自己就有這個問題,看到那些長的題目,心情就會很不好。國中的孩子要能應付這種題目,不上補習班是有問題的。
我希望教育部正視這個問題,我真的要替偏鄉的孩子叫屈,教育部如果真的關心偏鄉教育,就不妨去看看那些偏鄉國中百分之多少的學生會考數學拿C,然後再到台北市大安區的國中看多少學生拿A。當然更應該做的是,看看拿A的學生有沒有上補習班、請家教或者有家長可以教。如果會考永遠都是這樣下去,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會受到永久性的心靈創傷?
也不妨做一個實驗,全國禁止補習班和家教,然後看看全國學生中有多少人可以應付會考,當然這是做不到的事。

洩密案/要犯無恙! 捕快反被告


2017-03-16 04:4 0聯合報  呂育綺/大學生(彰縣員林)

圖/季青


話說警察根據密報有人聚賭擾鄰,趕到現場果然「賭徒吆喝聲」夾雜,推斷裡頭確有犯罪情事,不及也不便向法院申請搜索票即衝入抓賭,結果挨告擅闖民宅檢察官認為衛生麻將消遣無傷大雅,但認定警方非法侵入罪成立,必須追究起訴,一般民眾也批評警察執法過當,小題大作擾民,不挺依法行事的公權力
賭博是真,舉發人是真,警察身分也真,警察成了狗咬呂洞賓,冤不冤?
生逢此是非不分公理不明時代,檢舉貪瀆或環保汙染,經常是檢舉人個資曝光遭恐嚇,廉政單位偶爾還以誣告罪要脅你呢
舉太陽花社運為例,上自閣揆與警政署長,下至基層維安警察,至今猶揹負「殺人未遂」罪名反覆出庭;學生撤告竟為新政府施政首務,要犯無恙,捕快卻反被告進衙門,成何國家體統也!
立法院前院長司法關說衍生案外案,儼然太陽花翻版,「欲加諸罪」也稍嫌用心良苦矣!
黃前總長監聽致耳朵業障,馬前總統交辦行政院則嘴巴業障,依此「元首守密準則」範本,憲法規定的總統宣戰、媾和及締約等統帥權,是否除參謀總長或外交部長外不許告知第三者?若果真如此「不足為外人道」,豈不令不出總統府?

洩密案/關說無事? 司改假新聞


2017-03-16 04:40 聯合報  古志誠/研究助理(台北市)

前總統馬英九被起訴,違反「程序正義」跌了大跤,但他質疑「公道何在」也獲得不少共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周二午後,我在捷運台北車站出口,拿到一張報紙號外!大大頭題寫著:「洩密案,馬英九起訴」!當下有兩個想法,一是台灣民主法治展現;二是,司法關說者繼續當幕後影武者,當局根本是「中二病」治國
維護法治人權,無罪推定,是對人權法治的基本規範與保護檢察官若要起訴任何人包括總統,要有明確性可靠性的證據任何人在法院宣判確定之前,都是無罪外界質疑,檢方引用高法院一○一年度台上字第二九七○號刑事判決為「幽靈判決」,司法院網站根本查不到
最高法院書記官長受訪說,這是國家機密案件,他也查不到,不解檢方如何查由於屬國家機密法保護範圍,案卷封存,無法查看。試問,百姓如何信服司法改革決心?
然而,前總統馬英九是否有罪,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當然是不能有罪推定。馬前總統自詡廉潔從政,亦曾任法務部長應知法輕重。部分輿論與電視名嘴含沙影射犯罪且毫無證據,檢察官你的標準何在?
蔡政府近日提出的《保防法》草案,外界質疑「人二復辟後遭行政院退回,又有綠委提「假新聞」太多應訂「反滲透法」,更引發疑慮。起訴前總統之際,綠營大老涉及司法關說的影武者,勿再殘害司法。馬前總統沉痛呼籲的「關說者沒事,維護司法遭殃」,反獲共鳴!
眼下蔡當局承諾的司改,必須更謹慎面對瓜田李下的起訴動作,以免落人口實變成政壇的「假新聞」司法改革。

學測五選四 逼學生拚總級分


2017-03-16 04:40 聯合報  鄭東昇/高中教師(台中市)

大學招聯會常委會二月廿三日通過新型學測考科「五選四」方案,引發高中端異議。圖為學測考場。 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招聯會常委會二月廿三日通過新型學測考科「五選四」方案,引發高中端異議,認為等同五大科皆考,升學壓力未減,更遑論一○七課綱之落實。
何以「五選四」等同科科都考呢?關鍵就在於行之多年的大學申請入學篩選制度,學生為求更大的勝算,力拚學測「總級分」,追求樣樣精通所致。
現行大學申請入學制度包含兩階段甄選。第一階段先以校系自訂學測科目或總級分標準實施「檢定篩選」(例如英文達頂標、數學達前標),符合者方能進行「倍率篩選」,依據校系訂定重點科目或總級分之篩選倍率,由「高倍率至低倍率」依序篩選。
據統計,超過半數校系篩選「總級分」,即使未篩選總級分,一旦篩選至最低倍率時仍出現「同級分超額」情況,就必須以「總級分」再篩選一次。這樣迫使學生五大科(其實包含十學科)都無法放鬆,自然組學生須兼顧社會科,社會組學生要顧慮自然科。
高中教育除了基礎與通識教育之養成,更須因應興趣、能力與生涯發展需求,讓學生獲得最適切、也最充分的學習和發展目前各高中普遍採取分類組教學,雖尚未全面落實學生自主選修,但至少已屬適度分流,也得以因應指考;然指考分發名額逐年減少,申請入學已為主流,力拚學測乃是普遍現象,五科兼顧,衝高「總級分」更是高中學生莫大的壓力來源。這樣的升學制度設計,顯然與適性揚才之教育理念背道而馳,應全面檢討
一一○年新的考招制度正在建構中,在新制實施前,誠摯呼籲各大學校系申請入學避免採用「總級分」篩選,或降低總級分篩選門檻;另一方面,建議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修訂申請入學招生規定,莫再以「總級分」當作「同級分超額篩選」之依據,改以增額方式讓這些學測重點科目實力相當的同學均得以進入第二階段甄選。一旦學生不必再盲目追逐總級分,高中階段可以更加適性學習,紓緩升學壓力。

保防法/那些年當IC遇見「人二」


2017-03-16 04:40 聯合報  謝錦銘/退休人士(高雄市)


政府推動保防法,有人稱之為「人二」復辟或「人二」進階版。這個曾經由許多人努力爭取好多年才消失的組織,又將回來了,不知那些當年奮鬥多年的人士,是否同意其再復活?
四十年前,工研院電子中心開始設計積體電路(IC)最後必須將設計資料轉做成光罩,才能進行IC製造。當時台灣尚無製作光罩的技術,我們要將設計資料轉換格式,以電腦磁帶送去美國或日本委託製作光罩。
依當時規定,寄出國的磁帶都必須先送警備總部檢查核准才能放行。那時國內只有工研院有這種設備與技術,其他再沒有任何機構有能力檢查;工研院不能球員兼裁判,於是經過溝通說明,警備總部只好同意授權由「人二」負責。只要「人二」簽字就可外送。
於是我們訂出作業程序。每當要寄出電腦磁帶時,IC設計部門通知「人二」。請他到電腦室,由設計人員將IC設計圖放在顯示器上讓他看到,並說明其內容。經他同意後,將電腦磁帶由他簽名封存後送出國。
其實整個過程只能算是一種形式而已,若有心要欺騙是很輕易的事。首先,IC設計圖很複雜,「人二」人員一定看不懂。其次,IC設計圖必須經過處理轉換格式,才能變成電腦磁帶。而電腦磁帶格式卻無法在顯示器上看到,因此封存的磁帶跟顯示器上看到的根本是不同檔案;這樣的規定並未達到其設定目標,卻可能延誤商機。好在工研院很快建立了光罩製作能力,這套程序才停止運作
當年在野人士不斷批評,「人二」功能逐漸萎縮。在我任職的機構,原本「人二」的直屬上司是最高首長,後來授權副首長監督,在該位人士屆齡退休之後,機構主管就以技術性手法拒絕接受新派人員任職,只好由另一機構的「人二」兼任,幾乎變成有名無實的單位,後來當然取消了。

保防法/誰是老大哥? 不敢說白…


2017-03-16 04:40 聯合報  王瑞興/退休公務員(南投市)


民進黨完全執政,撐起轉型正義大旗,對內拉攏特定族群,對外以清算黨產之名,冀一舉鬥垮國民黨,以邁向永遠執政目標。
如今,以防共諜滲透為名,祭起的保防法或反滲透法,本質原是國民黨執政時所提國安法修正案當時在立法院被民進黨團退了十次。此次換成民進黨擬訂新法,就怕藉保防之名,行綠色恐怖之實,與早年白色恐怖何異?
面對政治偵防,是許多人的不堪記憶筆者大學暑期工讀時,即有情治人員意欲吸收為線民研究所時幫老師做個案研究調查農業生產,受訪者是親戚據實相告從農不易,親戚事後即遭約談服役擔任教官發點牢騷,立蒙政戰部主任召見任公職時言行舉止,人事室二等諸位老大哥盯著,保防線民看著舉報,有的甚至挾怨公報私仇
發生在筆者身上的事,也必然存在許多人的記憶裡,想不到正如夢魘般,捲土重來。
保防無所不防,偵監無所不監,這才是它可怕之處,而賦予的權力正如出籠怪獸。高喊保障人權,是民進黨抨擊政敵取得政權的法寶,如今民進黨政府複製警總復活,老大哥將無所不在
你問誰是老大哥,不敢說白,就是無所不在盯著你,卻揮之不去、擺脫不了,猜到是誰了吧。

劉克襄/天燈的下一步

.劉克襄/天燈的下一步
.王正方/年金改革與楢山節考
.薛承泰/走過台海最後一戰?
.葉銀華/投資人如何看今年的財報?
.王健壯/這個政府缺乏民主警覺
.黃介正/兩岸慎處眼前之危
.林中斌/戰略防守 多重嚇阻








劉克襄/天燈的下一步


2017-03-16 03:53 聯合報  劉克襄(自然生態作家)

自然觀察家劉克襄和平溪文史工作者郭聰能,帶領民眾走進平溪山林步道撿天燈。 圖/新北觀旅局提供


前些時,跟平溪在地文史工作的朋友帶領民眾,沿鐵路周遭的八條步道撿拾天燈為主的垃圾。這樁環境清潔運動並非首次,只是持續在推動,希望每年能成為常態,讓我們重新思天燈節慶,現階段還可以做什麼。
每年元宵節往往是天燈升空數量最多的時候,也是掉落附近山林最驚人的日子隔天一大早若經過平溪和十分兩大施放區的基隆河兩岸,掉落在馬路、菜園和樹林的比比皆是。清晨時,當地的阿公阿嬤都出來撿拾。回收一個約莫七元有此激勵下,黃昏時再經過,大部分應該可撿拾乾淨
因而一星期後,當我們走進森林,平均每條路線,可能只剩六七個可以撿拾。但有些掛在高一點懸崖,或在林冠上層的,恐怕都會繼續懸垂,只能等待雨淋或風化的腐朽。
撿拾天燈殘骸,一如在海岸淨灘,總有很多心得譬如,撿拾者常要仰仗長長的伸縮桿,才可能搆到。沒想到平常的垃圾,竟然不比天燈少。每一個天燈的體積都相當巨大,若能妥善處理,總覺得很有成就感。尤其是花了十幾分鐘,才將樹頂上的取下時。又或者,它仍持續高掛,心裡一定很難過。
最感窩心的過程,或許是不少登山人會順手撿回,也有外國遊客前來參與淨山。當天還有人騎機車,冒雨騎一二個小時來回,只為了當志工還有媽媽帶孩子一起學習撿垃圾他們來平溪不只是旅遊,還帶著回饋的心
或許,你會以為這一切都顯得荒謬,再度提出質疑。假如按過去的習俗,一年只施放一、二個天燈,上述的困擾便可解決。但現在施放那麼多根本是觀光宣傳,如果嚴格限制,環境汙染就能解決大半。
只是如果停止施放,平溪一帶產業隨即遭遇打擊,難以維續旅遊的活絡。再者,如今天燈的意象也不只代表平溪一地,一如西班牙鬥牛、日本櫻花季。看到天燈冉冉升空,連外國人聯想到的,恐怕多是台灣
因而此階段討論天燈的施放,應有不同思維,不宜停留在觀光旅遊和環境保護,到底孰為重要的困境。過去政府和生態團體常在此對立議題裡,陷入兩難。目前最務實的做法,恐怕還是盡量在物件的使用上,限制施放範圍,又或設計讓天燈完全燃燒,不要飛得太遠等多面向考量。
走進森林步道撿拾垃圾,或許也只是儀式,可能一天帶下山的,還不如當地一位阿婆撿拾的分量,但這個以天燈為淨山目標的活動,確實有多重意義
過往遊客前往平溪線旅行,多半集中於鐵路的搭乘,以及在熱鬧小鎮的來去,很少領略當地的郊野風景這次天燈節慶以步道為核心,鐵道像一條大樹的主幹,步道是它的主要枝條,八條步道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當多數遊客懂得透過森林步道,體驗這一鄉野環境,大家對平溪才會有深入的情感每座天燈都是掉落森林的寶可夢,每撿一具天燈殘骸,都是在保護台灣的森林天燈文化不只是升起,還包括了取回,這是未來一段時日,我們可以嘗試的方向
天燈節慶也不可能一時結束。我當然希望,有一天會回到最原先的狀態,每年只施放兩三個。當這個夢想實踐,那是平溪,不,也可能是台灣的觀光質地最成熟時,但這美好時光不可能這麼快到來。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