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疫變型的台灣經濟樣貌與展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1474/web/

◆  聯合報社論/當傳染源是家人:居家檢疫的戰略錯誤
◆  聯合報黑白集/檢疫所不是感化院
◆  經濟日報社論/疫變型的台灣經濟樣貌與展望






經濟日報社論/疫變型的台灣經濟樣貌與展望


2020-03-31 23:5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一個月多前,國際間還抱著隔岸觀火的態度看待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如今,大多數國家病毒纏身,原本只在中國出現的大規模圍堵、阻斷人口移動式的防疫措施(如封城、國境管制),開始在各國上演,對實體經濟的巨大衝擊也接續出現,使全球及台灣經濟呈現「疫變型經濟」樣態。
簡單地說,疫變型經濟即指人們日常生活行為、各國經濟活動、全球金融市場都將隨著疫情受控程度而產生變化。目前看來,有些短期型的變化都已陸續反應在各項高頻數據上,台灣亦是如此。
就首當其衝、短期內變化極為顯著的民間消費、進出口來看,即使台灣疫情尚屬受控,但其造成的恐慌已讓民眾自發性地減少非必需性的外出與消費,導致餐廳及旅館、休閒及文化產業等嚴重受挫。資料顯示,2月份零售、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年減1.4%、17%,動向指數更一度分別跌至創編以來新低。受內需動能驟減連累,3月無薪休假人數明顯攀升,消費者信心更下跌至2017年8月以來新低,反映消費意願顯已受挫,抑制民間消費成長。
其次,台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2019年貿易依存度高達100.6%,且製造業的海外中間投入有18.9%依賴中國供應,中國製造業的海外中間投入則有10.7%係由台灣支援的情況下,當全球疫情不斷升溫,各國需求緊縮與防疫措施造成的供給斷鏈,將嚴重衝擊台灣進出口表現。1至2月台灣外銷訂單年減7.8%,已證實國外需求萎縮,且2月外銷訂單金額動向指數創下歷年同期最低紀錄,更釋放3、4月接單前景堪憂的訊號。再加上2月製造業PMI中的新增出口訂單,呈現六大產業同步收縮現象,顯示疫情來襲下,主要產業無一能倖免於難。而供應商交貨時間急升至2012年7月創編以來新高紀錄,則反映廠商普遍面臨生產物料短缺或因運輸不及,難以如期完成訂單的嚴苛挑戰。難怪廠商對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從63.7劇跌至36.8,顯見受訪業者對產業前景的看法明顯轉趨悲觀。
至於民間投資方面,即使高頻經濟數據尚未出現負面訊息,但疫情已為經濟帶來高度不確定性,並重創企業信心,必將打亂企業原定的投資節奏。
由此可知,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將經由民眾減少外出及無薪休假人數倍增等途徑重創民間消費,而封城、延後復工等造成供應鏈中斷、全球需求萎縮等,則重挫對外貿易。而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大為降低企業對經濟前景的掌握度與期待,則將壓抑民間投資,致使GDP成長放緩。
所幸,今年公共部門投資成長將由去年的6.9%加速至8.9%,且鑒於疫情嚴峻,各行各業經營陷入困境,政府又推出刺激性財政政策,均可望透過乘數效果,部分緩解對經濟的衝擊;再加上政府推出的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恰巧順應美中貿易戰後的供應鏈轉移趨勢,持續誘發企業回流與深耕台灣意願,多少可成為穩定民間投資的力量。此外,油價大幅下跌,且消費、投資、輸出衍生性需求受挫,令進口金額驟減,有利貿易順差增加。
綜上,民眾、企業與政府都需要嚴陣以待。畢竟,有些衝擊會在疫情終止後逐漸復原,就像遞延的消費;有些或將造成不可逆的影響,例如部分企業不堪疫情衝擊而關閉、裁員,並引發失業潮。在此情況下,無法以經濟自有一套調節衝擊的反應機制來看待,而是要藉由政府相關部會進行跨部門的協作,並推出合宜的措施,減緩那些不可逆變化對經濟帶來的傷害。惟此次COVID-19疫情對全球及台灣經濟帶來的衝擊,可謂百年一遇,政府如何精準投放可令經濟體儘速消炎及增加對抗疫變的免疫力良藥,將考驗著領導人危機處理的能力。










聯合報黑白集/檢疫所不是感化院


2020-04-01 00:4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近日通報量大增,衛福部疾管署日前通知醫界,症狀輕微者可不用第二次採檢及住院隔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長柯文哲說,美國已成全球確診病例最多國家,「紐約比武漢還危險」,但湖北返台者集中檢疫,美國回來的只需居家檢疫,後者人數爆量,地方不堪負荷,他要求中央統一標準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則回應,「類包機乘客集中檢疫,是因社會對他們仍有很多不放心」。

湖北因疫情和緩而解封,若社會真有疑慮,第二批武漢包機乘客無一確診,便是最好的釋疑。但政府迎合民間歧視,堅持對湖北台胞實施嚴格的境管註記及集中檢疫,聲稱讓社會「放心」。不公平的待遇就是懲罰,檢疫所成了感化院,彷彿這些台胞不隔離十四天,社會即無法接納他們

陳時中用社會觀感決定誰該集中檢疫、誰可居家檢疫,顯示防疫也有潛規則」,被民粹和政治正確牽著走也難怪指揮中心沒想到歐美公衛體系這麼快崩盤」,問題不在沒想到,而是官員的專業被偏見蒙蔽

政府在疫情爆發初期禦敵從嚴,成績斐然;但指揮中心只對中國一以貫之,歐美相繼封城鎖國時,竟開放疫區返國者湧入社區居家檢疫,造成雙北民政、警政系統超載,學校機關相繼淪陷。這時,為何不在乎民眾的感受呢

當前民眾最不放心的是美國和歐洲,陳時中若在意社會觀感,就應將湖北台胞的檢疫標準一體適用,全面防堵。檢疫所是因應疫情嚴峻而開設,不是政治洗白的感化院」。指揮中心要防堵的是病毒,不是意識形態













聯合報社論/當傳染源是家人:居家檢疫的戰略錯誤


2020-04-01 00:4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疫情持續發燒,地方政府的防疫能量已達極限;圖為桃園區公所日前盤點各項防疫物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最近有兩項決策引發爭議。一是對觀光局員工因接待長官之子而確診進而感染其五歲兒,刻意輕描淡寫粉飾;二是對湖北及歐美返國民眾採取截然不同的隔離處置,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不滿,並要求「不要一直放人進來」。當指揮中心處理疫情出現了雙重標準,除導致民眾困惑,更容易造成國家防疫網的破漏,不容含糊以對。
先談觀光局員工(案二六九)的感染事件。那位「長官之子」(案二七七)在菲律賓已有發燒住院三天的就醫紀錄,入關時我海關並未檢測出來,他亦或未誠實申報;因此長驅直入,不僅讓觀光局人員陪他喝咖啡,也讓父親開車來接。這些作法,都違反了疫情指揮中心宣示的原則。到昨天為止,他不僅感染了觀光局員工父子,也累及一名同機旅客(案二八四)確診;至於其父和另一名觀光局員工及一連串交通部會接觸者,恐怕都在剉著等。
陳時中上周才宣示,在境外發病者,回台如果不誠實申報,最重將開罰十五萬元。那麼,以這名觀光局高官之子的情況,要不要開罰?如果連這種天下盡知的案例,指揮中心都要視關係親疏而故意放水,那麼其他被罰的人豈能心服口服?
再談柯文哲的批評。他的抱怨其實可以分成兩部分:其一,現在「紐約比武漢危險」是事實,但我對紐約入境者的管制卻比湖北返國者寬鬆;前者只需居家檢疫,後者卻需集中隔離,這是雙重標準。其二,要求「不要一直放人進來」,是因為地方政府的防疫能量已達極限,尤其台北和新北兩市;指揮中心若不能為雙北增補檢疫人力,至少要疏散部分隔離或檢疫者,交給其他縣市處理。當初政府不放行武漢台胞返國,就是以「檢疫量能」有限為藉口,如今放行歐美返台民眾卻是「量能無上限」地收。這類令人困惑的兩套標準,除了讓民眾無所遵循,地方也可能因人力短缺而形成防疫破口。
當疫情進入第二波高峰後,台灣確診人數已由五十人迅速增至三百多人,死亡人數上升至五例,指揮中心似乎已出現了若干疲態。除了上述處理不同地區或人物案例採取「雙重標準」外,指揮中心最輕率的決策,是在上月廿一日宣布「輕症不二採」,讓「居家檢疫」留下了一個大破口。最近,多名確診者在「居家檢疫」時將病毒傳染給同住的家人,就是這個破口釀禍。
我們檢視最近幾起案例:第二八九例確診者,是丈夫自西班牙、葡萄牙旅遊返國後,在進行居家檢疫時遭到感染。第二四六例確診者,則是受赴美探親返國後居家檢疫的妻子感染;案二四七的確診女性,則是受到荷蘭就學返台居家檢疫的家人感染。陳時中將這些案例籠統稱為「群聚感染」,事實上,他們的感染源就是「家人」,是政府在疫情大流行時草率放輕症者回家的無辜感染者。
由此,我們也看到了指揮中心的另一個「雙重標準」。這些在新冠肺炎擴散至全球風潮中的歐美返國者,依政府第一階段的嚴格措施看,其實是具有更高的感染風險。然而,政府不僅輕率地放他們入境,任由他們各自返家「居家檢疫」,又更將檢驗放寬標準為「輕症不二採」;這種種舉措,都顯得自相矛盾。對待風險更高的群體,卻反而採取更低的標準,當然會形成防疫漏洞。試想,就算居家防疫者足不出戶,但他們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的家人卻繼續外出上班;如此連環下來,會把病毒帶向多遠?
中國大陸派赴義大利的專家說,義大利的疫情之所以未能有效圍堵,主要是義國讓輕症患者居家隔離而非集中隔離,結果致使他們將病毒傳染給家人,這也是武漢在疫情爆發初期犯過的策略錯誤。那麼,台灣還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嗎?

【即時短評】高官父子欠染病父子一個道歉

◆  【重磅快評】檢方認證「明文規定」 好個愚人節大禮
◆  【即時短評】高官父子欠染病父子一個道歉

◆  【重磅快評】利嘴蘇貞昌如何評論「官官相護」大陋習?
◆  【重磅快評】陳玉珍不適任立委?蘇貞昌打臉蔡英文
◆  【重磅快評】抗疫防線逢官就轉彎 誰還願意順時中?
◆  【重磅快評】主秘之子染疫 陳時中忘了防疫SOP







【即時短評】高官父子欠染病父子一個道歉


2020-03-31 23:58 聯合報 /   記者董俞佳/台北即時報導
官僚疏失、耍官威被批造成機場防疫缺口。圖/本報資料照片


官僚疏失、耍官威,不只害到一個無辜的基層員工,更連累一個才5歲的孩子受罪,交通部長林佳龍今天發文痛批這個是官僚疏失造成的傷害中,最讓人心痛的,相信所有為人父母者一定都懂,觀光局火速拔官之際,對這個基層員工的家庭仍缺一個道歉

觀光局被揭露高層耍官威,讓基層員工陪同確診的長官之子,從入境到出境一路相伴,幫忙提行李,隨後不只造成這位基層員工染疫,還波及致員工的5歲兒子,還有他的妻子(目前正隔離中),甚至還波及到幼兒園的其他孩子,好幾個家庭可能因此陷入病毒風暴,這種官場文化真的害人不淺

觀光局雖然今天火速召開考績會,將該名觀光局官員以及另位桃機旅服中心張姓主任記一大過、降職處分,但是拔官降職賠得了旅服員工父子確診的身心損失?新冠肺炎傳染之際,最讓人擔憂的就是這個連肺部都還沒長好的孩子,未來若幸運康復,是否會有什麼後遺症,雖然目前還沒有醫學證據,但醫師持續提出,目前最讓人憂心的可能是肺纖維化或者是造成生育問題

依照《公務人員保障法第二章第21條公務人員因機關提供之安全及衛生防護措施有瑕疵,致其生命、身體或健康受損時,得依國家賠償法償。但事發以來,觀光局官員父子對於這個基層員工的家庭完全沒有道歉或者提到任何可以給予的協助,僅受訪稱遺憾,在火速拔官、懲處之後,別忘了這個無辜的家庭跟孩子亟待的是實質的協助。










【重磅快評】檢方認證「明文規定」 好個愚人節大禮


2020-04-01 15:33 聯合報 /   主筆室
立委陳明文(左)在高鐵「遺失」300萬元,檢方調查半年後查無不法,今天愚人節作出不起訴處分。圖/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立委陳明文去年在高鐵遺失「一卡皮箱300萬」,涉嫌違返洗錢防制法不知是巧合或另有寓意檢方經過半年調查偵結,選在愚人節的今天給陳明文送禮作出不起訴處分。「明文規定」雖獲檢方認證並未違法,但真能通過「人民智慧檢驗」這一關?

陳明文爆出在高鐵遺失內藏300萬元現金的一只行李箱事件後,雖然他後來出面說明,錢是向胞姊借貸,當天從家裡拿出來,是為資助兒子在菲律賓創業開珍珠奶茶店,並未不法洗錢或未申報。但因案情實在太不尋常,嘉義地檢署檢察官立即主動調查

嘉義地檢署不起訴處分指出,陳明文稱300萬元是向他的胞姊借貸的說法雖不合理,但經六個月追查仍無證據證明300萬元為不法所得,也無法推翻這番說詞;另陳明文300萬贈予兒子雖然沒有辦理贈與申報,但因尚未到達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日期,也難以認定他隱匿財產。

就法論法,雖然我國於近十年前曾修法於《貪污治罪條例加入了財產來源不明罪概念,但終究相關法條僅適用於公務員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並無法擴及規範立委,何況還多加了一層「向胞姊借貸」的「保險」;至於洗錢防制法雖規定,如果提領金額高過50萬元應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但顯然也被以分多次提領法閃過,要辦他違法洗錢確有相當難度

不過,陳明文獲檢方認證並無不法、是否有高人指點在彎延曲折的法律幽徑中找出活路是一回事,民眾對此案的觀感又是另一回事。顯而易見的質疑就是,是何等人家才會在家中隨時擺著幾百萬現金?現金源頭又是來自何方?為何給兒子創業基金必得要用現金,而非更安全、不可能丟失的匯款?
雖然陳明文深受此事影響差點無法連任立委,更別說角逐立法院龍頭寶座,看似已付出遠逾三百萬的代價,但只要人民心中的疑惑尚存,「一卡皮箱300萬」的陰影勢將如影隨形陳明文甚或整個民進黨身後,尤其是,檢方挑在四月一日愚人節送給陳明文這個查無不法大禮,更讓此案別具意義啊

去梯言/甩鍋甩出了什麼?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1474/web/

◆  經濟危機來襲...比照防疫 設產業救難小組
◆  從防疫看科技:可以喜新 但仍然要念舊
◆  去梯言/甩鍋甩出了什麼?
◆  機場防疫 更需超前部署
◆  漫畫/誰才沒資格
◆  悼郝柏村先生/出將入相 精忠報國
◆  悼郝柏村先生/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
◆  保持空間距離 而非心理疏離
◆  返台國人應集中檢疫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去梯言/甩鍋甩出了什麼?


2020-03-31 23:46 聯合報 /   公孫策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曾多次使用「中國病毒」來稱呼新冠病毒。 (美聯社資料照片)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各國政府窮於應付,美中兩個大國竟然還有餘裕相互甩鍋,指對方是瘟疫禍源。如此口水戰完全無益於抗疫,徒然顯示自己的無能卸責而已。

歷史上第一個「甩鍋」記載,當屬「鯀治水不力」。

帝堯時,洪水滔天氾濫於天下,堯命鯀治水,九年無成,執政的舜將鯀處死,可是卻任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這個舉動現在看起來很不合理,但那是上古時代,有治水專業知識與技術的就是他們家。既然如此,處死鯀就不對了。當初堯是接受四岳(四位高級顧問)的推薦才用鯀治水,洪水災情不能緩解,民怨想必跟洪水一樣「滔天」,執政的舜顯然是藉處死鯀以平息民怨,那就是甩鍋—洪水不是他引來的,治水技術也只有他家,可是舜需要一顆腦袋來向人民交代於是鯀就冤死了

後來大禹治水成功,舜退休時禪位給他,那可不是私相授受或還他公道,而是「諸侯歸之」,因為諸侯一致認定禹有大功於天下。也就是說,天下人因為一場全面性天災而有了共同意識,而真正有功於天下的人會得到天下人擁戴

這一次新冠病毒肆虐全世界,多有認為將促成「反全球化」者,個人認為恰恰相反。因為這一次有別於之前的SARS、MERS等僅有局部區域感染,也有別於包括H1N1的流行性感冒可以疫苗予以控制而是全人類共同對抗一個不明來源、沒有藥物可以對付,而且不分人種、貴賤統統感染,從英國王室到印度賤民都無倖免。事實上,那些以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的國家,現在都已經吃足苦頭,因此,這一役必將更增強人類「全球一體」的觀念。說得更明白些,任何一塊沒有被照顧到,例如中東、南亞、中南美的難民都會是防疫缺口只有全人類一起,方法、步調一致,才可能克竟全功,即使一年半載後疫苗成功問世,也須全人類接種,否則疫情可能沒完沒了。

結論,甩鍋他人或可以稍減一時壓力,但是自己的治理能力還是人民評判的最終標準。前述歷史告訴我們,舜將治水不利的責任甩鍋給鯀(他自己是實際執政者),他卸除了一時的輿論壓力,但因為他能任用賢能各司其職,解除(包括洪水在內)人民痛苦,才是他得到人民謳歌的原因。今天呢,只會甩鍋或封國的領袖,最終將不能令「諸侯歸心」。







經濟危機來襲...比照防疫 設產業救難小組


2020-03-31 23:49 聯合報 /   陳明璋/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台北市)
美國總統川普在27日下午4時於白宮橢圓辦公室簽署史上最大規模紓困案。 (路透)


疫情折騰世界已逾三月,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不但死傷無數,且重創世界經濟。短期內股、滙市及油金價動盪,長期傷及世界供應、需求及物流配銷鏈,不但景氣恢復不易,且在全球化和區域優先間相互擺盪,產業競爭和重組更加劇烈;中美霸權爭奪戰顯將進入另一新的回合,恐怖不安瀰漫,經濟失序的不確定將持續一陣子,世界疫戰對經濟運行和企業投資及經營的影響,難以估計。

川普以關稅為手段的貿易戰,改變了中國為「世界工廠」的角色,而重塑中美兩國特色的對立「供應鏈體系」,影響所及,台商採取回台及分散投資亞太投資相因應。未料,新冠肺炎不但重創中國大陸兩個月的經濟活動,其封城措施也讓世界各地感受缺料斷鏈的危機,加上沙俄美三國的石油供應戰,幾乎讓石油價格崩盤;緊接著,歐美又淪為新冠疫區,美國又有四次的股市熔斷,聯準會在兩星期內迅速採降息六碼的措施,川普也配合提出二兆多億美元的紓困方案;各國政府馬上跟進,分別提出降息降準、紓困等救市措施,一時之間全世界的寬鬆救災政策放出許多資金,但遠水救不了近火,企業倒閉、員工失業,加上消費不振,眼看著經濟大危機逼近而來。

此際,政府當然要以「非常」手段的紓困措施,並「超前部署」才能讓產業界不致連鎖倒閉併發大失業潮危機。筆者提幾點具體作法。

首先,政府宜比照防疫的一級作為,成立「產業緊急救難小組」,由行政院長或副院長擔任召集人,分別由財、經、金各部門首長,加邀產業公會及專家學者組成,定期針對疫情、供應、需求及物流等四大類產業,依嚴重性不同,提供差異性的紓困措施。

其次產業界宜主動提出紓困需求。尤其是中衛體系宜向央行或各金融機構,提出金融資金互保互助辦法,避免連鎖倒閉發生。

再者,針對失業潮或放無薪假的航空、旅遊、交通及零售服務業等,分別對業者和員工,提供融資和短期的生活補助金,以半年為期,定期檢討和調整。

此外,針對疫情相關的醫療等大健康產業,政府宜在技術、產銷及物流配銷上給予貸款、經營及技術上的輔導,並積極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配合線上及遊戲產業難得的發展商機,此時的輔導協助將有事半功倍之效。

復次,由於國外巿場突然萎縮,外銷業將有半年左右的不景氣調適期,政府應給予業者特別關注和金融與減稅協助,以免產銷失調造成的資金周轉和員工失業的危機。

最後,對回台投資或分散投資的南向業者,政府宜督促銀行給予融資以及整體的配合協助,如五缺及人才訓練等;另銀行、保險業者也是此次降息的辛苦產業,政府宜助其籌豐裕的資金,及降低風險的補貼,他們才有能力和意願配合政府的紓困措施。









從防疫看科技:可以喜新 但仍然要念舊


2020-03-31 23:53 聯合報 /   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
特斯拉擬投入臨床使用的呼吸器硬體設備。 (路透)


最近美國為了防疫問題,發現缺少呼吸器美國總統向福特和通用汽車求助,他們答應了,但是最快也要在四月廿日開始生產,而且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版本川普也向波音公司求救,請他們幫忙製造有關醫療的設備

西方媒體在新聞中會提到一種公司,叫做科技公司。有趣的是,科技公司都是指矽谷的電子和軟體公司。波音公司造出來的飛機有四百多萬個零組件,這些零組件不能有任何差錯,內行人絕對知道波音公司的技術是相當高超的。汽車公司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將一輛汽車開十幾年之久。這不是容易的事,但是媒體從來沒有認為這種公司是科技公司

我們國家也好不到哪裡去,我們成天講5G和AI,好像治國平天下就靠這種新的科技。虧得我們有設計及製造紡織機的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使國人有口罩可戴。很少人會鼓勵孩子投入紡織工業的,絕大多數的人也都將紡織工業列為傳統工業。

從這次危機中,我們應該知道,可以喜新,但絕對仍然要念舊教育界尤其要有一種覺醒,我們不能不注意很多舊的學問和技術,因為即使最新的技術,也建築在很多舊的學問和技術上。以電機為例,恐怕很多教授不會設計類比線路,但是精密儀器中,類比線路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學生也不太懂電磁學,但是高頻率的訊號就要考慮電磁波。類比線路和電磁學都不是新的學問,但絕對不能放棄。

至於機械和化工,我們往往忽略了他們的重要性。大家會鼓勵年輕人研究機器人,但是不知道最精密的機器人牽涉到很複雜的機械設計。機械工業中有很多看上去是舊的技術,研磨就是一個例子。小學生都知道,要有一個很平滑的木板,要用砂紙。很多精密機械的零組件都要經過研磨,研磨就牽涉了研磨液研磨液是一個特用化學品,也不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視的產業

我在此誠懇地呼籲教育界不能過分地強調創新,而要讓莘莘學子知道很多舊學問和舊技術的重要性。好的教育絕對要使學生知道工業界的真實面目,教授們也要走出象牙塔,多多向工業界學習教授們最大的優點是擁有很好的學問,但是希望教授們知道,要將理論化為實際,絕非易事除了理論以外,很多技術上的細節都是相當重要的

我更希望官員不要再提傳統產業這名詞,很多傳統產業高科技產業我們更不能提夕陽工業這個名詞,我們應重視所有產業,要求所有產業都能提高附加價值。過分強調某種科技或產業,都可能使國家變成畸形的國家,非常危險。










機場防疫 更需超前部署


2020-03-31 23:58 聯合報 /   傅安堂/桃機地勤人員(桃園市)
桃園機場證實,在觀光局旅客服務中心上班的男性員工確診新冠肺炎,清潔人員在服務中心櫃台前消毒。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三月廿八日桃園機場終於爆發首例工作人員感染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但令人擔心的是這名工作人員是在廿日就接觸到傳染源。這期間在機場的活動路線及接觸了多少人等等,不免讓在機場工作的其他單位人員擔心。而桃機公司才立即宣布自四月一日開始在出境安檢入口及航廈出入口,針對出境旅客及進入航廈人員測量體溫,體溫過高者不准進入航廈及搭機。但是這樣的動作不會稍嫌太晚了嗎?

其實在三月廿二日即有讀者投書媒體,呼籲桃機公司應盡速使用紅外線體溫偵測儀針對進出航廈之旅客測量體溫做好防疫工作,但桃機發表聲明稿,除了說明他們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做了多少防疫工作之外,還說明在二月廿七日去函疾管署,並在三月十三日收到回函,所有進入辦公區域員工量測體溫,係發生持續性或廣泛性社區傳播時之建議作法。因此桃機遵照疾管署指示不做測量體溫的工作。

只是筆者感到很疑惑及納悶,防疫工作竟然可以用去函詢問然後等了二星期才知道不可以做?不能電話詢問嗎?萬一這期間疫情大爆發怎麼辦?再者桃園機場是防堵疫情的最前線也是傳染的高風險區域,要不要測量進出航廈人員的體溫竟然要疾管署同意?不知高鐵/機捷/台北捷運實施測量體溫也是否是去函疾管署獲得同意後才實施?

機場進出人員複雜且入/出境旅客可以在機場管制區外的餐廳接觸到。就像此次觀光局工作人員確診案例一樣:如果有新冠肺炎帶原者(本身不知情)入境後因等候友人載或是肚子餓,先去餐廳喝咖啡或用餐。但此時在餐廳的人員有可能是搭機前先來機場吃東西的出境旅客,或是機場工作人員用餐。而病毒就有可能隨著出境旅客及工作人員到處跑。當然機場工作人員也可能從入境樓層接觸到旅客,而將病毒帶到各個地方,尤其是在歐美留學生大量返台期間更是讓在機場工作的人員擔心不已。

防疫工作應該不只有提供酒精、消毒器或是撥補防疫口罩而已,最重要的是人員的動線管理,入出境工作人員/旅客如何分流不碰面,以現實面來說執行非常困難,如何由保全人員協助消毒及監控體溫也是可以考慮規畫的。轉機旅客也應該考量用紅外線體溫偵測儀測量體溫,以防堵有發燒旅客繼續搭機,除了可能影響出境樓層的工作人員外,也會影響相同一班飛機旅客。餐廳部分也是防疫重點,如果動線無法區分入出境旅客,也可考慮用透明隔板區隔旅客用餐,並定時消毒隔板。

桃園機場是國家大門也是防堵疫情的最前線,防疫工作更應超前部署,除了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示的工作項目外,也應肩負在機場工作各家員工免於被感染的重責大任。

目前大部分國家鎖國時間將在四月中旬後開始開放,桃機也將面臨另一波更大挑戰!防疫工作很辛苦且可能還要持續一陣子,需要在桃機工作的所有人員一起努力。希望桃機公司能多加思考防疫工作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或是可以再超前部署,提供在桃機上班的所有工作人員免於被感染的工作環境!










悼郝柏村先生/出將入相 精忠報國


2020-04-01 00:05 聯合報 /   杜川東/陸生(台北市)
郝柏村一生出將入相,精忠報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曾經有幸近距離地見過郝柏村先生,一次是學校的演講,九十多歲的郝先生站著講了近兩小時,更熱心地解答了同學的問題;一次是歷史的研討會,致辭後的郝先生馬上被一群記者圍住,他的聽力已經不是很好了,對於毫不重要的提問甚或是惡意的圈套,卻還是耐心地一一回答。

郝柏村先生有為有守,可惜被李登輝以權術打擊操弄,眾人多有評述。然而,郝柏村先生對於兩岸關係的和平開展,卻常被人忽略。早在民國79年(一九九○年),即「九二共識」更早之前,兩岸紅十字會就在金門簽署了金門協議》,地點選在金門,更是郝柏村先生規畫支持的結果

郝柏村先生主張國民黨抗戰的重大貢獻,親自出書解讀抗戰日記,到大陸時更是堅持國民黨在抗戰中的功績。相比很多在兩岸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政客,其風骨直不可以道里計。

一次,看完京劇,偶然看到坐在前排的郝柏村先生起身,攙扶夫人一起緩緩離開。回想京劇裡唱的忠孝仁愛,精忠報國,現實中,郝先生出將入相,剛正耿介。無奈現實總非京劇,憶及郝先生的背影,一路走好。









悼郝柏村先生/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


2020-04-01 00:03 聯合報 /   趙德生/商(新北市)
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期間,特別指示全民健保要提前實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郝柏村院長走了。

自己看過對日抗戰的書籍當中,寫戰役寫得最好的就是葛先才將軍回憶錄, 主要是講長沙/常德/衡陽會戰講戰史講得最好的,就是郝柏村院長寫的 「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也是巧合,葛先才將軍卅七年擔任一九六師師長的時候,院長剛好擔任他的參謀長,兩位出生入死戰功彪炳都得過青天白日勳章

出將入相, 除了在軍職上的成就之外,八十一年擔任行政院長時,院長特別指示全民健保提前實施,八十四年連戰擔任行政院長時健保正式實施,當時筆者任職人力資源部門,大家人仰馬翻罵聲連連。經過這麼多年大家的努力之後,全民健保已經是全國的驕傲了,也要謝謝這些努力過的人,包括郝院長。

院長長期以來認為退休將領基於武德,不應該到具有敏感性的場合,如果退役將領站到中共閱兵台上看閱兵,就應該要放棄退休俸。跑到打敗你的國家那邊看人家閱兵,這算什麼?這種風骨和一些人相比,就高下立見了。

帶著不知道是在哪一場戰役裡,進到腦子裡的金屬彈殼,院長卸下公職返鄉探親祭祖的時候,有人在機場抗議他賣台。

講真的,沒有這些軍人守著古寧頭和院長打過的八二三,台灣現在不知道哪一國去了塵歸塵土歸土,帶著青天白日勳章,院長就要長眠在五指山公墓。有夫人和這樣多鐵血的國軍前輩在一起,院長可以好好安息了。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保持空間距離 而非心理疏離


2020-04-01 00:02 聯合報 /   何華國/退休大學教授(嘉縣番路)
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社交距離原則,室內公共場所應保持一點五公尺以上的距離。桃園機場二航廈地下室美食街早已落實,在地板貼上腳丫圖案,提醒消費者點餐時注意彼此間的距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如何和人群保持安全距離,已成個人的防疫要務。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一詞,更成為目前最為火紅的詞彙。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目前初步規畫,在非特定人場所,室外的社交距離至少一公尺,室內至少一點五公尺。如果因特殊狀況無法達到,要戴口罩或使用隔板。這是目前台灣面對疫情,在社交距離最新的規範。

隨著社交距離的要求與落實,人們在室內室外有可能和人群接觸的場合,戒慎恐懼之感,可能油然而生。然而所謂的社交距離,直言之,就是一種空間距離。我們要區隔的就僅是這種實質的物理距離,而不是心理距離。

在疫情蔓延時,為避免或減少病毒的傳播與感染,保持適當的空間距離,是絕對必要的。但疫情蔓延狀況,可能非短期間即會緩和或結束。由於疫情的拖延,若人們持續和他人保持社交距離,極可能連帶影響個人的心理狀態,而形成和他人產生疏離的心理距離。果若此,應該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為避免因持續保持和他人空間上的社交距離,而形成疏離的心理距離,我們更該和平日有互動關係的家人、親友、同學、同事等,透過面對面的交談、電話、網路訊息等,時時表達愛與關懷。只要我們心中有愛與關心,並經常適時表達,才不致於對人際關係造成負面的影響。










返台國人應集中檢疫


2020-04-01 00:00 聯合報 /   廖文雀/地方退休公務員(台中市)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政府應該控制每天回國的人數,否則如果超過居家檢疫可以忍受的量,系統會崩盤。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長柯文哲又對疫情發話了,主要是說政府應該控制從境外回來的國人人數如果全部都要居家檢疫,那麼中央和地方要協調,看看地方對居家檢疫可以忍受的數目是多少,不然量太多,地方垮掉了也不行。

作為一個地方退休公務員,我很能體會柯市長說的話,反映了地方防疫內外煎熬的心聲;而且當前疫情嚴峻,對境外回來國人必須採取更嚴格的檢疫作法,才能確保全體國民的健康與安全。

我建議,根據國際疫情發展,對境外回來的國人,比照武漢返回的台灣民眾集中檢疫十四天,這代表中央採取了統一標準,對歐美返國大陸返台民眾都實施集中檢疫作法,不致讓回台避疫的國人匆匆返家,在有限的家居處所自行隔離,除會排擠家人的生活空間,也可能影響家人健康

而且,近月來隨著地方居家隔離的人數暴增,已加重地方鄰里長管控自我隔離民眾的作業壓力。如能統籌由中央集中檢疫,將可大大安定民心。

人力上,國防部和地方政府可支援中央﹔至於中央的隔離處所,空置的軍營可當作防疫旅館,受到疫情衝擊業績欠佳的旅館或停業的飯店業建築,都可作為臨時安置隔離人員的處所。

要堵住疫情擴散漏洞,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緊密地手牽手,期待中央政府早早體察地方防疫能量,調整新一波境外返台國人的檢疫隔離作法。台灣平安!









從民主的報導看四大報的個性


2020-04-01 17:14 聯合新聞網 /   劉正山/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媒體有個性」這件事你一定知道。無論是平面、電視還是網路媒體,每到了選舉時都不免展現「色彩」。長期觀察媒體的專家學者,能憑藉個人的觀察、經驗或直覺來判別媒體的立場。一般沒有那麼全面性關注媒體報導的讀者,能否有更簡易客觀的方式,甚至是在藍綠印象之外,來一窺媒體的個性呢?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劉正山教授資管系康藝晃教授的研究團隊,日前使用了《聯合報》的「聯合知識庫」,搭配其收集的《中時》、《自由》及《蘋果》三大報的資料,進行文字探勘與分析他們分析了民國97、105年(2008)及(2016年)兩次總統大選四大報的性格,發現了這四大報在這些期間呈現「民主」這個關鍵字的相關文章時的共通點以及相異之處。

這兩次總統大選是台灣民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分別記錄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政黨輪替。民國97年(2008年)是國民黨取得政權;民國105年(2016年)則是由民進黨翻轉。研究團隊首先鎖定這兩次大選投票日前後各三個月社論」及「讀者投書這兩個最能展現媒體性格版面,進一步追蹤投票日前後「民主」一詞在這些文字資料庫中的使用狀況。以投票日為切點,前後共這六個月為期,四大報的「個性」在文字探勘分析下一覽無遺。劉老師指出,由資料庫所取出的文章數約一千兩百多篇,雖然就篇數來看,不算太多(依上述四大報的順序分別為185、325、434、262),但若以這一千多篇文章中「含有民主的字句」作為分析單位或資料點,總數高達5,197,是無法用人工肉眼全部有效率的讀完與分析的數量。因此文字探勘分析大幅增加了分析的效率與可以看見的資料面向。

研究團隊分析了這些民主字眼及前後文之後,將這些資料點在其句子中的屬性分為了九類:1、「台灣的民主」(Taiwan):民主二字直接與台灣相連,如「台灣民主」或「民主台灣」;2、「政權概念的民主」(regime):與政權概念相連,如「民主政權」或「民主政治」;3、「民主的核心意義」(characteristic),與民主核心相關的字相連,如「民主價值」、「民主人權」、「民主素養」、「民主精神」、「民主自由」等;4、「民主的類別」(type):與民主型態相關的字眼,例如「直接民主」、「間接民主」、「議會民主」、「審議民主」、「鳥籠民主」、「憲政民主」等;5、「民主的運作」(function):與民主在實際運作中有關的字眼,例如「民主機制」、「民主政黨」、「民主制衡」、「民主體制」、「民主運作」等;6、「民主的發展」(process),與民主進程相關的字眼,例如「民主時代」、「延續民主」、「鞏固民主」、「民主程序」、「傳承民主」等;7、「國際的民主」(foreign): 與台灣之外其他區域相關的字眼,

例如:「香港民主」、「美國民主」、「國際民主」、「全球民主」、「世界民主」、「新興民主」等;8、「負面消極的民主概念」(negative):相連的字眼偏消極與負面,例如「破壞民主」、「違背民主」、「否定民主」、「反對民主」、「民主失衡」等;9、「正面積極的民主概念」(positive): 用稱許的字眼與民主相連,例如「民主香火」、「民主聖地」、「民主典範」、「民主成果」、「民主前輩」等。最後一個類別是無法分類的字眼,判為無效值(null)。總計各報可使用的有效資料點比例分別是64%、74%、67%與76%

研究團隊有了這九個民主字眼的分類之後,便能進一步分析四大報在兩次選舉時,從選前到選後不同類別在使用上的變化。研究發現,《聯合報》在「民主的核心意義」的呈現上跨兩次選舉都相當穩定。民國97年(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之後,所刊出的含有民主的文句,明顯減少了用負面字眼,正面表述民主的文句增加,內容著重於民主機制的討論,而且冠上「台灣」的資料點增加許多;民國105年(2016年)選前,帶有較負面字眼的資料點明顯增加,正面的字眼減少。民國105年(2016年)選後則同時大幅減少了正面及負面字詞的使用,轉為就民主程序與民主發展的討論。此報在民主一詞使用上所展現的立場,有相當為特定事件加註的性格

《中國時報》在兩次大選前後,對於民主所使用的正面字眼都不算多,使用台灣二字的情況也算是穩定,但在第二次政黨輪替之後,所刊載的關於民主的文句,明顯減少了負面字眼,較多使用發展及政權相關的字句。至於第三次政黨輪替之後,提到民主多是帶著批判的角度,內容多是強調民主的發展進程。此報在民主一詞使用上所展現出來的立場,有「聲東擊西的性格

《自由時報》使用或刊載民主相關的文句時,以第三次政黨輪替前後風格最為鮮明:民國104-105年(2015-2016)國民黨執政後期,此報明顯使用了許多形容詞,正面及負面字詞的情況都有。文字中亦多強調民主的功能、發展、政權以及台灣意識。有趣的是,這些情況都發生在民國105年(2016年)選前三個月,而隨著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完成,這些字眼的使用頻率都出現明顯下滑,換言之,自由時報在民主一詞使用上所展現出來立場,有著明顯的助陣和助選性格

《蘋果日報》在民國97年(2008)大選投票日之後,明顯地減少提及本質、發展、功能以及正負面的字詞使用,但微幅增加了台灣的字詞。有趣的是,民國105年(2016年)大選投票前轉為大幅提偶台灣、政權、發展、功能、本質,以及負面評述的字詞。投票日後則大幅呈現正面字眼,一方面維持提及將民主二字與台灣、發展、類別、功能本質等概念連結,二方面減少了主權及負面評述的字眼。此報在民主一詞使用上所展現出來立場,可以看到不願得罪藍綠、「小心駕駛的性格

主流報紙媒體是文字資料最豐富的礦脈透過文字分析的結果也最具客觀性。雖然在解讀上必然是主觀的,但資料、圖表與證據卻是公眾得以一窺主觀詮釋是否如實的最佳管道。

這次的分析,有許多的字詞(約2成)無法納入分析,文句中的反話、暗諷等也無從正確判定類型,但整體來說,大數據呈現的相貌與專家對報紙性格的理解相去不遠。這些不令人意外、符合經驗觀察的部份,正意味著用文字探勘分析的方法將有助針對現在進行中的關鍵字眼進行分析與趨勢預判。因此,這些學術上的方法若用於社群媒體或是其他網路上的新興新聞媒體,公眾將能得到認識媒體性格新途徑


陳亮恭/兩面夾擊的超高齡挑戰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亮恭/兩面夾擊的超高齡挑戰






陳亮恭/兩面夾擊的超高齡挑戰


2020-03-31 23:56 聯合報 /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義大利已宣布全國封鎖防疫,進一步限縮國內經濟活動,除藥房外,其餘商店一律關閉,圖為米蘭一家藥房人員與顧客對話。 (美聯社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的高傳染力為全世界帶來連環重擊,當疫情肆虐到歐美而造成全球股災的同時,義大利的疫情發展則令人震驚,除了每日飆升的確診病例數外,義大利的死亡個案已突破一萬人且持續增加,超過百分之十的高死亡率,也令人感到訝異。
義大利與日本都是全球知名的長壽國家,本次的疫情除了第一時間輕忽防疫之外,近八十四歲的平均餘命及百分之廿三老年人口比例的人口結構,加重義大利面對新冠肺炎的挑戰,衝擊勢必高於中國大陸。
一九四六年台灣出現霍亂大流行,在醫藥衛生不發達的當時,死亡率接近六成,最嚴重的嘉義也採取大規模封城。當時流行的傳染病不止霍亂,一九五○年代台灣的十大死因之首便是霍亂、痢疾等感染性腹瀉,當時的平均餘命約五十歲;一九六○年之後,台灣的十大死因便轉為以腦血管疾病、癌症等非傳染性疾病為主的模式,這是已開發國家所共同走過的公共衛生軌跡。不過,傳染病防治雖然有成,但其威脅從未消失,特別是各種新興傳染病。
由於高齡者健康特質上的差異,往往受到雙重夾擊的健康挑戰,也就是所謂的「雙重負荷」(Double burden)模式。高齡者由於身心功能、營養狀況、生理儲備功能等等較差,處於穩定環境時較少出現問題,一旦發生傳染病、氣候劇變或是天災時,往往都是最容易受害的群體。福島地震發生時,高齡者死亡率明顯為高,震災後一年,福島縣孤獨死的長者增加四成,顯見高齡者其身心功能與面對各種壓力的能量較為不足,需要更為周全的計畫。
綜觀我國十大死因排行,與先進國家狀況類似,均以癌症及慢性病為主要疾病,但肺炎的排名卻悄悄逐年上升,特別是年長者,肺炎已成高齡者十大死因第三名。高齡肺炎死亡人數高升,成為已開發國家主要死因中唯一的傳染病。高齡者具有多重慢性病,更合併身心功能衰退與生理儲備能力下降,免疫力的衰退造成罹病嚴重度上升,而治療時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機率也增加,例如高齡者肺結核易隨著免疫力下降而復發,治療除了結核菌的抗藥性之外,衰落長者接受治療的副作用更為棘手。
二○○三年法國熱浪造成近一萬五千人喪生,其中多數是年長者;二○一九年法國熱浪又奪走上千條生命,且三分之二是七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者,但死亡人數降為二○○三年的十分之一。二○○三年之後,法國發展出各種因應對策,在醫療體系強化高齡醫學以及醫療體系對高齡病患的能力,並且開展出許多社區為基礎的身心強化與防衰弱課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老化與健康全球報告」所提出的政策主軸一致,從強化高齡者個人的健康與體能為優先,再從環境改善出發,也要同時發展出以高齡者需求為主的健康照護體系,再透過整體社區營造與社會改造工程,讓超高齡社會具有因應多重挑戰的應變能力。
超高齡社會的挑戰相當多元,各種新舊雜陳的問題紛至沓來,人口快速高齡化的現在是歷史上從未出現的景象,僅靠老把戲解決不了新問題。由新冠肺炎的防疫經驗可以得知,結合多元思考、善用科技創新並透過群體合作,以宏觀的整體視野面對挑戰,方能形塑超高齡社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