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經濟╱前瞻預算應建立終身究責制

.聯合報社論..幸福城市的真相 是市民用腳投票
.聯合報黑白集.台電青紅燈,非禮勿視
.經濟日報社論.前瞻預算應建立終身究責制










經濟╱前瞻預算應建立終身究責制


2017-07-26 01:5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立法院針對前瞻基礎建設預算召開臨時會,國民黨立委在全院談話會中上台占據發言台,指責行政院預算內容表示拒審。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許正宏/攝影



立法院倉促通過前瞻條例,行政院更火速地在四天之內提出1,100億元的預算,提請立法院審議,希望繼續利用多數優勢也能快速通過。這種「超高」的行政效率,比一般民眾購物還要果斷恣意,當然引起民眾的懷疑和在野黨的反彈,從而引發立院藍綠立委的肢體衝突。
各界非議最多,也是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不解號稱「謙卑」、「最會溝通」的蔡政府,為何要採取「逼車」的高姿態導向衝突?
按預算法,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由行政院於會計年度開始四個月前提出立法院審議,並附送施政計畫;總預算案應於年度開始一個月前由立法院議決,可知一般預算應給立法院至少三個月的時間。但前瞻建設,在蔡總統就職演說沒有提到,顯示原來不在施政計畫之內,完全是急就章;以急迫的八八水災為例,莫拉克颱風重建預算也是在特別條例後約三個月才通過,而毫無急迫性的前瞻預算案,卻硬是要求立法院三兩天就要囫圇吞棗,根本就和林全院長「計畫都要經過討論與評估,也要通過嚴格預算審議」的說法矛盾,如此蒙混過關,如何讓全民心服口服?
其次,蔡政府從中央到地方完全執政,更掌握立院的絕對優勢,前瞻預算案要過關直如翻掌,但也總該行禮如儀,讓立法院扮演基本形式上的監督角色,卻如此躁進把立法院貶低成行政院的橡皮圖章,也會讓民眾認為是黨意凌駕於納稅人的權益之上,潛意識裡逐漸失去對蔡政府的信任,恐怕是短多長空。
因此,我們認為最近中國大陸為了促使地方政府負起財政紀律責任,新推出的「終身負責,倒查責任」制度,具有啟示意義,值得蔡政府從嚴以律己的角度採納實行。
在剛結束的大陸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談到防控金融風險時,除了宣布將成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之外,有鑑於近年來官員幹部的政績考核,都是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論英雄,導致部分地方官員為追求政績,違法違規舉債擔保,造成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快速增長,隨時可能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於是習近平首次提出對地方債實施終身問責並倒查(倒推回去審查)責任制度,代表如果地方政府未能在合法合規的基礎和前提下做出政績,只造成債務的增加或衍生弊端,則未來官員即使退休也要被追究、承擔相關責任。除此之外,大陸的中央政府也淡化GDP排名的重要性,引領官員在政績考核中更加注重民生、環保和經濟增長品質。
事實上,大陸財政部今年已經啟動問責模式,處罰重慶、山東、河南、湖北個別地區涉事官員,部分對地方政府提供融資的金融機構負責人也被問責罰款,建立問責常態化模式之餘,財政部也聯合發改委、司法部、人行、銀監會、證監會封堵地方藉公私合夥(PPP)模式、政府性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變相舉債管道,不斷加強監管力度。
此種終身問責制度,套在備受質疑的前瞻條例和預算方面,更是迫切而必要。面對各界質疑的聲浪,既然蔡政府異口同聲說前瞻的經濟效益很大,絕無浪費,也不會拖垮地方財政,債留子孫,蔡總統也說會將錢花在刀口上,何不就勇敢地借鏡大陸的前瞻作法,增訂終身負責的「究責條款」,要求上自總統,涵蓋行政院長、國發、經濟、交通、財主首長和地方首長,只要未來有任何前瞻建設造成浪費、效益不明、自償率低於原先估計、財政惡化等情形,都要向前追究責任,負責賠償。相信前瞻條例或預算只要增訂此一究責條款,宣示規劃官員為政策負責的政治擔當,必能讓反對黨和民眾口服心服,即無須在立法院做無謂的面子之爭,保證能讓前瞻預算隨即通過。

聯合╱台電青紅燈,非禮勿視


2017-07-26 02:2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核三廠出包,電力供給告急。台電官網「未來一週電力預測」系統,24日下午一度亮起四顆「限電警戒」紅燈。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馬路上的交通青紅燈,是為提醒人車注意;但政府有些青紅燈,卻是為了干擾視聽而設,只有內行人才看得懂。
經濟部長李世光前天剛說全力保證本周供電「不亮紅燈」,誰料,下午台電官網的電力供需預測就紅燈高掛。神奇的是,不到十分鐘,紅燈就被「滅燈」了;台電官網故障後重新連網,燈號已然變成「橘燈」。
事實上,李世光在保證今夏不會進入「限電警戒」的紅燈時,還小心翼翼加了兩個前提:一是新機組上線,二是舊機組正常運轉。但他說不出口的另兩個原因,一是內閣保衛戰,二是怕挨小英總統罵。台電燈號由紅轉橘,雖順手推給伺服器故障;但精明的民眾一看即知,這比較像是內閣保衛戰的「政治燈號」運用,尤其李世光多次被點名異動。
蔡英文最近變得愛罵人。如影隨形的公教陳抗已讓她夠焦躁,因減香封爐引發「眾神上凱道」,更讓她「罵不擇人」,被誤飆的葉俊榮只能半夜臉書貼文,請環保署出面說清楚。想也知道,一旦限電,工商跳腳,民生衝擊,小英將怎麼暴跳如雷。
但是,電力告急,其實很難要李世光一肩挑。蔡英文為了「非核家園」而躁進廢核,又因過度膨風綠能,導致供電緊張成為新常態;如今一情急,連老舊核能機組都隨意放行。這個連環套,如何教李世光一人解?
台電供電無力,李世光扛責無奈。電力供應的青紅燈變幻莫測,攏嘛為了權力和顏面。

聯合╱幸福城市的真相 是市民用腳投票


2017-07-26 02:2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高雄市的政治風華提升不了它的經濟風光,高雄市公債已飆升逾二千九百億,高雄花的錢不比其他直轄市少,欠的錢卻是最多。 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高雄「全台第二大城」的位子岌岌不保,即將被台中市追過,兩市人口差距僅一千多人。也正因為人口成長遲緩,中選會最近計畫重新劃分立委選區,高雄市極可能因此減少一席立委,引發當地立委反彈。如果真的被削減一席立委,未必不利高雄發展;但真正值得注意的,是為何高雄保不住人?
根據去年的人口統計,新北市穩居全台第一,將近四百萬人;第二名的高雄和第三名的台中,人口相差三萬人。但從人口成長數看,台中去年增加二萬二千餘人,高雄僅增四百五十多人;由於增減速率未變,至上月底高雄只比台中多一四○○人。據估計,台中市人口今年隨時可能超越高雄,變成全台第二大城,也對照出高雄的遲滯。
對此,高雄市長陳菊的解釋是:「台灣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的現象」。但少子化、高齡化是全國性現象,主要呈現在鄉村人口流向都會,為何高雄也如此?當然,比起去年人口負成長九千多人的台北市,高雄市失血不算最嚴重。但台北市周遭的新北、桃園人口都大幅成長,可見這是北部都會間的人口流動;由於交通便利,人口往低房價地區移動。反觀整個南部地區,人口負成長居多,屏東甚至連續十五年負成長;而應扮演磁吸角色的高雄、台南二都,去年人口成長加總不到一千人。這難道不奇怪嗎?
從人民感受最直接的家戶平均所得看,或許可以發現局部答案。從一九九八年到二○一五年的十八年間,北、高和後來升格的四都比較,高雄有十二年的時間名列第五名,只勝過「難兄難弟」台南,另有六年時間排名第四。同一時期,高雄家戶平均所得負成長的次數,則是六都之冠的八次。僅論家戶平均「可支配所得」,高雄市也只勝台南,排名第五。
此外,高雄二○一六年總預算規模和居民平均分配預算都在六都排名第四,但總負債和平均居民負債卻均高居全國第一。二○一七年的統籌分配稅款,高雄獲得的經費是六都第二,僅次於台南。換言之,高雄花的錢不比其他直轄市少,欠的錢卻是最多。
最近網上流傳一篇文章,說過去高雄自誇是「幸福城市」,但這個稱號如今卻變成一種嘲諷。以年輕人首份工作平均薪資來看,高雄硬是比平均值低了四千元。高雄街道寬,市容光鮮,房子便宜,人工便宜;但換個角度看,不也是虛有其表?對於這樣的批評,在高雄執政近廿年的民進黨當然不會服氣,但眼前的事實是,高雄政治風華卻提升不了它的經濟風光,如今拚命要爭「第二大城」,已無意義。
高雄會落到今天的局面,產業轉型失敗是主因之一。過去高雄以重工業為主,擁有中油、中鋼、中船等國營事業為基礎,加上全國第一大港加持,因而得以迅速發展。十八年前,高雄港的貨櫃吞吐量曾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香港和新加坡;但一轉眼,今天已跌到第十三名。遺憾的是,高雄並不珍惜原有的經濟基礎,一味想要擺脫「重工業」,卻無法提出新的替代發展方向,等老本吃完,經濟也蕭條了。
其次,是執政者太強調「煙火式建設」。不可否認,高雄市今天的市容確實較過去光鮮亮麗;但是,這些花大筆公帑創造出來的文青建設,卻未必實用或具有深層帶動效果。高雄的輕軌、捷運都是鉅額虧損,辦過世運後,設計驚豔的「龍騰體育場」幾成為蚊子館。其實,施政若只求「被看到」,炒短線、缺乏效益的結果最後終會降臨城市。如今,前瞻基礎建設八千多億預算中有將近兩千億要投注在高雄,怎不教人擔心?
只重表面的城市發展,最後,就是市民「用腳投票」,離開家鄉,到外地謀生。再多自我美化或卸責於人的話術,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重磅快評】對日本一路開綠燈 和牛變身火牛陣

.【重磅快評】川普通俄門搞大 為何全球都難置身事外?
.【即時短評】不想忙著救火 注意已在冒煙的部會吧!
.【重磅快評】對日本一路開綠燈 和牛變身火牛陣
.【重磅快評】李世光的供電暑修 拖累全民跟著重修
.【重磅快評】柯P與交通部到底吵什麼?
.【重磅快評】丟水球是國安問題 綠營快頒獎給水球男吧
.【重磅快評】直送大陸不吭聲 協尋消失中的國格與人格
.【即時短評】世大運「病危」? 還是柯文哲想卸責
.【即時短評】洪秀柱泰簽被刁 新南向難行?中方作梗?
.【即時短評】世大運「病危」? 還是柯文哲想卸責
.【即時短評】洪秀柱泰簽被刁 新南向難行?中方作梗?
.【即時短評】點亮台灣變「點燃」台灣?救火不如防火
.【重磅快評】雙普會後狂想曲 來看川普的白宮人生
.【重磅快評】減香滅香害死政府 焦躁小英飆對人了嗎?
.【重磅快評】臃腫遲鈍水泥車變殺手 政府不要成了幫兇
.【即時短評】在野黨的墮落 是國之不幸
.【重磅快評】韓國為人民大幅調薪 台灣卻為派系拚加薪









【重磅快評】對日本一路開綠燈 和牛變身火牛陣


2017-07-26 08:21 聯合報  主筆室

政府對日本和牛一路開綠燈。本報資料照片/記者陳易辰攝影




「火牛陣」記得嗎?西元前279年,齊國猛將田單抵抗入侵燕軍困守即墨,使出火牛陣奇兵大破燕軍,一舉復齊。衛福部食藥署日前發佈日本牛肉銷台相關規定,以國人的哈日、不消一個月日本和牛即將在台灣上市。
不過,日本和牛雖有「和」字,恐將對台灣已然脆弱的肉牛畜牧業產生火牛陣效應。
國人哈日,有長久的歷史情結,但政府處理屬國際貿易事務的和牛恢復銷台,看不出有任何相稱的利益交換,甚至一路綠燈主動放行,此等重大商務往返若也如民眾一樣哈日,可能就失格了。
對照組是近鄰日、韓當年反美牛。2003年美國爆發狂牛症,日韓立即停止美牛進口,美國農部、貿易代表處在狂牛症獲得控制後立刻要求日韓同意恢復美牛進口,遭遇兩國民眾大動作反美牛。
韓國反美牛發生在2008年李明博上任之初,他為了打造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政績,同意恢復美牛進口,甚至包括30月齡以上高狂牛症風險的牛肉,引發韓國民眾憤怒,一場超過百萬人上街的抗議行動,迫使李明博道歉、內閣總辭才得以平復。
之後應付美方壓力,韓國還是開放美牛進口,但限制30月齡以下,禁止狂牛症高風險的牛骨、脊髓等部位進口,另訂定40﹪高關稅。南韓抗美牛其實得力於民族性,即便韓牛比進口美牛貴許多,但民眾仍選擇消費韓牛。
日本解禁美牛,交換條件是加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如果仍然禁止美牛進口,TPP就別想了。但日本在與美方斡旋之際,強力推動肉牛產銷履歷制度,同時爭取恢復進口的美牛必須在20月齡以下,將狂牛症風險降至最低。
日本最近一次爆發狂牛症在2006年底,已是第30例,這顯示引發狂牛症的普立昂蛋白(prion)已在日本境內生根,這是政府開放和牛必須注意的事;另外,日本堅持只准20月齡以下美牛進口,台灣也應有同樣堅持,這是保護人民健康,不是貿易障礙。
另需觀察美國再次爆發狂牛症,台灣應參酌日本可能緊縮美牛進口策略,政府不能哈日而全盤棄守,民眾也不應因哈日而毫無警覺,萬一和牛變火牛,後果將難收拾。

【重磅快評】川普通俄門搞大 為何全球都難置身事外?


2017-07-26 11:58 聯合報  主筆室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其女婿庫許納深陷通俄門困局。路透資料照片



美國內部通俄門鬧得不可開交,影響所及,不僅健保替代方案,遲遲未能通過,減稅案遙不可期,現在外交政策也受到衝擊,美俄關係開始緊張。
美眾院在周二通過制裁三國的新法案,雖然內容包括北韓、伊朗與俄羅斯,但是主要是針對俄國,目標包括俄羅斯能源行業、軍工企業、幾家銀行以及被美指控干預去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機構,而且規定總統要修改制裁,必須在三十天前提交國會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眾議院是以419票贊成3票反對的絕對多數通過的,參議院之前已經以絕大多數通過類似的法案,換句話說,這代表國會參眾兩院強烈的意願,川普要否決,會踢到鐵板,遭到兩院以三分之二的多數駁回。
這同時也代表,占參眾兩院多數的共和黨議員,與自己同黨的總統切割,尤其是通俄門疑雲中,川普會以解除制裁,來對俄國介入選舉投桃報李的傳言沸沸揚揚,這是共和黨建起來的防火牆。
川普至今對此尚未表態,法案是否侵犯總統外交權,也尚有憲法疑義,但是這代表國會對通俄門的氣憤,目前川普的女婿、兒子、親信正接受國會的調查,川普如果不小心因應,連自己都會被捲入。
但是國會如此介入,讓美國政府的外交受到束縛,尤其國務卿提勒森的任命就是意味著與俄羅斯交好,在敘利亞內戰、烏克蘭問題上,都要尋求俄國合作,現在他與莫斯科談判毫無籌碼,再加上,提勒森最近好不容易才讓川普遵守與伊朗的限武協議,現在國會把伊朗列入制裁,讓美伊關係又起變數。
提勒森不僅是對國會失望,對白宮決策毫無章法,他也感到挫折,日前他對白宮人事主管拍桌子,就是因為堂堂國務卿要任命亞太助卿,都遭白宮刁難,最近傳出提勒森心力交瘁,考慮年內辭職,這將是川普外交政策的大挫敗,俄羅斯官員已經表示,如果替代的人是鷹派,那麼俄國將不得不為「冷戰」作準備。
美俄關係如果變化,將會影響美中關係,以及全球,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即時短評】不想忙著救火 注意已在冒煙的部會吧!


2017-07-26 11:50 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即時報導


媒體近日接連報導內閣改組傳聞,均遭當事人及總統府否認。以蔡英文總統對行政院長林全的信任及「革命感情」,確實可能沒有更動閣揆之意;但內閣狀況頻傳也是事實,就算暫不考慮內閣全面改組,恐怕已有局部調整、「重點強化」的必要。
蔡總統上任14個月以來,推動年金改革、轉型正義、一例一休、司法改革、前瞻計畫等重大政策,兵分多路,同時進行,雖是萬事起頭難,卻也有「野火燒不盡」的焦頭爛額之感,府院必須隨時準備滅火。
這些施政,平心而論,其實也獲得一定進展;但許多良政卻被搞砸,甚至影響後續的改革,很大的因素跟用人有關。
蔡政府自詡是「最會溝通的政府」,只是,缺乏政策論述能力,如何有效溝通?政策剛推出時的說明能力,以及政策受質疑時的辯護能力,恰是這個「最會溝通的政府」目前最欠缺的。否則,「減香」何以會被誤導為「滅香」?而對宮廟的反彈多所顧忌,未來如何推動「宗教團體法」改善沉痾?
每逢總統民調低落,內閣改組傳言就起,但證諸以往實例,「換閣揆救總統」只是自我安慰,因為,以目前的實務運作,總統才是真正的「最高行政首長」,閣揆僅是執行長;不過,政策若要能有效推行,各部會必須發揮功能,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罵過經濟部、交通部、金管會、內政部,就是因為相關部會沒有落實政策說明及溝通協調。
蔡政府施政,已被譏為每次出手,或因溝通失敗,或因說明不力,或因手段欠妥,竟使人民愈是「離心離德」。內閣改組雖不是唯一解方,但確實也該補強內閣戰力。「減香」風暴總算平息,若蔡總統不想疲於滅火,至少該注意那些已在冒煙的部會吧!

去梯言╱蔡政府惹到了「天公祖」?

.去梯言╱蔡政府惹到了「天公祖」?
.要曝光、國際化 先設本土英文台
.民主與公開不適用 速訂宗教法人法
.中印對峙…喜馬拉雅山上的「傲慢與偏見」
.共機繞台 突破美日 事急矣
.化干戈 善用退將登陸
.出外多聲帶 回家鄉部落 母語自然留










去梯言╱蔡政府惹到了「天公祖」?


2017-07-26 02:40 聯合報  公孫策

政府推行「減香」運動引發民間誤解為「滅香」,來自全國多個宮廟團體23日舉行「宗教嘉年華」,以神將(大仙尪仔)遊行方式集結台北凱道表達「捍衛信仰、守護香火」的訴求。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胡經周/攝影



「減香」變成「滅香」,竟然勞動眾神上凱道,絕非「減、滅」字形相似以致手民誤植的簡單理由。根本原因在於「宗教團體法」草案,要對各種形式的香火錢課稅,因此宮廟借題發揮。
宗教課稅問題,我曾戲稱「耶穌老早說過了」。
當年耶穌在傳道時,猶太人的社群領袖問他:「該不該繳稅給凱撒?」凱撒是羅馬最高執政官的稱號,由於耶穌自稱「猶太人的王」,這個問題乃令他陷入兩難,終於他回答:「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這句名言也成為後世政治與宗教分際的格言。然而,這次草擬「宗教團體法」,要求宗教團體「依法繳稅」,等於是「凱撒」的手伸進了「上帝」的口袋。
這次眾神上凱道後來改成宗教嘉年華,更明確點說,成了一次陣頭大會串,由此聯想到「宋江陣」的創始人陳永華。
陳永華是鄭成功的參軍,鄭成功推崇他為「吾之孔明」。事實上,鄭氏王朝的文治武功,陳永華都居功厥偉(包括興建全台首學台南孔廟)。鄭成功薨逝後,眼看鄭經不材,陳永華就發明了「宋江陣」,令所有莊頭組織子弟習武,操練「宋江陣」,在廟會慶典時演出。
「宋江陣」借用水滸傳梁山泊一○八條好漢之名,它的陣法卻脫胎於戚繼光的「鴛鴦陣」。戚繼光為了對付行動飄忽的倭寇,發明「鴛鴦陣」,以十二人組成一個戰鬥單位,每個兵卒使不同兵器,各有職司。陳永華發明宋江陣擷取了戚繼光的兵法精髓,每十八人一組,操十八般兵器,六組一○八人為一陣,說是廟會表演,其實是將抗清武力「埋藏」在宮廟陣頭裡。後來朱一貴、林爽文等「反清復明起義」,頗得各村莊陣頭之助力。
而清乾隆帝派福康安渡海平「林爽文之亂」,要福康安先在湄州祭拜天后(媽祖),亂平之後,更敕建天后宮(鹿港新祖宮),讓人民相信,朝廷是「代天平亂」,乃無後患。
陳永華跟乾隆帝都是聰明的「凱撒」,能讓「上帝」成為政治助力。蔡英文政府「惹龍惹虎」,這次惹到「天公祖」,一個立意良善環保政策,竟然演變成「人神共憤」,實為愚蠢的「凱撒」!(註:台語俗諺「惹龍惹虎,不要惹到天公祖」,意思是「不長眼睛,惹到最惹不起的對頭」)

要曝光、國際化 先設本土英文台


2017-07-26 02:40 聯合報  温啟邦/國衛院名譽研究員(新北市)

文化部長鄭麗君日前表示,將從明年起編列台語頻道的籌備預算。不過作者認為應以本土英文台為優先。文化部長鄭麗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兒子帶孫子從美國回來過暑假,他是外交官,想知道台灣內部消息。我給他第四台加MOD總共三百多台,他轉來轉去,卻發現沒有一台本土英文台,所有英文台全是國外的,美、英、新加坡、韓、日、德等都是報他們國家新聞,國外旅客想了解台灣,卻不得其門。
沒有本土英文台,外籍人士看不到台灣國內的消息、文化、美食或景點,連天氣預報或總統行程也沒有,讓台灣失去對世界曝光的機會。台灣想加入世衛組織,國內消息卻不讓外人知道,人家怎麼挺你?英文台潛能無限,像韓國的阿里郎英文台,在新加坡、中東都看得到,我兒子說在美國也常收看,因此了解韓國比台灣多。
他發現台灣有客家台、原民台,卻沒英文台,看來不是沒錢辦英文台,只是政府島國心態,認為台灣是世界中心,不注重國民外交。
計程車司機十之八九不會英文基本會話。連大學畢業生遇到外國人也開不了口。沒有本土英文台,無法提升國民英文能力。中共與韓國的英文台,定期舉辦中學與大學英語演講比賽與辯論比賽,全國屏息觀戰,為自己學校加油。
英文台更可專訪各國名人,如諾貝爾獎得主、運動明星、成功企業家、電影明星等,也可介紹台灣青年在國外出名得獎細節,刺激台灣競爭力。
台灣很多大學,幾乎天天都有國際研討會,請來各國著名教授,可惜以高薪招待來台,只對出席的幾十名或幾百名聽眾做一兩場演講,無法讓全台大學生及教授們分享其智慧。沒有專訪對話,也無法讓年輕人學習見面如何以英文表達,如何選字用詞及客套方法,如何從簡單入門開始,進而潛移默化,培養國際觀氣質文化。
報載台灣想設一台語電視台,與客家台分庭抗禮,看誰是國家語言。但為了下一代、為提升文化水平、為使台灣曝光、為能早日進入國際社會,本土英文台可為台灣前瞻願景立下永續發展汗馬功勞。不妨試試,至少可讓我兒子了解他爸爸的台灣。

民主與公開不適用 速訂宗教法人法


2017-07-26 02:40 聯合報  李建忠/士林地院法官兼庭長(台北市)

內政部正研訂「宗教團體法」草案,引起多個佛教團體反彈,發動連署抗議。 記者洪上元/攝影




監督寺廟條例,只規範佛、道兩教又介入宗教團體財務自主權,有違宗教平等及侵害信教自由,業經大法官於九十三年宣告部分條文違憲並於二年後失效,迄今十餘年未完成修法或立法,行政院及立法院都難辭其咎。一部制定於民國十八年內容只有十三條的條例,近九十年從未修改,可說是我國立法史的奇蹟。
日本一九五一年即制定宗教法人法平等規範全部宗教團體,且高度尊重宗教團體的自治自律;美國也有將近五十個州有制定宗教法人法律。
民主憲政國家都體認到宗教自由的重要性。基於政教分離、聖俗分離及國家對宗教的中立性等原則,並顧及宗教團體的特例性,其中以民主與公開並不適合宗教團體為重要,而這也是內政部明白宣示的原則。所以,民法規範的公益社團或財團法人相關規定,大部分都不能適用於宗教團體。因此,才必須另定特別法並且只針對宗教團體的世俗面事項加以規範。但應先了解宗教團體的特殊性,否則會過度干涉宗教自由。簡要說明如下:
一、神聖性與世俗性兼備,宗教團體除從事宗教事業的本業之外,尚可從事公益事業、營利事業。而且憲法上有宗教自由、政教分離原則、聖俗分離原則。因此,國家不介入宗教事項,不可立法限制,亦不得為審判對象(例如:教義、聖物、住持身分)。草案第一條有違反政教分離之嫌。目前宗教行政實務,由政府訂定認定信徒資格及強制寺廟不是採取執事制就是信徒大會制,違反監督寺廟條例採住持制的立法原意,違法且違憲。
二、宗教團體結社自由緣自宗教自由,非來自結社自由,釋字五七三確認宗教團體具有人事、組織及財政自治權。
三、限制宗教自由,德、美、日均是憲法保留;故宗教結社自由之保障優於其他基本人權及結社。有關宗教團體的法制,不可比照公益團體(財團法人法或人民團體法)或營利團體(公司法)。草案第十七條明顯違反此原則。
四、再從集遊法第八條:室外集會、遊行,應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但宗教、民俗…不在此限。
五、公益勸募條例第三條:…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宗教團體、寺廟、教堂或個人,基於募集宗教活動經費之目的,募集財物或接受捐贈之行為。日本早期由縣市自治條例方式,採報備或許可制,現幾已廢止。
六、政治獻金法:排除宗教團體,外國亦禁止政治人物捐獻教會。禁止選舉時在教會演說,或宗教師推薦候選人。
七、強制執行法:禁止查封禮拜之物;日本連宗教建築物及宗教用地也禁止查封;刑法:妨害祀典罪。民、刑訴訟法規定宗教師可以拒絕證言。
八、外國還有許多可用宗教理由禁止輸血、服戰鬥兵役、不受義務教育,宰殺動物不必麻醉、割禮不構成傷害罪。
九、要成為宗教法人前,須已是宗教團體(已有從事宗教活動的歷史,日本要提出三年以上活動證明),並非如公司或其他法人具備法律要件即可成立。
十、外國立法例,個人資料保護法與政府資料公開法的相關規定中,宗教團體享有例外。
我們已落後日本六十多年,還要落後多久?

中印對峙…喜馬拉雅山上的「傲慢與偏見」


2017-07-26 02:40 聯合報  方天賜/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新竹市)

中印兩國持續在邊界對峙。中國外交部罕見公布照片稱,印度方面承認進入中國大陸領土,「老老實實地退出去」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取自中國外交部官網)



中國與印度在中印不丹三國交界的洞朗地區對峙,時間已經超過一個月。雙方的姿態愈來愈強硬,在喜馬拉雅山上演的劇情也愈來愈扣人心弦,增兵、演習、備戰的新聞不斷。外界持續關注中印是否會再戰喜馬拉雅山?巴基斯坦甚至傳出中印已經開戰的假新聞。
中國與印度在一九六二年因邊界問題發生戰爭,從此不睦迄今。兩國在一九八○年代開始和解談判,主談代表都不知換了幾個世代了,連邊界長度都還是各說各話。由於邊界問題在短期內看不到有徹底解決的曙光,兩國因此務實改變策略及心態,以「管理」邊界問題優先於解決邊界問題。
兩國在一九九三年及一九九六年簽署邊境信心建立措施條約,以避免軍事衝突。在印巴邊界屢屢傳出死傷之際,中印邊界相對保有和平與安寧。中印邊防部隊還曾一起打排球及過節。從媒體發布的影片也可看出,雙邊士兵在此次衝突中其實是用肢體互相推擠,旁邊則有人拿手機拍照。與其說是核子強權之間的爭鬥,更像是街頭的車禍擦撞。
由此看來,中印邊界爭議雖為時已久,但不是雙方在廿一世紀最迫切的問題。那為何邊界問題會突然升高成新危機?借用珍.奧斯汀的書名來說,近來的中印關係發展就是一部「傲慢與偏見」,兩國有意無意之間做了許多「不信任」措施,導致雙邊關係充滿信任赤字,洞朗對峙其實只是兩國關係的一個小縮影。
北京長期不把新德里的感受當一回事,甚至傲慢以對。二○一三年李克強訪印前夕及二○一四年習近平訪印時,雙方卻在邊界衝突,引發印度不滿,懷疑中共是否真心來作客?
中國為了挺巴基斯坦,反對安理會將穆罕默德軍的領導人阿茲哈列入聯合國恐怖分子黑名單,但印度認為他主導二○○一年印度國會的恐怖攻擊事件等,指責中國縱容。北京也持續阻撓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中國要求印度承認一個中國政策,不可支持西藏流亡政府,但中國為了支持巴基斯坦,卻對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居民給予另紙簽證。中巴經濟走廊更堂而皇之經過巴基斯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不理會印度的關切。
相對地,印度對於中國的作為也帶有偏見,傾向以敵意或負面解讀。印度在一九九八年便是以中國威脅為由進行核子試爆,並藉此獲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諒解。中國的珍珠鍊戰略可能是為了確保其石油運輸線,但在新德里眼中更像是為了圍堵印度而來。印度雖然逐漸崛起,也擁有核武及航母,但面對中國時卻仍信心不足,不時有印度政治人物跳出來警告說,中國即將攻擊印度。所以中國在洞朗築路時,就會被解讀成是北京將運兵長驅直下,將切斷印度東北七省的通道,印度因此激烈反應。
事實上,兩國不乏對話機制。但雙方面對此次爭議,並未在第一時間用外交管道磋商解決,反而不斷放話跟指責對方。隨著網路民族主義的發酵,此爭議已經演變成攸關尊嚴的「懦夫遊戲」,看誰先受不了壓力而退兵。但雙邊關係若因此而再度惡化,兩國當然都不會是贏家。


共機繞台 突破美日 事急矣


2017-07-26 02:40 聯合報  蘭寧利/退役海軍中將(高雄市)

最近中共轟六機頻頻繞台飛行,壓迫我空防。經國號監控轟六的照片。圖/國防部提供



西太平洋區域安全,從二○○九年共軍艦隊編隊穿越宮古海峽起,穿越第一島鏈已成常態,尤有甚者繞日本西南群島間穿梭航行。二○一三年起各式軍機開始進行進出第一島鏈,其企圖相當明顯,讓穿越常態化,第一島鏈虛級化。
近期,共軍應美中關係之起伏,五月兩架共軍蘇卅戰機在東海企圖攔截美國空軍的WC-135型輻射探測機。七月廿三日共軍兩架殲十戰機在距大陸東岸約八十浬的東海國際空域裡,危險接近一架美軍EP-3偵察機。而這等於告知美國其對東海防空識別區專屬認定的執行能力已非吳下阿蒙,而將日益提升其威懾姿態。
但是最引人注意的是,莫過於中共藉著威懾蔡政府,繼宮古海峽後,再開闢了突穿一島鏈的第二戰略通道—巴士海峽。巴士海峽通道的開闢因台灣完全無防堵的戰略認知,且又可避免遭美日聯合阻絕。其次尚可迴旋向北,單獨圍困台灣,直接解決台灣問題,而不波及日本,讓美日不介入。
於是去年十一月廿五日共軍轟六及電偵機經台灣南部海域穿巴士海峽沿東部外海北上,兩周後四架電偵機由北而南再繞台一次。接著十二月廿五日,遼寧號航母和五艘護航艦經宮古海峽赴西太平洋訓練,遼寧號戰鬥編隊隨後沿台灣東部外海南下再至南海訓練,接著由台灣海峽北返,完成首次順時針繞行台灣一周。
今年繼遼寧號戰鬥編隊訪問香港兩次穿越台灣海峽後,七月廿日起共軍軍機多達十架再度繞台,並連續多日持續南北穿梭。這些完全是針對台灣。這些轟六K都具有遠程場外精準打擊的能力,而航母在距台三百五十浬就有對台發起快速打擊的能力。而這種從東向西發起的攻台行動,將迫使我軍顛倒正面作戰,而幾十年的戰略縱深經營皆化為烏有。
個人認為共軍在東海及圍繞台灣的軍事行動,已彰顯了其海空兵力已有足夠的能力及信心,突破美國與日本的封鎖,穿越宮古海峽與巴士海峽這兩條戰略水道,進入台灣東部的西太平洋,圍困並攻略台灣;且陳兵外圍,阻撓日本、關島,甚至澳洲等方向來援的美軍。
共軍軍機實施這種遠航訓練已逐步進步到多機編隊,在東部外海穿梭的行動顯然是進行綿密的戰場經營,以求越來越熟門熟路;而遼寧號戰鬥編隊繞至東部海域對台威脅更大,主要其位置飄忽。
雖然國防部每次都稱對其行動均已「綿密監控」,但絕不能形式化,必需要有「事急矣」的迫切感,深入檢討兵源、戰備,調整作戰指導。當前,擴大外圍的監視海域已刻不容緩,而面對共軍海空兵力的場外遠攻,仍固守六十浬的一線陣地,恐只有處處受擊而無還手餘地。


化干戈 善用退將登陸


2017-07-26 02:40 聯合報  張重玖/軍退(高雄市)


政府提修法,退將赴大陸將剝奪其退俸,不知這是黨意、民意,還是政府決策?
總統府肯定賴清德的「親中愛台」,卻否定退將們的「親中愛台」。再看立委、縣市長等高官,不也常跑大陸,難道要退將們高喊「台灣萬萬歲」才可赴大陸嗎?
中共轟六等軍機常態化跨海遠訓,還能讓我方經國號戰機接近伴隨飛行拍照,約略可看出兩岸軍事對陣中有新的端倪,這就是退將們多年來暢遊大陸談笑風生中累積的默契。打打殺殺已過去了,現在都是自己人,客客氣氣把酒言歡,這些都是政府做不到的事,無形中由退將接手,符合「親中愛台」。
未來共軍機艦進出台海空海域頻繁且成常態,若發生事故,兩岸互尬叫囂,若退將們能運用其人脈,化干戈為玉帛,何樂不為?

出外多聲帶 回家鄉部落 母語自然留


2017-07-26 02:40 聯合報  翁煙源/藝術工作者(宜蘭市)

目前小學必修本土語言,教育處鼓勵低年級教師平日以台語等本土語言教學,幫助學童精進母語。 記者李蕙君/攝影



近日有數篇投書探討語言問題,各有論點,似乎沒有完全的對錯。以筆者的經驗,也許不用太多規範,在今日環境下,語言自有其發展方向,順其自然恐怕就是最好的政策。
苗栗靠海小鎮講閩南語居多,靠山線才講客家語。筆者出生在苗栗,初識者以為我是客家人,有的即以客家語相詢;但聽得幾分,講得不好。小時回位在山海交接小村的外婆家,常會聽到大人們依對象適時切換閩、客語;當時到苗栗市都用客家語而聽不懂,今日再去市場,是國、閩及客語三聲帶自然切換。
及長至新竹念書,同學來自桃竹苗,班上近三分之二是客家人,三年下來大都聽得懂他們說什麼,偶而也能聊上幾句,但今又幾乎忘光了。
在台北工專念書,教授在課堂以閩南語對話討論,有外省及客家同學,似乎也不造成困擾。出社會工作,在貿易公司,兩位老闆都是外省第二代,閩南語說不輪轉,只好聘請我代他們去跟中南部的大小工廠老闆溝通。
宜蘭縣的泰雅族人不少,他們下到平原,三聲帶皆可轉換,可是大同鄉與南澳鄉的泰雅族語是有差異的,有回唱一首南澳泰雅語的歌,大同鄉的族人竟聽不懂。有日到寒溪(小南澳),聽部落老人家的泰雅語摻雜不少日語,族人坦言那不是純正的泰雅語。而蘭陽平原的許多噶瑪蘭族後代,早就不會族語,只有遠去花東的族人,尚存些許族語,但可能也混了部分阿美族語。
許多從各地來宜蘭的阿美、布農、卑南…甚至部分客家人,都似乎漸忘掉其語言,小孩更不可能有師資傳授,不少人早分不出族群,有的從家鄉來此落地生根而回不去了。
這半年來我幾乎每月都會往台東多良跑。有回去訪問那巫師後代的老人家,其兒子坦言:媽媽說的排灣語受日語影響不少,但慶幸在部落有熱心的族人老師,很用心在教孩子們族語,也漸將傳統文化找回來了。不少年輕人也回到部落,並將十幾年沒舉辦的小米豐收祭恢復了,漸漸恢復了部落原有面貌與生機。
但也有族人深切說:如果部落裡那些在外頭發展的精英,願意多回部落來共同打造傳統文化,注重語言,應是最實際的。像宜蘭有不少教職退休的泰雅族人回部落奉獻傳承語言文化,那才是根本之計。回到家鄉,部落語言自然會留存,否則到了外頭只好被融化在強勢的語言裡。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017-07-26 01:12 聯合報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全球首間和式建築星巴克就開在京都清水寺附近的二寧坂。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陳盈蓉/攝影

顧客可脫鞋坐在裡面享受寧靜的日式時光。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陳盈蓉/攝影



繼麥當勞速食店之後,星巴克連鎖咖啡館已經儼然是美國文化輸出的象徵,八○年代麥當勞進駐義大利,就曾遭到強烈的批評與討論,如今星巴克咖啡館也計畫跟進,預計在二○一八年到羅馬及米蘭開店。有趣的是,星巴克在去義大利開店之前,今年先在日本文化古都京都東山區二寧坂開了一家「全球唯一有榻榻米」的星巴克咖啡店,這樣的舉動似乎是在測試水溫,如果在文化敏感地帶開店可以成功,將會讓星巴克更有信心前進咖啡王國義大利。

這家星巴克咖啡店名為「二寧彌榮茶屋店」,開在東山區二年坂上,是遊客們前往清水寺體驗日本風情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京都文化極其敏感的地區。京都人不會容許外來文化在此囂張設點,但是星巴克居然膽敢在此開店,想必有其自信與把握,當然也有長久的準備與企畫。事實上,東山區並不是沒有義式咖啡連鎖店,號稱是京都Blue Bottle的%Arabic咖啡店,就是在東山區八阪塔下開設第一家義式咖啡店,不過外來連鎖咖啡館的進駐,的確是十分敏感的議題。
星巴克咖啡館「彌榮茶屋店」是一座傳統町家,設計完全遵從文化法規與傳統習俗,除了星巴克小小招牌外,建築物外很難發現這是一家美式咖啡連鎖店,內部裝修也刻意展現茶屋的本質內涵,連前後院庭園設計也沿襲「京都三千家」的風格,分別以表千家與裏千家的風格設計,展現京都茶道的巔峰規格。
為了讓整個傳統文化地區的商家接納他們,星巴克咖啡館採取非常柔軟低調的身段,他們派出店員在門口疏導人群,如果咖啡館內已經客滿,就要求門口顧客離去,不讓人等待排隊,為的是避免造成二年坂的紊亂;有遊客站在對街拍照,他們也會希望顧客離開,以免引起對面商家不滿。這樣的細緻手法,讓我感覺到星巴克女神似乎與京都藝伎一樣,都富有女性陰柔的美感,因此可展現出如此細緻柔軟的姿態。
京都茶屋咖啡店的出現,證明國際連鎖店還是可以進入地方文化強烈的地區設點,重要的是,連鎖店不能再以強勢的「國際樣式」(international style)介入地方,而是要以謙卑、低調的姿態,去認同並接納地方文化,讓自己融入地方文化,最後成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
在整個觀光產業的衝擊之下,國際連鎖企業必須努力融入地方文化,傳統社區也必須作出改變。雖然大部分的京都人,血液中都留著一種捍衛京都的因子,反對各種外來的改變,讓外來者不敢隨便造次。但是京都出身的建築師若林廣幸,卻在傳統的京都祇園地區,設計建造有如機械怪獸的建築;他認為城市不能永遠一成不變,否則將會失去活力,因此若林廣幸試圖在不變的古都中,注入異型的基因,讓京都城市建築文化有重新展現活力的可能。
星巴克女神來到藝妓出沒的京都二寧坂,展現出比藝伎更柔軟的身段,成功地融入了京都茶屋文化的敏感地帶;表面上京都的傳統似乎馴服了遠渡重洋而來的星巴克女神,但是在內在部分,星巴克女神卻成功地顛覆了傳統的束縛。讓大家看見,原來古典的茶屋裡,也可以喝咖啡拿鐵;不用穿和服,也可以舒服地在榻榻米上喝冰星樂。這樣的改變,或許將為京都這座古老的文化城市,帶來新的活力與新的可能性。
(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