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美中貿易戰 北京不宜硬碰硬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0776/web/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的高道德腔調與低民主素養
.聯合報黑白集/並不新鮮的「可頌」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美中貿易戰 北京不宜硬碰硬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美中貿易戰 北京不宜硬碰硬


2018-08-28 00:3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第四輪貿易談判在上周結束,從雙方的各說各話,反映華府和北京對問題認知還有很大分歧,貿易戰持續升高已很難避免。大家最關心的是,美國總統川普口中很容易打贏的貿易戰,對中國大陸經濟會有多大衝擊?對台灣波及效應有多大?未來會有那些變數?
迄今為止,美中貿易戰第一波各自向對方約34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已於7月6日生效;第二波約160億美元商品相互徵稅亦於8月23日實施,惟兩波共計500億美元商品相互徵稅,占中國出口總額約僅2.2%,且實施時間尚短,影響有限。後續具強大殺傷力的是,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清單已從8月20日開始進行六天聽證會,最快9月付諸實施。另外,美國對中國投資及技術輸出的各種限制,隨相關法案生效將陸續啟動;美國已對全球鋼鋁課稅,終極目標也是圍堵中國傾銷;川普不斷抨擊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今年10月中旬美國財政部最新匯率政策報告,很可能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些政策措施對大陸經濟的壓力將愈來愈大
中國大陸經濟基本面目前尚屬穩定,但貿易戰在一定程度上已明顯升高經濟的風險及下行壓力。今年上半年大陸GDP成長6.7%,但7月淨出口、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等紛紛下挫,估計下半年GDP成長可能降至6.3%;另調查顯示,7月大陸城市失業率從6月4.8%升高到5.1%,已接近官方上限5.5%。據專家估計,貿易戰可能造成大陸GDP減少0.7到1個百分點,明年大陸經濟穩定勢必受到更大挑戰。
金融面的影響也正迅速發酵,過去八個月,大陸股市下跌近三成,股市總市值大幅萎縮,到7月已將全球第二大市場地位拱手讓給日本;從4月迄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貶值9%,雖然可抵消部分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但不僅觸發資金外移的憂慮,也讓股市面臨更大下行風險,而且還造成進口物價上揚,對已經浮動不安的大陸社會構成更大壓力。
再從產業面來看,美國啟動貿易戰針對性最強的「中國製造2025」相關產品也開始受到影響據大陸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大陸機器人產量年增率從5月35.1%銳減至7月6.3%,明顯是受到工業機械和機器人零件被美國課稅的影響美國之音中文網更指出,大陸官員最擔憂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因貿易戰持續而將生產線移出中國,可能引發沿海富裕地區大規模失業和社會問題
這些客觀經濟情勢變化,顯示美中貿易戰對大陸經濟的影響正逐漸升高,中共中央在北戴河會議前召開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習近平作出穩就業、穩投資、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及穩預期的「六穩」指示,很明顯是在應對川普政府對中國一系列的貿易制裁措施各種跡象顯示,北京當局似已調整「不惜一戰」的態度,而從較務實的角度,希望和美國進一步協商以緩和貿易戰
美中貿易戰升高對台灣的影響至深且鉅,因為台灣高度依賴出口,尤其依賴「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模式,美中貿易戰對台灣本地廠商及大陸台商都將構成可觀衝擊,部分外國投資機構評估台灣受到的影響可能比大陸更為嚴重這也是台灣面對美中貿易戰無法隔岸觀火,而須高度警戒,全力因應的關鍵所在
從中長期看,美國發起貿易戰是防堵「中國崛起」威脅美國全球地位的戰略,而且是美國民主及共和兩黨一致共識,非僅川普個人意志,面對山姆大叔迄今在全球仍擁有的經濟優勢及強大科技力量,北京當局不「硬碰硬」,才是化解危機的上上之策而經濟是台灣的命脈,如何在兩強相爭下尋求新的出路,無疑是未來數十年我們須面對的最艱鉅挑戰







聯合報黑白集/並不新鮮的「可頌」


2018-08-28 00:0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右)主動高舉台北市長柯文哲(左)的手,為他打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邊力拚台北市長連任,柯文哲也一邊擴張「白色力量」版圖。泛藍方面,他與宋楚瑜合體成為「可頌」,還在市議會成立親柯的「台北監督連線」綠營方面,他拜見李登輝,拉攏了民進黨大老黃信介家族,時代力量也為要不要挺柯而引發路線之爭
不少藍綠出身的候選人,排隊找柯文哲站台為此,柯文哲推出個人「認同卡」,宣稱誰簽了就為其站台助選白色力量儼然成為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
問題是,「白色力量」到底是啥?柯文哲是醫師出身,但那些與柯結盟的政治人物一字排開,卻無一不是老面孔、舊人物,或者在政壇邊緣化,或者是地方派系,甚至還有掏空上市公司的人物;這算是「進步力量」的結合嗎?
柯文哲的「認同卡」,標舉財務公開透明為最高價值然而,柯文哲當市長也做不到公開透明,宋楚瑜當台灣省長時則以「要五毛給一塊」備受批評,柯在新竹縣力挺的徐欣瑩更是敬老津貼的擁護者。所謂的理念,也只是說說。
白色的「可頌」,其實混合了過期原料,不但走味,還變形。如果「白色力量」的品牌只有這點能耐,恐怕過不了可頌就是要「新鮮」這關。
柯文哲最近遭起底曾在兩千年總統大選投書,怒斥張昭雄為了名位放棄理念,擔任宋楚瑜副手這也許是檢驗「白色力量」的絕佳標準若只為了權力和名位,放棄理念向新興勢力靠攏,都不過是政客罷了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的高道德腔調與低民主素養


2018-08-28 00:1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德院長賴清德(中)到嘉縣勘災。 記者卜敏正/攝影



民進黨在野時留給民眾的印象是「好鬥」,在完全執政後,這項特質就變成了令人難以消受的「死不認錯」,表現在「八二三水災」尤為鮮明。南台灣淹水遭到批評,行政院長賴清德竟以「上帝論」高調駁斥批評者說,雨這麼大「哪裡能不淹水?」次日他雖道歉,依然高調宣示「責任我一肩扛起」,要求「藍綠停止彼此攻擊」這些發言,皆暴露民進黨無法接受批評的心態
民進黨在野時之所以「好鬥」,若是為了爭是非與公理而不得不為;那也意味,執政者的銅牆鐵壁確實不易撼動而今民進黨完全執政,也對在野黨設下了各種強取豪奪的限制;但面對「八二三豪雨」這麼一場殃及廣大百姓的水患,蔡政府竟以如此傲慢的態度來回應社會的抱怨,絲毫不能面對批評。民進黨的好鬥,表現至此,也就只剩強詞奪理與死不認錯了
「八二三豪雨」最大的破壞力,是瓦解了高雄和台南的「治水神話」,這是綠營長期執政的兩個神話城市。賴清德在尚未明瞭地方實際災情的情況下,即誇稱台灣「比日本更具抗災韌性」;並挑釁地說,請批評的人來「當上帝」,能不能說出雨要下在哪裡才不淹水。這句「哪裡不淹水」,不禁讓人想起國防部前部長蔣仲苓答覆軍中虐兵事件引發軒然大波的那句「哪裡不死人」蔣仲苓的發言如果是冷酷無情,賴清德的說法有比較人性嗎
為反擊台南治水破功,賴清德一出手就抬出「上帝」作為護身金鐘罩,這是台灣政壇罕見的高調作風賴揆的用意是要先發制人,先占據一個道德高地,擋住所有凡夫俗子的任何批評。問題是,南台灣今天面對的是已真實發生的災情,而不是一個假設性的情境,民眾的批評與質疑也都指向具體的政策和特定的建設;這些,都需要主政者作出具體的回應與檢討。然而,賴揆卻故意把問題做成假設性的哲學論辯,還祭出上帝當擋箭牌;莫非他真的自以為是「賴神」?
在首日的發言引發強烈抨擊後,賴清德次日向災民致歉他雖放軟身段,但發言仍充斥著道德高調仔細咀嚼,可發現其中存在著毫無意義的官僚口號,和違反民主精神的教條。例如,賴清德說所有治水的責任「由我一肩扛起,所有責難到我為止」,表面上看雖然很有肩膀,也勇於承擔;事實上,這卻完全違背「責任政治」的邏輯
論責任政治,首先必須區別治水是在哪一個環節失敗:是規劃設計錯誤,還是發包施工不當;是中央失能,還是地方失職;是水利部門出錯,還是建設及監督失當;是偷工減料,還是有人中飽私囊……。如果不認真釐清責任,並追溯源頭徹底檢討改正,卻只由閣揆籠統地宣稱「責任到我為止」,那樣的話,下次豪雨一來照樣淹水,問題永遠沒有解決的一天所謂「一肩扛起」,看似有擔當,但在需要講究專業的情況下,卻可能是和稀泥
不僅如此,賴揆還把社會對水患的批評,全都歸因於在野黨的惡意,並以「救災為先」要求在野黨「停止攻擊」這種回應方式,其實折射了賴揆不能接受批評的態度,也暴露他缺乏民主素養的真相,一如他當初拒赴台南議會遭彈劾民主運作的基本邏輯,就是讓朝野藉由攻防見真章,以求取國家的進步民進黨在野時好鬥,執政後又極力壓制在野黨;何以一遇水患傷民這等大事,卻想用道德高調讓對手住嘴,這是什麼民主素養
賴清德就任閣揆即將屆滿一年,隨著民眾對其決策檢驗日深,他的支持度也已越過了死亡交叉。原因無他,賴清德治理台南時的許多經驗並不足以援用全國,其道德光環則隨著施政成績不如預期而消逝。最嚴重的是,他在不經意間流露的傲慢和低民主素養,讓人無法領教

【即時短評】災後獵巫文化 是藍綠的歷史共業

.【重磅快評】當泰國消費我國的新南向
.【重磅快評】馬侃非完人也會犯錯 但是永遠去做對的事
.【即時短評】壞壞壞連三壞 蔡政府面對水災投不出好球
.【即時短評】災後獵巫文化 是藍綠的歷史共業

.【地方短評】區長加班費領好領滿 合法但不合情理
.【重磅快評】指派陳菊坐鎮 賴神有什麼委屈?
.【即時短評】為勝選妥協統派言論 時力藍綠政客化?
.【重磅快評】大官皮毛的治水認知只會讓災情更糟糕
.【重磅快評】泡戰之餘 可見過「日本經濟部」發文?







【即時短評】災後獵巫文化 是藍綠的歷史共業


2018-08-28 11:26 聯合報  記者周佑政╱即時報導
蔡英文總統日前到嘉義縣淹水區勘災,搭雲豹甲車前往勘災點。 記者謝恩得/翻攝



八二三暴雨南台灣多處淹水,副總統陳建仁在政府救災之際,卻與家人到金門度假3天,引發批評,讓人想起2009年莫拉克颱風期間,行政院前秘書長薛香川因當晚去吃父親節大餐,慘遭輿論圍剿下台的「經典案例」。台灣「災後獵巫」的政治文化盛行,卻也成為藍綠的歷史共業,誰都可能因天然災害成為政治收災戶
台灣社會存在微妙的災難政治學,舉凡颱風、地震、淹水,中央或地方首長,第一時間是否坐鎮災害應變中心,後續是否下鄉勘災,再到災害期間的發言是否夠溫暖,具備同理心,都是民眾與媒體關注的焦點
過去的災後獵巫史十分「豐富」,民國97(2008年)鳳凰颱風襲台,前台東縣長鄺麗貞率團赴歐洲考察,未能及時趕回台灣指揮救災,飽受各界撻伐,一年多後她尋求連任失利。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薛香川事件,當年還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更表示:「氣到想砸電視。」
民國99年(2010年)9月,凡那比颱風造成高雄淹水,時任高市長的陳菊當天下午回官邸睡覺,兩名副市長也回宿舍休息、參加喜宴,未坐鎮防災中心,陳菊被譏為「睡菊」,後來在市議會道歉。就連網友包容度最高的北市長柯文哲,民國104年(2015年)8月蘇迪勒颱風襲台,也曾因妻子陳佩琪在臉書說,「先生難得整天在家吃飯」,招致批評。
再對照這次南台灣豪雨,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先發制人」,在臉書爆料藍營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出席同黨議員造勢場合,熱舞狂歡,輿論尚待發酵之際,執政黨高層卻一一「自爆」。從行政院長賴清德的「台灣強韌抗災能力」與「批評的人可以讓他當上帝」等說法,到總統蔡英文搭乘雲豹裝甲車到勘災點,再到陳建仁的金門遊,都難逃這股災後獵巫風暴
面對各式天然災害,政府的防救災體系是否健全,理應是外界檢視與檢討的重點基於責任政治原理,災後追究官員的政治責任也是必要不過,從近年經驗來看,社會與藍綠卻只對災後獵巫樂此不疲。長此以往,下一次天災再來,根本性的防災問題,恐還是沒有解決。







【即時短評】壞壞壞連三壞 蔡政府面對水災投不出好球


2018-08-28 11:31 聯合報  記者徐偉真╱即時報導
行政院長賴清德聽嘉義縣政府簡報淹水原因。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卜敏正攝影



極端雨量造成中南部嚴重水災,一場淹水災難,除了沖出治水工事的不足,更讓政治人物紛紛現了形,豪大雨淹沒家園、淹死家禽家畜、打落農產品,但在上位者表現卻讓人失望,內閣失言、副總統全家出遊、總統坐裝甲車巡視災區,對照人民的遭遇家園、金錢的損失,政府這次的表現,就像前體育主播傅達仁的球評「壞壞壞,連三壞」
連日豪雨造成中南部嚴重淹水,行政院長賴清德面對外界對於治水無方的批評時,回應這麼大的雨,下在哪裡不淹水,看批評的人能不能講出來,讓他當上帝;蔡英文總統周末前往災區視察,居然站在雲豹裝甲車上向災民揮手致意,惹來現場民眾怒嗆「下來!總統你下來走走看」;內政部長徐國勇到警察局慰勤時也說,民進黨治水有效,災情才沒有太大,「沒有藥可以讓你永遠不感冒」。
面對上帝帶給人間的豪雨,主政者眼看民眾受難,應該基於職責,站在第一線對抗災難,讓社會的損失減到最小,但領導者救災不力,居然在裝甲車上巡視災區,一副皇帝出巡模樣,內閣不加緊腳步處理後續,連番的「上帝說」和「感冒藥」說,更是讓災民感冒到不行,而眼看不滿聲量高漲,還破壞體制要總統府秘書長坐鎮高雄。這場水災,從總統「失行」、內閣「失言」,再到總統府秘書長的「失格」,「治絲益棼」可以說是民進黨面對這次水災的最佳寫照
一個熱帶低壓,讓中南部災情慘重,民進黨大概也沒想到,握有大權的領導者在力抗大雨時,居然因為一連串的失誤引發政治暴雨,眼看年底選舉逼近,失誤可能會變成沖垮政權堤防的政治水災,但大咖出手,想當堤防卻成反效果,在極端氣候影響之下,未來天災發生的頻率可能更高,領導者真的應該放下政治考量,少噴點口水,多做點事情,才是當務之急






【重磅快評】馬侃非完人也會犯錯 但是永遠去做對的事


2018-08-28 12:48 聯合報  主筆室
越戰英雄、美國聯邦參議員馬侃罹癌辭世,而以馬侃祖孫三代冠名的美軍飛彈驅逐艦馬侃號,以降半旗的方式致哀。 美聯社



美國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25日腦癌辭世,死前對政敵投出最後一矛,遺願不要川普出席自己的葬禮,川普也以牙還牙,只意思意思降半旗一天,第二天凌晨,白宮即將半旗恢復正常,這引發了退伍軍人等社會各方團體強烈批評,川普只得屈服,白宮突然又將國旗改降半旗
馬侃是怎樣的人?為何在政治撕裂的美國,可以有跨黨派一致的尊崇?
許多悼念馬侃的文章,如果不是以「戰爭英雄」(War Hero)稱呼,就是誇他是政壇「獨行俠」(maverick),這是指他從政風格一以貫之:特立獨行、信念堅定
馬侃墜機成為戰俘,雖然起初英勇不屈,但後來也曾因受不了酷刑,而供出機組成員與轟炸目標,並寫下不名譽的自白書,他的將領家世,讓他受到特別優遇,也讓他拒絕受到特別待遇,五年戰俘的榮譽與恥辱,對馬侃一生有著長遠影響
也許人死為大,也許現在馬侃因為是川普總統最大的批評者,大家不願提他性格中矛盾的部份,但是政治人物不是神,他們都是跌跌撞撞,才走出自己的路,每個人都犯有不少的錯誤,這也包括了馬侃
馬侃的豐功偉業,此處不用重複,但是馬侃至少有三個政治錯誤,是很難替他掩飾的首先是「基定五人幫」﹝Keating Five﹞,馬侃在民國71年(1982年)接收了高華德在亞利桑納州的保守派地盤,當選聯邦眾議員後,與其他參議員一樣,也會照顧金主的利益,民國76年(1987年),他與其他四位參議員聯手施壓銀行監理單位,對Charles Keating的銀行放水,而基定則捐助了130萬政治獻金給這五人,參議院倫理委員會調查結果,認定馬侃等人「判斷不足」
馬侃視此為奇恥大辱,此後把推動政治獻金改革,視為自己畢生職志,他與民主黨參議員聯手起草法案,遭受兩大黨主流派強烈反對,直至民國91年(2002年)才通過立法,也因此得罪黨內高層及企業金主,在民國89年(2000年)爭取黨內總統提名時,不敵主流派屬意的小布希
第二,做為退伍軍人與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資深成員,馬侃是堅決支持攻打阿富汗,以及入侵伊拉克的,大多數的參議員包括希拉蕊,也都投了贊成票,馬侃日後承認這是個重大錯誤
雖然當時支持開戰,但是馬侃反對不擇手段,當時傳出美軍刑求戰俘,馬侃堅持立法規範對所有俘虜的「敵方戰鬥人員」,予以人道待遇,白宮希望他能把CIA轄下的恐怖份子除外,馬侃絕不妥協,沒有人比他更知道刑求的殘酷,他永遠跛腳,而且雙手無法高舉過頭部,連梳頭都需要旁人代勞,小布希只有退讓
第三件錯誤,是在民國97年(2008年),以共和黨總統提名人的身分,選擇了時任阿拉斯加州州長的莎拉.裴琳擔任副手,他真正屬意的搭檔是參議員李柏曼,但是兩個老男人,絕對政治不正確,選擇裴琳,是希望藉她的女性身份,以及保守派「茶黨原始教義」,吸引已經開始質變的共和黨員,馬侃選後對這個決定後悔不已
但是馬侃不是川普,即使他知道政治風向已經開始改變,川普那些倒行逆施政策,他也做不出來,他真正會做的,就像是他最後現身議場,不惜違抗自己的共和黨黨團,投下支持歐記健保的那一張關鍵票
馬侃一生想做對的事,也許不是永遠成功,但讓他心安,他不是不犯錯,但知錯能改,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才是政治家的典範







【重磅快評】當泰國消費我國的新南向


2018-08-28 14:26 聯合報  主筆室
泰國將大漲台灣簽證費,雙方不對等,代表我國新南向政策的一大挫敗。圖/中央社



就在我國政府決定延長泰國人民來台免簽一年後,泰國政府不但不對等開放我國人民赴泰免簽,從今年十月起,還將以加收470元「手續費」的名義,變相調漲我國人民赴泰國的簽證費用,此舉被外界視為泰國政府在打臉我國的新南向。
我國雖然把泰國當成新南向的重點國家,但泰國似乎從來沒有對等重視過,這從兩週前,被視為我國推動新南向的重要平台--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成立典禮中,泰國新任駐台代表通才,根本沒有到場與會,就可以明顯地看出。只是,泰國不重視新南向也罷,還一再地「消費」我國的新南向。
從簽證便利性來看,在目前東南亞國家當中,為了便利我國人民,大都實施上網申請的電子簽證措施,唯有泰國簽證最為不便,等待時間也最長,其必須要到泰國駐台辦事處辦理簽證,而且還要收件取件各去一趟而如今泰國政府不但不思如何簡化程序,還以簽證人數過多為理由,來成立委外機構作為提高簽證費用的藉口對照我國政府卻一再地延長泰國人民來台免簽,實是熱臉貼冷屁股
再從簽證費來看,在泰國提高赴泰簽證之後,個人簽證將從現今的1,200元調漲至1,670元,而團體簽證更高達1,970元,如此一來,泰國簽證將高居所有東南亞國家簽證費之冠,而泰國一直是我國赴東南亞旅遊的首選,最近我國航空公司才又剛開通台北清邁航線,還在報紙大登廣告加以招攬,而如今泰國政府卻以辦證人數過多為理由,變相提高簽證費用,這實是把我國人民當成提款機
而政府面對此事的心態,也相當可議,當國內旅行社就泰國政府提高簽證費用一事,詢問新南向辦公室時,新南向辦公室卻以並非執行單位,而要他們詢問外交部,而外交部則表示將與泰國駐台代表處協調由此可見,泰國政府在提高簽證費用一事,並未事先告知我國政府而政府在面對此事各單位卻以踢皮球心態處理,這也難怪泰國政府會一再地軟土深掘
470元並非大錢,但這卻是台泰兩國極不對等關係的一大寫照,它代表著我國為了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委屈求全,更是我國新南向政策的一大挫敗

聯合筆記/要受人喜歡或受人尊敬

.水患 教我們謙卑、謙卑再謙卑
.蓋滯洪池防災 不如增強國土韌性
.各掃門前雪 砸百億治水也沒用
.台灣浮浪貢 宰相浮浪講
.願景回響/青銀共好策略:漸進式退休
.避免斷交骨牌 兩岸需正常交流方案
.聯合筆記/要受人喜歡或受人尊敬
.開學了,直升機父母放手吧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要受人喜歡或受人尊敬


018-08-28 00:14 聯合報  蕭白雪
前宜蘭縣長陳定南的勘災舊照今天被po在網路上瘋傳,對比蔡英文搭裝甲車勘災被嗆,陳青天讓災民感動。圖/翻攝陳定南教育基金會網站



最近前法務部長陳定南過去的作為不時被提起,想起他當年常講的一句話,「如果受人喜歡和受人尊敬無法兩全時,我寧願受人尊敬」。
不少陳定南的老部屬,最近都有些感慨,不管是提起陳定南在宜蘭縣長任內對環保、國土規畫的理念,讓宜蘭如今仍是台灣宜居之地還是他在抗拒權貴、拔擢人才等方面的無私堅持,都曾讓他得罪不少人;但當同時期的政治人物陸續被掃入歷史灰燼,有多少人能一再被提起、被懷念?
陳定南的政治聲望在宜蘭縣長攀上高峰,甚至代表民進黨出馬角逐台灣省長法務部長初期也曾因掃除黑金的幾件指標性案例,讓他曾是名列內閣享有高民意支持的部長之一
儘管在法務部長後期,許多難以控制的狀況,讓他在黨內外飽受責難,最後選擇辭官回鄉參選時,卻已時不我予。
罕見的是,儘管辭世已逾十年,如今卻仍不時會被提起;在他辭世十周年紀念會上,有人寫下這一段話他從不追求歷史定位,卻永遠受人尊敬
記得他法務部長任內,不時談起在擔任宜蘭縣長期間,常帶著工具、隨時外出檢驗鋪橋造路等各類工程品質,還有抗拒財團掠奪國家資源等過往
在陳定南人生後期,有次到台大醫院病房探視他,談起他在部長期間,曾有黑金指標性政治人物找高層想喬司法案件,當時連政壇喬王都只能回應,「對陳定南沒辦法」,語氣中透露著一絲驕傲
相較於有些擅於利用權力廣結人脈、到處做關係,尤其為權貴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的政治人物陳定南的行事風格,在政壇上發展,不只容易樹敵,更少了許多願意協助他更上層樓的人脈與資源
南澳電廠爭議,讓人想起陳定南當年力抗六輕在宜蘭設廠的過往;最近的政治人物勘災爭議,陳定南當年的一張照片又引起討論;但誰記得當年他要抗拒多少壓力與批評,才能守住如今令人懷念的身影。
對現在許多政治人物來講,為爭取選票與競選經費,或選擇迎合眾人喜好、金主需求,「受人喜歡」或許是維持在政壇生存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
只不過,選擇做讓人喜歡的事,未必能在歷史贏得尊敬

陳亮恭/長照,你的答案是產業思維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陳亮恭/長照,你的答案是產業思維
.葉銀華/公股金控真的表現比較差?

.王健壯/台灣轉型正義四不像
.嚴震生/川普執政下的美國KKK政治
.蘇蘅/震撼廣告 真是不敗的公關操作?
.沈呂巡/「八二三」六十年的外交啟示
.黃介正/強權博弈一甲子後的台海
.薛承泰/八二三的最後記憶
.趙春山/當那杯咖啡「變味」的時候

.陳立恆/台灣走出去,也需要一個好「禮」由
.方祖涵/波利泰尼的網球夢
.盛治仁/好好張開眼睛,迎接AI新世界
.李清志/享受寧靜與孤獨的旅行
.王正方/政治要為體育服務
.周行一/試著寫一篇論文吧!
.林中斌/美國選舉:多數服從少數

.王健壯/兩岸都該踩一下煞車
.葉銀華/促進股東行動主義
.洪蘭/誠信崩解 再多美德也換不回
.王文華/要當老闆?先打電玩!
.盛治仁/當了父親,更能體會父親的愛
.馬凱/川普畫虎 可比雷根?
.施振榮/台灣產業發展新策略

.黃介正/難如登天 易如反掌
.趙春山/台美軍事交流的政治意涵
.嚴震生/川普,同性戀?不,是同性社交!
.陳亮恭/正是時候定義老
.方祖涵/數據時代的新規則






陳亮恭/長照,你的答案是產業思維


2018-08-28 00:03 聯合報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台灣是亞洲僅次於日本,最早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國家。隨著創新的商業模式推陳出新,挑戰台灣傳統的養老照護思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看了標題,在扣我「企圖商業化長照」或「壓榨窮苦失能長者」這兩頂大帽子前,請先看清楚本文關鍵字,是「產業思維」而非「商業化」。
「產業」的要素包括產品、人才、資金與市場四個重點,這些要素放在長照討論也沒有違和感,讓我們以產業發展的思維來想想長照的困境與解決方案:
長照服務本身就是這個產業的產品而所謂的產品除了有技術創新之外,更重要的是貼近市場與使用者,也就是所有服務必須契合使用者需求來思考
過去政府規劃長照時,面對的是地方政府、長照服務業者、團體代表與專家學者,直接面對使用者的機會比較少,所以設計出來的產品與流程,因民眾沒有直接使用過,或許未完全貼近民眾需求。然而,企業推出商品前會做好市調、設計、行銷規劃才上市;但政府補助的長照是獨門生意,不合用也只能邊罵邊用
長照的人才缺乏,眾所周知,因為他們被規劃為人力而非人才人才需要培育、養成、職涯規劃,而非單純的保障長照體系的服務人才包括工時人員與正職人員工時人員的需求用固定月薪去要求,反而將他們推離服務場域;而正職人員需要的是職涯,需要清楚未來的升遷與工作目標。超商有許多年輕人投入,但雜貨店卻日漸式微,規模經濟與人才發展製造出兩者間的差異人才需要的是舞台與未來,不是單純的薪資保障
產業發展需要足夠的資金,長照若是仰賴稅收的公共服務,政府就得穩定財源,當政府穩定財源後.接受補助的機構口袋不深,缺乏穩定營運資金,又無法以中小企業的身分向銀行貸款,僅能仰賴捐款與抵押資產籌措營運資金,這是把長照服務公共化後的缺點。
傳統長照業者規模小,要把雜貨店開成連鎖超商的本錢不夠,又怕企業以托拉斯的形態出現。這年頭,連高度社會化的北歐體系,企業在政府訂好規範後進入醫療與長照已是常態,少了企業的量能與發展前景.仰賴政府預算使大家成為廣義的公務員,面對補助的變化,發展自然受限。
長照是高度規範的特殊市場,對象是弱勢且需要協助的長者,政府又以推動居家及社區長照為主,長照業者的服務量難以提升且深入社區服務需要人力與物力,是營運成本極高的服務產業,加以服務對象的特性,無法以獲利模式思考因此,必須讓長照業者在提供弱勢者照顧之餘,開拓其他具有合理獲利的市場服務,讓產業發展變為可能,當政府的制度上傾向福利補助思維時,也會少了產業發展的契機
經濟學是講究需求與供給平衡的社會科學,但也是人性表現的行為科學,這種人性的行為表現不只出現在經濟領域,而是所有領域。產業發展的成功需要很多因素,這些因素套用在長照發展也不相悖,政府的角色在於確定立場與制定規則,多元參與發展,避免服務公共化。
政府這兩年在長照制度設計上竭盡心力,令人不忍負評,但快速增加的高齡人口是我們無聲的壓力,企業界的創新思維可跳脫框架,兼顧產業發展要素的長照才是永續發展之道。

名家觀點/政府可以不必歧視高齡

名家觀點/政府可以不必歧視高齡


2018-08-28 00:33 經濟日報  陳冲(作者是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


高齡者較少上網評論,但不表示沒有抱怨,近一年來私下聽到不少高齡友人對施行甫滿一年的「高齡強制換駕照」表示不滿。當然關切高齡╱長輩行車安全是一項美意,但施政不宜見招拆招,又欠缺配套與整體宏觀的視野。尤其近年來高齡者身處退俸減少、房地增稅、長照無著的窘境,更添備受歧視之感。
記得一年多前,交通部即有意無意釋放出老人交通事故較多的訊息,並列舉國際上管制駕照的措施,卻忘了法治國家剝奪人民(尤其是長期貢獻稅收的長者)權益應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制度上路後,交通部在網站上針對高齡駕駛管理有如此的背景說明:「75歲以上高齡駕駛人之A1道路交通事故自101年的97件成長至105年的103件」,用五年6%的增長暗示老人駕車危險,恐嫌粗略。如對照同期汽車肇事件數在101年為107,891件,而105年是130,815件而言(成長21%),應該不能佐證必須換照或再測試的是75歲以上人士。
去年上路的新制,最令人不解的是,於7月前已屆滿75歲者不必適用強制換照規定,反而是7月後屆滿者才適用,形成年輕者強制換照,而年長者(甚至八、九十歲者)反而豁免的奇怪邏輯。
依官方的說法,已滿75歲的人太多,作業不及,理由恐嫌牽強,而既然行政人力不足,是否更應依交通部主觀「年齡高、風險高」的推理,由較年長者開始推動?閱畢交通部網站,益發令人迷惑!
本文無意否定交通部發願的初心,但認為在這Disruptive Technology(顛覆性科技)盛行的數位時代,交通部的決策何不增加一些數位思維?上月東吳大學企管財經講堂舉辦第3季第五場研討會,其主題放在「無人車,經邀各方專家由技術設備、試驗場域、人工智慧,社會衝擊及商業模式進行討論,然對無人車究竟何時可以上路?為社會帶來何種新風貌?甚至台灣本身能否研發無人車等?無人可以精確預測
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對自駕車分為0至5級,要真正「無人」上路,誠如我另文所述須達第4或5級。當天主持研討會時,其中針對台灣環境有一項結論:我國應以研發自駕汽車來帶動相關技術乃至感測設備的升級,如能研發至第3級,就可配合「有人」駕駛,大幅提高行車安全。
本年4月英國金融時報刊出一幅大型圖表,顯示全球11大汽車製造商、八家叫車平台、六家科技大廠,分別結盟以自駕車為中心結合AI、車聯網、共享平台、電動車進行研發。台灣如有意單打獨鬥,固然勇氣可嘉,但是否能在高手雲集下殺出一條血路?所以研發無人車或可是佯攻,提高科技水準與行車安全,應才是真正目的。
無論如何,以台灣科技實力,尤其是感測方面的技術,發展至第3級應該相當樂觀。交通部於高齡駕駛決策前,似應與經濟部(轄下有工研院、資策會、車測中心)密切溝通,如能在整體計畫中納入75歲以上、駕駛SAE第3級車輛不必換照的選項,不但毫無歧視高齡的爭議,也可突顯對國內自駕車研發的企圖心,更能大幅提升交通安全。至於第3級以上載具尚未問世前,則應整理數據,配合整體規劃,提出友老交通方案(例如:長者接送、偏鄉客運、綠燈秒數、捷運電梯等),以安人心,率爾強制換照,恐有失厚道。
順便一提,「經濟學人」雜誌本年曾訪問日本豐田汽車,該公司表示不急於效法同業完成自駕車,但願全力研發能增進行車安全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以因應日本老年化社會,相信這才是維護高齡尊嚴與身心健康的較佳策略。

陳冲

長期觀察台灣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陳冲,擁有業界與官場豐富的負責人資歷,評論時事旁徵博引,常有發人省思的獨到見解,尤其對於金融事件的剖析精闢,素有「金融才子」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