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組織改造 優化資源配置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組織改造 優化資源配置
◆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的良心犯
◆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的決策黑箱裡,還有多少「萊豬」?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組織改造 優化資源配置


2020-12-26 01:1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部大樓外觀。 圖/截自經濟部官網


行政院將進行組織改造,經濟部改為經濟及能源部」,部內將有五項調整幕僚單位商業司提升位階成商業服務署」;中小企業處增加創新業務,提升為中小及創新企業署」;國際貿易局合併國際合作處改為國際貿易署」;能源局將改制為能源署」;工業局所屬工業區組將合併加工區管理處,改為產業管理局」。我們樂見此項發展,相當符合當前經濟部業務發展所需,的確是具有前瞻性的規劃。但是,必須配套調整人員和資源的配置,才能充分發揮組織調整的效能。

事實上, 民國 93 年(2004年)立院通過「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民國 99 年(2010年)通過「政府組織再造四法」,民國 101 年(2012年)起分期規劃組織調整,將成為 33 個機構,目前仍有五個部會的改組法案仍待立院通過,包括經濟部。由改造時程看來,組織改造的設計說來簡單,但要執行其實相當困難,特別是一些次級單位的合併或切割,都會有「顧東難顧西」的痛苦,因此行政院能克服萬難,希望盡速完成本次調整之立法,值得肯定。

經濟部組織調整的特別亮點有三商業司、中小企業處和能源局都升格為署。商業司和中小企業處的升格,是多年來各方不斷提出要求之下,終於順應民意的反應。上次總統大選時,蔡總統的主要競爭者韓國瑜,在其「庶民經濟政策」政見中,也明白提出將提升這兩個單位的層級,現在行政院有了幾乎相同的規劃,可見英雄所見略同。改制為署後,將擁有獨自擬定政策的權力,是非常正面的發展。特別是對眾多商業服務業和中小企業業者,表達了政府對它們重視。而能源局提升為「能源署」,也因應了當前能源政策的重要和複雜性,有必要以一個更高位階的能量配置,來呼應政府對於應對地球暖化及對新能源發展和「減碳」工作的重視,是頗為正面的發展。

此外,工業局工業區組和加工區管理處合併為「產業管理局」,在功能上的確可以整合目前所有工業區的相關業務,不因一般工業區和加工出口區主管單位不同而產生管理上的歧異,可能削弱產業發展政策和管理上的效能。但名稱定為「產業管理」有些模糊,因產業管理似乎包羅萬象,容易引發誤解;可以考慮直接稱為「工業區管理局」,會更直接清楚。

然而,除了調整這幾個單位的位階外,更重要的是未來應配置適當的資源和人員,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商業司目前的產業輔導預算每年不會超過 10 億元,對商業服務業產生的輔導成效極為有限,絕大多數商業服務業者長期都沒有受過政府輔導的經驗。比起工業局每年 90 億元預算,和科技專案 160 億元幾乎都是對製造業的研發挹注,對照兩種產業在台灣經濟活動中的占比-商業服務業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運輸倉儲就業人數合計約為 310 萬人(占總就業的28%),超過製造業的 300 萬人,政府在兩大產業的輔導投注卻完全不成比例。中小企業處同樣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因中小企業遍布於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中,該處同時要關照廣大製造和服務業中的中小企業,同樣無法提供企業所需協助。因此,在調高兩機構位階時,必須大幅增加其預算和人員配置,才可能對商業服務業和傳統製造業的中小企業給予較全面的輔導。

台灣產業的畸形發展-電子獨好但其他產業停滯,其實就是政府長期以來重工輕商、重高科技輕傳統產業的後果,而這也加劇了所得分配不均。我們期待這次的經濟部組織改造,帶來產業發展的全新相貌。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的良心犯


2020-12-26 03:04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萊豬修法昨天進行表決,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棄權跑票,表示若堅持理念和價值而被黨處分,她坦然接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民進黨祭出黨紀的威嚇下,仍有三名綠委在表決中對萊豬開放投下棄權票,凸顯了蔡政府決策令人難以苟同跑票的林淑芬、劉建國、江永昌三人,被反對陣營稱譽為英雄,卻將面臨黨紀處分

嚴格來說,他們都是民進黨的「良心犯」,因為信念上無法認同萊豬政策而將受懲處。黨鞭柯建銘事前發出嚴正警告,黨內還列出立委「黑名單」一路緊盯,三人應知忤逆中央的後果不輕。但他們仍決意聽從自己的良心,信守維護食安的承諾;對照其他數十名無意志的綠委,顯得身影不俗。

隨著民進黨「幫派化」傾向越來越強,違反「幫規」者受到的處分,也將越來越嚴厲。若所謂黨紀,只是「罰錢」了事;那外界就要質疑:為何其他人不願付出罰款來贖回自己的良心?黨內已有人放話,跑票者未來的提名將受影響;這點,恐怕才是厲害的緊箍咒。

在遭民意群起反對的議題上,民進黨顯更需要藉「團結」來證明自己是對的。但「團結」已是一個用爛的悖論,一個只知內聚抱團卻拒聽民意的執政黨,只會不斷地背棄民意,最後遭民意背棄。

表決時投錯票、又被抓到在玩麻將手遊的綠委余天,此人夠忠誠、也夠聽話了,但這種工具立委能當執政支柱嗎?民進黨需要更多良心犯,三人是不夠的!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的決策黑箱裡,還有多少「萊豬」?


2020-12-26 03:0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立法院昨上演表決大戰,民進黨立院黨團挾人數優勢表決通過九項行政命令。國民黨團立委齊聚喊出拚公投、顧食安、反萊豬。記者曾吉松/攝影


即將揮別失落的一年,台灣幸運躲過新冠病毒肆虐,卻進入解嚴後最嚴重的政治疫情。蔡總統的黑箱決策,在立法院裡恣意輾壓民意,完成萊豬登台最後一哩路她意猶未盡地反擊說,「我不同意有些人指控民進黨前後不一」。「朕意凌駕民意,還自居真理扭曲事實,蔡政府肆無忌憚地與民為敵,台灣未來不知還有多少這類「萊豬」決策。

綠營高調祭黨紀處理萊豬表決案,強渡關山日,僅三人棄權。綠營得意之餘,還大酸藍委是因美方壓力才不敢強力抗爭;言下之意,若非美國出手,表決大戰未必能輕騎過關。執政黨違逆民意,所向寸草不留,僅通過政院行政命令備查案,將在野黨所提配套修法提案悉數封殺。這番肉搏,民進黨其實只是在替美國豬農、萊劑藥廠搶攻台灣市場,對把關國民食安毫無落實之意。政府官員領公帑替美商幹活,出賣本國人民健康,心安理得嗎?

蔡總統全然無視人民疑懼,她以美牛開放後銷量大增為由,稱國人對萊劑憂慮已解。相形之下,綠委劉建國棄權時懇求「可不可以有不一樣的聲音」,強調配套工作尚未完善,他有責任督促行政團隊。兩相對照,面對行政權的傲慢,人民的意見何等卑微。

這場萊豬風暴中,政府選擇站在民意的對立面。蔡總統以「國家利益」為幌子掩蓋決策真相,蘇內閣則一路撒謊造謠敷衍,操作網軍帶風向,眼看情勢不妙,乾脆發動檢警國家暴力向異議者查水表,企圖造成寒蟬效應。

這套結合欺騙與恐嚇的模式,蔡政府已運用多回。去年底,蔡總統也以「國家安全」為名,指導立法院限時修法。差別僅在,當時府院為勝選發動《反滲透法》立法,將在野黨打成「全民公敵」;食髓知味後,蔡政府這次更擴大打擊,對抗所有民意。國安修法時,不少人因畏懼中國併吞,不在乎言論自由、人權遭戕害;這次恐怖統治被用在與意識形態無關的食安議題上,綠委還誣指反對萊豬者是「親中反美」,已到了不知所云的地步。「民主」養大了民進黨這頭怪獸,它反過來踩踏國家的主人。

萊豬事件暴露了蔡政府的霸道,而一向低調的美國在台協會這次卻直接干預台灣內政,更令人扼腕。AIT 處長酈英傑面對市長盧秀燕反映反萊豬民情,竟回以近似警告的聲明荒唐的是府院黨還幫腔,指控在野黨破壞台美關係這段插曲,暴露開放萊豬是政黨私利大於國家利益,執政者寧可幫著外人打壓異議,也不願為民眾爭取最佳條件

蔡總統夸言「愛台」,實則一手恐怖統治,一手援引外國勢力鞏固一黨獨大,順手出賣人民利益。從萊豬到軍售,蔡政府一心討好美國而照單全收;事實上,我國過去經由談判加入世貿組織、與大陸簽署 ECFA,過程透明、結論白紙黑字,不失尊嚴。為何蔡英文由談判專家變成總統,這個國家就再也上不了談判桌,國家大事只能關門在餐桌上任人開價?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直指民進黨吹起不自由民主的妖風,出現類獨裁衝動」,並以新加坡為例,呼籲懸崖勒馬。此項評語,恐怕還抬舉了蔡蘇體制:星國執政黨追求國家利益與經濟發展,但蔡政府偷走人民自由,卻只維護一人一黨之私。國家領導人可以「時空環境不同」輕易背叛承諾與價值,怎知來日不會因重新對外押寶而昨非今是?蔡總統既已向民意宣戰,她的「類獨裁衝動」,恐將是比萊劑更可怕的民主之毒。

【專家之眼】請蔡總統當表率 元旦改辦視訊升旗典禮

◆  【專家之眼】請蔡總統當表率 元旦改辦視訊升旗典禮

◆  【專家之眼】川普否決國防授權法 國會恐使出反否決
◆  【專家之眼】不對行憲紀念慎重其事的政府 會守憲嗎?
◆  【專家之眼】英國脫歐蓮藕斷開絲還連 藉由協議顧顏面
◆  【專家之眼】嚇到吃手手的蔡總統要不要關心一下移工
◆  【專家之眼】強勢表態與默不作聲之間 AIT做了賠本生意
◆  【專家之眼】拿蘇偉碩醫師開刀 凸顯這個政府有點腦殘







【專家之眼】請蔡總統當表率 元旦改辦視訊升旗典禮


2020-12-26 19:02  聯合報 /   楊穎超/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儘管近日全球疫情升高,但元旦總統府前升旗典禮仍持續舉辦,圖為今年元旦總統府前升旗典禮。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儘管近日全球疫情升高,英國還出現了新型變種病毒,導致12月20日起倫敦等處再度封城、大約有30萬民眾四散逃離、英國最大超市因搶購限買、包括義大利、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內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持續禁止來自英國的旅客入境,蔡英文的總統府還是堅持要辦元旦府前升旗典禮等活動。

相對於過去民進黨地方政府取消升旗典禮,或者辦活動時乾脆讓國旗消失,人民本該很欣慰蔡總統願意舉辦升旗活動,但是,我們不得不考慮到,總統府辦新年大型集會的行為,會「迫使」地方政府辦一系列的跨年升旗活動,誰能保證每個活動都像中央這麼安全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跨年、元旦等集會活動有五大防疫入場指引,包括戴口罩、早到場、實聯制、紅外線測體溫及過安檢。總統府說將於當天清晨4點30分陸續開放民眾入場,一定會落實相關規定。現場也會加派防疫人力,除協助填寫健康聲明書之外,也會維護社交距離。

台北作為首善之區,防疫人力資源一定是最充足的,記者也會盯的很緊。但是,地方政府的跨年晚會呢?總統府既然堅持要辦大型集會,地方如果取消,一定會受到許多質疑:中央都辦了,妳/你怕什麼?果不其然,除了新北市府宣布耶誕城取消戶外集會活動外,所有縣市的跨年晚會活動目前都是續辦。

去過跨年晚會都知道,那是一個範圍遼闊、人擠人的場地,越往舞台越擠,還是擠不動的那種,而活動通常從晚餐時段開始,為了占個好位子,參加時間可以長達5、6個小時以上,再加上交通疏散時間,更不知道要多久了。這麼長的時間,不可能管住觀眾的飲食問題,也因為時間太長、範圍太大,人口流動率很高,怎麼可能控制實聯制確實執行?

目前地方政府都說會滾動檢討,若疫情升溫不排除停辦。但這種事情等於把全台安全寄託在疫情指揮中心的能力之上。人民早期真的很肯定中心超前部署的功力,但經過這麼多次的疏失,包括最近機師、空服員的防疫隔離措施如同具文情況。

我們擔心一旦疫情因此爆發,中央政府會推說那是地方政府舉辦的活動,地方政府再說疫情指揮中心沒有示警、有要求人民實聯制、戴口罩、不喝水或只准用吸管喝水,只是人民不理會等互踢皮球行為,最多再道個歉。問題是,一旦有事,那絕對是超大規模感染情況,我們只得到政客「鱷魚眼淚」式的道歉,那有什麼用呢?

英國政府已經為類似決定被罵慘了。他們在11月時為了遏止病毒傳染速度,也希望能夠超前部署,挽救耶誕假期而宣布封城,結果疫情雖然不甚樂觀,但迫於經濟壓力,政府決定12月2日解封,結果不過時隔兩周,就立即再次宣布封城。人民批評英國政府為經濟草菅人命。而蔡政府正處於因開放萊豬民意跌落的趨勢中,何必冒雪上加霜的風險呢?

要提醒大家,英國還是屬於疫苗已經上市的情況,台灣到現在連疫苗在哪裡都不知道,一旦爆發大規模群聚感染,我們哪裡都去不了,其中隱藏的凶險,讓人不寒而慄。而我們冒那麼大的風險,卻只是為了娛樂,划得來嗎?懇切呼籲蔡總統真正負起領導的責任,作地方政府的表率,及早宣布暫停元旦的升旗典禮,或者改辦視訊升旗典禮,也呼籲今年大家留在家裡跨年,為自己,也為家人,好好保護自己。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牛年NEW起來!政策思維更新 重塑高教生態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牛年NEW起來!政策思維更新 重塑高教生態
◆  自以為是? 掌權者須「再教育」
◆  防疫不是獵巫 請填補飛航漏洞
◆  奧運都能延後 跨年非辦不可?
◆  「友中」風起 我獨逆行?
◆  小民等疫苗盼食安 政府聽到了嗎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牛年NEW起來!政策思維更新 重塑高教生態


2020-12-26 04:10  聯合報 /   方元沂(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愈來愈多大學重視將課程設計保持一定程度留白」,鼓勵學生跨域學習、自我探索,找到知識與熱情的連結點。這在科技快速創新的現代格外重要,科技改變了學習方式,網路與行動裝置可讓求知者更快取得知識。老師在傳統講授的型式之外,也必須思考混成學習或多元模式的可行性

創新翻轉已是教育重要關鍵字。在大學,以跨域或不分系突破傳統局限;推動跨國學習培養學生面對全球化;把數位應用融入課程,讓上課氛圍更接地氣…都指向同個問題:怎麼教,怎麼「滾動式修正」,才能讓學習更有效?

可惜另一端,高等教育的政策與制度創新,似乎還無法跟進腳步。現行大學模式沿襲兩個世紀前,一八一○年威廉.馮.洪堡建立柏林大學時的架構,將研究和教學結合,確立大學教學科學研究兩大目標,並讓大學享有學術自由及大學自治。然而從民國 79 年(一九九○年),高教普及率高速成長,許多國家一如台灣,大學畢業生占勞動力三分之二以上。不論性質或功能,高教都與兩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

面對高教普及化下定位的改變,政府應提供多元的大學選項。除著重科學發展研究型大學外,也要重視以教學為主的大學。以政策來支持多樣性發展,讓人民都能負擔得起,進入適合的大學受教。

近來,少子化和全球化結構性問題,讓台灣高教面臨前所未見衝擊。政府從推動大學整併到私校退場,總令人存有「到底想把高教帶到哪裡去」的疑惑。公立大學抱怨經費不足,私立大學抱怨資源分配不均大學都覺得政府管太多扼殺自主發展。更現實的是,這些大學面對的是同個市場,資源差異過大無異是「零和」競爭,最後惡性循環,犧牲退場私校教職員生權益。且激烈競爭勢必帶來階級不流動的不公平,資源愈匱乏的人愈難靠教育翻轉人生

是該改變了!政府應積極推動高教公平性,持續融資支持學費貸款制度,獎勵學習的數位化應用,延伸關注畢業生在勞動市場的發展;另一端亦要透過法律的修正補洞,督促高教治理的優化。進而鼓勵大學實踐社會公益功能、謹守學術專業倫理;並在全球化時代對國際學生的流動提出相對應的政策改良。

這些 4.0 願景,將架構出台灣高教永續發展的藍圖。透過政策與制度的引導,方能提升國立大學行政與資源效能;亦能讓私立大學引入民間專業資源,改善校務治理重建價值。公私協作互補,方可逐步重塑高教的生態系!











自以為是? 掌權者須「再教育」


2020-12-26 04:08  聯合報 /   吳成豐/靜宜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台中市)
反萊豬醫師蘇偉碩(前排右二)疑被「查水表」,他呼籲監察院長、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關注政府濫權事件。記者林伯東/攝影


當今掌權者應成為自己的心理治療者,治療自認為對的心理狀態,容許多元的庶民言論。如或不能,接受再教育使具民主的公民素養,極可能是當今掌權者們的必修課程。

蘇偉碩醫師用科學研究的數據,對萊豬有害人體提出警告。行政院衛福部以「散佈不實訊息」,對蘇提出告訴.因反萊豬疑似被政府「查水表」,蘇昨至監院陳情,要求關切政府濫權情事;惟陳菊院長昨天知悉後僅表示尊重他到監察院的陳情,也會處理,此番言行完全看不出曾遭美麗島事件迫害者的身影。此事件不僅是不實訊息成立與否的法律問題,尤其是,民主社會的自由有否被戕害與踐踏的倫理議題,更值得關注。

英國哲學家約翰彌爾(John S. Mill)一八五九年論自由」(On Liberty)書中,大力為言論自由辯護說,如果某項觀點不是完整、經常與無懼地被討論過,就會變成死的教條,而非活生生的真理

彌爾認為,即使民選政府還是會在某些時機壓迫社會中一些團體,這是一種社會暴力;並強調,掌權者經常會用「自認為對的」態度,去回應社會不同聲音與行動;他覺得掌權者必須「再教育」。

依彌爾所說的社會暴力去分析,現今公部門未見提出有力科學證據,去論辯蘇的觀點,即對蘇提出告訴,是否形同「自認為對的」暴力形式呢?現時除蘇言行外,還有各媒體、社團及大眾們「無懼」發聲,並呈現出如台中市長盧秀燕所說百分之七十市民反對修法進口萊豬的「完整」作為。反觀公部門做了什麼?難怪彌爾有掌權者再教育之說。

有趣的是,報載美國大選風波,喚醒選民熱情公民素養提升,歸功川普效應因為美國民主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川普至少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讓美國公民素養提升

民主是用數人頭來代替打破人頭,美國大選數完人頭後,川普支持的人頭少於對手拜登,即使川普透過法律等程序意圖翻盤,但無論是司法單位或者曾投票給川普的同黨人士及選民們,最終仍凸顯了民主的公民素養,就是承認數人頭後的事實

是的,誠如報載美國選民們公民素養提升,但是,競逐者本人素養提升了嗎?且讓我們異地思考:如今台灣的現實,令人憂心的是,掌權者是否也仍在「自認為對的」漩渦中翻滾,不能自拔呢?

老子「道德經」中說「故致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其寓意是提醒掌權者要摒棄自我私慾,即便做了些榮譽的事(如防治疫情),也無須太多自美,不要求得到如玉般的寶石,而要做個樸實的山石。

川普效應的公民素養,抑或道德經珞珞如石的故事,都是心理治療的自律與自省過程。凡是與人民福祉相關的利害關係者們,必須推倒「自認為對的」高牆,務請由掌權者自身的心理改造做起











防疫不是獵巫 請填補飛航漏洞


2020-12-26 04:10  聯合報 /   傅延文/航空業(台北市)
示意圖,圖為桃園機場入境機師及機組員。記者季相儒/攝影


日前紐籍機師確診,本人及航空公司均成眾矢之的。當時之所以讓飛航組員,相對於一般民眾有比較寬鬆的管理,其一是減少對航空運輸衝擊,因國際間仍然有大量運輸需求,其二是信任航空公司及組員,就行業本身即具較高自我約束能力及風險意識,進而依循標準作業程序下的風險管控,得以較短的居家檢疫與自主管理,便利航空公司人力運用。

林佳龍部長在日前交通部召開的防疫應變會議中,重申航空公司應落實指揮中心所核定的機組人員健康管控相關作業原則。若有監管疏失將會裁罰,同時視情節輕重,再予以減班處分。陳時中部長則表示若航空公司無法落實監督,那麼將由政府接管,並考慮將居家檢疫拉長到七天。

筆者以為,就整體而言,台灣飛航組員都相當遵守檢疫規定,否則早在兩、三個月前部分航線復航時,就不會只有這次的組員間感染事件。然而,究竟需要隔離多少天,各國規定不同,只要航空公司能要求組員遵守相關規定及作業程序,減少最低接觸機率,大致上是依組員在海外停留時間,有從地停一小時到七天,以及航班性質與所在國的風險等級而定。

若參考澳洲、紐西蘭對國際線飛航組員的要求,原則上分別要求十四至廿四天居家隔離,尤其是澳洲新南威爾斯省在日前公布更嚴格檢疫要求,除抵達機場時需檢測外,另需廿四天居家檢疫,除非居家隔離十天後,持有 Covid-19 陰性證明,才得提前於十四天結束。不過若以此規格訂定,國籍飛航組員人力會更為吃緊,進而影響航空運送時效,營運上會更嚴峻。

由於在這疫情時期航空運輸本就具高度風險,對於組員可能在外站停留時受到感染,本應列為預期會發生的高風險選項。換言之,我們都很不希望發生,但若發生也不感到意外,且主管機關能隨時採取妥善的應變措施。但這次事件發生後,主管機關自己都再三強調,勿造成社會恐慌不安,現在卻反而不斷在媒體上放大航空公司及組員責任,媒體甚至連個人私德都被拿來檢視,筆者認為是相當不負責任作法。這是防疫,而不是獵巫。

總之,筆者認為,主管機關確實應再檢視飛航組員短期檢疫的規定,若 PCR 檢測能量足夠,對於從高風險國家返回台灣的組員,除入境時檢測外,可拉長短期檢疫至七天,並要求航空公司重申組員紀律,避免再發生類似情形。同時,若開始能接種疫苗,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日前對於組員接種疫苗有特別規定,建議我國可先行參考後,擬定相關措施。












奧運都能延後 跨年非辦不可?


2020-12-26 04:05  聯合報 /   陳文卿/環保服務業(新竹市)
今年底將是自2005年後最冷的一次跨年,建議盡量減少跨年當天在戶外停留的時間。本報資料照片


傳統上,華人世界重視傳統春節,陽曆元旦則沒有太在意。除夕守歲,重要的是家人圍爐團聚,沒有跑到大街上去喧嘩的。

曾幾何時,每年歲末的跨年活動,竟成為重要盛事,之前大多是民間團體辦的商業活動,現在卻變成官方接手辦。各縣市政府在輸人不輸陣的心理下,一定要將跨年活動辦得熱鬧精采,卻失去歲末省思並策勵將來的意義,一陣熱鬧歡樂過後,除垃圾外,只剩下一場空。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其實正是藉此反思這種浮華有餘,內斂不足跨年活動的好機會。無奈大部分縣市政府仍執意要辦跨年晚會,且預估參加人數動輒萬人以上;如此大規模群聚活動,卻是防疫工作最大威脅。

儘管主辦單位重申,參加跨年活動必須戴口罩、量體溫等,可是跨年活動在空曠場所舉辦,群眾來自四面八方,很難控管。參與者的情緒,隨著音樂節奏 high 到最高點時,要大聲尖叫吶喊,誰會戴口罩?這些顯然都防不勝防;要避免疫情擴散,除了祈求上天保佑沒有染疫的人進到會場來之外,似乎沒任何良策。

可是我們能夠掉以輕心嗎?因為新冠肺炎,連東京奧運都可以暫停延後了,跨年晚會有何非辦不可的理由?建議中央下令,請各方懸崖勒馬,讓大家在家裡與家人好好團聚。

全世界那麼多人確診,死亡人數更高達一百七十多萬人,在台灣的我們,能高高興興與健康的家人團聚,是多麼值得珍惜的福分,何必為了瘋一晚跨年,讓台灣防疫陷入難料的危機困境?










「友中」風起 我獨逆行?


2020-12-26 04:02  聯合報 /   徐勉生/退休大使(高雄市)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 圖/美聯社


過去四年,美國川普總統連同諸多鷹派幕僚,讓世界吹起反中抗中之風。台灣也在這股反中風潮中,與川普政府相互唱和。如今川普敗選,風向變了。未來美中關係勢必轉回既競爭又合作的理性態勢。歐中關係與日中關係也正陸續轉向友好合作。但是,兩岸關係卻仍然陷入僵局,台灣在國際局勢大幅轉向時,是否要繼續陷於孤立呢?

首先、拜登認為俄羅斯才是美國的最大安全威脅,中國則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因此拜登極可能嚴守美中「鬥而不破」的行為準則,建立一個具有建設性與創造性的美中關係。

美國哈佛商學院學者安迪澤萊克外交官雜誌發表專文指出,美國必須接受中國最終成為世界上最大,可能也是最強大經濟體的事實,拜登應該努力美化美中關係的前景。由此觀之,美國不可能再像過去一樣,利用「台灣牌」來刺激中共。

其次、習近平十二月九日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通電話,就下階段雙邊和多邊合作進行討論並達成多項共識習近平在電話中強調,面對未來新形勢,中歐合作的全球性和戰略性更加重要

馬克宏則盼再次訪問大陸,並表示法中兩國就抗擊新冠病毒疫情進行了良好合作,各領域交流合作也全面推進。法方高度重視發展法中關係,願同中方繼續努力,深化法中、歐中合作。馬克宏還表示,希望與中方繼續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對非洲合作等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加強協調合作。

法國外交一向獨立自主,尤其不願扈從美國。如今川普敗選,法國可望擺脫川普的糾纏,重新與大陸展開友好合作關係。

第三、歐中關係近來也大幅提升。歐盟與中國大陸的投資協定談判,正進入最後階段,大陸同意為歐盟企業開放更多領域的市場。歐盟則是放寬大陸投資再生能源市場的限制作為回報。目前談判重點放在市場准入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上,預計年底前可望達成最終協議並簽署協定。

第四、由中共主導的 RCEP,於十一月十五日在越南舉行的高峰會完成簽署大陸與日本都是成員國事後中共又公開表示,有意加入由日本主導的 CPTPP

大陸外長王毅十一月廿四日訪問日本,和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會談時,曾邀其明年訪問大陸。並決議明年在日本召開部長級「日中經濟高層對話」。媒體評析王毅此時訪日,除了針對明年夏季東京奧運會,以及後年陸日建交五十周年,營造友好氛圍。同時也可能為加入 CPTPP,做必要的協商與安排。顯示陸日關係正在急速升溫。

當世界風向,由反中抗中轉為友中和中時,台灣要逆風而行獨自仇中抗中,還是及時調整風帆呢?










小民等疫苗盼食安 政府聽到了嗎


2020-12-26 04:02  聯合報 /   林怡礽/國小教師(桃園市)


去年此時,對民國 109 年(二○二○)有份浪漫期待,卻因新春伊始新冠肺炎驟然變調。這一年來,世界各國疫情嚴峻,封城消息不斷;慶幸台灣全民配合防疫,疫情沒有造成家人親友間關係疏離,反而更加緊密。

民國 109 年(二○二○年)近尾聲,在疫情影響下,即使是不平靜的一年,我們仍在感恩中發現幸福,在疫情中等待希望。希望順利採購新冠疫苗,國人早日遠離病毒的威脅;近日沸沸揚揚的食安問題,期盼政府能以全民健康為重,聽見國人反萊豬心聲,有效降低其對國人健康的衝擊;並且有效提高薪資所得,讓忙碌的上班族不必淪為窮忙族,房價也不再遙不可及。

此刻又值歲末年終,一個感恩與期許的季節,班上一年級孩子用注音符號認真寫出新年新願望:「希望爸爸媽媽假日不用上班,可以多陪我。」「疫情趕快結束,爸媽才會放心帶我出門玩,也不用每天戴口罩了。」稚嫩純真的小小心靈願望,就是這麼簡單;其實,平民小百姓奢求的也不多,為政者只要願意傾聽,或許就能實現。


廖玉蕙/接住受苦的靈魂!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廖玉蕙/接住受苦的靈魂!
◆  李清志/鬼滅列車的人生
◆  楊志良/科技造福或禍害人類?
◆  朱宗慶/35年,永不止息的追求
◆  陳立恆 /不只國界.還有眼界
◆  薛承泰/「做」以待「弊」的社會住宅






廖玉蕙/接住受苦的靈魂!


2020-12-26 03:58  聯合報 /   廖玉蕙(作家暨教育學者)


生老病死,如四季輪轉,無可迴避,只能勇敢直面相對;但總有些突如其來病痛,無預期追索著年輕或年長失序的靈魂,讓人無端陷入幽暗深谷。

這些日子來,屢傳頂大學生自殺身亡,震驚社會。其實,學生有精神上困擾或輕生不始自今日;有同樣困擾的,也絕非只是頂大生。我任大學教職以來,從軍校生、私校生,到國立大學生都有,遇到躁動或憂鬱的學生,從來沒間斷過。

我相信,有些病痛需要服藥,但服藥常無法斷根;罹患的不管是什麼情緒問題,還得從根本解決。有些病因來自基因遺傳,憂懼來時,如身受洪水猛獸伏擊:有些來自家庭問題、課業壓力;有些是情愛糾葛…理由千百種。為情緒受苦的,當然也不限校園。中老年族群,除慣見慢性病外,帕金森及阿茲海默症侵擾,更不計其數。

生理問題交給醫生;心理困境除靠醫療外,人際網絡往往能凝聚重大力量。學生需要老師及同學協助;家裡長輩親人,端賴兒女親朋關照。個人力量微薄,彼此連結效應會像漣漪般擴散,效果卓著。

回想當年教書日子,總有學生推開研究室的門,進來和我分享心情。小小空間裡,歡樂中免不了夾雜淚水;如今,已畢業學生,在人生途程中遭遇困難,也會在夜深時刻,在電腦上向老師叩問生命意義、年少癡狂的糾葛纏繞。我有時謹慎獻計;有時挽袖同仇敵愾;大多時,只是傾聽、陪伴;如果是面對面,常常還要學生反過來安慰、保證。然而,生活就是這樣,我像當年提供自家電話在黑板上的盧元駿教授一樣,叮嚀我們:「你們畢業後,老師永遠在這裡,有問題可以來找我。」想延長師生關係的保固期限,而期待我的學生也能將這樣的溫暖期延續下去。

生理病痛,又是另種折磨,病魔發威能讓英雄束手、強人告饒。因醫學進步,現代人餘命增長,健康未必跟隨。病中能做什麼?自艾自憐?還是繼續如常?甚或思考盤整生活,過出精彩人生?

我二姊發現罹患肺腺癌,她一邊開刀、化療,家族親人一起陪她旅遊,圓了她人生夢想。三年後走了,她感到無憾,家人也心安。小說家平路,半年內罹患兩種癌症。她勇敢面對,閱讀、禪修安心;提供己身經驗與同病者相憐打氣。知交蔣理容,癌症復發,同樣奮戰不懈外,也不忘進行口述家族史,記錄親人遭遇二二八故事,為先人留下行誼,為社會鐫刻記憶。版畫家何華仁發現嚴重腦瘤,同樣在愛妻、手足打氣下,開刀、電療,經過重新認字、語言練習並克服顛躓後,重燃版刻熱情,刻出仿若重生的風格版畫。

他們所以能更發光發熱,不是無畏,而是深思後,決定心平氣和接受。仔細探究,無一不是背後有親友齊心支持與陪伴。病,不再是拘縛心理及生理殺手,身心經過安撫後,反轉為平路所說的生命「禮物」。

只要是人,都不免病痛,希望有餘力者能用熱情編織密網,兜住失序靈魂,用愛心、耐心接住這些受苦的人。

作者為作家暨教育學者,即將出版接住受苦的靈魂親愛的,我知道你的痛》)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