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兩岸對談比對抗好 交流比交戰好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黑白集/彭啓明治得了廢棄物?
◆  聯合報社論/尹錫悅困獸之鬥,唯有南韓民眾才能終結
◆  經濟日報社論/兩岸對談比對抗好 交流比交戰好









經濟日報社論/兩岸對談比對抗好 交流比交戰好


2024-12-14 00:57  經濟日報/ 社論
雙城論壇是否能如期舉行,是國人關注的焦點。聯合報系資料照


眾所矚目的台北上海雙城論壇終於確定將在本月17日於台北舉行,這是目前兩岸所剩下來最高層級的官方交流平台,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今年5月賴清德總統就任以來,兩岸關係不斷惡化,雙城論壇是否能如期舉行,一直都是國人關注的焦點。

如今能照常舉辦,顯示兩岸仍然是有官方聯繫管道,這應該也會比較讓人安心。畢竟現在兩岸情勢緊張,萬一有個風吹草動,或是擦槍走火,如果沒有立即的聯絡管道,難免會造成傷害進一步擴大,所以任何形勢的溝通管道都應該被鼓勵。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雖然陸方預備派出100多人的大團,來參加其中的三個分論壇,而且帶隊的是上海市副市長,但是陸方負責的主要工作人員上海市台辦主任和媒體團,已被我方陸委會排除在外。照理來說, 上海代表團團長層級最高,具有政治意涵,陸委會如果想要降低雙城論壇的政治意味,應該針對最高代表層級,而不是管制其下的工作人員。此次針對負責聯繫的台辦系統,其實意義不大,而限制九名大陸媒體記者來台,顯示我方對自己沒信心。

這次造成雙城論壇無法確定舉辦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大力宣傳中國大陸在台灣附近大規模調動船艦,對台灣的安全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有些人建議政府應該暫停雙城論壇來表達態度。但是,這一次大陸並沒有宣布對台軍演,雖然大陸船艦出海數量數目很多,並不是單單在台海附近而已,而是分布在大陸附近的所有海域,並不是針對台灣而來的。也就是說,兩岸情勢固然緊張,但是政府對於陸方的各種行動,還是應該要有正確的研判,而不能動不動就說大陸對台軍演,畢竟狼來了的故事說多了,會造成國人彈性疲乏,警覺性逐漸降低,這絕對不是好現象。另外,如果國際上的判斷都是認為大陸在做全面性的練兵,而不是針對台灣,我們政府卻一再渲染,這會讓國外產生台灣在國安與情資判斷正確性的疑慮。

這次雙城論壇的主題訂為:「智慧治理,永續未來」,其中智慧治理的主題包括城市建設、遠距醫療、智慧交通等而永續未來的主題包括能源低碳、電動車與電池、 綠色金融等主要議題對雙方來說都非常重要而且及時,比方說,兩個城市都有嚴重人口老化的問題,因此遠距的智慧醫療就很重要,雙方可以交換彼此在發展遠距醫療的經驗。再比方說,現在國際上積極推動碳足跡認定和碳權交易市場,而兩岸供應鏈的關係非常緊密,雙方如何取得一致的碳足跡認定標準就非常重要。另外, 台灣的碳交易市場規模太小,碳排的需求遠大於市場供給,台灣的碳權交易市場可能很難順利運作,或是其決定的價格可能會非常不穩定。如果兩岸的碳權市場可以合作,對於台灣很多企業而言,將可以得到更合理的碳權交易結果。也就是說,兩岸在產業和碳排方面都有很多的合作空間,但是需要先有充分的交流來建立互信, 未來才有進一步發展與合作的機會。 

過去幾年,因為兩岸關係惡化再加上中美競爭之下,讓兩岸經貿受到很大的衝擊,但是即使如此,大陸仍然是台灣最重要的市場,而且兩岸在產業上和其他方面都有很多機會。我們可以說,兩岸合則雙贏,分則雙輸,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經濟關係上是如此,政治上也同樣是如此。最後,不管兩岸未來如何發展,和平的過程是絕對要確保的,維持對話可以減少誤判,也可以減少對抗;擴大交流可以增進彼此的瞭解與互信,交戰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我們相信這才是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最佳途徑。 












聯合報黑白集/彭啓明治得了廢棄物?


2024-12-14 03:53  聯合報/ 黑白集
環境部長彭啓明到七股區看坪里光電場查看,拿起被挖出來的鋼筋,覺得太扯了。 記者鄭惠仁/攝影


環境部長彭啓明視察學甲爐碴及七股光電場,看到光電板底下挖出廢棄物和鋼筋,大嘆「太扯了」!他說,問題出在源頭管理,未來會推動《循環經濟促進法》,加強稽查及執法以杜亂象。彭啓明的處方,有如「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根本來不及救!

本報《國在山河廢》專題,調查全台各地濫倒廢棄物亂象,形容台灣南部很多農地、魚塭、河谷像「得了癌症」,正一步步走向死亡。這些國土飽受摧殘的景象,一般民眾觸目可及;彭啓明卻彷彿初次得悉,而頗表意外。他上任已超過半年,若對廢棄物四處肆虐而渾然不知,豈非太過失職!

民進黨口口聲聲「愛鄉土」,近年卻對環境破壞冷漠以對。農田、魚塭、山坡地遭到海量廢棄物入侵,多集中在南部綠色執政地區,這當然是中央政策錯誤與地方執行不力的雙重結果。尤其嘉南地區全力發展光電,不肖官員與黑心廠商勾結,一塊土地剝三層皮,就形成了「上有光電、下有垃圾」的另類「光電奇蹟」。彭啓明不知道,才是更扯。

各類廢棄物胡亂拋棄在田間山顛,這是《廢棄物清理法》規範失靈,加上地方執法機關放縱的結果。彭啓明所提的《循環經濟促進法》,把廢棄物視為「資源」管理,就能解決問題嗎?聽起來更像天馬行空。重點是,政府的心還在嗎?











聯合報社論/尹錫悅困獸之鬥,唯有南韓民眾才能終結


2024-12-14 03:46  聯合報/ 社論
南韓人民十二日晚間在首爾舉行燭光晚會,將七日國會首度表決尹錫悅彈劾案時,未進場投票的一○五位執政黨籍議員肖像做成一張橫幅。 (法新社)


南韓總統尹錫悅發動戒嚴失敗,參與謀劃的軍、警首長均遭逮捕,只有尹錫悅還在作困獸之鬥。他原稱自己去留將交給黨決定,執政黨主張他暫停職務、將權力移轉總理和黨魁但在野黨強烈反對,認為這形同「二次政變」。未料,尹錫悅近日再度公開對國民演說,辯稱戒嚴是「治理行為」,絕非內亂;他隨即批核了四十多件法案,還提交新一波大法官任命案。南韓如今的政局到底誰說了算,已是一團亂。

作為檢察總長出身的元首,尹錫悅竟聲稱「戒嚴是治理行為」,可知他的法治觀念多麼欠缺。他宣布戒嚴,並非國家受到外敵攻擊,也不是什麼地方發生叛亂,或者遭遇嚴重的天災、疫情,必須緊急動用所有權力來控制社會秩序。他宣布戒嚴,只是因為他無法面對朝小野大的國會,施政屢受挫折,預算遭到刪減,並迭遭彈劾。只因施政不順,他就下令關閉國會、逮捕議員,實施全國戒嚴,這也近乎是個「土皇帝」了。

南韓國會第一時間有效阻止了戒嚴,反應之智勇神速,令人刮目相看。但接下來,整個政局就陷於混沌、脫序狀態。執政的「國民力量」黨第一時間要求尹錫悅「退黨」以示切割,但尹錫悅又稱要把去留「交給黨決定」;兩種表態,其實是互為矛盾的。總統的職權若交給「黨」代理,基本上就是「黨政不分」;黨魁本身並非民選,憑什麼代行總統職權?

這樣的僵局,有幾個因素使然。第一,南韓總統一任五年,不得連任,因此各方權力爭逐極為激烈。執政黨不想失去政權,拚命拖時間;在野黨則拚命想要奪權,雙方極盡盤算。第二,南韓未設副總統,總統無法執行職務時由國務總理代理,再進行改選,會有一段時間差。朴槿惠遭彈劾,曾由總理黃教安代理將近半年。第三,有意角逐總統的在野黨人士都官司纏身,可能影響參選資格。「祖國革新黨」黨魁曹國近日被判兩年徒刑,褫奪公權五年,無權參選。上次與尹錫悅交手落敗的在野黨議員李在明,目前最被看好,但身上也有多件官司,有極大的時間迫促感。

接下來的交手,是今天的國會再度彈劾案。原拒絕投票的執政黨議員,近日陸續有多人倒戈,目前僅差一票即可過關。主要關鍵,將取決於首爾街頭示威群眾人數的多寡,如果民意的壓力足夠浩大,執政黨議員便不可能再執意護著尹錫悅。畢竟,尹錫悅是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參選前數月才加入國民力量黨,他與該黨的淵源並不深,執政黨議員沒必要把自己的前途綁在他身上陪葬。但是,要鬆口放掉嘴上這塊執政的肥肉,許多人仍很不甘心。在陳水扁貪瀆案中,台灣民眾看到民進黨的「十一寇」;現在,南韓人就在等執政黨出現神奇倒戈數字「八」。

尹錫悅先前曾為戒嚴向國民致歉,未料數日後,他卻大言不慚改口稱那是「果斷的治理行為」,無懼彈劾,也不會辭職,顯然毫無悔意。此一表態,也許是看到了朝野對政治局勢的僵持不下,以為自己還有還魂的空間。但他在此刻大舉批核法案並提出大法官人選,態度之倨傲,預料將加深民眾的反感,本周末上街示威的群眾將驟增。南韓政局的垃圾時間,可能就在等爆發的民意來收拾。

這次尹錫悅僅靠少數軍事和警政首長的支持,即率爾發動戒嚴,可見南韓總統單一領導權之可怕相對的,反而是基層軍警對自己被交付的任務感到不安,鬆手讓議員重返國會,才得使戒嚴破功上位者毀國,下位者護之,多麼諷刺





【專家之眼】前瞻思考韓國政局後續效應

◆  【專家之眼】前瞻思考韓國政局後續效應

◆  【專家之眼】陸配任公職爭議 是國安或意識形態問題
◆  【專家之眼】三大支柱消散 當前德國的衰退
◆  【專家之眼】財劃修法 政治爭鬥玩殘財政專業







【專家之眼】前瞻思考韓國政局後續效應


2024-12-14 06:06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韓國總統尹錫悅發動烏龍政變雖然很快狼狽落幕,但後續韓國政壇以及民間社會後續效應才正在逐漸浮現。圖為日前首爾光化門有民眾舉行燭光晚會,要求南韓總統尹錫悅下台。(法新社)


12月3日夜間韓國總統尹錫悅發動烏龍政變雖然很快狼狽落幕,但後續韓國政壇以及民間社會後續效應才正在逐漸浮現。特別是在野黨透過政治報復與司法追訴兩個主軸,針對尹錫悅展開猛烈政治攻勢;而韓國社會透過罷工、罷市與學生街頭示威等政治運動,在諸多層面上將對韓國政局產生短期與長期影響。

誠然就此次政治風潮來說,有些僅會產生短期聲勢效應,但有些卻會衝擊經濟、商貿與社會運作架構,造成持續性深遠影響。首先就整體朝鮮半島安全形勢與基本架構來說,顯然平壤並未見獵心喜,更明確表達無意趁亂從中取利。

同樣美國由副國務卿坎貝爾出面,痛斥尹錫悅衝動冒進挑起政治動盪,立場態度毫不含糊極度明顯;再加上北京相當克制,在面對韓國內部政治情勢上,發言相當謹慎,東京亦是保持低調,未曾指三道四,最多發表些外交辭令與官樣文章來應對情勢。

因此整體說來,儘管韓國政局如此不穩,但倒還不至於在安全情勢與權力架構產生顛覆效應,失控外溢擴散讓整個朝鮮半島與東北亞穩定情勢受到影響;但這也是為何到目前為止,韓國政局發展如此嚴重,朝野對抗尖銳無比,但卻仍然能夠維持其為茶壺內風暴之原因所在。

許多政治觀察家與媒體評論者基本上都認為,假若尹錫悅仍然戀棧其總統大位,恐怕整個政爭難以善了,只會讓韓國朝野政治鬥爭繼續爛戲拖棚。但是吾人卻必須思考,就算尹錫悅因此去職,韓國政治態勢與社會不安能否立即終止,馬上恢復穩定,人心是否能夠順利安定,繼任人選會不會引發另番政治陣痛,讓韓國政局愈搞愈糟,這其中充滿各種變數。

為何尹錫悅到目前為止,儘管態勢逐漸轉為惡劣,卻仍然拒絕離職並且態度強硬對抗在野黨?特別是目前已有跡象顯示,執政黨議員倒戈恐怕不是空穴來風,再度發起罷免與彈劾行動,甚至嚴重到司法起訴,絕對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具體存在之政治發展趨勢。

假若尹錫悅能夠逃過政治報復,繼續留在總統職位,就其威望如此破產,恐怕是難以主導未來政策;換言之,韓國政治運作必然是引擎空轉,直到其任期結束。而且其在總統職位,雖可暫時免於司法追訴,但必然會繼續頑抗,各種鬥爭招式必然層出不窮,未來政局更是難以安定,因此這就是在野黨不斷呼籲,與其長痛毋寧短痛,必須以壯士斷腕決心,儘速讓尹錫悅下臺,才能夠重新整理政局,讓社會回復正常秩序,經濟恢復運作動能。

再將眼光移轉到經貿與金融層面,韓國政局動盪不免都會在短期內衝擊金融資本市場,但此種負面消息面畢竟不會持續太久,到頭來還是會回歸到基本盤。但若是政爭不止,情勢惡化不能止血,停損點繼續推遲,就有可能對基本架構產生不利影響,此因經濟生產與商貿運作還是會受到政治穩定影響,政治風潮持續日久,社會不安都將讓韓國經濟與商貿競爭力失分。

最後就要思考,假若尹錫悅真是離職,繼任人選到目前看來並未浮現,而未來是否能夠順利出線,接掌政治大權迅速安定政局並讓韓國社會恢復秩序,其中還是充滿各種變數。在沒有明確接任對象前提下,亦讓尹錫悅獲得繼續頑抗希望保持總統大位掙扎本錢。

從韓國總統尹錫悅此次盲動冒進宣布戒嚴,但又被迫叫停案例,吾人就應領悟到,執政者任何希望藉由與在野黨衝突對抗,以便獲得政治利益之策略,必然都要冒著可能造成政治權力真空與政策中斷之風險。施政必須講求人和才能政通,確實是千古不移正道,但是反觀臺灣政壇,朝野對立鬥爭狀況,對比韓國恐怕亦是五十步笑百步。歷史巨輪不斷前進,但人性本質還是依然故我!





期待自我通報=姑息霸凌幫凶主管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期待自我通報=姑息霸凌幫凶主管
◆  賴政府的霸凌激勵機制
◆  統一霸凌定義 才能防治
◆  包庇謝宜容 誰在作主
◆  誇大言論傷國防部公信力
◆  川設鴻門宴?習去否兩難
◆  政府用幽靈軍演霸凌民眾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期待自我通報=姑息霸凌幫凶主管


2024-12-14 03:39  聯合報/ 楊哲銘/北醫大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學系醫管系教授(台北市)


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公務員在辦公室輕生,勞動部重啟調查,認定北分署署長有霸凌事實,但這是調查報告2.0,第一版調查報告認定長官是立意良善並無霸凌行為。

這個事件引發公務機關的霸凌申訴如滾雪球般擴大,衛福部也遭炎上,共有八人遭到申訴。衛福部剛公布的調查結果認定三人有霸凌的事實,五人不成立,處分包括保護司簡任視察記大過一支、調職、移付懲戒,長照司專門委員記大過一支、調職,社工司簡任視察記小過一支。

行政院對這場職場霸凌風暴的最新因應作為,就是行政院霸凌通報平台立即上線,行政院人事長說明該通報平台會提供多元的通報管道,重視當事人的隱私確保通報內容不外洩,權責機關三天內要把處理情形回報給人事總處,並在一個月內結案。

職場霸凌不論公私領域都可能存在,但因為這次的引爆點在公務機關,格外受輿論關注;主要是公務員的上對下關係一直被定義為特別權力關係,強調上位者的優越性及下屬或受支配者的服從性,傳統上公務員、學生都被歸類為是處在這種關係之下

台師大女足球隊日前也遭踢爆,教練要求隊員配合研究計畫抽血,學生如果不配合就會被扣學分、威脅退隊,連研究補助受試者的費用也遭教練以隊費名義扣住,台師大校方表示已成立霸凌與研究倫理調查小組,希望釐清真相還給學生健康的運動環境。

上例可見,台灣對特別權力關係中的脅迫跟不當影響一直以來都不太在意,所以最近才會有井噴式爆發,而且一定只是冰山的一角。為何這些事件都得都靠媒體踢爆?當然是在一個有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特別權力關係中,申訴管道的公信力跟公正性不可能受到信任,所以要期待甫上線須具名申訴的行政院霸凌通報平台能發揮效果,恐怕也是緣木求魚。

根據勞動部跟衛福部公布的調查及懲處結果,當事人都被懲處了,但是這些霸凌者的長官呢?他們是不是也該負責呢?許多霸凌者在長官的眼裡可是優秀的部屬,因為霸凌屬下的短期成果可能就是亮眼的績效,他們靠的就是壓榨下屬,信奉「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而這些霸凌者的幫凶就是只在意下屬是否創造出績效,不在意霸凌文化是否橫行的主官。

知名的變革管理大師柯特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在《哈佛商業評論》著名的文章「領導變革」中就指出,轉型變革要成功需要領導者採取八個有效的步驟也就是說,沒有有效的領導是無法變革的。就這次的事件中,在制度層面上應該要落實讓主管知道其必須考核下屬是否有霸凌的行為,不是除了績效一切免談。只有體認一旦爆雷自己也會被連坐懲處,主管/長官才可能真心、用心的考核跟矯正組織中的霸凌文化。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賴政府的霸凌激勵機制


2024-12-14 03:38  聯合報/ 吳成豐/靜宜大學企管系終身特聘教授(台中市)


當宮廟已採用 AI 管理信眾人流及鸞文與經文解說時,勞動部卻墜落在為建置資訊系統而霸凌公務員致死泥淖中。兩相對比,並非個案的說辭可以推託,極可能是公部門機器運轉中誤謬的激勵機制所致

不妨先從微觀角度看幾件事:

其一,「表決會輸,論述不能輸」的狹隘認知。賴總統先前邀集綠委餐敘後,一名吳姓立委轉述賴總統對綠營立委打氣加油,表示要凝聚共識與團結,即使表決會輸,但是論述不能輸

筆者疑惑,一是綠營立委會不會認知賴總統的打氣加油,是在立院中輸與贏的戰鬥;二是賴總統加油打氣的一番話,最後成為執政黨內的激勵機制。於是,綠委們火力大開,搶奪立院公文者有之,扯斷公用擴音設備者有之,有綠營黨工言語上「用膝蓋想都知道」的非常識論述亦有之。嚴重的是,綠委榮升部長政務官,黨工人員躍升國會殿堂。如此賴總統的話與立委或黨工被拔擢的因果關係,是否因此奠基賴政府激勵機制的常態呢

其二,「用人無視專業,唯忠誠至上」的局限心態。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謝姓分署長霸凌下屬致死的最新調查報告出爐,還有稍早幾位部長、政務官欠缺專業或出現言語前後矛盾自我顛覆,以及不適任的言行舉止等等,是否也是誤謬的激勵機制下的產物

其三,「公用品的悲劇」的官場病態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定的論文「共有財悲劇」,批判共有資源被個人或少數族群基於自身利益,而大肆掠奪,悖逆其他使用者的公共利益。上述霸凌案又復衍生公有的「就業安定基金」被主管公務員濫用的案外案,幾位濫權的已卸任政務官被公開黑幕一事,也曝露出此等公用資源被大膽濫用的根源,豈不與執政黨偏執的用人激勵機制有關嗎

古羅馬哲人西塞羅的「政府觀」是:精緻設計權力制衡系統,以防止任何政客造成公用資源被掠奪濫用的悲劇。但現今許多民主國家含台灣在內,卻常生公共財被私占等非倫理事件,那麼,類似賦予立法院適度調查權使更落實權力制衡等設計,就應被視為民主道路上倫理與智慧的實踐。















統一霸凌定義 才能防治


2024-12-14 03:38  聯合報/ 林滄崧/警大犯罪防治所博士、教育部定助理教授(台中市)


公部門霸凌不斷,有諸多立委為防止公務員再遭長官霸凌,提案應制定職場霸凌防治專法,或在現行法規中明確處理原則並增列罰則。這當然是好事,但若能更全面立法,就更能讓職場員工受到更完整的保護。

「職場霸凌」的樣態不僅在於長官對部屬,同時還包括同事之間;影響職場員工心理衛生情況者,也不是僅有霸凌,還包括性騷擾及歧視。因此,若政府真要照顧職場員工的心理衛生與安全,就不能僅是見樹不見林。

當前國際關注職場心理衛生與安全時,通常都籠罩在「公平就業」或「就業機會平等」的概念裡,以澳洲政府為例,在其政府裡就設置「公平工作委員會」獨立機關,接受各種職場員工所提出霸凌、性騷擾與歧視等三種類別的申訴;再以當中的霸凌為例,官方接到申訴後,會在兩周內與所有相關人員討論此案,並在十六周內處理完畢。因此當我國目前僅在意職場霸凌而修法,日後若有職場歧視議題產出時,是否又要再制定「職場歧視法」?

另外,防治職場霸凌規範在立(修)法之前,還有一個重要議題要先取得共識:統一霸凌定義與認定標準,免得在社會上產生「霸凌滿天、無所適從」的窘況霸凌是社會(組織)心理學與偏差行為學的專業融合範疇,在國際學理上已是經過實證研究的成熟見解,並將此一結論推向校園、職場、軍隊與監獄等場域進行防治處理。其中,在校園涉及學生間人際互動偏差與師生間的管教權濫用議題;職場、軍隊與監獄等則涉及同儕間人際互動偏差、不良組織文化及官僚階層管理權濫用議題。但無論在那個場域,霸凌總是有一共通穩定的定義與認定標準,以供各場域基於該定義與認定標準制定規範

就如性騷擾議題一般,無論是在校園的性別平等教育法、職場的性別平等工作法、一般社會的性騷擾防治法對於性騷擾的定義都有一共通穩定的定義與認定標準,以使各場域內的人員認識與自律,以供機關進行調查與處理唯有穩定、明確、一致的霸凌定義與認定標準,才能使各場域的霸凌防治,不因特權而變化、不因民粹而扭曲














包庇謝宜容 誰在作主


2024-12-14 03:38  聯合報/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


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吳姓公務員在辦公室輕生,勞動部重啟調查,結果認定吳員確實長期遭受職場霸凌,他的輕生及被交辦的不合理工作與惡劣工作環境有關,「這就是霸凌!」

報載前分署長謝宜容處理「智能就服專案」過程中,曾在羅東就業服務中心打電話回北分署,以電話擴音方式,咆哮怒罵負責業務的吳員;吳員為了處理此案,身心俱疲,多次向同事、朋友表達,經常在清晨五點多上班,甚至是四點多就到辦公室,輕生前三個月,每月平均加班八十小時以上。謝宜容會一直刁難下屬,曾有簡報資料被退回修改達四十五次,她不滿意就持續怒罵、咆哮;謝宜容曾在機場因為等候五分鐘的接駁車就從機場一路罵到辦公室,下屬回家後還以 LINE 語音電話責罵…。

霸凌累累,罄竹難書但勞動部第一份報告,卻是謝宜容管理方式及情緒控管確有不當,不過「目的良善」,乃為有效推行業務以及提升同仁之工作能力;吳姓公務員是因為長期獨力從事龐大工作業務,且缺乏資源協助才選擇輕生,「與謝宜容的管理方式並無直接關係」明顯可見,首份調查報告是護航、包庇,因此讓外界無法接受

重啟調查後的報告,吳員輕生與謝宜容有「直接」關係。推翻前次的調查報告,政府打臉自己!謝宜容濫權霸凌,甚至還涉及貪瀆就業安定基金遭濫用,上下交相賊,系統性腐化

公務員遭長官霸凌後輕生,讓社會譁然!真相如何,全民關注。第一份報告究竟是誰作主?必須查明並且究責。還吳姓公務員及家屬一個真正的公道,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











誇大言論傷國防部公信力


2024-12-14 03:38  聯合報/ 揭仲/淡江大學整合戰略與科技中心研究員(新北市)


中共民航部門日前突然發布飛航通告,在東南沿海開設七處「空域保留區」,國防部為應處相關情勢,也通令國軍完成各級應變中心的開設,至十二日晚間通令解除。

然而,由於不具名國安官員近期對共軍行動的解讀過於誇大,遭美方先後透過匿名與正式發言的方式「校正」後,不僅引起外界對我國安單位的公信力產生質疑,也使部分國人懷疑國軍究竟有無必要開設應變中心?會不會是配合國安官員訊息操作的政治舉動?

雖然目前無法解國軍開設應變中心的決策過程,但國軍的行動有一定的合理性。

因為,這七個「空域保留區」雖不是演習區、更非實彈射擊區,但確實代表共軍有可能在這段時間,密集派遣軍機出海,中共民航單位才透過公告提醒民航機注意。通告發布後,中共也的確連續兩天派遣廿五架次與十五架次之各型軍機組成的「體系化打擊機群」,穿越浙江與廣東沿海的「空域保留區」,進入東海與巴士海峽進行海上長距離飛行訓練。

雖然,中共派軍機穿越「空域保留區」的數量並不特別多,但國軍無法排除中共在短時間內,密集派大量軍機經由保留區出海演訓的可能,何況其中一個保留區是在海峽中線以西、離台灣陸地較近空域。在前述風險無法完全排除前,國軍成立各級應變中心,絕不能算反應過度;國防部應變中心的成立,也有助於強化一旦雙方短兵相接過程時的管控,以防止擦槍走火。

國防部的決定有其合理性,只可惜在國防部記者會中,或許是為了能盡量「貼近」國安官員過於誇大的訊息,只好在專業性上自我打折,導致國防部公信力一併受傷憾事。















川設鴻門宴?習去否兩難


2024-12-14 03:38  聯合報/ 廖明輝/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台北市)


川普在尚未正式就職前便對外界投下震撼彈: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其就職典禮。對美國而言,歷史上從未有外國領導人親自參加總統權力交接儀式先例;對中國而言,習近平若真踏入華盛頓、坐在國會山莊外等待新任美國總統就職誓詞,場面將極為不尋常。這場「鴻門宴」的政治寓意鮮明:若不去,可能被美國與國際視為軟弱、錯失美中互動新契機;若前往,風險重重,一旦川普臨場發難、或典禮過程出現難以掌控的外交戲碼,恐使中國陷入進退失據的難堪局面。

川普此舉看似出其不意,卻符合他的行事邏輯。回顧他過去作風,川普經常以「生意人」的思維處理國際關係。他不諱言喜歡冒點小風險,將外交談判視為爭取利益的籌碼布局。從他早先威脅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再到這次史無前例的邀請行動,都透露出他善於以象徵性動作製造壓力,並藉此獲取更有利的談判空間。無論是對手還是盟友,川普的策略常是先用高壓威脅,再拋出看似友善的緩解方案,讓對方不敢掉以輕心。這種手法不只是外交戲碼,更可能是未來四年美中互動的彩排。

問題在於習近平該如何應對?不出席,勢必讓外界臆測北京心虛。中國若因擔憂陷入陷阱而拒絕,難免遭到貶抑,甚至坐實外人眼中北京不敢面對川普的印象。但若決定前往,現場變數極大;典禮上不僅有鷹派國會議員的目光緊盯,還得防範川普隨時可能拋出挑釁性言論。過去以保護元首尊嚴著稱的中國恐難容忍最高領袖陷入不受控場面,畢竟一旦美方事後翻臉、加徵關稅、或在台灣議題祭出強硬手段,中國將難以對內交代為何領導人親赴就職典禮卻未能換來更穩定承諾?

就此來看,川普的邀請更像是高風險的鴻門宴,習近平去或不去都是兩難。中方若傾向婉拒,須透過外交辭令巧妙化解;若考慮赴約,則必須嚴密規畫,確保典禮不出意料之外的插曲。  

台灣而言,川普重返白宮可能代表整個華府調整對北京政策方向。儘管川普身邊多為對中強硬派,但他的生意人思維隨時可能出現「合中」伏筆。長期以來,台灣將美國視為安全依靠與經貿利基所在,但川普的商業談判手法使一切都充滿不確定性。川普或許不再採取拜登政府強調的「價值同盟」對抗中國模式,改以談判為美國爭取更大利益。若美中關係出現微妙轉圜,則在美中對抗下受惠的台灣產業恐會失去優勢;若川普導致美中矛盾更形複雜,台灣更得謹慎防備經貿因地緣政治波動而大幅震盪。

川普的大膽邀請,究竟是短暫外交戲碼,還是拉攏北京的長期策略開端?習近平選擇赴約或拒絕,都將釋出關鍵訊號。台灣身處美中博奕賽局,惟有預作準備、審慎觀察、靈活應對,方能在變局中穩健發展。















政府用幽靈軍演霸凌民眾


2024-12-14 03:38  聯合報/ 張重玖/軍退(高雄市)


民進黨政府「期盼」大陸「聯合利劍二○二四-C」軍演到來,竟成飄落的雪花,美有官員直言大陸軍事活動非針對賴總統出訪過境,此凸顯台灣國安研判失靈?還是賴政府習慣用假訊息霸凌民眾知的權利?

軍方演習火砲射擊或驗證,常用限航區、禁航區或危險區,有時較特殊的空域、海域,會律定管制地帶、管制區域與空中安全走廊,都必須提前向民航局及交通部申請,以利發布公告,讓全世界使用該空、海域的航空器、船艦避免誤闖進而產生事故。想不到政府新聞稿出現異常的新名詞「空域保留區」,是否該比照年初大選時發布國家級警報,將衛星誤譯成飛彈造成民眾恐慌,出面說清楚?政府不能只希望不明不白煙消雲散啊!

大陸實施軍演,台灣有因應對策啟動備戰操演,這屬例行性公事,否則權責單位失職。但「不升高衝突,不引發事端」向來是我軍秉持的原則。

媒體報導國軍各式演習作為,雖然是因政府所謂虛幻的「聯合利劍二○二四-C」軍演所致,然若能藉此上緊國軍發條也是樁好事;參演官士兵接受賴政府驚悚洗禮,還盼能撐得起保家衛國的重責大任,千萬莫如鄰國軍隊高階將領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肇生國家動亂。






闕志克/民主規範的崩裂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闕志克/民主規範的崩裂
◆  張延廷/台灣能變成「北約+」嗎?
◆  廖元豪/慎防戒嚴與緊急命令的濫用
◆  馬凱/如果護國神山被搬走
◆  薛承泰/教改三十年成就了什麼?
◆  魏國彥/我們都年輕過──致瓊瑤、劉家昌










闕志克/民主規範的崩裂


2024-12-14 03:54  聯合報/ 闕志克(作者為清華大學合聘教授)


民主規範指的是民主制度運作時,所有政黨都共同遵循,以保留妥協、磋商空間的不成文規矩。這些規範實際作用很大,因為他們促使政黨多以情理利益的討論、談判、協調和交換來解決分歧,避免事事都劍拔弩張。這一次美國大選,川普贏了選舉人團票和普選票、共和黨重新掌控參眾兩院、保守派持續主導最高法院,且給了卸任總統司法豁免權,所以川普第二任將是不折不扣的完全執政。選後川普的人事選擇,似乎顯示他們絲毫不在意什麼民主規範。

儘管事前就預期高忠誠度必然是擇才首要標準,但川普內閣名單上的多個人選仍然讓外界、包括共和黨的建制派為之側目。這些閣員人選的共通點是對川普忠貞不二、唯命是從,但有些或私德有虧、或才不配位。譬如說,國防部長、衛生部長和原司法部長人選,都被揭發曾有疑似性騷擾的犯行;教育部長人選曾創辦經營以宣揚性和暴力為訴求的世界摔角娛樂組織;國防部長人選的最高公職資歷僅是陸軍少校;聯邦調查局長人選在川普第一任內,被當時的司法部長評說「除非我死了」,他才有可能當上聯調局副局長。

過去兩黨閣員人選被刷下來的因素,如年輕時吸大麻、社群媒體上的不當言論、雇用非法移民為保母、沒有把朋友借予的汽車當成收入去繳稅等,比之這次內閣人選的顯著缺陷,算是小巫見大巫,但川普仍然一意為之。原因之一是這些候選人的缺陷跟川普的瑕疵一比,其實也沒那麼離譜;另一原因是川普實在找不到幾個忠誠度夠、經驗與才能完備的大臣之材願意屈就,只好廖化作先鋒。

川普的政策見識與能力本來薄弱,這個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才具最平庸、器用最貧乏的內閣,很難擔當得起未來幾年與中國一較高下的重責大任。台灣當朝也有偏好唯諾黨徒的毛病,前有學經歷遠遜六都交通局長的交通部長,後有只具高中學歷、環保運動經驗的勞動部長。

其實川普也心知肚明,他提出的內閣名單社會評價不高,所以他的團隊才會鑽營「休會期間官員任命」的法律漏洞,意圖讓內閣成員不需經過參議院審查就能上任。不少共和黨參議員持反對意見,但川普仍不放棄,試圖鼓動眾議院決議休會,造成兩院對立後再由總統介入,強迫參議院就範。最後,讓川普打消這個念頭的關鍵是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最高法院禁止歐巴馬趁參議院小休期間任命聯邦官員的判決;因為作出這項判決的大法官大多健在,如果川普硬幹到底,鬧到最高法院很可能會碰得一鼻子灰。

以川普現時氣勢之盛,照理說黨內應無人敢攖其鋒,但還是有足夠多的共和黨籍參議員跟川普說「不」;而最高法院對行政權與立法權的爭議也能秉公裁斷;甚至川普也知道適可而止、不為己甚,即時調整司法甚至國防部長的人選。相形之下,台灣執政黨立委任行政權予取予求,幾無置喙餘地;憲法法庭的許多判決不惜背離法學理論,一意向政黨利益看齊;少數執政的總統悍然拒絕與在野黨溝通協商,執意挑戰多數決的民主政治原理,甚至不惜發動民粹網軍、訴諸罷免,以求扳回執政劣勢。

民主規範的崩裂常常是威權統治的先兆,尤其是外患兵臨城下之時。美國社會兩百多年的民主素養與傳統,對川普的專制之路似乎還有點平衡箝制的力量,但現下台灣民間對抗「選舉型威權」的力道如螳臂當車,只剩萬馬齊瘖。





黃耀輝/犧牲者未獲補償 國土法怎推動

◆  黃耀輝/犧牲者未獲補償 國土法怎推動
◆  劉大年/強化原產地制度 因應高關稅
◆  黃齊元/加強兩岸交流 走向真正和平








黃耀輝/犧牲者未獲補償 國土法怎推動


2024-12-14 03:55  聯合報/ 黃耀輝(作者為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


國土計畫法簡稱國土法原定明年四月底上路,但風波不斷。部分縣市政府仍未送出功能分區圖,中央內部也意見分歧,農業部長前任和現任互槓,朝野立委更要求國土法暫緩施行。

國土法爭議不斷,最主要是功能分區方面,被畫為「城鄉發展地區」的土地,因充滿發展前景,地價扶搖直上被畫為「國土保育」、「農業發展」區的土地,雖為國家社會貢獻自然保育、糧食安全等外部效益,不但沒有補償或補助機制,還受到禁止或限制使用的約束,造成地價崩跌,永世不得翻身

對於貢獻社會效益而犧牲個人權益者,財政學有一套補助(補貼)理論,認為政府應就其外部效益或特別犧牲,給予補貼或補償,以鼓勵民眾「犧牲小我,成全大我」,也早在各國付諸執行,而成為普世價值。

過去有望族的祖厝,被政府畫為古蹟(而無法改建為大廈),隨即發生火災(是誰刻意縱火,用膝蓋想也知道),此種案例層出不窮,即知政府片面要求私人「犧牲小我,成全大我」,而不給予補償是違反人性,注定會失敗的。因此,「文化資產保存法」對被指定為文化資產者,因其犧牲私人利益而創造社會公益價值,訂定獎勵或補助

同理,為維護水源涵養與保育而畫設水質水量保護區,而使其土地利用受限,「自來水法」向受益者徵收水源保育與回饋費,專供保護區內居民福利回饋及受限土地補償。「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要求原民會編列預算,對原民保留地畫為禁伐區域者,得申請禁伐補償。這些「受益者付費,補償受限(害)者」的政策,在國內早已行之多年,也成為國民基本常識。諷刺的是,賴政府下年度總預算,違法未編足原民禁伐補償,造成預算審議卡關四十九天的鬧劇,可謂咎由自取。

然而,主管最上位的國土法的內政部,卻對補償機制似乎一無所知。以唯一內陸的南投縣為例,七十四%土地為保育區,農業區廿三%,城鄉發展區不到三%屬於糧倉的雲林縣,農業區占陸地的六十六%、保育區占十五%屏東的農業區卅三%、保育區六十%,發展已受到先天的限制。國土法對農地農用的限制,只要求農地的地主犧牲小我(農事艱苦,所得低,風險高,地價貶值),所成全的大我(全國在糧食安全方面受惠)卻未回饋或補償,難怪部分縣市政府遲遲不肯送出功能分區圖,朝野立委也要求中央暫緩。國土法進度遲滯,中央要負最大的責任。

同理,保育、農業區的畫設,成就了全國及中央的政策效益,卻對農業、保育縣的整體發展及財政造成負面衝擊。農地農用雖課田賦,但中央自七十六年停徵。農地移轉與自然人時可申請不課土地增值稅,使農縣自主財源不足。因此,財劃法理當將財源下放給地方政府,尤其是農業縣、保育縣。

總之,要使國土法能夠順利上路,中央政府有必要先修訂國土法,增訂明確的「受益者付費,補償受限(害)者」機制,對受限制的人民予以所得補償;財劃法也應對農業、保育縣,給予合理的財政補助。行政院說等地方交齊功能分區圖後,五年內再通盤檢討,是沒有人會相信的練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