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台美貿易倡議趕進度 打開國際通路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習否認攻台時間表,獨上加獨安心了?
◆  聯合報黑白集/好康、柯贏與美德的真相
◆  經濟日報社論/台美貿易倡議趕進度 打開國際通路







經濟日報社論/台美貿易倡議趕進度 打開國際通路


2023-11-26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拜登等14個IPEF會員國領導人16日在APEC峰會場邊舉行會議。路透


美國在APEC峰會期間宣布「印太架構協議」(IPEF)已經有重大進展,目前已經完成了供應鏈、反貪腐和氣候轉型的協商,美國希望未來儘快完成貿易有關的協商,達成 IPEF 的整體內容。相較之下,我國與美國協商中的「21世紀台美貿易倡議」,在6月初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後,就一直沒有實質進展,現在看到 IPEF 已經有顯著成果,我們政府應該要加緊腳步,儘速完成台美貿易倡議的全部內容。

過去幾年,中國大陸快速擴張亞太地區政經影響力,而美國又退出 CPTPP,為了圍堵中國經貿勢力過於擴張,美國在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5月推動 IPEF,共有13個國家加入。一方面可以增加美國在這些區域的影響力,一方面也可以圍堵中國大陸勢力的擴張。台灣位處於東亞經濟地理中心,與國際上的貿易往來密切,當然不應該被忽視。但是,受到中國大陸的影響,台灣不但無法加入 CPTPP 與 RCEP,也不容易與其他個別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議(FTA)。

為了協助台灣避免被排除在國際經貿環境之外,美國決定單獨與台灣討論增加彼此的經貿關係,於是在去年6月,啟動與台灣洽商「21世紀台美貿易倡議」。由於現階段美國沒有意願與其他國家洽簽任何形式的 FTA,因此與台灣洽談的貿易倡議,基本上就是一種架構協議,主要討論國內開放、法規修改等,並不包括各種商品降稅的問題。也就是說,不論是 IPEF 或是台美貿易倡議基本都沒有討論任何商品降稅內容

同時,由於台灣經濟開放的程度遠高於 IPEF 中的大多數國家,因此美國在推動台美貿易倡議時,其內容就比 IPEF 多很多,包括貿易便捷化等12項議題。也就是說,台美貿易倡議是一個比 IPEF 標準更高的貿易協議。由於項目較多,協商過程自然會比較困難;但只要台灣與美國能夠完成協商,顯示開放的決心,未來我們要加入 IPEF,或是與其他國家個別簽署時,會變得比較容易。

但是當協議內容牽涉內容愈多,協商的過程就會愈為困難。現在我們看到美國宣布 IPEF 的協商已有進展,我們想要問的是,13成員國的 IPEF 都快要完成協商,台美貿易倡議為什麼沒有實質進展?雖然,我們主事的官員樂觀認為現階段 IPEF 不會實質影響台灣,但是我們質疑的是,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什麼我們想要積極的加入 IPEF?或者是說,IPEF 與台美貿易倡議內容都比較像是架構性的東西,而不是討論實質降稅問題,所以是否參加 IPEF 對台灣的影響不大?

我們要特別提醒:第一,雖然台美貿易倡議主要與一些自由化的規定有關,而沒有實質降稅的內容,但是這些自由化的規定如果可以順利完成,也可以減少許多貿易上的障礙,對於會員國之間的貿易也會有相當程度的幫助,台灣仍然應該積極爭取,不論是與美國的關係,或是加入 IPEF,都很重要。第二,國際貿易一直是帶動台灣經濟成長引擎實質降稅對於台灣的出口會有更直接幫助。所以台灣仍然應該爭取與美國或日本等國洽簽 FTA,或是積極申請加入 CPTPP 或是 RCEP,擴大台灣的出口。

最後,雖然 IPEF 是美國在主導,但是台灣能否加入,不但需要美國同意,也必須經過其他12個會員國的同意,而其中自然難以避免中國因素的再度出現。我們認為即使是美國,也必須考慮中國大陸可能的反應,否則美國就不需要把台灣排除在 IPEF 外面。如何改善兩岸關係,讓我們在參與國際組織上,少受干擾,也是政府責無旁貸









聯合報黑白集/好康柯贏美德的真相


2023-11-26 00:5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正式組成「侯康配」。 記者潘俊宏/攝影


藍白綠侯康配、柯盈配和賴蕭配成形,三位副手人選被端上檯面。藍白各取「好康」和「柯贏」諧音,求其順口易記好兆頭;綠營也有網民重組賴蕭名字喊出「美德」口號,喧賓奪主無妨,選票入匭最重要。不過,選民對各陣營副手人選互補想望政治真實之間,恐怕仍有差距。

藍白合破局,三娘教子有成柯媽卻被一千五百萬元的總統參選保證金嚇傻結巴。如今新光大公主入列,柯媽可以放心了。不過,大公主穿名服提名包質詢貧富差距的經典鏡頭,許多人印象深刻;柯盈互補,選票還是要柯P自己拚。

侯友宜苦等到最後,才仁至義盡公布侯康配。藍營欣喜戰鬥藍歸隊,本土藍攜手戰鬥藍走自己的路,但怎麼吸引年輕選票依舊頭痛。不過,前年趙少康集結戰鬥藍展現跨世代能量,接著就看侯康配如何分進合擊,搶攻中間票了。

綠營學者也臚列賴蕭配十大互補優勢,從性別、專業、派系到身世,儼然天作。然而,最補的恐怕還是「獨上加獨」。雖然蕭美琴有助於抵擋「疑賴論」,但兩人的「共同價值相加相乘,還要選民信賴習近平的不攻台承諾嗎?

說穿了,打選戰找副手就是為了搶票或固票;至於是否有利未來國政運作,這想望與真實之間差距,就不能只看各陣營的表相宣傳了。












聯合報社論/習否認攻台時間表,獨上加獨安心了?


2023-11-26 00:5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11月15日的拜習會中,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否認2027年或2035年有對台動武的計畫,仍重申和平統一,可是也不排除使用武力。右為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十五日在舊金山舉行拜習高峰會,談到台灣問題時,習近平否認外傳民國一一六年或一二四年(二○二七年)或(二○三五年)對台動武計畫,仍重申和平統一,可是也不排除使用武力;拜登除了強調台海安全與穩定之外,還要求習近平尊重台灣即將舉行總統選舉

對美國來說,這次高峰會最大的成就是恢復軍事溝通機制,包括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開展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事實上,拜登啟程赴舊金山前,被問及如何衡量拜習會是否成功時就表示,目標是恢復美中正常對話溝通,在危機發生時可以拿起電話就打通,確保軍方接觸暢通無虞。換言之,中美兩國都認識到,除了對抗,還必須有溝通與合作,因此雙方排除萬難舉行這場高峰會,並至少確認了未來有事就可熱線溝通

不過,美中築護欄拜習會效應卻波及台灣的總統選舉。台灣這次大選,始終籠罩在台海戰爭陰影之下。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大陸已經點名批判;賴的副手蕭美琴也早被列為「台獨頑固分子」,中共批評賴蕭配是「獨上加獨」。台灣民眾擔心,一旦賴蕭配勝選,大陸將對台動武。

事實上,這也是反對陣營一致攻擊的焦點,無論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票投民進黨,全民上戰場」,或是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宣稱的「二○二四選舉面臨戰爭危機,選錯人台灣就毀了」,都在強調明年大選是和平與戰爭選擇

可是習近平否認外傳對台動武時間表,這讓賴清德陣營亦喜亦憂。喜的是,藍白兩黨不能再將選舉與戰爭連結;賴清德說,習近平直接打臉國民黨,否認武力攻台計畫揭穿藍營所說「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二○二四年大選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等謊言。但賴營喜中有憂,從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以來民進黨一向慣用的「抗中保台策略因此失靈,團結綠營最重要的「外患」因素就此消失,綠營不再能操弄反中牌與抹紅牌,也難以指責島內代理人裡應外合

既然習近平說沒有攻台時間表,賴清德改口要大家信賴習近平,並且更用力宣傳賴當總統,戰爭風險最低;蕭美琴也說,希望習近平的論述真心誠意的,期待兩岸對話,戰爭不是選項。不過,真實世界裡,台海戰爭的陰影並沒有消失。美中雖然恢復軍事溝通機制,但僅止於擦槍走火的意外,而習近平也沒有承諾對台獨放棄武力。習近平自揭沒有攻台時間表,是要美國「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反而賴營宣稱未來在賴清德任內都不太可能發生戰爭了,才是欺騙社會大眾,因為戰爭風險依然存在,而且與美中對賴清德的擔憂是分不開的。

拜習會,大陸就向美國表達對台灣大選台獨冒進變局的憂心,並表明任何問題都可以談,但是美國必須要對一中政策進一步表態。這就是我們看到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日前來台,公開表示美國不支持台獨,而拜習會白宮也強調不支持台獨的原因。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又在拜習會表示,拜登非常清楚地對習近平表達維護台海和平的決心,並警告北京不要介入台灣選舉,應尊重勝選者,並準備和勝選的一方合作。

美國或大陸都試圖介選,但都只能被動接受台灣的民主選舉結果。身為選舉主角的台灣選民,我們應該要有自己的判斷,做出選擇,避開仍然籠罩台海的戰爭風險




名家縱論/不能讓媒體成為無聲的森林\星期透視/婦女安全政策 成大選邊緣議題?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柯泡沫化是藍白未合之得?
◆  忽略陸配 白難拉攏新住民
◆  大屋頂下/用哪一隻手拿燒餅?(下) 藍白破局尚非最壞結局
◆  大巨蛋延宕 柯P欠國人一個道歉
◆  星期透視/婦女安全政策 成大選邊緣議題?
◆  名家縱論/不能讓媒體成為無聲的森林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不能讓媒體成為無聲的森林


2023-11-26 01:28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台灣第二大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中嘉數位上層管理公司股東異動,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確認三立集團成為中嘉股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媒體身為第四權,維護社會價值,對不公不義提出批判影響人們對政治體制執政者和關鍵議題看法

近年來,局勢翻轉。曾是扳倒威權政治,民主化推手的媒體,不但不能監督政府,反而攀附政治和財團,更成為當權者的俘虜。

歐盟最近發生大事,剛舉行完大選的波蘭,執政的「法律與正義黨」(PiS)雖然勝選,卻因執政八年一直試圖控制司法和媒體,導致民主嚴重倒退。

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PiS 首度執政就忙著修法,把忠於執政黨的人馬換進公共媒體 TVP,成宣傳工具。不僅如此,PiS也利用各部會和國營事業的廣告預算懲罰或獎賞媒體。類似台灣 NCC 的國家廣電委員會 KRRiT 利用核發執照權力威脅獨立媒體,更對報導令政府不安媒體裁罰

國際新聞協會發現,波蘭許多私營媒體無法得到政府廣告經費,因為 PiS 已把這些經費當作武器,對友善媒體大搞利益輸送。政府控制的石油公司也成立一家大型多媒體公司,收購地方報和網站,可觸達全波蘭三千八百萬人口半數網民

原本應客觀報導真相新聞媒體失去是非對錯價值判斷守護正義守護道德警戒犬變成俯首帖耳哈巴狗加劇民主政治退化

再看台灣,首先是 NCC 視而不見三立電視違反「有線電視業者不得直接或間接經營控制新聞頻道」規定,三立入股系統台「中嘉數位」,完全踩到紅線。但 NCC 約談三立高層後,竟以「限期改善輕描淡寫帶過,既無視法律規定,也不在意政府公權力被踐踏。是否有執政者在幕後操控的身影?

再來就是政府四件反詐標案四,八一七萬元,民視獨拿四,五三二萬元,比率高達九成四,這樣的媒體會咬餵牠的手嗎?大筆預算文宣經費收買網紅,到處是斑斑斧鑿痕跡

無論是對三立入主中嘉的默許,或民視、三立獨獲政府廣告經費的青睞,就和波蘭執政的 PiS 管控媒體如出一轍。對比當時百般刁難中天,強行關台下架的理由,簡直不可思議。

TVP 倒是有記者挺身而出,在上級指示他用無人機追跟一位異議者後,考瓦留斯基決定辭職,並把 TVP 淪為政府傳聲筒惡行公開,讓歐盟知道執政者控制公共媒體內幕歐盟展開調查

歐盟負責價值觀和透明度法規的副主席姚羅娃指出,過去幾年媒體面臨各種形式的壓力,記者工作也受到極多干擾,認為應該在歐盟層級提出共同保障措施,決定制定「歐洲媒體自由法」,提出保障歐盟媒體的新規則。其中公共媒體獨立性透明政府廣告保護編輯獨立性都是重中之重

波蘭因執政黨濫權,新聞自由大幅降評,從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的第十八名跌至第五十七名。歐盟認為政治干預媒體,特別是有國家從監理、財務、立法和多方施壓,嚴重威脅媒體自由和多元

台灣媒體政治行之有年,媒體依附政治變成深層文化,多數媒體不是被消音,就是變喉舌,甚至站在新聞自由的對立面。新聞自由向來長路漫漫,在這次關鍵選舉,我們是不是能看到媒體真正為選民發聲,而不是只為執政利益服務呢?

當媒體成了沒有聲音的寂靜森林自由和公義從樹上墜落,卻無人知曉,那真是比悲傷還悲傷故事。 











星期透視/婦女安全政策 成大選邊緣議題?


2023-11-26 02:25  聯合報/ 王如玄(作者為雍展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婦女人身安全法律,應與時俱進修正。示意圖/ingimage


政黨對立、社會分裂,不見政策討論,只有加碼撒幣,幾乎是台灣選舉的唯一樣態,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總統大選也是如此。當謾罵、歧視等言論充斥媒體版面,政策交鋒聲音從此消失。

促成婦女政策法案過程中,婦女人身安全最為血淚心痛。家庭暴力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性騷擾防治法、跟蹤騷擾防制法等,皆是由民間歷經數年的研究、倡議、遊說與溝通,在台灣多數由男性主導權力黨政及立法機關夾縫中開拓出婦女權益保障之路。然而,卅年後橫亙在社會眼前婦女人身安全仍有未竟之事。

國際性別暴力視為性別不平等原因及結果,是推動性別平等重中之重,它不僅創傷女性身體及心理,更影響女性參與公共生活與發展個人潛能意願及能力

台灣雖已有相關法律,但性別暴力因應與回應跨行政體系尤其著重橫向整合社會工程。在比照美、加、英等提出「性別暴力防治行動國家計畫」同時,千萬不要東拼西湊應付了事,要有本土實證資料及研究,以及實質評估績效指標

在婦女人身安全法律,應與時俱進修正家庭暴力防治法廿一日修正三讀,但仍未能具體回應實務上對於有多項家暴紀錄,即所謂「連續加害人」的處遇機制

英國實施「家庭暴力資訊揭露方案」,包含「問的權利」與「知的權利」二種途徑。前者指親密伴侶可向警察機關提出請求查閱對方的紀錄;經當面會談及危險評估後,警察會將申請案件送至跨機構的平台討論並決定是否向申請人揭露對方的家暴資訊。後者係指當警察間接得知具有連續家暴的行為人,其目前的親密伴侶可能處於高度或中度危險情境中,警察機關基於預防傷害保護被害人的目的,可主動將相關資訊提報到前揭平台討論是否通知其親密伴侶。執行過程中有限制與規範,必須審慎討論個人隱私公共安全需求目的資訊揭露是預防未來犯罪被害發生所必須採取的合法、必須與符合比例原則等。

性侵害犯罪部分,民間倡議多年修正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章,將「only yes means yes」入法;制定揭弊者保護法,納入揭發性侵害犯罪者之保護;性侵害犯罪被害人保護令的核發執行值得關注外,近年發生不少性侵害慣犯或改名後繼續犯案事件,再引起是否引進「美國梅根法案」、公布性侵害犯罪資訊討論。被告人權被害者人權如何取得平衡,是國家重要政策及選擇。尤其在性侵害案件中類此抉擇,更引發法界重大辯論,不只台灣,在先進國家皆然。

梅根法案並非懲罰性法案。台灣在白玫瑰運動後曾廣泛討論,現行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雖有加害人登記報到查訪及查閱辦法,但僅限於學校、幼兒園、兒少教育基金會、社會福利機構、醫事機構、庇護工場等可申請查閱應徵者或志願服務人員有無加害人登記資料。惟隨性侵害犯罪新興樣態及科技日新月異,落實精進性侵害再犯風險評估、擴大以上查閱加害人範圍之前進,這也是未來台灣不能迴避的議題。

政黨理念競爭民主深化的第一步,婦女人身安全社會國家安全基石,不論哪位參選人必須以此為念。選民們應該擦亮眼,唯有提出婦女人身安全政策藍圖行動、能給婦女人身安全保障參選人,才是我們需要的被選舉人













大屋頂下/用哪一隻手拿燒餅?(下) 藍白破局尚非最壞結局


2023-11-26 00:00  聯合報/黃年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杜建重攝影


藍白破局。

此前,所有的民調顯示,藍白不合,三腳督,賴清德篤定當選。反之,藍白合,則不論侯柯配或柯侯配,皆具贏面。

柯文哲一向也持此見。他經常說:「藍白不合,誰都選不上。」「藍白不合,中華民國就完了。」

現在,柯文哲選擇了他自己說的「誰都選不上」、「中華民國就完了」。

昨日《大屋頂下》說,柯文哲自始即將藍白合視為他與侯友宜一對一的「釘孤枝」,他自始至終執念就是「沒有侯柯配選項」。

也就是,柯文哲非正不可。這場「藍白合」,遂被柯文哲操作成「柯侯鬥」。

柯文哲屢稱,「不是只要贏我柯文哲而已,也要贏得大選。」這句話的迴力鏢是:柯文哲也「不是只要贏過侯友宜而已,也要贏得大選」。要贏大選,就要藍白合。要藍白合,就要處理誰正誰副的問題。要決定誰正誰副,自然不能「全民調,輸的退選」;那是零和,不是藍白合。幾經周折,十一月十五日的《兩黨協商共識》,簽字達成了「全民調,決定誰正誰副」的協議。結果,柯文哲翻桌了。

「統計正負誤差範圍」,科學的說法就是「平手」,不分高下。

柯文哲將「統計正負誤差三%」指為「竟然要我們讓六%」,不但是將「平手」說成了「讓」,更幻化成了「讓正六%」的民粹印象

柯文哲的政治操作能力較強亦較具民粹魅力,因此他咬死要與侯友宜釘孤枝。但這畢竟是一場「藍白合」的工程,柯文哲把它搞成了「柯侯鬥」,整個事情變質走樣了。

藍白的體質架構基本差異。民眾黨是「一人黨」,覆雨翻雲全出自柯文哲一張嘴。但國民黨盤根錯節,公公婆婆,能夠接受「全民調,誰正誰副都可以」已屬不易,仁至義盡。然而,好不容易柯文哲簽了字,最後的答案仍然是「沒有侯柯配的選項」。

藍白已經破局。如今來談論這些折戟沉沙的「往事」已是無謂,但是,若試用憑弔視角來審視眼前正在發生的「歷史」,也是非常難得閱歷

柯文哲曾以「做一個可以改變台灣的人」自期屢發「要改變台灣政治文化」的豪語。但是,如今,藍白破局,柯文哲孤騎上路,他不但可能走上了他自己預言的「藍白不合,誰都選不上」之絕路,而且也一手造成了「藍白不合,中華民國就完了」的困局

柯文哲最核心的人格特質就是」,言行顛三倒四。而且,他的支持者不以為忤,肯定他的「」,視此為機巧靈活,他遂享有翻來覆去特權

可見,「」非僅是柯文哲個人的特質,也反映時潮。民眾對於藍綠建制、統獨爭議、民主虛無、正義解構、貪腐猖獗等現象深惡痛絕,因此就有「」的期待。支持柯文哲,因為「柯文哲就是」。

柯文哲將他的「」,提升到改變台灣政治文化」的高度。至於如何實現?依他原來構想,就是「藍白合勝選,建立聯合政府」。這樣的構想合乎邏輯的。

但是,他現在的選擇卻是:藍白合破局,聯合政府幻滅。

今天的柯文哲,說好聽是挺著胸膛躺下唐吉軻德,說不好聽是噎死自己蛇吞象

在藍白合中,柯文哲必須是正,他稱此為「最強的勝選團隊」,又說「為什麼要選一個比較難選的?」

但是,在幾乎所有的民調中,不論「侯柯配」或「柯侯配」均勝過「賴蕭配」,且「侯柯配」與「柯侯配」的優勢不相上下

柯文哲現在決定只能證明「藍白不合,誰都選不上」。但永遠不能證明侯柯配不能勝選

所謂「比較難選」,其實「柯侯配」有柯侯配的選法,「侯柯配」有侯柯配的選法。只要誰正誰副定了,「藍白合」定了,侯柯、柯侯都有勝選的機會。這也正是侯柯配與柯侯配的民調支持度如麻花一樣互在誤差範圍內的原因。

但是,柯文哲認為他非正不可。

以下,開個腦洞。如果依照十五日兩黨共識的「統計誤差」定出正副,如果柯文哲不是非正不可,如果藍白勝選出現了中華民國副總統柯文哲,如果建立了藍白聯合政府;那麼,可以想像,柯文哲將可望是解嚴後最有能量副總統、最有動能的小黨主席、最能呼風喚雨的關鍵少數、最能尾巴搖狗的風雲人物,當然也可以成為最能改變「台灣政治文化」的歷史明星

如此,柯文哲的兩大宏願皆可能實現:一、在義理上,改變台灣政治文化。二、在體制上,建立聯合內閣,改變憲政遠景。

但是,藍白破局,一切皆成南「」一夢。

昨日《大屋頂下》說,其實,正或副,對柯文哲來說,正總統是右手拿燒餅,副總統是左手拿燒餅。現在,他右手拿不到,左手可以拿卻不拿,還把燒餅奉送給賴清德享用。這樣的選擇,為他個人政治生命計為國家大局計,豈有此理?

柯文哲的,使他有今日成就。柯文哲的,也造成他今日結局。斯人也而有斯疾矣。本文認為,柯文哲政治生命至今最重要的「」,應在十五日簽約之時。順水推舟推車撞壁,只在是否信守此約。事後再變回「侯柯配不是選項」,則是他致命的一「」。簽約後毀約,不啻是政治自殺機關算盡,反而誤了卿卿的性命。

但是,藍白破局,尚不是最壞的結局。藍白分途競選,互爭「鐵達尼號頭等艙」,必生摩擦,則未來在立法院就不易組成「在野聯盟反對陣營,則不但「台灣政治文化不會改變,民進黨操持國家政治生態之惡化亦將變本加厲

然而,這還不是最壞的。選後,如果三黨不過半,民眾黨成關鍵少數。屆時,民眾黨就有了倒向民進黨而成為執政黨,或維持在野留守反對黨的兩種選擇。柯文哲若不甘忍受小黨淪為狗吠火車、走投無路的寂寞,就有可能演出如民國九十四年(二○○五年)宋楚瑜與陳水扁的「真誠」之會。如此,民眾黨即可成為執政黨,黃珊珊有望成為立法院副院長,黃國昌也可能出任法務部長,柯文哲的新使命將是「與民進黨共同執政下監督民進黨」,即可原原本本地照本實踐十五日的《兩黨協商共識》,只是以民進黨取代了國民黨。

如此這般,柯文哲才是真正改變了台灣政治文化」。

以上看來是幻想,但誰能確定到時候這是否柯文哲的「最後三十秒」?變變變,我非真我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泡沫化是藍白未合之得?


2023-11-26 02:28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授(新竹市)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杜建重攝影


受眾人期待的藍白合大戲,雖然高潮迭起,但漸轉至歹戲拖棚,最終以「出賣可能盟友」、「意圖羞辱國民黨」的爛尾戲收場,讓人慨嘆政治人物的缺乏大智慧。

柯文哲以語言直白,批評貪腐不堪、橫行霸道的民進黨政府往往一針見血,擁有以年輕人為主的大批柯粉,政治實力不容小覷,尤其在總統大選中三腳督情況下,一般認為藍白合則頗有勝算,否則必敗無疑。

柯正把握了這一點,以一人政黨,不僅與擁有十四席縣市長,逾卅席立委的國民黨玩起平起平坐大戲,而且風生水起,一度至少能取得假如勝選後的副總統大位,以及幾席重要部會首長,尤其是能見度高且較討好的監督部會,給予民眾黨成長的機會,讓人對其以小博大之工夫,驚嘆不已。

另一方面,藍白破局讓人再次領會柯文哲陰暗的一面:十一月十五日馬英九見證、眾人簽字的「六點聲明」,再加上柯的臨場發言與表現及稍後流淚哽咽,藍白合幾乎「鐵板釘釘」;未料事後演出大逆轉,尤其以顛覆基本學理的「民調誤差範圍」以及將「擱置」曲解為「剔除」等動作,柯家上下加戲激情演出,本來就親綠戰狼幕僚尾巴搖狗」,終至戳破對柯最有利的大局,並將柯的善變與視誠信如無物為人刻薄,「講科學」、「痛恨民進黨」原來是喊假真面目充分暴露在世人面前,柯「有小聰明而無大智慧又一次獲得驗證

此役國民黨為求勝選委曲求全,希望化不可能為可能,共同「下架民進黨」,無奈事與願違,只有自力更生。以國民黨在前兩次九合一地方選舉均大勝的實力,再加上在此次不分區立委提名中展現的改革力道讓人耳目一新,尤其侯趙韓鐵三角成形戰力大增,在對民進黨政府施政民怨已深,以及對其台獨意識形態導致台海兵凶戰危疑慮民眾渴望政黨輪替大環境下,未嘗沒有一搏機會。

回到藍白合,假如成局,不要說在選舉過程中柯會玩什麼花招,一旦勝選,柯以副總統身分善變與無誠信、刻薄無文、「會說不會做」的歪風,會隨其地位放大影響力。曾國藩在《原才》中說:「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領袖人選,關乎全民福祉至鉅,不可不慎。柯文哲的選擇,讓其個人及民眾黨泡沫化,未始不是此次藍白合破局之一得。













忽略陸配 白難拉攏新住民


2023-11-26 02:31  聯合報/ 李亞琪/服務業(台北市)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右五)公布民眾黨不分區名單前8名依序是台北市前副市長黃珊珊(右四)、前立委黃國昌(右三)、前總統陳水扁醫療小組發言人陳昭姿(右二)、戰國策傳播集團董事長吳春城(右一)、台灣新住民黨黨主席麥玉珍(左四)、民眾黨台北市黨部主委林國成(左三)、花蓮縣藥師公會林憶君(左二)、媒體人張啟楷(左一)。記者季相儒/攝影


藍白合破局,外界大多把原因歸咎於柯文哲的毀約及誠信破產,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再看民眾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真令人失望。排名第二的黃國昌原是小綠的時代力量,排第三的陳昭姿則是前總統陳水扁醫療小組發言人。被提名後陳昭姿在臉書表示,柯文哲親口承諾當選後會特赦陳水扁。要特赦一個法院認證的貪汙犯,就看選民有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總統參選人。

不分區排名第五的是越南籍新住民麥玉珍,現為台灣新住民黨主席。柯文哲把她排在安全名單內,不外乎想拉攏新住民選票。民眾黨原本提名陸配徐春鶯出任不分區立委,引發爭議,後來提名另一陸配李貞秀,排名第十五,不在安全名單內。

目前台灣陸配有卅六萬餘人港澳配偶兩萬多人越南籍配偶十一萬多。陸配人數遠超越南及其他外配,來自對岸的陸配和台灣同文同種,要論對兩岸的情感及對這塊土地的認同,陸配比其他外配有過之而無不及。

問起周遭新住民姊妹,竟然沒人知道台灣有一個新住民黨,當然更不知道黨主席是誰。柯文哲雖然過往有歧視新住民言論,這一次願意提名新住民,很好,只是沒有亮點,且忽略陸配,恐怕在總統票和政黨票上,新住民也不會輕易埋單。












大巨蛋延宕 柯P欠國人一個道歉


2023-11-26 02:26  聯合報/ 呂欽文/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兼任教授(台北市)
亞錦賽中華隊首戰在台北大巨蛋進行。 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大巨蛋上周末開箱,筆者親臨體驗。為大巨蛋爭議多次發過言的我,對場館空間並不陌生,更關心觀眾如何評價這顆歷經多年才浮出來的蛋。

測試賽中,除了聆賞一次又一次清脆的擊球聲響,筆者認真捕捉周遭民眾的反應,散場後也在餐廳側聽別人的評論。綜觀親耳聽聞與報章媒體資訊,有個簡單的結論:除了驚嘆場館宏峻偉大外,更多的是感嘆為何拖了這些年才開箱

看到柯文哲登記參選下任總統,筆者心裡有許多圈圈叉叉!不論是從專業的角度或是社會道德的角度,必須說幾句話。

當年高舉正義大旗,以打擊五大弊案為口號,吸引了眾人目光,為自己贏得了財團剋星政治英雄名號。眾人皆知,五大弊案打到後來沒有一案成立。

但不知是否為保住最後一塊立足點,大巨蛋被翻來覆去的檢視、開腸剖肚的找問題。最後竟不惜以行政命令,由市府判定停工。這一停停了五年,到後來連法院都看不下去,認為持續停工可能因空殼子受不住水浮力將倒致災變,而判定可陸續復工。

五年的時間沒有改變太多原來的設計,只是移動了幾個樓梯,改變了部分逃生距離,以及縮小室內面積約數十坪。這是停工五年成果嗎?

柯不了解專業也就算了,然而初期藉著市府內外專家學者的評鑑結果,以言之鑿鑿的安全理由,不是說拆蛋就是要削蛋,弄得風聲鶴唳;待了解不論拆蛋或削蛋後果嚴重,停工變成了僵持不下的下台階;而停工的理由,在專業界看來也是充滿爭議,是「」方說了算!等八年任期快結束了,為了「不負國人期待」,才又比中央建管部門更積極態度推動完工使用程序

這一連串的事跡,讓我們見識到了專業可以如何的被政治操弄;柯不知是明知還是故犯政治判斷錯誤,更讓人擔心他以後會不會再犯。

有為政治領袖當然比無為的好,但無為的又要比「胡為亂為為特殊目的而為」的好。如果柯有機會再上一層樓,該當記取大巨蛋的教訓,至少出發競選前,為大巨蛋的延宕,為大巨蛋作的政治判斷,該給國人一個道歉



魏國彥/減碳皆因災難 從來非自願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魏國彥/減碳皆因災難 從來非自願
◆  盛治仁/如何設計最適當誘因
◆  王正方/知識分子淪為娼妓?
◆  方祖涵/疫後難擋的匹克球風潮
◆  李清志/新宿舍運動
◆  楊志良/求生存,要革命
◆  林中斌/美國避戰中 兩岸將融冰







魏國彥/減碳皆因災難 從來非自願


2023-11-26 02:35  聯合報/ 魏國彥(作者為逢甲大學創能學院講座教授)
環境部10月12日公布「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對我國減碳是否有實效仍未可知。 報系資料照/記者劉學聖攝影


環境部十月十二日公布「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對於我國的減碳是否有實效還在未定之天;問題出在「自願」兩字,揆諸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歷史,每次減碳都是經濟衰頹痛苦不堪下的產物。

歷史上減碳最有成效的一年當屬民國一○九年(二○二○年)。那年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一月二十三日武漢封城,中國大陸的空運與陸路交通緊縮,經濟活動大幅下降,三個星期後,衛星監測資料顯示華北上空氮氧化物濃度大幅下降為原來的三分之一,原先每年冬末春初嚴重空氣汙染隱匿無蹤。同年各國相繼封控邊界,個別城市封城封街,經濟活動銳減,衛星監測數據顯示,英國空氣汙染情況相對於前一年下滑百分之六十,美國東北各州也下降百分之三十。隨著疫情蔓延增溫,「封城」、「停飛」、「停產三部曲造成全球景氣蕭條,經濟產出平均下降約五點八個百分點;但是,從減少空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來看,卻是立竿見影成效卓著,根據《全球碳預算》的權威統計,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相對於前一年減排將近十八億公噸二氧化碳,是史上減排最為「成功」的一年,減幅將近五個百分點

回顧人類的排碳歷史,民國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為四十九億公噸,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約三百七十億公噸,八十年間平均每年增加五億公噸(約相當於兩個台灣的淨排碳量)。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一年之間減排十八億兩千萬公噸,「成就」非凡!但是人類社會的回復力強勁,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立馬增加十八億六千萬公噸,換句話說,立即回到民國一八年(二○一九)的水平,甚而還增加四千萬公噸。這說明,全球經濟量體龐大,韌性十足,排碳量因新冠疫情的下挫幅度固然史上首見,其回彈的速度也是史上無雙。

所謂「經濟韌性」換個方式來看,根本就是人類排碳的「頑固性」,過去百年來的每次二氧化碳減排接皆起因於人類社會的大災難:民國八年(一九二九年)的經濟大衰退,連續三年,每年減排約五億公噸,民不聊生,路有凍死骨。下一次大衰退是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全球民生凋蔽。再來兩次發生於民國五十九年與六十九年(一九七○與一九八○年),與中東以阿戰爭造成的兩次能源危機有關。然後是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的蘇聯解體以及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中間有個民國八十六年(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卻有賴於中國的經濟起飛,帶動全球經濟,免除了全球經濟陣痛。

檢視碳排放量的起伏歷史,大約每十年有一次頓挫(只有千禧年民國八十九年(公元二千年)例外)。每次頓挫後的增長坡度不同,平均約每年增長百分之一,但以民國八十九年至九十八年(公元二○○○年至二○○九年)最為驚人,每年以百分之三的速度增長,主要拜中國經濟騰飛之賜。

數字不會騙人,歷史真相是殘酷的,減碳從來是人類災難孿生兄弟,民國一三九年(二○五○)淨零排放漫漫前程也許隱藏的是災難,而非福音。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剝復之間,兇險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