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環保的轉型正義在哪裡?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你真的看到空汙改善嗎?
.聯合報黑白集/檢察官也該守法
.經濟日報社論/環保的轉型正義在哪裡?







經濟日報社論/環保的轉型正義在哪裡?


2017-12-16 03: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南部空汙嚴重,環保團體決定17日舉辦反空汙遊行。圖為11月29日台南的空氣品質指標(AQI)達159,已達紅害的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等級。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鄭維真/攝影

有鑑於中南部空汙嚴重,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舉辦「高雄兒童人權何在?」記者會,指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對紫外線指數及空氣品質指標AQI數據顯示,高雄學童1年竟然只有20天可以在戶外安全上體育課。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徐如宜/攝影



中南部空汙嚴重,根據環保署統計,高屏地區的空氣品質AQI自11月以來幾乎天天紅害,民眾入秋冬幾乎沒看過藍天,有人甚至說空氣竟是南北差距最劇烈的一件事,呼吸道和皮膚等疾病患者驟增,引發民怨沸騰,環保團體更決定17日舉辦反空汙遊行。
更嚴重的是,環保署AQI所反映的並非當下即時的空氣品質,例如會致癌的細懸浮微粒(PM2.5)是採移動平均,將前12小時平均的一半加上前4小時平均的一半計算,根本不是當下即時的空氣品質,亦即民眾看到紅害的當下,其實都不知道已吸入許多有害汙染物了。反而是民間建置的兩千部「空氣盒子」,才能即時掌握各地的空氣品質,不用再靠自己的呼吸道偵測,環保署實在應該感到汗顏。
然而,自行政院長以下的官員卻展開高明的政治操作,雖承認三分之二的空汙是本土製造的,卻屢屢「帶風向」暗示是「大陸」冷氣團南下,「境外」移入的空汙造成「紅害」,甚至說是「過去」一、二十年來累積的問題,刻意把責任推卸給大陸和過去,徒然增加民眾的反感。明年的地方選舉近了,縣市長才開始嚴審燃煤發電許可,卻觸了中央缺電的霉頭,閣揆只好拚命向中南部縣市撒錢補貼;民間環保團體要上街抗議了,副總統才想要「溝通」,還不如建議環保團體,因空氣品質不佳,不宜外出抗議。
政治操作之外,蔡政府提出的大抵都是打高空的政策。例如,賴揆宣示台中火力電廠改燃氣時間,將從原本的2025年提前到2023年,等於承認因為要實現非核家園,提高燃煤發電的比率而「火力全開」,是造成空汙的主要原因,其實也明白告訴中南部的民眾至少還要忍受六年的空汙毒害。另外,宣示全面使用電動車時程會比歐洲國家的2040年更早,不但讓人覺得遙不可及,更顯示政府對於占空汙三分之一的移動汙染源(汽機車為主)束手無策。
至於行政院倉促拍板的空汙法修正草案,雖然號稱有六大亮點,反而像是純為非核家園服務,避免缺電而修法,與減少空汙目標背道而馳。例如,為確保供電量穩定,環保署竟然同意加入緊急應變機制,當空氣品質不好、燃煤發電機組降載時,燃氣發電廠的排放量將不受年排放量上限規定,根本就是讓空汙的總量管制破功。因為燃氣排放的空汙僅有燃煤的一半,則以氣換煤本來就更容易達總量管制目標,此時反而不受總量管制的限制,豈不是藉燃氣來增加空汙量,以民眾健康為代價?而固定汙染源申請許可證展延時限拉長為三年以上、五年以下,與實際空汙脫勾,又如何能讓地方自治落實,有效改善空汙?
另外,空汙基金的分配,將移動汙染的空汙費20%增撥給地方政府,像是對民眾「以肺換電」的補償,卻無助於事前的空汙減量,中央如何分配都沒有答案,地方首長也只知搶錢,對於如何減少空汙興趣缺缺,全面執政的政府又如何能同心協力改善空汙?
由此可見,環保署的種種作為以及空汙法的修訂方向,在在都違背了環保的「轉型正義」。缺電和空汙增加是非核家園所造成的轉型不正義,且長達至少八年的期間要以民眾的健康為代價,以環保為職守的環保署,怎能視而不見?站在專業的立場怎能為錯誤的能源政策背書?何不參考工商團體的建議,勇敢地對閣揆或總統直說,在綠能和燃氣發電比重增加到位之前,不影響非核家園的目標下,應當盡洪荒之力使用核電,可使缺電和空汙問題迎刃而解。
總之,現階段的空氣品質已經惡化到嚴重傷害民眾健康,證明蔡政府「核能是最後選項」的政策是大錯特錯,環保署應該回歸專業良心,義無反顧地改善空汙,能源政策的最後選項才是非核。

聯合報黑白集/檢察官也該守法


2017-12-15 23:43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前總統馬英九(右二)日前到北檢遞狀,控告台北地檢署涉及洩密,引發各界熱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馬英九狀告北檢洩密,真是好大的膽子。根據北檢隨後發表的駁斥聲明,馬英九卸任後被告了一百多件案子,雖絕大多數以不起訴簽結,但「待罪之身」何以不知趨吉避凶?
檢方是否洩密,這議題不是第一次出現。媒體是神通廣大,或膽大包天到敢於捏造某些看來只有檢調才能掌握的證據,此事只能從各種社會現象旁敲側擊。例如,先前不少企業遭檢調大規模搜索,媒體記者往往獲知先機,守候在現場拍攝;如此,「權威消息」能不引發聯想?
對洩密有感的,當然不只馬英九。當年的檢察官「紅衛兵」高新武為辦吳蘇案,事後被冠以「越區拘提」之罪名而辭職,卻也因此掀起檢察官體系由下而上的內部改革熊熊烈火。知法如高新武者,何以甘冒「違法」越區辦案之險?顯然有內情重重的理由,讓他不得不越區。檢改運動至今火苗未熄,但在蔡英文親自表達重視的司法改革中,卻顯得無足輕重;證明當年高新武「俟河之清」的心願尚未實現。
檢察官「也」該守法,看起來是可笑的說法,實為沉重的社會心聲。稍早有前地院院長署名投書媒體,呼籲檢察官勿淪為政黨工具,何以對檢方公信力質疑到這般程度?其實並非無風起浪。國外亦然,韓國偶像明星趙寅成主演的電影「王者」,影射韓國檢察體系與政治權力間的關聯,顛覆韓國民眾對法律公正的認知。老百姓對司法無奈,只能說,希望檢察官也該守法。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你真的看到空汙改善嗎?


2017-12-15 23:3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當人民健康已受到危害,政府光談修訂空汙法是不夠的。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入冬這波嚴重空汙導致民怨大爆發,民間團體明天將發起全台「反空汙大遊行」,種種壓力終於迫使行政院緊急修正《空汙法》。但即使在這樣的氛圍下,政府仍沒有誠實面對問題。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一反專業認知,聲稱禍源來自「境外汙染」;蔡英文總統更罔顧民眾感受,聲稱空汙改善現在「已看到了成果」。不正視問題的政府,會認真看待人民呼吸的權益嗎?
蔡英文之所以自我感覺良好,主要來自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在民進黨中常會的專案報告。報告除了聲稱,「真的有中國汙染源」,又說「不能把問題簡化成中火因素」,還說政府將傾全力改善,盼在三年內看到成果。接著蔡英文就說「已看到成果」。對此,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立刻反駁,並引述新北萬里的空氣監測數據,與全台空汙最嚴重的屏東潮州作一對比,說明台灣空汙來自「境外汙染」之說是不實的說法;「總統錯了」,而且是被幕僚的錯誤資料所誤導。
律師出身卻當上環保署副署長的詹順貴,比起公衛學者詹長權的環境專業,究竟誰是誰非,外界很樂意看到這「兩詹」有一番公開辯論。無論如何,面對台灣的環境威脅與危害,絕不能有儌倖之心,這是在朝或在野都必須一貫的態度。如果在野時堅持嚴格監督,執政卻不能解決問題且放水,這是民眾無法接受的態度。尤其,若一味把責任推給「境外」,卻刻意輕忽自己的境內治理,這樣的迴避政策更該受到譴責。
檢視政院版的《空汙法》修正草案,雖強調將對固定汙染源下重手,包括停業或採高額罰款,並將運用空汙基金分撥地方以改善空汙。表面上看,條文似乎有模有樣,但誰都知道「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條訂得再嚴,罰金訂得再高,如果中央與地方政府缺乏執行落實的決心和能力,這一切都是空談。
台灣今天的空汙如此嚴重,難道是因為沒有《空汙法》嗎?當然不是!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法令,但一落到執行層次,許多官員不是抱怨授權不足,就是抱怨法令窒礙難行。再不然,就是擔心強力執行會惹出民怨,因而草草敷衍,放水過關了事。更嚴重的是,當空汙問題已經損及人民的生活品質,甚至已傷害到地方民眾的健康,中央決策官員卻還雙手一攤,把責任推給對岸,或者自欺欺人地聲稱情況已有改善。以這樣的態度,問題如何有改善的可能?
再說,除了修改《空汙法》,目前更迫切的問題,是如何協助那些空汙嚴重地區的民眾進行預防性的檢查與早期治療。近年,因空汙引發的民眾呼吸道疾病顯著增加。去年十大死因第一名是肺癌,死亡人數達九千三百多人,共用掉一一七億元健保經費,其中半數是肺腺癌患者。這些變化,是台灣疾病史上罕見的現象,致病禍因亦明確指向PM2.5。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還要裝作看不見問題,甚至承諾「三年後會更好」,這豈非是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無意追求有效的診療,甚至是畫餅充飢。
對於六輕排廢對雲林的影響,政府曾在當地進行長期研究,持續追蹤檢測當地橋頭國小許厝分校學童的尿液。直至今年,因無法證實六輕排放影響學童健康,才讓他們返回分校上課。許厝學童的健康是否受到危害,其實只是假設性問題,但為了以防萬一,政府積極採取了長期追蹤措施。那麼,諸如台中、高雄等地居民受到的空汙危害,在致病數據陸續出現後,政府恐怕也有必要採取比較嚴肅的因應。例如,鎖定某些影響嚴重地區,對居民集體進行肺部檢查;對已發病者,則追蹤其病情發展,並促請相關學門醫師加強治療研究。
當人民的健康已受到危害,政府光談修訂空汙法當然是不夠的,請積極著手改善問題吧!

聯合筆記/「現實」的日本年輕人

.替富人減稅 綠毀租稅聖杯
.空汙賴對岸 太方便了吧
.黃國昌註定穩賺不賠
.水的「前瞻」 勿忘水庫淤砂
.放寬癲癇考駕照 宜再慎思
.聯合筆記/「現實」的日本年輕人
.「百年」初衷…歷史的賦魅
.別量產懵懂的罪犯
.憶余老…多讀幾遍詩吧







聯合筆記/「現實」的日本年輕人


2017-12-15 23:51 聯合報  蔡佩芳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十月舉行的國會大選中大勝。路透資料照



日本自民黨在十月底舉行的國會大選中大勝,再次確立長期執政的穩固基礎。東京都知事小池選舉策略錯誤,導致在野陣營相互攻訐是原因之一,但年輕選票的移轉,卻是另一個值得留意的發展。
自民黨成功攻取年輕選票的心,日本媒體在選前進行的幾次民調,已經觀察到這個現象。產經新聞民調顯示,十八至廿九歲民眾,支持自民黨比率達百分之四十一點三;每日新聞民調也顯示,百分之五十三的十八至廿九歲民眾肯定安倍內閣五年施政成果,卅世代也有百分之四十九,高於其他世代。民調顯示,越年輕的族群,支持安倍政府的比率越高。
值得玩味的,全球輿論、日本在野勢力所質疑的「安倍經濟學」,卻正是年輕選票支持安倍的最大原因。
安倍經濟學引發最多批評,是質疑其只藉由貶低日圓提高日本商品競爭力,設定的兩趴通膨目標至今仍遙遙無期,顯示安倍經濟學已失敗。
但日本民眾的感受,卻是另一回事,訂單增長帶來就業蓬勃。二○一七年三月大學畢業生就職內定率(畢業前已確認獲得某企業聘用)達到百分之九十七點六,是自一九九七年日本政府開始進行就職內定率調查以來最高點。其中,逾六成畢業生因獲得不只一間企業聘用,而必須辭退其他企業內定,讓內定辭退率也創下新高。
民進黨三年執政失敗,正是年輕世代開始關注政治或開始投入社會的時候,至今仍記憶深刻;政黨輪替後,就業市場的轉變更是親身體會,首投族看著學長姐踏出校園,幾乎沒有人就業失敗,內心想必十分受用。
早稻田大學與讀賣新聞調查顯示,年輕選票對自民黨、在野黨的定義,與其他世代出現反轉。「保守」是最常被用來形容自民黨的詞彙,而過去民進黨等中道偏左的在野勢力多被賦予「自由(liberal)」一詞。但在廿、卅世代,卻認為自民黨、維新黨等右派政黨更能代表改革一詞,反而共產黨等左派政黨被賦予了保守、甚至是守舊的感想。
台灣年輕人正高唱「覺醒」,世代對抗高唱著理想主義;而日本年輕人卻大力擁抱現實主義,要一個比上一代更務實穩定的社會。




替富人減稅 綠毀租稅聖杯
2017-12-16 00:04 聯合報 王有康/台北商業大學應用商學系副教授(台北市)
漫畫 季青
立法院院會將《所得稅法》修正草案逕付二讀,國民黨立委費鴻泰(中)、曾銘宗(右)等人舉行記者會指責蔡英文鴨霸。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陳柏亨/攝影

立法院昨天在民進黨主導下,將攸關稅制改革且具爭議的所得稅法修正草案,跳過初審逕付二讀,不顧程序正義作法引發外界批評。

蔡政府此次提出稅改方案,有兩項重點,包括將個人持有股票的股利所得單獨分離課稅廿六%後,不再併入個人綜所稅合併其它十類所得課稅,以及將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由現行四十五%降為四十%。

首先,談股利所得分離課稅,目前股利所得採取部分兩稅合一制,一九九八年設計兩稅合一目的在於避免發生同一個來源所得重複課稅情形,由於公司為法人,股東為個人,目前學界對於兩稅合一是否重複課稅看法分歧。

此次蔡政府打算將個人在公司階段所領取的股票股利所得,直接在公司階段以分離課稅方式課徵單一稅率廿六%,等於宣告取消兩稅合一,在稽徵上較簡單便利;換句話說,股東個人未來將不再享有股利所得減半扣抵當年度綜合所得稅的租稅減免優惠;但是股利所得不併入個人其它十類所得合併申報個人所得稅並適用累進稅率納稅,明顯牴觸了包括所得等直接稅目應集中不應分離課稅並應依累進稅率原則課稅的租稅聖杯。

富人財富主要是股票與房產,依財政部統計我國年所得一千萬元以上者有一千多人,包括前一百大上市櫃公司老闆與大股東,其所得來源主要是股票股利等資本利得,這些富人持有大量高額股利所得在公司階段扣除營所稅後,按照現行稅法規定,必須將數千萬甚至上百千億的股利所得併入其個人綜合所得,課以四十五%的最高邊際稅率。如果有一百億的股利所得,就必須繳納四十五億的個人所得稅,即便將該富人在公司階段已繳納的營所稅,按稅額扣抵率計算減半扣抵其應納的綜合所得稅,依目前稅法規定適用最高稅率的富人,仍須繳納約四十億元的綜所稅。

如果蔡政府的稅改版本通過,富人一百億的股利所得,只需繳納廿六億的稅,此後該一百億股利所得,完全不用再併入該富人個人綜合所得十大類所得合併申報課稅;換句話說,即便富人不能再享受公司階段已繳納營所稅後的股利所得減半課稅利益,但是以本例一百億元股利所得計算,富人每年確定少繳納國庫十四億稅。這還不包括蔡政府將個人所得最高邊際稅率由四十五%降為四十%,對適用所得最高邊際稅率的富人,可以少繳五%個人所得稅率。

以上分析可知,此次稅改確實對一千多戶富人有大利益,儘管大老闆的營所稅將會現行十七%調至廿%,但幅度不大,兩相比較,不難發現蔡政府以所得稅薪資扣除額、標準扣除額、身障扣除額為等區區數千元減稅小惠,掩護其為富人減稅的事實。如果股利所得分離課稅不是圖利富人,那什麼才是圖利富人?






空汙賴對岸 太方便了吧
2017-12-16 00:08 聯合報  謝英士、高思齊/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研究員(台北市)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提出數據,表示大陸仍是台灣空汙最大汙染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台灣冬季的空汙有三分之一是「從中國飄過來的」,但這個說法被日本的研究打臉,反而暴露政府只知牽拖、不思改善的無賴態度。

當台灣政府官員為了卸責,還在引用二○一○年舊資料怪罪對岸的同時,日本十一月研究公布:中國空汙明顯改善,對日本空氣品質影響已經不顯著。

日本在二○一三年受到大陸PM2.5影響,空汙數值飆升,開始關注中國境外空汙問題。九州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的鵜野伊津志教授團隊做了四年研究,運用福岡、北京、上海三地測站數據及衛星感應器圖像分析後證實,二○一三至一六年的四年間,中國空汙對日本影響已明顯改善。

當民眾因為空汙問題而走上街頭的時候,台灣官員竟然還在使用二○一○年的數據,企圖掩蓋中國空汙已經在改善的事實及自己無能治理空汙的問題,實在可恥。

多數民眾有所不知的是,我國推動空汙改善的主要方案—「清淨空氣行動計畫(104-108)」中,每年從空汙基金提撥五百萬的經費用於「推動兩岸空氣品質保護交流合作」,這些錢都用到哪裡去了?交流成果又是什麼?官員不投入研究經費弄清楚空汙來源,還運用不知所云的舊數據當作擋箭牌,殊不知中國治理空汙已有長足進步,裹足不前的只有台灣而已。

更可惡的是,環保署在去年十月公告天然氣發電廠不受空汙法處罰。二○二五年天然氣將占能源總量的五十%,以「空汙防制」為目的的法律,竟可以不對台灣未來最大宗的汙染源管制。

即便是積極推廣天然氣的美國,也從來沒有放棄管制天然氣,甚至這幾年還加嚴天然氣的汙染排放標準。反觀環保署不但無力改善空汙,還諉過他人,企圖卸責,甚至還大開後門,棄械投降,幹掉一半的空汙法,這樣的環保署還能讓人信賴嗎?



放寬癲癇考駕照 宜再慎思
2017-12-16 00:44 聯合報 劉錦得/教(彰縣和美)
台中市大里區日前發生一樁車禍,駕駛疑似癲癇發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交通部基於癲癇症者也有人權考量,擬適度放寬考駕照標準,讓他們也能駕車上路;但,一般民眾都認為癲癇患者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發作,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呼籲主政者宜三思。

在教學生涯中,曾遇到三名癲癇學童,他們多由遺傳所引起,病發時會突然暈倒,失去知覺、口吐涎沫、自咬舌頭,手腳抽筋;第一次碰到一名男童時,毫無經驗,只知趕緊請校護前來處理,校護要我幫他移到陰涼處,並拿一支鉛筆夾在他舌頭和上牙齒之間,以免他咬斷舌頭,約半小時他才甦醒過來;後來我去找相關資料,並特別注意他,避免去刺激他,也要全班同學隨時加以關照!

當然,我不反對癲癇症者考駕照,因為只要無病發狀況,駕車上路應無問題;只是我有教過這類學童,深知萬一在開車的路上,突然病發,不只是他個人非常危險,馬路上的行人、車輛也遭殃,我想沒有人願意發生如此的傷亡悲劇!

其實,駕駛交通工具,尤其是公車、遊覽車、火車等大眾運輸的駕駛,都要嚴格要求身心健康,否則像之前有公車駕駛因突然心肌梗塞,造成多起交通事故,讓人不勝唏噓,基於維護交通安全,交通部宜再審慎為之。


方祖涵/影響無遠弗屆的美國稅改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方祖涵/影響無遠弗屆的美國稅改
.嚴震生/短命的美國優先委員會
.羅智成/三代同行
.林祖嘉/脫歐談判對全球化有影響嗎?
.王正方/超級ATM取款機
.黃介正/川普版國家安全戰略來了

.葉銀華/如何建立金融業吹哨者保護制度?
.周行一/科技無法解決科技帶來的問題
.洪蘭/當孩子不識「文以載道」四字
.馬凱/請為台灣與年輕人打開一條生路
.薛承泰/益者三友與三有
.王文華/「剛好」,比「最好」,更好
.盛治仁/在工作中找到新的意義和熱情

.王健壯/總統那則獨白式錄影談話
.嚴震生/你也是,我也是

.方祖涵/作弊的痛苦代價






方祖涵/影響無遠弗屆的美國稅改


2017-12-15 23:47 聯合報  方祖涵

美國參議院十二月二日通過參院版本的稅改法案,令川普陣營士氣深受鼓舞。圖為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中)九月率領高級助理穆茲尼奇(左)抵達國會山莊。美聯社


川普政權迄今在國會的最大勝利,就是參眾兩院分別通過的稅改方案,雖然尚有需要整合的細節,減稅的大方向已確定。可望實施的新稅制符合共和黨一貫主張,不過實質上對富人最有利的諸多改變,仍然引起不少議論。
對於平均薪資頗高的職業運動員來說,新稅制不僅省下可觀的稅金支出,其中許多細節更可能影響球員在場內與場外的決定。
整體稅率降低了,許多列舉扣除額也隨著調整,其中最顯著的是,州稅原本是聯邦稅的減項,不管是各州所收的所得稅或房屋稅,都可從收入扣抵。對於這部分,新稅制將訂出上限,甚至完全取消。因此在新稅制實施後,稅率較高的幾個州,像加州、紐約,與明尼蘇達等,要爭取球員加盟的難度就增加不少。
以加州為例,最高稅率高達百分之十三,倘若原本在馬林魚的強打史丹頓被交易到舊金山巨人隊,相對於沒有州稅的佛羅里達,光是多繳的稅就可能超過十億台幣,而且這個數字在稅改前可以因為扣抵聯邦稅而打個幾折,現在全部都得從荷包裡面出去。
另外值得觀察的現象,是球場上的各種罰金也可能將不能扣抵聯邦稅款。像NBA球員在場上被判技術犯規,或是美式足球員過於誇張的動作,各類行為造成的高額罰款,現在都算是業務有關的支出,可以列為抵稅減項,以後就沒那麼簡單了。換句話說,未來選手要跟別人打架前需要三思,不然被罰的錢百分之百都得自己出,一點都沒辦法抵稅。此外,在醫療項目、新球場興建的抵稅額降低,都會改變職業運動生態。
稅制改變,不管對企業或是個人來說,造成的影響都將十分可觀。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從新稅制得利。基本上來說,中低收入民眾,會因為減稅幅度有限,加上原本可得的社會福利緊縮而受到傷害。其實連身處台灣的民眾,都有可能被波及—尤其是打算到美國念碩博士的學生。
在目前稅改方案裡,不管是本國還是外國研究生獲得的學費減免,都可能被聯邦政府視為收入。如果學生拿到哈佛大學全額獎學金到美國念博士,一年可能將要多付幾萬美金的聯邦稅。這個改變會讓高等教育再度變成奢侈品:本來家境不夠好的學生,可以藉功課表現用較低代價取得學位,進而改變自己與家人的生活;以後,這條路不會那麼好走。
因應強烈的反彈聲浪,眾議院已有數十位議員要求修正跟大學研究生有關的稅改,不過是否能在重商輕貧的政治風向中獲得更多支持,還有待觀察。整體而論,此次稅改是美國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選項裡,大幅擺盪回到從前的極右派方向,既然是選民做出的決定,也只能由整個社會承擔。
這些改變真的能夠促進投資,讓美國掌握世界經濟的未來嗎?或者,只是把原本已經懸殊的貧富差距更加惡化?這一切,只有讓時間來證明了。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11月
.劉維公/跟背包一樣大小的學校科學實驗室
.李清志/京都少年1937
.陳立恆/十九大後,台商的放下與面對
.黃介正/從「解放軍歌」到「強軍戰歌」

.范疇/從慶富案看台灣的「實世代」
.趙春山/統獨光譜移動告訴蔡政府的事
.蘇蘅/貝佐斯如何讓華郵起死回生
.薛承泰/年金改革不能弱化國家
.林中斌/兩岸破冰的往例
.葉丙成/停止製造無動力世代 大學考招必須改革
.趙春山/統獨光譜移動告訴蔡政府的事

.王健壯/誰進了總統府見了誰
.朱宗慶/必然的在意
.盛治仁/少點效率 多些人性
.方祖涵/給乙組球員的夢幻棒球營
.林祖嘉/加入CPTPP 台灣須大幅開放市場
.嚴震生/川普的第一個期中選舉
.王正方/只為轉型,不顧正義

.黃介正/川習峰會 西風壓不倒東風
.洪蘭/科技不該取代大腦
.馬凱/天外飛來的奇蹟
.羅智成/推己及人
.薛承泰/時間銀行的帳,怎麼算
.葉銀華/專案融資 應避免來者不善
.周行一/從「計時工作者」變「專業工作者」

.王健壯/許宗力可以替總統上一堂課
.盛治仁/100%的堅持比98%容易
.方祖涵/數據派世界大賽
.劉維公/0.2美元的創新力
.范疇/兩端的無知—愚民、賤民?賤商、愚士?



10月
.嚴震生/宗教改革五百年的政治意涵
.趙春山/以突破僵局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李清志/魅力市集的年代
.陳立恆/永遠BEING,所以英國
.施振榮/慶富再造—從王道談企業重整
.黃介正/習近平的二○三五
.葉銀華/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的定位
.蘇蘅/當媒體不重視採訪「真新聞」
.王文華/如果小學校園變成跳蚤市場…

.王健壯/習近平的弦外之音
.朱宗慶/夢想不滅、初衷不變、育成不斷
.盛治仁/人生要追求多少顆星星?
.趙春山/十九大後的兩岸關係:一場「定力」與「耐力」的較量
.方祖涵/按讚惹出的天大麻煩
.薛承泰/「博愛」與「愛博」之間
.羅智成/尋找部落

.王正方/小程和他的廖老師
.嚴震生/美國人露出肩膀的權利
.林中斌/王岐山十九大應會留任
.葉銀華/什麼是金融政策?
.馬凱/海峽風雲日亟 台灣能不自強?
.黃介正/中華民國106歲生日快樂
.洪蘭/2年學會說話 卻要用一生學不說話

.王健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似乎要變
.周行一/老人化社會與人文社會科學
.施振榮/從王道談「官不聊生」與「民不聊生」
.盛治仁/人生5個思考題
.方祖涵/企業與地方的共生
.范疇/再度建議國民黨改黨徽
.劉維公/當代病態民主的神救援話語術

.嚴震生/南比亞、尚比亞、甘比亞


09月
.葉銀華/家族企業之傳承機制
.李清志/美感的喚醒
.薛承泰/Seafood 什麼是文白比?
.廖玉蕙/不是放棄,是珍愛和疼惜
.黃介正/國防安全智庫的「十誡」
.葉丙成/體改打假球,教育部何以默然?

.王健壯/最困難的事 蔡英文還沒做
.朱宗慶/優勢與重視
.蘇蘅/民粹政治與社群媒體造神
.林中斌/太陽磁爆、大地震並無關聯?
.陳立恆/缺電?我們缺的是「自知之明」!
.盛治仁/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主扎根了嗎?
.洪蘭/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

.方祖涵/天災行銷學
.王正方/我是王正中的弟弟
.施振榮/「物聯世界、智源台灣」
.賴英照/看見內線交易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馬凱/當心啊!走在懸崖邊的世人
.葉銀華/公司治理最後防線失守

.王健壯/蔡英文強勢領導面臨考驗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嚴震生/司法獨立,肯亞優於台灣
.薛承泰/世大運與日全食
.林中斌/拉古薩:自由繁榮和平的小國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方祖涵/槍口下,不滅的記者魂

.劉維公/台灣文創產業政策的唐吉訶德症
.范疇/爭論文言文比例?沒開竅吧?
.馬凱/天賜良機讓台灣再領風騷


08月
.盛治仁/謝謝你的競爭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07月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