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台股升格 三面向進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7329/web/ 

◆  聯合報社論/我進出口表現亞洲最差,別假裝榮景一片
◆  聯合報黑白集/海賊的諾言
◆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台股升格 三面向進擊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台股升格 三面向進擊


2023-08-11 00: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南韓積極推動股市升級至已開發國家指數的精神,值得台灣仿效。本報系資料庫


南韓今年積極爭取將其股市從MSCI新興市場指數升格到已開發國家市場指數,然而6月24日指數編纂公司明晟(MSCI) 在最新報告,仍然將南韓股市歸類在新興市場,並未做出任何調整,主要理由為韓元缺乏離岸外匯市場不利外資參與南韓股市,此一結果使南韓當局努力推動股市升級來吸引更多國外資金,再次落空,也讓南韓政府及監理機關感到失望,惟南韓積極推動股市升級至已開發國家指數的精神,非常值得台灣仿效,日前證期局官員也曾經表示,將會成立專案小組來研議,適時申請升格。

要達到MSCI已開發國家市場的條件有三,其一為經濟發展,該國人均總收入連續三年達到世界銀行高收入國家門檻的25%;其二為市場規模及流動性,該國市場至少五家公司達到已開發市場門檻,包括公司總市值41.33億美元、股票流通市值20.66億美元、年度交易價值比率達20%;其三為市場可達性,包括外資開放程度、資金進出便利性、市場效率性、投資商品可用性及市場政策穩定等都要非常高。

盤點台灣目前的經濟發展、市場規模及流動性及市場可達性之現況,必須具備MSCI已開發國家市場的三條件,其前二大條件已經達標,至於第三個條件市場可達性仍有部分待改善。根據2023年MSCI全球可達性報告,針對外資開放程度、資金進出便利性、市場效率性、投資商品可用性及市場政策穩定度等五大類共18項標準進行評估,依據報告內容,我國市場分類為新興市場,18項指標之中七項無需改善、八項尚可改善、三項需改善。

台灣未來要成功升等已開發國家市場指數,先決條件必須就市場可達性中三項需改善事項著手精進,首先是外匯市場自由度,尤其是新台幣無法自由兌換,特別是缺乏離岸貨幣市場,此一需改善事項和南韓如出一轍。他山之石更可以攻錯,南韓雖然升等失敗,但是政府仍規劃2024年下半年開放國內外匯市場,讓部分符合資格之國外金融機構直接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並放寬離岸韓元交易管制,同時也考慮將外匯市場交易時間從目前的9:00~15:30,延長至半夜的02:00。我國的央行是否也該見賢思齊,通盤考量如何在外匯市場自由度上,做出突破性決策,例如循序漸進地建立離岸貨幣市場,並適度地放寬台幣兌換管制,以利外資更方便參與台灣股市。

第二項需改善事項為結算交割中預收資金的問題,台灣股市實施T+2交割周期,然因銀行未提供隔夜透支,且當地券商可能要求資金需提前到位。此外,ID制度使得問題更為嚴重,因投資人必須以自身名義辦理交割,無法以證券商名義彙總交割,金管會應責成交易所召集證券業者、銀行及機構投資人,提出解決預收資金的問題。

第三項需改善事項為外資登記及開戶的問題,目前制度外國投資人強制登記,且需要準備大量文件辦理,主管機關在風險可控之下,應力求簡化外資登記流程,並可研議廢除外資登記制,以法人機構識別編碼(LEI)或護照號碼來替代外資登記之可行性。

總之,推動MSCI將台灣升等已開發國家市場指數,一方面可以提升台灣資本市場在國際的能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國外資金,雖然升等後我國股市占已開發市場指數的權重較升等前小很多,但就長期而言資金量反而會增加,且我國與南韓均以科技產業為主之市場,雙邊資本市場結構及規模相似,若南韓升等已開發市場,而我國維持於新興市場恐影響國際投資人對台灣市場之觀感及其投資決策。金管會應協調央行大力促成,台灣資本市場方能更上一層樓。











聯合報黑白集/海賊的諾言


2023-08-11 00:1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日本前首相、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左)拜會台北市長蔣萬安(右),兩人相談甚歡。記者林俊良/攝影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訪台,演繹了什麼叫做政治的魔幻。他先跟蔡英文、賴清德惺惺相惜,又跟蔣萬安攀親帶故談他小時見過蔣介石,儼然藍綠一家親。他可能沒想過:蔡、賴的民進黨視蔣介石如寇讎,動輒即搬出來鞭笞?

更魔幻的是,麻生太郎當過堂堂日本首相,但談起雙邊關係,竟拿漫畫當譬喻。他說,《航海王》的主角魯夫從未背叛過朋友,藉此宣示日本不會背叛台灣,若台灣遭攻擊,更不會見死不救。

這是麻生自暴其短,讓人窺知他是以「中二」的眼光看世界?還是以為台灣人都是蒙昧無知的傻瓜,會把日本當成魯夫?就算日本真如魯夫,難道台灣能相信一個海賊的諾言?

國際政治比人際關係更現實赤裸,背叛才是常態。日本當年侵略的,不正是蔣介石領導下的中華民國?日本戰敗後歸還台灣,卻趁蔣介石在內戰失利,竟取蔣而代之,成了美國的遠東之錨,蔣這才和麻生的外公吉田茂成了盟友。但美中上海公報一簽,日本先奪走釣魚台,再搶在華府之前跟北京建交。這不是既背叛台灣,又背叛蔣介石?

麻生臉不紅氣不喘地跟蔣萬安套交情,又在蔡賴跟前誇魯夫,侃功實在了得。但這都比不上他大剌剌地指點江山,厚顏要台灣做好戰爭準備!台灣人民千萬別當漫畫迷,否則成了砲灰,恐還等不到魯夫的援軍。










聯合報社論/我進出口表現亞洲最差,別假裝榮景一片


2023-08-11 00:1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財政部公布7月進出口統計,出口387億美元,年減10.4%;進口302億美元,年減20.9%。圖為基隆港貨櫃碼頭。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胡經周攝影


財政部公布七月進出口統計,出口三八七億美元,年減十・四%;進口三○二億美元,年減廿.九%,出口衰退已是「連十一黑」。作為一個出口導向國家,台灣連十一個月出口雙位數衰退,是嚴重警訊。可悲的是,政府還不斷地充闊四下撒錢補貼,辯稱未債留子孫;許多媒體也裝作視而不見,讓這類經濟訊息淹沒在選舉硝煙中。這是害怕直面真相,或者連基本的分析因應能力都沒有了?

新冠疫情解封後,全球經濟未如預期好轉,相當程度拖累了台灣進出口貿易,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這顯然不是唯一因素,不足以當成藉口。事實上,根據財政部發布的統計,對比亞洲主要出口國家,乃至日、美、德等國,我國今年一至七月進出口的衰退幅度遠大於其他國家,量變反射質變,才是最令人擔憂的事。亦即,除了全球不景氣因素,台灣受到兩岸貿易衰退和RCEP關稅壁壘的強烈衝擊,這是長期結構性變化,而非短期的景氣問題。

財政部的主要國家出口年增率比較表,讓人看了怵目驚心。我國一至七月出口累計衰退十六.九%,比起南韓的負十三%、香港的負十二.三%、新加坡的負十%、中國大陸的負五%,都要嚴重許多。日、美、德的數字則分別是負六.七%、正○.九%、正一.七%,遠優於台灣。進口方面,我國一至七月的進口累計年減廿.二%,南韓為負十.四%,香港負九.九%,新加坡負十三.四%,大陸負七.六%,台灣仍是亞洲最慘。日、美、德分別為負八.七%、負六.四%、負五.一%。

我國的七月出口統計,和中國大陸的出口統計在同一天宣布,多位親綠名嘴隨即在政論節目對大陸七月出口年減十四・五%出言狂譏。但如果他們留心看一下台灣的數字,就知道我們的成績絕不光鮮,而且更慘。深一層看,台灣對大陸的出口比重,從去年的四成二降至七月的三成四,充分說明了我國整體出口不振,主要癥結在兩岸貿易大衰退。其中可能因素有二:一是大陸經濟成長弱化,降低了對台灣的採購:二是大陸許多產業發展出「進口替代」的能量,對台灣的許多產品需求減低。尤其後者,意味著台灣出口市場面臨永遠性改變,台灣廠商必須有長期因應策略。

蔡總統一上任即推出「新南向政策」,希望減少對大陸的貿易倚賴,卻未見任何效果。今年以來,台灣對陸港出口驟減,我國只是被動受到牽動,並非「新南向」奏功。事實上,今年前七月我對東協國家的出口也驟減十五%,在所有出口地區中,僅對歐盟呈二・三%的正成長。尤其,RCEP去年正式生效後,日、韓、星、大陸輸往東南亞的產品關稅都逐漸減為零;而台灣是區域貿易協定的「孤兒」,仍繼續被課徵關稅,在競爭力不足的傳統產業,必然大受衝擊而難以為繼。換言之,無法加入RCEP,新南向只是死路一條。

出口連十一黑,是對貿易大國台灣的一記嚴重警鐘。蔡政府必須拿出對策,不能消極坐待景氣回春,更不能諱疾忌醫,假裝國家財政仍然良好,執政者仍有胡亂揮霍的本錢。比出口衰退更令人擔憂的,是「進口」的衰退幅度更大,資本設備進口年減兩成以上,半導體設備年減三成多;這反映的是廠商不看好經濟前景,因此投資意願低迷不振。如果企業不再投資,台灣未來的經濟成長動力要從何而來?

「廿年來經濟最佳」已是國王新衣,「債留子孫」則是現在進行式,蔡政府就別再假裝榮景一片了!



面對現實 核電應當基載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7329/web/ 

◆  面對現實 核電應當基載
◆  尊馬路線 侯更具治理力
◆  前瞻計畫不只是額度 更是滿意度
◆  捷運調溫 應考量擁擠程度
◆  循環再造 垃圾成金
◆  想吃魚修漁港! 喊保台砍軍人退俸?
◆  零售電商規模 遭嚴重低估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面對現實 核電應當基載


2023-08-11 02:42   聯合報/ 魏世昌/工程師(宜蘭市)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公布能源政見,主張將核電正式列入能源選項,推動核四安全重啟,並喊出「2040無煤台灣」。記者潘俊宏/攝影
波波漫畫


報載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公布能源政見,喊出重啟核一至核四、把小型核電廠(SMR)列入供電。「基載」簡言之,就是「即便省到極限也必須耗用的電量」,需具有便宜與穩定供電的特質,一般都是以燃煤與核電為主。節電當然有其必要性,但再怎麼努力節電,省下的也只是若干尖載供電。

台灣因基載電力嚴重不足,因此常要使用昂貴的燃氣發電來補充,這也是造成電價上漲的主因。在電價調漲的壓力下,廢核只會造成基載更傾向燃煤發電。回顧二○二二年台灣發電量占比,以燃煤仍最高,占四二點○七%,其次為燃氣(卅八點八一%)、再生能源(八點二七%)、核能(八點二四%)、燃油(一點五四%)、抽蓄水力(一點○六%)。

然而蔡政府大力提倡的再生能源非常不穩定,天然氣電廠、接收站、風電、光電進度都落後;在現今科技,電力仍然無法大量儲存,因此必須即發即用的情形下,只能供作尖載發電。

以我國的天然環境而言,想用再生能源取代核電,目前在現實上是不可能做到;即使做到,也會讓全台發電成本大增、供電穩定度下降、發電導致的空汙與排放增加,甚至危害國家安全。隨著廢核腳步日近,這些危害只會愈來愈嚴重;台灣面對的新現實,已經是計畫趕不上變化的供電日常。

此外,不管用燃氣或燃煤取代,都將造成排碳量增加;燃煤約是燃氣的二倍,燃氣則除了有安全存量問題外,更將進一步推升電價。二○二一年中油公司執行政府的天然氣凍漲政策,全年單是天然氣項目就虧損七四九億元;二○二二年前四個月,天然氣就虧損超過七百億元,等於虧損半個資本額。

假設核二、核三延役十年,可省下多少發電成本?一位電力業界人士估算,今年一到四月,台電火力發電成本平均每度約四元,核電每度一點六五元。十年下來,核二與核三共四座機組的總發電量約三千億度,跟火力發電相比,可省下七千億台幣;若再把碳稅計入,以核二、核三延役十年替代火力發電,可省下超過一兆元。

不僅因為核電每度電發電成本遠比火力、天然氣低,更是因為因應全球暖化必須減碳,善用核電已是全球共識。台灣是個資源貧乏的島國,從周邊各國進口電力極為困難。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能那麼輕率地說出廢核與非核家園嗎?











尊馬路線 侯更具治理力


2023-08-11 02:26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新北市)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在接受日媒專訪時強調,「我接受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我反對台獨、反對一國兩制」。記者張睿廷/攝影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兩岸及國際政策,逐漸邁向戰略清晰,清楚承認九二共識為兩岸對話協商基礎,迥異於賴清德否認九二共識、並標籤化等於「一國兩制」;也非像柯文哲採取戰略模糊立場,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九二共識。

侯的兩岸路線最務實穩健,極具化解兩岸僵局敵對邁向和平目標可欲性。尤其最近侯訪日期間,宣稱遵循「馬英九路線」,包括「新三不政策」(不統、不獨、不武)、均衡戰略「友日、和中、親美」,及「三安」目標(台海安定、台灣安全、日本安心);面對日方對台海危機疑慮擔憂,提出兩岸應建立對話,避免緊張衝突甚至戰爭。

侯藉訪日強化其兩岸及外交論述與路線之國際宣傳,喚起民眾對馬時期兩岸和平穩定之記憶及嚮往。尤其有技巧迴避對李登輝路線、釣魚台群島及日本核災區食品入台爭論,避免台日進一步紛爭,暫時擱置爭議,讓雙方關係循序漸進。

侯兩岸政策主要觀點包括:當選後將依循馬「不統、不獨、不武」政策,讓兩岸關係回歸穩定;避免兩岸兵凶戰危、瀕臨戰爭;兩岸要有對話,始能避免衝突。侯強化兩岸論述,提出接受「新三不政策」,利於吸引藍營支持者回流,對中間選民亦有吸引力。

在「新三不政策」實施下,始有可能達成「台海安定」,確保「台灣安全」,最終「日本安心」,避免日本政府及社會民眾擔心「台灣有事、日本有事」。侯主政下不會有挑釁行為成為「麻煩製造者」。

民進黨在前兩次地方選舉大敗,足證在地方選舉及治理層次倡議「抗中保台」效益不大。在兩岸論述及路線的話語權中,侯比賴、柯更有解開兩岸僵局之條件和優勢。

相對賴倡議「務實台獨」、「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互不隸屬」…,侯的兩岸論述及路線更能重啟兩岸對話。侯是本省人,民進黨要標籤化是「親中賣台」誠屬不易,要運用「亡國感」進行危機動員有其困難。至於柯文哲倡議「兩岸一家親」,在地方治理層次進行兩岸城市交流尚可為,要重啟兩岸協商對話則有所不足。

綜合對比賴柯侯的兩岸及國際路線,賴清德最為極端,再對照先前美方要求蔡政府澄清賴清德有關「走入白宮」言論,「務實台獨」標籤化及窄化賴清德兩岸路線空間,「倚美論」難化解「疑賴論」,也無法消除六成選民集體焦慮;柯文哲看似中庸務實卻有其局限性,「兩岸一家親」、「五個互相」,其兩岸論述碰到「天花板思維」。相較之下,顯然侯的路線更具兩岸治理能力。













前瞻計畫不只是額度 更是滿意度


2023-08-11 02:21  聯合報/ 陳劍賢/台東縣議會前秘書長(台東市)
季青漫畫


最近前瞻計畫吵得震天「價」響,台東縣饒縣長為台東縣在前瞻計畫中只拿到七十五億元叫屈,但民進黨立委劉櫂豪聲稱他爭取到花東、南迴鐵路電氣化及雙軌工程。兩位聲稱爭取到的前瞻計畫經費約有八百多億元,但台東鄉親為何無感?

台東人最期待的就是交通的改善,期望花東及南迴線的鐵路為雙軌電氣化,但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工程完工目標設在二○二七年十月;南迴鐵路雙軌電氣化工程卡在可行性評估階段,何時才能辦理環境影響評估及綜合規畫,仍遙遙無期。中央施政牛步化,公共建設計畫全生命週期的績效管理制度是否落實?令人懷疑。

政府重西輕東,西部縣市在前瞻計畫中競相爭取蓋捷運或輕軌,而東部鐵路雙軌化、截彎取直及預警系統仍在進行中。二○二○交通政策白皮書的鐵路願景是「西高鐵、東快鐵,打造六小時生活圈」,何時才能兌現?

花東對外交通主要靠鐵路,因依山傍海,路基受河谷及山谷地形的限制、沿山坡興建,大部分為單軌且彎道甚多;除北迴線為雙軌及直線外,花東線及南迴線鐵路雙軌化只有四十公里,南下北上的快車、區間車及貨車皆在同一軌道行駛,安全令人擔心。

前瞻基礎建設經費龐大,七年下來應該不難讓國人感受到國家升級的進步感;但執行效力延宕,人民的滿意度是否增加?令人質疑。經費的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應重視執行力並讓民眾感受得到。













捷運調溫 應考量擁擠程度


2023-08-11 02:40  聯合報/ 范谷凡/捷運通勤族(新北市)
台北捷運車廂悶熱、瀰漫汗臭味引起網友熱議,台北市長蔣萬安也祭出對策,表示在和北捷討論後,會調整夏季車廂空調溫度。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許正宏攝影


今年入夏以來全球氣溫屢創高峰,台灣也難以逸脫於此氣候變遷的趨勢,大台北地區卅七度以上高溫的情形屢見不鮮;加上「基北北桃都會通」定期票上路,原本以機車通勤轉為捷運通勤的人數亦上升不少,政府施政收其成效卻也造成尖峰時段捷運車廂內擁擠悶熱,引發民怨。

為解決此一問題,台北市長蔣萬安昨宣布將台北捷運車廂夏季空調溫度,從現行高運量攝氏廿五點五度、文湖線攝氏廿五度的做法,調降為非尖峰時刻廿四度,尖峰時刻則比照餐廳設定為廿三度,提供民眾更為舒適的乘車空間。北市府體察民情迅速因應,市民應予肯定。

然而從節能的角度,目前捷運車廂溫度設定,除了僅考量「尖峰或非尖峰時段」此一變項,建議可再加入乘客「擁擠程度」之變項,進行更有彈性的調控。筆者搭乘捷運之通勤路線幾乎橫跨捷運路線起迄點兩端,在通勤時段,各捷運路線乘客擁擠程度,自進入市區後逐漸上升,離開市區後乘客即逐漸減少;至捷運路線端點甚而零星稀疏,乘客可明顯感受冷氣過涼,形成能源浪費。

而增加此一考量的成本亦不致過高,從各站進出人數及班次密度的大數據統計資料,即可判斷哪些捷運路網屬於擁擠型態,需要設定較低的車廂溫度;哪些捷運路段即便是通勤時段亦不致過於擁擠,如此則更為兼顧乘客舒適與節能。














循環再造 垃圾成金


2023-08-11 02:38  聯合報/ 方復權/國貿業(台中市)
台中市推動資源回收有成,但人均垃圾量近年增加近4成,市府將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估計可減少3、4成垃圾量。記者陳秋雲/攝影


聯合報九日報導,台中市環保局推動資源回收有成,將回收物整/修理轉賣,去年獲得一點六億元台中市環保局推動資源回收有成,將回收物整/修理轉賣,去年獲得一點六億元,比前年多出五千三百萬元,堪稱垃圾變黃金最佳示範。

十多年前筆者小孩國小畢業,不得不用車載,將一堆書籍運送到住宅附近的資源回收場。等待秤重處理的時候,赫然瞧見一整套全新的精裝本百科全書賤賣於一旁,不僅納悶也覺得相當可惜;秤斤計兩後,筆者以八百元價格買回,簡直天壤之別。經營二手物網拍的朋友得知消息,央求代賣,不到兩個月時間售出,分潤筆者三千六百元,然而這只是小巫見大巫。

今年六月外媒報導,美國洛杉磯有名男子僅花了五十美元(約一五三四元台幣),網購一張看起來坐墊已破損的皮革椅子,沒想到這張椅子竟是丹麥知名設計師漢寧森的作品,隨後這張椅子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八點五萬美元(約二六一萬元台幣)拍出。

我那經營網拍的友人知道我懂一點木雕和木工,能修復折損的木窗花和家具,也因為職涯的耳濡目染,能修理玩具、金屬物件、旅行箱,以及衣、物上的拉鍊,因此三不五時丟些「歹銅舊錫」過來拜託修理。筆者一方面享受化腐朽為神奇的成就感,另一方面覺得堪用品丟掉可惜,陸陸續續幫友人修理好許多資源回收品,上架轉賣。

鼓勵國人珍惜資源、不浪費,除了修復自家器具,偶而去資源回收場尋寶,循環再利用,不僅不必花大錢,還能在巧手之下將垃圾變黃金,發揮庶民經濟。然而筆者要提醒,台中市環保局有「資源」,民眾要量力而為,斜槓人生即可,切莫過猶不及,把自家變成垃圾堆。













想吃魚修漁港! 喊保台砍軍人退俸?


2023-08-11 02:34  聯合報/ 張健常/退伍軍人(台南市)


「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號子營業員的月收入,可能就超過大多數軍公教全年所得,當年投筆從戎抱個所謂「鐵飯碗」,無非是報國之餘圖個穩定,希望努力幾十年能平安退伍無後顧之憂,當時若知政府保證的契約承諾日後會偷斤減兩七折八扣,誰會甘願犧牲奉獻寶貴的自由與青春?

日前看到前鎮漁港向中央申請三千萬元補助,被加碼到八十一億的新聞。包括廿五億建深水碼頭,廿七億改建卸貨場及魚市場的作業空間等,其中兩個關鍵詞:「深水」和「空間」,水面下深不可測,或「天馬行空」的建設,恐怕才是外界難窺其奧的貓膩所在。

蔡政府以退撫基金財務赤字問題嚴重為由,違背憲法信賴保護與法律不溯既往原則,大刀揮向退伍軍人,對更迫切的勞保改革卻無動於衷。依年改辦公室當時預估,軍人年改十八%優存分十年逐步調降,省下的財源僅八十億元,竟抵不上一個小漁港的華麗變身。

蘇前院長面對質疑酸嗆:「吃米不知道米價,吃魚還不准修建漁港」,說得義正詞嚴,同理可證:準備打仗了卻還要砍軍人退休俸?只想吃魚卻不管軍人死活的政府,算盤撥得真奇妙,下架只是剛好而已。















零售電商規模 遭嚴重低估


2023-08-11 02:34  聯合報/ 王素彎/中經院台灣經濟所研究員(新北市)
電子商務迅速崛起。示意圖。美聯社


網際網路發達促成全球交易模式質變,除了企業間(B2B)透過電子商務方式進行交易外,零售網路購物風潮也順勢而起,並因應消費者需求衍生多元交易類型,例如B2C(企業與消費者交易)、C2C(消費者與消費者交易)。B2C與實體零售方式類似,不過係透過網路交易,屬於網路零售業或無店面零售,交易額呈現的包含商品價值與手續費、金流費、物流費等;而拍賣則是C2C中最知名的例子,網站經營者提供系統媒合交易機制,通常只收取手續費、金流費與物流費。因此,B2C與C2C電商平台的營業額差距主要在於商品價值包含與否。

由於電子商務迅速崛起,政府自二○一六年起分別統計國內整體與零售業的網路銷售金額,主要涵蓋B2B與B2C。就主計總處的資料來看,一六年網路銷售金額為三點五四兆元,其中以工業部門占七十三點七%,主要為B2B,服務業部門的網路銷售金額僅二十六點三%,類型以B2C為主。迄二○年,網路銷售金額已增至四點五九兆元,不過,工業與服務業的占比有消長趨勢,服務業無論在B2B或B2C的網路交易占比都明顯提高。

就經濟部所統計的零售業電子商務來看,去年國內零售業的銷售金額已達四點二八兆元,其中網路銷售金額達四千九百三十億元,增加速度比整體零售業為快,占比也由二○一九年的七點五%,提高至去年的十一點五%,網路零售業在二○年至去年的成長,也連續三年優於全體零售業營業額的成長。

零售業網路銷售中以非店面零售業的金額最大,占所有零售業網路銷售金額八成,主要來自電子購物及郵購業,去年網路銷售金額為二八一八億元,比前年成長八點四%,而二一年增加二十一點一%,創統計發布以來新高,主要係受疫情催化與消費者習慣轉變影響。

電子商務由於平台營運模式不同,所得到的營業額也有巨大差異,例如以B2C方式所獲得的營業額包含商品價值,而C2C方式所提報的營業額通常只有成交手續費,一般電子商務平台的成交手續費約為商品交易價格的十%以內,惟外送平台則向店家收取二十七%至三十五%左右的抽成費。因此,評估電子商務的市場規模僅以營業額作為統計標的,將可能嚴重低估,應再考慮平台的營運模式,並將各種電子商務平台的統計標準調整一致,才能正確掌握電子商務的市場規模。

據中經院初步估計,去年零售業的網路銷售金額除了經濟部估計的四千九百三十億元外,若再反推透過主要的C2C交易平台與外送餐飲平台成交的商品或餐飲交易額,則去年電子商務交易市場的規模應可達兆元,甚至上看二點二兆元,與經濟部公布的金額有極大的落差,可見國內電子商務市場不容忽視,未來也將是平台業者兵家必爭的場域,值得政府重視,並且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以促進產業蓬勃發展。



王文華/三十六個瞬間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文華/三十六個瞬間
◆  盛治仁/運用人工智慧 要靠人心輔助
◆  林中斌/習近平的變通
◆  周行一/你是財富自由的父親嗎?
◆  嚴震生/俄烏戰爭中的俄非高峰會








王文華/三十六個瞬間


2023-08-11 01:14  聯合報/ 王文華(作者為作家、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


終其一生尋找的東西,往往早已出現在找的過程。

波士頓美術館舉辦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特展,同步在網路上展覽。

葛飾北齋這名字也許陌生,但他的作品卻隨處可見。連優衣庫都用他的代表作《富嶽三十六景》做衣服。

富嶽三十六景》,顧名思義是富士山的三十六個景象(其實最後有四十六幅)。我學生時代第一次看到這系列,忙著去找每幅畫中的富士山,比較彼此有什麼不同。

系列中最有名的幾幅,主角真的是富士山。如《凱風快晴》,畫的是夏日朝陽把富士山照得通紅。而《山下白雨》,畫的是雷雨前富士山一片漆黑。

那時賞畫的方式,是讀藝評、問專家、做筆記。直到每一幅都背下篇名,說得出道理。波士頓有特展?一定要飛到波士頓!

多年後再在線上賞畫,看到的東西已不同。

首先是發現雖叫《富嶽三十六景》,但重點並不是富士山,而是富士山前人間百態。山是背景,人才是重點。

比如說《江戶日本橋》這幅,畫的是橋上擁擠的人、貨、河上的船、河邊的住家。而富士山,只是左上角遠遠白色物體

而《本所立川》,畫的是木材工廠。有人在鋸木頭,有人從高處丟竹子,有人在低處接住。富士山,根本被木材遮住了。

隱田水車》,畫的則是女子取水、洗米;男子扛著麻袋走過;小朋友牽著烏龜玩耍。富士山,靜靜矗立在遠方。

至於《駿州江尻》,畫的是鄉間小路突起大風,路人手中的紙被吹散,有人抓住被吹走的帽子,有人的衣服被吹得飄起來,遮住了眼睛。富士山,簡化成左上角的一條曲線。

再看這些作品,看到的是富士山前的生活。人們工作、合作、覓食、煮飯、趕路、玩耍…簡而言之,尋常百姓的食衣住行。

過去看人生或藝術,總是嚮往王侯將相豐功偉績。基於有為者亦若是,自己也設定了像富士山一樣巨大而遙遠的目標。此後眼中只有富士山,甚至為了富士山而放棄一切。

現在看人生或藝術,開始珍惜尋常百姓的食衣住行。因為看過所謂的豐功偉績,懂得食衣住行才有普遍性和永續性。「富士山」還在,但已退為背景。它是美好生活自然延伸出的成果,而不是犧牲生活而換得的功勳。它就在立地成佛腳下,而不在刻意朝聖天邊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一座「富士山」,在追求富士山的過程,常讓山下的工作、合作、覓食、煮飯、趕路、玩耍等真實人生悄悄溜走。最後縱使登了頂,卻發現紙被吹散、帽子被吹走、眼睛被遮住。

離開波士頓美術館的網站,關上電腦,我感受到:每個人,都是一間美術館。每個人生,都是《富嶽三十六景》。自問:如果要捕捉三十六個瞬間,總結我的人生,我可有足夠的素材?

嗯…坦白講,我還真有點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