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經濟/施政過渡期 仍有突破困境妙方

.聯合報社論..地方首長施政豈可草率而為?
.聯合報黑白集.藍綠紅能否有共同利益
.經濟日報社論.施政過渡期 仍有突破困境妙方





經濟/施政過渡期 仍有突破困境妙方


2016-02-04 01:2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立法院新會期報到,新內閣也已上任,朝野兩黨共須同度近四個月的過渡期,在民進黨過半的新國會之下,國民黨的內閣究竟會面對多大的阻力,而且,一切政策若在百日之內無法落實執行,很可能在政權更迭時全部半途而廢,如何不讓這四個月不虛耗?兩大黨都有責任。
台灣所面對的現實環境無比緊急。景氣燈號連七藍、去年經濟成長率不保一,今年開年並未見到轉機;在出口持續衰退的衝擊下,大陸觀光客也傳出會縮減三分之一。凡此種種,都必須迅速提出因應對策及時加以扭轉,絕不是內閣可以觀望等待空轉。除了這些短期問題,台灣多年來正面對少子化加速惡化、人才流失造成青黃不接危機、公私投資不足削弱有效需求並損傷未來發展潛力、國際貿易處處受限市場空間被蠶食鯨吞等斲傷國脈的重大問題,若不及早謀求解決之道,恐怕會步上日本失落20年的覆轍。
目前國民黨舊政權已經在獲得「新民意」的默許之下,組成新內閣,而且揚棄「看守」的心態,要積極推動與新政權較無可能發生扞格的若干重大政策,持續努力。而民進黨也針對陸客可能大減的問題研擬促成東協旅客免簽等優惠,以彌補缺口。但兩者都未能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最大強度,使迫在眉睫的短期問題與傷及國脈的中長期問題都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的緩解。這不僅陷國家與全民於凶險之中,而且很可能辜負了最佳的行動時機。
若能靜下心來,深入觀察,便會認知現在直到520之間的國會,是十餘年來最理想的氛圍。過去八年,為了爭取政權再度輪替,民進黨似乎採取「焦土政策」,大事杯葛議事,使國民黨的重大政策多年陷入癱瘓。如今民進黨已掌握過半多數,又即將掌握政權,其角色全盤翻轉,每一項重大政策都會力促其成。身居少數的國民黨立委,面對慘敗檢討,對民進黨也可能高抬貴手,而使立院出現罕見的和諧局面。若不趁此時機將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議案順勢推行,豈非莫大的遺憾!
究竟那些法案最該在此關鍵時刻付諸實施?當前台灣最迫切需求的,莫過於急速擴張有效需求,彌補出口衰退造成的缺口,進而設法扭轉少子化、強化人才的培育及補充,以維繫長久的戰力。
有幾項對策正可以一舉兩得。其一是,效法日本與中國大陸的智慧,以積極而有效的手段提高出生率,如安倍晉三的三箭中將出生率提高到2與習近平將一胎化放寬為「兩孩」的手段,依循先進國家如法國行之有效的政策,以出生率自1.17提升為2做為目標,由政府帶動民間力量全力以赴。則在目標達成之前,國內相關產業都將深受其惠而業績大增,相關的軟硬體投資也都會受其激勵而有所增長。
其二是,國內目前資金氾濫卻無處可去,投資則低迷不振。政府因財政困窘固無力大事建設,但若能有效動員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此時正是大好時機。然而BOT機制近來由於民間及地方政府大事撻伐,將運用民間資金的主要管道封堵;政府必須以更大的決心與努力促其暢通,以幾個指標大案消除各界疑慮,則有效需求即能立竿見影地大為擴張。
其三是,人才中空的危機根源在於教育體制崩壞,而其關鍵則為僵化的教育管制使整個教育市場向下沉淪。如果從若干私立大學與技職學校下手,容許他們引入外國名校的教育方式與師資結構成為源頭活水,教育投資將立即活潑起來,嶄新的人才也會源源不絕投入社會。
最後,台灣在對岸刻意圍堵下苦無出路,若自一、二特區開始,打造足與新加坡分庭抗禮的自由港,在近悅遠來之下,立即可為國內挹注投資,帶動十餘年經濟成長,更自力打開許多出口突破圍堵,展現活力。
信手拈出這些策略,無一不是立即可行並且短長兼顧,是非不能也,不為也。新國會就位,若能立即宣示全力打拚共謀台灣全民福祉的決心,則循此以行,突破困境易如反掌。

聯合/藍綠紅能否有共同利益


2016-02-04 01:2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陸客中轉」日昨上路,足以用「旅客的一小步,兩岸的一大步」來形容。只不過,此一政策協商過程之曲折,以及有人擔心五二○新政府上台後是否將無以為繼,足見政治的作用力可能影響好事多磨。
台灣應爭取作為亞洲區域的轉運樞紐,此事無關意識形態,而是台灣的地理位置如同上天給予的禮物。早在李登輝執政時的「亞太營運中心」,即大力推廣過一幅以台灣為中心向周邊亞洲城市輻射發散出去的地圖,說明台灣的區位優勢。
回頭一看,台灣一蹉跎已二十年過去!當年的政策專業有此認知,但從李登輝的「兩國論」,陳水扁「積極管理」的鎖國政策,馬英九謹小慎微事事受掣肘,到後來中共對桃園做為陸客前往第三地轉機點之敏感顧慮,使得台灣一直錯失發展成為「亞太轉運中心」的契機。如今終於跨出小小的一步,未來的民進黨政府能否對兩岸協商有見識、有誠意,將水龍頭「開大」而不是「關上」?
觀光和運輸產業已成為台灣、乃至全球的經濟核心力量之一。國人往歐洲旅遊,現在為數不少會搭乘阿聯酋、卡達、土耳其航空這些以往並非特別知名的航班,就因中東國家近年全力推展作為亞歐中繼轉運點的功能。伊斯坦堡機場登機門多達五百號,半夜轉機的人潮洶湧彷如國際交易中心,即使轉機旅客僅僅停下腳步喝杯咖啡都是商機。這樣的榮景,桃園機場能否存「有為者亦若是」的夢想?
台灣的藍綠死結、綠紅死結,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但看看全球大趨勢,例如美國和古巴,伊朗和歐洲,都正在和解並尋求共同利益。民進黨、國民黨、共產黨口口聲聲「人民」優先,能否以此為基點也想想共同利益之可能?

聯合/地方首長施政豈可草率而為?


2016-02-04 01:2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北市長柯文哲就任年餘始終是媒體的焦點,近來又是助選,又是訪日,新聞不斷。然而,年前這段時間的交通大打結,則讓他的神話破功;有市民形容,柯P把首都打回廿多年前的「交通黑暗期」,有人抱怨交通號誌變了七次,還停在原地。市民塞車顯然已塞出了火氣,也顯示柯文哲靠著販賣脫口秀的演技,已到了臨界點。
無獨有偶,正值全球都在搶救、保護濕地之際,台南市卻傳出要刪減轄內「台江國家公園」面積,箭頭指向緊鄰四草國際級濕地的七公頃餘、一萬三千多棵樹,目的在挪出土地設置垃圾掩埋場。計畫一出,各界譁然,認為在國家公園土地上設垃圾掩埋場,「簡直頭殼壞去」。所幸,在反對聲浪下,台南市卒在本月二日「世界濕地日」前喊卡,否則將鬧出國際級笑話。
柯市長做事一向具有超乎常人的自信和稟賦,有時讓人眼睛一亮;然而,多數市政畢竟是跨領域、科際整合的複雜學問,不是憑自信或意志力即能達陣。這一波交通混亂,即因其剛愎自用,無意虛心面對實務,甚至在問題爆發後仍依直覺辦事,造成如今治絲益棼的局面。
柯文哲想要效法荷蘭、丹麥等國,提高自行車在台北都會區運輸角色,是他對都會交通的願景,從節能減碳或改善空汙角度看,可以理解。問題是,在推動過程不能想到哪、做到哪,而必須有計畫地依序推動。柯P無視市民不斷升高的塞車之苦,直到自己也塞在車陣,才氣呼呼地承認交通黑暗期是大問題。
對於如何解決,柯文哲還是只有SOP的老招,要交通局拿出「標準作業程序」來。但民怨已逼近臨界點,重訂SOP顯然緩不濟急,柯市長只好拉高腔調要給交通做CPR(心肺復甦術)。此話一出,無異承認台北的交通比黑暗還糟,簡直已達心臟暫停跳動的狀態。此時,阿斯匹林已經無效,必須動用葉克膜了。
柯P開出的CPR措施,包括在壅塞路口及主要路段裝設e-Tag,「靠流量數據決定對策」,交警重新上街指揮、強力開罰違停……等,最新一招則是大幅提高路邊停車費。這些措施,讓市民見識到急診室外科醫生對問題器官殺無赦的果斷,但也不禁要問:這是解決問題,還是製造問題?
加裝e-Tag取得交通流量數據,先不談可能違反《個資法》的問題,這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累積到足夠的「大數據」?春節之前,這顯然已無可能解決;更何況,就算有了數據,要如何解讀和因應,以柯P好大喜功的作風,又肯務實面對嗎?再說,柯文哲把台北市的交通興革玩得太大,一下子改路型,一下子改公車路線,忽而喊漲價,卻又呼籲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充滿矛盾。用自己的左腳,踩住自己的右腳,這個人要如何移動?
再看台南市擬削減四草濕地面積之議,賴清德市長決策的草率程度,恐不亞於柯文哲。濕地保護是地球人四十餘年來最大的生態覺醒,且略過水陸之間、地球之腎、廣鹽水域、生物基因庫等描述不談,逕自把濕地視為「無用廢地」,著實是可怕的無知。台灣《濕地法》歷經近二十年的立法過程,賴清德會不知道濕地保育的重要?
在上世紀前半濕地保育觀念覺醒之前,台南因為對四草濕地這片潮汐間生物基因庫珍貴性的無知,視其為爛地,多次提出開發為工業區或垃圾掩埋場之議;從而引發地方上長達十六年的保護濕地運動,而催生了台灣唯一一座地方覺醒、由下而上促成的「台江國家公園」。如今,台南不積極推動垃圾減量,卻要將珍貴濕地拿來掩埋垃圾,完全是開倒車的作法,讓人汗顏。對照今年世界濕地日的全球高廣度覺醒,美國鼓勵濕地重建的「濕地補償計畫」啟動,台南還真的是開倒車。
柯文哲和賴清德皆享有高支持度,但如果因此而剛愎自用或傲慢失察,錯誤決策的後果,最後都要由全體市民乃至下一代人承擔。施政不能率性而為,原因在此。

聯合筆記/柯文哲也沒轍了?

.TPP今簽署…台灣還在找共識
.網路公民入場 立院準備好沒?
.平時該做的 柯P急救時才做
.聯合筆記/柯文哲也沒轍了?
.別讓手機毀了春節
.馬英九與蔡英文的春聯政治學
.除了美醜外的葫蘆猴
.神豬非肥豬 應是健康豬
.回應/林覺民遺腹子不是女兒





聯合筆記/柯文哲也沒轍了?


2016-02-04 01:22 聯合報 張立


台北市長柯文哲千算萬算也算不到,從政以來最大的危機,會是因為車子等三個紅綠燈還過不了一個路口。
台北的天空,最近很灰霾,台北的交通,則很擁塞;兩周前曾經因為一件交通事故,讓半個台北市中心幾乎動彈不得,這不是單一案例,近日情況更加嚴重,天冷下雨、年節送禮都是影響因素,但若冀望天別下雨、人不送禮,恐怕也不切實際。
柯文哲說將在重要道路設置eTag偵測器,調查車流量以解決塞車。柯市長一貫用科學方法或大數據發掘問題,看似非常現代,但如果塞車地點就是目的地,再科學的方法也派不上用場。內湖科學園區及自行車道施工中的復興北路附近民眾,一定深有所感。
柯市長常常嘲諷馬總統,因為馬總統喜歡將一堆數字掛在嘴邊當作政績,讓民眾覺得冰冷,而一堆行車速率建構出來的數字,又會有什麼溫度?
一年多來,台北市推出許多與交通有關的新政,例如,取消Ubike免費時段,每次低消至少五元;北北基計程車在兩個多月前漲價,平均漲幅百分之十四;一個多月前,台北市取消巷弄停車免費,公車漲價方案昨天才臨時叫停。這些政策未必不好,但出趟門的成本無形中提高許多,也是事實。
巧合的是,萬般皆漲,唯獨油價下跌,自駕成本下降,於是有人拋棄Ubike、不搭小黃、拒擠公車,將自己原本占用巷弄內免費車位的車子開了出來,反正停著不動也要花錢,還不如開上路來得有效益。
另一方面,大多數人騎腳踏車只是休閒,對於「居住在新北、工作在台北」的眾多外來人口,腳踏車不會成為通勤主要工具,也別期待「三縱三橫」自行車道路網建成後,就能解決塞車問題。更何況台北市的道路,對自行車已算友善,真有必要再縮減路寬供腳踏車通行,也不無疑問。
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私家車都開上路,再加上駕駛道德不佳,爭先搶道,塞車只是剛好而已,寒風冷雨的年節前夕,造就多年未見的持續嚴重擁塞景象,這股塞車潮勢必要到年假開始,北漂市民返鄉後才得緩解,但年後惡夢又將重演。
每一位市長一定都想徹底解決塞車問題,因為這是最有感的施政成果,柯市長說,「我再開除幾個局長,大家慢慢就會改善了」,這顯然沒抓到問題核心,如果換人就可解決問題,那麼前年底台北市連市長都換了,但塞車反而更加嚴重,又該換誰?

黃介正/啟動「國防總檢討」

.黃介正/啟動「國防總檢討」
.朱宗慶/跌撞成長的舞台經驗談
.劉維公/權力春藥沒有你想的那樣有用!
.高朗/總要跨出建設性的一步
.王健壯/等待國民黨再起就像等待果陀
.平路/從一面國旗說起
.方祖涵/下雪天重要的事情





黃介正/啟動「國防總檢討」


2016-02-04 01:23 聯合報 黃介正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依據《國防法》的規定:「國防部應於每任總統就職後十個月內,向立法院公開提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準此,國民黨政府已經依法提出兩次,而明年三月十九日前,我們將會有第一本由民進黨政府提出的報告。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QDR)概念源自於美國,意在經由國會立法,律定國防部配合總統任期,應向國會提出未來四年之國防安全情勢判斷、國防政策與軍事戰略、建軍構想與兵力規畫,以及最重要的國防支出原則。由於政府施政仰賴國會通過預算,並受國會監督,因此其雖名為「總檢討」,實則為展望未來四年的國防總指導,而此一綱領性文件,亦具有對外國宣示國防政策,並以預算方向與優先順序,引導國防產業及其科技研發方向的作用。
我國師法美國,於二○○八年修正《國防法》第卅一條,增列第四項,成為美國以外,世界上唯一制定「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的國家。
民進黨政府重返執政,國際與區域安全環境、兩岸關係發展、台海軍事力量對比、國家經濟財政狀況、軍隊與社會的關係等,相較於八年前,已有重大的結構性變化。蔡英文總統領導下的國防部,擬定下一份「四年期國防總檢討」,著實不輕鬆。
八年前美國仍陷中東戰事,尚未有亞太在平衡之政策倡議;由雷曼兄弟破產以來的房屋次貸、金融風暴、財政減支,一路將美國卡在經濟蕭條的邊緣,而有美國世紀是否終結之大哉問。八年前中國大陸沒有橫掃世界的國際外交動能,沒有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的經濟戰略布局,沒有隱形戰機與航空母艦,更沒有強勢領導性格的習近平。
美中兩強均秉持「看齊意識」,經由經貿利益誘導與軍事安全利害威脅,意圖迫使亞太各國向己方看齊;台灣和周邊鄰邦即使多不願意選邊站,戰略活動空間均遭限縮。然而,至少在國防建軍與武獲上,美國向來是我國最穩定的夥伴,未來無論是對外軍購或國防自主,台美安援合作仍為首選且會更強化。
近來習近平推動解放軍的「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在中央軍委體制與軍隊指揮管制體系上幾乎砍掉重練;尤其將原有大軍區改設新的戰區,朝美軍各統一作戰司令部之指揮機制調整;倘皆能依規畫達成,其現代化戰力將大幅躍昇。中共「軍改」對我長期以來「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軍事戰略、十年建軍構想、五年兵力整建計畫、現階段台澎防衛作戰構想,均將造成全方位衝擊,也要求我們勢必須及時警惕、思辯評估未來台海周邊戰場圖像,重擬想定並推演驗證,探索創新的國防建軍規畫與用兵指導。
對海峽兩岸而言,二○一六年的最大挑戰,應以維持經濟成長以及穩定兩岸關係為重中之重,也將是兩岸領導人之優先政務。然而面臨美中在亞太地區軍事角力轉趨頻繁,解放軍「軍改」全力推進之際,東海與南海皆不平靜之時,我們完全沒有理由放鬆對國防安全的真切關注。
拚經濟也要顧國防,穩兩岸更須有國防!我們深切期盼即將承接國防重任的民進黨政府,能全面、有效率的統整國軍現階段及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擬出令華府、北京、東京都刮目相看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指導新的國防轉型。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