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布林肯訪華 美中關係邁入新階段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3923/web/ 

◆  聯合報社論/善意之窗小而不易,民進黨也該換台詞了
◆  聯合報黑白集/范雲洗臉與被洗臉
◆  經濟日報社論/布林肯訪華 美中關係邁入新階段







經濟日報社論/布林肯訪華 美中關係邁入新階段


2024-04-30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布林肯此次訪中雖然獲得高規格接待,但具體成果不多,僅能控制美中關係不再快速惡化。(路透)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周訪問中國,據報導,布林肯此行,除與中方討論雙方共同關注重大議題外,也在為美國總統拜登稍後的訪華鋪路

橫亙在當前美中關係中的主要議題有三。一,中、美、俄關係中的矛盾。俄烏戰爭陷入膠著,美方高度關注中國對俄羅斯出口的工具機、晶片等及巡航導彈發動機等關鍵技術和產品,以支持俄工業重建,投入對烏克蘭的戰爭;二,中國以光電太陽能板全電動車等為主的新能源產品對美國構成的巨大競爭壓力;三,台海、南海及台灣問題。可以看到,前兩者主要是美方更多地有求於中;第三個則是中方更多地有求於美(包括停止武裝台灣及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理論上,處理討論這些議題,雙方存在著鬥爭、合作、妥協及交換等各種可能,但具體會如何進行及結果如何,則要看三個形勢發展及變化而定。

三個形勢主要指大、中、小三個概念,即大形勢、中形勢與小形勢。大形勢是指在全球權力格局下的中、美形勢;中形勢指的是中、美雙方在西太平洋博弈態勢小形勢則指中、美兩方在台海及台灣問題上的鬥爭

民國九十年(2001年)以前的30年,是第一個階段,美中關係的主旋律是:友好。具體地說,第一階段的大形勢是美國聯合中國對抗蘇聯,並讓蘇聯解體,美國則成了全球唯一超強。當時,中形勢的西太平洋和小形勢的台海,無疑都在美國有效掌控之中,但為了利誘北京同意聯手對蘇,美國在台灣問題上與中方簽訂三個公報,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進入新世紀,從民國九十年(2001年)開始是第二階段,由於中國快速崛起,引發美國警惕,決定遏制中國。但在大形勢方面,美國因911恐攻陷入兩場反恐戰爭,無力東顧,真正採取遏華戰略是在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中國 GDP 超越日本成全球老二,與老大美國雙雙掉入「修昔底德陷阱」之後的歐巴馬時代,美國以亞太再平衡重返亞太戰略並努方使台灣逐漸疏遠中國大陸

第二階段從歐巴馬的遏制中國,到後來川普及拜登時代的打擊中國,效果似不彰顯,中國仍持續崛起,並在高端產業和高科技發展直追美國,讓美方備感壓力。與此同時,在中形勢的西太平洋和小形勢的台海與台灣都出現明顯地甚至是翻轉式變化中方在「反介入」能力上力逼美方的「介入」從第一島鏈後撤美方則力圖武裝台灣作為與中國對抗的籌碼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時,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2月爆發了俄烏戰爭,且出乎各方意料,持續已逾兩年,以美國為主的西方,援烏備感吃力,被西方高度打壓下的俄羅斯則不但挺了下來,似乎還後勁綿綿美方認為,這無疑是中、俄雙方繞過美方禁令、遊走於灰色地帶,通過貿易,強化俄羅斯軍工產業的結果

總的看來,美方已持續十幾、二十年的遏華大戰略,不僅在遏華效果上有限,甚至還有反作用力,造成美國及西方的內傷不僅如此,一些針對中國高科技發展禁令或制裁,往往給中國形成了倒逼壓力,反而讓中國突破關卡,出現進口替代。這樣的戰略估計也是到了該檢討地步

俄烏戰爭,有求於中;針對中國的科技與產業策略則需要檢討或修正;至於在西太平洋,美方的「介入」能力也正面臨著中方的「反介入」能力愈來愈強大擠壓。剩下的台灣與台海,也許是美方手中僅剩的籌碼了,而北京也適時地提出了針對美方的呼籲,要求美方能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美中關係似乎是正在邁向一個階段

美中兩國元首去年11月舊金山會晤,讓兩國關係逐漸走出低潮今年4月初,拜習又通了電話,也預告了布林肯的這次訪華緊接著,就可能是拜登上任以來的首訪中國形勢發展,值得各方高度關注














聯合報黑白集/范雲洗臉與被洗臉


2024-04-30 00:5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立法院26日上演藍綠表決大戰,民進黨立委范雲(右二)批評民眾黨立委不投票,與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左)發生口角。 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版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表決大戰,焦點變成綠、白立委范雲、黃國昌互嗆。兩人都曾在太陽花學運大出鋒頭,如今一個站在權力那一邊,一個站在權力對立面。誰背叛了理念,一眼即知。

比起黃國昌,范雲還曾參與野百合學運,算是「學運老將」。她原未像其他野百合世代加入綠營,卻在創立「社民黨」自兼主席後,接受民進黨「招安」,成為不分區立委。過去的「平權鬥士」,變成「雙標戰士」,對民進黨忠誠護航,連許多綠營老將瞠乎其後

此次范雲提修《立法委員行為法》,要將反性騷、反性別歧視條文納入。但現行「交紀律委員會議處事項,就有「其他違反應共同遵守之規章條款;在已有性騷防治法性平法等規範下,何須再疊床架屋?就算要修法,范雲不是新科立委,何以民進黨席次過半時不修,卻等到現在才提?

范雲提案,不過是想混水摸魚,情勒在野黨。如果藍白反對,則可扣對方「反性平」大帽;至於兩性平權與否,恐非她關心的議題。否則,怎會當初罵民進黨「對不起民主二字」,後來「打不過就加入」,自己成了綠委

因黃國昌反嗆她「我有欠你喔」,范雲便說自己「被噴滿臉口水」,所以「趕緊去洗臉」。但近幾年范雲所作所為,早被洗了無數次臉,洗也洗不乾淨了。












聯合報社論/善意之窗小而不易,民進黨也該換台詞了


2024-04-30 00:4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大陸文旅部28日宣布,將率先開放福建民眾到馬祖旅遊,引起旅遊業者高度關注。圖為參加旅行團的旅客於桃機集合準備出團。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文旅部宣布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並將在平潭與台灣海上客運航線恢復後,推動福建民眾組團赴台灣旅遊。大陸海關總署同日宣布,將同意符合其檢疫要求的文旦柚農漁產品輸往大陸。這些措施,選在國民黨立委訪問北京之際發布,明顯是在釋放善意。儘管陸方開放幅度微不足道,但在五二○前夕作此表態,當然是希望賴清德在兩岸關係上能放緩調子,作出善意回應

對於陸方宣布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陸委會第一時間的說法是:「不符合對等開放原則」。這是陸委會一向的制式反應,以「對等為由扼殺所有交流機會。的確,就「對等」而論,台灣開放民眾組團赴陸觀光,大陸也應開放民眾組團來台,才稱得上對等。但以兩岸人口的偌大差距,開放觀光其實難以實際對等,僅福建一省人口即近四千萬人,為台灣一.七倍;若大陸開放所有民眾來台,台灣吃得消嗎?

相對的,馬祖人口僅一萬多人,大陸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對台灣而言雖不痛不癢,對馬祖在地經濟卻有極大助益。這點,政府不能不為馬祖設想。大陸文旅部更提到「平潭與台灣海上客運航線恢復,作為下一步推動閩省民眾組團來台條件。可見,北京對恢復兩岸觀光有其步驟,將視我方反應循序漸進。

這些步驟看似進展微小,但在兩岸觀光交流因疫情中斷四年之後,卻是打開彼此政治樊籬的重要一步,也是化解兩岸戰爭凶險關鍵選擇,民進黨政府務必要謹慎回應。過去四年,由於國際局勢變化,除美中較勁激烈,加上俄烏戰爭、以哈戰爭因素影響,兩岸關係變得愈發緊繃。近兩年,台灣甚至被國際社會視為「烏克蘭第二」,認為兵凶戰危,戰禍隨時可能臨頭。為此,我國還延長義務役期限為一年,讓年輕世代陷入不可測的未來。因此,如果兩岸能恢復觀光交流,無論規模多麼微不足道,都是開啟一扇善意之窗,為和平鋪路

事實上過去八年蔡政府不斷關閉兩岸對話管道,導致近年許多兩岸農漁糾紛犯罪詐欺、乃至政治關押事件無法處理其間,陸委會的發言始終充滿挑釁叫罵,海基會無所事事,外交部則頻頻丟失邦交國,這些均非一個積極有為政府的正常表現。試想,對付任何狀況,陸委會的劇本都只有一句「不符對等原則」的台詞,它能為人民解決什麼問題?它的存在價值又是什麼呢?

正逢我方政權交接的空窗期,陸方近期的諸多作為,其實主要是針對準總統賴清德而來,希望他能準確掌握相關訊息降溫。賴政府的國安團隊基本上沿用的是蔡總統的國安班底,如此「蔡規賴隨」,被解讀為是維持穩健、避免暴衝安全路線。但我們也要提醒賴清德:當情勢正在朝正向變化,蔡英文舊國安團隊的思維也許會跟不上;這時,他應有更開創性的作法打開局面,不必再被舊思維羈絆。

四月中馬習二會」時,習近平說出「希望大陸民眾多去寶島看看」,即預示了兩岸觀光交流可望恢復。這次藍軍立委組團訪陸,陸方更順勢放出具體措施。儘管目前僅先開放福建民眾前往馬祖,下一步將開放福建民眾來台灣;其後,可能是更廣泛的專業人士交流。這些,我方當然都得考慮我們本身的旅遊接待能量

民進黨政府更別忘了,正因為有在野黨居間穿梭,才能使兩岸原本封死的對話管道重新透氣。民進黨必須拋棄一成不變的否拒台詞,仔細思考「民之所欲」,浪費善意之窗即愚不可及!




【專家之眼】英國德國大PK:輕稅福利好,憑什麼?

◆  【專家之眼】英國德國大PK:輕稅福利好,憑什麼?
◆  【專家之眼】綠紅過招賣啥子藥?台灣空轉到幾時?

◆  【專家之眼】如何解讀債務比率的下跌?
◆  【專家之眼】不夠善良的我們,寫實人生的感悟








【專家之眼】英國德國大PK:輕稅福利好,憑什麼?


2024-04-30 07:47  聯合報/ 劉明德/前四川大學副教授
英國政府為了省錢,對於失業津貼的資格審查非常嚴格,只能滿足最低生活保障。圖/路透


英國曾經是福利國家,但現在還是嗎?看一看就知道。

英國政府為了省錢,對於失業津貼的資格審查非常嚴格(曾於民國一O八年(2019年)發生數起判定適合勞動卻致死案例),而且,失業津貼與失業前的收入不成比例。如今,25歲以上的失業者每周只能領77英鎊(折合台幣3,126元),最長支付6個月。換言之,英國的失業津貼只能滿足最低生活保障,不要忘了,他們失業前可都繳了全民社保費(NI)的喲!

反觀德國失業津貼的金額是失業前淨所得的60%。以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來看,整個德國的平均月淨所得為 2,425 歐元,因此,一旦失業,可以月領 1,455 歐元/月(折合台幣50,925元)。如果有孩子,那麼失業津貼自動提高到稅後工資的67%。至於支付期間,一般可以領12個月,最長可達2年。

再來說學費。英國的公立大學,不管是牛津還是劍橋,一年學費就要9,250英鎊(折合台幣37.5萬),而德國的公立大學,例如柏林自由大學、柏林洪堡大學,高品質,免費的。

再來說托育。英國的托育費用高不可攀。根據 BBC 去年的一份報導,整個英國平均,一年的全日制(每周50小時)托育費用高達 14,836 英鎊(折合台幣60萬)。托育不只貴,而且,供給嚴重不足,以至於經常要排隊,等候時間平均長達6個月。要是在倫敦,托育費用更高達當地平均工資的50.2%。反觀德國的托兒所、幼兒園都是免費的,而且品質極高,我是見證人。

再來說育兒津貼(Child Benefit)。英國提供育兒津貼給16歲以下的家庭。第一個孩子,每周可領25.6英鎊,要是有兩個孩子,第二個小孩周領 16.95 英鎊。一直領到滿15歲,這個家庭總共可領33,189英鎊(折合台幣135萬),但前提是父母的年薪沒有人超過6萬英鎊,要是至少有一方超過6萬英鎊年薪,就不能領。

反觀德國。每個德國小孩,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可領育兒津貼,一直到滿18歲,目前,每月250歐元。假設一個家庭有2個孩子,那麼,這個家庭總共可領10.8萬歐元(折合台幣378萬元),且德國沒有排富條款。(表一

由於文長的限制,只能擇要簡介。事實上,英國的社福品項寥寥可數,給付單薄;相反的,德國的社福品項琳瑯滿目,給付實在。按一般人的思維,德國的稅負一定比英國重很多,事實剛好相反。

先說綜所稅。英國綜所稅分成三級累進,分別是年所得在12,571- 50,270英鎊(折合台幣204萬),適用20%稅率;所得超過50,270英鎊但未達125,140英鎊的部分,適用40%稅率;超過125,140英鎊(折合台幣508萬)部分,則適用45%的稅率。

與英國相比,德國的最高邊際稅率雖然也是45%,但所得需要超過27萬7,826歐元(折合台幣972萬)才有「資格」繳45%的邊際稅率(英國只要508萬),可見,德國綜所稅比英國來得輕。再則,英國的綜所稅率採三級累進,這種設計就如同拳擊賽中,輕量級與中量級對打的不公平,相比之下,德國採連續累進(請參考作者《台灣綜所稅率分五級,為何德國999級》一文),更顯公平。

台灣所稱的營所稅,在英國稱為公司稅(Corporate Tax),在德國稱為法人稅(Körperschaftsteuer)。民國一一三/一一四年(2024/25年)的英國公司稅,淨利5萬英鎊以下,課徵盈利的19%;淨利超過25萬英鎊,則課徵應稅利潤的25%,而德國的法人稅則一律課徵淨利的15%,外加團結附加捐(Solidaritätszuschlag),總共也只課徵淨利的15.825 %。可見,德國的營所稅比起英國輕很多。

再來說消費稅,也就是加值營業稅,又稱增值稅(VAT)。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德國的增值稅稅率19%,低於整個歐盟27個國家的平均水準,也低於英國的20%。

再來說市政稅(Council Tax)。在英國,擁有房子就要繳市政稅。市政稅做什麼用?用來維護及清潔道路、街道照明、垃圾處理等。英國的地方政府會根據房子所在地點和價值,將房子分成八級而予以課徵高低不同的稅。以倫敦而言,民國一一二/一一三年(2023/24年),市政稅從811.93~ 2,435.78英鎊,注意,這筆稅,年年得繳。德國則沒有市政稅。(表二)

本文無意貶抑英國,只在證明一個事實,單單稅率高低本身,沒有任何絕對意義,它必須有政府產出(output),例如自由的空氣、公平的機會、義務教育、免費營養午餐、完善的基礎設施、安全乾淨的公共空間、便利醫療等等來對照,然後才能下結論,究竟稅負值不值得。不是稅率高,福利就好;也不是稅率低就什麼都好,沒這回事!



英德主要稅負比較。表/作者劉明德提供


英德主要福利比較。表/作者劉明德提供


















【專家之眼】綠紅過招賣啥子藥?台灣空轉到幾時?


2024-04-30 07:33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準總統賴清德。(本報系資料照)


最近中共在兩岸關係上連續出招,劍指下任總統賴清德的520就職演說,乃至於任內四年的對中政策,應無疑義。但這些招數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又是否有用?解方在何處?值得關心兩岸人士細細思索。

首先是馬習二會。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當時做了關於中華民族的談話,已成了近期兩岸交流的熱門詞彙。不少人解讀,該詞是中共方面的善意。因為相較於一個中國中華民族的意涵更寬泛,能照顧到馬訪陸時綠營施加的壓力,也更容易團結台灣同胞積極參與兩岸互動交流;這既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未來方向,也為賴的兩岸政策劃設紅線;是習設下的最低門檻;而只要堅持中華民族文化,兩岸可以找到和平之路,可以立即化解危機。

然而,過了最低門檻,兩岸交流還是需要九二共識的。習當時的話語裡,早已提到「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因此,中華民族提法應該更像是底線思維,如果拒不承認,兩岸事未來恐怕就更難辦了。

那賴會接招嗎?看似不太容易。對早於李登輝執政初期接受國民教育的台人來說,接受這四字背後代表的意義並不困難,畢竟一般人的青少年時期,是政治社會化最重要階段。但對獨派而言,新國家運動幾近成功,新民族運動則正在路上,要台獨金孫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員,不啻對準備強力推進文化台獨的獨派打了大耳光,恐怕很難。

說到底,綠營多數人還是執著於蔡英文主席在2014年「中國會朝她靠過來」的預言。當時她說中國最怕「押錯寶」,如果民進黨選得好,中國自動會去創造條件,朝民進黨方向來調整。她有信心,兩岸關係不會因為政黨輪替受到影響。現在蔡即將下台,綠營還是硬挺到底,反正八年這樣也過了,賴還是能贏。

為此,中共當然知道影響民進黨最有效的方式是從華盛頓施壓。最近與美方的多次磋商、AIT 主席羅森伯格也頻繁訪台,甚至包括本月美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康達與白宮國安會中國暨台灣事務資深主任貝莎蘭罕見在北京與中共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會見。這麼多的穿梭外交,可能已經談得差不多了。所以最近美國務卿布林肯訪陸,對於台灣議題,雙方著墨不多。

但中共還是不太放心,才會讓傅崐萁在立院會期中匆匆來去北京,並奉上久違的「惠台」政策。除了一些夾帶的水分可以不計外,重點是中共連 ECFA 都準備要斷了,再加上萬一賴不接受中華民族底線,中共沒有道理此時放出利多政策。因此,中共不僅有一定自信,也是在訴求台灣民眾:兩岸交流有其好處,但如果賴連中華民族都不接受,那未來兩岸關係惡化責任就不在陸方了。

面對中共出招,綠營要破其實不難。對民進黨來說,中華民族一詞並不神聖,就是個文化圖騰罷了。其政治意義甚至比不上中華民國憲法。連憲法都可以在選前輕蔑藐視,選後卻可以掛在嘴上,作為賴總統進國會的擋箭牌,中華民族當然也可以說出口,執政時繼續搞文化台獨、建構台灣民族主義,對綠營來說也並不違和。

這樣看來,未來四年,兩岸關係還是要在口水戰中繼續空轉。只該笑獨派看不明白:民族認同要改變並不容易,也要看領導有多聰明公正,讓不同出身的人民願意生死以之。經過日人統治五十年,台人多數還是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否則就不用推皇民化運動了。就算現在有天然台世代,但從對當兵保台如此恐懼的情況來看,目前建構出的所謂台灣民族主義根本就是花拳繡腿,未產生真正民族主義拋頭顱灑熱血的「魔力」。就算閉著眼睛說它成功了,這麼幾年就能讓台人改變認同,那只是在為其他政治力示範,原來改變台人認同有這麼容易。

要釜底抽薪這個繼續讓兩岸空轉的困局其實也不難,重點在綠紅兩邊出牌之餘,卻「隱身在後」的在野黨。在野黨堅持的政治主張,包括台人對中華民國的認同仍占多數,而本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想法也能滿足習的低標。如何做好說服工作而非逃避,才是應該走的正確道路。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新住民女性之創業韌性與柔實力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3923/web/ 

◆  國會改革 綠應放大格局
◆  廢死倒數 大法官的獨裁
◆  「司法立法」統治民意 應適可而止
◆  美抓挺巴學生 台灣為何集體噤聲
◆  李顯龍、蔡英文 各留給國人什麼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新住民女性之創業韌性與柔實力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新住民女性之創業韌性與柔實力


2024-04-30 00:06  聯合報/ 郭瓊瑩(作者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自街頭小攤拓展到城市精華區之「專門店」,越南女性新住民創業韌性不可小覷。郭瓊瑩/攝
隱藏在台灣城市鄉鎮巷弄中的新興「美甲」業態,透露了越南女性新住民之能量。郭瓊瑩/攝
外籍看護已是台灣高齡化社會之重要支撐。郭瓊瑩/攝
許多新住民女性運用其自身之勞力與技術,從補貼家用拓展到創業養家,其精神令人敬佩。郭瓊瑩/攝


在台灣各大城市或鄉鎮街巷,國人會發現有許多服務業人員、店家助手乃至獨立擺攤的女性,其實均是來台的新住民。依移民署統計,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底在台灣領有居留證新住民約五十七萬人,其中以女性居多約占九十%。這些女性來台的原因多為經濟因素,透過婚姻照護仲介或廠勞幫傭申請…等名義。

近年發現除了早年幫傭照護為名外,早餐店、東南亞特色小吃攤、街頭騎樓之美甲業種愈來愈多元。許多女性非常年輕,也有中年有經驗者帶著她們開始經營小本生意,自市場、騎樓擺攤作起。而今再深入各巷弄間,發覺台灣的「美甲」店逐漸蓬勃發展,自數坪迷你小間逐漸拓展到有規模有設計感的「專門店」。

走過店面,傳出我們不熟悉的對話語音,而美甲店幾乎清一色是越南女性。因為好奇,曾深入各老舊市區之巷弄中,包括中山區的錦西街、保安街、赤峰街、中永和的新住民集中區。這和紐約、倫敦、費城卅多年前興起的「美甲」專門店似乎有一種時空之鏈結…。

後來得知,越戰後許多越南難民被收容到美國,而因緣際會,美國女星黛比海倫到加州沙加緬度的越南難民收容所探訪,那些越南移民女性,對其美甲造型驚艷。而也因其受法國殖民之影響,在造型儀容各項細節上之藝術美感有根植因緣;黛比海倫因此派她的美容團隊開始訓練她們,進而逐一開創了越南女性對「美甲」,乃至爾後之「美髮」、「洗髮」等更細膩服務之新型商機。

台北已開設了許多有格局的美甲店,近日又見更大規模的「越式洗髮店」在中山北路精華段隆重開幕。自騎樓小攤到精華區之專門店,令人聯想到早期華人移民美國的洗衣店/廣東點心店,以及韓國人開的小雜貨店與水果攤。這種第一代移民的艱辛與克服語言、文化、法令、財務等障礙,其發展著實令人有同理心與敬意。

當我們少子化年輕勞動能量嚴重短缺時,這些無論是已有歸化居留權或短暫來工作之新住民,自她們的眼角神情言語交談間,我確實感受到她們對此難得的「安定」、「溫暖」與對台灣社會之珍惜與感恩。

我曾問一名有廿五年經驗的美容師,妳喜歡台灣嗎?她說:「我很喜歡台灣自由空氣…」。儘管很多人仍拋家離子來台掙生活,但若社會待之以禮以仁,其實她們心中是深度感激的許多人業餘去學中文及其他技藝,這種力爭改變命運企圖心與韌性,確是一面社會鏡子

我曾在三芝買過外配做的花椒醬、辣油,也有越南人開的法國麵包店、河粉小吃店…當他們逐一落地生根,下一代也長大成人,這些「女性」以最微薄力量及基本技能辛勤扎根養活自己,並提升家人之生活福祉,此柔實力著實令人敬佩!












國會改革 綠應放大格局


2024-04-30 01:20  聯合報/ 張淑中/台灣首府大學校長、中選會委員(新北市)
國會改革法案藍綠持續過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過去八年來,民進黨掌控行政權及國會多數席位,卻從未有心推動國會改革,甚至立法院大多只通過執政黨的法案,以致有淪為行政院的「立法局」之譏。如今時空環境改變,藍白兩黨針對國會功能不彰,提出一系列的增強措施諸如調查權、聽證權、國情報告採即問即答等,希望監督行政部門的運作是否盡職。但此立意良善國會改革案,卻被民進黨批評是國會擴權毀憲亂政

其實藍白兩黨提案修法,總統國情報告應採「即問即答」若能順利通過,則此富有深化台灣民主意涵的法案,不只適用於賴清德,同樣亦適用於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年)的總統當選人,國情報告「即問即答」,對未來的總統一體適用。

然而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卻表示「總統僅能報告,不能即問即答,否則就是違憲」。民進黨團幹事長亦公開反對,並說美國總統拜登向國會國情報告後,隨即向國會議員致意離開,法國總統也同樣是報告完畢隨即離去。以上所舉美法兩國的例子,似是而非。

法國是施行雙首長制國家,但多黨競爭下的國會選舉,「各黨不過半」常為政治生態。由於總統不獨攬行政權力,故成立「聯合政府」是慣見的權宜措施,因而法國國情報告沒有即問即答的設計,是能理解的情事。

第五共和憲法實施至今,法國已三次出現「左右共治」(總統與總理分屬不同政黨)的政治型態;亦即只要國會大選結果,現任總統所屬的政黨未能獲得國會多數席位,不論是左派或右派總統,便會任命最大在野黨黨魁出任總理,或以聯合政府方式組閣,以求國家政局穩定。試問上述法國總統肯「分享權力」的高度作法,「少數總統、少數國會」的賴政府肯比照辦理嗎?以日前公布的內閣名單觀之,顯然不可能。

再者,美國國情報告並無質詢的制度,其因在於三權分立體制實施下,總統的權力已受到憲法規範相當約束。舉一例明之,美國重要官員任命權雖在總統,但人事同意權專屬於國會參議院反觀我國總統擁有極大的人事權力,可直接任命行政院長、國安會秘書長,並完全主導國防部長、外交部長與陸委會主委等任命,都不受國會的限制

另美國對外作戰調兵權屬於總統,但宣戰權在國會,亦即美國總統發動戰爭前必須通知國會,如果沒有國會的同意支持,總統不能隨意動支戰爭費用;相對地,我國總統單獨決定就能行使宣戰權,此外其兩岸政策如有錯誤決定,或為國家帶來戰爭時,也不需向國會負責或被追究責任。如果純就此點觀之,其實台灣的國家安全風險很大

我國憲政體制並非完全屬於總統制或雙首長制,因此美、法兩國國情報告雖無即問即答,並不代表台灣就不能有此制度的設計。如同民主政治典範國家英國,其國會向來有「議會至上」、「國會萬能」的稱號,備受全球國家重視;立法院是我國最高民意機關,為了防範行政部門違法濫權強化國會功能監督官員,確有其正當性與必要性。民進黨為國家長遠計實應放大格局看在野黨所提國會改革案












廢死倒數 大法官的獨裁


2024-04-30 01:25  聯合報/ 黃瑞明/靜宜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台中市)
憲法法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憲法法庭在日前舉行廢死辯論,明眼人知道這是玩假的。大法官會議曾經三度解釋死刑不違憲,如今第四度由憲法法庭接手,可能重彈老調?

大法官們絕大多數都支持廢死,與我同名的那位過去就跟廢死聯盟如膠似漆。台灣法學會(顧立雄時任理事長)十餘年前曾舉行廢死辯論,在下應邀參加。我是當時唯一公開支持死刑、也寫過最多挺死文章的人,他們非找我去陪襯不可。黃律師也出席,會上一以貫之支持廢死。立場如此鮮明,當大法官的他這次其實應該迴避。問題是按這標準,還有誰有資格參與表決?

這次辯論前一周,法務部罕見地公開呼籲大法官們切勿違背民意廢除死刑。現任部長快下台了,僅僅批准兩次執行令,管這麼多幹嘛?辯論時再表態就夠了。背後壓力應該來自賴清德,怕廢死判決讓原本四成挺賴的民意更形脆弱,但是大法官們會聽進去嗎?他們已經吃了秤砣鐵了心,許宗力等即將卸任者更計畫把廢死當告別高潮戲。這些天來,法官自殺案讓許灰頭土臉,但是廢死號特快車已經開出了,他即使想停,其他人也不會理。

法學不是自然科學主觀性很強,要廢死、挺死都找得出理由市場賣菜老太太編理由能耐不及大法官,但判斷是非對錯能力卻更強,因為沒有政治、利益盤算七名大法官說廢就廢,這是獨裁

廢死為什麼不能交付公投台灣有美、德等國都沒有的全國性公投,大法官們卻一再剝奪人民權利。(第七四八號解釋允許同婚是另一例:連古巴這種極權國家都以公投同婚合法。)讓民選立委表決不行嗎?民進黨掌控過半席次長達八年,為什麼不修刑法廢死刑?密特朗競選總統時表明反對死刑,過半法國人投他,廢死也師出有名。蔡英文從不表態,她任命的大法官卻要霸王硬上弓,這不是強姦民意嗎?

大法官們會肆無忌憚,國民黨不爭氣也是主因。馬總統時代,立委吳育昇還敢指控自己的法務部長王清峰怠忽職守;蔡英文任內八年,法務部執行死刑與法院判決死刑定讞案件幾乎掛零法務部現在承認四七六件殺人案件只有一件判死。國民黨不聞不問,甚至不會拿廢死當選戰議題。若非立委王鴻薇最近登高一呼,恐怕全黨還渾渾噩噩。

憲法法庭判決即將出爐,國民黨應該學學川普,別等那時再狗吠火車。自從羅訴韋德案判決以來,美國社會就為墮胎而分裂。川普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競選時對保守選民承諾:只要當選,就任命反墮胎者當大法官;他任命了三人,讓保守派有了六人多數,於是推翻行諸半世紀羅訴韋德案判決如果拜登連任,他也會任命支持墮胎的大法官重新合法化

廢死判決只是一局下半(先前三號死刑合憲解釋是一局上半),國民黨可以承諾:我們執政,就任命支持死刑的大法官!別忘了,我們的釋憲制度就是抄美國的,學學人家怎麼玩政治。再者,國民黨也可以推動公投法修正,讓即使已經憲法法庭宣告為違憲的議題,也能成為公投對象。大法官們當然會扼殺這樣的公投法,但民氣可用,民意會更挺國民黨。

廢死判決會是賴清德與民進黨難以扛負十字架,國民黨看到了嗎?












司法立法統治民意 應適可而止


2024-04-30 01:24  聯合報/ 楊哲銘/北醫大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學系醫務管理學系教授(台北市)
是否要廢止死刑,我國憲法法庭於23日針對本案進行言詞辯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是否要廢止死刑多年來一直是社會矚目的議題,近期有卅七名死刑犯聲請釋憲,我國憲法法庭於四月廿三日針對本案進行言詞辯論,聚焦死刑是否違憲,各界高度關注。

美國最高法院的憲法解釋原則,是全球憲法界學習標竿之一美國最高法院十九世紀初就在判決意見楬櫫政治問題原則」,該原則係指聯邦法院在判決或裁定避免做政策決定,行使超出職權範圍裁量權,進而侵犯憲法賦予立法或行政部門權力。也就是說根據三權分立原則,司法權不應該僭越立法權跟行政權。

但是司法審判過程透過法條的解釋及適用,往往隱含立法的結果,被稱為「司法立法」(Judicial legislation)。在美國法學界,對這個概念最深入的論述來自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代的美國大法官卡多佐Benjamin Cardozo)。卡多佐在他的名著《司法過程的本質》中,第三講的題目就是法官作為立法者〉。卡多佐認為在各自職權範圍內,法官和民意代表都是立法者,但是法官立法的範圍比較窄,法官立法只能是填充法律空隙

實務上法官立法是走在「政治問題原則」的鋼索上,縮緊「政治問題原則」,法官立法的空間就小;放鬆「政治問題原則」,法官立法的空間就變大。廿世紀美國最高法院判決是向擴大「司法立法」傾斜,所以有民國六十二年(一九七三年)的「羅訴韋德案」,透過最高法院的判決,宣告婦女墮胎權聯邦憲法保障權利

可是這樣的思維在廿一世紀受到挑戰,去年六月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有五十年歷史的「羅訴韋德案」。在這個新的判決中,多數大法官認為,美國聯邦憲法並沒有明文寫下婦女墮胎權是聯邦憲法保障的權利,司法系統不應該透過司法判決就決定人民有沒有這項權利。這個判決在最後結論寫道:「我們在要結束這個判決理由的地方又回到了起點。墮胎是一個艱難道德問題,憲法並不禁止各州公民規範墮胎或禁止墮胎,但過去的判決(羅訴韋德案、凱西案)僭越了這項權力,我們現在推翻這些決定,並將權力歸還給人民及其選出的代表。」

中華民國刑法於民國廿四年元旦制定公布,並自廿四年七月一日起施行;中華民國憲法於民國卅六年元旦公布,同年十二月廿五日施行。我國刑法有死刑是在憲法公布實施之前,憲法實施之後立法院也沒有廢止死刑,死刑有是否立法廢止的問題,哪裡有合不合憲的問題?根據憲法訴訟法第卅二條第一項,聲請不合法或顯無理由者,憲法法庭應裁定不受理。可是這一個不應該被受理的案件,卻變成在憲法法庭上演的一齣撕裂國家大戲

近年來台灣大法官們的憲法判決及解釋,習以依本解釋或判決意旨完成相關法律之制定等語言,命令立法院訂定法律,讓我國之立法院宛如司法院立法局,完全背棄五權分立精神,不但竊取立法權違背大多數民意,這種菁英傲慢,企圖以「司法立法」統治民意,應該適可而止了















美抓挺巴學生 台灣為何集體噤聲


2024-04-30 01:26  聯合報/ 汪志雄/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美國伊利諾州)
大學校園內反以反猶挺巴的學生示威不停,阻擾正常教學活動,不少大學校方採取強硬行動,讓參與示威的學生擔心留下紀錄,影響學業畢業與就業。圖為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一名示威學生18日被維安警方逮捕。(美聯社)


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香港發生反送中運動時,美國當時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曾公開形容,發生在香港的示威遊行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更指責香港警方「打壓自由和人權」,並呼籲特區政府和警方「停止攻擊與虐待港人」。

短短不到五年,其「美麗風景線」的言論言猶在耳,美國最近也發生了校園學生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薩走廊種族屠殺。警方對手無寸鐵學生展開強勢驅散毆打逮捕,並對周遭採訪媒體記者無差別攻擊,這種粗暴行徑,引發了更多學校的學生加入抗爭的行列,使得這一波「援巴抗以」的學生運動,有愈演愈烈趨勢

眾所皆知,美國猶太勢力範圍深入政界、商界、學界、娛樂界與媒體事業,擁有強大的財富與影響力,因此美國政府對於以色列在加薩殘殺平民百姓的惡行不敢多加譴責;相反地,美國的大學生卻是充滿理想主義自由色彩,對於一些反人權、反人道的種族迫害,永遠會在第一時間站出來聲援抗爭

美國一些歷史悠久名校,向來都以捍衛學術自主與言論自由出名,為何這次會甘冒大不韙,動用警力進入校園鎮壓學生呢?起因當然是因為之前哈佛大學與賓州大學校長美國國會聽證會上,扛不住壓制校內反猶言論壓力雙雙辭職下台哥倫比亞大學校長聽證會上為了保住權位則選擇妥協決意出手鎮壓反猶示威學生於是這位來自倫敦政經學院首位哥倫比亞大學女校長,放手讓防暴警察進入哥大校園,粗暴地逮捕學生,遂引發了全美各地抗爭學潮

對照之前香港的學生示威抗爭,台灣從政府到許多民眾熱血支持,這一次卻都噤聲;許多政客、媒體、名嘴、評論員、年輕人,一夕之間變成了啞巴,可見這些人之前所講的「普世價值」都是自欺欺人在他們的眼中只有盲目的「反中價值」,絕對沒有什麼高尚的「普世價值這些人不敢在以色列進行種族屠殺時得罪美國、出聲譴責,充其量只不過是一群懦夫、騙子、偽君子和投機客而已,絕對不是什麼民主正義捍衛者

台灣如果真的是一個自由民主社會,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對聲援普世價值集體噤聲」的現象呢?一個自由的國家,媒體與人民理當有獨立思考能力,怎會發生這種「口徑一致」的集體沉默反應呢?這讓我不禁想到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集體認同盲目必然會阻斷獨立思考能力

一個國家如果不把人民放在首位,不致力於推動共同繁榮,拒絕幫助其他國家的發展,而是透過剝削、壓迫、奴役、種族滅絕、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成就其世界霸主地位,還能稱為民主國家嗎?

近四十年來,美國早已走向霸權民粹民主,如今的對外政策違背民主的,它侵略、占領、摧毀他國、暗殺他國的領袖,將自己的「美國價值」強加於別國;這不是民主,而是與民主相反軍事殖民

台灣選擇與美國站在一起,這恰恰說明了此刻的台灣,只不過是一個價值凌亂虛偽當道偽民主社會罷了













李顯龍、蔡英文 各留給國人什麼


2024-04-30 01:22  聯合報/ 林享能行政院農委會主委(台北市)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5月15日卸任,交棒副總理黃循財。圖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美聯社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於五月十五日卸任,交棒給黃循財;而蔡英文五二○任滿由賴清德接任。李顯龍執政近廿年、蔡英文執政八年,各自留給國人什麼?不同政績兩樣情。

民國九十二年(二○○三年),新加坡已經是東南亞營運中心,有世界最大修船廠世界第三大煉油廠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世界第五大商港國民所得二六,○九七美元。李顯龍國九十三年(二○○四年)八月接任總理,擔心新加坡沒落,因此下定決心下猛藥拚觀光興建俾倪全球大型遊樂園和賭場

李顯龍展現魅力,拒絕公投或由國會決定是否開賭場,其父李光耀堅決反對,憤怒之餘撂下狠話「除非我死了爬過我屍體」,但他依然宣布興建。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賭場先後開幕,當年以不到一年時間,新加坡國民所得成長七,七九二美元;台灣陳水扁執政八年僅成長三,二二五美元,馬英九執政八年也只成長四,四○九美元。

李顯龍執政,半導體產業於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彭博創新指數將其評為世界第六大最具創新性經濟體;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為第八名。積極與全球晶圓大廠合作擴大版圖。在生物醫療及製造業蓬勃發展觀光會展產業持續壯大。李顯龍留給新加坡人的政績仍會持續發光發熱

蔡英文對台灣股市表現亮麗、民間投資增加、國民所得增加,認為是其施政成果事實上,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源於民國六十三年(一九七四年)能源危機十大建設石化產業難運作須推動科技產業另謀出路當時的行政院秘書長費驊邀請其交通大學同學、時任美國 RCA 公司研究部主任的潘文淵來台會商,認為台灣電子產業所需的積體電路仰賴進口,如能自行生產則可帶動電子產業發展,政府接納此獻策成立工業研究院和新竹科學園區

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十二月新竹科學園區落成,蔣經國親臨主持,政府也推出全力發展資訊工業十年計畫

台積電公司的籌設,孫運璿、俞國華、李國鼎、趙耀東等均予支持,趙耀東陪張忠謀拜訪企業界大老勸募投資,政府出資七千萬美元,終成立台積電。幸得張忠謀辛苦經營晶圓代工獲國際肯定,成就台積電一路壯大成為護國神山,也帶動半導體產業榮景。蔡英文執政前,護國神山早已屹立,蔡英文要攬功國人不會認同,她只是在護國神山大樹下納涼罷了。

蔡執政,八,四○○億前瞻計畫無主軸和目標,債留子孫新南向政策一事無成,RCEP 已成立,我國未能融入。擴大貿易和經濟領域方面,反而是馬英九任內和紐西蘭、新加坡簽了自由貿易協定。韓國自盧武鉉總統始,李明博繼之,於短短九年內完成八個 FTA 協定,共有四十五個締約國,占其經濟版圖六成蔡英文八年任內卻掛零開放萊豬,要與美國簽自由貿易協議,即將卸任卻八字沒一撇

此外,工總反應的「五缺」問題,八年內無能處理廢核關掉核能電廠,卻以三倍價格收購民間發電強奪良田和魚塭演成官商綠能撈錢大作戰台南地檢署已起訴光電弊案官商十五人,不法利益估計九十餘億元冰山一角已掀開,其他施政如何,有待國人省思




辛翠玲/當中國電動車搶市 歐盟怎解?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辛翠玲/當中國電動車搶市 歐盟怎解?
◆  朱宗慶/表演藝術與「微笑曲線」






辛翠玲/當中國電動車搶市 歐盟怎解?


2024-04-30 01:31  聯合報/ 辛翠玲(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儘管中國大陸電動車已供過於求,當地產能依然持續快速擴增,引發各界擔心當地電動車可能低價出口,在全球掀起割喉式價格戰。(美聯社)


過去兩年間,中國汽車出口超越德國與日本,躍居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囊括全世界電動車銷量的三分之二,掌握全球七十六%電池生產力。執汽車產業牛耳的歐盟也被中國電動車快速攻入,其於歐盟市占率從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的三點九%,增加到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的八點二%,預計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將成長至十五%全球汽車產業結構徹底被顛覆,歐盟警鈴大作。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引十餘年前中國太陽能板在歐盟低價搶市之例,指中國電動車在歐洲有違反公平貿易之嫌。去年十月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啟動為期九個月反補貼調查。如調查結果屬實,歐盟可能對中國進口電動車課徵稅率高於十%的反補貼關稅。面對指控,中國既說情論理,也警告歐盟不得輕啟爭端,否則將報復回擊歐、中電動車貿易大戰,彷如箭在弦上

面對中國電動車的爆炸性成長,各方觀點不盡相同。相對於美國將中國電動車視為國家安全威脅並管制進口,歐盟的情況複雜許多。產業界有看法認為,中國有助歐洲降低綠能轉型成本;也有看法主張,中國電動車讓歐洲汽車工業備受威脅。從開放市場築起保護主義高牆,再加上不同的政治考量,各種聲音都有。以現狀觀之,歐盟的中國電動車難題,至少有以下幾種可能的答案選項

一、全面保護:仿效美國,開啟貿易戰,課徵懲罰性關稅、甚至可加碼以安全之名,管制中國電動車進口。這種策略可能引發中國的報復,中歐關係惡化;但對於保護歐盟內的就業和產業發展直接短期效果

二、去風險策略:分散風險、調整供應鏈,增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來降低對中國電動車的依賴。例如,與技術成熟日本或成本較低發展中國家合作,替代部分中國電動車的份額。

三、貿易協商:此於十年前的歐、中太陽能板爭議已有先例。當時歐盟一度對中國太陽能產品開徵臨時性懲罰關稅,雙方瀕臨貿易戰邊緣。而後幾經協調,最終中國以提高產品價格,回應歐盟的傾銷指控和解結案

四、重點轉移:另一種可能選項則是,將問題重點由處理貿易爭端轉為處理內部法規協助本地製造商提升產業競爭力。最近甫落幕的另一波歐盟、中國太陽能板爭端即採此做法。以電動車而言,歐盟可調整的內部法規林林總總。例如消費者電動車購車獎勵是否要排除中國製車種、是否修改去年通過將於民國一二九年(二○四○年)起全面禁止燃油車的電動車轉換法案等。

在諸多可能的做法中,歐盟內部不同勢力的態度也是需要評估的變數。一方面身為歐盟最大會員國的德國,無意因電動車問題發起對中國貿易戰。德國總理蕭茲在近日訪中的行程中,對此即有表態。再者,歐洲車企也有不同的聲音。大型車廠如寶馬和賓士在中國有龐大的市場與深度的利益結合,皆不贊成對中國電動車課徵高關稅

另一方面,歐洲議會最大黨團中間偏右歐洲人民黨,則主張暫停去年通過的電動車轉換法案,讓歐洲車廠與消費者有更寬裕的準備時間。

當然,面對來勢洶洶的中國電動車,歐盟更不無可能複選作答,在促進創新與保護本土產業之間尋找恰當平衡,以更靈活更具建設性多元策略應對挑戰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核三廠機組延役 迫在眉睫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3886/web/ 

◆  聯合報社論/黨政商你儂我儂,綠能通吃一條龍
◆  聯合報黑白集/NCC的「背後靈」
◆  經濟日報社論/核三廠機組延役 迫在眉睫







經濟日報社論/核三廠機組延役 迫在眉睫


2024-04-29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國民黨立委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草案,籲準總統賴清德接球,解決缺電危機。圖為墾丁核三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內近來頻傳停電事件,國民黨因而於4月24日召開「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草案記者會,期望透過修法使核三廠機組延役。另一方面,準總統賴清德重要幕僚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同一天表示,現代電力供應為求取效率、環保的平衡,需要包含核電、綠能和燃煤的「黃金組合」,因而台灣可以比照歐美先進國家,把核電比率提升到20%或25%。從現況來看,核三廠機組延役屬立即可行,而核電比率大幅提升則仍有賴各界折衝樽俎。

核三廠有兩部機組,其運轉執照將分別於今年7月及明年5月到期。此兩部機組去年發電154億度,占台電發購電量的6.3%。台電雖擬以增加天然氣發電來補足核三廠機組除役後的缺口,但會導致虧損擴大及碳排增加。首先,截至去年底台電累積虧損3,826億元。即使4月台電調漲電價,再加上政府今年擬撥補1,000億元,也會導致台電今年再增加94億元的虧損。目前台電的每度發電成本,核能及天然氣分別為1.1元及3.19元因此,一旦由天然氣取代核三廠機組的發電,則未來台電每年發電成本將增加322億元

其次,依據「電業法第28條第2項規定,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我國的電力排碳係數基準為0.424,也就是每度電產生0.424公斤二氧化碳當量。雖然我國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電力排碳係數0.495,為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但要在三年內再降低14.7%始能符合電業法的規定。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時,台電自行發電產生碳排9,289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由於天然氣發電每度電產生0.38公斤二氧化碳當量,而核電則為零碳排,因此,以天然氣取代核三廠機組的發電,將使台電碳排量每年增加6.3%,距離電業法的規定愈來愈遠。

蔡英文總統民國一O五年(2016年)上任後,除推動民國一一年(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外,也推動再生能源占比20%的目標。一旦核三廠機組於明年除役,則可達成前一目標,不過,後一目標在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顯然無法達成;在蔡總統上任前的民國一O四年(2015年)以及上任後的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再生能源占比分別為4.2%及9.9%。因此,即便蔡總統在其八年任期內,窮盡洪荒之力推動諸如屋頂種電及離岸風電等政策,但再生能源占比也僅增加不到6個百分點。這導致兩個問題:第一,由於較早開發的太陽能光電使用較便宜的土地,而離岸風電則是先開發較易施工海洋場域。因此,愈晚開發的太陽能光電及離岸風電場域,每度發電成本會較之前增加。第二,非核家園用電缺口無法用再生能源補足,只好增加火力發電,導致碳排量不降反升。

童子賢所提出核電占比20%或25%建議兼具環保與經濟效率考量,且類似於日本近來採行的政策。在民國一OO年(2011年)的福島核災發生前,日本有54座反應爐、三成供電來自核電,而福島核災發生後,所有反應爐全部暫停營運,且報廢除役21座,並以天然氣替代核能供電。從民國一O一年(2012年)7月開始,日本雖重啟核電,不過到去年底只運轉12組反應爐。在俄烏戰爭導致天然氣價格高漲後,日本於去年3月通過修法,大幅延長核電廠運轉年限,並擬將核電占比從5%,提高到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的20~22%

核二、三廠發電量約各占台電發購電量的6%,而核四廠每年可發電210億度,約占台電發購電量的8.6%。因此,核二、三廠機組延役及重啟核四已符合童子賢的核電黃金占比。國民黨所提「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草案」,除可使迫在眉睫的核三廠機組延役外,也可使已除役的核二廠機組獲得延役,先解決夏日供電警報,可謂替賴政府解套,不必再受「非核家園」神主牌束縛,短時間可先通過實施,至於重啟核四則牽連甚廣,仍有待社會凝聚共識。













聯合報黑白集/NCC的「背後靈」


2024-04-29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副主委翁柏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政府改組,國家通傳會(NCC)主委陳耀祥下台,原內定由台經院四所所長劉柏立出任。不料近日逆轉,因一名與英系交好的「媒體大亨」反對,劉柏立的人事遭否決,主委可能由副主委翁柏宗接任。

這種怪事,說是笑話,卻又讓人笑不出來。在台灣,什麼東西一「染綠」,立刻就會變質。就像要促進轉型正義的「促轉會」,卻任命了一個想把它變成「東廠」的副主委張天欽;就像旨在促進傳播發展NCC,卻任命了「很聽話」且只會「罰藍」的陳耀祥。可笑的是,這些都號稱是「獨立機關」,但它們背後都站著一個「背後靈」。

以劉柏立人事遭否決為例,如果這位「媒體大亨」的手能伸那麼長,長到讓賴清德和卓榮泰改變決定;那麼,未來誰擔任 NCC 主委,還有什麼差別嗎?這位「背後靈」,只要在賴清德、卓榮泰或其親信耳邊隨便說上幾句,就能左右 NCC 的決定;如此,NCC 還有臉自稱是「獨立機關」嗎?

劉柏立遭到杯葛,據稱是他曾主張「黨政軍條款」已經過時,應該檢討或廢除,引發綠營不滿。但民進黨的手早就伸入媒體和校園,還緊抱神主牌不放,才更矛盾!

至於另一被提名的委員羅慧雯,曾力挺 NCC 關中天,還說出「新聞自由能吃嗎」的話。這種人,民進黨倒覺得很合其胃口吧!















聯合報社論/黨政商你儂我儂,綠能通吃一條龍


2024-04-29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南檢調偵辦光電弊案,力暘能源公司被控非法取得台南光電場土地。記者莊曜聰/攝影
波波漫畫


台南地檢署偵辦台南七股光電弊案,查出力暘集團總裁古盛煇勾結台南市府和能源局官員偽造文書,非法取得大量農地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圖利業者逾九十一億元。檢方起訴十五名官商,卻放過決策高層不無遺憾。人們看到,黨、政、商三方穿梭共謀造就了綠能企業龐大利益,卻也逼走良民留下國土環境的巨大傷疤證明綠能政策落到執行層次變形走調

這件起訴案,真實呈現了台灣在畸形能源政策下,如何侵蝕行政廉潔,如何傷害國土正義,卻成就了少數綠電財團的快速致富。力暘能源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才成立,原資本額才十萬元,短短六年,即擴展成擁有九家子公司能源集團在全台包攬各色能源業務。這些子公司原本資本額也僅十萬元,都短短幾年即膨脹為資本額五至十億的大企業。其發展軌跡,正好與蔡總統推動綠能時間吻合

能源集團短期暴富的故事,人們並不陌生。擁有十八家子公司的「雲豹能源」,同樣成立於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由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創辦,初始資本額僅一千萬元。但在請到新潮流系大老賴勁麟出任董事長後,人脈、金脈打通,市值一路飆漲到一六○億元。別忘了,賴清德的子弟兵李退之也在雲豹擔任獨董,直到去年選舉期間引發議論,因唯恐影響選情,才和賴勁麟雙雙辭職。不同的是,雲豹「圈地種電」的地點在雲林口湖,甚至不惜買通口湖鄉長林哲凌,請他擺平當地農漁民抗議,結果導致林哲凌因此被判刑十年。

七股光電弊案中,黨政商的身影交纏,商界人士不只是「綠友友」,更擁有政府賞賜職位。例如,力暘總裁古盛煇曾任新竹市「小英之友會副秘書長,並進而獲聘為行政院顧問,顯示蔡政府不吝運用職位為友綠企業「加持」。再如,檢方查出,古盛煇曾透過民進黨中執委兼台南市政府顧問郭再欽居間安排,拜會台南市長黃偉哲及經發局長陳凱凌。郭再欽本人,則因學甲爐碴案不法獲利廿一億元,遭到起訴。這些商間的你儂我儂關係,對地方土地剝削及圈地種電推波助瀾,能說「純屬巧合」嗎

這次南檢起訴的公職,都是中低階官員,黃偉哲逃過一劫,遭外界質疑有選擇性辦案之嫌。尤其,力暘卡在「小二甲禁令」無法取得土地,三名卡關跨局處科長湊巧均遭調職,使力暘得以「偽造日期」的手段輕騎過關其間,究竟誰在伸出「無影手」暗助力暘,疑竇未解。再說,這已是經發局長陳凱凌所涉之第二案,先前他涉及「七股工業區開發」的貪汙、洗錢及性招待案,去年八月遭到判刑八年。如此心性奸邪之人,把鄉里土地當成個人金錢和權力交易籌碼貪官,為何一路受到重用?那些一路提拔他的綠營高官,到底看中他什麼能力?

發展綠能固然是必要的選擇,但人們絕對無法苟同,政府把綠電捧為至高無上的價值,卻縱容綠電業者用黑道威脅或不正當的欺騙賄賂手法,巧取豪奪農漁民賴以維生的良田、漁塭,或用金錢色誘來腐敗官箴。更可議的是,綠能廠商藉政治力掩護以不正當手段發展光電,卻讓台電以高價收購再轉售給一般用戶;如此一來,綠能財團賺得荷包飽滿,剝削的卻是全體民眾。而且,目前綠電成本均未計入未來光電板回收處理費用,其代價恐怕最後都會變成社會成本,丟給國家收拾

檢視七股光電弊案的來龍去脈,讓人驚心的不只是官員的墮落,還有綠能政策理想黨政商掏空腐蝕的不堪。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陸游的真情與權力的現實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3886/web/ 

◆  改政黨比例制 NCC除汙名
◆  誰的共識?反核政治話術霸凌科學
◆  顧立雄戰略 是遞延或加速共軍犯台?
◆  炎黃是傳說 蔡賴幹嘛拜媽祖
◆  陸開放示好 台灣消極無策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陸游的真情與權力的現實
◆  實質廢死是司法的自我閹割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陸游的真情與權力現實


2024-04-29 01:32  聯合報/ 潘襎(作者為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


時間往前,歷史記載過去。人喜歡往前邁進,卻不喜歡老去,人必然老去,大都愈老愈重複過去。一代人記得一代人的事,酸甜苦辣,淬煉成一代人的價值觀、行為模式;但是,下一代人卻喜歡選擇遺忘,因為他們想要向前,不喜歡回顧過去。

個人過去也能折射出歷史。「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的生活經驗,也是歷史的一部分,反映安史之亂慘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個人感懷,煉成千古名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臨終前對家國炙熱之愛,不言而喻。陸游愛國真切力主北伐抗金,受到排擠,不見待於當朝;然而其男女戀情蕩氣迴腸,千古傳誦。沈園留下兩人至愛痕跡,陸游妻被陸母迫而出離,數年後沈園再聚,前妻已再嫁,兩人留下悲情詩詞〈釵頭鳳〉唱和,辭成不久前妻以廿八歲去世。相隔四十年,七十五歲高齡的陸游再遊沈園,留下兩首詩,「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弔遺蹤一泫然。」此後陸游數度來此憑弔,八十五歲高齡最後一次來到傷心地,「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六十餘年戀情,不斷反覆牽動情緒,陸游的溯往情感,成為超越時空不朽真情

詩歌動人心弦,讓後人一唱三歎。史學家記載的歷史,到底後人有沒有獲得啟發呢?司馬遷〈報任少安書〉提到寫作《史記》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什麼是「天人之際」呢?或許,相隔兩千年後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能做註腳。每個人意識不同,對事物反應自然不同,對於正常人而言其偏差的限度,一者來自於正常狀態,一者「取決於他對上帝的尊敬程度」。漢代講究天人合一,執政者必須參透宇宙運作原理的同時,自己意志體現宇宙真理,黑格爾所說的「對上帝的尊敬程度」,何嘗不是如此呢

古代讀書人嫻熟於歷史,卻也因為政治權力的現實,只能俯首於巍巍皇權底下,失去人的正常狀態。北京城破,吳三桂引滿人入關,挾雷霆萬鈞氣勢橫掃江北。南明弘光朝廷的士大夫依然糾結於東林黨爭的恩怨利益,最終以史可法死節而告終。南明政權流離各地,永曆皇帝敗走緬甸,貴族、朝臣殆死緬人籌畫的咒水之難,皇帝被捕交吳三桂而身死。台灣鄭成功建立東寧政權,鄭經死後,外有清廷虎視眈眈,內則族人、大臣競逐權力,發動東寧之變斬殺王世子鄭克𡒉,扶立鄭克塽,清廷水師跨海,鄭軍於澎湖海戰敗績投降。鄭克𡒉被評為最具乃祖國姓爺才幹之繼承人,人才敵不過人性貪婪。甲午割台,乙未戰役台灣民主國正規軍,一觸日軍即潰,總統唐景崧敗逃內渡,留下一群守節仕紳鄉勇面對強大的日本帝國軍隊

我們從歷史所獲得的教訓,往往不如陸游與其前妻生離死別千古戀情那般深刻感人,因為那裡有出自於人性至情至性歷史記載政權更替,卻多是現實權力爭鬥,不禁為忠臣烈士扼腕,唏噓有之政治人物面對無盡權力誘惑之際,司馬遷「天人之際」與黑格爾「對上帝的尊敬」,或許足以喚起他們的存在意義與價值













改政黨比例制 NCC除汙名


2024-04-29 01:15  聯合報/ 林清汶/世新大學法律系兼任副教授(台北市)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家通傳會 NCC 爭議不斷,現任委員一片綠。近日立法院國民黨團提出 NCC 組織法第四條條文修正草案,將 NCC 委員依國會政黨席次比例任命入法,立法院司法法制、交通委員會將聯席審查,民眾黨也表態樂觀其成。但卻有綠委提出司法院釋字第六一三號解釋,略謂:「立法院對行政院有關通傳會委員人事決定權,固非不能施以一定限制,以為制衡,惟制衡仍有其界限,除不能牴觸憲法明白規定外,亦不能將人事決定權予以實質剝奪逕行取而代之」,從而認為此舉有違憲之虞。

事實上,該解釋公布於民國九十五年(二○○六年)七月,迄今已十八年。這漫長的時空背景下,台灣民主巨變,經歷了政黨輪替言論百家爭鳴自由思潮驚濤駭浪,這也是台灣民主的可貴與重要。再者,大法官會議的解釋或憲法法庭的判決,亦並非一成不變鐵板一塊。如早期大法官對於同性婚姻持反對意見,後來不也變更解釋,之後並正式立法允許同性婚姻?過去認為死刑並不違憲,現在憲法法庭正在議決廢死與否。此乃法律必須隨時空背景不斷調整與變動,所謂「法與時轉則治」也

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十二月中天新聞台遭停播,各界譁然,其後中天提行政訴訟救濟,請求法院撤銷處分並准予換照,並向 NCC 求償七十九億餘元,高等行政法院已於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撤銷處分。當年陳水扁吞下批判擋住 TVBS 關台,乃認為任何違法處分須遵循比例原則,關掉媒體應非常慎重,因為台灣已是民主法治國家。然而此際,NCC 的公信力已經蕩然無存,早淪為政黨御用之鷹犬,如之前鏡電視上架、三立入股中嘉案等,及前主秘離職後轉當詐團顧問遭起訴、前主委被院長施壓等,均成為非議之焦點;最近更傳出「媒體大亨」透過民進黨人士關切介入 NCC 新人事。這就是黨政獨大的下場,完全違背獨立機關立場

沒有言論自由就沒有民主關閉新聞台是何等大事,不啻挑戰言論自由剝奪憲法第十一條賦予人民言論自由權,讓台灣解嚴以來的民主化蒙羞受汙。因此,要重振 NCC 獨立機關的形象,洗刷過去的汙名,只有依國會政黨比例產生委員一途,才能提升 NCC 形象並昭信於國人。













誰的共識?反核政治話術霸凌科學


2024-04-29 03:40  聯合報/ 林基興/大學教授(新北市)
波波漫畫


日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示威反對危險老舊核電廠延役,又威脅立委勿修法延役核電,否則聚眾包圍立法院。但發言者無一具有科學素養遑論核電專業,且發言不堪檢驗。

首先,反對危險老舊核電,則不反對安全新核電?

第二,美國九成核電延役,或甚延役兩次,比利時等國也多延役,先進國家怎不嫌危險老舊?

第三,台灣無能力處理核廢料,把災難留給子孫?低階核廢劑量很低,容易處理;高階核廢可用加速器驅動次臨界核反應爐而轉變核種,既可消除全部放射性又可發電。然而核廢量少而處理成本一直下降中,實在不急著現在處理。

其實火力發電空汙之故才是災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去年報告指出,若不續用核能,將造成全美每年五千兩百人死亡,而美式核電廠輻射至今無致一人於死。另外,火電重傷環境,如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指出亞洲去年氣溫比國五十至七十九年(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九○年)的均溫高攝氏兩度,是全球蒙受乾旱熱浪洪水和風暴影響最嚴重地區

第四,台灣處於地震帶而延役核電是不負責?但台灣地震從無損傷核電廠,因建築規格最嚴;反核者怎不擔心規格相對寬鬆的煉油廠儲氣槽水壩等?

第五,蒸氣產生器汙泥難處理?其實,核電廠常用化學除汙技術清除,只在其熱交換管破損過多而致塞管率偏高時,才考慮更換。

第六,諸如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反核立委的嚇人名言核電廠用過的燃料棒讓台灣人坐在一萬顆原子彈上」,現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澄清「核彈鈾濃度七十%、核電鈾十五%,因此核電廠不會有核爆事實上,核彈鈾濃度為九十%,核電廠鈾濃度僅僅五%

第七,諸如準經長郭智輝等,喜歡說核電延役要有全民認同,但反核者荒腔走板的認知卻堅持反對,則可能有共識嗎反核者示威是誰的共識建設光電風電遭遇抗爭或用愛發電,也是全民共識嗎

總之,反核者徒具愛心而缺知識,以己意為民意的話術,實在害己害國家














顧立雄戰略 是遞延或加速共軍犯台?


2024-04-29 03:39  聯合報/ 戴世瑛/律師(台北市)


中央社報導,即將上任國防部長的顧立雄在記者會上表示,其職責在參與「印太區域的協同性嚇阻具體作為」、「複雜化對岸算計,讓中國可能的軍事冒進作為時間表不斷往後遞延」。此想法的可行性與後果,均值得商榷。

首先,就法制面言,顧的發言涉及外交、兩岸、國防事務,逾越了國防法規定國防部長權限,有侵犯總統、國安會議、行政院職權之嫌(第十至十二條)。

而且顧立雄所指的「印太區域協同性」,從北到南來看,除美韓、美日、美菲分別訂有共同防禦條約,英、美、澳間也互有雖不成熟,但至少存在 AUKUS 聯合聲明架構夥伴關係反觀我方,與上列國家之間既無邦交,也未簽署任何軍事攻守同盟條約,試問,所謂「參與印太區域協同嚇阻」的政策依據法源基礎何在律師出身的顧,不管是否「斜槓」,難道忘了應該「依法行政

再則,甫公布的新國安團隊,可謂「新瓶裝舊酒」。既坐實了「蔡規賴隨」,也不禁讓人懷疑未來兩岸關係改善的可能性。倘加上顧立雄這番堅定加入對中圍堵、充滿敵意與針對性的言論,我想不用等到五二○就職演說或已足讓賴清德準總統上任所謂「承諾不變,善意不變」、「負責任展開良性對話」等宣示淪為口號,提前破功

鑑往知來,過去國家間為求自保而拉幫結派,不僅多無法避戰止戰,甚至可能升高對立,在敵意螺旋下招致更大災難。古希臘的「提洛同盟」vs.「伯羅奔尼撒聯盟」、一戰前夕的「三國同盟」vs.「三國協約」、二戰初期的「德義日三國軸心」等歷史,均為殷鑑

再說大陸「反分裂法」關於對台「採取非和平方式」之條件,原定義模糊。故無論是按美方與我國防部年度發布之「中國大陸軍力報告」或「中共軍力報告書」的分析,台灣對外締結軍事同盟的相關部署,例如外國兵力駐防台灣、外國軍事干預台灣,都有可能觸及解放軍的動武紅線。類似烏克蘭欲入北約導致俄烏衝突的風險,吾人身處緊鄰大陸的第一島鏈最前沿,不可不防。

其實,現階段最需「複雜化算計」的恐怕是賴政府本身。其一方面應吸取蔡政府堅持「聯美抗中」路線,造成今日台海兵凶戰危的教訓;另方面要亟思如何恢復兩岸官方溝通交流,兌現競選時的和平承諾。若接手後還放任顧部長這套欠缺合法性可操作性與效應評估戰略構想付諸執行,屆時對岸的「軍事冒進作為時間表」將因此「往後遞延」,抑或「提前加速」?













炎黃是傳說 蔡賴幹嘛拜媽祖


2024-04-29 03:39  聯合報/ 宋磊/博士候選人(台中市)


最近,馬前總統訪陸一席兩岸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的話,意外引起波瀾,被陸委會斥為只是「古代傳說」與不必要的「陷阱」。不過,陸委會這樣的批評根本搞錯了重點。

炎帝、黃帝當然是個古代傳說,幾千年前的遠古時代,本來就很難留下扎實確鑿的完整事證;既然是古代的傳說,本來就多少帶著神秘與宗教色彩,怎麼能用科學實證來要求?

只是,古代傳說又如何?媽祖羽化成仙顯靈救難也是古代傳說南鯤鯓五府千歲代天巡狩更是古代傳說,賴清德、蔡英文幹嘛還一直去參香、遶境,一再往「陷阱」裡跳?

從這些民間信仰活動更不難看出,兩岸人民間歷史血緣文化聯繫,根本就不用上溯三皇五帝也不證自明四百年來漢人來台開墾,就是鐵一樣的事實,不然謝長廷當年回閩祭祖落淚,是在哭哪樁

面對這些「難堪」的事實,無怪乎許多激進獨派人士,會無所不用其極去「發明」各種說法來論證兩岸不是同一民族,例如混入平埔族血緣、屬南島語系等等,不及備載就不講來台四百年連一句原住民語都不會,卻還敢與原住民攀親帶故的臉皮究竟有多厚了!即使從明天開始台灣不只滅香封爐,還變成英語國家,把一切屬於中國文化全部清除,也無濟於事。就算兩岸不同屬中華民族,台獨一樣「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說到底,民族相不相同跟是不是同一國,本來就沒有絕對關聯,就算民族不同仍同屬一國的例子比比皆是,反之亦然。如今一中「各表」就已體現了政治分歧,真的不必為了政治再去扭曲文化

其實,就連賴清德都曾講出反共不反中、親中愛台、兩岸要當朋友。既然要當朋友,就算不是親兄弟,都要設法稱兄道弟了;馬前總統說兩岸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又有什麼不對呢?

在賴清德即將就任的當下,陸委會這回對馬前總統開嗆,究竟是揣摩上意,還是幫賴清德吃了「誠實豆沙包」,說出了反共更反中、仇中才愛台真心話呢?













陸開放示好 台灣消極無策


2024-04-29 03:38  聯合報/ 鄭紹成/中國文化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台北市)


準總統賴清德五月上任,新政府人事布局堪稱底定,主掌大陸事務的陸委會由邱垂正擔綱,白手套海基會由鄭文燦主事,媒體認為這是賴政府對陸放軟的人事布局。惟兩岸關係是否真能如鄭所說「春暖花開比較重要」,關鍵實為賴的幕後核心基調調整。

兩岸關係發展,「民先官後」或說「國民黨先、民進黨後」將為常態。賴若無法徹底摒除台灣一隅南島民族說法,對陸步調繼續裹足不前;掌握立法院多數民意基礎的國民黨,勢必會積極走在執政黨之前訪陸交流。就如同馬習二會、傅崐萁率立委團赴北京,若陸方持續對台灣民間維持安排企業參訪行程、大陸高層接見,並有後續惠台和開放政策,兩岸關係發展將使賴淪於一路挨打的局面一籌莫展,喪失台灣絕大多數「經濟利益優先」的民心。

大陸對台政策從上至下如臂使指,一以貫之。馬習二會時,習明確指出「將採取更有力措施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來大陸走一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半個月後,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接續表示「將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包含旅遊在內的兩岸各領域合作」。從陸方最高層到對台單位的發言,已可預期實際開放就在近期。

傅崐萁此行係由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接待。王是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少見的學者出身者,尤其他的文膽身分,是三代中共總書記(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主要理論撰稿人。從一九九五年調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後的近卅年政治歷練,加上學者的好記性,王不看稿能夠明確說出習會見馬時的四點聲明「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筆記而能記住傅崐萁參訪團的卅三項口頭建議,可見王的政治歷練與學者特質。

傅崐萁一行最關切「開放陸客赴台旅遊」,現台灣仍以陸方未展現善意,不解除六月後的台團赴陸禁令。但大陸文旅部廿八日「部分開放」的宣示已經表示實際善意,「開放大陸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並將在平潭與台灣海上客運直航恢復後,恢復福建民眾來台團客旅遊」;此項部分開放也符合去年底陸方將福建設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之政策方向。大陸對台政策積極,步步進逼,環環相扣,台灣相關部門絕不能再以鴕鳥心態漠視。

古語有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兩岸從二○○一年小三通到大三通走了八年之久。在對岸習近平拍板、王滬寧主導,國台辦與基層單位積極對台融合下,台灣唯有制敵機先、先著一鞭,才能主導情勢發展。賴欲有效接招,不能延宕至五二○就職後了。














實質廢死是司法的自我閹割


2024-04-29 01:18  聯合報/ 張宗隆/律師(高雄市)
憲法法庭針對死刑存廢進行言詞辯論,被認為是國內最接近廢死時刻的「世紀之辯」。記者侯永全/攝影


無論憲法法庭對死刑合憲與否作出什麼決定,台灣早已「實質廢死」。最高法院近年只有一件案件死刑定讞,除此幾乎沒有「情節屬最嚴厲程度」的重大刑案;偶爾出現嚴重的犯行,加害人事後也都「幡然悔悟、可以教化」。同時參照呼籲廢死的相關主張,死刑是國家暴力,而且之所以會出現犯罪,是社會安全網沒有把犯罪加害人接住,你我都有責任,不能只苛責加害人,科處加害者死刑,並沒有從源頭解決問題。如果加害人有意願和解,被害人家屬就應該考量修復式司法精神,共同積極參與解決犯罪造成的問題,修復犯罪造成的傷害。

法院就判處死刑的標準,首先必須是「情節最重大」之罪,但是目前絕大多數的判決,是限縮犯行凶殘的認定。舉例而言,某甲持菜刀抵住尊親屬,其後砍殺到場的員警頸部,並引爆瓦斯,員警不幸殉職,另外有八人受傷。經最高法院發回,高等法院認定某甲「原係意圖自戕,因見員警突然攻堅,方才持菜刀砍殺被害人及引爆瓦斯,企圖使其他警察與住戶同歸於盡,察其情狀尚非窮凶惡極」,改判為無期徒刑。

又例如某乙長期施用安非他命,已有兩次放火犯行。因與友人有所怨隙,以預先購買之汽油放火燒燬友人隔間出租套房,造成九人死亡。結果最高法院發回後,高等法院認定某乙殺人是「基於間接故意,而非程度上更為蓄意、嚴重之直接故意」,並非情節最重大之罪,不應判處死刑。

再例如某丙因對被害人提出傷害告訴,經法院判決該被害人無罪後,某丙在某日子夜三時至該被害人住宅騎樓縱火燒機車,火勢延燒住宅造成六人死亡。而這次最高法院認為某丙燒燬機車是直接故意,但是燒燬住宅以及殺人只是間接故意,將死刑改判為無期徒刑。

此外,甚至有出現判決認定被告開槍殺害員警致死,目的並非殺人,而是為了避免逮捕,處於被追捕的環境而「一時緊張」。

但是最高法院也承認量刑必須符合比例原則,不可「違反國民法律感情」。刑罰本就存有應報刑的想法,對犯罪不處以對應的刑罰,請問還有正義可言嗎?以菜刀砍殺員警致死,竟然還不是「窮凶惡極」;開槍殺害員警竟然是「一時緊張」;在人口稠密之住宅區,於凌晨三時放火燒騎樓內機車,延燒到住宅,讓人不及逃生而死,卻只是「間接故意」,所以上述犯行都罪不致死。如果法院的見解成立,那麼罪無可逭、萬惡不赦等類的成語,只能存在於課本,現實生活根本不會發生。試問,法院的判決到底有沒有一絲貼近國民的法律感情?

當掌握話語權的法院,將廢死視為進步的價值,超過八成民眾發出的反廢死民意,就只是叨言絮語,毫無作用。縱使大法官對死刑作出合憲的解釋,但法院實質不作出死刑判決,受害者家屬及仍然認為犯罪必有果報的普羅大眾,又能如何?我的結論是,不要認為司法一定會實現正義,要轉換心境,這是共業,這樣心裡才會好過一點。




朱宗慶/表演藝術與「微笑曲線」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朱宗慶/表演藝術與「微笑曲線」







朱宗慶/表演藝術與「微笑曲線」


2024-04-29 01:20  聯合報/ 朱宗慶(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藝術總監)


表演藝術夢想之旅通常由三大核心要素支撐:內容、舞台和觀眾。這三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表演藝術團體成功與否基石首先內容是表演的靈魂,創新和深度吸引觀眾關鍵。創作者通過不斷的創作和演繹,累積豐富的作品並形成了獨特的品牌特色。這些作品不僅要具有藝術性,還要能觸及觀眾的情感,引起共鳴,從而留住觀眾的心。

其次舞台是藝術表達的關鍵場域。多樣的場地不僅提供了展演的空間,也賦予每場表演獨特的氛圍和觀眾體驗。從劇院、音樂廳到戶外空間或非典型表演空間,每一種場地都提供了不同的觀看角度和體驗,這增加了表演的吸引力和可觀性。

再者觀眾是實現夢想的關鍵。他們不僅是作品的接受者,也是藝術表達的參與者;表演藝術團隊必須透過高質量的表演,以及創造性的和團隊的互動,來建立與觀眾的深層連接。對團隊來說,將一次性的觀眾轉變為長期的支持者,是一個挑戰,也是持續發展的關鍵。

民國八十一年(一九九二年),施振榮先生由「再造宏碁」的經驗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線」(Smile Curve)概念。簡略而言,從橫軸來看,由左至右代表產業的上、中、下游,左端是技術和專利的研發,中段是製造和組裝,右端則是品牌的行銷與服務;縱軸則代表了附加價值的高低。「微笑曲線」的主張,即是鼓勵企業往左、右兩端能夠提高附加價值的方向邁進。

事實上,不同產業領域都有各自的「微笑曲線」,可以詮釋其附加值所在。以表演藝術來說,左端是舞台內容的研發,右端是面向觀眾的品牌與服務。導入「微笑曲線」的策略思考,表演藝術團隊可以見證觀眾支持的力量。

在朝向品牌與服務端的過程中,培養新的觀眾群,建立和維繫觀眾的支持,並將他們轉變為藝術的長期愛好者,是任何表演藝術團隊成功的關鍵,也是實現藝術使命重要策略。雖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卻是團隊非常重要的功課。

現今,面對全球新挑戰,施振榮先生進一步提出了「新微笑曲線」,主張在新經濟時代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多維思考,強調藉由跨領域整合創造新體驗,並透過共享資源創造新價值。對表演藝術來說,這個強調共享與體驗的「新微笑曲線」實為新的契機,因為它能夠讓「隱性資源共享發揮力量

表演藝術不僅是一種表達,它是一種與觀眾共鳴共享旅程;觀眾的互動和反饋為藝術創作提供了生命力,使藝術作品得以在社會中扮演更深遠的文化和教育角色。因而了解並實施「微笑曲線」的這些策略,將幫助表演藝術工作者在不斷變化的藝術世界中站穩腳跟,持續吸引和激勵觀眾。這樣,藝術和夢想持續發展,方能影響更多的人,體現藝術本質價值和意義



【專家之眼】如何解讀債務比率的下跌?

◆  【專家之眼】如何解讀債務比率的下跌?
◆  【專家之眼】不夠善良的我們,寫實人生的感悟







【專家之眼】如何解讀債務比率的下跌?


2024-04-29 07:58  聯合報/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兼系主任、政大財稅研究中心主任
設置於政治大學綜合院館南棟九樓梯廳牆面的「政大財政國債鐘」,為國內首座實體的國債鐘。圖/政大財政系教授兼系主任陳國樑提供


根據國債鐘揭露,105年5月20日,蔡政府執政首日,中央政府長期(一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5兆3,988億元,長短期債務餘額合共-5兆6,431億元;國人平均每人負擔債務-24萬元。政權移轉前夕,113年4月19日,長期債務餘額創下歷史新高-5兆9,638億元,長短期債務餘額合共-6兆3,228億元;平均每人負擔債務-27萬元。八年來,長期債務增加-5,650億元,長短期債務餘額合共增加-6,797億元;平均每人負擔債務增加-3萬元

在債務餘額屢創新高、數字每年攀升(除107至108年度間約略持平外)的情形下,同時間中央稅收也創下令人瞠目結舌的超徵數字-1兆2,697億元(105至112年度;尚未計入中央特種基金超徵數);兩者齊觀,意味著政府支出不斷地膨脹。不過總算沒有發生流動性問題、也不曾面對政府破產的危機,因此,整體財政表現,堪稱「馬馬虎虎」;但那「轟轟烈烈」的政績宣傳,直叫人三觀震撼

總統與行政院講了又講的「財政績業」中,最被強調的莫過於債務控管-「債務比率」的下跌。根據《公共債務法》,中央政府「債務比率」(一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預算數占前三年度 GDP 平均數比率)上限為40.6%。此比率值自105年底之33%,下降至112年底之27.2%。於是,當各界撻伐「債務餘額不斷攀升」,執政者卻每每搬出「債務比率逐年下跌」當作回應;文宣與網頁上,「逐年下跌」四個字體放得斗大、色彩鮮艷搶眼,還搭配向下指引的箭頭作為裝飾。

究竟應如何解讀債務比率的下跌?

首先,債務比率為一比值;在分數之分子與分母同時增加的情形下,比率數值下跌,表示分母的增加大於分子的增加。因此,近八年來債務比率的下跌,表示 GDP 成長的幅度,大於政府累積債務的幅度,是國內全體勞動與資本等要素集體生產的成果,與政府債務控管何干?

事實是,近年來政府用錢已經「借無可借」;行政院一再以特別條例排除《公共債務法流量債限-每年可舉借債務限制,方纔合法。若加計特別條例所排除之舉債,有連續四個會計年度(109至112年度)預算所編列之舉債數,超過法定上限-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15%。實在很難理解,蔡政府從哪裡生成勇氣,自詡債務管理良善,沾沾自喜、洋洋自得?

其次,105年度至今,縱使其間歷經新冠疫情的衝擊,台灣的經濟都還能維持2% 至3% 的穩定成長(對上年同期;year on year);110年更創下經濟成長率6.62% 的佳績。在總體經濟局勢穩定發展下,一方面 GDP 的持續增加,使數值本來就大的債務比率分母變得更大;另一方面,由於稅收豐沛、毋須以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經濟,政府不必透過大規模舉債來因應推動政事所需之財源,限縮了債務比率分子的擴增。按此,債務比率數值的下跌,本為經濟景氣循環擴張期間必然現象

在景氣擴張期間,政府應當致力於既有債務餘額的縮減;不僅可以發揮「灑水降溫」的景氣調節效果,也能收未雨綢繆之效;否則一旦總體經濟景氣反轉下跌,在現在看來「遙不可及、遠在天邊」的40.6% 債限,一下子就會變成「咫尺之間、近在眼前」。怎能自滿於債務比率的下跌?

最後,近年來國內外皆有學術研究提出實證證據,以「債限」—絕對金額限制或占 GDP 比率上限—作為財政管理工具,不論是對財政或整體經濟表現,所能達成的改善效果有限。此一發現說明不宜以債限比率下跌,做為債務控管良善的指標。否則,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底G20國家中,一般政府負債占當年度 GDP 之比率,以俄羅斯之18.9% 為最低;按蔡政府邏輯,俄羅斯政府之債務控管,全球首屈一指。















【專家之眼】不夠善良的我們,寫實人生的感悟


2024-04-29 07:24  聯合報/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林依晨(右)與賀軍翔在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中演出。圖/公共電視、MyVideo提供
許瑋甯為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剪短髮。圖/公視提供


最近臉書常見到演員賀軍翔的劇照和新北市長侯友宜照片並列,原來是剛熱播完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的男主造型,平頭加上如霜的兩鬢,與侯有幾分神似,網友們紛紛表示看了會出戲。

儘管撞臉,賀扮演的何瑞之卻是十足的媽寶,處處被母親擺布,包括攸關一生幸福感情與婚姻

導演兼編劇徐譽庭設計了兩個品味相同卻個性截然相反的女人,一起愛上何瑞之,但也因為性格差異而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許瑋甯飾演的 Rebecca,才華橫溢卻拙於交際,不會取悅何母,在後者強力反對下,忍痛離開論及婚嫁的瑞之,從此一路單身到年近40。每天為生活廢寢忘食地辛勞奔波,還要單獨面對感情、健康與未來養老等等令人苦惱不休的殘酷現實問題。很多人心疼 Rebecca,覺得從她身上看到了自己。而許演技精湛,深刻地傳達了各種掙扎、悔恨的情緒,也贏得熱烈讚賞。

相對地,林依晨飾演的簡慶芬,則親切而善解人意,卻也世故而工於心計。她懂得察言觀色,深知當上何太太的訣竅,是擄獲何母的心,所以刻意接近她,甚至在何母透過手機痛罵 Rebecca 時,故意讓情敵聽到她安慰何母的聲音而心灰意冷。

第一女主角竟然是如此不擇手段的「心機婊」,自然引起諸多觀眾反感。這或許是編劇最大膽的嘗試吧?然而,不少人承認,自己有時也會做類似的事,譬如心癢難搔肉搜情敵,透過臉書觀察對方的近況。只是,有多少人膽敢像慶芬一樣「手賤」按讚,或犯蠢地學 Rebecca 燙髮、在手上刺青,就難說了。這也反映了她的空虛與缺乏自我自信,一直以為情敵才是老公的最愛,也把所有的快樂都寄託在別人的肯定上。於是,她犯下一連串的錯誤,導致婚姻危機。

有趣的是,林和許早在《惡作劇之吻》就演過情敵,而且許也是實力較強的一方。但畢竟《惡》劇改編自少女漫畫,沒有那麼深刻的人性描寫與反省。

徐導在受訪時說,Rebecca 與慶芬穿著類似,喜歡的男人也一樣,為什麼不能成為好朋友?最後一集,她果然安排了慶芬陪著 Rebecca 走到生命盡頭。兩人依然針鋒相對,驕傲的 Rebecca 依然渾身帶刺,但還是留下了遺言,揭露了瑞之的最愛是慶芬的真相。慶芬開著撞壞一角的車子北返,這破損的一角,象徵著她失誤帶來的感情傷害,正等著修補。惜福,是顛撲不破的道理,但執迷不悟的人,總得經過慘痛的教訓,撞得頭破血流,才能大徹大悟。

本劇不只引發熱烈討論與迴響,還紅到大陸,豆瓣評分9.0,不僅因為人物性格刻劃入木三分,精彩台詞直擊人心,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把生活拍得維妙維肖,每個細節都讓人覺得十分親切,譬如滑手機、下廚、吃飯、洗碗、曬衣服、摺衣服、換床單、騎機車、搭公車捷運、刷卡、查帳戶餘額等等。

比起腥羶色、以社會邊緣人為主題的戲劇,一般大眾的人生與生活要難拍多了。因為前者有很多灑狗血的題材,足以刺激感官,而柴米油鹽稀鬆平常,難免枯燥乏味。但如果用心觀察,會發現生活處處有美好,題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譬如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幕,是 Rebecca 不滿餐廳店員疑似歧視單身而要把她趕到吧台,憤而怒刷五萬六買下名牌衣服。她心滿意足地打開塞滿衣物的櫥子,掛上新衣,吊桿竟應聲而斷,令人哭笑不得,也道盡了單身女性孤寂與無奈

所以,千萬別小看生活小細節,它往往是讓戲劇更為豐滿與生動的催化劑,這恰恰是許多台劇應該加強的地方。





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日韓引進頂尖人才 台灣別落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經濟日報社論/日韓引進頂尖人才 台灣別落後
◆  聯合報黑白集/官員的潑罵空間
◆  聯合報社論/打破黑羊白羊僵局,賴清德要有交流自信







經濟日報社論/日韓引進頂尖人才 台灣別落後


2024-04-28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成為人才淨輸出國家原因有二:一是低薪,二是政府錯誤政策。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韓國教育部今年初公布「留學生競爭力提升方案」,預計於五年內,將外國留學生人數增加一倍至30萬人,大幅提高全額獎學金名額,吸引他們於學成之後,留在南韓繼續工作,尤其針對半導體、人工智慧等尖端領域碩、博士生,以填補因少子化產業國際競爭所需之理工人才缺口

韓國法務部並相應簡化簽證申請程序、降低韓語考試標準,當局還推出就業定居一條龍措施,甚至將頂尖科技人才申請永久居留權時間由六年縮短為三年。

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選定光州、大邱、首爾、釜山等九所教育廳為示範,從中央分發給地方年度預算中提撥220億韓元,辦理國際交流計畫。當然,尹錫悅政府這項外國頂尖人才吸引計畫,在國內引起正反兩極爭論,但值得注意的是,懷疑韓國根本無法吸引世界頂尖人才的擔憂,比害怕南韓子弟失去工作機會的聲浪更為強大

在韓國推出一系列尖端人才吸引計畫之前,國際上最積極於頂尖人才引進的國家,莫過於新加坡。

民國一一O及一一一年(2021及2022年),由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世界人才競爭力排名》中,新加坡均排名世界第二、亞洲第一,而台灣卻逐年下滑。

過去15年,台灣是一個人才淨輸出國家,不僅吸引不到來自其他國家頂尖人才,台灣自己培養的理工及金融優秀人才,大量為美國、中國、新加坡、歐洲等國際企業所挖掘。台灣頂尖大學研究所,鮮少提供獎助學金給國際優秀碩、博士生來台就讀,即便因緣或自費來台就讀之學生,我政府對其留在台灣繼續工作的可能,雖不刻意阻止,但積極吸引程度亦甚低。

台灣成為人才淨輸出國家原因有二:一是低薪,二是政府錯誤政策

以新加坡為例,全國員工薪資平均值約為15.6萬台幣,而台灣則是5.8萬,即便以物價指數平減,員工收入平均購買力仍不到星國之一半。

包括外逃移工及短期居留簽證,台灣現今約有70萬外籍人士,數目雖並不算少,但絕大多數是由菲律賓印尼泰國所引進的勞力或看護移工,未來甚至將增加來自印度的移工。反觀新加坡:約有四成人口是20年內的外來移民,這142萬人分成高階白領、專業人員、外籍移工,而前二類的人數及其家屬則超過五成

這個移民(移工)政策決定了包含外籍人口在內的在地國際競爭力,清楚地說:新加坡引進外籍人力的目的是幫助新加坡做自己不能做的事台灣引進外籍人力的目的是做台灣不喜歡或不願意做的事其間差異決定兩國後續國際競爭力與發展空間

如今,日本和韓國也改變了思維,分別祭出積極政策,開始吸引外國頂尖人才。

日本法務省今年2月16日宣布,隨著全球搶人才競爭壓力升高,將針對外國高收入者和外國名校畢業生,提供新的移民日本途徑:〈J-Find〉、〈J-Skip〉。

J-Find〉:日本文部省依據世界三大頂尖大學排行(QS、英國泰晤士報、上海交通大學),只要兩項排行全球百大高校的外國畢業生(台灣無一所大學符合條件),給予包括其家庭成員,以短期停留身分在日本二年尋找工作之簽證。

J-Skip〉:適用於研究人員、工程師、高階經理人,只要申請人滿足收入及工作經驗門檻,可跳過傳統積分制度,給予高技能專業簽證,第一階段停留時間為五年,工作滿一年後,若經審查合格,可取得在日本無限期居留資格。

當日本、韓國政府,繼新加坡之後,深刻了解唯有大幅改變傳統留學及移民政策,積極吸引外國頂尖人才,蔚為己用,方能在激烈國際競爭中力爭上游,不被其他後進國家超越,而台灣呢?還在敝帚自珍嗎?












聯合報黑白集/官員的潑罵空間


2024-04-28 00:3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憲法法庭宣告刑法公然侮辱罪合憲,但大幅度限縮適用範圍,並訂出兩階段審查標準。本報資料照片


憲法法庭宣告公然侮辱罪合憲,但大幅限縮適用範圍,並訂出審酌表意脈絡、權衡是否影響個人名譽權或屬正面價值的審查標準。講白了就是,公開罵人髒話不一定有罪。

司法院長許宗力過去曾主張,粗口固然傷害他人情感,但屬個人修養問題,有待教育與文明教化提升,不應是刑法及法院的任務,而刑罰對言論自由寒蟬效果,因此侮辱罪除罪化。不過,這次包括許宗力在內的十五位大法官,仍然一致同意宣告公然侮辱罪合憲。

這次憲法法庭判決對言論自由教育文明與社會風氣的影響,都有待評估;但這號判決也可能改變政治生態

在議場裡,立委、官員的話語權並非平等。立委代表人民監督政府,因此立憲者給予更大寬容,並在憲法層次保障質詢言論免責權。但民進黨在野時「把官員當狗罵」,執政後就稱「把官員當狗罵的時代過去了」。閣揆帶頭反質詢甚至飆罵歪風愈演愈烈。蘇貞昌罵立委「可恥」、「袂見笑」、「小混混」,陳建仁也嗆立委「你就是詐騙者」,幾乎是公然侮辱現行犯

富而好禮的社會,人心嚮往之。大法官雖對言語施暴者守住有罪底線,卻也可能為鴨霸官員開了扇門,且更容易透過網軍和多媒體傳播。如果沒有藐視國會罪,大法官此號判決將可能給官員更大的潑罵空間。













聯合報社論/打破黑羊白羊僵局,賴清德要有交流自信


2024-04-28 00:3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日前在國安人事發布記者會上,賴清德(左)表示,中國應該有自信,要願意面對台灣人民託付的民選合法政府,這才是兩岸交流正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會見前總統馬英九時表示,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二周後大陸國台辦宣布,將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包括旅遊在內的兩岸各領域的合作。但陸委會重申對等開放、雙向交流,強調對岸還沒開放陸客來台,「我們還在等待他們的正面回應」。陸委會的「等待」,卡住了各方期待的兩岸交流,就看準總統賴清德能否拿出自信打破僵局了。

對於陸方的宣布,台灣業者歡欣之情溢於言表,與陸委會消極冰冷的回應,恰成強烈對比。面對習近平遞來的橄欖枝,陸委會顯得猶豫;對於國台辦釋放的訊息,更是不動如山。即使對於解除禁團令等操之在我的部分,陸委會也不願率先開放,釋出善意。從習近平開綠燈到國台辦準備上路,陸委會的回答都是「還在等待他們的正面回應(決定)」

如此等待,難弭民怨陸委會就推給交通部。媒體追問,如果陸方一直不讓陸客來,我們就不會開?陸委會說這要由執行單位交通部回答。交通部或許受寵若驚,何曾受到陸委會如此尊重?去年交通部宣布今春解除禁團令,旋遭陸委會拿出舊案打臉,橫加每日二千人限額;業者反彈,質疑政府兩面手法,交通部長王國材立院答詢時氣憤脫口「我不管陸委會怎麼樣」,不會讓解團發生。但禁團令才解封又上鎖,交通部仍是作不了主的「執行單位」。民眾與業者聲聲催促,交通部也準備許久,兩岸交流等待的還是陸委會國安高層點頭

兩岸當局都高喊交流,兩岸政府卻不願先撤除交流障礙。習近平在「馬習二會」宣布,將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賴清德則在公布國安團隊時,喊話兩岸應該展開自信交流。然而,國台辦最積極的是要求台灣解除禁團令和交流限制;陸委會的「自信」則表現在等待大陸開放陸客來台。兩岸彷彿同演伊索寓言裡的黑羊與白羊,兩羊在獨木橋上相遇僵持吵架,最後雙雙落水;而一起落水的,還有民眾需求業者生計與兩岸關係發展

不過,在僵局中,陸委會等待的,不只是陸方的正面回應,更多的還是賴清德的眼色。但賴清德也沒有多少等待的時間。賴清德尤其不應漠視或誤讀習近平藉著「馬習二會」釋放的訊息;這不只是打開兩岸交流的機會之窗,更是在賴清德上台前夕遞來的和平橄欖枝。

在美中積極對話、控管分歧之際,賴清德承接蔡總統國安團隊,以「蔡規賴隨」和「維持現狀」,向美國交代;又用專業的邱垂正、知中的鄭文燦分掌陸委會、海基會,以示期待兩岸春暖花開;更喊話兩岸執政黨對話、兩岸自信交流。然而,國台辦對海基會人事回應稱,無論什麼人擔任這項職務,兩會協商機制能否恢復,關鍵在於承認九二共識,承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這兩個承認,也是對兩岸執政黨對話、甚至賴習共進晚餐喝珍奶的回應。

習近平在賴清德上任前夕,對台硬的一手沒放鬆,軟的一手仍傳送了交流與和平的訊息,還在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之外,再開了中華民族的另一扇門陸委會卻以「中華民族是沒有必要的陷阱」、「炎黃子孫只是中國古代傳說」,粗暴拒絕。賴清德如果不給陸委會一點兩岸交流的自信,難道還要繼續獨木橋上的黑羊白羊僵局嗎?

有趣的是,過去國小課本改寫寓言,白狗黑狗互不相讓,雙雙掉到河裡,而黑羊白羊相互禮讓,兩羊都過了橋。回到台海現狀,即將就職卻仍杵在獨木橋上的賴清德,還需要賭誰會落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