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經濟/新能源政策須打破四大迷思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的國防政治與國防政策
.聯合報黑白集.政治不能淹沒人性
.經濟日報社論.新能源政策須打破四大迷思





經濟/新能源政策須打破四大迷思


2016-06-13 01:4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新政府重啟核一廠一號機的政策爭議,連日來在黨政聯手消毒下,暫時平息爭議。蔡英文總統並利用端午假期,與相關財經首長溝通能源政策,希望重新調整政策步伐,落實能源轉型,不要與2025年非核家園的競選承諾相違背。
近來因氣候變遷,夏季氣溫飆高帶動用電量,加上台電電廠歲修及故障頻仍,以致上月31日電力備轉容量比率降到僅1.64%,創十年新低。在新政府一再保證絕不缺電的情況下,閣揆林全乃表示核一廠一號機若經評估安全,可思考在不延役情況下重新啟用。未料此一政策思維,對照於民進黨力主非核家園的政策目標,讓社會感到突兀,尤其核一廠一號機已停機一年半,馬政府去年也沒有缺電,反而民進黨才執政就試圖予以重啟,這當然會遭到嚴厲抨擊,以致行政院被迫喊卡;政策兩度大轉彎,無疑付出極大的政治代價。
拋開重啟核一的爭議不談,新政府面臨電力短缺的壓力遠高於原先預期,因為不僅核四已經封存,核一、核二又遇核廢料爆滿問題難以解決,可能提前除役,加上各地方政府要求限縮火力電廠以降低空汙等情勢變化,在新能源開發短期內難以彌補供給缺口的狀況下,民進黨執政前「不會缺電、不會漲價」的保證,恐怕愈來愈難兌現,也難怪不少專家及擁核電者呼籲新政府能源政策即使被批髮夾彎,亦須務實面對,該改就改。
據媒體報導,未來兩年內,新政府能源政策將從降低尖峰負載容量、節電與新能源開發、老舊電廠更新與提升效率等方向著手,但這些老生常談的做法,能否因應日益嚴峻的供電情勢,很難令人樂觀。我們認為,新政府若堅持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就必須打破以下四大迷思,全盤調整整體能源政策:
第一,要打破承諾不會缺電的迷思。何謂「缺電」?應該要有合理的定義;長期電力供給的規劃和執行,不能以不合理的尖峰負載作依據。台灣電價長期偏低,尤其是占整體用電量逾五成的工業用電,完全未反映發電成本,因而若以這樣電價結構下的尖峰負載作為電源開發的依據,不僅供電成本偏高,而且永遠是供不應求。所以,新政府承諾不會缺電,前提是做好嚴格的尖峰負載管理,如果透過貫徹分時電價、節電等措施,將尖峰負載降低10%,短期內就不會有缺電問題。
第二,要打破不會調漲電價的迷思。蔡總統在選舉期間一再承諾執政後基本電價將維持不變,也不會大幅調漲電價。這樣的承諾其實並不符合使用者付費的經濟法則。按理,使用目前成本仍較高的再生能源或綠能替代核電及化石原料發電,是一種價值選擇,短期發電成本提升勢所必然,但在民智日開的新時代裡,大多數民眾也能理解,因此,新政府不必綁死自己,在調整能源結構過程中,應適度反映成本,尤其是尖峰負載時段的電費,更須以價制量。有很多國家的經驗可借鏡,不必太過憂慮電價波動。
第三,要打破工業用電優先的迷思。國內產業結構太過偏重耗能產業,不僅工業用電占比逾五成,且電子、石化、鋼鐵、水泥、人纖、造紙等耗能產業用電量更占工業用電六、七成,但多數業者用電量和創造的附加價值不成比例,能源使用效率偏低,因此,未來須打破工業用電優先的迷思,並強制業者採用最佳可行的節電技術;對於部分高值耗能產業如18吋晶圓廠的電力需求,宜考量專案處理或由業者自建電廠因應。
第四,要打破以台電為中心的供電觀。台電公司以本身利益作為思考,缺電時亦無法調度大量閒置的民間發電容量,因此,應立刻修正「電業法」,鬆綁各項保護台電利益的不合理規定,讓電力供需能夠符合市場法則的規律。

聯合/政治不能淹沒人性


2016-06-13 01: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洪素珠辱罵榮民事件引起人神共憤,各界同聲譴責。其原因有三:第一,社會上每個人都有其存在價值,誰有資格認為自己的「貢獻」比別人大?第二,同是中華民國國民,誰有資格叫別人「滾回去」?第三,洪素珠專挑落單的外省老人下手,這種欺負老弱的行為尤其卑劣。
洪素珠的言論,當然不是她獨創的發明。事實上,同樣的論調,近三十年來在台灣政壇屢見不鮮,洪素珠不過只隻浸淫已久的政治鸚鸝。問題在,政治人物在議場大發謬論,可以宣稱是「言論自由」;但當市民拿相同的信念去「實踐」,在大街小巷找真人攻擊,人們才知道場景有多麼殘酷。
一名年邁公民只不過是行經公園,就被凶狠的恐怖分子奪走自己的人生尊嚴,試想,那是什麼樣的滋味?而一個不能保護公民免於遭受這種屈辱的政府,又是多麼失職?
政治再怎麼激烈和尖銳,也不能泯沒人性,這是洪素珠事件給台灣的一課。你可以認為自己的省籍比較「高貴」,你可以堅持自己的政治信仰比較崇高;但是,你不能任意否定別人的信仰,不能隨便否定別人存在的價值,不能自以為有權利蹧蹋別人的人格。台灣民主化已卅年,如今我們卻還在談這樣的民主ABC,就可以知道台灣倒退的不只是經濟。
目前朝野都同意應該制訂《反歧視法》,無法提升的政治文化,還是藉法律來規範比較可靠,尤其殺人於無形的網路仇恨言論。

聯合/蔡英文的國防政治與國防政策


2016-06-13 01:4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赴憲兵二三九營福西營區視察。記者徐兆玄/攝影

蔡英文總統就職後,四度公開視導國軍,比起陳水扁、馬英九就任時,軍事議題占據了前所未見的位置。蔡政府在「國防政治」著墨甚深,也已達到相當效果;然而,就落實「國防政策」的能力而言,目前似乎仍未看到太多具體內容。
馬英九執政八年,「不注重軍人」的耳語始終在軍界流傳。馬總統似乎不了解,軍人把自己的自由與生命當成支票簽給國家,因此國家必須讓軍人相信犧牲自由和生命是有意義的,是為了更高的價值。但馬英九不懂用感性喚起軍人的熱情,卻反覆背誦數字,尤其常在官兵面前強調兩岸局勢已經和緩;聽在軍人耳中,很難不覺得自己的存在價值受到漠視,這甚至可能間接導致軍系鐵票棄投。
蔡英文與其幕僚看準這一現象,並努力將其發展成擴大軍系族群對綠營支持的契機。因此,甫上任就連續巡視部隊,每一場致詞都呈現感性、理性兼具的喊話,內容與節奏也經過精密計算。
蔡總統第一場空軍致詞,就改寫電影「筧橋英烈傳」的高志航台詞,強調「身為中華民國空軍,怎可讓別人在領空耀武揚威」;第二場海軍致詞,則敘述半世紀前沱江艦奮戰故事,並引述海軍軍歌的「同舟共濟,萬眾一心」,強調和官兵共同保衛海疆為榮。軍人們自認長期不受尊重,如今執政者又是過去「反軍」形象鮮明的民進黨,如今卻聽到極有溫度的慰勉,不免意外驚喜。
蔡英文在陸軍與憲兵的後兩場講詞,則對「過度重視表面工夫」與「瑣事龐雜」提出批評;雖然引起一些批評,但準確命中社會對軍方惡感的源頭,也可討好許多「不願役」的年輕人。對國軍將校而言,許多人對軍中沉痾也有切膚之痛;總統公開點破這點,應該也是點滴在心頭。
然而,在華麗的詞藻之後,要真正找回國軍的榮譽與尊嚴,恐怕還需要更多具體的政策落實。規劃中的「自主國防」,每樣都需花大錢。甚至軍中飽遭詬病的管理問題,很高比例也歸因於資源不足。所謂「做表面工夫」、「造假應付上級」,往往出自物力、人力長期短缺,只好衍生旁門左道。另一方面,面對中共快速擴軍,美方多次認為我國軍費應達GDP三%,過去十六年卻僅有一年達標。日前美國參院軍委會主席馬侃訪華,特別當面就此「提醒」蔡總統;國防部長馮世寬也表示,希望預算能由今年的三千兩百億,推進到近四千億。但以當今政府的財政狀況,此一「宏願」恐不易達成;那麼,要如何大舉推動國機(艦)國造,如何改革軍中陋習?
蔡英文對國軍展現的尊重與溫情,固令人驚喜,但她能否扭轉民間常見的「仇軍」浪潮,卻非易事。尤其,對軍方抱持貶詞或惡意的人,多為綠營人士;而民進黨高舉「轉型正義」大纛,又動輒將兩蔣時期貶為黑暗時代。這類偏頗的「正義」觀,對國軍的衝擊不可輕忽。
更容易動搖軍心的,是即將推行的年金改革。基於社會及財政考量,軍公教退撫制度自不可能不作調整;但在重分配過程,務必力求謹慎、穩健。但目前改革委員名單卻不乏「反軍公教」立場鮮明之士,如此組成,幾可斷言年金改革將飽受質疑。
此外,馬總統常遭批評的一點,是把軍隊「救災」看得比「備戰」還重要;由於常態防救災體系的不足,使得政府習慣把軍隊當成「免費勞工」。尤其,國軍投入人力物力救災,地方政府事後卻都一致賴帳,目前已積欠幾十億的鉅款。如今蔡英文執政,能不能解決處理這個爛攤子?
蔡總統藉一系列的講話拋出善意,確有助於安撫軍心。然而,在兩岸關係及國際局勢變化下,蔡英文如何提出清晰而有深度的國防戰略,仍是一項艱鉅挑戰。畢竟,只有「國防政治」而缺乏「國防政策」,並非完整的治軍之道。

聯合筆記/內閣出癖

.擋馬赴港 蔡營回防 藍綠歸隊?
.擋馬赴港/對馬下重手的前奏?
.擋馬赴港/蔡錯失一顆先發好球
.何時能跨界握手言和?
.蔡政府 應勇敢終結洪素珠現象
.那些年 榮民在部落找到家
.聯合筆記/內閣出癖
.兩岸冷 台沒籌碼周旋美日
.五年級生踢出軍魂 國軍還需自勵





聯合筆記/內閣出癖


2016-06-13 02:15 聯合報 謝邦振

一個月前,筆者建議林全內閣上任第一步,只消說內閣的話,做內閣的事,迎向各種挑戰。美好的,不怕看不見。此刻尚未看見美好的,內閣各員卻已失誤連連。
說內閣的話、做內閣的事,其實就是說明政策,護衛施政順利。它的反面卻是有意或不自覺的自負、專斷、扭曲,面向很廣:無同理心、藐視、偏見、外行、示弱、意識形態作祟…。也就是,說話行事沒有內閣的水準。
一個月下來,外界予林內閣一個「失言內閣」的封號,這是相關閣員相加,最後由林全自己總其成的結果。
林全「慰安婦可能是自願也可能是被迫」的說法,正是沒有性迫害受害者同理心的歷史偏見,再連結到課綱問題,難免予人阿意曲從的聯想。然而,這畢竟不是在談論「春秋茶室」裡山花逃跑再回來,是自願或被迫的劇情,而是多少台海兩岸及韓國女子的命運血淚。
有了這次教訓,林內閣得特別注意偏見的不經意流露,不論歷史偏見、族群偏見或人權偏見,都會陷入欺罔歧視,引發仇恨,社會就會出現各種對立,從事轉型正義不能不防。洪素珠辱罵榮民的惡行,已見徵兆。
林內閣官員幾次對「沖之鳥」是島是礁的猶疑不定,則是對外的示弱,對立委的阿諛則是官格的示弱。而國防部長馮世寬洩漏彈藥運補南海屬島,恐怕是二兵都不會犯的錯,看在國人眼裡,不是漫不經心就是外行無能。
以上失言,道歉解釋還可彌補蓋過。林全最棘手的,恐怕是藐視與意識形態的問題。
當他稍一鬆口,提及重啟核一電廠,立刻遭到圍剿,有立委事後才聽聞,毫不留情痛批。林全大概忘了,廢核已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以信仰的方式供奉,蔡英文總統態度清楚,廢核與重啟核電,毫無妥協或微調的空間,經濟部長李世光則堅誓非核家園,而蔡英文定調的,「不會讓人民只能在核電與缺電之間二選一」,更是立將面臨的挑戰,不論節電或各種替代能源尋找與開發,都需要與立委、民眾溝通,在時間壓力下,稍一不慎,猝然自作決定,很容易引起藐視立委的反彈。
這次重啟核一,不過提了一提,立委就飆罵,真到長期缺電、限電、調整電價時,就不像端節取消國道夜間免費通行那麼容易過關了。
林全得時時提高警覺,意識形態的事,除非必要,否則少碰;而執政黨立委的口諭更不能不聽。至於兩岸關係,早由蔡英文披起袈裟念經,林全應該認分,連敲敲木魚的心都不要想。
新內閣表現失言弱政。本周林全就要對外報告他的能源大政方針,希望一個月的各種凸槌,在前兩天「英式下午茶」的加持下,「出癖(水痘)」完畢,臉不會喵花了。




何時能跨界握手言和?


2016-06-13 02:15 聯合報 莊坤良/逢甲大學外文系教授(台中市)

請新加坡的同行吃飯,感謝他提供機會讓我們的學生去新加坡實習。
閒談之間,他納悶我們的藍綠對決,涉及國家利益時,為什麼不能一致對外?
我啞口,無言以對,旁觀者清。是的,我們不能齊心,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國家焉能正常發展?
分裂的認同,是我們共同的痛。我們都堅持用自己的方式愛國,而且也不允許別人用不同於自己的方式愛國。這種零包容度的愛國,只會把大家分裂成各愛各的國。「一治兩國」,只能內耗…何時才能真正的握手言和?
八○年代愛爾蘭獨派與統派鬥爭激烈,互相殺戮,民不了生。一九九二年,北愛爾蘭的首府貝爾法斯特塑立一座公共藝術,叫做「跨界握手」(Hands Across the Divide)。藝術家在連接Foyle河流兩岸的橋頭上,立了兩個人的雕像。兩人伸出手越過中線來相握,但還差一吋才握到手。藝術家說要等到和平到來之後才移動雕像,讓它們真正的握手。這一寸之差,用以警惕國人,雙方必須努力,拉近距離,放下歧見妥協,才能握手言和。這件作品提醒北愛市民,除跨越橫在城市中的大河,也須跨越宗教與族群等有形無形的藩籬,才能共創未來。
歷史不斷往前走。不要問你從那裏來,只要在意你要去那裏。如果我們的族群愈多元,文化就愈豐富。如果我們對未來有共同的期待,相同的想像,我們才能建構未來的理想家園。
期待新政府用心把大家兜在一起,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

羅智成/關於恐龍的滅絕—遊戲規則的思索

.羅智成/關於恐龍的滅絕—遊戲規則的思索
.平路/出版藥方
.王正方/先有正義感,才能談轉型正義
.葉銀華/今年夏天股市會劇烈波動?
.嚴震生/潘基文選韓國總統?
.薛承泰/當有一天台大不發畢業證書
.馬凱/西向 南向 不如全向
.薛承泰/養寵物 玩寵物
.葉銀華/日本之病:從安倍送酒談起




羅智成/關於恐龍的滅絕—遊戲規則的思索


2016-06-13 02:16 聯合報 羅智成

關於恐龍的滅絕,許多人都把帳算在多年前一顆隕石—可能是弄出了猶加敦半島西端那個海灣的那顆隕石頭上。可是,那場劇變後,還是有許多物種存活下來,為什麼恐龍沒有?
因此,我們推測:環境或遊戲規則的改變,往往讓原先的優勢瞬間成為劣勢。像這些奇形怪狀、十分超現實的爬蟲類,也許是因為更早適應當時地球的環境,成為這顆行星的主角(至少在電影裡),牠們高踞食物鏈頂端,體型越來越大,食量越來越大;一旦面對突變,環境惡化、氣候變遷,原先需要優渥食物來源或穩定環境的物種,便第一個告別了白堊紀。
在物種演化的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應該不少。但是除非過了某個臨界點,否則以星球級的速度或節奏感,滅絕的發生,一定緩慢到沒有被當事者注意到。
可是到了人類時代的廿一世紀,環境變化的速度令人瞠目結舌。對我們來說,適應變化比適應演化更為迫切。
我說的不只是臭氧層破洞、地球暖化、海水上升、極端性氣候增加等自然環境的這一塊,更包括科技躍昇後,生活方式、文明典範的變遷、產業的更迭這一類的現象。例如:某些品牌與產業,甚至某些政權的一夕瓦解、傳統製造業彷彿成為另一種農業、網路服務型態的推陳出新威脅著傳統服務業,還有石油的跌價、學歷的貶值等等。這些現象使得過去成功的經驗越來越不可靠;也讓我們一時之間無所適從,怕一不留意就淪為最後一隻恐龍。
影響著地球人的法則基本上有兩種:
一是,被廣義相對論到達爾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物種演化等假說試圖解釋的自然法則;它們是所有存在最根本的規則,往往不可動搖,但是人類的活動更為細緻、頻繁,大部分都在自然法則的空隙裡發生。
一是,有了人類社會後,發展出來的種種文明趨勢或生存發展的社會規律。這當中還可分成無意識的形成,以及有意識的制定。
無意識形成的規則猶如自然環境,也是我們生存競爭的基本場景。例如文明趨勢、生產方式、價值變遷、全球化等,我們很難改變它,只能盡快了解它,順勢而為。
有意識制定的規範,通常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是一個社會或國家機器基於對生存競爭環境的認識,所採取的制度和種種鼓勵與抑制的作為。
這些為了適應大環境所制定的規則,回過頭來成為人民或民間企業要去適應的小環境。為了適應它、或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獲益,我們的某些能力會越來越強,有些會越來越弱,宛如自我演化的亞種。
相對而言,這個遊戲規則是可以隨著主觀意志改變、常常在改變,而且有時必須改變的。因此成為我們更為關心,也比較有著力點的部分,更是我們持續提升競爭力或幸福力的契機。
可惜在我的觀察裡,華人社會制定規則的能力不是很好:有些規則過時、有些形同具文、有些製造更多問題、有的毫無效果變成瞎折騰、或沒有解決問題只是阻止問題的提出…它們往往是不同階段規則訂定者觀念錯誤、思慮不周、本位主義、政治考量或利益團體角力的結果。
但我們要真心相信,不夠好的遊戲規則是不會忽然產生好的結果的。從交通規畫、都更、美豬、大學治理、產業政策到網路金融,甚至社會價值、風俗習慣,無論是否疏漏、短視或僵化,這些遊戲規則將是我們據以生活的真實環境,也是我們演化的方向。
(作者為作家、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