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護國神山面臨內憂外患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賴政府正在書寫摧毀民主的《羅織經》
◆  聯合報黑白集/除役電廠還在撈
◆  經濟日報社論/護國神山面臨內憂外患








經濟日報社論/護國神山面臨內憂外患


2025-04-19 01:34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積電示意圖。 路透


台積電(2330)是台股的重要領頭羊,法說會釋出「關稅確實帶來風險,但訂單沒變」的訊息,穩住了投資人信心,但因川普關稅效應仍在,美國投資金額龐大、效率低,「護國神山」未來獲利是否會流失?引起廣泛討論。

「護國神山」台積電擠入全球十大市值企業,除了睥睨全球之外,實實在在地為台灣創造了七萬個高薪工作,所有台灣民眾都期待台積電能長期維持這種護國功能。然而,在國際地緣政治威逼利誘之下,台積電大規模赴美投資。坊間估計,若六座在美國的晶圓廠都展開營運,會有三成的營業額分布在美國,台積電的護國功能將大打折扣。

若台積電的技術能維持領先,只要多數高級晶片是在台灣生產,還可以維持相當的護國功能;但情況似乎不是那麼樂觀,五到十年之後,台積電是否還能維持目前的技術優勢,已經開始引發外界憂慮。因為,台積電已經面臨人才不足內憂,以及中日美歐急速追趕外患夾擊,若不能有效應變,恐怕維持不了太長的優勢。

首先是內憂,除了台灣資源承載能力幾乎已達極限外,最重要的研發人才是否能夠持續供應,確實是個重大問題。前科技部長、台大電機系榮譽教授陳良基發表文章顯露疑慮:由於108課綱過於重視「快樂學習」,高中數理科必修學分大幅減少,加上最重要的高三教材在大學入學考試免考之下,已造成台大理工生的數理基礎明顯弱化,而且難以彌補。陳教授質疑,在尖端科技人才的數理能力弱化之下,台灣不僅難以塑造第二座護國神山,整體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也將大幅下降。

不僅尖端人才的數理基礎能力下降,願意投入艱深理工研究的學生也在逐漸減少:台成清交四所頂尖大學畢業的理工科博士,從民國一O三年(2014年)的855人下降到民國一O九年(2020年)的413人;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念理工博士班的學生人數(10,160位),也只有十年前(民國一O一年(2012年),13,541位)的75%;若持續這種趨勢,到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連台積電一家公司的需求都將無法滿足,更別說其他的高科技產業。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提出的「IC 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指出,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的 IC 設計產業人力缺口將達到2萬人,研發人力面臨嚴重挑戰。

業界和學界都已看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幾所頂尖大學也努力從印度等國尋找優秀的研究所學生,他們畢業之後多數也願意留在台灣科學園區工作;但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其力道太弱而難以完全解決問題。若產官學繼續拖延問題,未來人才問題嚴重影響發展時,極可能看到高科技產業被迫大量對外投資,而非持續在國內發展,到時候再想設法解決問題已經來不及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調整國內的教育和吸引外國人才雙管齊下。首先,為眾人詬病的108課綱應該加以調整,增加中學基礎數理科目必修時數教材,以普遍提升國內理工學生的數理基礎,以及未來相應的研發能力其次,打造吸引優秀外籍生和外國人才來台就學和工作的意願,以補充本國人才之不足。

要吸引優秀外籍生和工作者,並不容易。真正優秀外籍生的留學首選,一般都是美歐日澳等國,因他們提供的獎學金眾多,聚集的外籍生和工作者也多,有現成的「留學環境」來吸引他們。但台灣並非沒有優點,包括:一、有堅強的半導體產業,容易找到良好的就業機會;二、地理位置優越,距離亞太諸國較近,往返方便;三、生活環境安全又有優質健保,可以放心愜意地生活;四、稅負不高且生活費用低廉。

「護國神山」台積電,以及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到底能維持多久,真的不容過於樂觀。產官學有必要積極研商,逐一解決面臨的問題;機會稍縱即逝,而後悔可能莫及。












聯合報黑白集/除役電廠還在撈


2025-04-19 02:17  聯合報/ 黑白集
台電核二廠廠長曾文煌涉收賄上百萬協助廠商取得焚化爐標案,18日晨被聲押禁見。 記者張宏業/攝影


民進黨政府推動廢核九年,最後一座核能機組也將在下月除役;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成為民進黨幻想的「無核新樂園」。誰料,近日竟傳出核電廠的收賄弊案,收賄者是核二廠廠長曾文煌,因收賄上百萬元遭到聲押

這就怪了!核二廠的兩座機組,已分別在民國一一○年與一一二年(二○二一年和二○二三年)先後除役;為什麼不運轉的電廠,還有油水可撈?這個問題,恐怕只有蔡英文和賴清德夠資格回答。核二都關了幾年,早就不再發電但「廠長」卻仍繼續在位支薪,工程也繼續發包,然後肥水繼續撈。這就是「非核家園」的最高境界嗎?

這次爆發弊案的工程,是焚化爐標案的採購和更新。兩千多萬的標案,廠長收了業者上百萬賄款,胃口不小。民進黨辯稱,核二仍在「除役過渡期」,還有些低放射性廢棄物要處理。問題是,政府不能任命廉潔的人擔任善後廠長嗎?更可怕的是,放任除役電廠處於三不管地帶,有人撈錢、有人放水,誰能保證設備維護及核廢處理不出問題?

民進黨是雄辯的政黨,也是瞻前不顧後高手。就像最近府院黨鬧出連串共諜案,民進黨竟理直氣壯辯稱:這證明綠營「反共才被滲透」。言下之意,國民黨沒被滲透,才可恥。笨蛋!民進黨會被滲透,是因為「下層意志不堅、上層識人不明」好不好!













聯合報社論/賴政府正在書寫摧毀民主的《羅織經》


2025-04-19 02:27  聯合報/ 社論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中)捲入罷免立委連署涉造假案,17日深夜移送北檢複訊後聲押。 記者曾原信/攝影


雙北、嘉南等地檢調偵辦罷免連署案,出現「辦藍不辦綠」的景象。儘管藍綠罷團皆傳出連署異狀,檢調卻一味鎖定藍營「罷綠,除國民黨地方黨部遭到搜索,也有黨工和國會助理被聲押。反觀「罷藍」團體,卻猶如金鐘罩護身,根本未被觸及。這種雙標作為,除腐蝕司法公信,更在摧毀台灣民主根基。

正本清源,無論是濫用亡故黨員身分的「死亡連署」,或是偽造身分的「幽靈連署」,乃至踰越期程的「偷跑連署」,都是違法行為。然而,檢調法網高張,卻一面倒重辦某一政黨,對另外一方則視若無睹,這就是打壓異己的「東廠」行徑。難以想像,台灣追求民主法治那麼多年,如今要毀於一旦,竟只是眨眼間的事。

罷免是仇恨動員,發動者往往不擇手段。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罷免黃國昌,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的公投綁大選,及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罷免韓國瑜,都曾出現死亡連署及幽靈連署。過去,中選會也曾表態會嚴辦並向司法告發,但歷經多次公投和罷免,檢調從不曾大規模搜索政黨或聲押黨工,迄今也未聞判決有罪事例。也因此,這次檢調的大動作完全令人不解。

選舉和罷免是政治競爭,如果司法任意介入並胡亂揮劍,當然會影響政治競爭的公平性尤其,中選會除負責把關審核連署書的真偽,更擁有勾稽連署人身分絕對公權力,可以剔除問題連署書。因此,幽靈連署死亡連署固令人厭憎,只要確實把關,即不致影響連署的公正性。當年高雄檢方不起訴有問題的罷韓連署,正是依此法理。何況,有些資料不實,未必是罷團刻意偽造,而是填寫疏失,甚或是對手陣營故意造假陷害所致

就算罷團涉及偽造文書及個資法,相較執政黨接連爆出的共諜案,兩者罪責也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如果涉共諜案可以廿萬元輕鬆交保,檢調卻動用搜索黨部、押人等「大砲」,去轟擊以往根本不起訴的「小鳥」,不覺得自己荒唐嗎?如今共諜案詐騙案積累繁多,檢方人力吃緊苦不堪言,卻還要配合賴政府「輕案重辦」,浪費司法資源莫此為甚

何況,依憲法學者董保城之見,連署書既已交中選會保管審查,即不存在跡證立即滅失的風險以往對此類案件,檢調多遵守「刑法謙抑」與「選後偵辦」慣例,以免影響民主正常運行。如今,檢調卻反常在最關鍵的罷免二階連署期間對在野黨發起大規模搜索聲押,這種東廠滿街的景象,也難怪在野黨會被逼上街頭「戰獨裁」。

事實上,綠營「罷藍」同樣充斥連署書錯假問題,卻絲毫不受司法驚擾。例如花蓮「罷傅」活動,傳出四千份連署書格式錯誤,應就是違法「偷跑」所致尤其,其領銜人李美玲以社區活動為名,近年拿了民進黨近千萬元的補助,更啟人疑竇面對這種「一手拿補助、一手推罷免」的行為,司法何以視若無睹

不難想像司法黑手正配合賴政府對在野黨進行全面清算表面上看是為了製造寒蟬效應阻擾「罷綠」氣勢,並藉由大罷免改組國會。但深一層看,「大罷免」發展至今,已將台灣政治撞離民主常軌,更從「賭輸就翻桌」的蠻橫,惡化成「司法東廠化。其下一步就是,凡綠營相關的共諜、貪瀆皆可輕縱,而凡與在野黨有關的事件,即便跡證不明,都會遭到莫須有的嚴辦。

唐朝酷吏來俊臣曾撰寫教人羅織罪名的《羅織經》,也是成語「請君入甕」的原創者。觀察近日賴政府揮舞司法大棒的威武,企圖「團滅」國民黨,直如今版來俊臣!








【專家之眼】大陸五一假期景氣—關稅貿易戰指標?(廿三)

◆  【專家之眼】大陸五一假期景氣—關稅貿易戰指標?(廿三)

◆  【專家之眼】牛排吃多了怎會回頭啃槓子頭?(廿二)
◆  【專家之眼】誰是甩鍋第一名的老闆?不戒視成謂之暴
◆  【專家之眼】教育部長的「言論自由」(廿)
◆  【專家之眼】沒看懂脫中上意 卓揆要終止ECFA嗎?(十九)
◆  【專家之眼】進擊的巨人,中、美關稅戰的終極影響(十七)
◆  【專家之眼】川普浪潮與中方應對









【專家之眼】大陸五一假期景氣-關稅貿易戰指標?


2025-04-19 07:50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大陸各大電商平台、大型超市宣布要協助因美國關稅受阻的外銷企業打入大陸本地市場。圖為京東在浙江省溫州綜合保稅區倉。新華社


美國川普總統針對全球各個貿易對象國,主動挑起關稅貿易戰,絕大部分國家都提出回應,並且積極尋求與美國協商,希望重新整理其與美國貿易往來待遇。但是華盛頓面對北京卻是踢到鐵板,北京除立場強硬採取對等性關稅報復手段外,更採取多項主動作為,調整其對外經貿往來架構,透過尋找替代市場與商源,降低其對美貿易依存關係

北京更主動採取輸出管制與抵制美國商品等手段,讓美國企業與社會感受壓力,希望在與華盛頓對壘較勁時,能夠獲得美國企業呼應與聲援,並讓美國公眾對其政府體系產生政治壓力。北京如此期待約制美國國內政治運作,究竟是一廂情願如意算盤,還是確有所本經過嚴密算計之統戰策略,仍待繼續觀察方能證實。

相對來說,川普政府運用不斷增加關稅,針對北京極限施壓,是否能夠引發中國大陸社會民眾積極關注與擔憂?甚至讓美國企業因為考慮進口成本上升,進而取消對大陸企業原先下達訂單,以便癱瘓中國大陸製造業供應鏈運作秩序,引發中國大陸社會不安,迫使北京與其對話溝通協商,最後不得不對華盛頓所提要求讓步,其實看來亦是很難如願。

很快就是中國大陸五一勞動節連續假期,中國大陸每年各個連續假期,基本上都是社會消費高潮,許多經濟學者都會針對此等連續假期各項消費狀況,作為判斷景氣變化重要參考指標。但是今年五一勞動節連續假期消費景氣表現,能否成為判斷川普發動關稅貿易戰後,影響中國大陸消費者信心參考指標,恐怕會引起各方經濟學者相互辯論,最終能否獲得共識,基於下列幾項要素,實在是很難斷言。

首先必須指出,儘管川普發動關稅貿易戰,而且中國大陸根本就是美國政府團隊所鎖定頭號目標;川普竭盡心力高調表態,但就目前看來,對於中國大陸企業與社會大眾來說,顯然並未產生任何震盪效應與心理恐慌。特別是北京政治高層刻意壓低政府官員回應層級,並且態度強硬立場堅定。所以能否在五一勞動節連續假期,產生消費趨勢重大變化,成為評估經濟景氣與消費者信心重要參考指標,實在是不無疑問。

其次就要指出,任何經濟運作架構突然發生變化,在整個經貿體系中必然會伴隨發生相對性調適效應。尤其是川普目前對全球各國展開談判磋商,很難會在五一勞動節前就塵埃落定,最關鍵的是北京到目前為止,還無意搭理華盛頓與其展開談判磋商,如此刻意延長戰線,將攤牌過招時間節點向後推遲,更會使許多企業主與消費者都採取觀望態度,因此在五一勞動節連續假期,恐怕還無法看出川普所挑起關稅貿易戰,能夠對中國大陸消費狀況產生任何根本性衝擊與影響。

再者就要提醒,因為美國增加關稅對供應鏈整體生態能夠產生衝擊效應,其實都要經過相當時日;訂貨者與進口商要取消供應商出口訂單,其實都還要經過成本與利潤精算過程,所以若要對供應商產生衝擊效應,讓其必須裁減員工縮減產能,都還要相當時日才會顯現效應,此種延遲現象更可能因為供應商順利找到其他買主,透過市場調整轉換過程,到頭來根本就不會影響其營運,那就更對中國大陸消費者信心不致產生負面壓力。

最後必須指出,中國大陸針對各個連續假期所產生消費行為,其中包括旅遊、交通、飲宴甚至還包括利用長假辦理婚事,都必須早早預訂,只要沒有太嚴重經濟衝擊,基本上原本預定消費活動大體上都還不至於會緊急叫停,或是突然變卦取消相關消費活動。所以依據前述各項研判要素,中國大陸馬上就要來臨之五一勞動節連續假期,其消費狀況與景氣指標,恐怕是不太容易反應出川普發動關稅貿易戰,對中國大陸所能產生社會震撼以及對消費狀況形成負面效應。








廢塑膠回收的隱憂與警示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廢塑膠回收的隱憂與警示
◆  別讓赤崁樓贔屭御碑再日曬雨淋
◆  執政亂象 倒閣釜底抽薪
◆  反制專權 倒閣才能打破不公
◆  大動作辦藍反罷免的法律迷思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廢塑膠回收的隱憂與警示


2025-04-19 04:28  聯合報/ 
蕭宏榮/淡江大學水環系助理教授 
胡文琦/台灣環保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


近日環境管理署會同桃園地檢署,揭露了一起不法業者將廢塑膠混合物偽裝出口至中國大陸和東南亞掩埋案件,牟取暴利約達四億元。據悉,該業者將塑膠廢棄物,加工成回收塑膠粒,並摻雜其他塑膠廢棄物,再謊報回收塑膠粒出口,除了譴責這些違法行為並為政府按讚外,我們更應反思的是,為何業者寧願鋌而走險,也不願將回收塑膠導入正規的循環體系?這背後暴露出台灣廢塑膠處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也凸顯出台灣循環經濟政策產業鏈結構性失調,以及產銷失衡的情況。若不改善,將陷入依賴焚化與製成低階燃料SRF)的惡性循環

根據環境部數據,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台灣廢塑膠量達到二五三點九萬公噸,其中只有一○八點九萬公噸被回收再利用,回收率約為百分之四十二點九其餘一四○點八萬公噸被焚化,四點二萬公噸被掩埋。雖然表面上回收率超過四成,但再製品質不佳,消費者對此有疑慮,導致廢料回收後卻無力處理。其主要原因在於分類與收集系統的破碎化,缺乏統一標準和協調,基礎設施也不足

此外,台灣每年進口廿四萬噸廢塑膠,形成「本地處理不了、卻持續輸入」的矛盾現象

目前的技術使得再生料的品質不如原生料,導致下游產業缺乏使用意願政府若僅依賴稽查來堵住漏洞,而不解決再生料「有回收、無去處」的問題,實際上仍舊會變相逼迫業者走向非法途徑。

面對這一困境,政府應從「稽查」轉向「產業賦能首先應加強再生料的標準和誘因,設立分級認證制度,並補助高值化再生料的研發要求公部門優先採購此類綠色產品,並與民間結合,透過補助研發來鏈結相關產業鏈HP 公司宣示部分產品利用海洋塑膠為例,此舉即導致海塑需求增加

其次整合零碎回收鏈,運用 AI 分選技術和區域處理中心,提高塑膠分類和分色效率,提升回收品質。同時更應嚴格控制廢塑進口量,以減輕台灣環境負擔。

最後政府應擴大綠色研發投資,參考歐盟的「塑膠稅」模式,將沒收的不法所得投入循環經濟技術研發

這起違法出口事件不僅是業者投機的警訊,更是綠色產業升級的契機它凸顯了廢塑從「回收」到「再利用」的斷鏈問題政府應將綠色產業視為戰略項目透過技術升級與市場機制雙軌並進,才能讓廢塑膠從「環境負債」轉為「循環資產」。政府不該僅僅是違法的稽查者,更應成為產業升級轉型環境保護推手


波波漫畫









別讓赤崁樓贔屭御碑再日曬雨淋


2025-04-19 04:28  聯合報/ 王凱/教(高雄市)


昨天四月十八日是教科文組織制定世界遺產日,目的在促進人們瞭解人類文化遺產多樣性脆弱性,以及保護這些古蹟所應有的努力

目前台灣國定古蹟共有一○八處,其中又以最早開發的台南古蹟名氣最響亮,更在英國知名雜誌獲選為亞洲最佳旅行地之一,而這些古蹟中,又以安平古堡赤崁樓的人氣最旺。

筆者小時候就常聽母親說起「安平古堡和赤崁樓兩地古井互通」,以及「赤崁樓的烏龜會跑」的種種故事。由於種種傳聞,小時候對這九隻烏龜就充滿好奇,長大才知道,原來這是1786年)乾隆皇帝為表揚平定林爽文事變有功大臣福康安特別御製的,以特選泉州花崗岩雕刻了十隻贔屭ㄅㄧˋ ㄒㄧˋ十塊碑。當年「龜座」和「御碑」分開搬運上岸,但十隻贔屭在運到安平港內鯤鯓湖時,其中一隻不慎掉入水中,於是台灣府趕緊用當地的砂岩仿造一隻。諸羅縣民因參與平安林爽文事件有功,這座「假龜真碑」被送往諸羅縣,現在置於嘉義公園。

而落海的那隻贔屭呢?它在一九一一年日治時期被漁民發現而打撈上來,並放置於保安宮,現在被安奉在廟內,供人參拜。有人開玩笑說,赤崁樓的九隻贔屭命苦,至今仍然背著御碑受盡「日曬雨淋」,不像那隻被供奉在廟裡的贔屭,早已卸下御碑,享受萬年香火。

這固然是玩笑話,但從古蹟保護的觀點來看,卻十分值得省思。筆者親自走訪赤崁樓及台南保安宮,比較兩邊贔屭的差異,明顯發現:赤崁樓這九隻贔屭在歷盡日曬雨淋後,面容蒼老,身體皹粗,膚質多黛,體態彷彿經歷過多滄桑;而保安宮這隻因被安置在廟內,免去日曬雨淋,石質光滑晶亮,透出花崗岩美麗的色澤,兩者相較,廟內這隻彷彿凍齡。

由於這樣的明顯對比,筆者深感赤崁樓這九座贔屭御碑的保存方式,有必要重新檢討。這批御碑可說是台灣最重要的石碑,不但是御製而且漢滿文兼備,十分珍貴,值得用心保存,嘉惠後代。筆者建議,可作複製品放在原處,將本尊移到室內。

其實赤崁樓入口左側就可看到一座複製贔屭御碑,供遊客近距離參觀。若能複製九座贔屭御碑放置原處,就可以保持赤崁樓原來的門面和氣勢,本尊可免日曬雨淋、永續保存。若目前經費不足,起碼要先建碑亭,或請學者專家研究評估如何減少日曬雨淋摧殘的可行辦法。

值此世界遺產日,赤崁樓贔屭御碑的脆弱性值得相關單位重視,應該盡全力努力維護。












執政亂象 倒閣釜底抽薪


2025-04-19 04:26  聯合報/ 李明/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中美文經協會秘書長(台北市)


四月二日,美國總統川普以所謂「對等關稅」對全球百餘國開鍘,台灣被課徵卅二趴的稅率,高過日本及韓國,企業惶惶不安。雖然四月九日川普政策大轉彎,宣告對等關稅將延後九十天施行,全球股市匯市仍應聲而倒。

但民進黨政府高官,仍一副「處之泰然」作風。且不論先前立院總召柯建銘拍胸脯保證僅十趴關稅、行政院長卓榮泰說民眾「可以安心睡覺」、副總統蕭美琴叫人猜她潤餅裡包著什麼餡、賴清德總統音樂祭影片高舉「至少我們還有音樂」,正當如今全國上下正待集中意志和力量和川普政府協商新稅率之際,民進黨政府仍不改欺騙本性,表示台灣已排入美國首波關稅談判名單,不料再被外媒揭穿,真是情何以堪!

尤有甚者,從行政院長開始,仍不遺餘力大搞「大罷免」。全民皆知,民進黨完全執政,實為徹底腐敗。舉其大者,在以「抗中反中」之名消滅在野黨、搞壞兩岸關係至今兵凶戰危、操弄司法整肅異己、改動教科書洗腦學生、大撒台幣債留後代、故開巧門包庇貪汙、掌控媒體豢養側翼、近則壓迫陸配繳交退出大陸籍證明;外交層面則跪美舔日、斷送國家資產在所不惜

最近政府部門全力投入「大罷免」。柯建銘自認大罷免將「大成功」,民進黨再度完全執政將指日可待。行政院長以政府預算幾次覆議不過,不思反省反加大罷免力道,只為逞其一黨之私。

以本人任教的政治大學而言,不久前傳出圖書館某角落設有大罷免攤位進行連署,最近又改到校園要道舉牌擺攤,毫不保留地讓政治活動滲入校園。教育部長鄭英耀為此開脫,稱學生有自由參與政治表達意見權利。校園更有校內外人士接連開講,鼓勵學生連署。校方視若無睹,不知是習於為政治效力、還是教育部給了底氣,校方屈從執政黨意志,偏頗行徑令人浩嘆

日前雙北、台南、嘉義等地檢察機關接連查辦罷免綠委團體、昨天高雄檢調搜索罷免綠委的連署站。鑒於民進黨大動作「辦藍不辦綠」,民進黨藉著司法大刀、鋪天蓋地砍向在野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如此全台大搜索、大交保、大收押、極權國家才會做」;蔣萬安市長也關切「司法是否僅為政治服務」?更直言他「作為一個中華民國國民、台北市市民、三個孩子的爸爸」,不得不以個人身分站出來。

蔣市長提到與其讓執政者不公不義毀壞台灣,不如立法院推動倒閣,倘若賴清德堅持解散國會,便以立法院改選方式,對賴清德進行不信任投票。

蔣市長曾是立法委員、熟悉國會運作、他的提議必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面對無德無能無恥的執政當局帶頭作亂,不失為釜底抽薪之法,為杜動亂之源,捨此並無他途。

今日國事蜩沸、國難方殷,台灣民眾應知道自己面臨的危機,在於民主淪喪、失去自由、正義隱晦、獨裁肆虐。美國獨立宣言這樣說,「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當執政者走向獨裁侵犯人民自由時,人民有權利推翻、建立新政府」。作為國家的主人、台灣的民眾,應思考當往何處去。



季青漫畫











反制專權 倒閣才能打破不公


2025-04-19 04:26  聯合報/ 孔令信/大學教師(台北市)


如今大罷免已淪為執政黨利用司法偏頗辦案與行政優勢,來製造根本不成比例與完全不公平的罷免戰。記得港片《少林足球》中,「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所有的單位全都是我的人。怎麼和我鬥」?魔鬼隊的老闆經典台詞,少林足球隊怎麼可以贏呢?在大罷免時一名綠委就拿這段話來嘲諷藍營的反罷免,他卻不知道如今的這場大罷免早已被執政黨玩成了這段經典台詞一樣的情境了。

三月中旬台南地檢搜索國民黨南市黨部,四月中旬雙北市檢調更連環針對辦罷綠委造假案,十七日搜索國民黨北市黨部,引發藍營集結北檢抗議司法辦案不公。媒體報導揭露出檢調已經全面動起來,而且心領神會地就是「只辦藍不辦綠」,檢調完全不演了,就是讓自己成為執政黨的「附隨組織」。

賴政府從新國會一開議就喊出了要「罷免在野委員」,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就是這場政治遊戲的操盤手,原本躲在後的民進黨還裝模作樣,不承想老柯愈玩愈起勁,總統賴清德還在閃躲。而曹興誠等綠營側翼與青鳥等欲罷不能,一階二階藉著豐沛資源與金援一路衝下來,連署部分達標,只是民眾早就不滿,所以愈到截止日期連署顯然有停滯不前的情況;相對地罷綠行動也沒閒著,從破零之後帶動了藍營士氣大振,兩廂對比,綠營有些急了,為了完成重創在野的成效,中選會「裁判兼球員」來幫忙,檢調更是南北動員,藉這場連環辦造假案來阻絕藍營開始日益高漲的反罷免氣勢。

執政黨使出檢調絕招,其來有自。先是三月初台積電赴美加碼擴廠投資,到了四月川普打出關稅戰,賴政府的因應措施是完全接受、跪地輸誠。賴清德從三月起就意識到美方的關稅戰一定會重擊民眾對綠營的信心,所以打出「賴十七條」,結果引爆中國的「海峽雷霆-二○二五A」演習,賴政府再打抗中牌,來為大罷免添柴火。

沒想到從府院到立院的共諜案接連被捅出來,一向抗中的綠營,卻出現了「共諜網」,洩密到什麼程度?還有多少人牽連在內?綠營從上到下趕緊「遮掩」、「維護」,但共諜網愈扯愈大,連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都被扯上。綠營根本說不清楚講不明白,此時只有藉大罷免來企圖「蓋牌」,而大罷免要成,當然就是要綠贏藍輸,所以賴當然要動用檢調來為綠營罷免戰「助燃」。

大罷免既已淪為綠營政治運動與「遮掩」綠色醜案、掩蓋綠色執政對川普關稅戰的無能,在野黨當然要用力的監督與不斷質詢下去。

立院在野優勢不能倒,那麼在面對不公平與不成比例的罷免遊戲時,打破這場不公,爭取全面重選的公平競爭機會,「倒閣」或許是值得考慮的一張反制牌。倒閣可讓卓內閣面對不斷覆議而一事無成負起政治責任,也可讓賴清德重回民意的監督,讓他不能再專權,並應負起造成國家如此動亂的政治責任
















大動作辦藍反罷免的法律迷思


2025-04-19 04:26  聯合報/ 黃怡騰/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新北市)


近日各地檢調機關人員傾巢而出,大舉偵辦藍營在台灣各地反制民進黨大罷免的反罷團體,並派員搜索藍營地方基層黨部。昨天,又傳檢方搜索約談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書記長初文卿、總幹事姚富文、第一區黨部執行長曾繁川等到案,並以四人有串滅證之虞,依偽造文書、違反個資法等罪向法院聲押禁見

檢方偵辦之舉,可謂近年來司法史上少見的驚天之作,引起許多議論,批評檢察機關「只辦藍不辦綠」、「標準雙標」、執政黨高舉司法大刀對在野黨發動刑事偵辦,用意實為移轉「綠營共諜」案的失政焦點,也有製造寒蟬效應,冷卻藍營正要啟動的反罷二階連署的意圖。

從法律觀點來看,選舉活動及選務作業,係由政府專設的機關負責規畫及辦理;而公職人員罷免案則依由人民一方發起,於罷免案領銜人員開始收集提議及連署的過程,皆單由領銜人員「私人」辦理,這些「民間人員」並未享有戶政役政機關的國家公權力、亦未掌握國家所擁有的公民個資,權能上無法接近利用戶政機關管道,辦理提議人及連署人身分、設籍等個資正確與否的查核。

故司法實務上,司法機關類對於「罷免提議前或連署前已經死亡的錯誤情事」,率皆以此為由,認為「尚難期待領銜人員得以事先發覺連署者已經死亡之事實」,而將領銜人員「繩之以法」,而不認定檢成行使偽造私文書罪責。

發生於四年多前的韓國瑜罷免案,高雄地檢署即在由韓國瑜對罷韓團體及中央選委會主委所提出的「死亡連署刑事告訴」一案中,以上述理由,對於罷免案領銜人及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作成不起訴處分,此參高雄地檢署一一○年偵字第四號及第五號案件的不起訴處分書,即有詳細的說明

其次,另據檢調單位指稱,藍營在爭取提議及連署過程中,涉及「流用」黨員資料,而有違反個資法一節云云。個案事實如何,筆者無從臆斷,惟有關「罷免提議與連署『流用』黨員個資」行為,自法律觀點而言,筆者認為並無違反個資法,原因在於,「參加政黨為黨員」屬人民依據憲法上所保障「參政權」的體現而經依法設立的政黨,依法須向主管機關內政部報備黨章。依中國國民黨黨章規定,「黨員應遵守黨的政策、決策及有關決議的義務」,由此可知,參加國民黨黨員,依照黨章規定,本即有同意並支持罷免綠委提議案的義務,違反規定者,即屬「違反黨章」規定,所屬政黨可以對其停權、撤銷或開除黨籍處分。

從政黨法法理以觀,「黨員既應支持所屬政黨提出的罷免案」,邀請黨員加入提議及連署,並運用黨員原先提供的既有個資,法理上應屬有權的使用,何來違法利用個資之有?

筆者強調,台灣常辦公職人員選舉,實務上所有參選政黨每逢選舉期間時,為求候選人勝選,皆必將政黨所蒐集建立、掌有的所屬黨員個人資料,提供政黨所推薦參選人利用,此種「進入選舉期間的黨員個資利用行為」,應解釋為黨員加入政黨為黨員時,原本即「事先概括同意」的個資利用承諾,我們千萬不能因為罷免案較為少見,而忘卻「黨員個資利用行為」所具有的免責特性!





李清志/到京都看櫻花的理由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李清志/到京都看櫻花的理由
◆  張延廷/剖析中共軍演不如肅清國安共諜
◆  王正方/「低空經濟」初探
◆  洪蘭/幫助別人 獲得快樂
◆  葉匡時/用包容開放的心態接納各方人才
◆  陳力俊/世局紛亂與領導人讓人失望








李清志/到京都看櫻花的理由


2025-04-19 04:27 聯合報/ 李清志(作者為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今年春天我又來到京都賞櫻花,疫情後京都櫻花季的旅館費用貴的嚇人!好的旅館甚至價錢飆高三、四倍以上,而且全世界的觀光客都蜂擁而來。很多人就說,你為什麼要在櫻花季去京都?

我告訴他們,我有兩個理由:

一、谷崎潤一郎曾說:「看櫻花一定要去京都,不是京都的櫻花,看了也是白看!」許多地方都有櫻花,而且也開的很茂盛燦爛,我曾去看過韓國首爾的櫻花,美國華盛頓的櫻花,但是就是沒有京都的櫻花那麼有詩意,那麼的令人心動!京都的櫻花,美在有傳統黑瓦建築陪襯,有溪流小橋相伴,古都的優雅更添其氣質之美。

二、坂本龍一曾寫過一本書《我還能看到幾次滿月》,我也要說:「我還能看到幾次京都的櫻花滿開?」京都的櫻花雖美,卻是短暫!人生也是如此短暫,有如一瞬,因此要好好把握;雖然已經有多次到京都看櫻花盛開的美景,但是想到人生短暫,就更想珍惜把握每一年的花開。

今年我們為了更深刻地感受京都的春天,甚至大費周章地去鴨川畔,在櫻花樹下野餐。京都有一家稱為「Wife & Husband」的咖啡店,店家小小的,座位也不多,但是卻有出租野餐道具,包括野餐籃子、桌椅、咖啡壺等等,我們租了野餐道具,帶著附近買的豬排三明治,以及甜點,就浩浩蕩蕩地前往鴨川畔,找了一個有櫻花盛開的草地,開始春天櫻花樹下的野餐。

野餐是享受春天美好自然的最好方法。因此西方人也喜歡在氣候良好的時候,到郊外公園野餐,最有名的就是印象派畫家馬奈的畫作「草地上的午餐」,大家在森林草地上野餐,重點不是在品嘗美食佳餚,更重要的是,品嘗大自然的美好與清新。

在鴨川旁野餐,可以視為是一種關於春天的儀式,讓人可以盡情享受櫻花、享受春天,也享受大自然!是一種深刻的美學體驗,也是讓人內心美感重新甦醒的儀式。在那一刻,讓我想到以前課堂上背誦的唐宋詩詞,雖然以前國文老師只是要你背誦考試,從來沒有教你如何體會詩詞中的美學情境,但是在櫻花樹下,我突然解到古代詩人的心境,感覺自己與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

有一天深夜,我獨自在高瀨川賞夜櫻想到谷崎潤一郎所說的話:「悲傷的時候,看到盛開的櫻花,眼淚就流出來了」。那一刻真的有一種想哭的衝動,其實這種對於美的感動,就是一種「美感教育」,真正的「美感教育」不是學很多美學歷史與理論,而是實際去體驗美的事物,讓自己的心靈被美衝擊一下。

所以我一直覺得「春假」是非常重要的美學教育,不單單只是放假去玩耍,而是在春暖花開之際,到郊外去感受大自然之美,讓心靈被美感動一番。過去台灣的學校有不成文規定的「春假」,就是結合青年節、兒童節,以及清明節,串成一個連續假日,可惜後來教育當局覺得放這種假沒有必要,「春假」因此就被取消了!

「美」從來都不只是知識而已,「美」是需要去體驗、去感受,才能有更深的學習其實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美感,只是長久以來的環境及教育汙染,讓美感被蒙蔽消滅;一個對「美」麻木不仁的人,如果能夠放個春假,到京都好好欣賞春天的櫻花,肯定可以喚醒他內心的美感,為生命添加許多感動!這種功效勝過待在學校課堂,聽長篇大論的美學課程。

日本西行法師在和歌中描述櫻花的燦爛,「若能選擇離世之日,我願在櫻花樹下,在春天的滿月時分死去」。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京都看櫻花,京都春天櫻花的美景,就是會讓你有這種感覺。








黃正忠/台灣需要的韌性戰略

◆  黃正忠/台灣需要的韌性戰略
◆  詹文男/自信醫生與AI助理
◆  陳國樑/對等關稅=土匪關稅








黃正忠/台灣需要的韌性戰略


2025-04-19 04:27  聯合報/ 黃正忠(作者為安侯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廿五年前我邀請瑞士銀行 UBS 的副總裁到台灣來演講,從桃園機場接他進台北市的途中,他說:「台灣真是美」!我說:「不會吧?瑞士才美吧?」他回答:「瑞士是美,但那是單調的美,通常樹只有一兩種、花只有一兩種,連草都只有一兩種」他看著車窗外的林口泰山地區,接著說:「不像你們這裡,這麼亂」他馬上解釋:「請別誤會,這個『亂』是指生態的多樣性,物種的豐富度,真羨慕你們台灣!」

的確,我們是應該驕傲台灣生態豐富與多樣性。瑞士雖美但生態資源貧瘠,氣候條件也不見得好,但令人驚豔的是,這樣缺乏資源的國家,卻孕育出需要仰賴多元豐富物種與資源、全球最大、最重要的食品與製藥巨擘,諸如雀巢、諾華(Novartis)與羅氏(Roche)藥廠等。

他們並未將製造所需的所有原料運到瑞士去研發、生產與製造,相反地,卻是善用他們的科學知識、技術、資本、效能管理及全球化的布局策略,成就企業營運的雄心,為世界帶來福祉。面積比台灣更小的荷蘭同樣資源貧瘠,卻也發展出永續創新最領先、但需要仰賴全球原料及多元物種的消費品巨擘聯合利華(Unilever)。

台灣產業與經濟發展,從過去的勞力密集,邁進到科技優勢,也從本土製造翻身到海外布局。當今眼見歐盟與美國川普 2.0 在晶片、礦業關鍵材料、化石能源與新能源、資本等四個自主戰略的角力,我們不禁要問,台灣呢?

先進國家已經啟動韌性戰略的布局與行動,世界經濟不轉型勢必無以為繼。然而,在不自覺下,中國性價比高的電動車已橫掃歐美市場;中國的一帶一路已布下化石能源的關鍵勢力分配;低碳經濟、潔淨科技所需的所有礦業關鍵原料,除從自然界採礦外,中國竟然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金屬產品製造國

川普 2.0 圍堵中國從高碳到低碳轉型的優勢,而歐盟從俄烏戰爭中同步警覺能源與礦業關鍵原料自主的絕對必要。歐盟在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五月實施「關鍵原料法」,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三月底宣布第一批根據該法落實十七項關鍵原料的境內投資自主生產計畫,包括跨歐盟十三國,四十七個開採、提煉或回收工廠項目,目標在民國一一九年(二○三○年)前有至少十%的關鍵原物料可在境內開採、四十%在本土加工、廿五%來自回收來源,並將任何單一國家進口占比限制在六十%以下,以降低供應鏈風險。光首批四十七個計畫的總投資額就有二二五億歐元(約新台幣八,○五○億元)。

台灣有豐沛的森林資源,但至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國產材自給率還不到二%;我們沒有任何礦業資源,但若無關鍵金屬原料,台灣所有的科學園區就無法發揮價值。台灣科技業將電子產品撒向全世界,卻未見我們開發全球城市挖礦、對關鍵金屬有逆物流布局戰略;台灣資本市場的規模與動能已大幅成長,但在全面賦能所有產業永續轉型上,卻仍未見足以驅動至主波段的條件。面對川普 2.0 全面點燃世界貿易戰的混亂,台灣能不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