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美中貿易戰 要有長期策略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6130/web/

.聯合報社論/示威者須節制,改革者勿得便宜又賣乖
.聯合報黑白集/北檢不懂緘默是「權」?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美中貿易戰 要有長期策略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美中貿易戰 要有長期策略


2018-04-27 01:0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聯社


我國已經啟動對中國大陸鋼鐵進行五件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同時美國宣布禁止美商向中興通訊出口的禁令。二者都顯示近期的關稅衝突或許只是美中長期經濟對抗的序幕,未來十數年全球經濟版圖將面對更大的結構變化風險。
財政部在上周說明啟動對中國鋼鐵「雙反」的調查,一是為了避免中國大陸為去化產量過剩,低價出口至台灣,另一是為爭取台灣能獲得美國給予鋼鋁的232條款關稅豁免。第一個理由明顯並不成立,因為近年美國已非中國鋼鐵主要市場,況且美國的25%關稅3月底才開徵,按理還不至於出現「流竄」他國的現象,且中國補貼已是老問題,財政部怎會突然覺醒決定調查?因而第二個理由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無獨有偶,除台灣外,歐盟已於3月啟動鋼鐵防衛調查,澳洲、墨西哥及巴西也對中國鋼鐵發起「雙反」調查,未來可能還有其他國家加入。
各國發難的背景不盡相同,但已可隱約窺見美國有意協調各國共築高牆,將產能過剩的中國鋼鐵鎖在境內的布局。事實上,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本月甫上任,便公開主張美國應領導「多國貿易聯軍」(Trade coalition of the willing),來共同促使中國遵守規則,並表示已與日本、歐盟、澳洲及加拿大等有所接觸。
上個月剛公布的美國貿易障礙報告中,明白指出按中國政府投入的資源規模及速度來看,「中國製造2025」瞄準的十大重點產業,包含先進數控工具機及機器人、航太航空裝備、先進船舶及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到新材料與先進生技醫材設備,都可能重複鋼鋁經驗,出現產能過剩、低價傾銷,導致全球皆輸中國獨強的情況。再者,美國認為有國安威脅的產品不只是鋼鋁,還有汽車、飛機、造船及半導體,這也是劍指中國。我們可以合理推斷,未來由多國貿易聯軍執行、「美國按鈕、全球關門」架構要處理的產品清單還很長。
另一方面,中興通訊的禁令更展現出美國全方位要逼迫中國就範,改變以國家資本主義作為大國崛起並與美國競爭的決心。中興通訊的禁令不但包含處理器等硬體,更可能擴及中興通訊手機使用的Android作業系統。中興通訊若不願坐以待斃,晶片可能改下單聯發科,但作業系統則僅剩尚不成熟的阿里巴巴「雲OS」可選,因此許多評論認為若真如此,可能對中興是致命一擊
短期內,受整體形勢所限,台灣似乎已穿起多國貿易聯軍的制服;倘若引發對岸報復,甚至美國勸阻聯發科出貨,我們要如何因應,需有心理及財力準備。但我們更關心以下幾個長期問題。
第一,若中國被迫回應美國的核心關切,(至少在表面上)弱化國家資本主義的角色及力道,則未來十年中國產業發展的方向及速度,以及其在全球之定位,無可避免會出現重大調整,對台灣經濟及地緣政治的風險為何?以及對台商的利弊為何?
第二,美中爭鬥最兇的領域,包括半導體、資通訊、智慧機械、生技醫材、自動化、新能源及AI,幾乎都是台灣現在發展的重點,也是未來的潛力產業,兩強相爭下對我衝擊為何?此外,中興通訊案後,中國為擺脫美國的箝制,很可能會加速發展獨立自主的關鍵軟、硬體。在重新融合之前,若出現美國與中國供應鏈涇渭分明的結構,台灣應如何自處,定位自己?美中對抗是一個複雜的持久戰,目前或許還無法參透全貌,但感覺我國回應有挖東牆補西牆式的疑慮。所以儘早依長期趨勢構思整體策略,評估長期風險所在、建構基本立場,為當務之急。





聯合報黑白集/北檢不懂緘默是「權」?


2018-04-26 23:4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北地檢署重啟偵辦三中案,前天再度傳喚馬英九(圖)出庭,馬英九全程行使緘默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馬英九被傳訊時行使緘默權,北檢立刻高調聲明遺憾,指馬英九「負有說明義務」,「本署驚愕之餘……」云云。
此事若請教曾推動「當事人主義」的大法官黃瑞明,或是曾擔任陳水扁訴訟律師的現任高官顧立雄:被告若行使緘默權,竟遭檢方公開指責、遺憾、驚愕,檢察官的法治觀念落後至此,台灣的司改進程才真令人遺憾和驚愕吧?
全台的刑事訴訟律師,即便是第一年執業的菜鳥,為保護被告人權都會告知當事人:檢察官或法官問你話,不想答的可以不必答。全台檢察官只要在法務部司法官學院受過訓,事實上只要當法律系學生上過刑事訴訟法,就該明白「緘默權」入法的來龍去脈。就連一般人也在好萊塢電影裡看過警察拘捕人犯宣讀「你有權保持沉默……」,法律常識更多一點的則聽說過「米蘭達警告」一詞,皆知任何人有權不被強迫自證其罪
那麼,號稱民主進步時代,對當事人被傳訊時行使緘默權,竟大驚小怪甚至橫加責難者,除北檢外寧有他人?北檢不僅扭曲「緘默權」認為民眾「負有說明義務」,還道貌岸然要求當事人配合,以「有利民主法治發展,是為國人所盼」,此司法改革奇譚又一則吧。
請大法官為民解惑「緘默權」真義。請法務部長邱太三監督司法人員訓練課程績效,並檢討檢察官經證明欠缺法治人權觀念,是否應強迫接受在職訓練。是為國人所盼!






聯合報社論/示威者須節制,改革者勿得便宜又賣乖


2018-04-26 23:3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反年改團體前天在立法院外集會抗議,大批警力用人牆圍堵被攻破的大門,與陳抗人士爆發激烈推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反年改團體因不滿軍人年改公聽會草草結束,在立法院周遭爆發數波流血衝突,包括民眾、警察、記者共上百人受傷。示威者因年金被砍而心生怨怒,其情緒外界可以理解;但若任意將憤怒發洩到警察乃至媒體記者身上,則無異使自己淪為暴民,只會失去社會的同情。「八百壯士」發言人吳斯懷已經公開道歉,並稱將組織糾察隊,這皆是必要的彌補。
衝突過後,蔡英文總統發表聲明,宣稱政府「不會在暴力下低頭」,並要求所有國人都站在「政府這一邊」,共同支持改革。在這樣的時機點,總統還在重申自己的「意志」,其實並不恰當,顯得冷酷無情。相形之下,警政署長陳家欽「如果年改更好,他們怎麼會上街頭」的說法,則更近人情,顯得更有溫度。
蔡英文如果注意到我們的邦交國尼加拉瓜近日的反年改場景,她就應該謙虛一點。尼國總統奧蒂嘉本月十六日才宣布年金改革方案,十八日起尼國就發生大規模抗爭,不少蒙面示威者帶著土製武器占據街頭,至少造成廿七人死亡。其間,一名電視記者在報導時遭子彈擊中,當場喪命,畫面透過臉書直播傳到各地,引發國際譴責。奧蒂嘉見勢不可擋,只好緊急宣布取消年改計畫,但尼國人民要求他下台的聲音卻不罷休。
由此可見,比起尼加拉瓜民眾的反年改,台灣的抗爭群眾恐怕已接近「順民」之類。即使比起早年民進黨群眾在街頭的衝撞,這一天反年改示威的暴力程度也絕對望塵莫及,不是嗎?對此,蔡英文應該暗自稱慶才是,她卻逞口舌之快,說什麼「不會在暴力下低頭」。事實上,如果要認真辯論,示威者一時失控的「暴力」,比起蔡政府的「執政暴力」,豈能相提並論?何況,蔡政府啟動軍公教年金改革近兩年,也正因為這批軍公教長期已被教養成溫馴聽命的性格,因而能相安無事至今。
退一步說,這批反年改群眾之所以敢直闖立法院、拉扯警察、推倒拒馬,不也正是蔡政府兩年來把太陽花學運無限上綱捧上天的示範作用所致?如果學生可以因「公民不服從」而享受「踰法無底線」的保障那麼,警消或軍人為何不能運用他們「不服從」的權利?如果學生可以理直氣壯地占領立法院、直搗行政院,那麼,誰能說退休軍人只許在拒馬之外吶喊?正因為蔡政府破壞了民主信念和法治界線,才讓員警和示威者有不知標準何在的困惑,所以才會發生這種連記者和警察都挨打的暴力;遺憾的是,主政者還企圖從流血事件中賺取自己的正當性和優越感,這何其不仁
不可諱言,反年改團體的一些過激行為,並沒有為他們爭取到太多社會認同,甚至失去了不少同情。也有人認為,太陽花學運之所以能贏得廣大支持,是因為參與學生不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而反年改示威者基本上只是為了個人利益,因為缺乏「公共性」,而無法取得太多共鳴。這些說法雖有局部道理,其實似是而非;無論如何,作為公民,他們抗議的權利不容抹煞。
進一步說,如果四年前太陽花學運沒有擋掉兩岸《服貿協定》及其後的《貨貿協定》,兩岸的關係也許不致一路急轉直下,今天台灣的經濟和低薪問題也就不會如此積重難返,近乎無解。換句話說,太陽花運動表面光鮮聖潔,其實卻為台灣帶來凶險和後患,如果算上法治觀念的混亂和世代鴻溝的加深,代價未免太大了。
蔡總統推動年金改革,不能說沒有魄力。然而,主事者一味沉浸在改革的自我感覺良好中,忽略了被改革者深重的「被剝奪感」,更用豪強手段來炫耀自己的權力,甚至虎頭蛇尾地造出「一國兩制」的標準,令人難以心服。我們呼籲,反年改者必須節制,執政者更不能得了便宜又賣乖

【重磅快評】看文在寅撬開半島凍土 蔡英文還要磋跎?

.【即時短評】教育部拔管成學術罪人 台灣高教全面淪陷
.【重磅快評】看文在寅撬開半島凍土 蔡英文還要磋跎?
.【即時短評】兩韓攜手跨越38度線 兩岸卻斷了線
.【即時短評】蔡政府政治追殺管中閔 大學自主陷三險境

.【即時短評】當農業無人耕作時 也不需要外籍勞工了
.【重磅快評】依法究辦?不忘掌權者曾如何嘲弄這4個字
.【即時短評】反年改不只反年改 凸顯一個世代的茫然
.【即時短評】提油救火!吳茂昆自身難保 拔管陷兩難
.【即時短評】別輕忽退警軍的強力反年改行動
.【重磅快評】請高瞻遠矚的潘孟安來當交通部長
.【即時短評】民進黨推動改革成「拒馬改革」
.【重磅快評】安倍苦刷存在感 台灣還要重蹈覆轍嗎?
.【即時短評】高鐵南延論戰 屏東人到底要的是什麼?
.【即時短評】政院留空間 軍人年改最高俸率恐下修
.【即時短評】政府敢做嗎?防疲酒駕駛其實有這幾招
.【重磅快評】能源轉型不是玩魔術方塊
.【重磅快評】陳菊適合當「政務武官」再入叢林砍殺?







【重磅快評】看文在寅撬開半島凍土 蔡英文還要磋跎?


2018-04-27 16:03 聯合報  主筆室
金正恩與文在寅覆土共植和平之樹。路透社


隔了十一年,兩韓領導人又見面了,這次不同的是,金正恩比他爸爸膽子大些,他過了板門店,進了南韓。雖然年輕,「政治」確實是金正恩的家學淵源,他拉著文在寅的手,也踏上北韓土壤,停留個幾秒鐘,再一塊走進南韓!
很難想像,一個僅存的、依舊通過臍帶傳承權力的共產獨裁者,其舉止與身段會如此行雲流水,沒有半點阻滯,不是事前設計的橋段,這個小小動作,讓人見識金正恩的靈活。
「冷麵」也可以是峰會的話題,金正恩的語言沒有禁忌,或者說,他不自我設限,信手拈來都是文章。「平壤的冷麵」甚至有一些畫面了,這小子是如何吃冷麵的呢?在那個似乎由猜忌、監視與恐懼構築起來的世界,他吃著冷麵,是否還會談笑風生?
可是這場峰會是怎麼陡然就出現在世人眼前的?這可能就要歸功金正恩的另一造文在寅了,他一就職就宣示,願意在適合的情況下出訪北韓,談論平壤的核武政策。這個熾烈的願望,是去年那個猶如白頭山上凍土一般凝重的半島情勢,終能反轉的一根鐵撬。
當然,聯合國的聯合經濟制裁,是金正恩被迫放棄邊緣路線的最重要物質因素,如果北韓人民可以不只吃冷麵,還有美饌珍饈,金正恩的核冒險,可能到現在都還處於高潮,不會下戲!
但反過來說,如果文在寅跟川普一樣,老是正義澟然、甚至是道貌岸然,沒事就指著金正恩的鼻子罵,說它是「火箭人」、「病態小狗」,今天這個春風和煦的台子亦不可能搭得起來。
若更深層地看,兩韓可以三度上演峰會,是由兩個不否定造成的,首先,雙方都未曾否定對方的國家人格,其次,兩韓無論任一造,都不曾否定雙方是同屬於一個朝鮮民族,最終應該融鑄於一個統一的國家,至今並不曾出現足夠聲量的分離主義或意識!平昌冬奧兩韓選手舉著同一面半島旗幟入場,就是這個民族願望最美好的註解!
可以說,表面上看,是文在寅讓半島情勢出現了軟化與緩解的可能,但從底層看,卻是文在寅內心裡那個完整的朝鮮民族統一夢(甚至可以加上金正恩的夢),讓極端的局勢開始逆轉!
兩岸與兩韓同為分裂國家,比起兩韓,兩岸其實走得更遠,馬英九8年執政讓兩岸簽署了23項協議,雙方早已互相通商、通郵與通航,北韓人民仍禁錮於金氏家族的陰影之下,兩韓領導人雖見了三次面,但兩岸人民交往、通婚、投資、貿易的幅度與深度,可能讓兩韓大流口水,艷羨不已。
但兩韓足堪兩岸借鏡的是,北京應看到兩韓在國際上並未相互否定對方人格,兩韓甚至皆為聯合國會員,彼此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上的分歧,並未影響其最終統一的願望;而台灣則應看到,兩韓都欲擺脫帝國主義者的干預與玩弄,希望終結列強為其祖國帶來的分裂與割離的痛苦,而不是繼續作為外國勢力的傀儡與玩偶!
有為者亦若是,馬英九曾完成了馬習會,蔡英文亦應以文在寅自任,努力塑造蔡習會的契機與條件!文在寅就職未滿一年,就促成文金會,蔡英文兩年任期將過,莫再磋跎下去!





【即時短評】兩韓攜手跨越38度線 兩岸卻斷了線


2018-04-27 13:44 聯合報  記者周佑政╱即時報導
兩韓峰會27日展開,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跨越北緯38度線,成為全球焦點。他更臨時加碼,邀請並牽著前來迎接南韓總統文在寅的手,兩人一起跨入板門店北韓轄區,留下歷史畫面。圖/美聯社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南韓總統文在寅今天會面,雖不能斷言朝鮮半島的緊張情勢能就此緩解,但這場歷史性會晤,可能是兩韓和平的曙光。相較之下,同樣位處東亞的兩岸,在民進黨上台後,官方協商完全斷線,陸方愈來愈頻繁的軍機繞台與軍演,台海情勢日趨緊張兩韓復談對比兩岸的劍拔弩張,令人感慨。
南北韓高峰會今天登場,雙邊領導人可望透過溝通對話,讓兩韓關係更進一步。十分巧合,今天也是「辜汪會談」25周年,陸委會向大陸喊話表示,「和平與溝通」是實現台海互利共榮的關鍵,陸方應回顧雙方「擱置爭議、務實協商」初衷,透過不設前提的建設性溝通,開展兩岸良性互動。
回顧近30年的兩岸關係,雙方因為官方與民間的交流、協商,累積不少成果,兩岸領導人民國104年(2015年)在新加坡的世紀會面「馬習會」,也奠下兩岸對話基礎,而在辜汪會談25年後的今天,兩岸官方交流卻陷入僵局。這樣的僵局,雖然台海雙邊都有責任,但對照過去8年,兩岸互動相對良好,此時執政的民進黨責無旁貸。
蔡政府上台後,兩岸陷入實質的冷和情況。蔡英文總統雖然強調要維持現狀,兩岸「現狀」實則已然改變。原本的冷和狀態,近期更因行政院長賴清德率性的「台獨說」,讓大陸擾台行動找到藉口,兩岸困局更加嚴峻。
兩岸關係不睦,可預見大陸將在國際上對台灣施加更多壓力,可能是奪取我邦交國,也可能是阻撓我國參與各式國際組織,世衛大會5月就要登場,我方迄今未接獲邀請函。
過去台灣一直有美國當「靠山」,但川普政府的「不可預測性」及唯利至上,在美中之間,台灣如何自處,執政當局必須為台灣找出路。看到南北韓今日攜手跨越38度線,兩岸領導人有沒有這樣的智慧?






【即時短評】蔡政府政治追殺管中閔 大學自主陷三險境


2018-04-27 13:17 聯合報  記者王彩鸝╱即時報導
教育部是最需嚴守行政中立的部會,但在處理台大校長遴選爭議案,卻邀4部會的政務官參與。圖為台大。聯合報系資料照


教育部籌組跨部會諮詢專案小組,但跨部會代表都是「政務官」層級,規格幾近行政院跨部會議,坐實外界對蔡英文政府「政治干預大學自主」的指控,所謂依法行政,只不過是對管中閔進行「政治追殺」的幌子。
教育部對外宣稱組跨部會小組,意在請相關部會提供專業諮詢意見,但人事行政總處、法務部、內政部、陸委會等4部會出席成員,竟都是政務次長,這些政治任命的官員,絕不是教長能夠發號施力的,絕對是府院高層所授意。這對台灣教育整體發展及大學自主,至少會帶向3個險境。

第一,教育部恐成大學校長太上遴選委員會

台大經由校內民主程序、各單位推薦再進校務會議,雙重投票選出的遴選委員會,啟動校長遴選機制,依現行國立大學校長遴選辦法,遴委會是權責單位,但教育部以有人檢舉為由,完全不採信台大校長遴委會及校務會議的會議結果,主張教育部對大學有監督之權責,從核聘的行政程序角色,擴大為實質准駁的仲裁者角色,未來大學校長遴委結果,變成教育部說了算,教育部豈不成為「大學校長太上遴委會」?

第二,政治干預教育恐永無寧日

教育部是最需嚴守行政中立的部會,但在處理台大校長遴選爭議案,卻邀4部會的政務官參與,明顯是棄守行政專業,向政治取向靠攏 ,形同「政治會審」管中閔。此例一開,各部會政治力量介入大學,將永無寧日。

第三,黑廂跨部會處理管案,踐踏大學自主

大學校長遴選過程,每一步驟都公開透明,參與成員、會議紀錄都公開接受檢視。但教育部處理台大校長遴選案,不肯公布跨部會小組成員名單,會議紀錄也不公開,說穿了就是「黑箱作業」,完全在踐踏大學自主的精神與價值。





【即時短評】教育部拔管成學術罪人 台灣高教全面淪陷


2018-04-27 20:27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教育部今天宣布駁回台大校長遴選結果,確認拔管。本報資料照片



卡管案落幕,教育部決定拔管。從台大1月10日將台大校長遴選結果公文送至教育部算起,今天剛好邁入第108天,也是台灣高教最黑暗的一天。
回顧1月5日晚上,中研院院士管中閔以3票之差當選台大校長,當時外界認為管中閔是黑馬,而遴選委員認為,管勝選的主要因素是,「對未來的台大最有理想與遠見,並提出具體方法與步驟,更是唯一提到台大需要『變革』的候選人。」面對台灣高教的內憂外患,若說管中閔是「史上挑戰最大」的台大校長也應不為過。
當選後第3天,管中閔展現行動力,首度與媒體茶敘,談未來治校理念,也說自己不會是「雲端」校長,定會聆聽台大師生的想法;接受本報專訪時,他也提到,改變台大是「社會工程」,幫助台大重新找回「正直」、「正派」,是他的重要使命。
管中閔的沒想到,接下來的杯葛動作如天風海雨,一連串的卡管風暴,在管中閔當選隔天即開始
1月冒出的事件有,台灣大哥大副董蔡明興與管中閔獨董身分利益迴避問題,以及民進黨立委對學術倫理案的爆料。各界提的理由,台大都已經一一釐清、釋疑,遴委會也於一月底報教育部,但教育部仍依據「據報載」資料,連發多道公文給台大要求說明或審查。
為了抗議政治力介入台大,2月期間,4千名台大教職員、校友連署,又上凱道向總統蔡英文拜年,這是首次由台大教職員自發性的陳抗活動。台大歷任前校長更於新春團拜對卡管事件發表談話,陳維昭痛批,台大從未遭受過這樣的糟蹋,現在是校園民主、學術自由最黑暗的時刻。
在教育部「卡」的同時,台大部分師生醞釀起要召開臨時校務會議,審查校長遴選案有無瑕疵。教育部前部長潘文忠也跟著稱「本於尊重大學自治」,「希望」台大召開臨時校務會議「釐清疑義」。
3月16日,管中閔被媒體爆出在廈門大學、西安交大和華中科技大學兼職。24日台大舉行臨時校務會議,與管中閔有關的五項提案全數擱置,台大人事處也說明,管中閔並無違法赴陸兼課。
校務會議這關,台大人守住了,原以為台灣高教就此有了活路,沒想到,教育部完全無視台大校務會議的決議,拿赴陸兼職疑義繼續「卡」。
一直保持低調的管中閔,終於在3月22日打破沈默,首度發表聲明,要求教育部於3月底前決定聘任與否。4月1日,管中閔二度發表聲明,重話指教育部推諉懈怠、違法而不作為,使台大校務決策與年度財務窒礙難行,教育部及相關人員自應承擔法律責任。管更說,為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定當堅持到底。當天,教育部人事處長陳焜元回應,近日會內適法性處理,絕非故意延宕但事實是,繼續拖
眼看獨董、抄襲與大陸兼職都無法成案,教育部已經「沒步」,清明連假前,教育部罕見主動說明,將籌組跨部會專案小組諮詢管中閔赴陸兼職疑義,引發各界嘩然。蔡政府一連串的政治動作,從立法院的學術倫理烏龍爆料、監察院去文台大調查,教育部連發多道金牌、北檢調查,立法、行政、司法、監察齊力發功,顯見政府是傾國家機器的力量在「拔管」
奧步出盡,4月11日,潘文忠在立法院對管中閔喊話,希望管能出面說明赴陸兼職爭議,更首度表態「管中閔若違法就不給聘書。」
隔日,30多名台大師生、校友至北檢告發潘文忠和陳焜元瀆職罪,枉顧《大學法》所規定之聘任義務,竟藉「審查」之名,無限期拖延台大校長聘任案。
過兩天,潘文忠於14日驚天一辭,潘的聲明更打臉賴清德第一時間的「家庭因素」之由,強調「希望所有的政治操作能就此停止,讓台大校長遴選爭議案能回到單純的校長遴選程序和當事人身分適格的討論」。之後,潘文忠的離職感言更提到「不要做假事」,且缺席部長交接典禮
外界揣測,潘文忠的的辭職,可能是對高層政治操作的嚴正抗議。有人認為,高層施壓潘文忠「拔管」,但潘文忠可能看不下去,不願同流合汙,成為「拔管」千古罪人,只好辭職。而潘所指的假事,或許就是「拔管」。
同時,外界正密切觀察將會由誰來接任教長,擔任執行拔管的劊子手。4月16日行政院宣布東華大學前校長吳茂昆為新教長。此後,吳茂昆也被藍營爆出多起赴陸兼職爭議。
吳茂昆19日上任當天,明確指出下周將開第二次跨部會會議,更多次重申,他跟管中閔的赴陸爭議不能「相提並論」,他去大陸純粹是學術交流。然而,第二次跨部會小組還沒開,吳茂昆就先有結論,証實先前眾人的判斷是帶著「卡管」任務上台的,且跨部會小組會議根本就是「假」的,其實民進黨高層早有定見,只是在找一個願意執行拔管的人。
台大校長爭議,是典型的顏色政治。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顏色超越專業。蔡英文政府只是要一個政治打手,不是真心做教育的人,而管中閔最後仍難逃毒手。
教育部的公信力蕩然無存,恐要背負千古罵名。教育部成為學術罪人、歷史笑柄,台灣高教更將全面淪陷。
管案此例一開,未來所有國立大學校長都要讓政府「核定」,未來那一個黨派顏色不同的學者,還敢出來選台灣的大學校長?難道這就是我們要的大學自治精神嗎?

酷經濟/電商插足金融,再等等

.中日韓峰會 安倍相位保衛戰
.一口黑鮪魚 吞下多少海上喋血
.酷經濟/電商插足金融,再等等
.文金會 籠罩著川普陰影
.高鐵南延 要就做全套
.遺忘戰士的國家 本身也會被遺忘
.無良遊客 堆起「螢火蟲之墓」






酷經濟/電商插足金融,再等等


2018-04-26 23:41 聯合報  林建甫
社群通訊軟體LINE近期向金管會提出了網路銀行的業務申請,但沒有獲得許可。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社群通訊軟體LINE近期向金管會提出網路銀行業務申請,並沒有獲得許可;不過金管會也釋出善意,表示將儘快公布「純網銀」設立原則。有趣的是,近期電子商務巨擘亞馬遜也傳出了進軍銀行業消息,為何這些網路企業不約而同想跨足金融產業?
這幾年亞馬遜持續向外擴張,除提供電子商務服務,還積極發展雲端服務、人工智慧、影視、醫療、生鮮、智慧家居等。二○一六年切入保險產業,上個月更進一步透露想與摩根大通等金融機構合作推出活期存款帳戶。消費者將可透過銀行轉帳、信用卡等金融工具將錢存放在該帳戶中,並隨時用於亞馬遜生態中的消費與退款。亞馬遜估算,電子帳戶可以節省交易中支付給銀行、信用卡公司大量手續費,更重要的是,也能全面地收集用戶消費習慣的資訊。
據統計,美國超過七成年輕人,相信Google、亞馬遜、Paypal推出的金融服務,不喜歡傳統銀行。同時網購族群也喜歡將部分資金留在帳戶內,方便下次消費時使用。
大陸電商與金融結合的發展迅速,支付寶、微信支付等行動支付工具不僅線上、線下支付,範圍更擴大至轉帳、儲值、海外直接退稅等等。不過真正衝擊銀行產業的是「餘額寶」。「餘額寶」是個貨幣基金,與支付寶互聯互通,將閒錢做投資,收益遠高於定存,被稱作「草根理財神器」餘額寶於二○一三年五月成立,去年底規模突破一點六兆人民幣,超過招商銀行的一點三兆元存款規模。
去年麥肯錫《全球銀行年度報告》就認為對銀行最具威脅性的不是金融科技公司,而是大型電商平台。美國Bain & Company推估,亞馬遜若開始從事銀行業務,五年內就會追上美國第三大的富國銀行。
Goolge、蘋果、臉書也都對於進軍金融業充滿興趣。十多年前沃爾瑪(Walmart)曾申請銀行牌照,但限於「產金分離」原則,最終沒能成功。平實而論,產金結合雖有助於企業大型化經濟規模的效率達成,也符合數位經濟的特性,但「大到不能倒」、「利益衝突」的道德風險也是同步提升。要如何權衡並不容易,這是各國政府必然面對的大課題。





高鐵南延 要就做全套


2018-04-27 00:43 聯合報  蘇穩中/公(屏縣潮州)
高鐵會不會跨越高屏溪近期引起熱議,圖為台鐵列車駛過高屏溪河堤一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鐵南延案再度引發正反方辯駁高鐵延伸屏東的象徵意義是,政府是否願意翻轉南北發展不均的問題
各界擔心高鐵屏東站淪為蚊子車站可看出,高鐵到屏東提升運量也需政府的產業政策挹注,政府應引入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刺激屏東高鐵站周邊經濟效益,並讓效益內部化藉此增加政府各項財政收入。其中一項是TOD帶來的土地價值增值後的地價稅收入,應以「稅收增額融資」當成投資工具,屏東縣府可與議會達成共識,讓地價稅回饋藉以提高財務自償性,並減少中央補助。
建議屏東高鐵車站周邊設置產業園區,協助提高自償率,政府提供投資誘因、創造就業機會。比如車站產業園區規畫多面向發展,例如成立老人長照園區、科技產業重鎮或高階產業研發中心等,加上高雄榮總、義大醫院數年內進入屏東,只要產業機能條件好,屏東高鐵站不僅前景將被看好,觀光大縣的本質將使高鐵延伸效益1+1大於2。
另外,高鐵南延屏東是一全面性、長遠性的南台灣國土整體規畫,屏東縣政府應有決心整合各部門,迎接大環境變遷、成立交通處專門處理因軌道建設衍生的新興大眾運輸問題,以及積極辦理屏東火車站都市更新帶動商業發展等。
未來的高鐵屏東站可配合台鐵捷運化、高屏第二快速道路與高捷延伸屏東等建設,快速連結至高鐵站,其他如建置快捷電動公車系統、高鐵站連結恆春墾丁的快捷公車等,整個高屏交通動線將形成多元軌道路網,帶動南台灣運輸革新。





一口黑鮪魚 吞下多少海上喋血


2018-04-27 00:39 聯合報  黃映溓/自由作家(屏東市)
今年屏東第一鮪,以歷史新高價賣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107年(二○一八)屏東「第一鮪」拍賣會,廿二日在東港魚市場熱鬧展開,也為長達近兩個月的鮪魚季揭開序幕。台灣漁船屢遭菲律賓扣押事件頻傳,「黑鮪魚文化觀光季」光鮮亮麗表象,背後卻隱藏台灣漁民的無奈辛酸。
台灣漁船被海盜強押扣留,或遭到他國政府裁罰,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演。台灣船東無奈感嘆:「如果把歷年被扣的台灣漁船串聯在一起,恐怕早已繞行台灣環島一圈。」這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台灣漁船屢遭他國扣押裁罰,案例層出不窮,儘管政府涉外單位居間斡旋協商,鉅額罰款最後還是得靠家屬自籌,台灣政府外交機構聊備一格。台灣漁船頻傳海上喋血驚魂,漁民在國際上面臨到不合理待遇,驗證「弱國無外交」的國際現實
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近年來雖提升了屏東縣能見度,卻也間接哄抬了黑鮪魚價格,引起鄰近周邊國家覬覦,屢生漁業糾紛。區區一小片黑鮪魚生魚片,叫價高達三百元,台灣呈現金字塔社會型態,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正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黑鮪魚季形塑的,究竟是少數人的「貴族文化」?還是惠及普羅大眾的「平民文化」?仁智互見,這又衍生出另一個思考面向的社會議題
面對與大海搏鬥,攸關身家性命的漁船,家當隨時可能被裁罰扣押,身陷如此險惡的海上生存環境,台灣漁船頻頻低吟海上悲歌。正當饕客大快朵頤,盡情嘗鮮之際,與天搏命的台灣漁民卻是徒呼負負,欲哭無淚,台灣行船人的心事誰人知?只能無奈地稽首合十,祈禱老天爺,自求多福!




遺忘戰士的國家 本身也會被遺忘


2018-04-27 00:35 聯合報  張鐸/樹德科大副教授(高雄市)
軍人反年改團體在立法院外集會抗議,與警方爆發激烈推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軍人的雇主就是政府,勞雇關係無庸置疑。如果民間僱傭關係可以套用到軍人為國家服務的這個領域,則顯然地軍人提撥的不是工時,而是他(她)的青春、身家性命;而政府必須提撥的,則是起碼可以跟其生命等值,在平時與戰時的一切福利與照顧。
民國9年(一九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卡爾文.固立奇在共和黨副總統提名演說時呼籲:「遺忘其戰士的國家,其本身也會被遺忘」,提醒美國不要因為大戰結束就遺忘對軍人的社會契約。此一名言,可以遠溯自拜占庭帝國傑出的將軍和皇帝莫里斯一世
民進黨政府為了推動「轉型正義」,不僅刻意遺忘其戰士,不履行政府與軍人的勞雇契約,更變本加厲地教化民眾將軍人視為貪得無厭的米蟲。逼軍人上街頭,再將之形塑為暴力團體。這一切看在年輕人眼中,對募兵會有幫助嗎?對國家安全會沒影響嗎?
民國84年(一九九五年)波士尼亞戰爭末期,一名美國海軍飛官克里斯.柏奈特上尉在波士尼亞上空執行偵搜任務時遭擊落,他所屬的航母戰鬥群指揮官雷斯里.萊加特少將得悉,親率航母戰鬥群馳援將柏奈特上尉救出。在這事蹟當中可以看出,上尉依約赴前線生命遭受威脅,國家依契約付出難以衡量的代價將上尉救出。此一真實事蹟被拍成了電影「衝出封鎖線」。
柏奈特上尉深信,只要盡其本分,他的雇主—美國政府絕對會依契約承諾並實現他所該提撥的,因此無後顧之憂,衝入敵營、奮勇殺敵,請問這值多少退休金?





無良遊客 堆起「螢火蟲之墓」


2018-04-27 00:29 聯合報  林凱彥/教(新北市)
黃緣螢。圖/公園處提供


彰化縣花壇鄉灣東村今年「黃緣螢」、「黑翅螢」因復育成功,吸引遊客湧入,結果造成螢火蟲死亡。此現象也連帶影響到即將於七月孵出的「台灣窗螢」數量。
在螢火蟲的生長階段中,水質好壞占很重要因素。以前水稻田多適合牠們生存,但工業發展都市型態興起之後,以往的灌溉溝渠變成排放汙水的下水道,棲地被大量破壞,於是被稱做「火金姑」螢火蟲就逐漸消失。
近年來因環保意識抬頭,大家開始要找回那些消失的螢火蟲。和專家學者合作後,許多地方已經復育成功,透過媒體宣傳,每年到了四月,「賞螢」活動成為一個國民熱潮
許多發現螢火蟲蹤跡的地方,無論平日或假日都會有大量遊客前去,而人潮帶來喧嘩、燈照及捕捉等問題,讓螢火蟲又面臨生存上的威脅,甚至讓幾個月後即將要登場的螢火蟲蟲蛹受到傷害。如此一來,賞螢活動雖然興盛,但副作用是讓復育成效減低,甚至讓螢火蟲徹底消失。
究竟要如何讓「賞螢活動」與「保育生態」兩者達成平衡呢?建議地方政府設立螢火蟲保護區,秉持「使用者付費」原則,進入園區酌收清潔費,並限制人數
目前大多數賞螢區都是公共免費區域,環境只能靠地方居民自主來維護,收取門票後,把經費做有制度的永續管理,以及和專家學者共同研究,做更大規模的螢火蟲復育
控制適當的人數才能維持螢火蟲棲地健全。「秘境」在經過媒體快速宣傳後,已成為人人皆知的「熱點」,人一多就會帶來垃圾和汙染,所以限制人數是為了減少對生態的傷害。
最後是賞螢時不要傷害螢火蟲。這個季節是螢火蟲的繁殖期,大聲喧嘩會使周遭氣流產生變化,雖是微幅波動,卻會驚擾到他們求偶行為;另外,照路的手電筒強光照射也會干擾螢火蟲求偶,這兩種行為都直接影響到牠們的繁殖。所以輕聲細語及用紅色玻璃紙包覆手電筒,可以把影響降到最低。
螢火蟲好久沒有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希望政府和民眾一起努力,讓我們能一直看到漂亮的「螢河」!






中日韓峰會 安倍相位保衛戰


2018-04-27 00:14 聯合報  吳銘軾/東亞問題研究(高雄市)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左)的內政危機,恐怕需要外交成果來解危。美聯社資料照


四月二十一日,日相安倍舉行首相賞櫻會,讓人納悶,今年櫻花已開完了啊!結果安倍在櫻花會上說,櫻花雖然沒有了,「但我帶的粉色領帶就像櫻花色」,還作了徘句,內容是櫻花葉,滿園綠色,同樣生機勃勃。
安倍的領帶說及徘句,引起一些巷議;一片櫻花豈是一條領帶能比。但政治觀察者揣測,安倍是否在為自己將辭去首相預留伏筆。
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日前預言,安倍六月將下台,認同者不少;但安倍會甘願六月交出相印,讓自己主持二○二○年東京奧運美夢破碎嗎?五月將是安倍重要關鍵
三月初,朝日新聞揭發「森友學園」疑雲有關文件,與向國會出示的文件不同,有篡改公文觸犯刑法之嫌;八日有關事務員自殺;九日,國稅廳長官佐川宣壽辭職,十四日民眾集結在首相官邸要安倍內閣總辭,廿七日民眾在國會外舉牌要安倍下台者數以萬計;但不出所料,參院聽證會中,佐川扛下文件篡改責任,安倍逃過一劫。
安倍能過關固因佐川扛下全責,但在野黨為何不窮追狠打,這就是日本「一殺多生」的人生哲學和「協力止損」的政治倫理了。
一殺多生」是為了大家,必須犧牲一人,該人應有自覺;佐川辭職扛責即為其例。而三月廿一日,日外務省放出五月上旬,中日韓三國峰會將在日本登場。停開六年的峰會在日本重啟,其重要性乃當然,若安倍此時下台,峰會功能將大受影響。朝野為日本國家利益「協力止損」,讓安倍暫時安了,這種政治倫理,台灣政客是不懂的
四月廿七日兩韓峰會,接著朝美峰會,都會影響日本的外交處境;而三國峰會,尤其與李克強的會面,都是今年中日關鍵年的核心關鍵;安倍也適時放出願與北韓對話,甚至建交訊息,是怕日本被孤立邊緣化;如果安倍表現亮眼,讓日本人民感受良好,或許會放他一馬。
當然,如果安倍表現不佳,像其日前訪美,白跑一趟,那就輪到安倍要有「一殺多生」的自覺,請辭下台為自民黨「止損」了。
然而安倍即使下台,將近六年任期留下一些「破例」建樹,安倍仍會在日本史占上一頁。
三月廿七日,日本陸上自衛隊最大改革,新編「陸上總隊」象徵日本戰後一貫軍事上「文民統治」走入歷史文,邊緣化了。新的制服把穿了廿七年的草綠改為紫紺色,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而四月七日,陸上總隊新設的「水陸機動團」舉行授旗儀式,這是一支精銳美國版的海軍陸戰隊,是針對中國大陸、強化釣魚台與西南島嶼的「離島奪回」,滿足了日本人民,尤其是右翼的自尊心,但為日本帶來的是安全,還是危險?則沒人敢斷言。
所以,安倍如果六月下台,就像他賞櫻會所作徘句一樣,沒有櫻花,枝葉依然生機勃勃;沒有相位,安倍依然雄心勃勃?






文金會 籠罩著川普陰影


2018-04-27 00:01 聯合報  李明/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客座教授(日本京都)
南韓總統文在寅(右四)今天將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峰會。美聯社資料照



今天上午,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將越過北緯卅八度線到南韓境內,由文在寅總統陪同接受軍禮歡迎,兩人旋即開啟全球矚目的高峰會。
遙想金大中總統在二千年六月、盧武鉉總統在二○○七年十月,先後訪問北韓與金正日達成氣氛友好的共同宣言。這次出現和緩情勢,已是十年開外了。
這次兩韓峰會和前兩次峰會不同之處在於,金正恩是積極推動和解的一方,南韓似乎順著北韓節拍積極回應,熱絡氣氛迅速加溫。南韓高層代表團訪問平壤後,便敲定了這次高峰會。另一不同之處,聯合國來勢洶洶的制裁咸信已對北韓經濟造成極端極大衝擊,北韓寄望於改善和美國與諸多國際關係尋求突破。
第三個相異之處為美國和中國都對金正恩擴增影響力,形成「大國政治」干預的局面。三月初川普宣布將和金正恩舉行峰會,攪動了朝鮮半島及周邊國家的神經;三月底金正恩密訪北京,金一方面為了修補和北京關係,另方面也在美中兩方求取最大利益。
金正恩在北京宣告北韓在國家安全和政治體制確保的條件下,將放棄核子試爆和發射飛彈。金正恩的宣示,使這次兩韓領導人峰會更充滿期待。不過南韓朝野也知道北韓不會輕言廢核,除非北韓安全獲得保證,可是這並非南韓說了算。
至於簽訂和平協定,也並非僅由兩韓決定。民國42年(一九五三年)七月的停戰協定是由美國所代表的聯合國軍隊、中國大陸和北韓簽訂,南韓並非簽字國。有鑒於目前朝鮮半島僅有停戰協定,尚無和平條約,至今仍處於「戰爭狀態」,倘若兩韓有意轉換停戰協定為和平條約,技術上可能有困難,況且北韓不見得認為簽訂條約時機業已成熟。
只要兩韓互信增加,雙方討論如何改善關係,發展空間較大。文在寅有意步武金大中和盧武鉉,挹注資源協助北韓經濟當可理解,只是南韓需投注多少方使北韓滿意,是煞費周章的事。重啟金剛山旅遊事業以及恢復過去曾在開城經營的工業園區,不見得能填飽北韓的胃口。至於外界盛傳,雙方將考慮設立聯絡辦事處,不見得成真。眼下雙方存在熱線,溝通無礙的情況下,聯絡辦事處並非一定必要。
金正恩是否真有誠意「去核」,國際有不同的看法。金正恩曾說過,北韓洲際彈道飛彈發展到可攻擊美國之日,才會考慮和美國談判,如今金正恩與川普安排峰會,可代表北韓核武及飛彈技術臻於成熟。美日政府高層懷疑金正恩誠意立場一致,認為金正恩所說中止核子試爆和發射飛彈,並非意味「不可逆轉」,僅僅是停止試爆,但不會「廢棄」。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是持這看法,川普雖然一改過去批判金正恩,以幾乎稱讚口吻對待,但他聽進了安倍的顧慮,提出至多一年半之內,北韓必須完成無核化的進程。但金正恩希望無核化進程應依階段性同步進行方式達成,兩人認知有極大落差
這次兩韓峰會僅僅是個開始。文金首會,儀式與事務性議題仍為主要部分,快速達成重大協議恐非易事。且未來川普金正恩峰會才是要害,倘川普對金正恩去核時程不滿,有可能回頭重挫兩韓峰會的氣氛和實踐,而大大減損了文金峰會達成的共識。
兩韓領導人今天在板門店和平之家握手言歡之際,說不定心裡都七上八下嘀咕著,未來的川金會正像希臘神話裡「達摩克利斯之劍」,飄忽的陰影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