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經濟/善用敘事經濟 防範市場泡沫

.聯合報社論..你擔心政府被害死,我憂心香火被斷絕
.聯合報黑白集.摩鐵與無聲的家人
.經濟日報社論.善用敘事經濟 防範市場泡沫











經濟/善用敘事經濟 防範市場泡沫


2017-07-22 01:5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諾貝爾經濟學家羅伯.席勒博士日前在「二○一七經濟日報大師智庫論壇」中,以「投機性資產價格」為題演講。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侯永全/攝影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教授日前來台灣訪問,除了參加在台中舉辦的全球華人不動產學會和亞洲不動產學會的年會以外,他也在本報舉辦的大師智庫論壇中發表演講,掀起了一股風潮。席勒教授擔任過美國經濟學會會長,這是全球最大的經濟學會,他的主要貢獻之一是建立了凱斯-席勒不動產價格指數,同時,他也準確預測了2000年及2008年兩次美國經濟泡沫的發生,因而聲名大噪,也因此在201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尤其在2008年由於美國不動產市場泡沫破滅,引發全球金融海嘯,造成了1930年代全球經濟大恐慌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因此現在美國政府對於凱斯-席勒不動產價格指數非常關注,希望可以避免不動產市場再度發生泡沫現象。
其實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有自己的不動產價格指數,但是為什麼凱斯-席勒價格指數會如此受到重視?主要的理由之一,是因為這一個指數不但考慮其中各細項變數的組合以外,席勒還把很重要的所謂「敘事經濟」概念,應用到他的指數當中,做為解釋與預測未來市場可能變動方向的重要參考因素。
傳統上,理性預期學派認為絕大多數人的行為都是理性的,人們會根據所有的訊息,經過理性判斷之後,做出投資的經濟行為。但是席勒認為其實很多人的行為不一定符合理性預期的,反而比較像是凱因斯所稱的「動物本能」,也就是有很多的直覺反應。問題是這些經濟直覺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個時候敘事經濟的概念就很重要了,席勒認為許多人在經濟或投資上的知識,都是透過朋友或者網路上的消息所收集到的,因此當大多數人透過朋友或者其他管道獲得類似訊息的時候,就會跟著採取同樣的行為,最終在一窩蜂的行為之下,導致了泡沫的發生。其實從心理學上來看,這就是簡單的「從眾行為」。
但是,這種從眾的行為會如何產生連續性的變化呢?其變化的速度及幅度又該如何去預測呢?席勒因此引用了病理學上大眾傳染病的感染模式,去預測人們之間的影響,從而分析他們在投資或購置不動產的經濟行為,然後再進一步預測泡沫是否會因此而發生。
其實經濟學界很早就認知有些預期行為是有自我實現的可能的,比方說如果大家都預期股票價格會上漲,那麼很多人就會本能地想要去買股票,等到大家都去買股票了以後,股價就真的會上漲。然而,這些預期是如何形成的?會如何在大眾之間感染及傳遞?及最終對於股價的影響會是如何?是否會因此而產生泡沫?而且這些預期未來會如何消失?是否會因此導致泡沫的破滅?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很難估計及解答,席勒在其敘事經濟的研究,就是要嘗試回答上述諸多問題。
為了解及預測一些觀念在大眾之間的傳遞與傳染的過程,席勒甚至利用大數據資料,去檢視一些重要的經濟概念在經濟學者之間的傳遞及消長過程,包括乘數原理、菲利普曲線、理性預期模型及實質景氣循環模型等。
最後,從政策建議層面來看,席勒的研究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建議:第一,為減少人們的從眾行為,增加每一個人自我判斷的能力,席勒建議應該更廣泛教育社會大眾,有關經濟及投資行為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對於一些投資風險認知的基本知識,才可望減緩人們一窩蜂的投資行為。第二,政府應該利用大數據的模型,去掌握人們的從眾投資行為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從而提早採取政策因應,以避免泡沫經濟的再度發生。

聯合/摩鐵與無聲的家人


2017-07-22 01: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籍立委羅致政前天在立法院發表聲明表示,對於媒體報導私領域之事,對家人、支持者及社會大眾困擾與疑惑,表示最真誠的歉意。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陳柏亨/攝影


綠委羅致政遭爆料與助理上摩鐵,他出面為私領域問題造成社會困擾致歉,並稱已取得家人諒解,「家人信任我沒做這些事」。有人認為他的「危機處理」還不錯,事實上,這種手法是強要家人硬吞下他的緋聞,難道不是自私的作法?
用「家人的信任」為自己的出軌行為開脫,從任何角度看,都是一種拙劣的粉飾,更談不上道歉的誠意。然而,台灣的政治文化,似乎愈來愈不在乎政治人物的「忠誠」與否,也愈來愈不在乎政治人物「誠實」與否;所以,羅致政如此支支吾吾、遮遮掩掩的作法,分明只是一場個人「政治逃生術」,竟然也能被誇危機處理良好。
然而,在記者會上缺席的無聲「家人」,真的已經諒解,且相信他「沒做這些事」嗎?或者,「家人」只能一把辛酸淚往肚裡吞,「悔教夫婿覓封侯」?還是,下次仍繼續出來幫他站台助選,裝作若無其事?我們為那位無聲的家人感到委屈;這點,恐怕也是喜歡把「平權」掛在嘴上的民進黨,無法自圓其說的事。
回看六年前林萬億的出軌事件,也是一課平權的負面教材。林萬億與女助理被林妻以「通姦罪」告上法庭,不久林妻即對林萬億撤告,留下女助理獨自承擔司法責任。此外,林萬億違反《教師法》及教學倫理,卻也都被台大輕輕放過。
且看林萬億昨非今是的模樣,也難怪羅致政要忙著把家人滅聲。但是,平權問題被擺在哪裡?

聯合/你擔心政府被害死,我憂心香火被斷絕


2017-07-22 01:3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南市學甲慈濟宮將動員一千多人和陣頭,參加明天「眾神上凱道」遊行,廟方人員昨天手持金紙合照,宣示守護香火。 圖/學甲慈濟宮提供


不滿政府的減香政策,中南部宮廟串連在明天發動一場「眾神上凱道」的大示威遊行。民間宮廟「捍衛信仰、守護香火」的行動,讓已備受陳抗干擾的蔡總統大怒,責備內政部長為何不主動澄清,更脫口說「政府會被害死」。儘管黨府院次日紛紛跳出來說明,但遲來的溝通和訓話,已擋不住這場向總統府「進香」的宗教陳抗。
號稱「最會溝通的政府」,如今演成陳抗如影隨形,甚至「眾神」也要上凱道,也堪稱「天怒人怨」了。這回的「眾神之怒」,揭露了政府的溝通真相,其實是:外部溝通不力,內部溝通無門,傲慢凌駕謙卑,要改革先汙名。
蔡英文怒責內政部長未及時澄清「滅香」的謠言,此一斥責未免錯怪,因為,環保署才是這次引發「眾神上街」的始作俑者。只因內政部是宗教事務主管部會,蔡總統就要其為環保署減香政策的差錯背上「害死政府」的罪責,似仍未脫威權年代的管制心態,以為宗教主管機關號令既出,各地宮廟將莫不景從。環保署捅的樓子,叫內政部扛責,這個政府的溝通心態與邏輯顯然都有問題。
環保署推動「減香減爐」政策,讓民間宮廟與信眾覺得政府要「滅香封爐」,問題主要在政策的執行與溝通。依環保署一向的估計,宮廟燒香燒金紙造成的空汙,尤其是對PM2.5的「貢獻」,相較於汽機車排煙與燃煤電廠排放,可謂「小巫見大巫」。政府不設法降低汽機車排煙,卻嚴禁阿嬤點香燒金紙,如何能讓宮廟和信眾心服?環保署雖辯稱,這只是建議,不是「強制」;但從環保署到各地環保局的明暗示公文昭昭在目,執行人員從檢測空汙罰款到約談座談動作頻頻,宮廟和其信眾能懷疑蔡政府「滅香封爐」的決心嗎?
何況,在環保議題上咄咄逼人和無限上綱,是民進黨留給民眾的長期印象。民進黨自己可以一方面膜拜「非核家園」的神主牌,一方面又任由燃煤電廠大肆排放;但是,官府可以放火,百姓卻不許點燈,環保署拿著PM2.5當令箭大張旗鼓禁香,民間宮廟又豈敢認為政府不會硬幹?
事實上,隨著社會變遷以及環保意識抬頭,許多位在都會中心的宮廟已經自主推動減香減爐、減燒金紙,許多信眾也漸能接受新的作風。然而,政府漠視民間社會的進步自律,不知因勢利導,善加鼓勵,反而操持急切,恃權傲物,一紙公文就要改變民間千百年來的習俗,一個號令就要介入阿嬤奉行終身的信仰。其背後,正是權力的傲慢,才使得蔡政府無視燒香燒金紙在民間信仰系統中的脈絡,反而以汙名化的方式,將民間信仰習俗打成空氣汙染的元凶,甚至指為「迷信」的落後象徵。政府先自毀了改革的正當性,再要求政策推動的成效,已不啻緣木求魚。
在中華文化中,香火一向具有家族繁衍、傳承的重要意義。早期不論是唐山過台灣或下南洋,移民一袋香火貼身而藏,既祈先祖庇佑,也盼子嗣不絕。這次宮廟集結凱道大遊行,訴諸「香火不能斷」,顯示他們對蔡政府以滅香「令其無後」的高度疑懼。蔡政府斥之為網路謠言,殊不知,在其一連串「去中國化」的政策下,連孔子、鄭成功都不保,極端獨派甚至質疑媽祖,這當然令眾神難安,信眾焦慮。蔡英文擔心「政府會被害死」,可曾想過,民眾更擔心的是「香火會被斷絕」!
民間宮廟的滅香疑慮,並非「眾神」憑空想像出來的迫害。政府以「正義」為名的各項改革,從黨產、年金到勞基法,血跡歷歷;政府以「主體性」為名的政治鬥爭,包括拆銅像和竄改歷史教科書,斧鑿斑斑。面對這些施政手法,民間宮廟怎敢認為蔡政府的減香行動只是虛晃一招?繼公教陳抗之後,宮廟信徒上街示威,都可看出政府威信正在掃地。

【即時短評】世大運「病危」? 還是柯文哲想卸責

.【即時短評】世大運「病危」? 還是柯文哲想卸責
.【即時短評】洪秀柱泰簽被刁 新南向難行?中方作梗?
.【即時短評】點亮台灣變「點燃」台灣?救火不如防火
.【重磅快評】雙普會後狂想曲 來看川普的白宮人生
.【重磅快評】減香滅香害死政府 焦躁小英飆對人了嗎?
.【重磅快評】臃腫遲鈍水泥車變殺手 政府不要成了幫兇
.【即時短評】在野黨的墮落 是國之不幸
.【重磅快評】韓國為人民大幅調薪 台灣卻為派系拚加薪
.【即時短評】列強環伺 台灣國產牛肉何去何從?
.【即時短評】蔡式風格惹議 蔡正元從政路我行我素
.【即時短評】沒有策略、缺乏領袖 國民黨連在野都不會
.【重磅快評】夸談前瞻 林全的算術戳破自己的話術
.【重磅快評】預示家族轉向服從? 從楊翠的洗腦說談起
.【即時短評】重視文創 政府就別把建築當名牌包










【即時短評】世大運「病危」? 還是柯文哲想卸責


2017-07-22 23:47 聯合報  記者楊正海╱即時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記者楊正海/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把世大運從「病危」搶救到「堪用」、「平平安安辦完,沒問題」。從這兩句話讓人懷疑兩件事,一是柯是否想卸責、打預防針,二是他對世大運的態度消極保守,只求過關。
距世大運開賽僅剩26天,只能算是「堪用」,對這兩年積極籌備世大運的人來說,情何以堪,付出多少辛勞,在柯文哲眼中,只能算堪用。
世大運曾經「病危」嗎? 現在台北市政府中,曾籌辦聽奧、花博的公務員,大有人在,二個大型國際賽事和活動,辦完,在國際間幾乎無負評,算是辦得成功,但為何籌備期長達4、5年的2017世大運,交到柯文哲手中卻變病危。
前朝爭取世大,郝市府卸任前未竟的工作,應由接手的市長承接,但回想柯上任之初,世大運一直處於人事風波中,重要專業執行幹部,不斷打包走人,試問是誰把世大運搞到病危?
柯文哲近來頻頻開砲打中央,交通部受害最慘烈,尤其為了北車防災中心開砲,不只罵交通部,一句「換蔡政府也沒較快」,連總統蔡英文也被狠酸,錯的都是別人。
另外,大巨蛋工期仲裁二連敗,柯也推給前朝,抱怨郝龍斌讓他啞巴吃黃連。但試問,大巨蛋工期展延案,若非柯文哲不准展延,何來仲裁? 「二連敗」怎能推給前朝。
任何國家舉辦國際性活動或運動賽事,都是充滿難度和挑戰性,因為有太多橫向縱向、跨國跨領域的事務需要協調整合,若能辦好,代表市長的城市治理能力,但柯卻不積極,只求「平平安安辦完」;而柯的「堪用說」,更令人傻眼,也讓人見識柯文哲的苛政和刻薄。

【即時短評】洪秀柱泰簽被刁 新南向難行?中方作梗?


2017-07-22 12:03 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即時報導

洪秀柱。聯合報系資料照


外交部日前被問到我國給予泰國免簽試辦一年,泰國卻遲遲沒有用相同待遇回應台灣,是不是很不公平?政府官員一邊說要加強洽談力道,揚言泰國當局再不釋出善意,說不定就要收回免簽試辦,一邊又幫泰國政府緩頰,認為泰國很早就給予台灣旅客落地簽,還免除申請簽證費用,而且速度很快,幾乎只要早上送件,隔天就能取件。
然而,6月才卸任的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原訂今天上午出訪泰國,卻在出發前被告知簽證沒及時辦出來,不得不取消行程,改派其他指定人選。
洪秀柱申辦泰簽是否被刁難,還有待事實查證,然而弔詭的是,洪秀柱去年12月才以黨主席身分前往泰國曼谷展開2天訪問行程,可見洪辦對於出訪泰國並不陌生,理當不會出現兩邊在辦理程序或時間上有不同認知的情況。
為什麼在任、卸任,差這麼多?如果是中國方面施壓,洪日前才出訪對岸海峽論壇,並發表演講,言行也一貫親中,中國何必花力氣打壓一個擁護者?如果是泰國當局大小眼,則泰國勢必想在兩岸關係之間扮演一個角色,才會想要藉機表達政治意圖,但現在也看不出來泰國會想在兩岸之間參上一腳。
也許問題沒有那麼嚴重,不必用外交層級來詮釋。只是,國民黨把洪赴泰簽證被刁難,直接扯上「新南向寸步難行」,或許過於武斷、跳躍,不過,蔡政府上任後即力倡新南向政策,如今究竟成效如何?當我們的外交部拿「免簽」作為外交籌碼,東協國家真的看重嗎?卻是許多國人關心。
當一個台灣人要到泰國旅行,在申請簽證上都有可能發生問題,而進不了人家大門,「新南向」會被質疑,其實不令人意外。

聯合筆記/美牛「癲狂」 台灣老神在在

.孩子,你打工有安衛訓練嗎?
.人心不足 美意失「蕉」
.張月英的堅持 司法能不感羞恥?
.追念吳清友:台灣第一位文創企業家
.「眾神」怒上凱道 還要扣祂帽子?
.聯合筆記/美牛「癲狂」 台灣老神在在
.香煙裊裊 燒出憲政難題








聯合筆記/美牛「癲狂」 台灣老神在在


2017-07-22 02:44 聯合報  賴昭穎

美國傳出第五例狂牛症病例,但衛福部食藥署指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未調整美國狂牛症風險評等,台灣進口美牛政策暫不調整。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阿拉巴馬州日前傳出一起非典型狂牛症病例,儘管不少專家呼籲政府應暫停進口美牛,但衛福部官員說,美國並未因此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降等,而且這起個案是「非典型」案例,因此進口美牛政策不會調整。
相對於我方官員的老神在在,鄰近的南韓卻採取截然不同的做法。南韓和台灣一樣,都只開放卅個月齡以下的牛肉製品,但狂牛症案例出現後,南韓農業部立刻宣布加強美牛進口的抽檢率,從現行的百分之三大幅調高為百分之卅。
南韓政府也面對國內不少主張立即停止美牛進口的壓力,但提高抽檢率某種程度上可以讓民眾安心,以具體行動宣示政府對食安的重視。另一層意義則是,川普政府提出要在下個月和南韓政府展開協商,重新修訂實施五年的美韓自由貿易協定;首爾當局宣布提高美牛抽檢率,可視為累積談判籌碼的舉動;畢竟南韓是美牛出口的第四大市場,華府自然不能忽視。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以拚經濟、促就業為首要目標,因此可以不在乎南韓感受,逕自宣布雙邊自貿協定重新協商。面對川普當局的進逼,文在寅政府儘管在北韓問題必須依賴美國,但回到經貿談判桌上,首爾當局沒有理由不動用一切資源,談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新協定。
經貿談判本來就是「有捨有得」,以甫落幕的美中全面經濟對話為例,美方希望中方在金融市場准入、減少鋼鐵產能、降低汽車關稅、縮小貿易逆差等議題做出承諾,中方則提出美方放寬民用科技產品出口管制等主張,雙方各自有利益和籌碼,最後誰也不讓步,結果是各自表述,透過持續協商找到共識。
台灣是美國第十大貿易夥伴,美國是台灣第二大貿易夥伴,兩國經貿往來密切,美豬、美牛進口等農業議題一直是美方關切焦點,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對此直言,如果美國必須維持對台承諾,台灣也應該維持承諾,「承諾應該是雙向的」;敦促台灣早日開放市場的用意溢於言表。
二○○八到二○一二年,美國因美牛進口問題停開「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對我方施壓。面對美國再爆狂牛症案例,衛生部門除了應有積極作為,經貿部門也必須在即將舉行的台美貿易對話中,向美方官員表達嚴正關切,除了維護國人的飲食安全,也爭取我方在經貿談判中的有利地位。

孩子,你打工有安衛訓練嗎?


2017-07-22 02:12 聯合報  黃傅源/中國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工礦安全衛生技師(台北市)

台中市逢甲商圈日前發生氣爆,現場滿目瘡痍。 記者游振昇/攝影

高雄一游泳池發生意外,新手救生員添加藥劑時,誤將稀硫酸當成漂白水,結果救生員與八名泳客送醫。消防員發現兩種化學藥劑外觀都一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台中逢甲商圈瓦斯氣爆,造成一死十五傷;翌日高雄有游泳池員工誤將稀硫酸當漂白水,產生高濃度氯氣,造成自身及八名泳客吸入性傷害送醫。一連串實可避免之不幸,暴露職業安全衛生諸多執行盲點之重大警訊。
這兩樁事件,共同處就是新手上路、不知何故、應變無度。而且經調查,此二人皆未曾接受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應是關鍵因素。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中,針對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時數明定:新雇勞工或在職勞工於變更工作前,依實際需要排定時數,不得少於三小時。違反之雇主與勞工依法可處罰鍰。
實務上,違犯上述規定之雇主與勞工比比皆是,又有多少開罰?顯然雇主與勞工不在乎安衛教育訓練,是業界長久存在之通病。
如果上述事件之兩位肇事員工,皆接受必要之安衛教育訓練,不僅可避免操作失誤,亦可於第一時間作最妥善之應變處置。
據統計,災害事故九成以上肇因於人為失誤,更有超過七成是人員缺乏教育訓練所致。所以在防災3E(工程、教育、執行)學理中,一直將教育訓練視為最重要且不可或缺之一環。尤其針對新進員工,除應依體檢狀況分派工作外,一定要施以必要之安衛教育訓練,並確實告知使其明瞭工作環境之危害及應注意事項後,始可進入勞動場所作業。
如果勞資雙方皆視安衛教育訓練為無物,或虛應故事,政府勞檢機構亦難以發掘而落實裁罰,則職災之重演只不過是悲慘與不幸之輪迴!
筆者曾親見餐廳打工之服務員在小火鍋酒精餘火未予熄滅狀況下,竟直接注入補充酒精,隨即引發小火警;筆者即時協助處理幸未釀災。該服務員亦為新手,雇主也是在未曾訓練及告知工作危害因素下,即令其直接上場,事後憶及真是餘悸猶存。
時值暑假期間打工旺季,許多學生新手上路前,雇主切不可嫌麻煩而忽略教育訓練及危害告知事項,須依法落實執行,否則,災害的風險與後果絕對是無可承受之重!

人心不足 美意失「蕉」


2017-07-22 02:15 聯合報  張家綺/公(台北市)

兆豐銀挺小農,舉辦「兆豐銀行致贈國產香蕉供同仁及臨櫃客戶品嘗」活動。由左至右為兆豐銀副總傅瑞媛、兆豐總經理楊豊彦、兆豐銀董事長張兆順、兆豐銀副總蔡永義、兆豐銀副總林元熙。 圖/兆豐銀提供



報載兆豐銀行採購百噸香蕉配發給全省分行贈送給臨櫃客戶,期紓解蕉農產量過剩的困境,又能敦親睦鄰,增進社會公益。筆者家人是兆豐銀行員工,這兩天來卻目睹耳聞諸般光怪陸離的現象,教人瞠目結舌。
早上九點未至,就可看見大批民眾列隊銀行門外等候,營業時間一到隨即蜂擁而入領取香蕉;有人自備大型購物袋想來個收穫滿行囊,有人甚至開小貨車來裝載;然部分香蕉其實尚未送抵銀行,有人不耐等待,破口大罵者有之,抱怨服務不到位者有之。
又由於是每日限量供應,到月底為止,午後蒞行的客戶得知香蕉發送完畢,大部分人摸摸鼻子嘆明日趁早,然而有些不理性民眾,非要當場拿到香蕉否則不肯離去,還咆哮揚言要向上投訴總公司及金管會;無奈基層服務業最怕民眾投訴而遭問責,最後分行主管無奈,只好自掏腰包去賣場添購香蕉應急。最離奇的還有民眾要求銀行方開具「香蕉領取保證函」、「香蕉兌換券」才肯罷休。
現在申訴爆料管道多元而暢旺,然而許多人卻濫用,恣意作踐糟蹋服務業第一線人員,媒體上常見消費者羞辱餐飲零售業服務員的情形,大家也都習以為常,台灣社會到底是怎麼了?善良感恩的社會風氣怎麼不見了?
更何況這次兆豐銀行援助蕉農回饋客戶的活動,純粹是單方面的贈與美意,並非義務,銀行櫃檯人員亦想不透,究竟為何民眾認為取之理所當然、貪得無饜;令釋出善意的一方氣沮齒冷。
有人說台灣最美風景是人,希望這句話不會成為明日黃花。

張月英的堅持 司法能不感羞恥?


2017-07-22 02:21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

新北市張月英女士10年前在永和的市場擺攤做生意,無端被誣控騎機車在中和撞傷路人肇事逃逸,案子歷經10年審理,張不甘冤曲,聲請再審8次,台灣高等法院判她無罪,檢方不再上訴,全案定讞,張月英終於洗刷冤屈。圖/摘自平冤協會




如果不是在新聞看到,可能會以為這是某部黑色幽默電影的劇情,張月英女士被訴肇事逃逸,並遭法院判刑定讞,但實際上是警方弄錯了報案人所述的車號,把肇事機車的「DMX」,記錄成張女士所騎的機車車號「DNX」, 而這一錯,竟連續成為檢方、法院的再錯、三錯,讓張女士遭到判刑、受冤十年,為了這M變N的一字之差,張女士走向「法院人生」,十年時間奔波於法院,為平反冤屈奔走。
這讓筆者有二個很大的感觸,其一,可以想像張女士心中有多大的冤苦,但令人敬佩的是,她為爭清白,捍衛名譽,十年來努力學法,費盡千辛萬苦尋找不在場證明,即使案件定讞,也易課罰金執行完畢,她依然不放棄地一再提起再審。
終於在最後一次,她找到了自己案發前一小時的通聯紀錄,原始的報案紀錄單也「終於」現身,證明了肇事車輛並非張女士所有。
其二,在這個案件上,司法機關「草菅人譽」,散漫地令人吃驚,如何讓國人相信司法?
張女士案件的唯一證據,竟只有目擊證人的證詞,萬一證人看錯了、記錯了、傳達錯了怎麼辦?
檢警乃至於法院,僅憑此一孤證,即定了張女的罪,但刑事訴訟法明定,不論是檢察官或警察,「應於被告有利及不利之情形,一律注意。」換言之,最低限度,也應該要去調查張女士的不在場證明。
這些都是檢察官所應為之事,但當年承辦此案的羅月君檢察官,顯然未盡應盡之責。最後卻由原本擺攤為生、不懂法律的張女士,自立自強地找到證據。檢方能不汗顏?
或許檢察官案件太多了,以至有所疏漏,又或者,檢方認為這只是小案,萬一真的冤枉了被告,到法院去平反還來得及,結果法院也糊裡糊塗地跟著警方、檢方一路錯下去。
這些漫不經心的司法人員,沒有想到的是遇到了像張月英女士這麼堅持到底的人。但也因為她的努力,讓我們驚覺,在這個案件上,司法竟成不正義的代言人,非但沒有發現真實、維護公理,反而是迫害善良守法的公民。還好張女士願意一再地聲請再審,還好第七度再審時,遇到肯察秋毫的法官謝靜慧、錢建榮、陳美彤、林婷立,還了張女士清白,這四位法官值得肯定。
司法人員應引以為恥,莫再把人民的名譽不當回事。而我也要向張女士致敬,報導中,張女士完成法律學業後,已經報名了律師考試。我相信如果她通過考試,一定會是非常優秀的律師,因為她太知道受冤屈的感覺。

追念吳清友:台灣第一位文創企業家


2017-07-22 02:26 聯合報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台北市)

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日前心臟病發驟逝。圖/誠品提供



(一)第一位文創企業家

去年十一月在華人企業領袖「遠見高峰會」上,我第一次提出「君子企業家」的名稱,並且把這個榮譽獻給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先生。
七月二十日「天下文化」原定舉辦《誠品時光》新書發表會,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先生不幸於十八日因心臟舊疾驟逝,這實在是台灣及華人世界的大損失。
此刻我要提出「文創企業家」來追思吳清友先生,並且稱他為台灣第一位文創企業家:
˙他以文化人的抱負,推動文明社會;
˙他精心設計地把「人文」融入「生活」,把「創意」與「藝術」結合,創造出新商業模式;
˙他注入資金,面對風險,承擔盈虧;
˙他接受市場考驗,付出心血,長期耕耘。
他雖走了,卻留下無限的文創遺澤。
這本近三百頁的《誠品時光》,剛好在十八日下午及時遞到在辦公室的吳先生手中。在那一刻,他應當充滿驕傲。
對這本「記錄誠品創立二十八年來的初心、挑戰、變革、與核心價值」之書,他自己與核心團隊三年來曾經全程參與,對最後的定稿十分滿意。

(二)最動人的場景:人與書

大陸的朋友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延伸:「全世界最美的風景是『人在讀書』—『人』與『書』的結合是最動人的文明場景。」
前年十一月「誠品生活蘇州」在金雞湖畔盛大開幕,引發我寫了一篇短文。
回想起在大陸江南十三年的童年,曾經有四年住在蘇州。那真是一個文化古城。學校遠足時去過虎丘、南園、滄浪亭等名勝。我們住在十全街五十九號,一九八八年首次回去時,老宅還在。世界文化遺產蘇州著名的網師園,竟然與舊居不到二百公尺。小時候每天經過那大宅,怎知道隱藏了始建於南宋的這座國寶級的園林?

(三)四好的知識鏈

我常說:一○一是觀光客要去的摩天大樓;但台北的人文地標仍然是誠品。
多年前寫過「造一座知識不夜城—讀書不打烊」,希望大都市的夜生活除了小吃攤、夜總會,還要有不打烊的書店。次年吳清友先生果然把敦南誠品變成二十四小時開放,這是「英雄所見略同」的巧合,它讓愛書人在任何時間都可進出這座文化聚落。
吳先生有二句深刻的話:「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誠品不想活。」天下文化學習他:「沒有好作者,天下文化不能活;沒有好書出,天下文化也不想活。」讓我們推動一個「四好」的知識鏈:
˙作者寫好書 ˙出版者出好書
˙書店賣好書 ˙讀者讀好書
「誠品」過去已經給台北人、香港人開拓了閱讀的樂趣,一些學習「誠品氣氛」的書店,也有在大陸的大城市中出現。現在蘇州地區的讀者,終於有機會來體驗一種誠品原創的人文、藝術、生活的閱讀氣氛。
自己一生是一個讀書人、寫書人,近年又參與出版。我們三十五年來一直提倡「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此刻透過「誠品」,兩岸三地的讀者們,可以擁有共同嚮往的閱讀體驗。
除了台灣,大陸朋友更會記得這位跨越海峽而來的文創舵手。

「眾神」怒上凱道 還要扣祂帽子?


2017-07-22 02:40 聯合報  陳少甫/文字工作者(新北市)

漫畫 季青


各地廟宇認為政府欲對寺廟「封爐、斷香、滅廟」,串聯在廿三日上凱道。火燒眉毛之際,蔡英文總統怒責內政部長宣導不力,會「害死政府」。
總統的焦躁不安顯而易見,但僅是因內政部與宮廟溝通不夠,廟宇便串聯動員信徒上街抗議嗎?若如此,民進黨顯然仍在自欺欺人,未來蔡英文只會遭遇更加強力的抗爭。
民間口耳相傳政府想斷香滅廟,時間長達幾乎一個月,但民進黨政府的因應是什麼呢?我們看到的,民進黨最鮮明回應,便是總統發怒,內政部一紙聲明稿,行政院發言人幾句澄清,以及預訂上街日前兩三天,相關單位才積極同宮廟負責人溝通、摸頭,試圖減輕信眾上街抗議的力道。
民間的口耳相傳,僅僅是謠言嗎?民進黨政府難道沒有受到環保團體壓力,因而在其他渠道說出類似「零燃燒」、「尋求替代拜香與金紙」的言論?官僚沒有為了討好環保團體,不負責任地四處放話?廟宇信徒的口耳相傳並非空穴來風,根本問題終究仍出在民進黨政府,從來便以選票考量作為其核心價值,政策往往不是錯誤百出,便是搖擺不定見風轉舵。
民進黨向來慣於挖東牆補西牆,因而尚未滿足環保團體的需求,又激怒了宗教團體。民進黨又喜於扣帽子及抹黑對自己有威脅的團體或個人,因此變成不僅反年改團體受到「中國勢力的介入」,如今連宗教團體也被指控背後有「中國勢力」在煽動。
台灣諸多廟宇及其信眾,都是民進黨基層死忠支持者,但僅因人民說話「大聲」了點,民進黨便膝反射式四處抹黑潑糞,人民能不因此而拍桌掀桌嗎?能不因此而更深感受辱,反而怒極踴躍上街陳抗嗎?
為降低空氣汙染,減少焚香、燒金紙、燃放鞭炮,大方針當然沒錯,也當是多數民眾的期待;但千年來的民間習俗,又豈容政府如凌遲國民黨般以粗暴的手段對待?

香煙裊裊 燒出憲政難題


2017-07-22 02:35 聯合報  宮文祥/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台北市)


政府究竟應該是小而美、還是應該大有為,一直是值得討論的議題。美國的經驗,共和黨與民主黨的立場南轅北轍,只是這樣的不同,有其傳統的價值與堅持。
說來好玩,我們傳統以為政府應該窮盡所能來實踐公益,如此形成所謂的「保守」立場;而解除管制是要到廿世紀末、廿一世紀初才被強調,是所謂的自由派觀點。但在美國正好相反,後者才是保守,而前者則是自由派人士所主張,這可以體現在歐巴馬的市場經濟管制與全民健康保險的政策上。
只是我們更應關切,在台灣的執政輪替,政黨的立場又是如何?打著公益維護,不論是空氣汙染的防治、人民健康的保障,甚至牽涉到氣候變遷的議題,總在華麗辭藻的包裝下,似乎就當然地賦予政府有權去做「她」所想要做的,思維只在於:這是公益的實踐。在政策拍板下,法律只是讓執政者取得「依法行政」的尚方寶劍,在這樣被刻意創造出形式合法的現象下,究竟公益代表什麼?
政府很多作為其實衝擊到對基本權的保障,禁香、滅香,甚至減香的議題,便是典型的例子。
以下是筆者一○三年美憲期末考考題:「…對於廟宇中之祭祀活動,信徒往往透過焚香、燒金紙,以作為宗教儀式之一環,然而,因為這樣的活動會造成空氣汙染物質的大量產生,進而有害人們的健康,因此,倘政府為了人民健康之維護,禁止所有寺廟相關活動之進行,有無牴觸政教分離、宗教自由?」
宗教自由,是憲法保障的基本權,甚至從社會契約來看,人民將統治權力交給政府,其中並沒有包括宗教事務,也因此傑佛遜強調應建構政教分離的一道牆,以避免重蹈過去宗教的迫害。
筆者固然信仰基督教,但針對憲法對於燒香拜拜的行為,仍應肯認係屬憲法所要保障的對象。
美國判例上有過以下爭執,也就是傳統宗教儀式上,原住民會使用「烏羽玉」作為其重要的儀式,只是這可被製作成迷幻藥,因此受到州法限制、甚至刑罰化。雖然判決最後仍強調不能因為宗教自由,使其形成國中有國之不同規範,禁止一般人使用,原住民也應當受到拘束。但必須要強調的是,仍有大法官及學者認為應以宗教自由保障為優先,宗教自由的保障,不應被平等保護所架空。
宗教自由是嚴肅議題,不管是既定政策抑或只是風向試探,更不存在著選舉的考量,真正應思考的,我們大有為的政府面對一項憲法保障的基本權,若不能慎重以對,遑論對於正義應有的認識。
因此,不論是空汙排放的管制、甚至是減排的訴求,都不是想當然爾就可以舉著公益、正義大旗隨便亂揮,如此只是徒留對於政府大而無當、大而不知所為的評價;也讓人思考,或許小而美的政府何以才是當初美國制憲先賢的中心價值。


羅智強:蔡英文天天怒 這樣的EQ如何治理國家?


2017-07-21 12:57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即時報導

總統府前副秘書長羅智強。 聯合報系資料照



蔡政府推動「減香」,被質疑將「滅香」,據轉述,蔡英文總統日前在民進黨中常會表達不滿,質疑內政部長未澄清。總統府前副秘書長羅智強就在臉書表示,蔡總統不是不可怒,但搞到天天怒,令人擔心,這樣的EQ如何治理國家?而且,蔡英文還怒錯了方向,也怒錯了對象。
他說,之前蔡英文總統怒罵金管會肯定邱正雄,問題是,曾任行政院副院長、財政部長並有豐富金融歷練,政聲極佳的邱正雄,有哪一點不該「被肯定」?結果,錯的是蔡英文,卻去怒罵對的金管會。
羅智強說,因為「減香滅香傻傻分不清」,蔡英文又怒了,這次怒飆內政部。但減香之議起頭的是環保署,主管的也是環保署,蔡英文跑去發內政部的飆,又怒錯了對象。蔡英文行政職掌都搞不清楚。
他指出,嚴格來說,環保署推減香,其實方向正確,只是方法可以更柔和,以勸說的方式鼓勵全國宮廟自願減香,求取信仰、環保與健康的平衡。而蔡英文一怒,環保署李應元立刻跳出來說他「每日一香」,原來大方向正確的「減香」政策,等於胎死,甚至李應元還反向示範「增香到每天燒」,這是什麼荒謬政府?
「一個自稱自己讀了博士,看一例一休看3遍還是看不懂,卻蠻強硬推的總統」。羅智強說,現在蔡總統天天怒,還怒錯對象、怒錯事情、怒錯方向。「蔡英文真該怒的,其實是自己吧!」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
.王正方/你們又不是活不下去!
.王健壯/蔡政府仍有動員戡亂思維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2017-07-22 02:03 聯合報  黃介正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從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的南昌暴動(大陸稱起義),「武裝鬥爭」做為中國共產黨革命歷程三大法寶之一,比中華人民共和國還大廿二歲,中國人民解放軍今年建軍九十周年。
九十年來,從早期的「中國工農紅軍」,到對日抗戰時期納編入「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以至國共內戰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共產黨在「槍桿子」的支撐下,奪取政權並統治大陸。解放軍始終是共產黨內不可忽視,也是影響,甚至左右政局的力量;即使在近卅年軍隊現代化、專業化、制度化的發展下,解放軍仍是為黨「保駕護航」的後盾,革命性質沒變。
一九四九年以來,人民解放軍與大陸周遭的鄰居都打過仗:五○年代的台海戰役與抗美援朝,六○年代對印度與對蘇聯的邊境戰爭,以及與美國建交後立即發動的懲越戰爭。一九七九年之後,雖未曾有具規模的現代實戰歷練,在經濟長期快速的成長下,解放軍碰到了百年難逢的建軍機遇,目前已發展成為質量兼備的區域軍事霸權。
「強軍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一環,習近平接任領導人後,立下「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強軍目標;其實這三句話,也是大陸寄望邁向「第二個一百年」,人民解放軍在未來卅二年的關鍵挑戰。
毛澤東在古田會議確立「只准黨指揮槍,不准槍指揮黨」的原則,始終是九十年來「黨軍關係」的鐵律。在確立「習核心」,建構「習思想」的當下,軍隊的「紅色基因」,一般不存懸念;以全大陸人民納的稅,來供養一支只效忠於一個政黨的軍隊,也早就慣以為常。過去對此偶有不一樣的討論,雖均遭強力駁斥壓抑,但軍隊與國家的關係,仍將是未來必然面對的課題。
習近平要求解放軍「能打仗、打勝仗」,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並不完全是中央軍委主席治軍的口號,也不排除是隱喻中國大陸面對高度不確定的國際形勢,快速變遷的安全威脅,對於中國可能對外使用武力機率增加的戰略判斷。未來如何強軍而不戰,使追求中國夢的進程不因不得已用兵而遭迫擾,誠為高難度的挑戰。
解放軍以「工農的子弟、人民的武裝」起家,然而在英勇事蹟與強力宣傳的背後,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貪腐與賣官案例,仍可信手拈來。習近平提倡的全面依法治國、反腐倡廉,延伸到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清掃解放軍內的不正之風,自然是強軍之基。目前全面推進的「深化軍改」與幾近換代式的軍隊人事調整,能否使作風紀律紮實持久,挑戰仍然艱鉅。
今年是黃埔建軍九十三周年,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雙方沒有煙硝的戰爭從未間斷,軍事對峙張力反愈增強。「不戰則共贏」,兩岸政治與軍隊領導人,允宜再思三思。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