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嚴震生/司法獨立,肯亞優於台灣
.薛承泰/世大運與日全食
.林中斌/拉古薩:自由繁榮和平的小國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方祖涵/槍口下,不滅的記者魂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2017-09-09 02:15 聯合報  周行一



這世界變化太快,訓練自學能力遠比傳授知識重要,因此談翻轉教育,要學生上課前自己學習基礎知識,再靠師生互動學習知識運用與深化。隨著網路科技,學生上網自學的部分愈來愈多,且師生不一定要在一個固定場合(如傳統的教室)裡互動,當學生可在網上學各種知識,在網上輕鬆與很多人互動學習時,不論是否認同翻轉教學,以傳統方法教學的教師價值,正受到極大挑戰。
朋友的孩子今年暑假上網學習韓語,她講給我聽時,我雖然不懂韓語,但必須承認,她講得蠻像一回事的;另外一個朋友小孩,上完台灣小學後到美國,覺得上學太無趣了,從此輟學在網上自學,十五歲就創業,十七歲被一個科技公司高薪聘去,他什麼都從網上學,連換家裡轎車的煞車皮也自己來,他也許是天才,但無論如何,他是不需要上傳統學校的。
網上各種新興學習工具、教材、課程正蜂擁而出,反映的是傳統大學回應社會需求的改變非常遲緩,為了應付挑戰,在網上提供學位課程的美國大學加速增加,儘管有些網路學程配合實體課程,但在網上學習趨勢應方興未艾,傳統大學面臨的挑戰才正開始。
當國際間年輕人失業率都普遍上升或工資調升遲緩時,大學教育價值受到質疑,但為什麼大家還要念大學呢?因為很多雇主仍以大學文憑作為篩選人才的標準,不像美國許多公司已發展出一套判斷人才的方式。在台灣,想要當公務員必須有文憑才可參加考試,甚至必須是某種科系的文憑才夠資格,考上後依學歷敘薪,私部門的工作經驗經常不算數。
當文憑仍舊是就業重要條件時,除非我們像微軟的蓋茲、蘋果的賈伯斯、臉書的祖克柏,充滿冒險精神與自信,絕大多數的父母還是會要子女念大學的。
當大學無法適切回應社會需求時,社會必須自己找出更好方法教育人才,事實上,大學的替代品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各種網路教育平台與實體教育機構,正提供比大學更有彈性、更實用的教育,而且很多人以其它方式,例如閱讀、長短期工作經驗,及與別人建立社群,培養自己所需能力。因此,很多人可能會因沒念大學而更好,但文憑這個「就業必備條件」迫使他們必須念大學,除了浪費時間外,也「保護」大學,使大學缺乏迅速調整回應社會需求的壓力與誘因。
政府經常是習慣改變的驅動者,如果修改法規,允許沒有學位的人也可報考公職,可能就會讓一批想考公職的選擇不念大學,這些自學能力強的,更有能力在巨變時代調適,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政府需要跟私部門學習,以新觀念與方法找到好人才,學位已經不是品質的保證,如果學位僅是謀職的參考條件之一,會有愈來愈多的人以自己方法學習,傳統大學與教師將被迫積極改變,教育品質將大幅提升。政府開風氣之先,雇人不再靠學歷,將是所有人的福氣。
(作者為政治大學校長)



.劉維公/台灣文創產業政策的唐吉訶德症
.范疇/爭論文言文比例?沒開竅吧?
.馬凱/天賜良機讓台灣再領風騷
.盛治仁/謝謝你的競爭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

經濟/新內閣施政 應「管對」不「管錯」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要戒政府「有分工沒合作」惡習
.聯合報黑白集.改革假話,莫過於此
.經濟日報社論.新內閣施政 應「管對」不「管錯」







經濟/新內閣施政 應「管對」不「管錯」


2017-09-09 03:4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昨天舉行院長交接,卸任行政院長林全(右二)在新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右一)陪同下與行政院同仁握手告別,林全並獲聘為資政。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余承翰/攝影

行政院新內閣三巨頭,院長賴清德(中)、副院長施俊吉(左)、秘書長卓榮泰(右)合影一臉笑意。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杜建重/攝影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走馬上任,內閣只有小幅改組。蔡總統期待新內閣成為「財經內閣」,並在五加二產業政策、前瞻計畫、勞工安全福利、產業人力和彈性、能源轉型和非核家園、稅改、長照托育等七項任務有所指示,以此來看,短期施政目標可望延續林全院長的政策基調。但外界更期待新內閣成為一個「戰鬥內閣」或是「全民內閣」。
其實,外界對政府的期待愈來愈多,睿智的政府懂得提綱挈領,只管應管的,不適宜管的委由市場或產業組織分憂,管理的程度也涉及成本及效益,絕非管得愈多愈深就愈好。日前,前院長林全在出席頒獎時就指出,政府要考量法規可行性,別讓業者法規遵循困難,「不該管的不要管」,讓產業能具備國際競爭力。相關部會的回應是:會請業者提出需要修正的法規,「從業者的需要來檢討」。
這件事的官民互動非常有趣,但其實正好反映了當前我國政府機構施政上的根本問題。顯然,林院長瞭解問題核心,也指示部會首長要調整施政方向;但政府機構卻無力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只能被動地徵詢業者,卻美其名為「從業者需求檢討」。政府若能回應業者需求當然是好事;但如果事事都必須由業者提出需求,政府才被動研究修改法規,那麼在產業變動快速、全球競爭激烈的今天,政府將成為一個「補網」型的政府,毫無「前瞻」可言。因此,對於什麼事該管、管到什麼程度?什麼事不該管,或轉給業者自管、產業公協會代管、放任市場競爭汰弱扶強,政府應有睿智的思辨能力,否則產業的前景堪憂。
今年春天,英國數位、文化、媒體暨體育部提出的「2017英國數位策略政策」,明列了七大政策內涵。看看他們的施政模式,再和我國政府財經施政模式比較,可以看出相當大的差異。英國政策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項:「打造世界級的數位基礎設施」,但第三子項立刻要「提出有效的法律規範」,包括強化基礎建設法規使用、改革「移動網路規畫法」加快基地台建設、提出「數位經濟法」來鼓勵共享。第四子項為「與地方社區合作」,由政府和地方社區籌組夥伴關係,包括學校和公共圖書館來擬定解決方案。第五子項提出「為所有人提供更優質的網路連結」,估計今年底前4G涵蓋率將達陸域面積98%,居民都能接收到4G室內訊號,明年底火車網路普及率將達90%。第六子項「全光纖與5G」中,英國政府將投入4億英鎊到「數位基礎建設投資基金」,發展全光纖基礎設施。為協助發展數位技能,已補助80萬民眾學習,年底前再補助15萬民眾,確保每位國民都擁有數位技能。
我們不厭其煩地列示英國方案,在於凸顯方案的幾個特點:一、以世界級為標準,有足夠的雄心壯志;二、以法規先行,創造有利產業發展的規範架構;三、有清楚的現況和明確的發展目標;四,建構完整的輔導網,不讓任何一個民眾或企業落單。唯有如此縝密的規劃和資源投入,才能確保在數位科技扮演重要角色的文創領域,讓英國繼續引領全球風騷、創造大量服務出口和就業。
反觀我國財經施政,相對之下弱點清晰:一、不以世界級為目標,不整併資源去管關鍵重點,但設定的關鍵計畫指標(KPI)卻容易達成;二、該管的法規設計「不管」、等出事再說,最好拖給下一任解決;三、「管」一堆錦上添花式的方案,缺乏清晰的全面性目標,輔導少數「示範案例」充數;四、交給外包廠商輔導,實施後有進步即可,落後者反正「沒人會管」。
因此,我國財經政策經常花了不少錢、有很多「政績」,但卻看不到「效果」。新內閣應引以為戒,戒慎恐懼地「管該管的,別管不該管的」。


聯合/改革假話,莫過於此


2017-09-09 03:4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教育部近日審議新課綱,文言文比例引發外界關注。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在課綱改革的吵鬧聲中,傳出台大在英國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行榜」已跌到一九八名的消息,遠遠被新大、北大、港大、東大拋在腦後。圖為台大校園。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許正宏/攝影



許多人聽到「改革」二字就肅然起敬,彷彿光聽口號,即已預見美好遠景。殊不知,有些改革只是政治人物的個人盤算,趁機要脅勒索,藉此壯大。有些改革,則是越改越倒退,例如廿年「教改」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最近在課綱改革的吵鬧聲中,傳出台大在英國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行榜」已跌到一九八名的消息,遠遠被新大、北大、港大、東大拋在腦後。有些民眾也許不以為意,認為只要自己好,沒必要「跟別人比」。但如果台大「跟自己比」,七年來它跌了八十多名。如此嚴重失速的下滑,大家還是覺得無所謂嗎?
台灣教改推動了廿多年,其間並數度砸下五年五百億的重金,但除了導致大學供過於求外,大學畢業生素質低落又普遍低薪,成為胸無大志的「小確幸」世代。廿多年來,在政治人物的主導下,課程越改越本土取向,目光越來越短淺,標準越來越低,教師越來越手足無措,世代競爭力越來越低。但政治人物仍不罷休,人民只得也任憑他們擺弄。
再看金融改革。扁時代進行了兩次金改:第一次金改花了一.四兆元,幫金融業打銷壞帳,並准許它們跨業經營,其實純粹是收拾善後。第二次金改名義上要促成公營機構民營化,並推動金融機構的大型化整併;結果,這卻變成扁家收賄的暗道,金融體質毫無改善。好笑的是,金管會正是當時的產物,現在民進黨又派出殺手高喊改革金融了。

聯合/賴清德要戒政府「有分工沒合作」惡習


2017-09-09 03:3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賴清德(右)8日接替林全(左)出任閣揆。總統府傍晚發布蔡總統聘林全為資政的消息。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揆賴清德昨天上任。新內閣人事異動幅度遠較預期為小,以立即進入狀況為原則,俾符合蔡總統希望在最短時間內「無縫接軌」的要求。如此一來,內閣改組的新意,也就消磨大半。根據蔡英文的期許,內閣團隊的重心將逐漸從規畫轉為執行,這似嫌消極。而對賴清德而言,更重要的是須先戒掉整部政府機器「有分工沒合作,有協調沒整合」的惡習,否則將難有所成。
林全請辭後笑得瀟灑,蔡英文也說一年多來路上小石頭一個一個被搬開了,新團隊會更快上軌道。這種說法,是故作輕鬆。事實上,一年多來,鬆垮垮的蔡政府始終是一副螺絲掉滿地的景象,行政效能始終無法提升,否則不會低迷指數爆表。而今,想要撐出新閣歡樂氣氛來「沖喜」,恐未必能如意。
一周前,芬普尼毒蛋事件還在延燒,政府不斷掛出食安保證,部會間卻相互打臉。由於部會各自為政,所以管理市場抽驗的衛福部宣稱安全無虞的報告,次日就被管理農場的農委會戳破。由於整合失效,所以食安辦公室雖啟動緊急應變機制,但地方衛生局發現全聯通路已經中鏢,中央仍搞不清問題蛋的流向。甚至,農委會與衛福部組成跨部會小組聯手出擊,卻摸不清有多少毒蛋四處流竄。一百五十萬顆芬普尼蛋,輕易攻陷了效率不彰、權責不清的食安體系,也暴露了蔡政府「有分工沒合作、有協調沒整合」的問題。
加速執行長照、托育計畫,是蔡英文交付賴清德的七大任務之一。但習醫的賴清德應該知道,兩周前衛福部擬設「長照司」的規畫案敗部復活,正是政府欠缺協調與整合的例子。追溯源起,林全上任前就決定設「長照局」,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也規畫設「長照司」或「長照署」;但新部長陳時中上台後,因關注目標不同,立刻喊停。長照服務的衛政和社政業務分屬「照護司」和「社家署」,另還涉及醫事、社保和國健等不同單位,因此導致長照單位無所適從。以組織重整打破本位主義,雖是常見手段,卻非絕對保證。對民眾而言,政府如何提供一個統一的諮詢對口單位最重要;否則,政府疊床架屋,就算成立長照司,民眾將仍輾轉於各自為政的大小衙門之間,求告無門。
托育計畫也涉及前瞻建設的資源分配,和長照一樣,都是蔡英文面囑賴清德的重大任務。但一個多月前,陳時中的「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才被蔡英文痛罵了一頓。蔡英文要求,公共托育需要整合性作業,行政院要有協調機制整合各部會,中央與地方的資源也要整合。
事實上,衛福部早就有「少子化對策辦公室」,但當前瞻預算加進少子化項目後,人們才發現,衛福部竟彷彿不知「公共托育覆蓋率」的重要,甚至拼湊出一個公托預算比「育兒百寶箱」還少的前瞻子計畫。可笑的是,前瞻計畫依組織分工,把○到二歲的孩子畫歸衛福部負責,把三到六歲畫交教育部處理。結果,陳時中拼湊的「建構○到二歲兒童社區托育計畫」遭蔡英文退回重修,但教育部的「三到六歲營造友善育兒空間」規畫,卻沒人管。至於「少子化對策辦公室」如何整合,各部會如何協調,也沒人細究。這般顧此失彼,如何能成事?
從食安破功、長照困境到少子化危機,在在顯示當施政心態只關注媒體效應,組織調整只能頭痛醫頭。何況,內閣中另一大問題,是一群什麼都管、就是不管整合,什麼都插手、就是難協調的「大政委」。如此,新內閣將如何建立責任政治?
在「文清體制」下,蔡英文和賴清德要如何磨合,是一大考驗;但整部政府機器分工合作與協調整合如何增進,是更大的考驗。民進黨能否洗刷「不會執政」之譏,關鍵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