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布林肯訪華 美中關係邁入新階段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3923/web/ 

◆  聯合報社論/善意之窗小而不易,民進黨也該換台詞了
◆  聯合報黑白集/范雲洗臉與被洗臉
◆  經濟日報社論/布林肯訪華 美中關係邁入新階段







經濟日報社論/布林肯訪華 美中關係邁入新階段


2024-04-30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布林肯此次訪中雖然獲得高規格接待,但具體成果不多,僅能控制美中關係不再快速惡化。(路透)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周訪問中國,據報導,布林肯此行,除與中方討論雙方共同關注重大議題外,也在為美國總統拜登稍後的訪華鋪路

橫亙在當前美中關係中的主要議題有三。一,中、美、俄關係中的矛盾。俄烏戰爭陷入膠著,美方高度關注中國對俄羅斯出口的工具機、晶片等及巡航導彈發動機等關鍵技術和產品,以支持俄工業重建,投入對烏克蘭的戰爭;二,中國以光電太陽能板全電動車等為主的新能源產品對美國構成的巨大競爭壓力;三,台海、南海及台灣問題。可以看到,前兩者主要是美方更多地有求於中;第三個則是中方更多地有求於美(包括停止武裝台灣及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理論上,處理討論這些議題,雙方存在著鬥爭、合作、妥協及交換等各種可能,但具體會如何進行及結果如何,則要看三個形勢發展及變化而定。

三個形勢主要指大、中、小三個概念,即大形勢、中形勢與小形勢。大形勢是指在全球權力格局下的中、美形勢;中形勢指的是中、美雙方在西太平洋博弈態勢小形勢則指中、美兩方在台海及台灣問題上的鬥爭

民國九十年(2001年)以前的30年,是第一個階段,美中關係的主旋律是:友好。具體地說,第一階段的大形勢是美國聯合中國對抗蘇聯,並讓蘇聯解體,美國則成了全球唯一超強。當時,中形勢的西太平洋和小形勢的台海,無疑都在美國有效掌控之中,但為了利誘北京同意聯手對蘇,美國在台灣問題上與中方簽訂三個公報,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進入新世紀,從民國九十年(2001年)開始是第二階段,由於中國快速崛起,引發美國警惕,決定遏制中國。但在大形勢方面,美國因911恐攻陷入兩場反恐戰爭,無力東顧,真正採取遏華戰略是在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中國 GDP 超越日本成全球老二,與老大美國雙雙掉入「修昔底德陷阱」之後的歐巴馬時代,美國以亞太再平衡重返亞太戰略並努方使台灣逐漸疏遠中國大陸

第二階段從歐巴馬的遏制中國,到後來川普及拜登時代的打擊中國,效果似不彰顯,中國仍持續崛起,並在高端產業和高科技發展直追美國,讓美方備感壓力。與此同時,在中形勢的西太平洋和小形勢的台海與台灣都出現明顯地甚至是翻轉式變化中方在「反介入」能力上力逼美方的「介入」從第一島鏈後撤美方則力圖武裝台灣作為與中國對抗的籌碼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時,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2月爆發了俄烏戰爭,且出乎各方意料,持續已逾兩年,以美國為主的西方,援烏備感吃力,被西方高度打壓下的俄羅斯則不但挺了下來,似乎還後勁綿綿美方認為,這無疑是中、俄雙方繞過美方禁令、遊走於灰色地帶,通過貿易,強化俄羅斯軍工產業的結果

總的看來,美方已持續十幾、二十年的遏華大戰略,不僅在遏華效果上有限,甚至還有反作用力,造成美國及西方的內傷不僅如此,一些針對中國高科技發展禁令或制裁,往往給中國形成了倒逼壓力,反而讓中國突破關卡,出現進口替代。這樣的戰略估計也是到了該檢討地步

俄烏戰爭,有求於中;針對中國的科技與產業策略則需要檢討或修正;至於在西太平洋,美方的「介入」能力也正面臨著中方的「反介入」能力愈來愈強大擠壓。剩下的台灣與台海,也許是美方手中僅剩的籌碼了,而北京也適時地提出了針對美方的呼籲,要求美方能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美中關係似乎是正在邁向一個階段

美中兩國元首去年11月舊金山會晤,讓兩國關係逐漸走出低潮今年4月初,拜習又通了電話,也預告了布林肯的這次訪華緊接著,就可能是拜登上任以來的首訪中國形勢發展,值得各方高度關注














聯合報黑白集/范雲洗臉與被洗臉


2024-04-30 00:5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立法院26日上演藍綠表決大戰,民進黨立委范雲(右二)批評民眾黨立委不投票,與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左)發生口角。 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版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表決大戰,焦點變成綠、白立委范雲、黃國昌互嗆。兩人都曾在太陽花學運大出鋒頭,如今一個站在權力那一邊,一個站在權力對立面。誰背叛了理念,一眼即知。

比起黃國昌,范雲還曾參與野百合學運,算是「學運老將」。她原未像其他野百合世代加入綠營,卻在創立「社民黨」自兼主席後,接受民進黨「招安」,成為不分區立委。過去的「平權鬥士」,變成「雙標戰士」,對民進黨忠誠護航,連許多綠營老將瞠乎其後

此次范雲提修《立法委員行為法》,要將反性騷、反性別歧視條文納入。但現行「交紀律委員會議處事項,就有「其他違反應共同遵守之規章條款;在已有性騷防治法性平法等規範下,何須再疊床架屋?就算要修法,范雲不是新科立委,何以民進黨席次過半時不修,卻等到現在才提?

范雲提案,不過是想混水摸魚,情勒在野黨。如果藍白反對,則可扣對方「反性平」大帽;至於兩性平權與否,恐非她關心的議題。否則,怎會當初罵民進黨「對不起民主二字」,後來「打不過就加入」,自己成了綠委

因黃國昌反嗆她「我有欠你喔」,范雲便說自己「被噴滿臉口水」,所以「趕緊去洗臉」。但近幾年范雲所作所為,早被洗了無數次臉,洗也洗不乾淨了。












聯合報社論/善意之窗小而不易,民進黨也該換台詞了


2024-04-30 00:4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大陸文旅部28日宣布,將率先開放福建民眾到馬祖旅遊,引起旅遊業者高度關注。圖為參加旅行團的旅客於桃機集合準備出團。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文旅部宣布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並將在平潭與台灣海上客運航線恢復後,推動福建民眾組團赴台灣旅遊。大陸海關總署同日宣布,將同意符合其檢疫要求的文旦柚農漁產品輸往大陸。這些措施,選在國民黨立委訪問北京之際發布,明顯是在釋放善意。儘管陸方開放幅度微不足道,但在五二○前夕作此表態,當然是希望賴清德在兩岸關係上能放緩調子,作出善意回應

對於陸方宣布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陸委會第一時間的說法是:「不符合對等開放原則」。這是陸委會一向的制式反應,以「對等為由扼殺所有交流機會。的確,就「對等」而論,台灣開放民眾組團赴陸觀光,大陸也應開放民眾組團來台,才稱得上對等。但以兩岸人口的偌大差距,開放觀光其實難以實際對等,僅福建一省人口即近四千萬人,為台灣一.七倍;若大陸開放所有民眾來台,台灣吃得消嗎?

相對的,馬祖人口僅一萬多人,大陸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對台灣而言雖不痛不癢,對馬祖在地經濟卻有極大助益。這點,政府不能不為馬祖設想。大陸文旅部更提到「平潭與台灣海上客運航線恢復,作為下一步推動閩省民眾組團來台條件。可見,北京對恢復兩岸觀光有其步驟,將視我方反應循序漸進。

這些步驟看似進展微小,但在兩岸觀光交流因疫情中斷四年之後,卻是打開彼此政治樊籬的重要一步,也是化解兩岸戰爭凶險關鍵選擇,民進黨政府務必要謹慎回應。過去四年,由於國際局勢變化,除美中較勁激烈,加上俄烏戰爭、以哈戰爭因素影響,兩岸關係變得愈發緊繃。近兩年,台灣甚至被國際社會視為「烏克蘭第二」,認為兵凶戰危,戰禍隨時可能臨頭。為此,我國還延長義務役期限為一年,讓年輕世代陷入不可測的未來。因此,如果兩岸能恢復觀光交流,無論規模多麼微不足道,都是開啟一扇善意之窗,為和平鋪路

事實上過去八年蔡政府不斷關閉兩岸對話管道,導致近年許多兩岸農漁糾紛犯罪詐欺、乃至政治關押事件無法處理其間,陸委會的發言始終充滿挑釁叫罵,海基會無所事事,外交部則頻頻丟失邦交國,這些均非一個積極有為政府的正常表現。試想,對付任何狀況,陸委會的劇本都只有一句「不符對等原則」的台詞,它能為人民解決什麼問題?它的存在價值又是什麼呢?

正逢我方政權交接的空窗期,陸方近期的諸多作為,其實主要是針對準總統賴清德而來,希望他能準確掌握相關訊息降溫。賴政府的國安團隊基本上沿用的是蔡總統的國安班底,如此「蔡規賴隨」,被解讀為是維持穩健、避免暴衝安全路線。但我們也要提醒賴清德:當情勢正在朝正向變化,蔡英文舊國安團隊的思維也許會跟不上;這時,他應有更開創性的作法打開局面,不必再被舊思維羈絆。

四月中馬習二會」時,習近平說出「希望大陸民眾多去寶島看看」,即預示了兩岸觀光交流可望恢復。這次藍軍立委組團訪陸,陸方更順勢放出具體措施。儘管目前僅先開放福建民眾前往馬祖,下一步將開放福建民眾來台灣;其後,可能是更廣泛的專業人士交流。這些,我方當然都得考慮我們本身的旅遊接待能量

民進黨政府更別忘了,正因為有在野黨居間穿梭,才能使兩岸原本封死的對話管道重新透氣。民進黨必須拋棄一成不變的否拒台詞,仔細思考「民之所欲」,浪費善意之窗即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