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Fed的矛盾與困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戰爭稅不是最糟,接下來的生命稅才恐怖
◆  聯合報黑白集/當太陽花造出綠衛兵
◆  經濟日報社論/Fed的矛盾與困境







經濟日報社論/Fed的矛盾與困境


2024-03-23 01:05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 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20日會議決定維持利率不變,毫無意外;利率預測「點陣圖」也顯示多數決策官員仍預測今年內將降息3碼,令市場對降息幅度可能縮水的憂慮一掃而空,美股也維持漲勢。然而表面上雖風平浪靜,但底層卻暗流湧動。綜觀這次會議所透露的諸多訊息,以及鮑爾之前的諸多說法,其中不乏自相矛盾之處,也凸顯 Fed 的決策陷入困境。 

最值得注意的,則是利率預測點陣圖」出現諸多「鷹派」傾向。與三個月前的預測相比,這次總共有五位委員縮小對降息幅度的預測;而且預測降息3碼的委員中只要再有一人縮小降幅,就能使中位預測值變為僅降息2碼。其次,多數官員對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的預測降息幅度也由原先的4碼,縮小到3碼。第三,官員對長期利率,也就是對所謂「中性利率」的預估,則由2.5%微幅上升到2.6%;差距雖不到半碼,卻是關鍵性的第一步。 

但鮑爾在記者會上的談話中,雖表示「通膨仍然太高」,且出現比預期更為黏著的信號,但他認為最近經濟數據偏強,只是通膨下降過程中難免出現的「顛簸」,「並不會使通膨率回降到2%的路徑真正發生整體性的改變」。三言兩語,卻將上述的「鷹派訊息完全壓倒。 

再觀察今年來的經濟數據,通膨勢頭顯然並不理想,無論是2月單月、過去三個月以及過去六個月的通膨年增率,都比年升幅還高。再者,目前產品類價格下跌已近尾聲,近來國際油價持續上漲服務類通膨依然黏著,都使通膨達標的「最後一哩」更不平順。然而一向強調「一切看數據」的鮑爾,卻選擇性地認為這些只能算是「顛簸」。 

鮑爾最大的問題,在於政策立場反覆無常。先是去年12月宣示政策「轉向」,但今年元月又說3月降息不是「基本情況」;在國會報告時表示距離有信心開始降息已經「不遠」,現在又說「通膨太高」。發言內容就像是大拼盤,而且說變就變,結果就是 Fed 的政策指引雜亂無章金融市場對利率走向也從「預期expect)」變為「猜測suspect)」,隨著鮑爾的發言而起落政策指引反而淪為攪亂市場元兇信譽一傷再傷。 

這也凸顯 Fed 的決策已陷入困境。首先,鮑爾一再強調貨幣政策「正常化」,以及「恢復平衡」,但隨著人口老化,去全球化,能源轉向綠化,地緣衝突激化,供應鏈塊狀化,外在環境已發生結構性改變,「正常」與「平衡」的利率水準也將隨之改變,但 Fed 對此種變化似乎並未作好因應的準備。 

美國經濟也發生結構性變化,包括消費者邊際支出傾向明顯升高,儲蓄率6%以上降到4%以下;企業在供應鏈布局上,也從重視效率轉為強調韌性預防性庫存增加勞動市場供給依然緊俏工資年升幅超過4%,遠高於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代的2.4%;但由於需求仍然堅實,企業可以藉由漲價來因應工資升高。 

這些內外轉變,都將使經濟體系更具有通膨性,2%的通膨目標顯然已不合時宜。但由於鮑爾因應通膨的信譽不佳,因此目前不可能調整通膨目標。再者,長期通膨趨勢既已升高長期利率也需提高2.5%長期利率同樣不合時宜,但 Fed 仍不敢輕動。如此一來,Fed 的決策彈性完全被這兩項因素鎖死。加上11月美國大選日程逼近,更使 Fed 難以果斷決定降息適當時機與幅度。 

關鍵問題在於美國利率無論是絕對水位,還是與中性利率相比的相對水位,都明顯偏高,已經對經濟活動開始造成壓制,也使經濟「軟著陸」面臨威脅,目前以拖待變的策略風險甚高。因此 Fed 接下來可能的作法,是一方面仍堅持達成2%目標,但在達標之前先溫和降息1-2碼。如果3、4月的通膨數據有所好轉,Fed 未必一定要等到年中才降息。













聯合報黑白集/當太陽花造出綠衛兵


2024-03-23 03:18  聯合報/ 黑白集
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學運,激發了許多年輕世代政治參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三一八太陽花學運十周年,出現兩股不同的回顧聲音。以林飛帆為代表的一群,高調宣稱太陽花的成就是擋下服貿,台灣的命運由我們自己決定,並批黃國昌背棄學運。不在鎂光燈下的一群,則羅列十五位太陽花名人」這些年的醜態,包括貪汙、猥褻、賣淫及販毒等,酸他們「一起在監獄島嶼天光」。

對一些人而言,記憶充滿振奮;對另一些人而言,則不願再多作回想。從十周年當天活動人數已一目了然畢竟,太陽花最大的獲利者是蔡英文和民進黨學運雖造就了一批政治新貴,但如林飛帆那樣的得意者有幾人?多數的學運青年,如今恐怕仍在職涯及人生中沉浮

也因此,若要問什麼是「太陽花精神」,恐怕就難有定論。反服貿擋住中國,其實也擋住台灣的機遇,更使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在政治上,太陽花青年一面倒向綠營,自甘扮演「綠衛兵」,這也是某種蒙昧青年學生抗議行動最後以向執政者恭順臣服作結,可說完全失去自主性

這點,相對而言,黃國昌還顯得比較清醒;他依然選擇站在權勢的對面,持續監督太陽花學運當初倡議制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八年過去,民進黨交出白卷,太陽花們也忘光了吧?

太陽花造出一群綠衛兵,絕非人們所樂見。抗爭者被馴服得太容易了!












聯合報社論/戰爭稅不是最糟,接下來的生命稅才恐怖


2024-03-23 03:18  聯合報/ 社論
財政部長莊翠雲20日表示,兩岸如果真的打仗,為籌措戰費,可能徵收戰爭稅。記者潘俊宏/攝影


財政部長莊翠雲在立法院被問到萬一台海有事,台灣的「金融韌性」如何?她答道,財金部門去年做過「金融兵推」,為籌措戰備資金可考量增加戰爭稅,但須立法。國安局長蔡明彥被問到此事,則說政府對各種緊急狀況「都有準備」。行政院發言人隨即嚴正駁斥,稱那只是兵推的「情境推演」,政府並無為籌措軍費擬課戰爭稅之事。經此一描一否認,「戰爭稅」的輪廓反更清晰了。

戰爭稅」是個極敏感之詞,除象徵戰亂逼近更意味人民物質和精神雙重負擔,也難怪行政院要大張旗鼓否認行政院公開否認,不代表此事純屬子虛烏有。去年傳出我國將引進十萬印度移工,政府也矢口否認;但上月台印簽訂移工合作備忘錄》,證實傳聞不假。事實上,戰爭稅一事由政治敏感度較低財政部長在立法院說出,反而顯得比較真實可信,至少不似其他政客的遮三掩四

俄烏戰爭中的交戰雙方,都開徵了戰爭稅。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俄國吞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後,烏克蘭即開始對人民課徵一.五%戰爭稅迄今已長達十年。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俄烏戰爭開打後,烏國去年增加「軍人免繳」的規定,鼓勵公民參戰;今年起則將戰爭稅提高至四.五%,以支付不斷擴增的軍費開銷。俄國方面,普亭連任後,計畫下半年對高收入公民和企業加稅,依所得分別提高二到五個百分點稅率戰爭沒有贏家,領導人在乎的是自己的顏面、權力和榮耀,但雙邊的國民誰不深受其害

事實上,名曰「戰爭稅」,也可能以更隱諱的形式出現。例如,政府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大筆軍購經費,就能以比較「無痛」的方式拔百姓的毛,同樣達到課徵戰爭稅的目的。又或者,政府利用年度稅收超徵,以整筆方式貼補國防及軍購經費,立法院審查不到經費的用度、流向和細節,同樣能成功偷渡戰爭稅。問題是,一旦戰爭形勢緊繃到一個程度,當社會上的經濟活動無法正常進行,政府的稅收便不敷使用;屆時要再另覓財源戰爭或備戰也只好拿出來當成課稅的藉口了。有趣的是,連在野黨立委都好心提醒莊翠雲,要籌措戰備基金,最好採取「」的名義,不要直呼「戰爭稅」,比較不會引起民眾反感。

我國今年國防預算高達六千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因為正好遇到軍購付款高峰但這個數字,比起中共一.五兆人民幣(約六.八兆新台幣)的軍費,也只是小巫見大巫。真正可怕的,其實不是民眾要繳納多少「戰爭稅足堪應付的問題;可怕的是,百姓付完戰爭稅還要上戰場,那樣的話,人民要納的就是「生命稅」了。

近兩年兩岸關係惡化,年輕人要服更長的兵役,台灣多處紅色海灘要布雷,各個大樓要設避難所,學校要加強戰傷醫護訓練,氣氛詭譎。最近,民進黨更上綱到要防止戰時「傀儡政權」的出現,要擴大鎖定所謂的「在地協力者」,還要增課戰爭稅這些思維,一波波地推進,果真是不把台灣變成烏克蘭不罷休嗎

賴清德競選時說,如果他當選總統,相較於另兩人,「兩岸發生戰爭的機會最小」。如今他還沒就任,財政部長已提出課徵「戰爭稅」的兵推,試問,這不是在為開戰作準備是什麼?儘管蔡政府口口聲聲說「備戰才能避戰」,但這話似是而非,把手段和目的混為一談真正的問題在,當執政者不存有任何「謀求和平」的念頭,這口號只會把國家和人民推向戰爭,這正是蔡政府的現在進行式



蔡應登太平島展國防自主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蔡應登太平島展國防自主
◆  綠強推反滲透法 如何批港基本法23條
◆  對抗通膨 盲目投資不如做好規畫
◆  電價調升 就怕萬物連鎖漲
◆  電價漲 執迷非核的必然
◆  地上權宅合理價 讓人買得起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蔡應登太平島展國防自主


2024-03-23 03:22  聯合報/ 張淑中/台灣首府大學前校長、中選會前委員(新北市)


蔡英文總統執政以來,努力推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等一系列重大國防自主政策,希望展現自我防衛決心。上述積極措施固然值得國人肯定,然而「國防自主」不能只是囿於武器裝備硬體設施,有時國家領導人的堅強意志、精神力量與巡視東沙島或太平島的實際行動,更是台灣國防自主的具體展現,且能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與尊崇。

日前我國南沙太平島碼頭擴建完工,蔡英文是否應前往太平島主持啟用典禮,近來成為朝野政黨激烈攻防的焦點。

對此,總統府態度模糊,表示總統活動若有排定行程會循例發布新聞,而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國民黨籍召委公開表示「不管蔡總統去不去,我們自己去」,並規畫五月十六日將赴太平島考察,副院長江啟臣也確定將參加。另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則表達,近來國際局勢升高,國民黨蓄意要蔡英文登島,在局勢尋求太平跟和平的此刻,沒人會要求總統登島,國民黨居心可議,登島時機值得商榷,登島動機也大有問題。

南海連接太平洋、印度洋及大洋洲的國際主要海運航線,是世界第二大海上航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大型油、貨輪必須經過該海域。由於區域內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因此南海便成為世界大國必爭之地。面對近年來中國大陸在南海軍事擴張,周邊國家如越南、菲律賓亦積極大幅擴充軍備,以及美國多次與亞太盟邦舉行聯合軍演的同時,台灣雖無需與上列強權進行軍備競賽,卻有必要適時向國際展現有固守南疆太平島堅強決心與實際行動

蔡總統上任至今,不只大幅增加國防預算的編列,也重視我國南海主權的維護,除持續充實太平島上的武器裝備增強防衛能力外,並指示國安單位積極推動南沙太平島港側浚深及碼頭整修工程計畫」。如今艱困工程在歷經三年多時間終告完竣,多數國人當然樂見蔡總統能在卸任前,早日前往太平島主持碼頭啟用典禮並慰問官兵及宣示主權。

然而上述極具國際政治意義且兩位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皆曾登島之可循前例,又能展現「台灣國防自主」的高度戰略作為,卻被部分民進黨立委、國安局長與外交部長以「登島是配合中共演出」、「現在登島時機點不對」、「南海地緣政治複雜」、「中菲兩國海上爭議愈來愈兇,台灣不應再製造紛擾」等各種似是而非的理由反對蔡總統登太平島,刻意忽視我國國防應有「自主性」的重要事實

太平島是我國領土,歷任總統皆有責任與義務守護。尤其在南海風雲密集、各國頻爭話語權的當前,我國安單位更應積極安排蔡總統前往太平島,以宣示台灣重視南海主權,而不是消極、退縮或有所顧忌的不敢任何作為;簡言之,為展現台灣國防自主性,蔡總統應親登太平島,甚至可率朝野立委前往,以彰顯全體國人維護主權的堅強決心;如此相信必能吸引國際媒體的高度關注及重視,同時可達到宣揚我國南海主權的全球戰略效果。













綠強推反滲透法 如何批港基本法23條


2024-03-23 03:22  聯合報/ 楊穎超/大學教師(台北市)


香港立法會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即基本法廿三條,以下簡稱《基本法》),因曖昧「撐香港」被看破手腳的蔡政府忽然積極動員反應,看來是想累積執政正當性,但只要比較蔡政府民國一○八(二○一九年)底制定《反滲透法》(以下簡稱《反法》)經過,就會發現蔡政府跟他們塑造出的港府形象,其實也是一家親!

《基本法》新增五大類危害國安行為規定,限於篇幅,僅談「境外干預罪。據港府說法,嫌疑人必須同時符合三條件:一、配合境外勢力;二、使用不當手段(例如明知而作出關鍵失實陳述、使用暴力等);及三、意圖帶來干預效果(例如影響政府履行職能,或干預選舉等),才可能觸犯此罪。

至於綠營大內宣批評,大致是說港府制定的國安罪行定義籠統、動輒得咎,以及在中共命令下港府僅花不到兩周時間完成三讀,反映中國政府對香港自主的踐踏。

然而,綠營制定《反法》有比較高明嗎?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團不顧草率立法之議堅持排審及於十一月底召開公聽會。主持會議的召委稱當時相關法案有八種版本,再加上民進黨新提版,結果隔天草案就逕付二讀,多元聲音都是陪演罷了

隨即蔡總統喊話,要在該年底通過《反法》。會訂於此時,是因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議案自交黨團協商逾一個月無法達成共識者,由院會定期處理。」綜觀整個過程,理當分立制衡的立院完全聽從行政意志指揮。

這樣的立法品質出了什麼問題?主要也是在定義籠統使人動輒得咎僅看《反法》第二、三條:武力對峙、非和平手段、政治目的、指示、委託、資助…等太多名詞缺乏精確定義,甚至從未在其他法條中用過而港府的境外干預罪,嫌疑人還要三條件才可能觸法,但大家去看《反法》要件即知,民眾可能很容易就會遭偵辦

事實上,也確有檢調輕率動手了。今年選前大規模約談上百名里長、民眾,甚至聲請羈押禁見,但絕大多數遭法院駁回。足證該法條在台應用已臻濫權恐嚇程度。這麼倉促含糊立法,民進黨批評港府的同時,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嗎?

綠營敢如此,主因恐怕是來自於多數人民的麻木短視。政府大多只敢拿少數人開刀,多數人事不關己就無所謂。如此心態,其實與戒嚴時期一般人民類似,差別只在白色恐怖高峰時,當時對岸武力威脅切實可聞,現以和平攻勢為主,所以政府還有選舉操弄空間。但既有大量文獻呈現過去受刑者與家屬的悲慘一面,現在人民卻仍沒感覺,難怪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會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聽過《反法》通過後從事兩岸交流的台商與部分里長的呼籲,再對照民進黨政府的義正詞嚴,面對我國安法令相關問題,台灣人民不該袖手旁觀!













對抗通膨 盲目投資不如做好規畫


2024-03-23 03:22  聯合報/ 鐘重發/空大講師(彰縣北斗)


最攸關民間百姓生活的電價調漲議題終於昨日拍板,這波電價調整平均漲幅為百分之十一,不只工業、小商家、民生用電全面調漲,連先前持續凍漲的五百度以下家庭用電都納入,共有逾一千三百萬戶家庭受影響。

電價一漲,不只萬物齊喊漲,連央行都以「因應漲電價可能造成通膨預期」,在電價審議委員會議開會前一天公布將利率調升半碼。連央行都先對漲電價將造成通膨予以升息的回應了,這不是在說店家們若不調漲商品價格,就會像個傻蛋一樣。一旦民生消費若連環漲,小老百姓又當如何因應以度通膨呢?

公務人員薪資和勞動基本工資與基本時薪才於今年元月一日調升,因此在短時間內應不容易再有薪資調漲的方案,想藉薪資調漲以增加收入是不可能的,近期小老百姓們若要開源,就需要在本業加班、兼職、斜槓或進行財務投資才能增加收入。要加班、兼職和斜槓都須付出更多的勞力、心力和時間,會影響原先個人和家庭的生活品質,因此要增加收入也需有充分的因應方案,免得個人與家庭的健康、和諧亂了套,雖能多賺些錢卻失去更多快樂。

減少消費支出節流是更多人因應通膨的方式,但減少消費支出只是花較少的錢、買了較少的東西或減少娛樂、休閒支出,一味的節流只會造成想搶便宜、搶特價,不但讓生活愈過愈拮倨,也常因此買到次級的食物或商品而影響健康與生活。同時,許多人在節流過生活時遇到商品大特價、超折扣時,反倒常因想搶特價、折扣而超買,搶便宜的節流卻經常是多花錢的浪費。因此在節流消費的同時,更要厲行記帳,唯有務實的記帳才會讓節流消費不變調、生活品質不走樣。

此外,近期台股大漲、部分科技股價狂飆,湧入高配息 ETF 的熱錢更近乎瘋狂。ETF 在高配息的吹捧下,很多民眾一時間都認為這是抗拒通膨的最佳投資理財方式。然而,自己不做股市投資功課卻把錢交由收費的經理人大把操作,真會是好的投資方式嗎?投資理財還是要自己負些責任,才能更安心與甘心。

電價一漲,通膨或許將如預期浮現,能開源、節流、記帳和做好投資理財規畫,或許比單純的節流過生活和把錢投到股市這兩端,會讓我們更安穩地度過通膨的生活。













電價調升 就怕萬物連鎖漲


2024-03-23 03:22  聯合報/ 李嘉賢/教育工作者(嘉義市)


經濟部拍板定案四月電價的調漲幅度,平均調幅為百分之十一,連用電七百度以下的民生用戶也調漲了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對於電價調漲一事,民眾早就心裡有數,反正台電連年虧損、不堪負荷,民眾共體時艱,也情有可原。然而從過往經驗,政府要民眾共體時艱時,卻有兩件事一直做不好,而這才是真正讓人民氣憤之處。

首先,過往只要油價或電價一喊漲,各項民生物價便跟著連動調整,而且價格從此不再回頭。此次電費調幅不小,業者必然將以此為由調漲物品售價,但其實不少業者在去年底或今年年初,已經做過一波調整,政府必須拿出魄力好好把關,別讓四、五月再度成了萬物瘋漲的月份,否則一般民眾哪吃得消。

再者,電價調整後,如何確保用電品質的提升,避免缺電或無預警跳電的情況出現。蔡英文總統任內,已發生數次無預警跳電,有民眾因此受困在電梯,甚至熱到夜不成眠,相信多數人還記憶猶新。電費調整後,倘若再不能給予民眾穩定的供電,甚至還拿小動物當跳電的藉口,民眾肯定是無法接受的。

政府應了解只要上述兩件事沒有做好,必引起極大民怨,五二○賴清德即將上台,民進黨政府實不該留爛攤子給自己黨的繼任者才是。














電價漲 執迷非核的必然


2024-03-23 03:22  聯合報/ 林文昌/核二廠前廠長、台電退休員工(台北市)
經濟部日前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拍板四月電價調漲幅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電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虧損約二,二六五億元去年加計政府補貼五百億元,目前初估虧損約一,九八五億元累計虧損則是三,八二六億元。台電虧損的直接原因,雖然是俄烏戰爭引發國際能源價格大漲所致,但與便宜的核電占比逐漸減少,昂貴的風光電占比逐年增加脫不了關係,這是蔡政府一意孤行推動非核家園政策必然結果

蔡英文總統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上任後,大力推動能源轉型,依據政府「二○二五年非核家園」能源配比,燃氣占五十%、燃煤卅%、再生能源廿%,準備把廿%的無碳核電完全用風光電取代,學者憂心此將造成電價大漲,估計在國際能源價格維持不變,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非核及再生能源廿%達標的狀況下,台電每年須額外支出一,六八一億元,以台灣每家戶四口人來算,每戶每年須額外分攤二萬九,二三四元的發電成本。過去兩年國際能源價格大漲,台電虧損更是雪上加霜,卻年累積虧損逾三千八百億元,創下歷年紀錄,如將行政院去年補貼的五百億元加入,累積虧損更高達四,三二六億元

核電雖然無法幫助台電完全解決虧損,但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政府不執意廢核,核一、二、三廠能延役繼續運轉,加上核四廠不封存如期運轉,四個核電廠每年可發六百億度電,每度電發電成本估計約一點五元,與去年台電決算的發購電成本三點五九元相比,一年可幫台電減少虧損一二五四億元,去年一,九八五億元的虧損就可減少為七三一億元,電價上漲的壓力可大大的舒緩。

根據公用售電業電價費率計算公式,電價漲幅及跌幅,原則每次調幅不超過三%,但於供電成本持續大幅上漲或下跌時,電價費率審議會得視電價穩定基金運用情形,就調幅進行適度調整。昨天拍板確定的四月電價調整方案,平均調幅為十一%,也是蔡政府執政八年來,四次調漲電價幅度最大的一次。原本電價每半年就應該檢討調整,但政府擔心流失選票,明知台電已經大幅虧損,不願將電價適度調漲甚至凍漲,等選後再來大漲,電價費率審議會形同虛設,完全是政治考量,實不足取。













地上權宅合理價 讓人買得起


2024-03-23 03:22  聯合報/ 鄭博文/大學退休教師(高雄市)


內政部今年一月公布去年第三季台灣房貸負擔率四十二點二五%,相較上季增加○點一六%,相較上年度同期增加一點七%,房價所得比則上升到九點八六倍,相較上一季房價所得比增加○點四倍,顯示蔡總統的住宅政策無用,近兩年的打房措施無效。

賴清德總統即將就任,但其住宅政策是延續蔡總統政策,賴總統的住宅百萬戶政策僅是蔡總統政策的擴充版,把包租代管加碼為廿五萬戶,興建社會住宅加碼為廿五萬戶,房租補貼加碼為五十萬戶,無法解決民眾買房問題,沒有重視民眾買不起房屋的訴求。

事實上賴總統的撒錢住宅政策比蔡總統撒得更凶,無視政府舉債與債留子孫問題,過度強調社會住宅政策,社會住宅是只租不賣,僅滿足少數中低收入戶的居住需求,對多數租屋者來說社會住宅數量是杯水車薪,同時沒有像馬政府時代還有合宜住宅可購買,對想買合理價位住宅、但面對高房價又沒資格租社會住宅而被迫租屋的民眾,真的是情何以堪。民眾若要買房,就需將近十年不吃不喝,尤其是年輕族群為何躺平、沒有鬥志,中國老祖宗一句話道出原因「無恆產則無恆心」,民眾買不起房,才是當前住宅問題之核心,但賴總統還未察覺。

日前與高雄一名建商閒聊,問及目前營建成本已高達一坪十六、十七萬元以上,標榜高級住宅甚至超過廿五萬元,再加上土地成本,房屋每坪定價卅萬起跳,讓新購或換屋民眾都只能望屋興嘆,因此,筆者主張推動地上權公共住宅,由建商來協助政府興建,建商不必向政府買地上權,因此並無地上權利金成本,地上權是在住宅完工後出售給民眾時,比照民間售屋持分土地設定,而個人建議的新型地上權宅的成本結構大致有建築造價、管銷費用、建商利潤與稅負,以目前造價每坪十六萬元,加上四萬元管銷費用、利潤與稅賦,地上權宅若以廿萬元計算,卅坪房屋則為六百萬,四十坪房為八百萬,加上車位一百萬,因此一般民眾購屋大致在七至九百萬間,假定自備款設定一百到一五○萬,貸款五五○至七五○萬,政府可以規畫「以租還貸」還款方式,鼓勵年輕人買房,同時鼓勵銀行承貸此項政策。

用租金還房貸是銀行可靠的放貸,而購買地上權宅最大缺失是無法取得投資暴利,但它是自宅可住一輩子,至少五十年不會被房東漲房租或要求搬家,更不會像社會住宅最多租六年,可以讓年輕人真正成家,更可以讓住老宅的民眾能換屋來養老,整體地上權政策要區隔過去的地上權宅,還要搭配「以租還貸」才會讓民眾買得起。

內政部去年第三季資料中,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十二點九二倍、新北市為十五點六七倍、台中市為十一點七四倍、台南市為九點四九倍、高雄市為九點二七倍及桃園市八點○九倍,有五都超過九倍,因此賴總統不妨開辦「以租還貸新型地上權宅,以讓民眾買得起房




盛治仁/了解不變 以應萬變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了解不變 以應萬變
◆  方祖涵/除了運動轉播,誰還需要電視?
◆  陳亮恭/菊酌樵歌桃源暮景任去留
◆  魏國彥/土壤功能多 非專為碳權而設
◆  葉匡時/上桌還是上菜單?
◆  周行一/混淆娛樂與學習









盛治仁/了解不變 以應萬變


2024-03-23 03:22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最近拜讀了一本讓我茅塞頓開的書:《一如既往》。作者摩根‧豪瑟用了許多故事和論點,提醒我們要專注在長期不變道理上,而不是把時間和注意力都花在追逐層出不窮新事物上。

世界必然有變和不變的部分,變動的部分令人目不暇給,但不見得重要,當我們能夠看透不變的部分時,才能有安定的眼界和心靈,來面對看似不安的局面,活得更從容自在。

未來的世界會如何沒人知道,但人類對貪婪、恐懼、機會、風險和派系等問題還是會有相同的反應。要自我訓練的是去思考歷史上有哪一些行為是不會改變的,這會幫助我們看清未來的發展方向,學習以人的行為而非特定事件來做預期。篇幅限制只能挑三個心得跟大家分享。

首先是預測forecast)和預期expectation)的差別。預測像算命,常常不準確,或是講出大家都知道的事。預期則是知道風險會發生,但不確定何時何地,只能有心理準備早做因應

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時,美國有一個針對菁英民調當時最重要的議題排序,前五名都是司法相關,失業排第十八,沒有人預料到經濟大蕭條即將來臨。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底各公司編列預算並計畫明年發展時,沒有人會想到新冠疫情衝擊

未來最大的風險和最重要的新聞,可能都是現在沒有人在談的事。我們要投資於準備,而不是投資於預測

其次是了解複利和時間力量。從投資的角度來講,重要的不是如何做才能賺最多,而是能在最長的期間維持最佳的報酬水準。看起來小小的變化,經時間累積,就會形成大成功或大災難。

我們常低估小事影響力,但是許多小錯誤累積其來成為大災難。民國六十六年(一九七七年)西班牙特內里費機場因為發生了十一項小疏忽與巧合,造成兩架飛機相撞,五八三人死亡的慘劇。另一方面,小改善也能累積成大進步。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年)以來,美國心臟疾病死亡率每年下降約十五%,到了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總計下降七十%。

小改變乘以時間複利力量,是非常驚人的。有這樣的長期思維來堅持並不容易,而長期投資究竟是耐心還是頑固,也並不容易判斷。

最後,了解好故事重要性和危險性,一個好的故事能夠改變世界。例如金恩博士在民國五十二年(一九六三年)關於夢想的演說。遇到複雜的主題時,一個好故事能夠直指核心。在政治競選舞台,一個好故事也能鼓動人心、扭轉乾坤。

正因為好故事有如此大的力量,我們更要小心審視,到底哪些人的主張是真正的事實,但只是因受限口才或呈現方式拙劣而被忽視?哪些事情讓我們堅定相信,只因其具備高明話術和包裝技巧?最棒的故事,不一定帶來最好的結局。

讀這本書時我也一直提醒自己,有沒有把眼光和注意力放在有恆久價值和意義事物上。現在關心的事,三個月後還重要嗎?十年後呢?

傳道書中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許多故事不斷重演,不讀歷史才會覺得這些是前所未見愈了解過去的來龍去脈,就愈能看清現在的混沌不明,對未來也就愈能安然自在




黃耀輝/政治凌駕專業 搞砸囤房稅2.0

◆  黃耀輝/政治凌駕專業 搞砸囤房稅2.0
◆  劉大年/大陸轉軌攸關全球經貿版圖重組
◆  黃齊元/中美強權鬥爭,兩岸關鍵時刻








黃耀輝/政治凌駕專業 搞砸囤房稅2.0


2024-03-23 03:22  聯合報/ 黃耀輝(作者為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


囤房稅二點○是「選舉使鬼推磨」的產物。賴副總統在去年四月獲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後,得知民間將於七一六舉行司法及居住正義大遊行,怕民怨太深影響選情,才「指令」行政院長和財政部長急速推出囤房稅,才有九月底行政院會核定,立院會期最後兩天「壓線」通過。

囤房稅二點○既在打囤房以紓解民怨,後來卻冒出「單一自住房屋稅率由一點二%降至一%」的突兀規定,擺明就是為了買票。因為財政部在和地方財稅機關首長會商囤房議題時,從未涉及單一自住房屋,顯然這個畫蛇添足,也是來自於賴副總統「意圖明顯,境界不高」的政治考量,卻是大大的敗筆,造成了幾個代誌大條問題

一、讓已經夠複雜的房屋稅制更複雜:光是「住家用」房屋,財政部被迫搞出了五檔的稅率;又怕被怪罪圖利富人,於是又排除「豪宅」,迫使地方政府必須訂定一刀切的「房屋現值在一定金額」的標準,增加地方稅捐機關的行政成本。

二、違憲」侵犯地方財政自主權:依據憲法第一○九、一一○條,地方政府的財政和稅制,屬於地方政府的「立法並執行」事項。房屋稅是地方稅,財政部伸手到地方政府的稅法裡,選擇性地減地方稅的「稅率」,卻不准地方政府調整自己的「稅基」,不只侵犯地方政府的財政自主權,更是剝奪了地方政府對地方稅的立法權

三、對大部分地方政府造成稅收損失:大部分地方政府的房屋稅主要來源為「單一自住」房屋,因此中央對單一自住房屋減稅,極可能造成大多數地方政府「稅收實質淨損失」,也就是比例較低囤房稅增,抵不過普遍性單一自住減稅稅損,連有些直轄市都不能免於稅損,更何況工商經濟較弱十六個縣市政府。財政部如何合理彌補稅收損失,恐怕要傷透腦筋。早知如此,當初就應勇於向賴副總統說「不」。

四、把只有一間自住房屋的台北市民變成「加稅受災戶:台北市政府曾以「稅基減半」的方式,對單一自住的房屋減半優惠,讓實質稅率降至○點六%;現在卻因為中央的單一自住稅率表面降稅為一點○%,讓持有僅一間自住房屋的台北市民反而被強制加稅六十六%,淪為財政部「單一自住減稅」的苦主。台北市政府也受到政治衝擊,被迫研議分四年緩步取消稅基折減,按法定優惠稅率一%課徵房屋稅,以減緩對市民衝擊

五、讓人想起賴副總統關於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的「跳票為彌補地方政府稅收淨損,囤房稅二點○規定「於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施行」,該期損失由中央政府補足之,不受預算法第廿三條之限制。賴清德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曾承諾修訂財劃法,現在已高升為總統當選人,應該為自己的政治指示造成諸多衝擊未雨綢繆,上任後兌現修訂財劃法支票合理地彌補地方政府稅收損失,並將地方稅的立法權還給地方政府,才是有政治擔當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