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能源偏食」 何不歸零思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什麼都不改的民進黨,要和誰對話?
◆  聯合報黑白集/向人民宣戰嗎?
◆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能源偏食」 何不歸零思考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能源偏食」 何不歸零思考


2019-02-02 01:1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趕在農曆年前,經濟部先後拍板兩項攸關台灣未來的能源新政策,一是上調今年度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每度電是5.516元;第二是因應去年底「以核養綠」等能源公投過關,經濟部歷經兩個多月的歸零思考,仍決定讓現有核電廠不延役、不重啟,讓台灣自然廢核
這兩項決策,看似獨立事件,其實互為表裡,也一併佐證了經濟部未說出口的弦外之音,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推動民國114年(2025年)非核家園。但是,當一道深具理想性的政策,開始質變為一道只有時程、可不計代價的政策鐵律,由此發生的各種荒謬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兩起事件的荒謬之處,首先是,政府一再陳述新版離岸風電費率,之所以比原預告的費率高,原因包括了台灣海床、海象特殊,自然墊高風電商的建造成本,再者是風電商承諾會協助台灣發展本土風電產業鏈前者說法尚且合理,但是要全民買單包含支援國產化的電費,就讓人匪夷所思了
政府推動國產化是好事,但是這筆錢,應當從政府的科技預算或是產業發展經費來支付,它不是稅費捐,不應算在電費裡。若他日國產化成功,全民固然可喜,但若未成,這些年多支付的電費,政府會退費嗎?
第二個荒謬是,去年「以核養綠」公投在九合一大選中,獲得了近590萬張同意票,在公投過後,政府雖然在形式上,符合公投法規定,廢除了以核養綠公投主文上提到的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條文,但是在精神上,政府還是刻意忽視了公投理由書上提到的,應保留大眾選擇能源的權力
政府鑽法律漏洞,雖然可怪罪台灣的公投法訂得不夠周延,但是即便英國國會面對脫歐公投,這般對國會沒有法律拘束力的諮詢性公投,也不敢忽略。台灣政府竟然堂而皇之地鑽法律漏洞,也算民主國家中的奇觀了
第三個荒謬,也可從經濟部排除核能做為未來能源選項的說法看出。經濟部強調,已因應公投結果歸零思考,但是評估後認為,不論是核能延役或重啟,都將面臨重重困難。這些困難包括了,延役申請過期、核四重啟總期程預估要六到七年、核廢料無處去、地方民意不支持等等。如是說法,更讓人驚覺,保留核電做為發電選項,其實是有路徑可走,只是政府認為過程太困難
當民國114年(2025年)非核家園,從執政者選前的信念、政見,變成了選後的政策,乃至於面對民間不同意見質疑,政府為求辯護,讓它成為了一道不容挑戰的政策鐵律時,台灣未來可用的能源選項,就只剩下官方所言的,核電不可取,燃煤處處受限,唯有綠能、天然氣方能成為未來供電主力。
政策缺乏彈性、想像,民眾擔心的電價上漲,工商業界憂慮的供電不穩定,政府如何保證不發生?而台灣的能源政策,在政府的「能源偏食」下,只能建立在狹隘的幾個能源選項與配比上,又豈是台灣之福?
政府此刻真正需要做的歸零思考,不是死守民國114年(2025年)一定要達成非核家園的時程表,況且這項時程,已隨著「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因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廢除而自然解套。政府應當要做的事情是,中性地看待核能,藉由合理的能源配比,兼顧電價與供電穩定、安全






聯合報黑白集/向人民宣戰嗎?


2019-02-02 00:1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儘管去年選舉通過以核養綠和反空汙公投,但經濟部仍宣布核電不延役不重啟、火力發電年減百分之一僅實施兩年。圖為核一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看到沒有,這就是民進黨式的民主!選舉輸了,結果是「敗者升官」;公投輸了,結果是民意被狠踹一腳,丟進垃圾堆。這種態度,簡單說,就是向民意宣戰了
去年選舉一舉通過了「以核養綠」、「反空汙」、「反深澳」等三項能源公投,對蔡英文的能源政策投下最高不信任票這三項公投加起來有兩千一百萬票的民意,但蔡政府的回應卻是「一概不予理會」,不調整能源配比,也沒有減碳計畫然後,剩下的缺電及漲價問題,統統回歸給百姓
那麼,公投難道是投假的嗎?當初提案人辛辛苦苦連署宣傳,與中選會的官僚奮戰纏鬥,民眾不辭辛勞地排隊苦候投下一票,目的就是要給愚頑的主政者一個當頭棒喝誰料,到頭來被當頭敲了一棒的,卻是老百姓蔡政府用的是「相應不理」這招,也把自己高唱過的「公投就是民意的最高展現」的名言丟進糞坑
自稱「最會溝通」的政府,把它的膝蓋留給了風電外商,向他們完全稱臣對於台灣民眾,它拉長老臉,正眼都不瞧一眼,繼續走它的能源神話之路對蔡英文而言,如果明年可能要下台,今年幹嘛還費事去修改能源政策萬一能拗到明年繼續執政,那可就飽賺一票,誰想被公投民意綁住
歡迎來到民進黨的動物農莊在這裡,老大哥說了算,公投只是供賤民窮忙的娛樂,毋須認真在沈榮津吐出一連串「不可行」時,他代言的是蔡英文的不屑









聯合報社論/什麼都不改的民進黨,要和誰對話?


2019-02-02 00:1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九合一選戰結果民進黨大敗,身兼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宣佈辭去黨主席以示負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因為敗選而換血,民進黨主席卓榮泰強調春節後民進黨要「變陣型」,開啟與社會大眾對話。他說,民進黨過去有《台灣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等,現在不排除有一個「新時代的東西」出現。這個「新東西」的出現,是要幫蔡英文總統鞏固兩岸強硬路線嗎?
所謂對話,是指不同主張的人交換意見與溝通的過程。以「民主進步」為名的政黨,不斷強調自己是多擅於溝通,多尊重民主,多包容異議,卻難見黨內意見自由鳴放即便蔡英文辭去黨主席,儘管民進黨號稱「中生代接班」,它仍是受蔡英文與新潮流遙控的政黨說穿了,它只是在敗選的共同危機感下,以「團結再起」為名,重新包裝「蔡總統說了算」的新保皇黨而已
敗選後,民進黨政府一直喃喃自語說要檢討,要傾聽民意,民眾卻看不到它的改變與傾聽蔡英文則說,總統大選是更重要的戰場,民進黨要盡快找回支持者換言之,民進黨要找的是同溫層的「流失選票」,根本沒有直面異見者的準備所以蔡英文才會出現那個經典神句:「我們在往進步價值前進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社會大眾有沒有跟上。」
民進黨的敗選檢討是,「改革沒有錯」,錯的是思想落後的選民,沒跟上進步的民進黨。因此,蔡英文頻頻站上第一線指點江山,到處發紅包送暖;賴清德自惜政治羽毛堅辭,結果一離職後即開始大談台灣「制憲」。重組內閣讓敗選的三都候選人全「升官」,就是要證明民進黨精英的卓越,沒有把票投給他們,就是選民的錯誤。這就是民進黨對待民主的態度,死不認錯,敗選後更傲慢而頑強
蔡政府唯一的改變,就是拚命扮網紅開直播,要向選民宣傳洗腦。政府和黨機器的網路操作部隊大肆動員,藉著防堵假新聞、防堵駭客、防堵華為,掀起反中對抗意識。因此,蔡英文春節勞軍也不忘強調共軍恫嚇,要強化部署防空飛彈,繼續將「與大陸衝突」當成民進黨的選舉提款機
卓榮泰說,政院敗選檢討報告中的「不意味台灣大多數人民會願意為了經濟利益,放棄對於主權的追求」,這是賴清德親自加入的重要話語,其實就是民進黨的底線與堅持。從蔡英文的「四個必須」,到把「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民進黨無心要在兩岸政策上挪移寸步甚至還可能為了「下一階段的戰力」,藉「挺台灣」重新集結獨派意志
羅文嘉稱自己願出任黨秘書長,是「為了讓孩子在未來可以持續不斷呼吸自由空氣」,言下之意甚明,即「衛黨等於衛民主」。正如卓榮泰誇何志偉為「台灣民主」保住立委一席,可見民進黨已毫不臉紅地把自己視為「台灣民主」的同義詞,所有與民進黨相左的主張都是「反改革」、「反民主」。民進黨已為今年的戰鬥路線畫下清楚路徑,這也是卓榮泰主席要推「新時代決議文」的主因,要把它當成選戰主軸,護住民進黨死也不改的江山
民進黨歷年來的決議文多為選戰工具:《台灣前途決議文》是為爭取中間選民,把陳水扁送上總統大位;比台獨黨綱更獨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是為了幫謝長廷助選,結果未遂;蔡英文為避免爭議,棄決議文而以「維持現狀」取代。如今現狀維持不下去了,民進黨再祭「新決議文」登場,無非是要再次以「民主」胭脂為獨派主張抹粉罷了。這仍是一場「新台獨」遊戲
這樣的企圖,哪有任何與社會對話的誠意,哪有絲毫為國家求解的思考?在舉國皆曰不可下,蔡政府的能源政策不改,卻向風電廠商作出大讓步,其原因在此把選舉、公投結果視若無物,把民主溝通當成幌子,這種什麼都不肯改的政黨,還要任由它來左右台灣的前途嗎

聯合筆記/口惠不實的善意 靠得住嗎

◆  別讓「安全」只是究責祭台
◆  有時間踢皮球 何不快端上牛肉
◆  聯合筆記/口惠不實的善意 靠得住嗎
◆  寒流還沒來 韓流更強了
◆  你家選民都住網路上?
◆  大選黨內初選 是聯考不是月考
◆  愛他就不要害了他
◆  川金二會/「棄核」並不是川普說了算
◆  新的一年 願孩子都有個家
◆  漫畫/為核上香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口惠不實的善意 靠得住嗎


2019-02-02 00:12 聯合報  賴昭穎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呼籲兩岸進行對話,不應以脅迫的手段解決分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是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四十周年,也是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屆滿四十周年,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日前表示,兩岸和平與穩定攸關美國深遠且重大利益,呼籲北京與台北進行建設性的對話,不應使用脅迫手段來解決問題弔詭的是,兩岸關係會呈現今日的冷對抗,北京對台政策更緊縮、強硬,美國因素卻也是關鍵
酈英傑談話維持過去幾任美國政府對兩岸政策談話的基調,一樣的政策論述出自現任川普政府官員口中,卻令人感到十分違和,原因在於川普當局眼中的美中關係已產生「質變」,與中國大陸對抗獲得的短期政治利益大於合作;蔡政府「親美日、反中」立場與美方的戰略理念契合,台北當局樂於配合華府打「台灣牌」,美方也不吝於表達對台灣支持,但同時兩岸關係也步入更難以緩和的不歸路。
蔡能在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勝選,一方面是民心思變,另一方面則是她的兩岸論述獲得美國認可,問題是,不會有人否認華府在兩岸關係的影響力,如果川普政府真心鼓勵兩岸對話,要做的是創造對話的條件和環境,而非說一套做一套,讓兩岸關係愈拉愈遠
對蔡政府而言,一開始誤以為可藉由美對大陸影響力,說服北京維持馬時期兩岸現狀,但取得華府信任不等於北京也會埋單。北京當局對蔡的兩岸立場原本就有疑慮,加上蔡不接受九二共識,又提不出能讓對岸接受的論述,兩岸恢復對話也遙遙無期。
如今的美中台關係發展,已陷入一個美國愈幫台灣發聲,中共對台打壓與圍堵力道就愈大的死胡同。蔡總統之前因強硬回應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最新對台政策談話在民調上得利,隨著明年總統大選腳步接近,操作反中情緒的手段只會更多,以塑造她「顧主權」的形象,兩岸關係也更沒有和緩的可能。
蔡政府以「踏實外交」政策方針,但兩年多來,所謂的美、日等「理念相近」國家,對我支持多半口惠而實不至,馬政府還能出席的ICAO、WHA都成了「歷史」,馬前總統到不了的華府,蔡總統至今也無法突破。
四十年前,美國前總統卡特為了自身國家利益,與中華民國斷交以史為鑑,台灣又如何能將自己的命運,寄託於美國對台的善意或對陸的敵意呢









別讓「安全」只是究責祭台


2019-02-02 00:16 聯合報  賀陳旦/交通部前部長(台北市)
今年春節,全台49家客運業者皆維持七休一排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基法是否放寬客運駕駛「七休一」規定,成為勞動界的話題交通部林部長不贊成再放寬,等於是改變半年來交通部尊重業者的意見基於公共交通安全,我們認同林部長客運駕駛要充分休息主張
年節疏運、大量加班,客運公司難以維持七休一排班,業者請交通部向勞動部爭取放寬。然而該不該放寬為十休一呢?工作九天才休息,沒問題?有科學依據嗎?載人的司機比貨運司機少休息好嗎?勞資攻防外,交通安全的底線要設定在那裡?
相對的,台鐵「一○二一事故」體檢報告甫定稿,焦點仍在執行疏失與責任歸屬線上同仁有十七人會被起訴,甚而要求對十年來三位前任局長都提請彈劾安全,獲得最大重視,未落實此理念者,視同犯罪,離職者也要被拉回祭台追究督導責任
為什麼同樣是交通安全,政府立場鬆緊落差這麼大呢?顯然是來自民情輿論的壓力。但是,很遺憾這樣的「同情心」並沒有轉為同「理」心,民眾並不習慣從道理來看待公共作為。對沒有立即受害人,屬於事故防範性質的制度倡議,輿論一向冷淡如前述客運駕駛的七休一,就難獲公論響應
「安全」理念尚未普遍落實,也見於以下兩例。司法界有人不同意把酒駕、蛇行飆車等列為公共危險罪,因為「很難量化(蛇行)」;台灣一千四百萬輛機車每年約近廿五萬傷亡事故,主政保險機構卻不願用勾稽車主肇事資訊,用保費約制不良行為,只因「資訊量太大」於是,行政技術阻礙了司法和保險兩道社會防線的思維都不從預防和導正源頭來建立安全體系,只從犯行發生後的執行有沒有窒礙來對抗改革
交通傷亡已威脅國本,必須用重典!全台每年因車禍死亡約三千人,依人口比例,我們是歐日先進國的三至四倍,有完整統計資訊的國家中,台灣交通死亡第一高!受傷人數大約是死亡數一三○倍,超過四十萬件。約六成是機車族,其中超過三成是廿至卅歲年輕人。車禍年輕傷者有許多必須久臥病床,不但自己青春葬送了,許多家庭亦被拖累。同時機車族乖張行為(如高速蛇行)愈見增加,肇事和受傷每年成長近一成!
台灣在個案祭台上磨刀霍霍,民情高喊安全,認清交通殺手已危及國本後,不要讓安全只是發洩藉口,不要只在個案究責補強,必須藉機號召民意推動改革,全面防止交安惡化,救救下一代!








有時間踢皮球 何不快端上牛肉


2019-02-02 00:20 聯合報  黃敬文/雲林縣產業總工會秘書長(雲縣麥寮)
春節高峰將至,客運業者擬要求鬆綁七休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動部日前公告,汽車客運業配合交通部疏運計畫可鬆綁至十休一,但有四項條件;然而在交通部林部長表示,不贊成讓司機長時間駕駛後,一月卅日傳出四十九家客運業者皆未申請春節期間鬆綁七休一。綜觀此一審核開放過程,凸顯出幾點的荒謬性。
首先,就筆者參與該次勞動基準諮詢會議過程,勞動部會特別強調交通部應提出疏運計畫,然而,據歷年資料顯示,只要遇連續假期,交通部不僅會按往例提疏運計畫,還會與業者事前召開疏運協調會。提疏運計畫早已是交通部職責,現卻成為審核標準條件之一,實在令人費解
其次,在本次罕見長達九天之春節假期,所有業者喊話還能按照七休一規範排班,可見無論是交通部或者勞動部,事前並未審慎評估其開放的必要性,且在外界始終未見交通部提出如何配套,保障司機休時的前提之下,政府便直接逕自帶頭鬆綁,已作出最壞的示範;令人質疑究竟是為了配合誰的需求而開放
至於業者是否真能按照七休一規範排班,其實我們都明白,司機過勞頻繁與人力不足的陳年問題,並不是口頭喊喊就可解決的,端看政府如何提出真正有效的解方,消除外界疑慮
當未有業者申請鬆綁消息傳出,勞動部長表示若交通部與客運業者沒有需求,可申請廢止七休一適用行業其實,勞基法84-1責任制適用行業是否廢止,過往勞動部就曾主動廢止過不少行業同理七休一例外適用行業,勞動部當然也有權全盤檢討是否繼續適用。與其在社會大眾面前相互踢皮球,不如趕緊推出讓人民有感的政策牛肉,停止口水戰,莫淪為口號治國。

方祖涵/城市專屬的回憶資產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城市專屬的回憶資產
◆  謝哲青/適時的休息 也是種重要技能






方祖涵/城市專屬的回憶資產


2019-02-01 23:36 聯合報  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舊金山機場第三航廈七十六到九十號門間遊客如織的黃金地段,是舊金山非營利組織「灣區運動名人堂」的展示空間。 圖/方祖涵提供

加州舊金山機場是美國十大機場之一,全年乘客總數超過五千五百萬人次因為在離亞洲較近的美西,又是以聯合航空為首的星空聯盟重鎮,跟台灣交通十分密切,像台北到舊金山就是這座機場頻繁度排名第三的航線,僅次於倫敦與香港。
舊金山機場最重要部分,是聯航專用的第三航廈,占了近四成流量,倘若只算這個航廈的旅客人數,跟整座桃園機場半年運量差不多,繁忙程度可見一斑。
在第三航廈七十六到九十號門間遊客如織的黃金地段,是舊金山非營利組織「灣區運動名人堂」的展示空間這個組織希望打造一個「沒有紀念堂的紀念堂」,舊金山機場是他們合作展示的主要窗口
從民國68年(一九七九年)開始,灣區名人堂從當地運動明星中選出最值得紀念的,首屆入選者包括洋基球星--曾經連續五十六場比賽擊出安打,又跟瑪麗蓮夢露結過婚的迪馬喬遊客可以在第三航廈八十八號門牆上找到屬於迪馬喬的牌匾,上面寫著他與灣區的淵源:他的職業生涯是從太平洋聯盟舊金山海豹隊開始,而且,從義大利移民到美國的父親,從前在舊金山灣打魚維生。跟迪馬喬同年入選的還有巨人隊看板人物威利.梅斯,他曾經打過史上最多的廿四場明星賽
懸掛在第三航廈的名人堂牌匾,還有帶領奧克蘭突襲者拿到美式足球超級盃冠軍的約翰.梅登、高爾夫名將范杜里、電影「勝負反手拍」記述的女子職業網球先驅金恩夫人,以及柏克萊加大畢業,後來擔任沙加緬度市長的職籃後衛凱文.強森等
同在第三航廈還有間餐廳叫做「舊金山巨人隊休息室」,入口處放著簽名球與冠軍獎杯,裡面每張桌子都有不同球員背號,因為餐廳由巨人隊負責經營,菜單上可以找到好幾項球場特色食品
行經此處的,是每年千萬名以上的遊客。
幾乎在所有進步歐美城市裡,都可以找到類似的角落,機場、火車站、地下道,甚至是專屬博物館,人們用牌匾或塑像上的故事串聯起共同回憶這些向名人致敬的巧思,跟獨裁政權留下的政治銅像截然不同,因為它們是城市獨有的資產不管是運動選手、音樂家,或是藝術家,當他們的故事被記錄下來後,從此就跟地方有著不可磨滅的連結
走在維也納街頭,到處都是昔日音樂家的影子,而巴塞隆納有建築,阿姆斯特丹有繪畫,連古巴哈瓦那最熱鬧的景點,都是海明威常去的兩間酒吧文學家歌德曾說「歷史最大價值是它激起的熱情」,每段與城市相連的記憶不僅是後人效法的模範,更能從按圖索驥的遊客得到無窮商機相對地,如果沒有刻意留下的故事,當下再多光芒仍將稍縱即逝
在一切都煙消雲散前,我們的城市,也需要留下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