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謹慎應對明年經濟四大風險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蘇貞昌涉假訊息案,警方自宮造成三輸
◆  聯合報黑白集/石木欽們呢?
◆  經濟日報社論/謹慎應對明年經濟四大風險






經濟日報社論/謹慎應對明年經濟四大風險


2021-12-26 00:53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變種病毒對全球經濟成長影響會有多大,高盛經濟學家列出四種情境。(美聯社)


全球經濟在2021年繳出亮麗成績單,雖然Covid-19疫情拖累經濟成長力道,但在國際商品貿易穩健成長、疫後新生活帶動新商業模式的正面效益之下,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持續穩健上升。國際機構多預測2021年經濟成長率將突破5.5%,甚至上看6.0%,例如國際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12月預估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5.6%,國際貨幣基金(IMF)10月則預估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5.9%。

我國經濟於疫情期間走勢強勁、展現韌性,2020年經濟成長率3.36%,躍居全球前五名;2021年更上一層樓,在國內投資與出口雙引擎驅動下,持續推升經濟成長率。依主計總處11月估計,2021年經濟成長率將達6.09%,為2011年來的新高成長紀錄,表現極為亮眼;主計總處亦預估2022年經濟成長率將達4.15%,果真如此,即自2019年至2022年將連續四年經濟成長率大於3%,是近20年首見。

2021年可說是多災多難且國際政經情勢極為動盪的一年,在年終歲末之際,回顧國際經濟情勢變化,有下列四項風險對當前及2022年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其一是Omicron新種病毒的爆發及蔓延程度;二為全球化通膨的威脅;三是美中經貿及科技角力等地緣政治的風險;四為極端氣候。能否對這四大風險提出有效因應對策,關係著當局能否在世道渾沌下再創經濟新局。

首先,Omicron於12月初的極短時間之內已擴及34國,其特質是傳染速度快但重症者少。我國因政府防疫得宜,目前只有零星境外Omicron病毒染疫者,但都屬已打兩劑疫苗的突破性感染;目前國內打完兩劑疫苗的覆蓋率僅約六成左右,對Omicron新種病毒的威脅不可掉以輕心。唯有紮實防疫,2022年經濟方能在高基期下達到主計總處預估的4.15%成長率。

其次,面對來勢洶洶的全球化通膨,政府必須步步為營。自今年5月起我國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已經連續七個月漲幅超過20%,主要肇因於石油、大宗物資及糧食價格大幅上漲。行政院已凍漲電價,油價亦採階段性穩定價格,且財政部對部分大宗物資採取降稅措施,以因應日益高漲的物價上漲壓力。但主計總處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仍高達2.84%,創近九年來新高,躉售物價指數(WPI)亦較上年同月上漲14.19%,可見台灣同樣籠罩在全球化通膨的風暴中,加上房價高漲,通膨及預期通膨將是2022年必須面臨的另一重大挑戰。

美中經貿及科技角力等地緣政治的風險,是2022年必須面臨的另一重大挑戰。在兩強經貿及科技角力中,台灣必須步步為營、碎步前行,方能明哲保身。台海兩岸日益升高的緊張關係,也是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地緣政治風險,日前彭博資訊甚至把台海危機拖垮半導體產業鏈,列為2022年全球十大黑天鵝之一,可見種種地緣政治風險必須謹慎面對。

最後須考慮的是極端氣候風險。2050年淨零碳排是全球共同的目標,今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曾宣示台灣在2050年也要達成淨零碳排;國際企業方面,包括蘋果、Google及微軟等亦做出相關承諾。台灣是國際主要供應鏈,減碳減排風險勢必影響國內產業的競爭力,尤其歐盟將於2023年實施碳邊境關稅(2026年正式課徵),政府應及早擬訂溫室氣體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計畫,包括總目標設定、管制對象、額度分配方式、抵換機制、交易標的及相關法規遵循等,方能讓國內企業有足夠時間,對世界各國因應極端氣候的措施做出應變,降低風險。

綜合上述,我國經濟在疫情期間極具韌性,連續兩年表現亮眼,展望2022年政府只要能妥善因應新變種病毒、全球化通膨威脅、地緣政治風險及極端氣候這四類風險,將能於2022年迎來一個經濟成長率漂亮的好年。












聯合報黑白集/從「脫北潮」看竹竹併


2021-12-25 00:4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縣市合併六都變九都?「竹竹併」成關注焦點。 圖片來源/unsplash


蔡總統下令要力推新竹縣市合併升格,以為如此即可打造新竹都會新風貌。殊不知,這只是「錦上添花」,新竹縣市目前的發展已相當亮麗,兩縣市分居全台平均家戶所得最高的第二、三名。一般人可能想像不到,新竹縣的家戶所得其實還比新竹市高;所以,現在是誰併誰?

蔡英文顯然是「都市化」的愛好者,但要把全台從六都變九都,不必想想後遺症嗎?台北市就是最好的例子,首都的政經地位帶來工作機會和人潮,但隨之而來的是高房價、高消費、交通和居住壅塞。近幾年,台北市出現「脫北潮」,每年淨移出人口多達四萬多人,這是物極必反現象。

德國就是講究一個區域均衡的國家,全國沒有一個國際超級大都會,首都柏林也不過三百多萬人,比新北人口還少。然而,德國在每州都有一個核心城市,作為區域重鎮。例如,法蘭克福人口不過七十五萬人,卻扮演著全歐空中通衢及金融中心的角色。

新竹縣市受惠於前人的遠見及市民的勤奮,這些年蒸蒸日上。優秀的工程師,欣欣向榮的產業,更創造了當地年輕化、高所得化的特質。簡單地說,「竹竹併」是政治攀附現實,新竹縣市不升格已發展得很好。怕就怕,升格引來財團壓境炒作土地房價,搞到民眾都住不起,還得被迫外流。













聯合報社論/在野黨集體失能,是蔡政府濫權的幫凶


2021-12-25 00:4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下令黨公職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立院民進黨團歷經四天三夜排班守議場,昨天一早6時甲級動員拂曉出擊,確保地制法修法第一個遞案付委,直到7點議場大門打開前,國民黨立委皆無人到場。記者吳亮賢/攝影


公投投票後短短幾日內,蔡政府連續祭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和「總預算逕付二讀」兩大爭議政策。儘管後者在輿論撻伐下,民進黨同意收回,但蔡政府的濫權行徑已至為所欲為境地。蔡政府敢如此肆無忌憚,在野黨的無能、散漫顯扮演了最佳「助攻」角色。

蔡政府上台後濫用權力漸成常態,此次公投愈發明顯。在野陣營明知面對的是鴨霸政府,卻無法在主張或策略上站穩制衡立場,反而各自為政,失誤連連。以公投為例,國民黨主張「四個都同意」,這和民眾黨的「二好二尊重」、時代力量的「三好一壞」其實差距不大。但三黨卻從未聯手合作號召選民,依然各自算計。最後結果,在野黨等於全輸,這是一盤散沙的必然結果。

大獲全勝後,民進黨顯認為自己已無堅不摧,凡事均能手到擒來;因此,公投結束次日即謀劃修《地制法》推促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妄圖將新竹縣市一舉納入自己版圖。新竹合併升格「讓林智堅可以再選」,只是表面動機;更深的意圖,是拿掉人口限制,讓原本「由下而上」及人口門檻等升格條件,變成中央可以任意主宰誰能升格。

對於如此因人設事、極度擴張中央政府權力、破壞既有升格程序的做法,三個在野黨雖在口頭上皆嚴詞批評,步調卻不一致。尤其國民黨,在精算即使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自己仍有勝算」後,立即態度曖昧起來,僅提出「合併升格應加入苗栗縣」的對案。殊不知,此議題涉及大是大非,國民黨不堅持國土區劃的應有價值與原則,卻跟著民進黨和稀泥,分明是在炒「分贓」的短線。

國民黨對升格的曖昧是出於算計,但民進黨將總預算逕付二讀,則是全然錯估形勢。民進黨提出「逕付二讀」之議後,第一時間,三個在野黨皆未意識到此案對於民主憲政、權力分立和國會尊嚴的傷害,都輕描淡寫以對。直到媒體發覺此案嚴重,大加撻伐,在野黨們才猛然驚醒,跟進批評蔡政府蠻橫霸道。身處立法監督制衡的第一線,在野黨立委對把關職責如此心不在焉,也難怪蔡政府樂得軟土深掘、得寸進尺。

最後經朝野協商,民進黨同意對此案提出復議,收回「逕付二讀」;這樣的峰迴路轉,絕難稱為在野制衡的「勝利」。「逕付二讀」事件代表蔡政府的霸道與蔑視民主程序,但時力卻指稱這是「兩大黨報復結果」,還要求國民黨應承諾在年底前完成預算審查程序。此舉看似「藍綠各打五十大板」,實際卻是「暗中護航」民進黨,幫大綠開脫,表現了「小綠」的隨侍心態。

同樣離譜的是,國民黨立院黨團竟也同意年底前在委員會審完預算;這等於坐實民進黨是因為國民黨杯葛而逕付二讀的藉口為真,自失立場。事實上,政府並不會因為預算未在時限內審完而停擺,國民黨退卻、時力護航的結果,仍將勝利果實送給鴨霸的民進黨。

至於民眾黨的制衡,則秉持一貫「集中討厭藍綠選票」之原則,對任何政治爭議永遠「只出口、不出力」,甚至批評國民黨的公投戰略是「頭伸出來給人砍」。一副國民黨被打趴,自己即可坐收漁利的姿態。殊不知,柯文哲的首鼠兩端,除混淆是非,也是讓蔡政府一權獨大的幫凶。

公投結束後,朱立倫幾乎是全面「神隱」,未聞任何內部檢討,黨中央似已無法面對政治現實。再加上其他小黨各懷鬼胎,便造就在野黨的集體失能。當民進黨一黨獨大到極致,在野黨縱不被「團滅」,也會變成麻糬任人捏。


【專家之眼】王力宏是自戀型的資本主義者?

◆  【專家之眼】王力宏是自戀型的資本主義者?

◆  【專家之眼】台灣有事就是美日有事?別鬧了!
◆  【專家之眼】功在海洋 搶救「海功號」文史大作戰
◆  【專家之眼】新聞不自律的海浪 掩飾不了NCC的怠惰
◆  【專家之眼】德國能源轉型會成為台灣的殷鑒?
◆  【專家之眼】兩岸流而不交? 被綠營抹紅的海峽論壇
◆  【專家之眼】台灣與烏克蘭真是命運共同體?
◆  【專家之眼】烏克蘭危機緩解:北約不東擴,俄不西進?








【專家之眼】王力宏是自戀型的資本主義者?


2021-12-26 08:20  聯合報 /   劉明德/四川大學前副研究員
王力宏12月20日宣告要「暫時退出演藝圈」,但同日以100%持股入主成功金字塔科贸有限公司。圖/摘自IG


正被「渣男」稱號所苦的王力宏,12月20日宣告要「暫時退出演藝圈」,但同日以100%持股入主成功金字塔上海科貿有限公司。藝人王力宏似乎想轉型為企業家王力宏。

資本主義是一種思潮、學說,流行在歐美,但不是所有歐美人都信奉資本主義,也不是非歐美人就不信奉資本主義。那麼,什麼是資本主義呢?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資本主義「其特色是個人或是企業擁有資本財,且投資活動是由個人決策左右,而非由國家所控制,一般並沒有準確之定義,不同的經濟學家也對資本主義有不同的定義。」

儘管資本主義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但不妨礙我們對資本主義的認識,而正確的理解資本主義的重要性是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原因即在於資本的勢力無遠弗屆,所向披靡,幾乎沒有人能招架

究竟什麼是資本主義呢?其實,理解資本主義一點都不困難,因為單單從字面上,不管是中文或是英文(Capitalism),我們就能充分認識到資本主義的精神,而不被旁枝末節、眾說紛紜給誤導。

從字面上來說,資本主義是由資本與主義兩個概念構成,資本固然在經濟學上有其特定指稱,是一種生產要素,為用於生產的耐久財,即資金、廠房、設備、材料等物質資源,是用來生產其他商品或產生收益的物力與財力。

但上述說法過於狹隘而失之片面,資本指的是自我利益的全部,包含金錢、權力、欲望的滿足(聲色犬馬)、名聲、身價等等,都包含在資本這一概念之下。

那麼,主義又是什麼呢?一般把主義理解為某種學說,但主義不只是學說這麼的一般,主義還有「至上」、「最高」的隱藏意義。因此,資本主義就是資本至上主張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的一種主張資本主義無關生產方式或經濟制度,而是一種價值觀、一種行為模式,甚至是一種信仰。這樣的價值觀以自我利益極大化為目標

資本主義者的根本特徵為何?以自我為中心,以萬物為工具。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自然,各種手段就會圍繞著該中心而運轉,這些手段至少包括:

第一、虛偽:一個資本主義者不可能不虛偽。原因即在於不虛偽就無法成就自己的貪慾、無法讓別人掉入陷阱,自然就要說謊。哪一個渣男不是這樣呢?哪一個逐利的資本家不是這樣呢?兩者之間呈現一種必然的因果關係。王力宏在一個電視節目中強調自己「不是一個花心的人」,而事實上呢?

第二、因不信任別人對進行監控:資本主義者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慾,必然做了很多見不得人的事情,這時候,必然要擔心自己的醜事東窗事發,為了不讓自己的醜事曝光,他必然要對相關人士進行監控或收買。

李靚蕾長文指控王力宏之後,王力宏企圖以豪宅收買李靚蕾讓她改口,他發給李的簡訊中說:「給妳吾疆,然後妳告訴媒體昨天其實是妳太難過、狀態不好下發的文,王力宏並沒有做那些事,然後妳道歉。」

此外,李靚蕾還指控王力宏在自己家中安裝一個可以遠端操控,隨時可以由王自動開啟裝置的視訊機器人,李靚蕾感嘆自己像是「真人秀女主角」,隨時可以被人免費直播觀看私密空間,因此造成李靚蕾的精神壓力

一個資本主義者,因為自己做的骯髒事,自然以為全世界的人都跟他一樣骯髒,因此,對人不會有任何信任,即使是對自己妻子,因此,連自己的妻子都能監控,何況是對別人!

第三、無情:資本主義者必然是無情的,因為在他眼裡,別人都只是他的工具,有用留著,沒用就丟棄,絕不拖泥帶水。李靚蕾指控王力宏:「依據你不愛我的狀態下,還要我幫你生完二胎、三胎,一生完兒子就以各種方式脅迫我離婚」。

可見,資本主義者眼中的愛情也只是一種謊言,或是為了性或是為了其他目的;甚至親情也淡薄。按李靚蕾的說法,王力宏拒絕把李和三個孩子正在住的房子留給他們,王力宏說可以借住,但之後要還。

精打細算,即使是對自己最親的人:從民國 108 年(2019年)開始,李靚蕾似乎就一直使用著王力宏淘汰下來的舊手機,王力宏則使用最新款的蘋果手機。

在夫妻財產分配上面,李靚蕾指控王:「一開始就被逼著簽署不對等的婚前協議,…,但婚後的財產是我們共同的努力,也是我們各自做好份內的工作而得來的,房子在你名下,車子在你媽的名下,財產轉移的很乾淨」。可見一個資本主義者,千方百計的保護自己,想盡辦法占別人便宜,卻不願意被佔便宜,即使是自己的妻子。

婚變事件之後,王力宏聲明暫時離開演藝圈的同時,已經開始給自己找後路。據「天眼查」APP 顯示,一家在上海名為「成功金字塔」的科貿公司12月20日發生工商變更,王力宏成為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儘管註冊資本只有200萬人民幣,但說明了王力宏的細膩心思!

第五、非常重視包裝:資本主義者對人心有著精密的計算,他們知道人們會把他們得不到的狀態寄託在某個人身上,他只要扮演好那個角色,例如形象清新、愛妻,就能名利雙收。而事實上,只要不被拆穿,王力宏的優質形象就能一直維持下去。

第六、都有著自戀型人格:資本主義者都是自信暴棚的人,他們都深信自己是天選之人,只有自己是全世界最好的,別人不配和他平起平坐,否則,就不敢做那一些表裡不一的事情。有醫師說,自戀型人格有可能是腦部病變所造成,這種說法鐵定是不成立的。

按照李靚蕾的指控,夫妻倆曾一起諮詢過心理醫生,王力宏被診斷出有性癮自戀型人格。對照民國 107 年(2018年)4月李靚蕾過生日,王力宏訂了兩個翻糖蛋糕,可是翻糖蛋糕的主角竟然不是壽星,而是有著六塊腹肌的王力宏自己,可見,王力宏的自戀程度。

資本主義者都有著過人的自信,可是,偏偏就是這過人的自信把自己給誤了。像李靚蕾這麼好的女人,王力宏竟然把她拋棄了,有一天,王力宏一定會後悔的。


名家縱論/兼顧供電與減碳 核二、核三廠宜延役\星期透視/民進黨式的民主何其粗暴

◆  仰望權威的文化基因下 制衡政府的力量何處尋
◆  星期透視/民進黨式的民主何其粗暴
◆  大屋頂下/兩種「中華民國滅亡論」(中)
◆  名家縱論/兼顧供電與減碳 核二、核三廠宜延役
◆  學期冗長 可轉為學季制
◆  歲末聚會 莫忘長輩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兼顧供電與減碳 核二、核三廠宜延役


2021-12-26 00:00  聯合報 /   梁啟源/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重啟核四公投未過關,緊接著面對未來幾年核二廠2號機、核三廠1號機除役後的供電缺口問題,仍然很可能發生停電、限電。記者邱瑞杰/攝影



今年發生兩次大停電,年底公投核四重啟又沒過,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核電將歸零,未來是否會缺電,政府與民間看法相左。政府規劃再生能源發展低於預期,燃氣又因接收站及招標不順,民國 112 年(二○二三年)後缺、停電機率將遠高於今年。政府宜考慮讓核二、核三廠延役以兼顧供電與減碳目標。

根據政府五月「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民國 110-112 年(二○二一至二三年)間備用容量率介於十五點三%至十七點一%間,民國 113 年(二○二四年)後改用夜間尖峰備用容量率計算,民國 113-116 年(二四至二七年)夜間尖峰備用容量率亦達十六點九至十九點九%,均高於法定十五%以上。以上看法和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後政府兩次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未來供電無虞結論並無不同。惟以上報告均假設民國 114 年(二五年)前再生能源及燃氣發電配比可分達到廿%、五十%目標,以替代歸零核能及十五個百分點減幅的燃煤。

民國 114 年(二○二五)在即,實際執行績效如何?再生能源方面,至十月再生能源發電配比僅五點八四%,僅比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增一點○二百分點,未來四年有可能再增十四個百分點嗎?

這可由占再生能源計畫目標七十三%的太陽光電來看。民國 106-109 年(二○一七至二○年)間無一年達標,執行率介於七十三%至九十一%間,惟實際年增設量在民國 109 年(二○二○年)後放緩。今年十月為止,執行率僅四十四%,主因土地取得困難。未來土地取得會更難,民國 111-114 年(二○二二至二五年)執行率預期至多達五十%,推估至民國 114 年(二五年)累積裝置容量僅六十八%,仍短絀卅二%。

風力發電,陸上風機裝設三八一支,因居民反對,再大量增設有困難,未來靠離岸風機,但去年執行率低於一%,今年亦不佳,民國 114 年(二五年)目標勢必延後兩年達成,若以年增設風機執行率五成計算,民國 114 年(二五年)累積合計至多達目標量的五十七%。

燃氣方面,受三接外推影響需延後二點五年,勢將影響民國 112-113 年(二三及二四年)燃氣供電。再者,四接(協和電廠)及台中接收港擴大案環評沒過,加上為彌補電力不足,台電今年祭第四波民營電力採購案,民國 113-116 年(二四至二七年)總計六一○萬瓩的燃氣採購需求,目前僅一家得標(一一○萬瓩),將影響民國 114-116 年(二五至二七年)供電。

電力需求方面,受中美貿易戰及疫情影響,台商回流並以半導體為投資重心,電力需求大幅成長,政府此次報告假設民國 108-116 年(二○一九至二七年)尖峰負載年均成長二點三%,為前兩次報告預估(一點三%)的一點八倍。但較今年實績(三八七九萬瓩),預估值(三八三一萬瓩)仍低估一點二%。

經務實考量上述供需因素,修正政府原預估民國 111-114 年(二二至二五)各年尖峰負載備用容量為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十四點二%,民國 112 年(二三年)十%,民國 113 年(二四年)九點七%,民國 114 年(二五年)八點六%,均低於避免缺電的合理備用容量率十五%。據此預測民國 112-114 年(二三至二五年)實際運轉備用容量率將低於五%,即僅比台電限電警戒(黑燈)高一級供電警戒的橘燈。

鑒於今年實際備用容量率十四%,仍發生兩次夜間大停電,主因太陽光電比重日增,但夜間無法供電。民國 112-113 年(二三至二四年)預估備用容量率將比今年實績值少四至五個百分點,停電風險將高於今年。

本文也試算夜間尖峰備用容量率,和日間尖峰備用容量率差異不大,未來停、限電幾無法避免,且停、限電日、夜都會發生。

政府雖提五大因應方案,但其中增民營電廠及提高台中接收站供氣能力已來不及,擴大需量反應一百萬瓩已在做,並非新案。

建議務實回應「以核養綠」公投,讓核二、核三廠延役。

根據 IEA 預測為達成民國 139 年(二○五○年)零碳目標,再生能源占總能源將由民國 109 年(二○年)十二%提高到民國 139 年(五○年)的六十七%,但天然氣將由廿三%降為十一%,核能則由五%提高為十一%。

燃料棒核廢料處理問題,約卅至四十年內,採用乾式儲存處理,且以無人離島作最終處理場址。政府如能朝此方向調整政策,也能長期兼顧穩定供電和減碳。












星期透視/民進黨式的民主何其粗暴


2021-12-26 00:00  聯合報 /   周陽山/中國文化大學教授、第三屆立法委員
針對民進黨將總預算案逕付二讀,國民黨於立法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上提臨時提案反對,召委陳以信(中)宣布休息,遭到綠委蔡適應(左)抗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四大公投結束後,民進黨立院黨團乘勝追擊,將中央政府總預算逕付二讀,直接跳過委員會討論協商這一重要的民主審議過程,也避開了程序民主的層層關卡。這是空前粗暴、違背民主的惡行,印證了「民選的獨裁專制」(electoral autocracy)竟然如此囂張跋扈引起國人大譁

在輿論交相指責之下,民進黨團退一步以院會「復議」方式將預算案送回委員會審查,以息民怨。但卻充分暴露出在它的心目中,民主不過就是形式上演一場假戲罷了!所謂的民主投票,也就是竭盡所能、掌握一切優勢;接下來,則是唯我獨尊、綁架選民,拒斥分權制衡,也不理會在野黨的箝制,然後五權一把抓,「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既然民主審查的程序可以省略掉,法治程序當然也就放在一邊棄而不顧,至於所謂的憲政權威和「尊重少數、服從多數」的自由民主精藴,就只剩下軀殼了。

這是典型的多數暴力。如果民主的決策既不需要深思明辨,也不必經過折衝、協商、諮議與妥協的複雜過程,民主就只剩下表面的投票形式了。在這樣的處境下,代議政治與自由民主體制還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不改弦易轍,實施直接民主呢?讓公投、創制和複決投票取而代之。如此一來,何不乾脆廢除那些既浪費錢又無實效的代議機關,讓老百姓透過直接投票來決定政策和預算。質言之,直接民主的功能顯然比虛偽的代議民主更能彰顯民意的動向,那就讓這些尸位素餐的民代打包回家吧!

這是代議民主的終結!反映出今日台灣民主之弊實因民進黨人師心自用、竭澤而漁,無所不用其極。現在綠營竟然又想再次強渡關山,直接把為了成就新竹縣、市合併的《地方制度法》修正案逕付二讀;雖然朝野協商之後撤案,改為付委審查,但這種為特定人士、特定目的和特定選舉而量身定作的修法行徑,實在是目下無法治、眼中無公理。

面對執政的傲慢,在野黨卻無力反制。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不由得對蘇貞昌院長嗆聲:「看你橫行到幾時」。前副總統呂秀蓮也說:「換黨執政,彷彿時光倒流。」「所有的獨裁者都是人民寵出來的。」誠哉斯言!

美國總統拜登在日前「民主高峰會」上坦言,民主正在全球各地衰退。紐約的「自由之家」民國 109 年(二○二○年)報告指出,全球自由化已連續十五年出現倒退現象。而瑞典的「國際民主及選舉協作研究所」也指出,過去十年,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民主國家,至少有一個面向民主發展已出現了衰退。這正是台灣面臨的民主危機

拜登警告,專制獨裁者尋求促進個人權力,試圖煽動社會分裂政治兩極分化,結果造成民眾對民主的不滿不斷加劇,也體認到民主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是我們所處時代面對的嚴峻挑戰,也是民進黨式的民主敲響深沉警鐘












大屋頂下/兩種「中華民國滅亡論」(中)


2021-12-26 00:00  聯合報 /   黃年
黃年《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化解兩岸困局》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圖/遠見天下文化提供


大屋頂中國總論②
本文談民進黨的「兩岸頂層論述」。

前述中共兩岸操作失敗的關鍵是在「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而民進黨「兩岸大論述」的擱淺其實也在其「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

台獨理論不僅要滅亡中華民國,也是建立在「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上。

從早期的「台灣地位未定論」,至「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其實皆是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台獨黨綱》是要滅亡中華民國,後來轉向《台灣前途決議文》,則主張「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名為中華民國」,寓意亦在中華民國已死,其名號已被台灣這個「國家」篡奪或借用。至於「中華民國新生論」(賴清德)、「中華民國已被民進黨接手論」(蔡其昌)或「中華民國台灣」(蔡英文)等新生的政治符號,皆寓有中華民國已經異化、流失、掏空、換置或滅亡的涵義。總之,皆是「中華民國終將滅亡論」或「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

這樣的「兩岸關係頂層論述」是自欺欺人的。

我將台獨分成「外擊型台獨」與「內殺型台獨」兩個面向。

外擊型台獨,意在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及抵抗國際上(主要是美國)的「一中政策」。但台獨沒有能力對抗中共,反而成為中共升高對台威脅的主因。且美國迄仍持「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的立場,台獨也跨不過美國這一條底線。

台獨知道,如果台灣宣布法理台獨,中共必然無可選擇地將對台灣訴諸戰爭。倘若致此,唯一的寄望是美國能夠參戰。但台獨戰爭必是一場絕望的戰爭。

簡而言之,對台灣來說,①國家認同分裂,這個仗如何打?②現今這種連向左轉、向右轉都操不好的台灣兵役素質,這個仗更如何打?

另就美國來說:①維持現狀(台灣不改變中華民國的體制)是美國成本與風險最低及餘裕最大的兩岸政策(一中政策/和平解決),因此美國必然否定台獨戰爭。②美國若捲入並深陷台獨戰爭,中共及十四億中國人民的意志必比美國政府及美國人民強,看一看以前的越南及現在的阿富汗、伊拉克即知美國的底蘊。因此,台獨人士也心知肚明,台獨戰爭就是自殺。

但是,台獨為何仍要玩弄台獨?這就是自欺欺人。

今年六月 G7會談以後形成的國際間兩岸政策有三點:①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②並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③希望兩岸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但是,台獨能使台海和平穩定嗎?能使兩岸問題和平解決嗎?能使兩岸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嗎?可以這麼說,台獨的本質與前述國際三要點是背道而馳的,也就是「外擊型台獨」是失敗的。

台獨的兩岸政策是「三只三不」:只能仇恨/不能和平,只能衝突/不能互惠,只能零和/不能雙贏。台獨是一種「煽動仇恨/摧毀和平」的操作。不只煽動兩岸仇恨,更在煽動台灣內部仇恨。不只摧毀兩岸和平,更在摧毀台灣內部和平。

這就是內殺型的台獨。它不問「仇中/恨中」的政策(外擊型)有沒有用,其真正的目的在煽動台灣內部仇恨、撕裂台灣社會,藉此獲得民進黨的台灣內部政治利益,這就是「內殺型」。

這套建立在「中華民國終將滅亡論」及「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的台獨理論是個騙局。莫說蔡英文總統領的是中華民國納稅人供養的印著孫中山國父遺像的薪俸,甚至連台獨運動也是在中華民國撐持的民主體制下得以存活。沒有中華民國就立即沒有台獨。看看香港,港獨哪裡去了?

前文說,中共應從「人性的本質與文明的方向」來省思其兩岸論述大架構,民進黨亦應如此。

自由是人性的本質民主是文明的方向

從全人類及全中國的大文明及大歷史來看。台灣這個歷經滄桑而如今精華薈萃的小島,能對傳承五千年大國至今蛻變成世界強國的「中國」發生了在「人性本質與文明方向」的重大影響,「引領中國/示範中國」,這是亙古未遇的文明奇蹟,更是崇高無比的大史詩事件。這也是國際上對台灣同情、同意、聲援、支持的主要原因。因為,國際迄今仍認為台灣對中國有「民主燈塔」、「華人民主示範」、「台灣是較佳部分的中國」的對照作用

何況,對中國大陸,台灣若不作「台獨堡壘」,而是作中國的「民主燈塔」,可以使中共對內對外失去以「非和平手段」解決台灣問題的口實,且能爭取十四億大陸人民對台灣民主自由體制的同情與支持。此中其實存有「愈『中華』,『民國』愈有力量」的契機。

在人性及文明上,以三民主義為旗幟的中華民國,正是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庭抗禮的主要生命憑藉。但民進黨的台獨操作卻變造歷史課綱、操作轉型正義,研議解構中正紀念堂,把中國史納入東亞史,將孫中山也變形為政治的他者,這不啻是將台灣與中共抗衡的主要生命憑藉自毀長城。這種「內殺型台獨」其實是中共「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的 OEM 忠實代工者。

何況,今天的台獨已經成為反民主的體系。中華民國容下了台獨運動,台獨卻要去中華民國化。民進黨的兩岸操作,只是偏執地訴求「仇恨/零和」,而以國安五法、反滲透法、查水表、東廠、關閉中天電視台等手法,形同完全排除了追求兩岸「和平/雙贏」的民意存活空間。

這種「煽動仇恨/摧毀和平」的台獨操作是反民主的。因為在全體台灣人中,雖然有人主張兩岸仇恨,但也有更多人主張兩岸和平。民進黨的種種作為卻使主張兩岸和平的民意窒息。

何況,民進黨不也口頭主張兩岸和平嗎?但台獨沒有和平。

蔡英文說「沒有人必須為他的政治認同道歉」,是的,但你必須準備戴上傾中賣台的紅帽子。今日的台灣除了有主張台獨的「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外,你能想像追求兩岸和平民意被霸凌扭曲到什麼田地

台獨幻滅,民主失敗,兩岸無和平。這就是今日的民進黨。

打開兩岸僵局,鑰匙就在:中共當局與民進黨內的台獨操作者,皆要放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

兩岸應定錨在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才是兩岸定海神針。

下周日續














學期冗長 可轉為學季制


2021-12-26 00:00  聯合報 /   陶以哲/高中教師(新北市)
相對於寒暑假,台灣各級學校冗長的兩學期制,是否可以轉為三季或四個學季。本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日昨談到為加速人才培育表示,「教育界可考慮不要有那麼長的寒、暑假」,引來各界不少的議論。

作為一線教師,看著學生每天超過九小時、待在校園長時間學習,放學還到補習班加油,為升學考試辛苦付出。學習本是學生本分,但寒暑假並非代表停止學習,如同大人工作需要休假,得到新動力再出發,學子當然也需要適當假期,透過寒暑假調整恢復、保持學習熱忱。

現代教育講求,「質重於量」與「精準調控」;簡言之,時數拉長不是重點,學習品質才是關鍵。筆者以為,相對於寒暑假,台灣各級學校冗長的兩學期制,可能才是該思考調整方向。

教育趨勢在學期節奏安排上,從上下學期制,逐漸轉為三季或四個學季,並努力讓課程更精準到位,學季間仍安排適度假期,為的就是學季間心力投入後休息恢復。

百行各業需要努力、休息恢復也是必要,期望學生如機器般不斷學習、沒有假期休息、反思,長期下來對身心勢必造成問題,更是沒有考慮到學習與生活的本質與特性。













仰望權威的文化基因下 制衡政府的力量何處尋


2021-12-26 00:00  聯合報 /   楊穎超/大學教師(台北市)
波波漫畫


十二月廿五日我國行憲紀念日。過去在這前後,大多能看到論者表達對我國憲治的認同,間或出現對政府行憲誠意的臧否。看看現在台灣的民主水準,或許更深層的問題是:我們究竟有無行憲的文化與能力?

如果此問題曲高和寡,或許也可問:制衡之力何處尋?要在仰望權威的無形文化基因裡健全憲治,是否該先呼籲:快建立強力的制衡力量吧!

憲法是西方產物。他們假設人性為惡,並不天真地認為政客會自制,因此憲法核心,是為了限制政府權力,並保障人民權利。為此,符合憲政主義的政制設計是「以野心對抗野心」,透過不同權力相互牽制,才有機會確保人民權利。

然而,華人沒有這種基本理念,文化基因是服從權威。就以歷經七次修憲,卻依然產生不了「有限政府」;與人人可念大學的台灣人民,仍舊擺脫不了按黨意投票行為看,或是對台式民主與公民教育成果的另類嘲諷。

說修憲產生不了「有限政府」,近期例子略舉一二。且看政府政務官、事務官幾無責任政治可言,乃至於立院總預算案逕付二讀風波,凸顯完全執政的政府,權力完全不受限制。

現任外交部長已斷六個邦交國,以前一有斷交,在野民進黨就要求辭職下台,現在綠營外長被質詢斷交責任,反毫無愧色大耍嘴皮。

政府高層搭行政專機宣講公投,立委要求國防部提供資料時,常務次長竟提示長官:「不用答!有政治目的!」專機申請使用,立委監督天經地義,很好奇這位次長表現,是該被稱讚深諳為官之道,還是藐視國會

至於政府總預算逕付二讀,或許有千百個理由,但國會擁有的預算審查權,是西方民主政治起源,擴大監督都來不及了,執政黨立委卻便宜行事。最後雖「讓步」,是因制衡力量讓他們忌憚?還是前總統呂秀蓮批判「所有獨裁者都是人民寵出來的」,值得細細品味。

在制衡的憲治觀點,與政府權力內部無制衡下,外界大多忽略現在的憲政危機,其實也是人民坐視的結果。這可分兩部分:民間社會力與在野黨。

民間社團無獨立自治精神,早不是新聞;猶記過去常批憲法不合時宜、國民黨作風威權學者,如今竟沉默不語,哀哉。

面對此一憲政困境,在野黨本責無旁貸負起監督責任;只是批評既軟弱無力,又常犯錯誤讓執政者見縫插針致軟弱無力。這其實是很奇怪的,畢竟憲法並沒有政黨專章規範權力義務;只是實務上,前人既修出超級總統制,只能向外尋求制衡。

在台灣仰望權威的文化基因影響下,幾乎多數制度安排指向放任政府權力施展;當務之急,恐怕是要有意識的注意文化無形影響,規畫符合健全憲治精神的制度。













歲末聚會 莫忘長輩


2021-12-26 00:00  聯合報 /   劉愛玲/家管(台中市)
長照關懷志工陪伴獨居長者就醫服務。 圖/北市衛生局提供


自從做居家服務開始,才真正體認到獨居長者的生活。最近有幸服務到住家附近一位獨居長者,這位退休老師因不良於行,之前還可騎電動輪椅採買餐食與日常用品;但家中沒有無障礙設施,某次跌倒後,鄰居只得通過里長聯絡其么子回來協助。雖然主要照顧者是么子,但每每都是來去匆匆,說不到幾句話。

初始筆者服務時,長者似乎戒心很重(之前看護皆不歡而散),第三次服務,逐漸敞開心房,跟我無話不談。當她得知我母親早逝時,主動要我做她女兒;每每下班前,還要跟我來個「愛的抱抱」才捨得讓我離開!

平安夜,問她耶誕節最大願望,她說:「雖然兒子每天都可以看到,但還是很想孫子!」下班時,她又念道:「小兒子雖然很孝順,但是我一個人住,晚上很怕呢!」我拍拍她說:「有電視給您做伴也好啊!」她說「電視不會跟我講話啊!」

耶誕節、元旦開國紀念日適逢周末,很多年輕人皆會早早計畫一些活動和聚會,但願做孫輩的你(妳)們,別忘了老家還有阿公或阿嬤等著你們回家,有空與長輩們聚聚,報個平安,幫忙實現她(他)們的願望吧;因為,現在的他們就是未來的我們!


王健壯/到處都看到不自由民主的跡象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健壯/到處都看到不自由民主的跡象
◆  朱宗慶/每一次再演都是一次再創作
◆  薛承泰/新冠肺炎何時了 病毒知多少?
◆  王正方/恐怖的「附帶損傷」
◆  方祖涵/柯瑞,史上最偉大的射手
◆  蘇蘅/公投過後 民主苦境才開始
◆  楊渡/在蔣介石手掌心旋轉的轉型正義







王健壯/到處都看到不自由民主的跡象


2021-12-26 00:00  聯合報 /   王健壯(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蔡英文總統14日南下新竹與林智堅、柯建銘同框,有關竹竹併,蔡總統說要審慎嚴謹的討論,讓政策在形成的過程中可以更完整。記者王駿杰/攝影



台灣是由威權轉型年輕民主國家,年輕民主國家因為欠缺深厚憲政文化底蘊,統治者經常會恣意跨越規範自由民主的護欄,其結果便是不自由民主跡象治理過程隨處可見

不自由民主自由民主螺旋下滑結果。一個國家即使有完備的民主選舉程序,但如果民選的國家領導人權力不受憲法節制,民選的國會罔顧少數民意而變成多數專制,非民選的司法權被國王人馬把持,第四權媒體也迎合統治者意志,這個國家雖有民主其形卻無自由之實,在政治學者定義中,就是不自由民主國家軟性威權國家

台灣民主這幾年備受國外媒體與智庫肯定,「經濟學人」的民主指數調查,去年更把台灣列為完全民主國家,排名甚至超過老牌民主的美國。但有民主其形卻無自由之實的台灣民主,只可遠觀不能近看;遠觀的台灣民主,例如象徵公眾參與的選舉表現,當然應被高度評價,但近看的台灣民主,例如實踐間接民主的國會議事運作,因為長期受制執政黨多數專制,顯然有嚴重瑕疵民主表現

統治者如果因為受到外國肯定,而對台灣民主沾沾自喜,那是自欺欺人,就像中國政府全過程人民民主自我催眠一樣;被統治者若對有瑕疵的民主不聞不問,甚至站在統治者一邊,不容他人批評台灣民主,猶如溫水青蛙,遲早會嘗到自由民主退化到不自由民主所帶來的苦果。

台灣這幾年的不自由民主例證罄竹難書。以國會為例,馬英九執政時,國民黨雖是多數黨,但國會表現卻可用民主失能來形容;蔡英文執政至今,掌控絕對多數的民進黨,卻讓多數專制變成了議事運作常態,任何一項法案或政策,都是民進黨說了算,少數黨即使被迫以肢體抗爭,結果卻改變不了任何一項法案或政策。民進黨在國會保持完勝紀錄,在全世界國會史上都屬罕見,只有像匈牙利土耳其那些不自由民主國家差堪比擬

再以竹竹併為例行政區重劃涉及國土規劃,也攸關財政劃分,事前必須要作整體政策評估,絕非任何人可恣意妄為。但民進黨為了「傑利蠑螈效應,卻由蔡英文下令,指使國會限期通過改制相關法律修正;但先修法再作政策評估,先射箭再畫靶的錯誤決策程序總統如臂使指掌控國會,則是不自由民主典型病症

行政權恣意妄為,以及立法權多數專制,都證明台灣政治已逐漸走向不自由民主,司法權棄守依法治理最後防線,更加速了不自由民主滑坡效應。例如,向心夫婦被指控涉及的間諜案,影響民國 109 年(二○二○年)總統大選,但檢方經過兩年偵查,卻以查無實據作出不起訴處分。檢察官大張旗鼓立案偵辦,最後卻沒抓到匪諜,而當事人已被禁止出境兩年,這是司法侵犯人身自由的鐵證。但檢察官接著又以洗錢另案偵辦向心夫婦,出境禁令也未取消,好像非把他們繩之以法送進大牢不可,司法如此輕忽人身自由,當然也是不自由民主的另一例證。

台灣的民主與中國相比,一個高高在天,一個低低在地,但是高高在天的民主會因民主護欄崩塌例如總統權力不受憲法節制國會議事習於多數專制司法迎合政治正確,因而出現自由民主退化後果,老牌民主的美國都出現不自由民主的跡象,年輕民主的台灣何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