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躲得過「中等收入陷阱」?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藍白合關鍵:彼此「同理」,走出「同溫」
◆  聯合報黑白集/無腦補貼,肥了誰?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躲得過「中等收入陷阱」?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躲得過「中等收入陷阱」?


2023-10-07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學者分析,大陸如果能持續中高速發展,當然有可能跳過中等收入陷阱,但很大變數是債務問題。大陸地方政府近年債務沉重,成為阻礙崛起的主因。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說,中國現在面臨嚴重的經濟問題,宛如一枚「定時炸彈」,此話雖不免誇張,的確也反映了相當事實;因為據說,習近平在親近人士面前抱怨,他是在替前朝收爛攤子,說明問題確實麻煩。國際貨幣基金IMF中國部門負責人賈恩對中國經濟前景並不樂觀,他表示 IMF 已將民國一一三年到一一七年(2024到2028年)的預測下調超過1個百分點,到民國一一七年(2028年)預估經濟只有3.4%的成長。這樣的形勢,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中國經濟是否將掉入或甚至已掉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銀行民國九十五年(2006年)發明的術語,是指一個國家因某些優勢達到一定收入水平後,就停留在該經濟水平的情況。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世界銀行以人均 GDP 在1萬至1.2萬美元,界定為中等收入,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中國大陸人均 GDP 為12,741美元,連續兩年保持在1.2萬美元之上,但並不能因此確認就跨越過了「陷阱」,因為有不少國家在一度跨越之後又重新掉入「陷阱」。

一國經濟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理論上可以找到的理由不外兩大類,一是單純的統計解釋:發展初期基數低,故成長率高;成長至一定程度後,基數已高,成長率自然減緩。另一類,則是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很容易進入到一些發展的誤區,產生各種發展的問題或麻煩,從而影響或拖累了發展,最常見的發展誤區,主要如:(1)環境汙染與生態破壞;(2)市場經濟下很容易出現的貧富差距拉大;(3)由於政治體制改革滯後,因尋租或權錢交易而產生腐敗問題;(4)因土地價格勞動工資上漲競爭力弱化而出現的製造業外移;(5)因忽視貨幣紀律和財政紀律導致巨大經濟泡沫;及(6)因工業化城市化生活成本提高導致生育率下降後人口問題

所有以上問題都跟發展有關,是發展後遺症,為了解決或舒緩問題的嚴重,自然會延緩進一步發展的速度,使經濟在「中等收入水平前後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終於掉入了「陷阱」。

對中國而言,以上六大誤區,在過去40多年快速發展過程中,無一不入,且其中不少在相當程度上。無可避免地,遲早總得要面對解決的問題,所幸,除了最後兩個,在北京執政當局的處理下,基本都已得到妥善地因應或相當程度改善了。

環汙及生態問題一度曾極為嚴重,但明顯已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之效率遠超過一般國家,青山綠水已在恢復之中。貧富差距一度也曾是相當頭疼的問題,但有社會主義基因中共體制也相當成功地基本實現全面脫貧,如能順利邁向共同富裕,無疑也有利於擺脫陷阱

至於腐敗問題由來已久,應該說,從鄧小平改革開放伊始就埋下了種子,並隨經濟發展而益形嚴重,直到民國一O二年(2013年)習近平上台才認真面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徹底根治自非易事,這個反腐過程自然不利於短期經濟成長,但也是避免落入陷阱必要手段

北京執政當局真正要嚴肅面對的是最後兩個誤區。

忽視貨幣與財政紀律而產生經濟泡沫化問題,其後遺症正是當前習近平政府面對的最大挑戰,其實這個可以稱之為「凱因斯陷阱」的麻煩,美、日各國都遭遇過,嚴重程度不一,當前中國大陸的問題不輕,但中共體制具有無需討好選票勢,假以時日,終將獲得改善。

對中國而言,也許真正的難題是人口,不過人口影響的是一個更長期的問題,必須以更大智慧好好面對。總的來講,當前中國經濟的困境更多的是階段性麻煩,是否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產生立即影響,我們認為中、長期無須過於悲觀










聯合報黑白集/無腦補貼,肥了誰?


2023-10-07 00:2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農委會為解決蛋荒,從今年三月起執行專案進口雞蛋計畫,截至七月為止,進口帶殼蛋逾一點四億顆,以農業發展基金補貼進口蛋價差近五點七億元。記者林俊良/攝影


蔡政府的農業政策,最強本事就是補貼。農漁產品滯銷,補貼解決;強制休耕,政府補貼。發生蛋荒,進口雞蛋補貼關稅;花了六億元公帑,結果五千多萬顆蛋要銷毀。最近發生美豬「洗產地」的偽標事件,其禍源仍是畜產會採補貼進口豬肉所致;花了三億元,結果讓民眾吃下不想吃到的美豬。

五月到九月,台灣進口豬數量增加了七倍;原因無他,政府對每公斤進口豬補貼六元。畜產會的理由很瞎,說是為了平抑國內豬價。這是鬼扯,若要平抑,開放進口就行,哪需補貼?何況,從結果看,豬價依然高掛,根本沒有平抑效果。

農業部長陳吉仲畜產會主委林聰賢上月因進口蛋風波雙雙閃辭,可惜走得太快,否則這次美豬變身加豬英豬事件,他們還得灰頭土臉一回。到底是什麼樣的無腦官員,會把補貼當成萬靈丹?既平抑不了市場價格,又傷害本土產業,更讓消費者在無知之中被騙。陳吉仲和林聰賢雖已下台,監察院仍得追究兩人的責任。

更令人好奇的是:這些補貼只是單純「無腦」,或者其實另有所圖?以進口巴西蛋的「超思」為例,一人公司卻能奪下六成專案進口配額原本報價三.四億元抵台變四.七億;誰在玩「中飽」的把戲,畜產會迄未交代在野黨必須追一追,進口豬補貼究竟肥了誰!













聯合報社論/藍白合關鍵:彼此「同理」,走出「同溫」


2023-10-07 00:2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藍白是否能合,兩黨仍在各自叫價,未見具體進展。右為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左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明年總統大選,仍停留在侯友宜和柯文哲「分則爭第二,合則大有可為」的形勢。藍白是否能合,兩黨仍在各自叫價,未見具體進展。隨著時間越來越緊迫,所有希望下架民進黨的選民也越來越感焦慮。

國民黨與民眾黨的關係,與過去的「連宋配」或「國親聯盟本質並不相同。宋楚瑜及親民黨基本上仍屬「泛藍」範疇,而柯文哲原為「深綠」,一些民眾黨成員理念也較接近民進黨。但這並不意味藍白無法合作,事實藍白合進展不佳,癥結也不在理念差異

追根究柢,兩黨缺乏互信,過度執著於政黨本位,才是合作缺乏進展的主因。舉例而言,近來兩黨彼此放話,國民黨傳出只接受「侯柯配」;民眾黨和柯文哲大為反彈,除重話批評,也拋出「民調決定」和「輸者退選」兩條件。這些喊話除平添彼此猜忌,對於推進合作只有反作用。

兩黨的追求不同,各有道理,但無論如何,也必須思考候選人及政黨的總體實力。國民黨希望「侯柯配」,主要是侯友宜支持度雖未必高於柯文哲,但論政黨實力,國民黨擁有更多立委席次,並掌握絕大多數縣市版圖執政經驗也更厚實。在柯文哲的立場,民眾黨是小黨,若合作缺乏清晰的規則,極可能「合作」變成「被合併」,因此必須把底線踩死絕不輕易退讓

更關鍵的是,儘管主流民意期待下架民進黨,也希望透過藍白合達成此一目標;但由於過去國內政黨缺乏類似經驗,藍白合該如何著手並無範本可循,兩黨內部的歧見也不小。以民眾黨為例,黨內有主戰派和主和派,主戰派甚至樂見國民黨敗選瓦解,認為如此一來民眾黨即可取而代之。至於主和派,對合作是要上至總統層級或僅限於立委,也各有看法。

國民黨的情況則更加為複雜。有人主張兩黨談判應由黨中央主導,有人則認為應由侯友宜競總主導;包括是否堅持「侯正柯副」,也意見紛歧。此外,黨內若干重量級人士迄今按兵不動保持觀望,似乎要等國民黨敗選再伺機攫取個人利益。換言之,黨內仍未一致把「下架民進黨」當成最大目標。

很顯然,無論國民黨或民眾黨,對黨內「藍白合」決策影響較大的,都是這類只顧自身政治利益的「同溫層」,其中心所想並非主流民意下架民進黨渴求。因此,有人一方面高談闊論說合作,一方面對於對方的疑慮卻無法從同理心表示尊重,並合理回應。在這種情況下,要達到可以執行的「藍白合」,當然始終欠缺臨門一腳。

從這個角度看,藍白要如何放下歧見,談出可以落實的合作目標,就是兩黨主事者須要各退一步,先降低對方對合作的疑慮,試著從對方立場來思考問題。例如柯文哲擔心國民黨會併吞民眾黨,國民黨應有具體回應與承諾;對於國民黨本於政黨版圖的訴求,民眾黨當然也應尊重,並提出合理的建議方案。

有人擔心藍白合會招致「政治分贓」的批評,是杞人之憂。政黨在選舉中談合作,選後合組聯合政府,是多黨制國家合縱連橫必要過程;只要動機正當過程和結果透明為國為民合作自能獲得民眾支持

最近,侯友宜競辦執行長金溥聰公開表示「未堅持侯友宜正或副」,柯文哲則將「民調輸的退選」修正為「民調輸的推副手」,若干立委選區藍白已有「未明說的合作」。這顯示,藍白之間有合作的善意,有化為行動的可能。時間緊迫當然是個問題,但明知道藍白合很有勝選機會,卻不願合作,才是真正問題。



三章一Q 難擋混豬入校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三章一Q 難擋混豬入校
◆  溯源失靈 食安靠民間自救
◆  從疫苗到食安 綠色執政「混事」一籮筐
◆  諾貝爾醫學獎啟示 「新護國神山」需智慧與堅持
◆  文創缺策略 淪手工業
◆  自由閱讀 出版社不必自我審查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三章一Q 難擋混豬入校


2023-10-07 01:23  聯合報/ 劉長青/教(南投市)
波波漫畫


據媒體報導,有逾十萬公斤美豬遭洗產地為加拿大豬,且已流入市面被民眾吃下肚。巴西蛋問題還沒解決,又來混豬疑雲,政府究竟要如何擔保人民與學生的食安?

行政院農委會自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起,為保障各級學校午餐安全,鼓勵學校午餐選用有機、產銷履歷、台灣優良農產品 CAS 等標章,或有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 QR Code(「三章一Q」)的食材。午餐供應商也可憑標章獲得補助,目的就是希望學校午餐使用國產食材

自美國豬肉進口以後,政府明令學校不得使用美豬及其副產品進入校園。以國產生鮮豬肉追溯資源網為例,其立意是當學校端輸入拍賣及屠宰編號共八碼,就可清查出九十天以內這批豬肉是來自哪個拍賣市場及屠宰場,也可以用掃 QR Code 的方式了解豬肉來源,以確定所食用的確實是國產豬肉。但筆者實際操作該系統後發現,竟然可以根據溯源編號的說明自行任意輸入資料,再利用各種 QR Code 產生器,產生一個其實該肉品並未進入校園的 QR Code。

也就是說,如果供應商有意欺瞞,學校端根本無法確實了解其編號是否正確,而這樣子廠商依舊可領補助金。例如我們可以產出一個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八月一日鳳山肉品市場旗山分場的 QR Code,但是學校根本無從得知廠商所送的肉品是否確實為這個分場的豬肉。

這樣對於萊豬或混豬進入校園的防堵其實存在相當大的漏洞,尤其各校目前所採用的通常為廠商送來的冷凍肉或是解凍肉,由外觀上根本無法分辨是否為萊豬還是遭洗履歷的假加豬,也沒有足夠的經費購買檢測劑,在這種狀況下,各校就算想要為學生食安把關也會顯得有心無力。

因此,政府必須正視此一問題,否則將發生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而法律的公信力也會隨之降低,這樣將發生社會學家涂爾幹所提到的社會由傳統機械連帶到工業革命的有機連帶,但當信任喪失的時候,此種連帶關係有可能反轉,以食品來說,人們或許會再次傾向於跟傳統市場或熟人購物、甚至自己飼養,而不相信大賣場內整齊美觀的食品;家長為保護孩子,更有可能親送便當而退出學校團膳,如此將使得經濟再次倒退,形成另一種國安危機。











溯源失靈 食安靠民間自救


2023-10-07 01:24  聯合報/ 李若松/博士生(雲縣斗六)
新北、桃園2家進口美豬偽標示涉嫌「洗產地」,產品流入北市41家食品業者,北市衛生局今專案查核。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食安教育從誠實與良心做起,有國內加工業者進口美豬卻以英國或加拿大涉嫌「洗產地」;以巴西雞蛋或有問題雞蛋加工冒充國產雞蛋。農產品與國人健康息息相關,早在廿年前,就有連鎖業者以「組合牛肉」冒充高檔牛排,農產品可以溯源,但更重要的是相關業者的誠實與良心。

僑光科技大學舉辦全國高中職新農業行銷實作競賽,我指導高中學生的比賽過程中就親身體驗:有機花生的成本比一般種植花生貴一倍,在加工花生糖的過程中,剛好某批次卅台斤有機花生仁,少了三台斤有機耕作的花生仁,業者詢問可否用一般花生仁取代比較快,並稱比例很低,沒有關係。

我告知代工廠商,就等真正的有機花生仁到了,再製作有機花生糖。畢竟,食品加工業必須有誠信,如果不是強調「有機種植花生」,以較高單價銷售,廠商可以自行決定花生原料來源;但對消費者而言,有機花生糖就是有機種植,有機花生糖都不能摻一顆一粒「非有機花生米」。

當中央政府未能就食品來源把關或建立農產溯源管理機制,民間業者必須自力救濟,食品或餐廳業者不可能不「追本溯源」。為顧客把關食安,餐廳、食品加工廠、賣場都有義務追本溯源,要求進口或生產履歷,不要等到出問題,再道歉回收,毀了長期建立的商譽。












從疫苗到食安 綠色執政「混事」一籮筐


2023-10-07 01:26  聯合報/ 洪秋心/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進口蛋爭議延燒,教育部表示,學校午餐使用的蛋類,須是國產在地產品,廠商如果有混充、假冒行為,學校可依規定終止契約。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潘俊宏攝影


因應民間缺蛋,政府之前緊急進口雞蛋,卻爆出品質堪慮的問題,甚至荒謬地讓進口雞蛋堂而皇之的混充台產雞蛋的「混蛋」在市面流竄;如今,桃園衛生局查出加工的冷凍美豬重組肉製品,將原產國標示為加拿大、英國,新北衛生局也查出美豬混合加拿大豬肉後再包裝,卻將原產地標為加拿大;還傳出有攤商「掛豬頭賣羊肉」,將豬肉標示為羊肉,各種「混充」讓人眼花撩亂。人民不知道自己餐桌上的美食,到底來自哪裡?

政府除了食安無法幫人民把關,日前,我國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軍艦」舉行「下水儀式」,但實際根本連一滴水都沒碰到,連重要的防衛國家的武器都充斥「混充」的概念,欺騙人民認知,實在令人無法接受。

政府最在意與擔心的,就是境外勢力試圖以「認知作戰」動搖民心與軍心;諷刺的是,從雞蛋、豬肉到潛艦,政府一再顛覆人民的認知,向人民做「認知作戰」,罔顧並逃避真相與事實,甚至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東海大學被學生問及雞蛋的食安問題,除不承認政策有誤外,更直說「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有食安問題。但「混蛋」為事實,民眾買到「臭蛋」、「黑蛋」也確有案例。

面對食安與黨內或執政爭議,賴在國家的未來棟梁前試圖「魚目混珠」,實為閃避問題,又是一種「混」。

在民進黨執政下,「混事」一籮筐,人民生活陷入「混亂」,政府卻還荒謬地向人民宣傳「綠色執政,品質保證」,實際上是政府的作為已威信掃地。近日開打的流感疫苗包含高端,但因高端在新冠疫情時的各種爭議,讓人們對其有疑慮。從食安到疫苗爭議,政府總是無法一次到位說清楚,卻「混充」為「有政府會作事」。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人民還要再被各種「混」蒙騙(混)、甘願被這樣「混」的政府繼續認知作戰下去嗎?









諾貝爾醫學獎啟示 「新護國神山」需智慧與堅持


2023-10-07 03:00  聯合報/ 許英昌/中正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今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頒給卡里科及魏斯曼博士,肯定他們發現以修飾過 mRNA 為治療技術,並迅速應用開發對抗COVID -19 疫苗,拯救世人。卡氏目前為德國 BNT 藥廠高級副總,魏氏則服務於賓州大學。

自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年)來,DNA 轉錄成 mRNA,mRNA轉譯成蛋白質,已成生物學基本教義。科學家已嘗試利用 DNA 製造蛋白,或從事基因療法等,但很少從 RNA 上著手,在於 RNA 不穩定,如先前利用干擾 RNA 抑制病毒生長等,效果並不佳。今年諾貝爾獎則完全顛覆對傳統 mRNA 應用,他們從一個簡單觀念改變找到新契機點亮生命科學史最絢爛一片天

這新技術不僅可用於製藥對抗癌症,更可製造疫苗對抗伊波拉、茲卡及 COVID -19等。mRNA 和 DNA 不一樣,mRNA不進入細胞核內,不影響接受者染色體上的基因組。民國五十九年(一九七○年)代,卡氏即對研究 mRNA 相當有興趣。但研究 mRNA 並非易事,科學家直到民國七十三年(一九八四年)才知道如何在試管中合成 mRNA同時 mRNA 很難進入細胞內,且相當不穩定,一旦進入細胞內易被分解,同時攜帶負電很難進入脂質細胞膜

民國九十四年(二○○五年),卡氏研究如何避免產生過度免疫反應。他們發現即使來自人類粒腺體內的 RNA,也能引起樹突狀細胞活化,但另一方面運送 RNA(tRNA)卻不會,這重要發現提供兩位開創性的新視野。經由基因序列優化,藉著從試管內的轉錄過程及不同的純化方式,可去除雙鏈 RNA 的汙染,減少典型的疫苗副作用。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卡氏及魏氏更進一步發現,含假尿苷的 mRNA,在細胞抽取物及培養皿上皆能表達蛋白假尿苷明顯地減少干擾素α的產生

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哈佛大學醫學院羅西醫師,利用合成修飾過的 mRNA 重新編程,將專一性哺乳類細胞,誘導成一多能性幹細胞,這發現打開對 mRNA 的新視野。

然而如何將 mRNA 送入體細胞內也是一大挑戰,mRNA是大分子,難以進入細胞,可經由體外傳遞的方式送到細胞內或直接注射 mRNA。許多載體皆已被研究,但易產生毒性及安全問題。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魏氏實驗室研究員巴地博士,證明脂質耐米顆粒深具潛力,並以此包裝 mRNA 製造茲卡疫苗,單劑注射在老鼠及猴子體內能迅速產生抗體並維持免疫力

Covid -19 發生時,輝瑞/BNT及莫德納藥廠,在短短數月內即能利用此技術製造疫苗,保護力達九十五%,數億人也因而受惠。科學的目的在於救世濟人,兩位學者對科學的堅持與不屈不撓,更值得學習。在困境中抽絲剝繭找出希望,拯救世人,獲此殊榮實至名歸。

此時此刻,台灣也積極推動 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拷貝半導體產業模式,嘗試超英趕美,建立生技產業的新護國神山。然而生物產業是人才、技術、資金、管理及市場的整合,四十年來南柯一夢,沒人負責,短時期就能一氣呵成?科技必得來自本土的智慧與堅持,我們著實需了解產業需要學界優勢及政府政策的領導者,堅忍百忍,方能將台灣生技醫學產業帶往美麗新世界。「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嚮」,決策者的智慧、勇氣與心態將改變一切。










文創缺策略 淪手工業


2023-10-07 02:46  聯合報/ 陸銘澤/文化工作者、發現藝術創意總監(高雄市)
台灣文博會是政府唯一針對文創產業舉辦的國際型展會,是否扮演「創作者神隊友」的角色、將台灣文創推向國際?記者陳宛茜/攝影


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的台灣文博會日前落幕,號稱是史上最大規模和展館數最多;為此筆者特別去參觀了在空總、松菸及鐵道博物館等地舉辦的盛會,不過我內心有些納悶,這和台灣設計展感覺好像就是文化策展和地方主題館,也許這也是大會將初期的「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改為「文化創意博覽會」的用意。但這類活動真的太多,我們推動文化創意目前不就缺少屬於招商及推動產業性質展會嗎?

猶記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首屆文博會南港展覽館舉辦,大會訴求媒合海外生意筆數,和促成文創產業交易金額;最近幾年的文博會,則變成了文化市集和文化策展場域。台灣推動文創發展,需要再多辦類似的活動?小市集真的就是文創?如果真要如此,恐怕不需要學韓國弄個文化內容策進院。最近朋友問,文化界有沒有企業可以達到億的規模,依目前政府推動的文化政策,幾乎只能設定文創產業,本來想在文博會看看有那些具規模的文創產業?只能說大失所望,文創儼然已成了手工業。

我國文創發展已推行多年,最大的問題在於,根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十五加一的項目可說是無所不包,造成投入文創的資源分散,不若韓國推動文創產業廿年來,在遊戲、電影、電視及音樂都帶來極大的成就。這三年來,我國的文創產值與出口值都大幅下跌。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文創產業仍以內需市場為主,近十年外銷比率僅占一成,成長率幾乎是零,不若韓國光遊戲外銷占比就高達六十九點五%

我們不能再以內需市場來推動文創,必須改變傳統思維並帶入新的做法。根據文化部委外研究計畫審查會議建議,台灣需要建立國際市場開拓能力的經紀產業,並應修法讓藝術或文創人才可依其專長作價入股,另也提出文創產業與科技業應加強跨界交流。

這些向商業取經的做法確實值得參考,畢竟我國並不是沒有人才,只是所有的文創媒材和主題在所謂「小確幸」的國人集體意識下,把文創事業做小了;而我國文創產業未有大企業投入,國內產業重心偏向代工及傳統生產,國家亦無法提出策略,導致文創業者單打獨鬥,無法挑戰國際大市場。

因此,若大企業能夠投入,並讓藝術和文創人才以入股方式加入,確實有機會做大文創產業;而我國科技發展也算國際之先,如何結合科技,例如AI、元宇宙等讓其帶動文創發展,也許是未來的機會與希望。
















自由閱讀 出版社不必自我審查


2023-10-07 02:45  聯合報/ 王微曦/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麥田出版社先前出版簡體字轉正體的「激辣中國」一書,因將書中所有「大陸」字眼替換成「中國」,導致「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等錯誤,引發風暴。圖/擷取自麥田出版臉書


美國圖書館及出版社、書店一向反對圖書出版的審查制度,故美國圖書館學會自民國七十一年(一九八二年)起,每年在九月底到十月初,會有一周發起「禁書周」活動,今年是十月一日至七日,主標題即是「讓我們自由閱讀」,並與美國圖書館界所倡導的「自由閱讀」主張合作,獲得出版界及書店的支持。其目的,就是要宣示圖書的出版,不能因部分團體、族群、個人有不同的觀點或政治理念及信仰,而對其限制印行,或反對在圖書館、書店等處上架給讀者自由閱讀。

回到台灣,今年 MeToo 風潮延燒,從政治圈到娛樂、文化圈、學術圈,最近還傳聞書市也有涉事的作者,風暴也影響了書市及出版業生態,不僅已有書店力挺運動,自主將被點名的涉事者作品下架,「名人推薦」也出現寒蟬效應。

但書籍與其他政治圈、娛樂文化圈、學術圈不同的是,作者在道德上或刑事上或許應遭譴責或調查,但書籍本身不應該因此被下架,猶如夫妻或其中一方有罪或不對,但絕不能連帶怪罪到他們的孩子。師大國文系教授祁立峰便指出,關於創作者的作品與人品,實是古人就開始關注的問題,但文品不等於人品。人品有問題,並不代表文品有問題。希特勒罪大惡極,但圖書館或書店,現在也不會下架他的《我的奮鬥》一書,讀這本書的人,不代表他贊成希特勒;同樣的,讀《金瓶梅》的人,也不全是好讀情色之書。

我國早期有警總及出版法管制書籍的內容,也就是有所謂的書籍審查制度,但解嚴後都取消了作家林清玄苦苓等過去雖涉及不倫事件,但圖書館或書店不會下架他們的圖書,由讀者自己決定要不要買他們的書

但想不到,幾年前竟有出版社實施自我審查制度,將大陸作家曹雨所寫的《激辣中國》一書中,凡有提到「大陸」兩字的,一律全部轉換成「中國」兩字,以致文中提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語,竟然變成「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的謬誤

所以,出版社要提醒編輯,不能帶有任何政治偏見或意識形態,而隨便更改書中文詞。出版社反對政府的審查制度,自己應該也不能對作者做出審查制度吧!

書店也是一樣,不能因店長或店員有任何意識形態,而隨便下架某人或某類圖書,即使情色圖書,也只能用分級制度,限制年齡閱讀,而不能下架圖書。

MeToo 風波,即使作者本身有問題,也與其作品少有關聯,不必下架其書,這是與演藝圈大不同的。買不買書,是讀者閱讀的自由。




闕志克/大型語言模型商業模式的新挑戰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闕志克/大型語言模型商業模式的新挑戰
◆  方祖涵/疫情後,重回救贖之地的人潮
◆  盛治仁/政黨幫派化 政爭苦果全民吞
◆  李清志/疫後台北書店觀察
◆  楊志良/全民拒絕民主獨裁
◆  陳冲/秦欲弱楚 莫若聯魏 真盟友乎








闕志克/大型語言模型商業模式新挑戰


2023-10-07 02:40  聯合報/ 闕志克(作者為清華大學合聘教授)
ChatGPT將可以使用語音和音訊與付費用戶交談的能力。路透


ChatGPT 能以數十種語言有效回應主題五花八門、問法千奇百怪的問題,且回答大都文法正確、語意切題、結構有序,一時引爆芸芸眾生對 AI 應用的無限遐想,也開啟了今年以來風急雲怒AI 運算設施投資狂潮ChatGPT 的底層技術是名為 GPT-3.5大型語言模型

除了問答以外,最先進的大型語言模型還可以支援許多自然語言處理的功能如文章的摘要、分類、比較、索引、生成和語意分析等。這些功能對許多企業用處很大,但實務上企業對運用建置於公有雲上的大型語言模型開發新的 AI 應用仍相當遲疑,主因是資料保密性的考量

臉書的研究團隊最近公布一個稱為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的技術,恰好可解決運用 ChatGPT 與保護機敏資料間的兩難。RAG 是先借助 ChatGPT 的語言理解能力將公司機敏文檔組合成私有資料庫,在回答用戶查詢時,它首先查詢私有資料庫以檢索出所有相關的文檔片段,然後再要求 ChatGPT 將這些文檔片段摘要成最後的回應。一方面避免上傳公司的機敏資料,另一方面也有效運用了公共大型語言模型語言理解與總結能力微軟新版搜索引擎也採用類似的架構。

雖然這解決了機敏性資料保護的問題,但它還是要靠公共大型語言模型的支援才能運作下去。今年七月,臉書公布一個自用或二次開發商轉都免費的開源大型語言模型 Llama2,最強大的版本性能可媲美 GPT-3.5,企業自行建置私有大型語言模型遂變得實際可行。自那以後,數十個開源大型語言模型如雨後春筍般發布,看來將蔚為風潮。

如果進一步把 RAG 和私有大語言模型結合,就可作為許多企業級語言模型應用的開發基礎,如此不但得以保護機敏資料,開發與使用這些應用所需的花費也可大幅降低。如此一來,大型語言模型技術商業模式將從建置在公有雲涵蓋主題廣泛注重安全性演變成建置在私有雲聚焦特定領域強調功能精進。職是之故,年初業界普遍看好營收將一飛沖天的公有雲語言模型服務公司如微軟、谷歌與OpenAI,其前景可能沒有原來那麼看好,因為原來期待中企業客戶營收可能不如預期。

此外,公共語言模型服務商還有另一隱憂:美國現下正有多起由書籍作者發起的訴訟,主張這些服務商訓練他們的語言模型時在沒獲授權狀況下擅自使用書籍內容,因此要求簽定包含適當營收分潤授權協議來補償作者。這些主張在法庭一旦成立,就會有各式各樣內容公司群起效尤。如此一來,不但牽涉的利益極為龐大,光是就個別協議交易細節進行曠日廢時談判,預計就是深不見底開銷

對這些控訴,目前大型語言模型服務提供商主要辯護依據美國版權法中的合理使用fair use原則。簡單的說,針對一個有版權的物件X,如果一個非版權擁有人將X轉換成Y,從事商業營利活動,當Y愈不像X且Y所針對的市場與X原來的市場愈不相近,則這個使用行為就愈接近合理使用。一旦被視為合理使用,就不算侵犯版權,無需另付授權金。

不幸的是,當給予適當的提示,現存的大型語言模型幾乎都會吐出與源頭訓練材料用詞語意相似的回應;且大型語言模型服務的對象有時與源頭訓練材料針對的用戶雷同。由是觀之,版權問題公共大語言模型服務商將是另一道巨大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