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落實ESG 強化企業競爭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又蓄意欠缺。

◆  聯合報社論/當陳其邁、鄭文燦、林右昌都選擇逆時中
◆  聯合報黑白集/也該開放了
◆  經濟日報社論/落實ESG 強化企業競爭力






經濟日報社論/落實ESG 強化企業競爭力


2021-08-02 00:30  經濟日報 /   社論
在環保意識抬頭、疫情助攻,以及各國政府相繼推出的政策紅利加持,ESG已經是無法抗拒的長期投資趨勢。路透


近年來,全球日益重視暖化、氣候異常與環境汙染等問題,不只讓ESG議題成為國際輿論主流、企業爭相表態推崇,標榜ESG概念的理財商品更是不斷出籠。簡單地說,ESG即指企業經營思維與策略會著重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公司治理)概念,現今更常被合併成一個永續發展的綜合指標,提供各界判別企業是否善盡社會責任。

只是,儘管愈來愈多的投資法人與個人開始在投資時,更關注所投資企業在ESG的執行情形,但攤開公司年報可發現,大多數企業即使遵照國際組織或當地政府的永續投資或會計準則揭露其ESG相關作為,但這些洋洋灑灑的敘述,未必能轉化為衡量企業投入ESG的績效與其衍生的投資價值。而公司財務報表也依循傳統會計方法編製,對諸如能源使用管理、氣候變遷風險承受度、勞工問題、產品責任、公司治理是否健全等ESG議題則未加以整合納入。

針對這種情況,紐約大學stern永續商業中心建立一套企業的「永續投資報酬」(ROSI)分析框架,以將企業的ESG策略和其財務表現加以橋接,讓企業對現行及計畫中的永續投資項目能有更好的掌握。

也就是說,企業將ESG的永續項目嵌入公司策略及營運,可增進客戶的忠誠度、勞工關係、公司創新、媒體報導、作業效率、風險管理、行銷、供應商關係、關係人的參與等各個層面,從而引申出更強的獲利率、更高的公司價值,以及較低的資金取得成本,最終將為股東及社會創造更高的價值。

為達成前述成果,企業將ESG融入組織的型態可包括七大類:一是系統性與持續性地評估特定且重要的ESG因子及關係人利益;二是制訂公司的ESG目標及其關鍵績效指標(KPI);三是定期公開ESG的KPI目標及經外部審查的進程報告;四是提高公司員工支持ESG目標的責任心及誘因;五是公司在分配投資資金時,切記對永續發展的承諾;六是關鍵利害關係人堅強及持續地參與長期ESG策略擬定;七是投資人積極參與公司的長期、永續管理策略。

再者,目前投資大眾評估一家企業的股票是否值得持有時,仍多以該企業市占率、獲利能力等傳統財務指標作判斷。一如前述,可量化的財務指標較易評估與作出投資決策;另一方面則是企業尚不習慣將「非會計」的ESG數據,藉由法說會等正式場合公開說明,使投資人無法取得企業執行ESG績效的具體資訊。

湯姆林森(B. Tomlinson)等人於今年7月出版的《MIT史隆管理評論》中撰文建議,除了財報數字表現之外,企業應更周全地將ESG議題整合到法說會中,像是提供ESG與公司最相關財務問題的KPI,以及將公司的ESG績效與其財務績效連結起來的季度更新數據,以利與市場分析師溝通討論。此舉不但有助企業本身ESG的推動,更有利外界對企業形成良好評價。

此外,由於對ESG相關議題的披露,將促使公司內部開展跨部門、跨職能合作,高階管理階層亦可召集公司ESG團隊定期開會,以匯集與檢視相關團隊工作成果;也可將ESG的監督交由董事會轄下的特定委員會負責,或直接將ESG寫入董事會職掌。

要言之,在ESG概念於全球蔚為風潮,若企業懂得讓ESG議題與財務業績的連結關係加深,又善用每季財報與法說會等管道闡釋ESG議題對企業獲利所作出的貢獻,則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管理團隊會與其他企業出現差異化,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尤其是在資本市場愈發重視企業ESG績效的情勢下,兩家有類似財務表現的公司,在傳統分析上可能難分軒輊,但加上ESG分析後高下立判,在在突顯出ESG之於企業經營的重要性。










聯合報黑白集/也該開放了


2021-08-02 04:02  聯合報 /   黑白集
雙北餐飲近期是否開放內用成民眾關注焦點。圖/新北市經發局提供


晚了其他縣市一周,雙北在全台防疫降級一周後,今天也將宣布餐廳可以內用。這對雙北的六百六十多萬人而言,是個好消息,意味人們距離回歸正常生活又更近一步,那些以此維生的店家也能逐漸重返經營軌道。

許多民眾擔心,一旦開放,疫情會不會捲土重來?從國外的解封經驗,這確實是個隱憂。但目前,「學習與病毒共存」已成各國的新趨勢,不再追求「完全清零」。對台灣而言,要在防疫與經濟之間取得平衡,恐怕也只能如此。

往好處看,台灣民眾已養成戴口罩的好習慣,又懂得保持社交距離及彼此提醒。這點,比起西方國家的解封經驗,應該更令人放心。重要的是,政府的邊境管制要確實,普篩的原則不能打折,店家的防疫措施不能敷衍了事,開放的成果才能維持。

曾有民代嗆稱「全台在陪雙北坐牢」,把封城的不便全推給雙北,這是在幫中央甩鍋。事實上,如果中央的決策草率,明知防疫有漏洞卻不修補,地方本事再大也接不住漏網者。

從「回歸正常」的角度看,應該重新開放的不止餐廳。許多公共設施及戶外活動,只要訂出適當的指引,都應該持續開放,不能再剝奪人民的自由。包括醫院的管制,五月間宣布關閉的安寧病房迄今仍未開放,難道現在已無病人需要安寧醫療?











聯合報社論/當陳其邁、鄭文燦、林右昌都選擇逆時中


2021-08-02 04:00  聯合報 /   社論
民進黨執政縣市「逆時中」,禁止餐廳內用,商家期待落空,高雄市長陳其邁日前為此兩度道歉。記者徐白櫻/翻攝


地方政府為疫苗問題頻頻槓上中央。最近指揮中心堅持,所有人員施打第二劑都必須上疫苗平台預約,而地方則主張應採「長者造冊」原則,因而引發新一波「逆時中」亂流。高雄市長陳其邁帶頭與中央不同調,主張造冊施打,桃園市長鄭文燦等建議雙軌並行,基隆市長林右昌也加入「造冊」派。稍早地方與中央對微解封措施已出現不同標準,如今連疫苗施打都不同調,顯示中央距離基層民意越來越遠,雖然大權在握,卻已難以推動政策。

地方一再集體逆時中,最主要原因是疫苗不足,中央又朝令夕改,不但民眾難以理解,地方政府也難以配合。這次地方與中央唱反調,主要是許多長者不會上網或沒有手機,無法上預約平台登記,這是數位落差的現實問題。現在,陳時中卻要求地方「不如到府幫長者上網預約」;他以為地方的人力那麼寬裕嗎?陳時中一向強調,大家「照中央計畫走,不會出問題」;但如果中央罔顧地方執行的困難,地方也只能被迫「逆時中」,以求完成任務。

陳時中要求民眾一律上網預約接種,無非是要把疫苗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上。相形之下,地方政府要求採造冊接種,則是出於服務鄉里的精神,知道自己轄下哪些人口可能遭到制度性的遺漏。再說,唐鳳設計的預約系統規則千變萬化,別說長者,一般民眾也常不得其門而入。陳時中要求所有民眾都上網預約,豈非刻意讓長者被網路預約系統漏接?

尤其,指揮中心最近在預約系統新增了高端疫苗的選項,但目前唯一勾選高端的民眾僅十二萬人,約占一・三%,顯示民眾對該疫苗的不信任。現在,中央要求地方幫忙到府協助上網,莫非是要利用長者對勾選系統的生疏,趁機推銷高端?更矛盾的是,陳時中一邊衝刺疫苗覆蓋率,千方百計要達成總統宣示的目標;但另一方面,他又責怪地方「打太快」,導致疫苗不足。試問,如果不是地方疫苗打得很快,他宣稱的三成覆蓋率要從何而來?

蔡政府自詡「有政府會做事」,現在已被民眾識破,其實是「有政府亂做事」。「亂做事」的政府,最拿手的甩鍋本事正是「滾動式檢討」,隨時可以為自己的朝令夕改卸責。例如,指揮中心原將施打對象分成十類造冊依序施打,但這種分類僅滿足了第二類的官員兩劑施打不受影響,疫苗預約系統建立後開始天下大亂。一般第九、十類人員都打完了,原應優先造冊的對象如教師、補教人員反而輪不到,數百萬相信政府單選莫德納的人也可能第一劑都打不到,連勾選AZ的施打者第二劑都可能沒著落。如今看來,政府的疫苗施打政策反強化了民眾被剝奪感與危機感,也有越來越多人相信,政府是以為高端護航為先,而非為了全民的防疫。當越來越多工作場域以接種與否作為進出與復工依據時,疫苗施打已成了政府必須保障的基本人權;但民眾連「殘劑」都搶成一團,政府官員不慚愧嗎?

中央的末稍神經遲鈍,地方首長卻能嗅出基層民眾的怨氣。台南市長黃偉哲在民進黨中常會反映疫苗配送能量與預約系統出現落差,陳其邁、鄭文燦、林右昌都堅持造冊為民眾接種,原因皆在此。一波波疫苗之亂,源頭包括執意扶植國產疫苗的蔡總統,包括愛管事又不肯負責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乃至沉浸在「號令天下」演出快感的陳時中。但是,當綠營縣市長都開始「逆時中」,這些自以為是的官威還能暢飲多久?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小心間諜就在你手邊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又蓄意欠缺。

◆  蹭奧運熱度 「迷因政客」現形
◆  郭董可為體壇做的三件事
◆  別讓罰單製造機殺紅眼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小心間諜就在你手邊
◆  晚買會後悔? 慎防房市焦慮症
◆  普及轉播 助台灣奪更多金牌
◆  疫情暴露出認知症政策錯誤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小心間諜就在你手邊


2021-08-02 04:05  聯合報 /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台灣在近日傳出有上百名使用即時通訊軟件LINE的政府人士及各黨派政客遭駭客攻擊,並有用戶信息遭竊取。圖/德國之聲中文網


報載國內多名政要的 LINE 帳號遭駭,攻擊手法與牽連用戶仍調查中,推測原因可能是國內政治偵防、對岸駭客入侵,或是全球性的網路犯罪與攻擊。

稍早之前,多家國際媒體報導以色列科技公司所研發的間諜軟體 Pegasus飛馬)入侵手機後,就能讀取簡訊、竊聽通話、跟蹤用戶、竊取密碼、蒐集行事曆及檔案資料、啟動鏡頭及麥克風等,使受駭者的隱私完全暴露。厲害的是,它透過「零點擊」的釣魚方式,讓人不吃魚餌也會上鉤,簡直無從防範,迄今已有多國政要、媒體記者及人權鬥士被飛馬鎖定。

其中,摩洛哥政府涉嫌以飛馬監控法國總統馬克宏十四位部長,迫使馬克宏立即更換手機和電話號碼反諷的是,摩洛哥的監控名單還包括自家國王穆罕默德六世首相奧斯曼尼,如此禍起蕭牆並不意外,因為先前已有多個案例顯示,這些駭客工具的使用者,往往就是被駭者自身所屬的政府。

飛馬的設計初衷,是讓政府機構能監控可疑分子,防範其犯罪行為與恐怖行動。面對這次間諜軟體攻擊事件,飛馬製造商辯稱,如果有人酒駕肇事,你不會去質問車商,而是去找開車的人。然而,間諜軟體如同武器一般,這種說法實是引喻失義。故七月底時,以色列國防部長親赴巴黎,向法國澄清指控,並強調該軟體僅限於政府部門的合法用途。不過,由政府情治單位自行畫定合法用途的界線,其實是非常危險且有爭議的,因為間諜軟體威力十足,可能被用來監控政治敵手與公眾人物,淪為打壓異己的工具,破壞了民主精神。

間諜軟體在使用者不知情下,遠端蒐集、監視、控制智慧裝置,包括桌機、筆電、平板、手機等,你我都可能是下一位苦主。透過智慧裝置,你能與全球數十億人口即時交流,但這也意味者,有數十億人可即時連結到你的智慧裝置。在這人人身處鬧區的數位江湖,若有不速之客可以隨意潛入你的智慧裝置,神出鬼沒侵門踏戶,你安心嗎?機事不密禍先行,銅牆鐵壁路不通,如何在便捷與安全間取得平衡,考驗著每一個組織及用戶,大家務必留意智慧裝置的保密設定、版本更新及安全檢測

Pegasus 本是希臘神話裡的一匹駿馬,曾為主司藝術與科學的繆思女神坐騎,其蹄子所踩踏之處,汨汨湧現詩人靈感的泉源,而後飛馬奔向天際,化為星空的飛馬座。如今同名軟體飛馬下凡,威震天下,史詩級資安攻防戰事才剛開始。











蹭奧運熱度 「迷因政客」現形


2021-08-02 04:05  聯合報 /   蔡哲明/博士生(新北市)
波波漫畫


東京奧運使得全台灣民眾陷入賽事風潮,政治人物紛紛在臉書發文高呼加油博取聲量,尤其總統蔡英文從「經濟艙」事件到「台灣隊」正名重回高峰,奧運跟風也再現了「迷因政客」。

作家道金斯自私的基因》提及「迷因」一詞,嘗試解釋文化資訊的傳播方式,透過模仿表達思想、行為以及風格,只為傳達特定主題、意義或是現象;即便漠視國內選手培養訓練以及運動組織整體薄弱,政客依舊可以為了個人聲量譁眾取寵

回想我國奧運代表團戴資穎等選手被安排搭乘經濟艙前往東京參賽,引發各界撻伐,從總統以降到行政院長、教育部長以及體育署長紛紛公開表達歉意,一旦外界焦點專注經濟艙與商務艙的層次,反讓政府長期漠視體育改革淪為蹭聲量;透過一種短期操作發文形式,認為結合奧運賽事,便能吸引民眾目光,轉化成為政治聲量

DailyView 溫度計》調查「帶領東京奧運討論度」的熱門關鍵領袖,總統蔡英文 FB 與 IG 發文獲得的關注度第一,其次為屏東縣長潘孟安,副總統賴清德則拿下第三,執政團隊似乎已經一掃經濟艙事件的陰霾;而從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打錯桌球混雙選手鄭怡靜的名字、民進黨立委吳思瑤錯置舉重金牌得主郭婞淳為陳玟卉,也讓這一批「迷因政客」一一現形。

奧運跟風再現迷因政客」,為了個人聲量不惜譁眾取寵,迎合民眾喜好樂當一日賽迷,也掩蓋了體育改革無為而治














郭董可為體壇做的三件事


2021-08-02 04:05  聯合報 /   余宗龍/中興大學教授兼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長(台北市)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從2013年起支持莊智淵「青年選手十年計劃」,每年約新台幣600萬元經費。圖/取自郭台銘臉書


我國運動菁英閃耀東京,引起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的關注,建議政府應提高奧運獎金,造成各方熱議。郭董曾慷慨資助基層棒球隊,充實設備,助躋身強隊之林;也默默贊助培育桌球選手,逐漸開花結果;運動員不服輸、努力不懈,拚搏到底的精神典範與郭董的創業家精神相似,應頗能引起共鳴。因此,吾人認為他的關心絕非虛情假意,想蹭熱度拉聲量,且他若能持續地投入運動的發展,絕對會是我國體壇之福,針對目前政府及運動協會長久無法施行的作為,整合資源、提出解方。

只是,奪牌選手已享有國家高額獎金、未來商演機會,也可能有終身教職附加價值郭董可以著眼之處,應在得獎用心栽培改善台灣運動環境。與其事後加碼一億獎金來錦上添花,倒不如參酌以下三個方向,方為達到雪中送炭的效果。

一、推動新國球的職業化羽球和桌球在國內參與人口多,如今揚威奧運為國人帶來快樂和希望,高收視率已培養觀賽人口,可望成為新國球。所以,若郭董願意出手幫忙,積極推動職業化,把握這股熱潮,讓旗下關係企業成立球隊,並鼓勵更多大企業投入運動贊助,趁民心可用,帶動相關事業蓬勃發展,創造更多工作機會。當家長看到投身運動將來有前途,才會鼓勵更多學子參與訓練,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二、整合旗下教學平台助學習不中斷:運動員因為求學階段專注備戰於練習、比賽,導致經常中斷學習,造成出路極窄的話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浮上檯面。建議郭董可以積極協調旗下的基金會目前供弱勢偏鄉使用的線上教學平台,供運動員彌補因為備戰各種賽事下,而中斷的課程使用。養成學生運動員學習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亦有助於理解比賽;將來在華麗轉身淡出賽場後,亦能轉入其他領域服務。

三、發展職工運動,解決流浪教練的問題:優秀運動員在榮耀過後,欲把專業傳承給後進,轉任學校專任運動教練,但實際執行上因政府經費有限,造成僧多粥少的現象,流浪教練滿街跑。郭董若想要讓退役運動員發揮所長、適才適所,登高一呼發展高科技業職工運動,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將公司或工廠的閒置空間,由教練規畫營運,並安排合宜的課程,打造幸福企業。發展職工運動對於員工、企業皆有正面的幫助,研究顯示員工若有運動習慣,會有健康的身心發展,以及出色的工作表現












別讓罰單製造機殺紅眼


2021-08-02 04:05  聯合報 /   陳宏達/高檢署主任檢察官(台北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交通部日前在行政院治安會議報告交通道路安全事故分析及改善對策」,提到近年交通事故傷亡人數逐年升高,受傷人數從一○六年的卅九萬人,到一○九年增為四十八萬人;死亡人數更自一○六年的二,六九七人,增至一○九年的三千人,令人怵目驚心。其中個別的原因雖然多端,但交通執法的偏差,則是重中之重

這些傷亡人數是不是可以減少並改善?答案是肯定。交通執法單位如果漫不經心、亂槍打鳥,五分鐘熱度,必然節節攀升;反之,認真關注、對症下藥,專業、積極執法,自然下降。根據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所提出的霍桑效應理論,主事者越關注、越重視,結果越能符合期待。對治犯罪問題如此,改善交通安全問題,亦然。

媒體經常報導諸如「交通罰款大豐收 連三年超收高達廿二點三億」,主事者也沾沾自喜,因為大大增加國庫收入殊不知法律的精神因為執法手段的偏差嚴重扭曲,無怪乎旅居荷蘭的獨立作家理哥,指控係系統性交通暴力」,他認為台灣把錢花在建造更多「罰單製造機」,而不是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實例所見,罰單開的越來越多,交通傷亡事故也越來越多,顯然交通執法畫錯重點。執法者一旦淪為只會開罰單的機器,自我感覺良好,已經完全扭曲執法的真締。交通執法如果只是為了美化表面數據,柿子挑軟的吃,對於影響公安的重大違規視而不見甚至為達成財政歲入預算目標,裁罰殺紅了眼,如何期待交通安全會有任何改善?

很不幸的,筆者親身體驗,依綠燈號誌行走行人穿越道,確信已依規定謹慎快速前行,竟被違規左轉的駕駛直接衝撞人身受傷。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交警兩個月後突然「大執法」,對被害人裁罰補上一槍,筆者無奈撰寫行政訴訟書狀尋求救濟,不免要擲筆長嘆「濫開罰單不等於交通執法」,幸經北院行政法庭明察依法判決撤銷該違法處分。

指標固著」這個現象,幾乎已無所不在,問題癥結並不是評量本身,而是過度評量及不適當的評量方式,錯不在指標,而是在於對指標的「固著」。偏偏有些首長迷思於「數據管理」,只看數據當作獎賞與懲罰的基準時,下屬就會開始美化「績效」,長官要數據,就給好看的數據,虛浮、造假文化油然而生,執行單位淪為只會作表面功夫的「績效表現」,對於實際狀況毫無助益。

美國醫院管理為例,評量「外科醫師手術的成功率」或是「醫院病人的存活率」這些標準化的資訊,理論上應該會很有價值;但是當醫院因為手術後無法存活超過卅天的病人比例過高而受到懲罰,有時醫院就會用盡方法讓病人活到第卅一天才過世,這樣一來,這位病人的死亡就不會反映在醫院的指標數字上。

台南發生馬來西亞籍女大生遭人殺害案件,也扯出警界多年來為了追求表面的治安績效,造假、吃案的陋習。警政機關如果為了治安良好的表面數據,不擇手段造假吃案,而對於交通執法只會濫開罰單增加國庫收入,民怨沸騰只是剛好而已!

最近讀一本書《自己的腰痛自己救》,交通安全總不能也要求人民自求多福,頭戴安全帽過馬路吧?蘇內閣一向標榜「有政府、會做事」,是不是也可以聞聲救苦,清消民怨,減少傷亡,給民眾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晚買會後悔? 慎防房市焦慮症


2021-08-02 04:05  聯合報 /   張金鶚/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台北市)
疫情趨緩,全台房市買氣回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疫情漸緩逐步解封,冷凍的房市似有蠢蠢熱絡跡象。尤其業者宣稱房市將有報復性買盤,希望讓自住或投資客擔心晚買後悔,形成房市焦慮恐慌症,未審慎購屋搜尋評估,即匆促進場購屋。

實價登錄2.0剛上路,政府稽查能力有限,業者透過預售屋紅單炒作銷售伎倆,以人頭高價登錄再退訂,造成高房價定錨效果。台灣未來是否因疫情過後產生房市焦慮症,降低購屋搜尋行為,提高房價定錨效果,以致增添房市熱潮,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令人擔憂。

周美伶博士和我民國 94 年(二○○五年)於《管理評論學術期刊發表購屋搜尋期間影響因素之研究」,實證結果顯示,購屋搜尋期間主要集中在三個月與六個月,搜尋時間每增加一%,停止搜尋的機率增加零點六九%,顯示大多數人對房屋搜尋時間相對不足,缺乏耐心,尤其房屋異質性高,必須現場仔細觀察,做足筆記功課,多方比較,才好下決定。

此研究結果亦顯示自住者的搜尋期間.是投資者的一點一五倍,兩者差距並未很大,自住者仍可更加審慎,增加購屋搜尋時間。而產品與價格對搜尋時間有顯著影響,若業者能增加產品與價格的資訊透明,將有助於搜尋效率提升。

另外,有仲介服務者的搜尋期間較自行尋找者為長,約一點一二倍,顯示仲介服務仍應加強,以取得購屋者的信任。女性購屋者搜尋期間較男性為短,約零點八八倍,顯示女性較男性重視感性直覺;教育程度越高者搜尋時間也較長,顯示資訊取得能力越多,考慮因素更多,購屋決策較審慎。

房屋價格昂貴,且多有許多不同的議價空間,房屋最後成交價格常受購屋者主觀認知價格影響,學術上稱為「定錨行為」。因為房價的產品、區位與時機差異大,加上購屋者很少購屋經驗,建商或仲介業者的開價很容易讓消費者產生定錨效果。

廖仲仁博士和我民國 94 年(二○○五年)於《住宅學報學術期刊發表搜尋成本與定錨行為對購屋價格的影響」,實證結果發現,由於購屋搜尋成本較高,跨鄉鎮市區購屋者相對於未跨區者需要多支付三點八%的價格貼水;參考價格越高地區,例如媒體或網路由業者提供的訊息(俗稱業配文」),其購屋者會因定錨效果或參考點偏誤而多支付一%的價格貼水。高價格的購屋者,平均會支付四點九%的價格貼水。

另外,地價上漲率較高地區的購屋者,會誤用自身地區的外推性預期,以為遷入地區也有同等價格增值空間,而多支付約十一點四%的價格貼水。購屋者若尋求仲介服務亦能改善其出價能力,約可降低二點九%的價格貼水,然而,仲介服務在改善搜尋成本與定錨的效果方面並不顯著。

房市蠢蠢欲動,政府各部會應提前部署,嚴格規範管理房市,避免不實資訊的提供,才能促使房市交易效率。建議消費者可多加利用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建立的好時價公益平台多方比對個人的房價定錨行為,以避免受到業者不當開價的影響希望消費者為避免感染房市焦慮症,更要提高購屋搜尋行為,並降低房價的定錨效果。而房市是否過熱的現象,不該是透過炒作產生的假象,各界應審慎看待。













普及轉播 助台灣奪更多金牌


2021-08-02 04:05  聯合報 /   賴祥蔚/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新北市)喬治/資深電信人(新北市)
「舉重女神」郭婞淳東奧奪金,她在拿到獎牌後泛紅了眼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選手在東京奧運接連獲得金牌,不只在社群媒體上看到跨越藍綠的喜慶,左鄰右舍的歡呼聲也宛如交響樂共鳴,很久沒有這麼感到台灣一體的振奮人心了。

情感激動之餘,仍要理性指出,政府對國家年輕體育人才的培養不能跟大選一樣,每四年輪迴到才重視一下。在金牌、銀牌與銅牌歡呼聲的背後,常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感嘆:不論藍綠執政,換了這麼多總統,有那一位真的重視過體育嗎?只有當運動員拿了獎牌,那時才真的是不分藍綠、全民一氣。

電視轉播權為例,本屆東奧,東森只有部分轉播權,就算是東森加上公視,時數也很有限,很多世界級的精采賽事,都必須在 MOD 愛爾達才看得到。精采賽事無法真正普及,這一切都是因為轉播權利金

取得東京奧運的轉播權,推估超過新台幣四億元。中華電信有魄力一百%支持愛爾達轉播,但是多數電視頻道則因為經費考量而不加入轉播的陣容,於是儘管台灣選手努力參加競賽,甚至拿下獎牌之時,台灣的主流新聞頻道卻往往只有主播口述加上定格的截圖,實在令人搖頭

體育轉播固然是商業行為,但是政治人物如果真心重視體育應該透過政策設法讓轉播更普及。可惜的是,真的跟大選一樣,這個問題每四年遇到奧運都被拿出來檢討,很多人也只能趁此機會多多批評,無奈善良的台灣人很容易原諒,事情過後再等四年才會再有馬後砲。

振興體育,不能只是說說而已,也不能只放手讓選手在比賽場上孤獨奮戰促進轉播的普及,帶來更多的觀眾、更多的加油,一定會有更大的激勵

電視媒體轉播權只是冰山一角,不痛定思痛是不會改的,四年一次的噩夢,難道要這樣繼續不停輪迴?

金牌是國力的有力展現,當我們手上有五面、十面、甚至更多金牌時,Chinese Taipei 要進化成下一步,或許就容易多了!












疫情暴露出認知症政策錯誤


2021-08-02 04:05  聯合報 /   伊佳奇/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政策研究者(台北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疫情改變人類生活,也暴露出台灣認知症失智症政策的錯誤,終於讓衛福部官員清楚說明,共照中心的社區據點不屬長照2.0服務體系。從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推動長照1.0以來,一直存在的事實在這次疫情中才被曝光出來,其實該檢討的是衛福部認知症政策,為何長期被民間團體所誤導為何無法以認知症家庭的需求來規畫

三級警戒期間,許多活動必須暫停,長照2.0的服務即是其中之一。當疫情漸緩時,開始進行微解封,指揮中心規畫長照2.0服務運作的規範,包括服務認知症失能長者為主的日間照顧中心,但是,沒有包括共照中心社區據點,引發民間團體的抗議,衛福部官員才說出關鍵所在,點出此一服務並不屬於長照2.0服務體系。

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當初為了方便設置,對於據點的空間、人力沒標準規範,也不一定有專業人力,層級跟立案的日照、長照中心不同。如果回溯歷史,這是民間團體為推動「學堂」一周兩次的運作模式,將學堂運作模式轉入共照中心之內,成為社區據點,但這是錯誤的政策內容。

認知症照護是以生活照護為主、醫療照護為輔,原因就在認知功能逐漸缺損的長者,生活自主能力隨之退化,必須仰賴照護者協助,以「用進廢退職能治療觀念融入生活生活照護的重點個人化生活照護計畫,這是一天廿四小時、一年三六五天的照護,所以認知症政策重點培養家庭照護者懂得認知功能生活能力間關係,能夠規畫與照護

但衛福部將重大政策委託民間團體,欠缺獨立研究規畫能力,從早年試辦的樂智據點共照中心社區據點,都是以喘息服務的觀念,提供認知症長者一周兩次的活動,家庭照護者無法學習到完整的、系統化的認知症觀念、照護知識與技巧,永遠無法獨立規畫與照護。這次疫情發生,就暴露出認知症家庭快抓狂,因為仍不知如何照護,無法安排長者在家活動,顯現出政府政策執行五年來的錯誤。

目前無論共照中心照管中心照護計畫都是以服務者導向的內容,長照2.0「四個錢包」是政府可提供哪些服務內容,不是長者每天生活具體照護計畫。政府應培養家庭照護者,唯有他們有能力照護時,可成為長照體系重要支柱,世界各國永遠都欠缺照護人力,唯有靠家庭的力量,照護才能順暢進行。

此次疫情造成社區據點關閉,造成參與的認知症家庭照護上的困擾。指揮中心日前已宣布社區據點解封指引,但台灣認知症照護政策的問題顯示出警訊,衛福部該以認知症家庭照護需求為導向重新規畫政策,更應早日培養跨領域整合照護師資。政府的角色是透過政策引導,發揮提供家庭照護者培力與支持的功能,如此台灣認知症家庭照護者才能逐步學習照護有能力規畫長者生活照護計畫


葉銀華/金融生活場景 有賴電子支付


◆  葉銀華/金融生活場景 有賴電子支付







葉銀華/金融生活場景 有賴電子支付


2021-08-02 04:10  聯合報 /   葉銀華(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七月一日上路,消費者最期待能實現跨電支平台間小額轉帳,以及紅利點數能互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融科技的發展,有賴建構豐富的金融生活場景的環境!信用卡、電子票證(例如悠遊卡)只是替代現金支付的工具,而手機支付(例如Apple pay)則是將原由信用卡支付換成手機而已,皆是支付載具的替換。台灣比較有金融生活場景營造的是「電子支付」業者,包括:街口支付、Line pay一卡通、歐付寶等。未來金融服務不僅在金融機構營業場所進行,而且會蔓延到生活場景,此為金融生活場景的意義。要豐富化金融生活場景,乃是透過手機提供豐富的食衣住行娛樂與投資之平台,並透過手機連結信用卡、金融卡帳號,讓民眾完成付款。

行政院於去年七月底通過「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草案,立法院於去年十二月三讀通過修正案,今年七月正式上路。該修正案共有三大重點,首先,電子票證融入電子支付,電子票證將走入歷史,原電子票證的悠遊卡、一卡通皆統稱為電子支付業。其次,電子支付業可承作小額匯兌、外幣買賣等業務,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五億元的電子支付機構,將可做美元、日圓與韓元等外幣買賣;並且可用電子支付帳戶買賣金融商品,以及紅利積點可整合折抵等多項新業。第三,開放跨機構間互通金流服務,待財金公司建置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台,不同電子支付機構之間將可以互相轉帳,最快今年第四季串連平台上線。

目前電子支付市場共有五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及廿三家兼營機構,還有全支付(全聯)、全盈支付(全家便利店)力拚今年取得新的電子支付執照。台灣的電子支付普及?以二○一九年三月而言,使用人數電子支付四九四萬人次,但使用金額卻不高,當月代理收付交易款項金額為卅二點六億、當月電子支付帳戶間款項移轉為四點九億、當月收受儲值款項十二點六億、當月支付款項餘額十點三億。若再扣除代理收付交易款項,其主要是跨境電子商務平台交易,其餘有關金融生活場景的交易並不多。相較於同月份信用卡簽帳金額二三九○億(包括實體卡與手機支付),電子支付尙稱在起步中。

到了今年五月,有關電子支付機構業務市場現況,總使用者人數約一三五三萬人。當月代理收付交易款項金額約七十七點八億元、當月電子支付帳戶間款項移轉金額約四十四點六億元、當月收受儲值款項金額約一三一點四億元,支付款項餘額約五十三點九億元。

相較二○一九年三月而言,今年五月電子支付市場已有一些成長,且已與電子票證業務市場相當,但相較於同月份信用卡簽帳金額二三九六億,電子支付的發展仍有待觀察。

將電子支付、電子票證二元化管理的法制統合為一,本來早就該做;而電子支付業者相互轉帳、小額匯兌與多項新業務也是必要的開放。本文希望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案的實施,能夠加速台灣電子支付產業的發展;並且在資安與風險可控下,未來能夠增加更多金融生活場景的塑造,加大台灣的金融科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