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戰升溫 新能源業警戒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4348/web/ 

◆  聯合報社論/囂張官員、猖狂網軍,摧折公民社會價值(《蔡英文八年總體檢》系列四)
◆  聯合報黑白集/林北斷交王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戰升溫 新能源業警戒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戰升溫 新能源業警戒


2024-05-16 02:35  經濟日報/ 社論
拜登總統在14日宣布對大陸進口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板等清潔能源產業,課以重稅。圖為中國大陸電動車示意圖。 (新華社)


拜登總統在14日宣布對大陸進口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板等清潔能源產業,課以重稅,這是自民國一○七年(2018年)以來美國再度對大陸貨品施加懲罰性關稅,11月大選前,美中貿易戰再燃戰火。

拜登上台後,並沒有改變川普對大陸的關稅制裁,雖然部分政府官員如財政部長葉倫,主張應該減少懲罰性關稅,有助於減輕通膨壓力,但拜登始終沒有接受。

如今要對三項商品課以重稅,將會是拜登自己對中國大陸所發起的貿易戰,然而他的做法有三點與川普不同:首先是增加關稅,並不像川普所主張的全面提高關稅,而是挑選美國希望扶植的重點產業: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板,也就是拜登政府所挑選出來的重點清潔能源產業,換句話說,這就是拜登所認定的「小院高牆」(鎖定限制對象進行嚴格管理的)。

其次、拜登政府不僅是樹立起關稅壁壘,還仿效自己所批評中國大陸的補貼措施,在國內通過《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和《兩黨基礎建設法案》,投入數十億美元補貼美國電動車和電池在本土生產;與此有異曲同工的政策,則是晶片法案,一方面在戰略競爭、國安有關的產業,禁止轉移或出口相關產品至大陸,同時也鼓勵其他國家有競爭力的產業,到美國投資,如台積電到亞利桑那的投資。

第三,則是團結美國盟友,一起來抵制,近日歐盟表示,今年暑假前結束反傾銷調查後,將對中國電動車課徵15%–30%關稅,但已有意見表示,關稅應課徵到50%以上才具嚇阻力,這顯然是與美國同步的。

有人認為,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522萬輛,美國僅自中國進口7.5萬輛,跌落至第14位,似乎影響不大,但因為北美自由貿易區,美國早就料到了大陸電動車可能經由墨西哥生產轉進口,所以已經對墨西哥施壓,要一起配合卡住間接進口後門。同時,也可能擴大對所有使用中國技術和零組件新能源汽車將禁止進口,這使得大部分韓國汽車都在被禁範圍內。

在11月總統大選前,拜登和川普為了爭取中西部鐵鏽帶」的選票,競相對中國展現強硬姿態,但是從長遠美國與中國的競爭策略上來看,兩黨與兩位候選人卻有極高政策重疊,川普早在3月16日就宣稱 ,如果再次當選,將對中國廠商在墨西哥生產的汽車「徵收100%關稅」。此前,拜登4月提議對中國鋼鐵和鋁徵收25%的新關稅,這是在拉攏美國鋼鐵行業及其工人的策略。但此舉被視為象徵性,因為中國向美國出口金屬數量很少,可是電動車等卻是未來產業,關係重大。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在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已經達成政策共識,貿易政策從全球化、政府不介入,而轉為保護主義,以及積極的工業化政策。

中國大陸政府不甘示弱,除了反唇相譏,批評美國「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之外,也於上月修改《關稅法》,對本國產品徵收高額關稅的國家,也徵收同樣的關稅,但是從與川普相互報復的先例來看,大陸是沒有本錢與美國抗衡的。其實,國際貿易戰是只講實力,而沒有是非的。美國指責大陸補貼傾銷,但是自己也補貼同樣的產業,只是現在用高關稅的高牆,擋住更有競爭力的大陸產品。

美中貿易戰既然再起,台灣在電動車與其他乾淨能源產業,最要當心,不要誤觸地雷,有人認為,台灣不像韓國,有使用不純的零配件輸出到美國的風險,但是在台灣市場方面,近日國內代理的部分外國品牌,其實是大陸擁有,其中是否夾雜美國認為有問題的零組件,不得不慎。

繼半導體之後,現在清潔能源產品再次淪為貿易戰的目標,台灣是否應該跟緊美國腳步進行評估與圍堵,也許見仁見智,但是箇中風險卻是政府與業者需要共同有所警覺的。













聯合報黑白集/林北斷交王


2024-05-16 04:23  聯合報/ 黑白集
外交部長吳釗燮出席外交國防委員會,澄清「吵架王」、「魔法部長」等稱號只是與記者餐敘時,記者開的幽默玩笑,自己也幽默應對。記者曾原信/攝影


外交部長吳釗燮最近火紅,媒體封為「魔法部吵架王」、「國安會新戰神」,他更高調貼文:「面對無理質疑,林北一定吵到底」。吳釗燮交惡中國大陸、斷交友邦,與在野黨關係也一刀兩斷,「林北斷交王」更符合他的人設。

「斷交王」遠比「吵架王」更神勇。蔡政府斷交十國,吳釗燮就包下八國,還有兩國搖搖欲斷。吳釗燮真是「友邦鬼見愁」,一代「斷交部長」當之無愧。

外交辭令是一門藝術,吳釗燮重複八嗆立委徐巧芯「告我藐視國會」,詞窮理屈的程度,連小學生吵架都比他有創意。吳釗燮的「林北」犯眾怒,他解釋是「鄉下人的自我稱呼」,馬上被「鄉親彰化縣長王美惠打臉,質疑外交官可以優雅、犀利,但不該粗鄙,還用鄉下人來辯解

外交部次長田中光說「這是非常接地氣的語言」,國安局副局長徐錫祥則搬出「他X的」法院見解,指未必是髒話;官員爭相擦屁股,結果 PTT 炸鍋,「接地氣是阿共仔的用語」,質疑魔法部認知錯亂、教壞囝仔大小。

吳釗燮避談國際外交能力,卻沾沾自喜對內吵架功力,因為其 KPI 不是維持邦交,而是要氣死對手。吳釗燮即將轉任國安會秘書長,副秘書長則由太陽花林飛帆接任,「林九萬」升格「林廿萬」,從此國安會哥倆好,證明耍嘴皮、選顏色,在民進黨政府才是王道。













聯合報社論/囂張官員、猖狂網軍,摧折公民社會價值(《蔡英文八年總體檢》系列四)



2024-05-16 04:23  聯合報/ 社論
蘇貞昌不願保證承諾不再大停電與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拍桌對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八年執政,行政體系最令人怵目驚心的變化,是官員的素質低劣及言行粗暴,彷彿專業素養、問政禮儀都不再是為官的必要教養。正因如此,一年多前郭台銘那句競選評語,「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才會如此觸動人心。官箴敗壞,直接毀損民主信念及社會價值,台灣好不容易建立的公民社會支離破碎,這是更可怕的代價。

蔡政府任內的舉止乖張官員,由閣揆蘇貞昌以霸氣跋扈帶動風氣,頓時蔚為流行。許多閣員立馬有樣學樣,開始在立法院拍桌叫罵,怒嗆立委,個個不可一世的姿態。其中,外交部長吳釗燮的跳針怒吼「快告我」和狂傲罵街「林北吵到底」,衛福部長陳時中的專斷獨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的橫柴入灶,NCC 主委陳耀祥的厚顏無理,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的自命東廠」,言行肆無忌憚,均是史上罕見驕蠻。追根究柢,當然都與蔡總統的用人不當及縱容不約束有關

迭次爭議時刻,只要蔡英文私下要求或示意相關官員稍稍收斂,即可有效節制這些驕蠻行徑。然而,人們很少見到蔡英文作出要求,只是坐視脫軌事件一再發生,顯示她並不在意任內的官員留下猖狂惡名。外界當然合理解釋,她是以自己第二任的高得票率,所以閣員有傲慢本錢,可樹立一種強勢風格。然而,那些被稱為「小英男孩」的愛將越是表現離譜,越是堆高民怨,最後點燃民進黨失卻民心引線

缺乏專業的官員,靠著聽命行事及壓榨百姓來博取上級歡心,這樣的執政心態,或許可以鞏固自己的執政權,卻無法建立知禮義、明是非的社會。但政府欲罔顧建立可長可久的政治文化,只顧民進黨的壯大,不在乎價值體系扭曲撕裂,更不在乎公民社會的萎縮傾頹行政中立的理念被送進焚化爐。如此一來,閣員的任免與專業無關與建樹無關,甚至與責任倫理無關,那政治倫理還剩下什麼?

台灣社會今天的撕裂,超乎你我的想像。曾高呼「黨政軍退出媒體」、「黨政軍退出校園」的民進黨,如今用標案及官威把媒體生態形塑成「唯綠獨尊」,把校園當成自己的禁臠,獨享國民黨退出的空檔。也因此,蔡政府獨斷專擅操弄台大的「卡管」案,寧可賠上三名教育部長,也要把政治的手伸入第一學府。如此以意識形態為唯一指標的執政者,心中會有「春風化雨」、「作育人才」的善念嗎?

原本蓬勃發展的台灣社會力,這八年受到無情的閹割,已凋零殆盡。陳吉仲入閣,農運形同被點了死穴;范雲加入綠營,各種不利民進黨的性平及婦運的聲音皆告靜寂;洪申瀚納入不分區,各地環保運動都被消風。也因此,農地魚塭遭到光電廠侵吞,農民無處申訴;民進黨及社會性騷擾案頻傳,受害者只能暗自隱忍;因三接引發關注的護藻礁行動,最後也遭瓦解。在蔡操作下的群眾,不過是一群容易分化、擺布的百姓,政府何曾想到國家社會的強固需要多元而有獨立見解的公民?

網軍」更是蔡政府任內的創新發明。利用黨政資源餵養,將大批年輕人訓練成每天在網路上進行言論攻擊搏殺格鬥士,為執政者開脫或粉飾太平。表面上,這只是政治功利主義鬼迷心竅;深一層看,這是在分化人民,更混淆社會認知,讓台灣從統獨、藍綠的撕裂,墜向更深的價值對立,甚至因此失去對民主政治的信任。

囂張的官員,猖狂的網軍,脫軌的行政,是蔡英文任內八年的災難殘破公民社會令人唏噓。 



【專家之眼】應強制揭露你買的拿鐵是否使用「偽鮮乳」

◆  【專家之眼】應強制揭露你買的拿鐵是否使用「偽鮮乳」

◆  【專家之眼】福利超好 芬蘭德國是白痴?皆有所養
◆  【專家之眼】緊張緊張!520總統就職演說會有驚爆?
◆  【專家之眼】習近平訪歐 — 塞匈篇
◆  【專家之眼】有哪個笨蛋總統會修財劃法?







【專家之眼】應強制揭露你買的拿鐵是否使用「偽鮮乳


2024-05-16 07:04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依據我國國家標準(CNS),只要以生乳(CNS 3055)為原料,經加溫殺菌包裝後冷藏供飲用之乳汁,即可符合我「鮮乳」標準,就連海運長期運輸來台的外國乳品,也可標示為鮮乳。本報資料照


當你在餐廳吃飯的時候會發現,店家會標示「本店豬原料」,確定你吃的是國產豬,還是進口豬肉。消費者購買拿鐵或是含乳製品食品時,店家是否也應揭露使用的是真鮮奶還是偽鮮奶?

依據我國國家標準(CNS),只要以生乳(CNS 3055)為原料,經加溫殺菌包裝後冷藏供飲用之乳汁,即可符合我「鮮乳」標準就連海運長期運輸來台的外國乳品,也可標示為鮮乳。這些進口乳品採取超高溫殺菌處理,換得長達90日的有效期限,卻犧牲了乳品的養分,何來新鮮可言?稱其為「偽鮮乳」也不為過。

混淆消費者的乳品標準,形成不公平競爭,直接打擊國內僅有14天效期的優質鮮奶產業,儼然是劣幣驅逐良幣的負面教材。筆者已多次呼籲農業部與衛福部食藥署等部會,修改現行不合理的乳品標示相關規範,傲慢的政府官員至今仍置之不理。

尤有甚者,乳品業者跟著上行下效,既然政府都不重視了,他們也跟風玩弄文字遊戲,欺瞞消費者,開發「XXX CAFE 專用乳」、「業務用奶」、「自然牛乳」、「咖啡專用牛奶」、「特級牛奶」或「營業專用牛乳」等商品,看似專門提供給連鎖飲料店、餐廳或便利商店營業用的鮮奶產品,其實多為廉價的進口濃縮還原奶,只能算是「偽偽鮮乳」。消費者若沒有仔細看其產品原料,實在無法知悉真正的乳品屬性。

筆者每次在外品嘗拿鐵時,都會詢問店家咖啡是使用何種乳源,無意間發現,縱然有部分咖啡廳選用國產鮮奶,惟仍有不少店家使用進口冰磚奶,包含知名的五星級酒店、售價不斐的連鎖咖啡館、手搖飲與便利商店,還有很多業者直接拒絕告知乳源。即使是國內鮮乳大廠,其集團旗下的咖啡館或便利商店販售的拿鐵,竟捨棄自家的國產鮮奶不用,而添加成本極低的進口還原奶

論其實際,業者基於成本考量,使用冰磚奶甚至是乳粉還原的乳品,只有選擇問題沒有對錯之分。惟消費者有知的權利,知悉包含乳源在內的食材,避免資訊不對稱,且不限飲料業,使用乳品的食品也都應如此。故應比照豬肉產業的作法,明確揭露乳品的產地與種類,讓消費者在充分的資訊下進行選擇。

本文以為,政府連乳品「偽鮮乳」標示都不願意處理了,除非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或是政治考量(例如開放萊豬),實在很難期待執政黨有意願推動「偽偽鮮乳」乳品揭露。因此,不是如筆者逐一探詢,就是靠消費者或是民間團體對政府施壓,始有可能落實。






外送業未來 三贏或皆輸?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4348/web/ 

◆  外送業未來 三贏或皆輸?
◆  避震減碳 使用優質再生綠建材
◆  外送競爭 別一併消失
◆  賴釋善意 可由兩岸金融實驗起
◆  賴政府步步維艱忌戰狼
◆  綠色、數位雙轉型 向芬蘭看齊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外送業未來 三贏或皆輸?


2024-05-16 06:59  聯合報/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傳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台灣兩大外送平台之一的 Uber Eats 將以九億五千萬美元現金,併購另一大的 Foodpanda,此併購案尚須主管機關核准,但也衝擊靠外送吃香喝辣的消費者。

怕一家獨大?怕未來運費價格被壟斷?怕外送服務會不因超級大而「變質」?

外送食物平台在台灣的崛起,新冠疫情的三年是推手,外加新媒體和手機載具是現代人的隨身寶物,在行動支付配合下,台灣這兩大外送平台確實改變消費者生活習慣,造成一股趨勢和影響。

隨著外送平台的普及,人們不再受限於餐廳的空間和時間。許多人選擇在家或辦公室叫外送,使得用餐時間更加彈性。其次,外送選項或優惠,釣出一堆養成習慣與被約制的消費者。尤其,外送平台不僅提供美食,還包括各種多樣商品,多樣性讓消費者能夠更方便地滿足日常需求。當然,老人化的社會,外送體系也發揮支持力量,外送食物能幫助即時送達。

然而,外送平台的崛起也帶來了一些潛在的問題和影響。一開始社會最關注的,莫過於外送員的工資和福利問題,許多外送員需要長時間工作,他們非外送公司長期聘用的正式員工,在工作搶單與交通擁擠穿梭街頭承擔高風險,但收入卻不一定能夠維持生活水平。且外送所需的一次性餐具和包裝材料濫用增加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負面影響

最重要的是,當消費者被養成習慣依靠外送,商家必須支付外送平台抽成,導致餐飲業者的利潤降低,尤其是小型商家,他們往往提高外送餐點的價格,與店內餐點價格不同,更讓物價因「外送化」的產業鏈而高漲,樂了外送系統,但苦了消費者和食品商家。

在大者恆大下,未來的外送體系是否能如願讓消費者埋單?或是消費者有什麼能耐去對抗超級單一的外送服務?外送員、商家、消費者,是三方皆贏或是皆輸?值得繼續觀察。












避震減碳 使用優質再生綠建材


2024-05-16 06:59  聯合報/ 陳文卿/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理事、再生綠建材產業推動聯盟召集人(新竹市)


四○三花蓮大地震後不久,我看到某機關的辦公大樓進行外牆及結構補強的施工,這當然是未雨綢繆正確措施。可是屋齡約三十多年的建築物,說不上是危老建築,而公家廳舍設計施工照說是很嚴謹的,耐震結構強度也應該是足夠的。問題出在機關業務擴編,員額增加後,原有辦公空間不敷使用,只好加蓋一層,於是建築物載重增加了,原有結構強度可能就不足了。

這類情形,其實民間建築物到處都是。建築物頂樓加蓋,或陽台外推再增砌外牆改裝成房間,甚至將樓地板向外延伸。住戶在意的是增加使用空間,但建築物結構是否安全,就無法顧及了。

以前大家對違章建築,擔心的大多是防火逃生等問題,可是耐震安全問題可能更重要。但除非因震災發生明顯危害民間建築物多半不可能因違章加建主動做結構補強,因此建築物的隔間及內裝構件輕量化就十分重要。建議不論是新建築物或既有建築物進行室內裝修施工時,一定要盡量選擇輕質建材尤其是為節能,屋頂、天花板、隔間牆等部位,應盡量選擇輕質隔熱建材

要達到輕量化目標,之前較常用的方法是在牆體填充保麗龍顆粒,但這顯然不符合環保要求,且保麗龍顆粒在灌漿作業時易上浮,造成牆體各部位品質不均一。隨著循環經濟浪潮興起,我們很高興看到許多業者拿廢棄物來生產輕質且兼具隔熱效能再生綠建材,為建築物的低碳與安全做出最佳貢獻。

以利用爐渣煤灰廢玻璃廢棄物生產輕質粒料灌漿,或使用經發泡程序製造輕質混凝土磚,皆可直接做為牆體材料輕質建材由於內部為多孔隙蜂巢式,除比重輕外,更兼具隔熱隔音性能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巧妙發揮回收材料特性,而獲致原生材料無法達到功能,並具有資源循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環保效益,且更有利於建築物的安全,這些優質再生綠建材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外送競爭 別一併消失


2024-05-16 06:59  聯合報/ 陳擷安/法務人員(台北市)


外送產業 Uber Eats 併購 foodpanda,勢必掀起市場重大震盪。作為龍頭企業水平結合,這宗併購案無疑將改變整個產業競爭格局,影響擴及消費大眾、商家合作平台和外送員工等群體。

公平交易法的根本宗旨,是透過維護市場有效競爭來增進經濟效率與消費者福祉。因此,這起外送雙雄合體案,公平會必須在事前嚴格審視市場集中度上升,對於競爭環境的衝擊程度。結合後若市占率極高,將無對手可資制衡,存續企業是否會藉市場力量濫用定價或服務品質單方效果,將是重大考量因素。

取得市占龍頭地位後,Uber Eats 與 foodpanda 之間是否也更易促成聯合行為?例如共同調漲外送費用,或聯手壓榨餐廳佣金等協同作為,公平會同樣將慎重評估。當競爭對手數量減少,業者間默契可能加深,威脅市場自由公平競爭機制。

然而,若此併購案能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帶來規模經濟效益降低外送成本、提升服務水準或擴大消費者選擇,則正面效果值得重視。故公平會應考量秉持開放務實態度來斟酌利弊得失,讓消費者、商家和外送員工等各方均能獲益。

消費者關注點自然是商品價格和服務品質是否會因競爭減少遭受影響。倘若結合後平台壟斷市場,恐將使消費大眾的權益遭受損害。公平會應該嚴格審視,避免出現不當的價格或非價格競爭限制。

餐飲業者作為外送平台的上游合作夥伴,重視的是其議價能力是否會因平台競爭對手減少而降低。若結合後的平台濫用市場力量,恣意壓低商家佣金比率或額外加價收費,無疑將衝擊商家獲利。因此公平會將關注此併購案對商家補貼餐飲服務費等可能不利影響。

至於外送員工,作為整體服務供給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他們最關心的自然是薪資收入和工作環境。一旦結合後的平台遊走於壟斷邊緣,恐使外送員工喪失轉換工作機會被資方剝奪應有的談判籌碼,進而影響薪資待遇和勞動條件。公平會應該在審查期間多聽取外送員工的聲音,維護其基本權益。

這宗影響層面廣大併購案,公平會應該徹底審究各項競爭面向,並透過公開諮詢機制廣納社會各界的意見與建議。唯有確保結合後的外送產業仍有充分而有效的競爭,消費者、商家和外送員工的權益才能獲得最大限度保障














賴釋善意 可由兩岸金融實驗起


2024-05-16 06:21  聯合報/ 吳統雄/會計師(台北市) 吳統雄/民意研究者(台北市)


賴清德總統即將就職,據悉他將對大陸釋出善意。他在去年就任民進黨主席時,強調將遵守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我們祝福並期待實現決議文結論:「區域穩定、經濟利益、共生共榮、互信互利」。

我們建議:金融領域的合作與實驗,是具有前瞻性的可行方向。台灣可成為兩岸金融創新產業的實驗區、大中華區國際金融中心的所在地,並為全球創建「富後行為模式」、共進大同而努力。

兩岸曾創造史上獨一無二的「台灣先導實驗、大陸擴大實施」的行為實驗室。大陸由改革開放起的經濟特區,就是台灣的加工出口區。台灣後來陸續擴大勞力密集產業、發動基礎建設、進入資訊工業,發展智慧產業,都是面臨瓶頸再尋找突破,大陸也走了幾乎完全相同的過程大陸「摸著石頭過河」的石頭,就是台灣

兩岸都體會到,製造業成熟後的下一波是:金融、財務、管理、服務、媒體。金融不僅是產業,更直接影響財富分配與社會結構。然而無法避免的「資訊溝」與「資本溝」,會擴大貧富差距、增加階級對立;且財務運作亦容易產生不實膨脹、乃至各種詐騙,降低國民信用與公民素質。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實已經出現這樣的苦果

大陸有些金融新創事業構想,譬如「螞蟻金服」在上市前夕被叫停,本案確有可能造成不勞而獲式的大眾資產重分配;而其提供的個人理財槓桿,也會產生利弊互見的效果。但利弊哪方比較高?有無可維繫最適運作的制度?不實驗不會知道答案

這種新商業模式或可先來台灣上市,而且以當前技術,這種小額借貸,可以從源頭作金流追蹤,協助借貸人作最佳運用管理,同時既保障也監督經營者。也可在規模還不至無法控制時,先研究法律配套。

大陸這幾年出現許多轉型現象,正好提供兩岸進一步思考深化實驗的機會。大陸的內需市場夠大,已形成金融中心。但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仍有許多待增補的空間。

台灣的地理位置、人口土地、基礎建設,尤其社會條件與制度,比港澳或海南更適合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瑞士土地比台灣略大,人口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也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兩岸若願意實踐決議文十六字結論,台灣可以作為大中華區國際金融中心所在地

大陸當前提出的「共同富裕」,立意雖好,但會使先進國家產生困惑與疑慮。如果先在台灣實驗,發現優點與缺點,再以法治方法解決,應有可能擴大財富,而適當維護合理分配。

人類財富不可能齊頭式平等。求富是人類天性,只可因勢利導,不可能防堵消滅。許多反富論,究其基礎,並非反求富,而是反一些「富後行為」,如炫富與貧富繼承等。

子貢說「富而無驕」,就是避免炫富,也可降低仇富;孔子則說,更重要的是「富而好禮」,禮就是人與社會的關係,就是社會責任,富了以後主動回饋社會。而達成的方法,從孔子一貫的思想來看,應是「教化」。

數位金流可稽的現代,可以思考如何創造優先保障個人隱私,在必要時又可由公權力防止社會不公的法治程序。

兩岸如果願意合作實驗,不僅可造福大中華區人民,更可以協助人類共進世界大同。













賴政府步步維艱忌戰狼


2024-05-16 06:21  聯合報/ 蘇治灝/蘇東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雲縣斗六)


林義雄反核四,有他的時代背景。但今非昔比,氣候暖化,節能減碳,才是廿一世紀地球更莊嚴的時代使命。不合時宜的蔡英文二○二五年非核家園,已是一個美麗空洞政策

蔡英文發展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綠能,為了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急就章,本來可以制約在每度電二點五元,卻要台電以六、七元高價收購,致台電年虧損二千多億;為補坑洞,只能漲電價,致萬物齊漲;為了圓個人臉面,忍叫貧窮線下的黎民百姓生活更加艱苦;諷刺的是,這些都是選舉時支持民進黨的泛泛大眾

台灣人民既善良又優秀,更有一流的企業家,良賈興國,但也要有一流的政治,才能相得益彰。讓企業擁有穩定、安定的經營環境,這是企業徐圖發展的先決條件。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保定帝教段譽,如何做好皇帝,愛民納諫而已,今黨內竟無犯顏直諫之士,悲呼!

兩岸較勁,成與敗,人民都是輸家,都是陪葬品。合則兩利,鬥則兩害。不要撥小算盤;開大門,走大路;退一步,海闊天空。心中有人民與愛,兩岸就能解套;求同存異,看長,看遠,就都是陽關大道。期待賴政府團隊,擁抱民意,開創新局,不卑不亢,釋出善意,緩和兩岸關係。

大陸過度擴大解釋台獨,只要不支持統一或一國兩制,就被歸類為台獨。蔡英文也曾概括承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賴清德則已數度修正台獨論述,往中間地帶靠攏,北京過度強勢只會讓事態惡化有容乃大,兩岸要圖謀的是可長、可久,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懷柔才是上策,要展現恢宏大度,追求更崇高的曠世目標,成就亙古偉業。

鄧小平認為統一乃百年大業,事緩則圓,民國一三八年(二○四九年)是大陸建國百年,以此為緩衝時間點,「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厚築根基,韜光養晦。大陸尚有幾億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下,成就宏圖大業,中間還是存在不少瓶頸與困難,猶待一一克服。大陸能否以古中國的和平文明面對世界,是北京領導所宜審慎深思的課題!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日本自民黨,大陸共產黨,長期以來都是一黨獨大,有時候對國家長遠發展,反而是好事。兩黨政治若無相當理性自制,步步陷阱,一旦黨派利益凌駕國家利益之上,即會陷國家於分崩離析之中。

賴政府即將面臨朝小野大的嚴峻考驗,是機遇,也是挑戰,可謂步步維艱。民之所欲,長在我心。不卑不亢,不要戰狼,尤忌「亢」字,以人民福祉利益為依歸,莊敬自強,以理、以德服人,展現非常胸襟氣度,自能行穩致遠。台灣人民很優秀,會幫政黨打分數,爭一時,也爭千秋。












綠色、數位雙轉型 向芬蘭看齊


2024-05-16 06:21  聯合報/ 廖明輝/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台北市)


面對淨零與數位雙轉型的重大挑戰,台灣正站在關鍵的十字路口,既要穩定供電滿足產業需求,又要持續減碳達到淨零排放。日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提出建言,認為若不依靠核電,台灣在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將會非常困難,他建議核二、核三廠延役並引進芬蘭的 OL3 新核電廠技術,維持核能在台灣的總發電量占一定比例。昨天準經濟部長郭智輝拜會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據立委轉述,郭允諾核能會符合民主做法,尋求多數人同意。

不可否認,台灣身為高度依賴進口能源的島國,正面臨嚴峻的能源轉型挑戰。根據台電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的數據顯示,台灣的電力消耗主要依賴化石燃料,火力發電量占比達百分之八十二,使用低碳能源發電比例僅占百分之十八,其中再生能源占比為百分之十、核能為百分之七、抽蓄水力發電百分之一。台灣目前這種高碳能源結構不僅影響台灣在國際的綠色形象,也制約高科技產業發展

面對能源轉型,台灣可以借鏡芬蘭的成功經驗。芬蘭有將近百分之九十一的電力來自於低碳能源,核能、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生質燃料則提供百分之十的低碳電力。芬蘭的能源轉型策略不僅提高能源效率,也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使用。例如芬蘭赫爾辛基 Helen 電廠成功從燃煤轉型為生質能發電及利用海洋能發電,即是台灣可以學習的能源轉型典範。

除了綠色轉型,台灣與芬蘭在數位轉型也有深度合作潛力。例如,台灣今年在量子科技取得重要突破,成功自製五位元低溫超導量子電腦,芬蘭公司 Bluefors 所提供的低溫冷卻系統即是台灣此次發展量子電腦成功關鍵。芬蘭的量子科技公司 IQM 正在致力建造五十位元超導量子電腦,台灣的量子國家隊計畫六月前往芬蘭參加國際量子技術展,將有助雙方在量子科技的進一步合作。

另外,芬蘭國家科技研究院 VTT 除了在量子領域具領先地位,更聚焦碳中和解決方案、數位科技及永續產品與材料。例如 VTT 認為奈米纖維素可從木材中提取,具有輕量、高強度和導電性等特點,可成為製造新型電子元件的理想原料,尤其應用在製造纖維素晶片,不僅提供更綠色環保製程,還可能改變整個半導體產業價值鏈。芬蘭在 6G 通訊的領先地位也值得台灣借鏡,聯發科已經在芬蘭奧盧設立分公司打造 6G 研發重鎮,台灣可以安排產學人員參訪芬蘭奧盧大學及諾基亞研發中心並進行合作。

總體而言,芬蘭與台灣同為小國,兩國在數位科技、創新和永續發展有許多共通之處。台灣在面對綠色與數位雙轉型挑戰時,可以向芬蘭看齊,深化兩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科技發展,讓台灣永續成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周行一/日圓大幅升值的機會小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周行一/日圓大幅升值的機會小
◆  楊志良/中華民國敗亡中
◆  辛翠玲/立陶宛-領頭羊式的歐盟外交先鋒
◆  葉金川/人口結構與護理人力







周行一/日圓大幅升值的機會小


2024-05-16 06:59  聯合報/ 周行一(作者為行珩全人均衡系統創辦人)


日圓從民國五十九年(一九七○年)代初期三六○對一美元的匯率開始升值,到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初的一○三後開始貶值,到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四月底跌破一六○,正在一五○與一六○間徘徊。現在外匯市場熱門猜謎是:日本中央銀行是否會強勢干預,讓日圓升值?我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七月的本專欄中曾以「日圓何去何從為題,解釋日圓會跌破一五○的理由,這些理由迄今沒有改變,日本政府沒有強烈誘因讓日圓升值。

日圓匯率與貿易順(逆)差一向關係密切,順差高時,日圓價值高。民國五十九年(一九七○年)代以後,日本累積大量貿易順差,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九月十三日,日圓升值達七十七點四一歷史高峰。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以後逆差多於順差,開始貶值趨勢,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貿易逆差還破了歷史紀錄

日圓匯率也與經濟良窳相關,日本國民所得在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達到顛峰(四四,二一○美元),經濟成長率還有百分之二點七四,當年也正好是除了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之外日圓價值最高的時候。隨日本經濟不振,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日圓開始貶值,迄今日本經濟仍然不好;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成長百分之一,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難得成長百分之一點九,但 IMF 預估日本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將僅成長百分之○點九

長期經濟不振與日圓貶值,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日本的國民所得將只有三萬三千美元,比台灣還低。日本是跛腳經濟,多年僅靠出口與政府支出支撐。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之後,國內消費日益不振成長率常為負值,現今消費占 GDP 比率還與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相當,去年略低於百分之五十五。同時,日本私部門投資占 GDP 比率每況愈下。由於出口也不振,經濟只能靠政府支出支撐,導致政府總債務占 GDP 比至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已達百分之二六五左右驚人數字

消費與投資造成日本政府維持負利率很長一段時間,到今年初才調高短期利率至百分之○點一左右。由於長期低率政策無法有效刺激民間消費與企業投資,日本通貨緊縮成為常態。受日圓貶值之賜,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十月,物價開始上漲,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三月達百分之二點六,大受日本政府歡迎。

日本近幾年的亮點是,如果不計入配息複利效果,自從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日經指數已經漲了超過八倍計入配息複利影響,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日圓大幅升值以來股市漲了百分之四十八,但低於台灣股市的百分之五十四。近年日本經濟不佳但股市仍漲,是因為日圓貶值讓企業的海外獲利增加所致。在外貿很糟、經濟成長尚不好、政府債務奇高、股市仍在上漲,且難得通膨可能給企業提高價格誘因增加獲利機會,從而願意增加企業投資,產生經濟正循環的情況下,日本政府不會願意提高利率促使日圓升值

不過現在的通貨膨脹並非因日本國內消費需求上升導致,而是輸入型,日本企業不會願意輕易漲價,也不會因此認為經濟會因輸入性通膨而好轉。若日本央行被迫提高利率,必定是因通貨膨脹已無法控制,這對已不好的經濟是壞消息如同雪上加霜。所以,除非亞洲國家競貶,日本政府不會想讓日圓大幅升值。 




黃齊元/台灣未來藍圖,賴總統新作業

◆  黃齊元/台灣未來藍圖,賴總統新作業









黃齊元/台灣未來藍圖,賴總統新作業


2024-05-16 06:21  聯合報/ 黃齊元(作者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


最近我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參加座談,題目是台灣經濟前景與產業創新,主持人要求與談人提出對賴清德準總統的建議,我提出以下五點:

第一、改善兩岸關係。台灣的未來取決於美中,單獨依賴美國只會讓台灣更危險。美國至少懂得在表面上和中國合作,加強雙方溝通,以去風險。賴清德如繼續推動隱性台獨,兩岸情勢會更緊張;兩岸關係不佳,台灣未來不可能好。

台灣有綠藍白三黨,民進黨需要和藍白妥協,不能一意孤行;美國兩黨政治體制,政黨角力之外仍會協商。同理,兩岸也須加強溝通、表達善意去風險;海基會是未來重要橋梁,董事長鄭文燦責任重大。

兩岸脫鉤並不現實,台灣產業首當其衝,政府莫隨美國起鬨「民主供應鏈」。我們不妨查一下,台灣有多少企業依附華為、比亞迪、小米和聯想產業鏈,難道都要禁掉?台灣經濟並非只為美國政府及大型科技企業服務,也並非只依靠特定產業而活。各國發展「主權AI」,是台灣商機,但也需謹慎,企業很可能捲入地緣政治風暴。

第二、修改能源政策。台灣缺電已成共識,不管民間或外企都清楚問題嚴重性,解決之道,若無法讓核能延役,就只能放緩成長腳步。

經濟發展考慮永續,目前能源政策使用大量化石燃料,增加碳排放量。台灣碳排放世界排名敬陪末座,影響台商供應鏈地位,現在連碳費都無法達成共識,乃當務之急。

第三、注意產業平衡。台灣產業發展受美國影響,除 AI 與半導體外,讓 AI 應用於所有產業,打造智慧生態系,帶動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升級,政策重點。美國有科技七雄,台灣卻是一個人的武林;隨著社會貧富差距拉大民怨將會反映在選票上。

台灣正面臨成長極限,未來必須在經濟成長與永續間取得平衡。許多產業只能外移,或朝「智慧化」及「低碳化」轉型。台灣偏重智慧轉型,但低碳轉型離世界標準相當遠

台灣股市和房市都依賴台積電,這不是台灣之光,而是台灣之危最近台積電進駐熊本拉抬薪資,當地中小企業悲鳴活不下去。這和中國電動車輸出全球造成旋風類似,但陸企帶來影響是通縮不是通漲造福當地消費者

台灣股市好,並不代表台灣經濟好,除了成長,還重視分配和永續近期日韓領導人熱情攏絡美國,但國內民調卻創新低,就是一個教訓

第四、培養企業再全球化能力。在去全球化當下,台灣企業必須積極走出去,不管是印度、越南、墨西哥都代表新環境,除了語言外,還有文化與經營管理重大差異必須訓練人才短期具備國際運營能力。政府將重心放在晶片外交,實在搞錯了方向。

中國製造正走向「全球在地製造」,布局廣、速度快、整合深、應變活。此外,中國有最強綠色產業鏈以低成本達成節能減碳中國製造世界零碳經濟促進者、而非破壞者。「台灣製造」面臨挑戰,未來必須轉型「台灣創造」,在全球複製新台灣模式。

第五、給年輕人機會,促進新創企業發展。近年南韓和新加坡市值前十大公司,均有新經濟企業,唯獨台灣仍由科技企業占據。政府必須從金融政策資本市場改善活化台灣新創投資環境,年輕人的期望不是只幫大企業打工。

未來台灣需要宏偉願景,也要有清晰路徑圖,面對時代挑戰,我們祝福賴總統帶領台灣走出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