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0807/web/◆ 聯合報社論/搶錢,哭窮,超徵:賴政府的失控景象
◆ 聯合報黑白集/陸委會,你的名字叫封殺
◆ 經濟日報社論/老屋延壽治標 老屋重建才治本
經濟日報社論/老屋延壽治標 老屋重建才治本
2025-02-13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內政部6日宣布推動「老屋延壽計畫(草案)」,希望透過補助與改善措施,延長老舊建物的使用年限。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杜建重攝影
台灣今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住宅占比達55.7%,面臨人屋雙老的困境。內政部因而於2月6日宣布今年度將辦理「老屋延壽計畫(草案)」。內政部預計針對30年以上4~6樓且初評安全的集合住宅,補助其室內外空間整建維護的經費。不過,老屋延壽計畫只能治標,內政部最終必須處理老屋重建的治本問題。
針對老屋重建,內政部曾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制定「都市更新條例」,之後於民國一O六年(2017年)制定「危老重建條例」。不過,這兩項政策的執行績效不佳。截至目前為止,危老重建案件不到4,000件,而都更案件少於1,200件,顯示老屋重建步履蹣跚。以台北市為例,民國一O七年至一一二年(2018至2023年)間,以每年平均核發住宅拆照數計算,若要重建目前屋齡30年以上的住宅,至少得花380年。
由於老屋重建政策績效不彰,故內政部擬以老屋延壽計畫彌補。雖然內政部立意良善,但此計畫面臨的阻力,恐不少於老屋重建。老屋延壽計畫是否奏效,取決於老屋住戶預期延壽後的好處,是否能超過延壽所導致直接及間接成本的加總。目前老屋重建大多由建商擔任實施者,故住戶不需自行掏腰包;反觀由於合乎老屋延壽計畫補助資格者眾,但內政部預算有限,故只能對住戶小額補貼。因此,如何分攤直接成本扣除補貼後的差額,形成住戶協商過程的難題。由於各住戶皆希望老屋延壽方案優先維護整建自家房屋,但卻不願付擔超過平均分攤的金額,往往難以達成共識。
至於間接的機會成本,則為老屋延壽後,住戶須放棄短期內去執行老屋重建的選擇權。若住戶有重建老屋意圖,則會傾向反對老屋延壽。此外,若老屋延壽計畫規模較大,則未擁有非自住房的住戶,可能會因施工期間需要到外租屋,因而採取反對立場。
上述住戶必須放棄的選擇權價值,會隨著住宅屋齡的增加而增加,故老屋延壽方案僅對低屋齡的建築物具吸引力。因此,此方案只是解決這類老屋的「治標方案」。不過,根據目前內政部執行其他相關方案的績效來看,未來參與老屋延壽計畫的住戶恐不多,故內政部不宜偏廢老屋重建的政策;從民國一O八年(2019年)起,內政部開始執行「私有建築物耐震弱層補強方案」,並提供最高450萬元的補助。然而,截至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9月26日為止,只核定166件補助案,且僅20件完工。
民眾參與老屋重建的誘因,取決於政府獎勵制度的強度。目前不管是都更或危老重建,民眾面對的大多數是透過建商為實施者的合作性賽局。在此合作過程中,建商付出營建成本,而老屋所有人付出老屋房地產的價值,以換取新屋的房地產價值。因此,建商及整體老屋所有人,必須談判新屋總產權分配到建商,以及到各別住戶的比例。
過去案例顯示,一樓住戶因每坪房價高於其他樓層,以及頂樓住宅因自行加蓋,故兩者會要求分配較其他樓層更多的坪數。建商則會考量建物完工後,分配到的空間是否有利可圖。因此,容積獎勵愈高、每坪市價愈高,以及每坪含規劃、人工及建材的總成本愈低,則建商參與誘因愈強。由於全台各地的容積獎勵及每坪興建總成本差異不大,故老屋重建絕大多數出現在六都每坪市價較高的地方。
目前屋齡30年以上的住宅,其興建時間為921大地震發生前,故抗震能力顯著低於較新的建物。因此,為規避大地震的風險,老屋重建顯然優於老屋延壽。然而,在目前房價有下行趨勢,但人力、建材成本有上行趨勢的情況下,內政部宜思索一個和房價及建築成本可以連動的容積獎勵政策,以鼓勵民眾參與老屋重建。
聯合報黑白集/陸委會,你的名字叫封殺
2025-02-13 00:3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陸委會再度拒絕上海市文旅局副局長金雷等人來台北參加燈節閉幕,陸委會12日重申,兩岸旅遊仍宜經由觀光「小兩會」討論後再進行後續安排,並強調地方政府應配合中央透過小兩會溝通的政策。(本報系資料照)
北市府申請上海兩個「賞燈團」來台參加台北燈節,兩團都遭陸委會封殺。北市府不死心,為感謝上海參與燈區布展,再度申請以上海文旅局副局長金雷等十一人的第三團來台。沒想到,又遭陸委會三度封殺,理由是來台須先循「小兩會」協商。
嘴巴喊著要交流,手上卻怎麼都不放行,這是民進黨一貫的兩手策略。元宵花燈交流不過是民俗活動,賴政府卻死命地擋,也夠難看了。此外,大陸文旅部宣布恢復福建和上海居民來台團體旅遊,台灣旅遊業者拍手叫好;但閩滬「踩線團」申請來台,同樣遭陸委會否決。陸委會,如果只會一路封殺,這個機構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賴清德上台時,曾宣示兩岸間要以「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但落到現實行政,卻是一路封封封、擋擋擋。這種態度,有任何想要和平交流對話的意願嗎?何況,旅遊交流不僅能活絡萎縮中的國旅,更有助於兩岸人民彼此瞭解,從而降低兩岸的政治敵意。但是,賴政府卻拿出威權老大姿態,不斷封殺交流機會,不覺得矮化台灣的民主形象嗎?
國台辦日前罕見鬆口,稱不反對兩岸「小兩會」(台旅會、海旅會)先行溝通,算是釋出善意。但陸委會仍悍然封殺上海賞燈團來台,真是天威難測。陸委會,你的名字叫封殺,你到底意欲何為?
聯合報社論/搶錢,哭窮,超徵:賴政府的失控景象
2025-02-13 00: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NCC宣布,為回應最新民意,將針對自用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輸入核准審查費通盤檢討。記者林澔一/攝影
國家通傳會(NCC)近日對民眾自海外購入智慧藍芽3C等產品一律加收七五○元「審查費」,引發滔天民怨後,NCC宣布暫緩,將重新檢討收取辦法。正當賴政府為總預算遭刪四處「哭窮」之際,NCC這種低級的「搶錢」作風,完全暴露了官僚主義的顢頇無能。與此同時,財政部公布去年稅收「超徵」五,二八三億元,創下歷年新高;國人的賦稅負擔率也創下廿六年來新高,達到十四.八%。
民眾的賦稅負擔不斷升高,政府卻連年享受鉅額超徵,不知應設法減輕人民的稅負。網路時代帶來海外網購便利,NCC官員卻想方設法阻擋,以「審查成本」為由設法從中漁利。這是在設置行政障礙以圖利代理商,或是想要為過度超徵的國庫再貢獻更多收入?台灣稅收已連續四年超徵,金額越來越龐大,民進黨官員從未用心設想要如何改革稅負幫民眾減輕負擔,卻利用超徵盡情享受揮霍預算的快慰,還藉口行政審查來剋扣百姓。請問:民進黨失去「造福人民」的能力了嗎?
財政超徵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意味著國家經濟較預期繁榮。但當年年稅收都超徵,即不得不讓人懷疑:政府是否故意低編稅入以求易於達標,或虛構繁榮假象?近幾年,政府偶以「普發現金」方式還稅於民,向人民示好;但賴政府上台後,悍然拒絕此一作法。更惡劣的是,卓內閣近期不斷表演各種「哭窮」絕技,彷彿政府已無法正常運作。如今,面對五千多億元財政超徵,政府官員都可破涕為笑了吧?
不可否認,在野立委對某些預算採取「統刪」的方式,確實顯得粗糙。但細究其原由,正是因為近年政府預算的編列和運用都過度浮濫,到了無法窮究的地步,只好以統刪凸顯預算項目的不合理。事實上,比起川普政府授權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短短時間便砍掉「美國國際開發總署」、「首席多元化官員執行委員會」等單位,強令兩千多名員工休假,那才叫大刀闊斧。相形之下,我國在野黨刪減政府總預算,充其量只能算「客氣的監督」罷了!
執政者對自己的財政支出若缺乏「自律」,任由各部門浪費、自肥或豢養側翼及圖利他人,那就只能依靠在野監督的「他律」予以糾正。賴政府一邊坐收五千多億的超徵,一邊哭窮,已到了荒誕的地步。
以最近高雄的分屍案為例,警方拘泥規定,連嫌犯圖像都遲遲才公布,讓民眾無法協助提供線索。屍塊的搜尋,則採取低階的人工打撈,那些預算千百億的科技部會無法協助提供更有效的科技工具蒐尋,甚至無法從帳戶源頭追尋相關財殺動機,顯得徒勞無功。更可笑的是,竟有綠媒指控因在野黨刪減預算,導致凶嫌張介宗住處的化糞池無法開挖蒐證。事實是,其住家穢物是由管線直送汙水廠,根本沒有化糞池。綠媒能編造出如此離奇的謊言,實讓人瞠目結舌。
NCC藉口「審查費」搶錢,各部門配合演出形形色色的哭窮戲碼,到頭來,人們卻發現政府稅收有五千多億元的創紀錄超徵。這種種景象,除反映賴政府光怪陸離的失控,也讓民眾倒盡胃口。NCC搶錢是政府行政權的濫用和擾民,各部門的哭窮是配合執政黨「大罷免」演出的鬥爭戲碼,毫無格調及正當性;至於財政的創紀錄超徵則是反射民進黨政府的貪婪自肥,卻無心造福百姓。
別忘了,近年台電、中油都因錯誤的政策虧損累累。包括卅年未調整票價的台鐵、廿九年未調的北捷、十七年未調的高鐵,它們的鵝毛都被誰拔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