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牛年NEW起來!政策思維更新 重塑高教生態
◆ 自以為是? 掌權者須「再教育」
◆ 防疫不是獵巫 請填補飛航漏洞
◆ 奧運都能延後 跨年非辦不可?
◆ 「友中」風起 我獨逆行?
◆ 小民等疫苗盼食安 政府聽到了嗎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牛年NEW起來!政策思維更新 重塑高教生態
2020-12-26 04:10 聯合報 / 方元沂(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愈來愈多大學重視將課程設計保持一定程度「留白」,鼓勵學生跨域學習、自我探索,找到知識與熱情的連結點。這在科技快速創新的現代格外重要,科技改變了學習方式,網路與行動裝置可讓求知者更快取得知識。老師在傳統講授的型式之外,也必須思考混成學習或多元模式的可行性。
創新翻轉已是教育重要關鍵字。在大學,以跨域或不分系突破傳統局限;推動跨國學習培養學生面對全球化;把數位應用融入課程,讓上課氛圍更接地氣…都指向同個問題:怎麼教,怎麼「滾動式修正」,才能讓學習更有效?
可惜另一端,高等教育的政策與制度創新,似乎還無法跟進腳步。現行大學模式沿襲兩個世紀前,一八一○年威廉.馮.洪堡建立柏林大學時的架構,將研究和教學結合,確立大學「教學」和「科學研究」兩大目標,並讓大學享有學術自由及大學自治。然而從民國 79 年(一九九○年),高教普及率高速成長,許多國家一如台灣,大學畢業生占勞動力三分之二以上。不論性質或功能,高教都與兩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
面對高教普及化下定位的改變,政府應提供多元的大學選項。除著重科學發展研究型大學外,也要重視以教學為主的大學。以政策來支持多樣性發展,讓人民都能負擔得起,進入適合的大學受教。
近來,少子化和全球化結構性問題,讓台灣高教面臨前所未見衝擊。政府從推動大學整併到私校退場,總令人存有「到底想把高教帶到哪裡去」的疑惑。公立大學抱怨經費不足,私立大學抱怨資源分配不均;大學都覺得政府管太多扼殺自主發展。更現實的是,這些大學面對的是同個市場,資源差異過大無異是「零和」競爭,最後惡性循環,犧牲退場私校教職員生權益。且激烈競爭勢必帶來「階級不流動」的不公平,資源愈匱乏的人愈難靠教育翻轉人生。
是該改變了!政府應積極推動高教公平性,持續融資支持學費貸款制度,獎勵學習的數位化應用,延伸關注畢業生在勞動市場的發展;另一端亦要透過法律的修正補洞,督促高教治理的優化。進而鼓勵大學實踐社會公益功能、謹守學術專業倫理;並在全球化時代對國際學生的流動提出相對應的政策改良。
這些 4.0 願景,將架構出台灣高教永續發展的藍圖。透過政策與制度的引導,方能提升國立大學行政與資源效能;亦能讓私立大學引入民間專業資源,改善校務治理重建價值。公私協作互補,方可逐步重塑高教的生態系!
自以為是? 掌權者須「再教育」
2020-12-26 04:08 聯合報 / 吳成豐/靜宜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台中市)
反萊豬醫師蘇偉碩(前排右二)疑被「查水表」,他呼籲監察院長、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關注政府濫權事件。記者林伯東/攝影
當今掌權者應成為自己的心理治療者,治療「自認為對的」心理狀態,容許多元的庶民言論。如或不能,接受再教育使具民主的公民素養,極可能是當今掌權者們的必修課程。
蘇偉碩醫師用科學研究的數據,對萊豬有害人體提出警告。行政院衛福部以「散佈不實訊息」,對蘇提出告訴.因反萊豬疑似被政府「查水表」,蘇昨至監院陳情,要求關切政府濫權情事;惟陳菊院長昨天知悉後僅表示尊重他到監察院的陳情,也會處理,此番言行完全看不出曾遭美麗島事件迫害者的身影。此事件不僅是不實訊息成立與否的法律問題,尤其是,民主社會的自由有否被戕害與踐踏的倫理議題,更值得關注。
英國哲學家約翰彌爾(John S. Mill)一八五九年「論自由」(On Liberty)書中,大力為言論自由辯護說,如果某項觀點不是完整、經常與無懼地被討論過,就會變成死的教條,而非活生生的真理。
彌爾認為,即使民選政府還是會在某些時機壓迫社會中一些團體,這是一種社會暴力;並強調,掌權者經常會用「自認為對的」態度,去回應社會不同聲音與行動;他覺得掌權者必須「再教育」。
依彌爾所說的社會暴力去分析,現今公部門未見提出有力科學證據,去論辯蘇的觀點,即對蘇提出告訴,是否形同「自認為對的」暴力形式呢?現時除蘇言行外,還有各媒體、社團及大眾們「無懼」發聲,並呈現出如台中市長盧秀燕所說百分之七十市民反對修法進口萊豬的「完整」作為。反觀公部門做了什麼?難怪彌爾有掌權者再教育之說。
有趣的是,報載美國大選風波,喚醒選民熱情,公民素養提升,歸功川普效應。因為美國民主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川普至少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讓美國公民素養提升。
民主是用數人頭來代替打破人頭,美國大選數完人頭後,川普支持的人頭少於對手拜登,即使川普透過法律等程序意圖翻盤,但無論是司法單位或者曾投票給川普的同黨人士及選民們,最終仍凸顯了民主的公民素養,就是承認數人頭後的事實。
是的,誠如報載美國選民們公民素養提升,但是,競逐者本人素養提升了嗎?且讓我們異地思考:如今台灣的現實,令人憂心的是,掌權者是否也仍在「自認為對的」漩渦中翻滾,不能自拔呢?
老子「道德經」中說「故致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其寓意是提醒掌權者要摒棄自我私慾,即便做了些榮譽的事(如防治疫情),也無須太多自美,不要求得到如玉般的寶石,而要做個樸實的山石。
川普效應的公民素養,抑或道德經「珞珞如石」的故事,都是心理治療的自律與自省過程。凡是與人民福祉相關的利害關係者們,必須推倒「自認為對的」高牆,務請由掌權者自身的心理改造做起。
防疫不是獵巫 請填補飛航漏洞
2020-12-26 04:10 聯合報 / 傅延文/航空業(台北市)
示意圖,圖為桃園機場入境機師及機組員。記者季相儒/攝影
日前紐籍機師確診,本人及航空公司均成眾矢之的。當時之所以讓飛航組員,相對於一般民眾有比較寬鬆的管理,其一是減少對航空運輸衝擊,因國際間仍然有大量運輸需求,其二是信任航空公司及組員,就行業本身即具較高自我約束能力及風險意識,進而依循標準作業程序下的風險管控,得以較短的居家檢疫與自主管理,便利航空公司人力運用。
林佳龍部長在日前交通部召開的防疫應變會議中,重申航空公司應落實指揮中心所核定的機組人員健康管控相關作業原則。若有監管疏失將會裁罰,同時視情節輕重,再予以減班處分。陳時中部長則表示若航空公司無法落實監督,那麼將由政府接管,並考慮將居家檢疫拉長到七天。
筆者以為,就整體而言,台灣飛航組員都相當遵守檢疫規定,否則早在兩、三個月前部分航線復航時,就不會只有這次的組員間感染事件。然而,究竟需要隔離多少天,各國規定不同,只要航空公司能要求組員遵守相關規定及作業程序,減少最低接觸機率,大致上是依組員在海外停留時間,有從地停一小時到七天,以及航班性質與所在國的風險等級而定。
若參考澳洲、紐西蘭對國際線飛航組員的要求,原則上分別要求十四至廿四天居家隔離,尤其是澳洲新南威爾斯省在日前公布更嚴格檢疫要求,除抵達機場時需檢測外,另需廿四天居家檢疫,除非居家隔離十天後,持有 Covid-19 陰性證明,才得提前於十四天結束。不過若以此規格訂定,國籍飛航組員人力會更為吃緊,進而影響航空運送時效,營運上會更嚴峻。
由於在這疫情時期航空運輸本就具高度風險,對於組員可能在外站停留時受到感染,本應列為預期會發生的高風險選項。換言之,我們都很不希望發生,但若發生也不感到意外,且主管機關能隨時採取妥善的應變措施。但這次事件發生後,主管機關自己都再三強調,勿造成社會恐慌不安,現在卻反而不斷在媒體上放大航空公司及組員責任,媒體甚至連個人私德都被拿來檢視,筆者認為是相當不負責任作法。這是防疫,而不是獵巫。
總之,筆者認為,主管機關確實應再檢視飛航組員短期檢疫的規定,若 PCR 檢測能量足夠,對於從高風險國家返回台灣的組員,除入境時檢測外,可拉長短期檢疫至七天,並要求航空公司重申組員紀律,避免再發生類似情形。同時,若開始能接種疫苗,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日前對於組員接種疫苗有特別規定,建議我國可先行參考後,擬定相關措施。
奧運都能延後 跨年非辦不可?
2020-12-26 04:05 聯合報 / 陳文卿/環保服務業(新竹市)
今年底將是自2005年後最冷的一次跨年,建議盡量減少跨年當天在戶外停留的時間。本報資料照片
傳統上,華人世界重視傳統春節,陽曆元旦則沒有太在意。除夕守歲,重要的是家人圍爐團聚,沒有跑到大街上去喧嘩的。
曾幾何時,每年歲末的跨年活動,竟成為重要盛事,之前大多是民間團體辦的商業活動,現在卻變成官方接手辦。各縣市政府在輸人不輸陣的心理下,一定要將跨年活動辦得熱鬧精采,卻失去歲末省思並策勵將來的意義,一陣熱鬧歡樂過後,除垃圾外,只剩下一場空。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其實正是藉此反思這種浮華有餘,內斂不足跨年活動的好機會。無奈大部分縣市政府仍執意要辦跨年晚會,且預估參加人數動輒萬人以上;如此大規模群聚活動,卻是防疫工作最大威脅。
儘管主辦單位重申,參加跨年活動必須戴口罩、量體溫等,可是跨年活動在空曠場所舉辦,群眾來自四面八方,很難控管。參與者的情緒,隨著音樂節奏 high 到最高點時,要大聲尖叫吶喊,誰會戴口罩?這些顯然都防不勝防;要避免疫情擴散,除了祈求上天保佑沒有染疫的人進到會場來之外,似乎沒任何良策。
可是我們能夠掉以輕心嗎?因為新冠肺炎,連東京奧運都可以暫停延後了,跨年晚會有何非辦不可的理由?建議中央下令,請各方懸崖勒馬,讓大家在家裡與家人好好團聚。
全世界那麼多人確診,死亡人數更高達一百七十多萬人,在台灣的我們,能高高興興與健康的家人團聚,是多麼值得珍惜的福分,何必為了瘋一晚跨年,讓台灣防疫陷入難料的危機困境?
「友中」風起 我獨逆行?
2020-12-26 04:02 聯合報 / 徐勉生/退休大使(高雄市)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 圖/美聯社
過去四年,美國川普總統連同諸多鷹派幕僚,讓世界吹起反中抗中之風。台灣也在這股反中風潮中,與川普政府相互唱和。如今川普敗選,風向變了。未來美中關係勢必轉回既競爭又合作的理性態勢。歐中關係與日中關係也正陸續轉向友好合作。但是,兩岸關係卻仍然陷入僵局,台灣在國際局勢大幅轉向時,是否要繼續陷於孤立呢?
首先、拜登認為俄羅斯才是美國的最大安全威脅,中國則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因此拜登極可能嚴守美中「鬥而不破」的行為準則,建立一個具有建設性與創造性的美中關係。
美國哈佛商學院學者安迪澤萊克在《外交官》雜誌發表專文指出,美國必須接受中國最終成為世界上最大,可能也是最強大經濟體的事實,拜登應該努力美化美中關係的前景。由此觀之,美國不可能再像過去一樣,利用「台灣牌」來刺激中共。
其次、習近平十二月九日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通電話,就下階段雙邊和多邊合作進行討論並達成多項共識。習近平在電話中強調,面對未來新形勢,中歐合作的全球性和戰略性更加重要。
馬克宏則盼再次訪問大陸,並表示法中兩國就抗擊新冠病毒疫情進行了良好合作,各領域交流合作也全面推進。法方高度重視發展法中關係,願同中方繼續努力,深化法中、歐中合作。馬克宏還表示,希望與中方繼續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對非洲合作等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加強協調合作。
法國外交一向獨立自主,尤其不願扈從美國。如今川普敗選,法國可望擺脫川普的糾纏,重新與大陸展開友好合作關係。
第三、歐中關係近來也大幅提升。歐盟與中國大陸的投資協定談判,正進入最後階段,大陸同意為歐盟企業開放更多領域的市場。歐盟則是放寬大陸投資再生能源市場的限制作為回報。目前談判重點放在市場准入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上,預計年底前可望達成最終協議並簽署協定。
第四、由中共主導的 RCEP,於十一月十五日在越南舉行的高峰會完成簽署。大陸與日本都是成員國。事後中共又公開表示,有意加入由日本主導的 CPTPP。
大陸外長王毅十一月廿四日訪問日本,和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會談時,曾邀其明年訪問大陸。並決議明年在日本召開部長級「日中經濟高層對話」。媒體評析王毅此時訪日,除了針對明年夏季東京奧運會,以及後年陸日建交五十周年,營造友好氛圍。同時也可能為加入 CPTPP,做必要的協商與安排。顯示陸日關係正在急速升溫。
當世界風向,由反中抗中轉為友中和中時,台灣要逆風而行獨自仇中抗中,還是及時調整風帆呢?
小民等疫苗盼食安 政府聽到了嗎
2020-12-26 04:02 聯合報 / 林怡礽/國小教師(桃園市)
去年此時,對民國 109 年(二○二○)有份浪漫期待,卻因新春伊始新冠肺炎驟然變調。這一年來,世界各國疫情嚴峻,封城消息不斷;慶幸台灣全民配合防疫,疫情沒有造成家人親友間關係疏離,反而更加緊密。
民國 109 年(二○二○年)近尾聲,在疫情影響下,即使是不平靜的一年,我們仍在感恩中發現幸福,在疫情中等待希望。希望順利採購新冠疫苗,國人早日遠離病毒的威脅;近日沸沸揚揚的食安問題,期盼政府能以全民健康為重,聽見國人反萊豬心聲,有效降低其對國人健康的衝擊;並且有效提高薪資所得,讓忙碌的上班族不必淪為窮忙族,房價也不再遙不可及。
此刻又值歲末年終,一個感恩與期許的季節,班上一年級孩子用注音符號認真寫出新年新願望:「希望爸爸媽媽假日不用上班,可以多陪我。」「疫情趕快結束,爸媽才會放心帶我出門玩,也不用每天戴口罩了。」稚嫩純真的小小心靈願望,就是這麼簡單;其實,平民小百姓奢求的也不多,為政者只要願意傾聽,或許就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