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扶植新創 不必另開上櫃便門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聯合報社論/中火危機是蔡政府能源政策的照妖鏡
.聯合報黑白集/多少慶富們在前瞻排隊
.經濟日報社論/扶植新創 不必另開上櫃便門






經濟日報社論/扶植新創 不必另開上櫃便門


2017-11-18 03:4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賴清德院長將拚經濟列為主要政策,國發會於是召開加速投資台灣會議,聚焦優化新創事業投資環境的作法。除了帶動天使投資風潮、加強與國際創投合作、排除法規適用不確定性外,國發會也建議,現有行業分類與上櫃條件應更有彈性,否則不利於新創事業到資本市場籌集資金。
實務上,協助新創事業籌措資金要有相當的專業與風險承擔,並不適合一般投資人。新創事業之「發展與資金籌措階段」可分:種子輪、A輪、B輪、C輪。而種子輪是指創業團隊只有粗糙的原型,不見得有產品市場匹配度;A輪則是有初步的產品市場匹配度(例如:下載數、月活躍使用數),但營收都還不穩定;B輪則是已經取得一定產品市場匹配度,並且開始展露成長潛力,但營收還沒達到規模經濟,仍需外部資金支持;C輪是指新創事業的商業模式已經獲得證實,營收成長的趨勢明顯,所需資金則為支持追求成長所需。
因此,扶植新創業事業必須要有完整的架構,而且各個發展與資金籌措階段需有相關配套措施,若未有一定程度的完備,將不適合直接到股市籌資。
首先,天使投資人、創投或私募基金扮演關鍵的角色,而目前政府有這些功能的是國發會的國家發展基金。因此,國發會最重要的工作是由國發基金扮演投資者,並且建立整合天使投資人、創投或私募基金的平台,共同發掘、扶植優質新創事業。
為何天使投資人、創投或私募基金對於新創事業非常重要?新創事業的創業者有創業想法、技術能力,而天使投資人、創投或私募基金可以成為策略投資人,不僅提供資金,亦可協助新創事業的發展、市場擴展、體質改善,及協助到資本市場籌集資金。
其次,提供新創事業、投資者減稅優惠也很重要。11月初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將有限合夥事業納入,適用研發支出最高抵減30%;且後年底前成立的有限合夥事業,實收出資額達3億元、投資新創事業達實收出資35%或3億元者,可採穿透課稅,即事業本身不課營所稅,收益歸合夥人後才對合夥人課綜所稅。
同時,為鼓勵天使投資人投資新創事業,只要投資成立未滿二年且經核定的高風險新創事業,投資額100萬元以上、持股滿二年,就能自個人年度所得扣減50%的投資額,最高抵減300萬元。
另外,國內學術或研究機構以「技術作價入股」所取得的股票分給創作人,或公司分紅給員工的股票在500萬元內,可選擇待移轉時再按轉讓價格計算所得課稅。
但是,新創事業到股票市場籌措資金則是可討論的議題。目前公司要上櫃,若有不符獲利、成立年限門檻的企業,可以向經濟部工業局申請「科技事業具市場性意見書」,證明其技術具有市場性,可豁免上述門檻。而文化部、農委會對於文化創意、農業科技事業也有類似作法。
國發會要求未來一個月內,相關部會提出具體行動方案,不只檢討行業別,討論如何讓行業分類與時俱進,並要提高新創事業上櫃的彈性,並增列網路產業類別。我們支持由經濟部或相關部會提供如工業局的意見書,依據新創事業的本質,更改行業分類,免除獲利、成立年限的門檻。但我們要強調目前在台灣股票市場上櫃並不困難,而上櫃市場有八成投資人是自然人,政府有保護投資人權益的必要性。
因此在資本額(5,000萬元)、發展性、內部控制、財務透明與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要求,不適合再放寬。其實,如果國發會有上述搭配新創事業之發展與資金籌措階段的完整規劃與配套措施,屆時新創事業要申請上櫃也並非難事,不需另開偏門。

聯合報黑白集/多少慶富們在前瞻排隊


2017-11-17 23:5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慶富案持續延燒,立委日前舉行記者會,要求政府盡早查清楚。 本報資料照片



若以為獵雷艦案只是慶富一家公司在胡搞瞎搞,那就太天真了。如果不是行政、國防及監督體系太爛,如果沒有各路人馬的一路穿梭、護航、放水,慶富捅不出這麼大的漏子來。政府徒有「國艦國造」的大夢想,卻不掂掂斤兩並考察人品,就隨便把計畫交給慶富去做,結果當然變泡影。
看到獵雷艦案,不能不想到蔡政府剛通過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幾年後,會不會也生出一大堆「慶富們」?
這樣的顧慮,並不是杞人憂天。國家建設會變成弊案,通常具有三項特徵:一是主事者好大喜功不許質疑;二是事前未經過縝密評估,事後則監督不實;三是執行者觀望上意、曲意承歡,甚至從中漁利。從任何角度看,獵雷艦案均符合這三大特質,前瞻建設有些計畫更是如此。
前瞻計畫是蔡總統和前院長林全力推的建設案,四千多億一開始招標發包,每一項都是肥滋滋的超級大案。如果再加上第二個四年,後續還有四千多億的大餅,各路企業豈有不全力鑽營政商人脈搶破頭的道理?
賴揆上任後,不斷催促各部門加緊前瞻作業,甚至要求特定計畫要限期看到成果。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應不難想像,有些可行性堪虞的計畫會被放水過關,有些招標發包會被優先許給綠營的交友人士,至於後續的監督即難以顧及。
慶富弊案反映的是政府體制糜爛,若體質不改,慶富們將接踵而來。那些搶食前瞻的隊伍,能不令人憂心?

聯合報社論/中火危機是蔡政府能源政策的照妖鏡


2017-11-17 23:4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中火力發電廠是國內最大發電廠,十部機組中目前僅一部取得操作許可證展延,其餘機組若全停機,供電將受嚴重衝擊。 本報資料照片


台中市政府日前宣布,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九部機組的操作許可證展延申請,因未提出減煤減排期程,中市府予以退件。台電若不能在明年二月廿四日前取得操作許可證,這九部機組將被迫停機。中火是國內最大的發電廠,十部機組中目前僅一部取得操作許可證展延,若其餘機組全數停機,國內供電將因此減少兩成,其衝擊將遠高於今年的八一五大停電。
林佳龍市府大動作將中火操作許可證展延申請退件,主要是明年地方選舉在即,藍軍陣營猛攻中火議題,逐漸拉抬聲勢。近年中部空氣汙染問題日漸嚴重,過去常見的藍天越來越難見到,市民健康和生活品質直接受損,忍無可忍,這股民怨勢必反映在明年的中市選情上。台中市長林佳龍對中火開砲,既是對藍營步步進逼的出招,也間接對中央的能源政策表達不滿。
雲林、彰化與台中等民進黨執政縣市,已先後拿各自縣內的燃煤電廠開刀。位於彰化的台化汽電共生廠已經停機,雲林麥寮六輕的兩部燃煤機組也因為用完今年的燃煤額度,暫時停止運轉。如今,中火成為最新的目標,如果這張骨牌再倒,不但立即衝擊供電,麥寮六輕電廠在除役前還要面對六次換照審核,也難保雲林縣政府不有樣學樣,利用換照機會卡住麥寮電廠。
本報社論曾多次對蔡政府的能源轉型計畫提出警告,蔡英文的能源轉型計畫太過天真與急躁,缺乏對整體供電的全面評估,將重蹈德國廢核時提高燃煤發電以致影響民眾健康的覆轍。去年我國燃煤發電比重約四十五%,今年稍早政府評估二○二○年燃煤發電比重將攀升至五成,外界為此譁然。賴清德接任閣揆後,宣布下修二○二○年燃煤發電比重至四十三%,以期減少外界的不滿聲浪。
賴揆下修二○二○年燃煤發電比重,所持理由有二:一是要提高天然氣發電比重,二是增加再生能源。問題是,前者勢必大幅提高發電成本,增加電價負擔,且燃氣庫存緊繃的壓力也將驟升;至於後者,再生能源發展速度緩慢,僅靠宣示並不能保證達到目標。
歐洲商會最近公布二○一八年建議書,批評我政府再生能源政策多變且申請程序冗長,不但影響再生能源推動速度,更有外商因此放棄在台投資。賴揆要在二○二○年降低燃煤發電比重已是困難重重,要在二○二五年將燃煤比重降至蔡總統宣示的卅%,更是一張跳票機率極高的支票。
在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升之前,可以預見,未來數年台灣都必須靠火力發電支應。政府雖主觀上希望提高天然氣發電量,但由於現有的兩座天然氣接收站供氣已近飽和,第三接收站則面臨環境破壞的挑戰,進度受阻,二○二二年前難以加入供氣行列。其他如台中或麥寮電廠,要增設天然氣接收站並改為天然氣發電廠,均是短期內無法實現的目標。
中火關廠危機是蔡政府能源轉型計畫的照妖鏡,映照出蔡總統沒告訴國人的真相:非核家園必須以火力取代核能,其代價除了缺電危機和電價上揚,更嚴重的是居民健康受損及台灣生活環境惡化。能源轉型過程雖必須經過陣痛期,但如果陣痛變成全民的長痛,成為人民健康的威脅,這樣的代價值得嗎?何況,如果二○二五年再生能源仍無法提升,台灣仍高度倚賴燃煤,跳電危機仍不時發生,那將是一場莫大的噩夢。
我們呼籲蔡政府要回到現實,務實調整能源政策,不要為了一時的競選口號,置台灣民眾的健康於不顧,陷民生和產業的用電需求於險境。尤其,為了維護一個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能源政策顏面,把台灣的環境、居民的健康、國家的有限資源一起犧牲賠上,是殘酷不仁的執政心態。已到了懸崖,還不勒馬,真是聰明之計嗎?

聯合筆記/僅僅兩天的「川安蜜月」

.慶富案/慶富撞出政治、國防廉政大洞
.慶富案/總統府喬事 誰有「通天」本領
.慶富案/偉大市長 又要抓舉發者
.聯合筆記/僅僅兩天的「川安蜜月」
.全民種電 種出多少違章
.碳排放…政府不願面對的真相
.「空汙往大里飄」 很好笑嗎?
.「搶修」勞基法/自由業的自我剝削 誰懂?
.「搶修」勞基法/經濟基本面不搞好 徒勞!
.借個爬梯機 竟要苦等三個月







聯合筆記/僅僅兩天的「川安蜜月」


2017-11-18 00:00 聯合報  蔡佩芳

美國「第一千金」伊凡卡‧川普(左)接受電視訪談時,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稱讚女兒阿拉貝拉流利的中文備感自豪。美聯社資料照


川普的亞洲行大戲落幕,這場打著「因應北韓威脅」招牌的戲碼,參與演出的人人各有心思。日本希望美國增強抗中力道,南韓想要美國仲裁日韓問題,中國想跟美國平起平坐;所有人都想要推遲雙邊經貿準則的調整,卻是川普最想要的。
日本是川普此行的第一站,安倍展示他堪稱是各國領袖中最了解川普的本事,他讓川普吞下他所主張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觀、讓川普閉嘴未提美日自由貿易協定,日本媒體用「唐納德與晉三的蜜月」形容川普的來訪。連安倍在高爾夫球場沙坑的後滾翻,都讓網友好奇這是否是場排練過的老萊娛親現代版-安倍娛友。
但川安蜜月的甜蜜感恐怕在安倍心中只維持了兩天。川普隨後訪問中國大陸,在北京的第一晚連發三則推特文,他向習近平伉儷秀外孫女阿拉貝拉唱中文歌、背三字經的影片,還特地把臉書封面照換成和習近平夫婦、小京劇演員的合照。
日本午後談話節目大談阿拉貝拉的中文演出,還不忘找出她跳日本洗腦神曲PPAP的影片。但兩者豈可相提並論,跳PPAP是娛樂,唱中文歌是學習。阿拉貝拉從一歲半還是牙牙學語的娃兒就開始學中文,絕非出於個人興趣,顯示川普家族至少三、四年前已清楚認知到,與中國大陸打交道無可迴避。
另一個更具體的指標是峰會後的雙方聲明。兩國國家利益不同,即使同一場會談,會後解讀、重點都會不同。
日本官方新聞稿表示,美日兩位領袖都對東海與南海的狀況感到擔憂,反對單方面透過威嚇行動變更現況,導致緊張升溫。海洋衝突必須根據國際法和平解決。兩領導人將留意南海行動規範(COC)的進展,強調南海爭議地區非軍事化的重要性。
但美方發出的新聞稿只表示,在南海問題上,和平解決爭端至關重要,並強調維持暢通無阻的合法商貿,尊重國際法,捍衛航行自由。兩人會中針對南海軍事化現象進行討論並表達了的擔憂。對於日方所稱反對任何改變現況的行為,美方新聞稿中並未提起,對於東海隻字未提。
即使川普共享了安倍的印太戰略,但安倍思維核心是對中包圍的安保戰略,川普腦海中的可能只是一塊龐大的商業版圖。即使川普對中國大陸或許有敵意,但那是否能敵商業利益?川普在日本享受安倍的示愛,轉身就向中國拋媚眼,他的亞洲戰略至今仍如霧裡看花,也讓他的亞洲盟友充滿焦慮。


慶富案/慶富撞出政治、國防廉政大洞
2017-11-18 00:07 聯合報 楊永年/成大政治系暨政經所教授(台南市)
慶富案延燒範圍擴大。圖為官員和立委討論慶富案案情。本報資料照片

承攬海軍獵雷艦案引發的慶富風暴仍持續中,並從國防層次上升至政治層次。無論如何,除政治爭議外,必須討論政府與政治面臨的隱憂。因為慶富案的廉政隱憂,導致國防、國安、政治危機。因此除了徹查此案外,仍得積極思考如何強化廉政功能,將風暴轉化為積極的防貪或防弊政策。基此,慶富案主要隱憂有二:

一、政治廉政的不足:依目前「藍綠互咬」或互推政治責任情形看來,應存在政治廉政(防貪)的不足,才讓慶富有機可乘。或政治人物才會被「不當利用」,作出不當的舉措或指示,導致龐大的預算遭挪用。這似乎也顯示目前廉政體系(含監察院、總統府政風處、法務部、廉政署等)沒有發揮廉政或預警功能。若然,未來如何強化政治(廉政)或防貪,會是重要課題。

二、國防廉政的不足:應該說此案的發生,等於宣告國防體系存在廉政漏洞。具體言,目前國防體系分為軍政、軍備、軍令三大組織系統,但目前廉政(政風)僅於國防部(軍政)設有政風室,該政風室主任除了位階較其它部會低;其它如軍備、軍令系統,均未設有政風單位。換言之,國防部可能是目前各部會廉政系統最薄弱的機關。或許因為軍備與軍令系統長期缺乏與政風的連結,導致國防廉政預警機制的不足。

由慶富案風暴顯示,廉政體制的建立,無法靠個人或個別機關,必須大家共同努力。或者,不論是政治或國防廉政(防貪)機制,均應以更開放與縝密的角度進行思考,並化為具體行動或機制的建立。由於政治在行政之上,如果沒有適當的廉政(制衡)機制,行政組織難以阻擋不當的政治介入;因此,當政治人物在歸咎慶富案的政治責任的同時,也能建構全民能接受的「政治」廉政(防貪或防弊)機制,才是正確或永續的作為。

至於國防廉政議題,如果國防部軍備與軍令系統,也能同步建構廉政(防貪)機制,也有機會立即提升國防廉政預警或防弊功能。以警政機關為例,在政風進入警政系統之初,警察系統存在極大抗拒,但目前警察機關已全面設有政風部門。由於廉政系統進入警政,讓警察機關更為開放,除了減少民怨,也讓警察形象提升、更為親民。



慶富案/總統府喬事 誰有「通天」本領
2017-11-18 00:11 聯合報 楊均承/退休人士(台南市)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說,慶富案的關鍵在於「誰去總統府見了誰」。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翁禎霞/攝影
漫畫 季青

慶富案疑雲重重,曝光的錄音帶鬧得高潮迭起!在各方漏洞百出的說詞中,讓我們瞠目結舌的是,一向以為巍峨森嚴的總統府,居然是可以閒聊喬事的地方!而應該公正辦案的調查單位,竟然隨著風向調整角度。

更匪夷所思的,是國防部欺騙國會,事發後僅以一句:「承辦人員疏失」而輕鬆搪塞。這些「府」、「政」、「軍」、「商」沆瀣一氣的怪現象,就如韓愈所說的:「相臣將臣,文恬武嬉,習熟見聞,以為當然」。

文臣將臣在事發後可以悍然不以為恥的飾詞狡辯,但是人民可不能以為這是「當然不以為怪」。媒體質疑:「誰能通天的指揮搬動二十四億」?其實就是要那個所謂的「天」出來說清楚講明白。

民俗所謂的「五鬼」不過就是:「魑魅魍魎」,其實這些鬼全是人們心中最劣質的部分。如果自詡為:「最會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蔡政府不能向人民解釋這個案子中的「汙濁」、「妄為」和「欺瞞」,人民又怎麼不會認為這不過又是一個五鬼搬運的貪瀆政權?

官箴不外是:「清、慎、勤」。官箴混濁之時,就是民眾對政府離心離德之日。不知道蔡總統是不是有膽有為,敢毋枉毋縱的徹辦慶富案?以雪人民心中對蔡當局的疑雲重重。



慶富案/偉大市長 又要抓舉發者
2017-11-18 00:15 聯合報 洪長源/文史工作(彰縣二林)
高雄市長陳菊昨天為王端仁向市民道歉。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謝梅芬/攝影

高市海洋局前局長王端仁為慶富喬租地的錄音檔曝光,市長陳菊震怒下令要調查的,竟然不是錄音裡慶富喬租地的違法勾當,卻是調查誰把錄音帶外流。小偷無罪,舉發小偷的人卻要挨大板。這是那種邏輯?

公務員固然要遵守行政倫理及嚴守秘密,但如基於國家利益,基於一個國民揭奸摘伏的責任。兩權相害取其輕,也是理所當然。莫非錄音帶內容真會動搖「市本」?

念念用之民生,則為吉士:念念用之套數,則為俗吏;念念用之身家,則為賊臣。市長,妳是要當吉士,還是俗吏或賊臣呢?



全民種電 種出多少違章
2017-11-18 00:23 聯合報 呂欽文/建築師(台北市)
經濟部日前舉行「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推動規劃」記者會,經濟部預計透過地方政府遴選適當營運商來協助民眾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系統。本報資料照片

為了達成二○二五年太陽光電設置達成卅億瓦的目標,經濟部能源局推出「全民種電」方案,鼓勵民眾自家屋頂「種電」;並將放寬「違章」之認定,勢將改變行之有年的建築及都市計畫法規。

普天之下,應該沒有人會反對節能減碳、綠能發電的大目標;政府積極研擬對策,戮力達成既定綠能目標亦值得肯定。但腦筋動到家家戶戶屋頂生電,卻給人一種「閉門造車」的感覺。

太陽能發電,有幾個基本條件必須滿足。一、設置規模要大,否則成本效益不高;二、方向及仰角要對,否則是白裝;三、結構安全要顧。

就經濟面來說,經濟部自己都說了,要整合五千戶才有經濟規模,而且是水平散開的五千戶,那可是一個里的尺度啊!但經濟部沒有說的,是這五千戶都要排列整齊,方向一致,高低差不大,否則效益不高。

以台灣的建築形態,除了軍營與新市鎮,恐怕很難找到符合條件的地方。至於結構安全,每個人都會產生大大的疑惑:複雜的種電構造物要與那麼多的現有違章共存共構,不會有問題嗎?

全民屋頂種電從技術層面就問題重重!如果再從都市景觀與環境品質來看,更是慘不忍「睹」!試想,多少違章將要被合法化?多少新違章將藉種電之名而寄生?所有的房子都往上增加一層樓的高度是什麼感覺?更重要的是,從高處往下看,竟是一片片的亮閃閃的光電板,這會是什麼都市景觀?

當然,靠設計手法能補救某些問題,但以我們的建築現況能做的屋頂設計真的有限。

沒人反對種電,但種在那裏很重要。經濟部這招,有點「不擇手段」的味道;即使達成了綠能目標,但能想像造成的問題會多嚴重,持續多久嗎?

政府決策貴乎整體思考,不要為了一時的目的而忘了照顧其他的面向。能源政策是如此,不久前的社會住宅廿萬戶、一例一休等政策,不都是同樣的思維下造成窒礙難行的結果。



碳排放…政府不願面對的真相
2017-11-18 00:27 聯合報 李克/退休人員(高雄市)
南投縣長林明溱在縣議會定期會中戴上口罩,表達對台中火力發電廠空汙的不滿。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台北友人南下高雄來訪,驚覺「一個台灣,兩種空氣」,怎麼高雄的空氣灰濛濛的偶而還夾雜一些臭味!我們知道每年的冬季會吹東北季風,大陸的沙塵暴會飄到本島,後來經專家檢測發現,不可把責任全部往外推,本島所製造的空氣汙染遠遠勝過外來因素…誠實一點吧面對真相!

國際組織「德國監測」日前發表「二○一八年全球氣候風險指數」,台灣從去年的五十一名,竄升到全球第七。最近空汙問題引發社會關切,「台灣越往南部平均壽命越短」!借用聯合報短評點出:「誠實一點吧,道德高調是無法「永續發展」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製作拍攝《不願面對的真相》,當年推波助瀾地球暖化議題,讓他本人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但高爾本人受爭議於他搭私人飛機出訪的紀錄,自家豪宅泳池用電量高達美國平均家戶六倍以上,驚人「碳足跡」的評語始終與他如影隨形,有人譏諷這是「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非核家園是否隱藏著「小英不願面對的真相」?台中電廠停工與否,台灣已免不了汙染與缺電兩害並存,果真台灣人用肺也換不來電啊!」

台灣碳排放不減反增,今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恐高達二點九三億公噸,創下十年新高,主責減碳工作的環保署,及行政院能源與減碳辦公室難辭其咎。總統在選前曾拋出「執政後不會缺電,並會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理想」的承諾,並敢於承諾「非核」與「非碳」。二○二五的非核家園如果要達標,只能不停燒東西。非核之後的二○三○的低碳能達標嗎?電台主持人唐湘龍諷刺「台灣人,你怎麼這麼好騙?」

看到國際組織對我們的氣候風險指數評比竄升的這麼快,真的讓國人憂心忡忡,經濟每下愈況,環境又汙染這麼快,身為現在的你我怎麼面對後代的子子孫孫呢?



「空汙往大里飄」 很好笑嗎?
2017-11-18 00:31 聯合報 賴彥丞/大學生(台中市)
台中火力發電廠汙染問題,成為各縣市議會質詢的焦點。本報資料照片

有議員質詢,認為台中空氣變好的官員請舉手,居然有過半市府主管舉手,與市民感受背道而馳。衛生局長答詢時竟還笑著說:「台中火力發電廠的汙染都往遠的地方飄,最厲害的是吹到大里、霧峰。」

筆者家住東區,緊鄰大里,平常因上學、飲食等需要往返兩地,然看到原本該是燦爛的晴天都被PM 2.5懸浮微粒搞得灰濛濛,內心不由得深深嘆息。然看到衛生局長說「空汙都往大里飄」,令人氣憤!

台中空汙相關疾病持續侵擾市民健康,出門時常都要戴口罩。市民苦於「用肺供電」,市府官員卻多數認為空氣品質變好,何其顢頇!更別說市府訂出標準過高的空汙假根本是在打假球了。



「搶修」勞基法/自由業的自我剝削 誰懂?
2017-11-18 00:35 聯合報 莊貿捷/研究生(苗縣頭份)
勞基法修正草案,在國民黨團霸占主席台語發言台杯葛下,最後仍已表決通過付委。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周志豪/攝影

許多人不知,勞基法是依據我國憲法第一五三條制訂,藉此帶動整體國家與社會的發展,是此法最為核心的價值。

勞基法規定勞動條件「最低標準」,但近日勞資對立嚴重,各執一詞爭執不休,府院左右為難,法條一改再改,難免讓民眾無所適從。其實勞動權對國家發展極其重要,也是民眾保障「工作」與「生活」間的底線。這段時間討論面向甚多,也更了解「休息」的重要。

另一方面,在台灣除許多受雇者的勞權外,更多的自營業者,自由工作者都過於勞累,尤其以單獨接案設計、表演藝術者、內容產出工作者,「自我剝削」情形最為嚴重。原因之一是受制於大環境不佳,教育體制對於文化的漠視,而現行法條又無法提供適當保障,導致這類型工作者常常公私領域模糊,每日工作超過八小時,導致身心俱疲。

文創產業口號搖旗吶喊數年,但是對於基層文化工作者的關切,雷聲大雨點小,這樣環境下,文化工作者如何用創意產出,讓台灣真正邁向多元文化的輸出國?若能藉由修法,讓年輕的文化工作者,不再為下頓溫飽而擔心受怕,才是利於文創產業的發展的重要關鍵。

「文化產業」歷經戒嚴乃至民主轉型,已逐漸擺脫威權的控制。但隨著商業化的發展,資本主義的傾斜,經濟優先論使然,文化變為一種口號,在政治的操作下,變成成就經濟發展的工具。身處此境地文化工作者,勞權被漠視,未來又該如何生存呢?



「搶修」勞基法/經濟基本面不搞好 徒勞!
2017-11-18 00:39 聯合報 胡孟婷/自由業(桃園市)
為阻勞基法修正草案付委,國民黨發動攻勢佔領主席台,民進黨立院黨團立即甲級動員,雙方一度有肢體拉扯衝突。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鄭清元/攝影

近日關於勞基法中一例一休的修正草案,引起各界爭論。新修法方向是給予資方較充足人力調配彈性。但不同行業處理的事務性質與習慣大相逕庭,欲一體適用,是我國與外國相比荒謬之處。

當算計哪種方案較符合自身利益的同時,容易落入侷限的思考中,一例一休修法的爭議,呈現勞資雙方的不信任。

雇主認為,勞工只想在做最少事的情形下領取最大工資;勞工則認為,雇主將剝削自己時間與勞力,卻想以最低的薪資待遇獲得經營效益。因此在法案有模糊的解釋地帶,總爭吵得沸沸揚揚,在工會力道不足的現況下,政府實應思索如何能做基層勞工最大的後盾。

雇主考量的核心應是,近年景氣下滑,難以給予勞工更高薪資。因此,政府應學習的,不在法條字面上做模稜兩可的解釋,而應積極向外開拓財源,賺外國的錢。如同中國大陸推動的「一帶一路」政策,連結歐亞大陸,廣開來自中亞、南海、地中海等地區的財源。

此也反映出一例一休背後事實上涉及國家社會面臨的經濟問題。政府所推動新南向政策,亦為此理,期許政府能好好專注在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對勞資權益的保障才較為實際。與其斤斤計較不同版本的日數與金錢計算,應更注意到其背後帶給政府的反思。



借個爬梯機 竟要苦等三個月
2017-11-18 00:51 聯合報 王如斯/退休人士(台北市)
台灣面臨人老、屋老的「雙老」危機。本報資料照片

媽媽已八十七歲,行走日漸吃力,她跟我一起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五樓,除了必要的看診,幾乎足不出戶,只因下得樓去就上不來了。我曾打電話給輔具中心,想租借爬梯機,得到的答案都是:「至少要等三個月。」就醫不能等,因此上樓成為我心裡很大的負擔,唯恐年過耳順的老公背著老媽上樓會發生危險。

最近在網上看到民間的復康巴士,除了無障礙接送還有爬梯機的服務,這解決了我最切身的困難,於是我立刻打電話詢問價錢,順便預約,除了車資,爬梯機是以樓層計價,也可以只做爬梯機的服務。媽媽那幾天正好腰痛,寸步難行,因此除了爬梯機還要無障礙接送,如此來回,所費不貲,但是別無他法,好在服務的司機態度十分親切,讓我覺得很放心。

近日看到台北市政府給老人們的「福利」,從健行摸彩到悠遊卡點數,但這些都是針對健康、出門無礙的老人,不知道市政府是否想到還有一大群住在老公寓裡,沒體力爬樓梯而出不了門的老人?這些老人連就醫都要人背,哪敢奢望外出逛逛?公立的復康巴士只有輪椅接送,只限於住在一樓或有電梯的行動不便者,依然沒有納入住在老公寓裡不能爬樓梯的老人。

敬老金已經砍了,就該把這筆錢嘉惠更多老人,請市府慎重考慮復康巴士加裝爬梯機的服務吧!否則「老人背老人」的蒼涼景象將不斷出現,就算年輕人背老人的「孝親圖」也一點都不感人啊!萬一有一點閃失從樓梯摔下來,那就很慘了!這可不是一句「你們為什麼不換有電梯的房子」可以遮蓋過去的。


朱宗慶/必然的在意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朱宗慶/必然的在意
.盛治仁/少點效率 多些人性
.方祖涵/給乙組球員的夢幻棒球營
.林祖嘉/加入CPTPP 台灣須大幅開放市場
.嚴震生/川普的第一個期中選舉
.王正方/只為轉型,不顧正義

.黃介正/川習峰會 西風壓不倒東風
.洪蘭/科技不該取代大腦
.馬凱/天外飛來的奇蹟
.羅智成/推己及人
.薛承泰/時間銀行的帳,怎麼算
.葉銀華/專案融資 應避免來者不善
.周行一/從「計時工作者」變「專業工作者」

.王健壯/許宗力可以替總統上一堂課
.盛治仁/100%的堅持比98%容易
.方祖涵/數據派世界大賽
.劉維公/0.2美元的創新力
.范疇/兩端的無知—愚民、賤民?賤商、愚士?








朱宗慶/必然的在意


2017-11-17 23:55 聯合報  朱宗慶

朱宗慶打擊樂團與國光劇團合作《木蘭》,結合京劇與打擊樂,讓觀眾見證西方現代打擊樂與東方傳統戲劇的全新巧妙融合。圖/朱團提供


「繃緊神經!」這是表演工作者常見的狀態。就表演藝術專業而言,演出前的欣賞邀約、推廣,演出中現場氛圍的形塑與凝聚,演出後的口碑迴響、討論,彼此環環相扣,構成了一檔演出的整體感。因而,從進場排練、票房啟售、正式演出到接受評論,幕前演出者和幕後工作人員都承受著來自作品以及面對觀眾的高壓。於是,每個人都上緊發條,變得更加敏感,出現既嚴厲又脆弱的「徵候」。
基於對演出的看重,「在意」也就成了必然反應。然而,或許因為參與的角色有別,身為表演者、創作者、工作人員,與身為觀眾,在體會和期待上,有時確實存在落差。對此,長期身為表演藝術的「局內人」,我的感受特別深。
說個小故事:半年前受邀參與莫斯科契訶夫國際劇場藝術節的跨界製作《木蘭》,暌違四年再度展開北、中、南三地巡演,前不久完成了台北場的演出。雖然《木蘭》在台上演的檔期時段,不過發生在短短數周內,但要籌備並完成如此編制龐大、深度融合的創新之作,投入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累積。因為這樣,我特別看重,且亟欲與朋友們分享這個讓自己感觸良多的作品。
其中,有位好友是受邀欣賞演出的嘉賓,雖然事先多次向其確認過意願,但在演出當天,還是不明原因地缺席了。事後,我忍不住向朋友表達了我的遺憾與惋惜之感;不久,這位朋友傳訊來,對於未依約出席表示歉意以及「恍然大悟」的感動。他說:「我沒想到,演出創作者對於作品是如此在意,也沒想到,觀眾缺席所造成的遺憾竟是如此深刻!」
或許,「當事人」如我,有些過分在意了。但對我來說,一張票不只是一張票,它更代表了演出者與觀眾之間生命交織的重要媒介,以及創作生成與存續的意義所在,同時也是對演出團隊所有參與者最有力的鼓舞。
表演藝術是直接的感官體驗,也是生命經驗的交流。觀眾在演出作品中找到的共鳴,將成為個人記憶的一部分,而作品本身則因為這些記憶,得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是以,「到場」本身即具無法估量的意義和價值體現。
除此之外,表演藝術作品的臨場感、易逝性,使其難以像其它文化產品可以透過大量複製進行分享。有鑑於此,表演工作者除了專注於創作、展演,更需致力於開拓觀眾來源、爭取各界資源、帶動票房成長,使更多人願意親自走進劇場,才有機會藉由節目上演的剎那,透過台上台下的觸動產生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連結與交集,創造實質的接觸、交流與共感。
「瞬間即永恆,再無法復返」,演出機會難得,貴在到場參與──此即表演藝術為人珍惜的特性與價值。我想,欣賞表演的觀眾並不需要共同分擔這份來自過程的心情,但將之表述出來,或許有助於我們去理解,表演藝術工作者那份「必然的在意」所謂何來。
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10月
.嚴震生/宗教改革五百年的政治意涵
.趙春山/以突破僵局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李清志/魅力市集的年代
.陳立恆/永遠BEING,所以英國
.施振榮/慶富再造—從王道談企業重整
.黃介正/習近平的二○三五
.葉銀華/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的定位
.蘇蘅/當媒體不重視採訪「真新聞」
.王文華/如果小學校園變成跳蚤市場…

.王健壯/習近平的弦外之音
.朱宗慶/夢想不滅、初衷不變、育成不斷
.盛治仁/人生要追求多少顆星星?
.趙春山/十九大後的兩岸關係:一場「定力」與「耐力」的較量
.方祖涵/按讚惹出的天大麻煩
.薛承泰/「博愛」與「愛博」之間
.羅智成/尋找部落

.王正方/小程和他的廖老師
.嚴震生/美國人露出肩膀的權利
.林中斌/王岐山十九大應會留任
.葉銀華/什麼是金融政策?
.馬凱/海峽風雲日亟 台灣能不自強?
.黃介正/中華民國106歲生日快樂
.洪蘭/2年學會說話 卻要用一生學不說話

.王健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似乎要變
.周行一/老人化社會與人文社會科學
.施振榮/從王道談「官不聊生」與「民不聊生」
.盛治仁/人生5個思考題
.方祖涵/企業與地方的共生
.范疇/再度建議國民黨改黨徽
.劉維公/當代病態民主的神救援話語術

.嚴震生/南比亞、尚比亞、甘比亞


9月
.葉銀華/家族企業之傳承機制
.李清志/美感的喚醒
.薛承泰/Seafood 什麼是文白比?
.廖玉蕙/不是放棄,是珍愛和疼惜
.黃介正/國防安全智庫的「十誡」
.葉丙成/體改打假球,教育部何以默然?

.王健壯/最困難的事 蔡英文還沒做
.朱宗慶/優勢與重視
.蘇蘅/民粹政治與社群媒體造神
.林中斌/太陽磁爆、大地震並無關聯?
.陳立恆/缺電?我們缺的是「自知之明」!
.盛治仁/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主扎根了嗎?
.洪蘭/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

.方祖涵/天災行銷學
.王正方/我是王正中的弟弟
.施振榮/「物聯世界、智源台灣」
.賴英照/看見內線交易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馬凱/當心啊!走在懸崖邊的世人
.葉銀華/公司治理最後防線失守

.王健壯/蔡英文強勢領導面臨考驗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嚴震生/司法獨立,肯亞優於台灣
.薛承泰/世大運與日全食
.林中斌/拉古薩:自由繁榮和平的小國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方祖涵/槍口下,不滅的記者魂

.劉維公/台灣文創產業政策的唐吉訶德症
.范疇/爭論文言文比例?沒開竅吧?
.馬凱/天賜良機讓台灣再領風騷


8月
.盛治仁/謝謝你的競爭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7月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