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專家之眼】中美經濟熱核戰:誰才是膽小鬼?(十四)

◆  【專家之眼】中美經濟熱核戰:誰才是膽小鬼?(十四)

◆  【專家之眼】賴十七條與川普關稅後 看夏立言訪陸價值(十一)
◆  【專家之眼】如何對沖32%關稅?普發3萬-君子周急(初十)
◆  【專家之眼】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
◆  【專家之眼】公平正義的思維震撼








【專家之眼】中美經濟熱核戰:誰才是膽小鬼?


2025-04-11 06:16  聯合報/ 高永光/政大兼任教授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於4月2日公布後,引發各國的震撼,被稱為「經濟核彈」,中美之間相互以高關稅彼此報復,已經被稱做「經貿熱核戰」。圖為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認為全世界都從美國賺錢,造成美國的貿易逆差。川普據此向所有輸入美國的貨品,課徵關稅;對美高貿易順差的國家,再課以額外的「對等關稅」。中國大陸曾是美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降為第四),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以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為例,出口美國達4,400億美元,但從美國進口中國貨物僅1,450億美元,順差來到2,950億美元,占美國當年全部經濟值的1%。因此,被美國課以對等關稅34%

中國被課的對等關稅加上之前已被加徵的20%,共54%。中國認為川普此舉是「欺凌的」,遂採取報復性關稅,對所有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也課徵34%的關稅;川普對此也採強硬態度,在4月9日(台北時間)中午12點前的限期內,中國未取消報復性關稅,美國將再加徵50%的關稅。因此若加上之前的54%,對中國入境美國的貨品,關稅是104%4月9日深夜川普更在社交平台宣布對中關稅提高到125%,且立即生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國這麼做是「錯上加錯」,中國對美國的關稅戰、貿易戰絕對「奉陪到底」。

川普的「對等關稅」於4月2日公布後,引發各國的震撼,被稱為「經濟核彈」,中美之間相互以高關稅彼此報復,已經被稱做「經貿熱核戰」,宛如真正的核子武器攻擊,如果永無休止的衝突不斷升高,雙方正如失速火車在一條軌道上相互對撞,結果不僅雙方都會嚴重受創,也會影響全球經濟。火車對撞的博奕,正是「懦夫情境」(也稱「膽小鬼」)的賽局,因為任何一方退讓都會被視為是「懦夫」,結果是雙方都不會煞車,一定對撞。

不過中美貿易、關稅戰的火車對撞的賽局,也可能不僅僅是只限於兩人博奕的賽局(two-person game)。有人認為美國的「對等關稅」是不分敵我的,對盟友也下狠手。例如對歐洲也課以20%的「對等關稅」,可能的影響更會削弱美國與歐洲國家「大西洋聯盟」的合作,美國是在地緣政治上從戰略領導地位退卻;再以印太戰略為例,美國長期盟友日本、南韓、台灣、印度等都被多課微20%以上的「對等關稅」稅率,印太戰略受到地緣經濟的影響,美國與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將受到負面的影響。受到關稅核彈的震撼,各國與中國大陸將更可能發展多邊主義下,去美國化的區域自由貿易如 RCEP形成「美退中進」的新地緣政治,反而給中國大陸帶來新的戰略領導的機遇,增加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美國從民國一O七年(2018年)就對中國大陸發動經貿戰、關稅戰,中國的因應方式之一是把產地移出中國,轉到沒有美國關稅的國家,如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但川普在4月2日公布的「關稅核彈」,也把中國洗產地的上述這些國家,課以高對等關稅。所以有人說美國這次對全球80個以上國家的「對等關稅」,主要的打擊對象還是中國,殺很大!尤其對那些洗中國產品的國家也下了重手。因此,中美之間的經貿熱核戰,長久下去,中國大陸還是會吃不消,有可能向美國投降認輸。

不過,認為中國不會輸給美國的人,是因為中國除了報復性關稅之外,還有很多經貿武器;像稀土礦產限制輸出,以及禁止「服務業商品」進入中國,例如好萊塢的影視、AI 伺服器、蘋果手機以及 Nike 運動鞋;再如中止向美國法律及商業顧問公司的服務採購,以及禁止美國不友善企業到中國大陸的商業活動,對「不可靠實體」的進口限制等等,以上整個的金額總數也會重創美國。

認為中國不會輸給美國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對外經貿及外交政策穩定性及可信賴性中國大陸在非洲、東南亞及拉丁美洲等這些地區的國家,長期以來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建立良好的關係。尤其是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展,所提供的基礎建設投資,以及對「一帶一路」加入國家,所提供的融資穩定性,在川普的孤立主義去全球化自由貿易下,美國的退卻,留下中國填入的大好機會。

再加上科技技術發展,在綠色能源、人工智慧及量子計算下的新創研究中心、新興市場、創新產業等方面,美國透過關稅限制,也會局限了自己的進入,更提供了中國在這些方面產業的進入,並提供機會給其他國家,進而取得戰略領導地位。

最後影響中美經貿熱核戰勝負的一個因素是國內因素。中國的內需市場可以解決相當大的部分,不依賴他國市場所產生的經濟問題。川普的把製造業帶回美國,希望美國消費市場的產品,最後都是「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 ),以此創造美國勞工的良好就業機會勞動收入但美國從來都不是一個自給自足社會,反之中國大陸卻是。加上美國的定期改選選舉及輿論,川普的「對等關稅」可能會如經濟學者所批評的,帶來的是高物價、失業率攀升、產品供應不足,最後可能是經濟大蕭條。美國民眾的不滿、反對黨的民主黨催生各種抗議示威,以及媒體的批評,都會給川普造成壓力,如果在民國一一五年(2026年)期中選舉,共和黨失利,川普的經濟政策一定得喊卡。相反地,中國採取報復性關稅引起的經濟不便,在權力集中管理之下,不必去過度理會不同的意見及民意的反應。因此,長期而言,中美經貿熱核戰,美國輸掉的可能性相當高。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對等關稅急轉彎的反思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2144/web/ 

◆  聯合報社論/新加坡憂關稅戰風險,至少我們還有音樂
◆  聯合報黑白集/東施效顰的「脫中入北」
◆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對等關稅急轉彎的反思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對等關稅急轉彎的反思


2025-04-11 00:55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了全球市場的劇烈動盪。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了全球市場的劇烈動盪;他在經過幾天的市場恐慌和激烈的政策辯論後,忽然宣布針對不對抗的國家延後90天實施,唯獨中國被排除在外,並且針對中國的關稅更從原本已高昂的104%提高至驚人的125%。這種政策反覆的劇烈程度,連一向波動激烈的金融市場也甚少見到,其背後的考量值得深入探討與反思。

川普的舉動,可以從兩個層次來理解。首先,這可視為川普在市場壓力下所進行的部分讓步。川普上任以來,一直以強硬的貿易保護主義立場著稱,尤其對中國的貿易政策更顯強硬,但在近期由他主導的貿易戰已讓華爾街市值蒸發逾11兆美元,甚至市場多次瀕臨崩盤邊緣,美國國債市場更是罕見地同步下跌,引發市場極大恐慌情緒。川普所謂「人民有點緊張」(getting yippy),以及對市場變動表示「有點反胃」(queasy)的描述,顯示其政策決定已經出現動搖,並且充分暴露出市場走向對其產生的影響 。

另一方面,川普對中國關稅的加碼又凸顯出其政策堅持的一面。即便在對其他國家暫時退讓之時,他仍對中國採取更嚴厲的措施,足見他對中國的強硬立場並未減弱。川普政府形容這種選擇性退讓因應其他國家「迫切希望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實質上反映出的是川普在政治上與市場壓力之下所作的權衡,並非基於一套穩定、明確的戰略規劃

川普的貿易政策顯現出明顯的混亂和不可預測性,造成國際社會和市場的深度不安政策隨時可能改變的特質,讓企業和市場難以制定長期穩定的計畫。企業對未來前景不確定性的恐懼,遠甚於短期的關稅成本提高,因為這種不確定性嚴重影響企業的長期投資規劃與營運部署。

川普的「90天暫停令」,表面上暫緩了貿易戰的全面爆發,但背後深層的貿易衝突結構並未解決;與中國的關稅戰更有升級跡象,雙方的報復措施持續升級,全球經濟體面臨的不確定性仍在增加。川普希望透過加劇貿易摩擦迫使其他國家屈服並重新談判貿易協議,但至今國際社會對川普政府要求的新協議內容缺乏明確的理解,談判難度和複雜度極高,而川普頻繁更改的態度,更讓談判成為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川普在國內外製造的政策動盪,不僅影響美國經濟,也極大損傷了美國的國際信譽與形象。市場短期的反彈,並非對政策的長期信任,只是市場緊繃情緒暫時緩解的結果。長期而言,企業和投資者對美國貿易政策的不信任已然成形,這對未來美國經濟的持續成長與穩定,都是嚴重隱憂。

整體而言,川普的關稅戰術,已經證明是難以持續且代價昂貴。全球貿易本就環環相扣,採取這種粗暴且變幻無常的政策,只會造成國際市場的不穩定,進一步損害各國的經濟成長動能。對此,國際社會與美國內部應積極尋求更具理性、可永續的貿易政策,避免陷入更深的經濟泥沼。

川普政府或許可以透過市場的短期上漲尋找一些政策上的安慰,但真正的勝利必須來自明確的策略、穩定的政策和國際社會的信任。只有如此,才可能真正達成促進美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目標。否則,短期的「贏面」不過是一場空洞的政治秀,最終受傷最深的,仍是美國的企業、工人和消費者。

當川普還沉浸在市場上漲的短暫喜悅之中,長期的不穩定、難以預測的政策路線,是全球經濟乃至美國經濟最難承受的重擊。這場關稅之戰,到底誰贏誰輸,或許還有待時間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並不是一場透過單純加碼關稅就能獲勝的戰爭,它考驗的更是政策制定者的智慧、理性與耐心。













聯合報黑白集/東施效顰的「脫中入北」


2025-04-11 04:22  聯合報/ 黑白集
民進黨中常會邀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進行專題報告,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對吳所提「脫中入北」的新趨勢大表贊同。 圖/資料照片、民進黨提供


川普關稅戰方酣,美中角力風詭雲譎,台灣也深陷風暴。賴清德卻在中常會書空咄咄,發出「脫中入北」是正確方向的奇論。

這個「北」字說穿了,就是一塊遮羞布「北」指的是全球北方,對應的是以中國大陸為首的全球南方。但要麼 「脫南入北」,要麼「脫中入美」,弄出個不東不西的脫中入北,就是想用「北」遮「美」。

台灣剛被川普加了卅二%關稅,台積電還被一鍋端,投資一千億美元彷彿還不夠填老美的胃,川普團隊還嚷嚷要從台灣奪回所有晶片製造。賴清德此刻卻赤膽忠心表態要入美,除了白目,更是在全民傷口上撒鹽。

台灣最大貿易夥伴原是中國大陸,賴政府至今連 ECFA 都不敢切斷,喊脫中只是意淫!這個一心「入北」的對象,還正是對台灣予取予求的禍首。如果民進黨敢讓台積電押點注在大陸,東西平衡術玩得聰明一點,美國投鼠忌器,勢不至生起整碗捧走的貪念。

百餘年前福澤諭吉主張「脫亞入歐」,為日本開啟了百年盛景。但十九世紀吹的是西風,脫亞入歐不過是順勢而為。如今賴清德東施效顰,也來個脫中入北;卻不想歷史大潮已是「東升西降」,入北難道是想沾沾落日餘暉?

連日本都已在轉彎,中日韓三經長剛決定加快自貿區談判。賴清德想脫中入美,等美中勝負見端倪不遲。













聯合報社論/新加坡憂關稅戰風險,至少我們還有音樂


2025-04-11 04:46  聯合報/ 社論
今年台灣祭音樂活動,屏東縣政府事前邀請總統賴清德錄製影片,高舉「至少我們還有音樂」毛巾。 圖/屏縣府提供


川普用關稅向全球宣戰,對等關稅實施前夕,又突然喊暫緩九十天,根本是在玩弄世界。各國戰、和態度不同,新加坡雖被列入最低關稅的十%稅率,總理黃循財仍發表談話,指出星國面臨被擠壓、被邊緣化、被拋棄的風險,呼籲國民做好準備迎接衝擊。而台灣被課三十二%重稅,賴總統卻以影片現身音樂祭高舉「至少我們還有音樂」布條。他後來幾度回應則是前倨後恭,先稱要強力交涉,隨即急轉彎宣布不報復、零關稅,最後又表態支持「脫中入北」。

面對國際衝擊,各國條件不同,應對策略與態度各異,重點是如何降低風險,爭取最佳利益,布局長遠發展。對比星、台兩國領導人,器識、格局、策略、領導力,都差一大截

川普的對等關稅,狠敲各國對美貿易順差;但新加坡卻是東協唯一對美國長期貿易逆差國家。美星自由貿易協定民國九十三年(二○○四年)生效,美國出口新加坡的商品一直享有零關稅待遇。因此,新加坡原以為不會成為美國加稅對象,只是擔心在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經濟整合與供應鏈退化的情況下,新加坡將間接受到影響;未料川普全方位掃射,星國仍無法倖免。

事實上,新加坡列名十%的最低基準關稅,較其他國家仍更具相對優勢。新加坡也能透過外交多邊機制區域合作,應對貿易戰。新加坡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和「太平洋聯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PASFTA等廿七個自由貿易協定,極高的貿易自由化條件,有助於降低美國關稅衝擊

但黃循財仍誠實面對問題,認為美國拋棄 WTO 體系,將重創小國。他認為,新加坡受川普關稅戰的直接影響有限,故不會採取關稅報復;但全球一旦爆發全面貿易戰,貿易依賴程度極高的新加坡所受衝擊將比其他國家更大。他也擔心,重演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代貿易戰升級為武裝衝突,最後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黃循財告訴人民:新加坡憑藉財政儲備、社會團結和堅定意志,比許多國家更有準備;但國民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能陷於安逸,以免措手不及

川普關稅戰規模超乎預期,但關稅戰預告已久,台灣仍顯得過度輕忽,甚至以為奉上台積電,就可高枕無憂。儘管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稱,政府是以「二十五%+N」推估關稅,但許多人更相信民進黨總召柯建銘所稱參與國安會議的關稅預估十%,行政院長卓榮泰更要國人「安心睡覺」。結果關稅巨棒揮來,賴政府倉皇失措,怒責美國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將嚴正交涉等到神智恢復,又忙不迭屈膝彎腰,匍匐在地

賴清德說要與美國從零關稅談起,但越南率先表態零關稅,卻被嗆別想降關稅就完事。台灣已掏光家底,又自掀底牌,還有什麼牌可打?賴清德說,還要整合「台灣投資美國隊」,但川普已奪走晶片,台灣還必須把整個供應鏈連同其他產業都拿去進貢嗎?日昨,賴清德又說出未來投資要「脫中入北」,但北美對製造業荒疏已久,企業在那裡找得到工人嗎?這豈非在掏空台灣嗎?

關稅戰是一場全球戰爭,世界經貿秩序將劇烈重組,甚至可能出現學者所稱「全球貿易美國」現象,或邁向「去美國化全球化」時代;誰料,賴政府卻只想把台灣鎖進美國。如果領導人器識短淺,又無深謀遠慮,小國更會被邊緣化。美國在搜括全球經濟利益,中共在重畫地緣政治地圖;夾在中共軍演和美國關稅之間,台灣將被推向何方?








方祖涵/終於靜默的管風琴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終於靜默的管風琴
◆  薛承泰/品味與惋惜人生的「早知道」
◆  王文華/實習正式開始
◆  周行一/如何思考你的投資決策?
◆  盛治仁/逆風劇團 帶逆境兒少高飛







方祖涵/終於靜默的管風琴


2025-04-11 06:57  聯合報/ 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在三月底的一個周末,許多費城市民特地來到市中心梅西百貨,只為了聆聽商場管風琴的最終演奏。人群或仰頭凝視著華美壯麗的管風琴,或閉上雙眼沉浸於悠揚動人的樂聲中;在莊重溫馨氣氛裡,他們向這段珍貴的城市記憶緩緩告別

梅西百貨曾經是北美零售龍頭之一,在紐約卅四街旗艦店也曾是全美規模最大,每年感恩節遊行都從此處開始。不過就跟其他零售商店一樣,在本世紀面臨轉型挑戰,而位於費城市中心的這間店面,就在最新一波關店潮拉上鐵門,結束百餘年歷史。

提到費城梅西百貨,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壯觀建築與舉世聞名的萬納梅克管風琴,這座管風琴是世界上現存最大且仍可演奏的樂器之一它建於一九○四年,最初位於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後來在民國元年(一九一一年)搬遷到萬納梅克百貨(後來被梅西百貨收購)。相較於其他著名管風琴,如位於洛杉磯好萊塢大道的「好萊塢大劇院」管風琴,以及紐約聖約翰座堂的管風琴,萬納梅克管風琴在尺寸歷史意義均屬首屈一指

而從運動歷史的角度來看,梅西百貨商場和其著名的管風琴,曾經見證並陪伴了費城運動風潮與時代變遷。費城除了是立國首都,還是美國早期運動重鎮,擁有職棒費城人隊、費城運動家隊、七六人籃球隊、以及後來成為美式足球強權的費城老鷹隊,在美國體育史上留下重要足跡。梅西百貨公司不僅成為人們購物的場所,更是城市生活運動文化交會空間

每當費城球隊奪冠,梅西百貨管風琴就會奏響勝利樂章,尤其是當費城老鷹隊贏球時,一定會演奏起經典的「飛鷹高飛」,吸引著眾多市民前來慶祝。百貨商場裡的運動商品專區,販售著球隊紀念商品,也讓商場與城市運動史的關聯更為緊密。除此之外,費城管風琴更形成獨特的城市文化特色,每逢周末,管風琴的特別演奏都會吸引大批樂迷前往欣賞。此外,費城當地更有專屬電台轉播管風琴演奏,讓無法親臨現場的樂迷也能在家中感受那壯麗動人音樂盛宴

然而,一切終於曲終人散。費城老鷹不久前在超級杯奪冠,才剛揚起的慶祝樂聲如今已成絕響。這間店面不是此波唯一關門對象,費城是其中最知名的據點,市區治安不佳無疑是原因之一。雖然許多人認為網路購物遲早會全然取代實體商店,其實市場調查卻顯示廿一世紀後出生的 Z 世代很喜歡在零售店面消費。然而像這間店去年就有近三百起竊盜報案紀錄,不僅直接造成商品損失,頻繁犯罪更讓包括 Z 世代在內的消費者,因擔心自身安全而卻步。

對許多費城人來說,百貨的關閉與管風琴的靜默,象徵著一個時代終結,更敲響了美國在各種社會與經濟議題拉鋸下,不容忽視的,衰退警鐘









劉大年/對等關稅 形同瓦解多邊經貿體制

◆  劉大年/對等關稅 形同瓦解多邊經貿體制
◆  黃齊元/全球天災人禍 台灣避險應對







劉大年/對等關稅 形同瓦解多邊經貿體制


2025-04-11 05:25  聯合報/ 劉大年(作者為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川普政府日前公布「對等關稅」細節,引起全球軒然大波。雖然各國了解川普上任後關稅政策是玩真的,但是對等關稅幅度之大,涵蓋範圍之廣,還是出乎意料之外。

在對等關稅即將實施前夕,川普卻突然峰回路轉踩剎車,宣布除了對美國實施報復的中國大陸繼續加碼外;其他包括台灣在內未報復美國的國家,對等關稅暫緩實施九十天,過渡期間改為加徵百分之十的基礎關稅。

川普宣示雖然來得突然,但也有跡可尋,因為川普一向將關稅視為談判的籌碼,在宣布加課懲罰關稅震懾對手後,對手紛紛先提出改善措施;美國得到一些「頭期款」承諾後,再宣布暫緩實施,開啟後續談判大門。未來美國將會視各國改善的結果,在美國利益極大化下,再決定最終對等關稅的幅度。

對等關稅由公布到暫緩,引發全球股市劇烈震盪;此波關稅海嘯未來更充滿不確定性,川普新政成為今年影響全球經濟的最大變數。

台灣去年是美國第六大貿易逆差來源國,逆差金額為歷史新高的七三九億美元,較民國一O七年(二○一八年)的一五二億美元,成長近四倍幅度超過美國主要貿易逆差的其他國家,為美國主要目標。不過台灣仍普遍認為川普曾公開讃揚台積電對美國一千億美元的投資,應有助於紓緩美國壓力;然而川普則認為「一碼歸一碼」,投資與貿易兩者性質不同,所以應該分別處理。

「對等關稅」是將美國認定的公平標準,強迫加諸於各國;要求各國在雙邊基礎下,與美國議定關稅。不但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更無視 WTO 以及其前身「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過去多邊談判調降關稅的成果。

未來全球將形成「雙軌制」,一方面各國以美國為軸心,尋求在對等關稅中解套,形成「眾星拱月」的雙邊經貿機制;另一方面美國與中國大陸對抗白熱化,持續升高報復關稅,關稅動輒三位數,雙邊貿易將銳減,WTO 更無力約束,多邊經貿體制形同瓦解。

除了關稅之外,川普還要求各國降低國內稅,例如增值稅、數位稅等,直接干預各國內政。因為內地稅為國家財政政策重要一環,原則在對國內外企業一視同仁,只要符合 WTO 國民待遇規定下即可徵收,川普的要求視同剝奪各國財政自主性。

企業回流美國、創造就業機會、讓美國重返榮耀,是川普實施對等關稅的主要目的。雖然川普上任後已有不少企業表態將供應鏈移回美國,也有超過二兆美元承諾在美國的投資,但是這些還在雲端的承諾尚未實現,美國卻已受到傷害。

特別是對等關稅公布後衝擊美國經濟,使得川普支持度下滑,創就任以來新低,此也是川普暫緩實施對等關稅的重要原因。未來川普國內支持度的變化,有可能影響實施對等關稅的力度,值得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