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經濟/年改後遺症多 前瞻更需三思

.聯合報社論..香港的特殊性,北京應給予特殊尊重
.聯合報黑白集.「翻轉民意」的絕招
.經濟日報社論.年改後遺症多 前瞻更需三思









經濟/年改後遺症多 前瞻更需三思


2017-07-01 02:0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年金改革朝野進行表決,最後三讀通過「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法案」;十八趴二年歸零,領一次退休金者則分六年降到六趴。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陳柏亨/攝影


民進黨控制的立法院三讀通過「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等年金改革法案,18%優存利率將在兩年歸零,所得替代率十年降至60%,退休金採計最後15年平均俸額,退休年齡延至65歲,預定明年7月1日上路。在軍公教抗議聲中,有形無形的衝擊將陸續顯現。
蔡政府掌握完全執政的優勢,針對選票較少,溫良恭儉讓的軍警消公教團體推動年改,本就易如反掌,在民調低迷的當下是做業績的機會,當然要儘速通過。只是通過年改法案時,執政黨立委竟然鼓掌歡呼,必然刺激軍公教團體如影隨形的到處陳抗,未來蔡政府恐怕只有依賴軍警保護,度過蛇籠拒馬人生。
問題是,年金改革有太多的政治算計,缺乏財經思考,又草率審議,只治標而不治本,留下許多後遺症,實有必要向蔡政府提出幾點亡羊補牢的提醒和建議。
蔡政府應該心知肚明,其實最急迫需要改革的年金是十年內、也是最早會破產的勞保。由於一例一休造成三輸,引發全民反彈,使得蔡政府不敢面對勞資雙方,只好微調勞保保費,將破產年限延長兩年敷衍一下,擺明就是把燙手山芋丟到以後再說,實在不夠資格夸言「完全承擔改革的責任」,而且擺明就是柿子挑軟的吃,人民也未必認為蔡政府真有改革的勇氣。
其次,早就有很多專家指出軍警消和一般公務人員不同,中小學老師也和大學教授有別,年改必須考量差異因素審慎處理。例如警消因為工作性質比較危險,退休年齡應訂得比一般公務員或教師早些,又台灣的大學教授薪資是全球最低,也無考績獎金,所得替代率計算基準採本俸兩倍,比實領的薪資還低;而通常都要超過35歲才能取得博士學位,年資較公務人員或中小學老師為短。德國就將進修博士學位的時間納入年資計算,但台灣卻是教授砍得最兇。最該為軍警消公教說話的教育、內政、國防部長對問題都視而不見,默爾而息,難道不覺得對不起職務?
事實上,今年警察大學的錄取分數驟降,報考公職人數逐年遞減,頂尖大學的博士班甚至沒人報考,中小學教師紛紛延退,讓流浪教師更難找到教職,在在顯示軍警消公教的士氣已經受到年改的打擊,也對政治人物的誠信存疑,未來大概很少有人才願意投入公部門服務。
至於所得替代率遞減,好像循序漸進,其實不符人道原則,因為退休族群愈老愈需要花費時,退休金卻愈來愈少,將來不是造成家庭悲劇,就是增加政府長照負擔。諷刺的是,負責年金規劃的政務委員林萬億,自己也是長照2.0的規劃者,難道不知道年改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道理?
此外,年金改革都是減法模式,必然導致高齡族群節衣縮食;勞保破產不遠,將讓年輕族群不敢結婚生育,衝擊內需經濟,難以突破低薪困境,進而反噬年金制度的財務,縮短破產年限。
而對於懷有奪財之恨的人民而言,最無法讓人信服的就是,蔡政府倉促通過號稱可以省下1.3兆元的年改法案,竟是為了下周通過要花費近1兆元的前瞻條例,對照之下就是想將省下的錢浪費在極具爭議的前瞻建設上。蔡政府何不先盤點遍布全台的蚊子館建設是否已經累積上兆?已浪費了納稅人血汗錢3,000億元的最大蚊子館核四,政府將如何收拾殘局?前瞻建設哪一樣解決了企業缺工、地、水、電、人才的問題?哪一樣可以突破青年低薪的困境?民調已經明確顯示超過半數民眾反對,若還要執意闖關,是否敢負起追償的責任?
綜上可知,年改法案通過之後,問題才真正要開始。蔡政府有了一例一休的前車之鑒,前瞻條例難道還要橫柴入灶?

聯合/「翻轉民意」的絕招


2017-07-01 01:5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下周將在立法院臨時會闖關,民進黨立委日前向行政院保證有信心在7月5日前完成三讀。國民黨團表示抗爭到底。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小英民調直直落,綠營有什麼絕招可翻轉民意嗎?這種小事,顯然難不倒民進黨。最快的辦法,就是自己做一個與眾不同的民調,就輕鬆解決了。
蔡英文指示民進黨團,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草案臨時會「一定要過」。但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發布的民調,有五成民眾不贊成前瞻計畫,更有六成四民眾認為「軌道建設」應該暫緩。親綠的台灣民意基金會,應該不會故意做出不利蔡政府的民調,蔡政府也很難指責它的數字有「機構效應」。然而這麼高的不支持度,民進黨立委能強渡關山嗎?
但是,就連這麼真實的民意問題,民進黨對付起來也是易如反掌。沒兩天,民進黨就做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民調。新民調稱,支持前瞻計畫的民眾高達六成五,反對僅三成一;至於軌道建設,支持則有五成三,反對僅四成三。如此,輕輕鬆鬆就駁斥了「民意不支持前瞻」的說法,立馬改變了民意。
好笑的是,就連民進黨自己五月間所做的民調,支持前瞻建設的民眾僅三成三,為何一個月就竄升到六成五?對於如此神奇的變化,民進黨臉不紅、氣不喘地說,經過訪員仔細說明各項計畫內容,民眾的態度「差很多」,都變得很支持。這真是太神奇了!
事實上,TVBS六月下旬的民調,也指出四成六民眾不支持前瞻計畫,七成五認為前瞻計畫需要重新檢討。但願,民進黨做事的本領,和它硬拗的能力一樣強;不過這顯然是肖想。

聯合/香港的特殊性,北京應給予特殊尊重


2017-07-01 01:4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夫人29日中午乘專機抵達香港,將出席7月1日舉行的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大會。 (中新社)



今天是香港回歸廿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專程赴港參加慶祝活動,並主持新任特區政府的就職典禮。對香港人而言,這個日子的感覺卻是複雜、甚至有些失落的:香港與內地的關係誠然是更緊密了,但香港的特殊性卻在剝落;尤其,歷經雨傘花運動和特首普選訴求的落空,香港人對於未來的想像難免感到悲觀。這樣的情緒,需要北京的理解與寬慰。
最近當人們不斷追問,當年鄧小平「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承諾而今安在時;事實上,許多港人已體認到,「五十年不變」的說法其實已漸失支點。原因是,過去廿年中國大陸變化太快,遠遠超乎人們的想像,其變化已改變了過去香港與內地的偌大反差;而包括上海、深圳、北京的崛起,都分散了香港當年作為中國唯一經濟櫥窗的獨特風光。這點,正是港人感到失落的深層心理因素;對台灣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
回顧廿年來香港與大陸「內地」的磨合,一直隨著雙方各方面互動和拉鋸的消長變化,而呈現不同的張弛。在中國的協助與關懷多的時候,(如北京在當年SARS風暴時提出CEPA的安排),港人可以接受雙方關係更向「一國」傾斜,有時甚至懷著感激的心情。然而,在中共對香港的控制和壓力增加時,港人又會轉向對「兩制」的渴望,希望北京給香港更多的空間。也因此,即使像港珠澳大橋這樣明明便利聯通的工程,都不斷遭到抗議,認為旨在便於中央控制。
整體而言,回歸二十年後,香港的經濟、金融、交通建設、人員往來,乃至於行政措施,與大陸逐漸拉近;在中國大陸眼中,可能視之為一大成就。然而,就香港的人心向背而言,卻似乎與大陸漸行漸遠,包括過量的陸客,都加深了「內地化」的恐懼。主要癥結,是香港人擔心不斷「內地化」的結果,自己將失去原有的特殊性,包括失去原本享有的自由和法治。香港人民這樣的憂慮,中共恐怕不能漠然以對。
從中共主政的立場,或許認為把香港納入自己的統治體系,和其他省市特區一元化地平等對待,才是成功的民族大業。然而,從香港人的立場出發,卻未必如此。從香港歷史的獨特性看,它從一個海角漁村成長為一個國際金融重鎮,主要得力於它相對寬鬆的被殖民歷史,以及它在冷戰夾縫中取得的自由發展環境。身處中西交會之地,香港長期來熟悉西方的制度與價值,也積累了廣泛的國際經驗;雖缺乏政治自主,卻享有高度的自由和法治。香港見證過一波波的難民潮和政治動盪,卻從未懷疑過自身的中國人身分,他們以自己的特殊性自豪,也害怕失去這種特殊地位。
面對香港人的敏感心理,北京應該承認香港的獨特,並包容及尊重它的獨特。「一國兩制」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統一的國家主權之下,讓香港社會的特殊性──包括它的政治、法律、經濟、文教的「香港特色」能繼續發展。近幾年,所謂「港獨」的出現,正是因為年輕世代不滿中共的過度控制,進而影響香港民主進程,因而產生的反彈和抗爭。這種港獨主張,對於其他世代市民未必有傳染力,也因為態度過激,而傷害了香港民主派好不容易建立的溫和民主。而今,中共要遏止香港的「分離意識」,必須先鬆開自己對香港控制的手,實現香港特首普選的承諾,把更多自治權力交還香港,讓香港人在自治中尋求及維持其自豪。
廿年前,香港懷著半是忐忑、半是期待的心情回歸;廿年後,這樣的心情仍無改變,只是多了一份自身特殊性不再的失落。事實上,一個具有特色的香港,是中國大陸的可貴資產。一個民主、平等、繁榮的香港,讓一國兩制取得實質意義,才更符合中國大陸的長遠利益。

【重磅快評】蔡英文的「悲劇」才剛要開始?

.【重磅快評】蔡英文的「悲劇」才剛要開始?
.【即時短評】一國兩制:港人不信,台有票房?
.【即時短評】美國宣布軍售 是替小英總統掛保證?
.【重磅快評】花大錢的軍售 為何沒讓國人眼睛一亮?
.【重磅快評】台美軍艦互訪港口決議 是在幫倒忙
.【重磅快評】台美軍艦互訪港口決議 是在幫倒忙
.【重磅快評】蔡英文終於聽到 一例一休繼續折騰全民







【重磅快評】蔡英文的「悲劇」才剛要開始?


2017-07-01 17:19 聯合報  主筆室

蔡英文說如果年改有任何代價要付,所有的責難由她一人承擔。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鄭清元攝影


因為年改,蔡英文總統前幾天到復興崗參加國防大學三軍六校聯合畢業典禮,遭遇了極為尷尬的抗議場面。不但有人向車隊丟鞋,最後甚至得用警方築成「人牆」,才能協助蔡英文的車隊脫困。反年改團體揚言,未來這些抗議還將「如影隨形」,伴隨蔡英文出席的各個公開場合。
在同一個場合的致詞裡,蔡英文說,改革一定有許多的壓力,改革的壓力,她會承擔;「所有的責難,也就到我為止」。「如果有任何代價要付,我一肩扛起」,不需要為難其他的人。
這樣的場景,甚至蔡英文講的話,都讓人覺得似曾相似。國民黨馬英九政府時期,馬英九所到之處,也曾經一再遭遇包圍、丟鞋、丟書的待遇。無獨有偶,馬英九在2015年元旦致詞時,就曾說「台灣沒有分裂的本錢,所有的不滿應該到我為止,由我承擔」;同年520馬英九就職七週年,他又說「希望改革引起的風風雨雨,到我為止,我負完全的責任」。
更有趣的是,在馬英九兩次演說之間,當時仍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文膽、現在是總統府副秘書長的姚人多,曾經以「馬英九的悲劇還沒結束」為題,評論說「證據顯示,今年元旦的時候,馬總統曾經想要回到台灣政壇的制高點。比如說,他發表了一篇在我看來是他就任總統以來最好的演講。他以總統的高度告訴大家:「所有的不滿應該到我為止,由我承擔」。這是一種魄力的展現,某種程度來說,他在下罪己詔。」
蔡英文的「文膽們」雖然很不想承認自己學馬英九,但還是在遭遇了類似的窘境時,把馬英九曾經說過的話原封不動的照抄了過來。但最令人好奇的是,蔡英文的這番談話,是不是也是在下「罪己詔」,陳明自己的過失?但大家同樣要問的是,這樣的罪己詔有用嗎?
但畢竟蔡英文面對的狀況,還是和馬英九有很大的不同。馬英九在「罪己」時,已經進入任期的最後一年,蔡英文的文膽,說「馬英九的悲劇還沒結束」,指的該是是他所剩不多的任期,以及馬英九下台後的政治態勢。但如今蔡英文上任才剛過一年,如果馬英九是悲劇還沒結束,若施政風格不改,那蔡英文恐怕是「悲劇才剛開始」了。


【即時短評】一國兩制:港人不信,台有票房?


2017-07-01 13:12 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即時報導

習近平上午表示,一國兩制是香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示意圖/路透資料照


香港回歸20周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午表示,一國兩制是香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任何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這番話說給香港聽,從台灣聽來也有弦外之音。但在台灣,即使連國民黨都沒有主張過一國兩制,若要說這是解決兩岸問題的「最佳方案」,對藍綠都不具說服力。
自從蔡英文總統去年五二○就任以來,兩岸關係就陷入冰封狀態,兩岸政策的討論也多了無新意。直到日前台南市長賴清德拋出「親中愛台」一說,才又引發熱議。
這段期間,雖有人質疑賴清德「親中愛台」是放棄台獨的「髮夾狂彎」,但他過去「鐵桿台獨」的印象太鮮明,民調顯示,綠營支持者並不認為他「轉彎」。倒是「親中愛台」的論述,讓獨派大老林濁水說出對中戰略應該「立場堅定/態度善意/政策彈性」,其實也給了蔡總統堅持「維持現狀」的良性刺激。
但縱然鐵桿深綠也可以「親中」,習近平所稱「一國兩制底線不容碰觸」,在台灣迄今卻是「不能接受的底線」。不僅賴清德說「一國兩制才是真正的問題」,即使接受「九二共識」的國民黨,準黨主席吳敦義也馬上撇清「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他(賴清德)不要亂講什麼一國兩制」,還強調「國民黨從來沒有說過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
習近平在香港談一國兩制,對台灣而言,雖然意在言外,但「銅鑼灣書店員工被失蹤」,已讓港人質疑兩制「走樣、變形」,更別提李明哲還在無止期的關押之中,要台灣人民相信一國兩制是「最佳解決方案」、「最佳制度安排」,實在難上加難。




【重磅快評】認同英港中或中華民國?港人回歸的迷惘


2017-07-01 19:26 聯合報  主筆室

香港回歸中國20年,大陸不少城市矗立起歡慶標誌,香港卻是一片愁雲。20年前在「我是英國人」或「我是中國人」間擺盪的香港人,如今對身分與理想國家的認同變得更多元,卻也更迷惘。圖/潘俊宏



香港回歸中國20年,大陸不少城市矗立起歡慶標誌,香港卻是一片愁雲。20年前在「我是英國人」或「我是中國人」間擺盪的香港人,如今對身分與理想國家的認同變得更多元,卻也更迷惘。
香港社會近年的動亂不安,全球皆知。部分年輕人由於對現在社會不滿,想像起港英政府的美好,一心覺得由英國人統治還更好,論者稱為「戀殖」。然而經歷過早期港英政府者皆知,如此幻想不過是粉紅泡泡:實情是,被殖民的港人當時不過是二等公民,只有與英國政府交好者才能晉升為「高等華人」;就如台人在日本殖民時代,即使成了「皇民」,仍是二等公民。
也有港人認為理想的中國應是「中華民國」。年初香港故宮展覽引發爭議時,有中學生現場揮舞中華民國國旗;今日香港街頭抗議群眾,也有人高舉「中華民國才是正統」標語。然而港人若知在台灣,許多人正亟欲與「中華民國」切割,擁抱根本還沒出現的國家實體與國號,勢必又要理想幻滅。何況港台兩地主客觀條件都不相同,無法簡單參照或借用。
根據香港民調,近年自我認同為香港人而非中國人者激增,甚至冒出香港民族論。然而香港人本身即構成「民族」的論點,在種族分類上,至今無法得到學界認可;隨之而來的港獨說法,不少人甚至認為背後是大陸、在港失去勢力的左派甚至美國CIA操控。
也有許多港人本來認同中國與中國文化,但不認同執政的中共,但因中國政府認定反對中共就是反對中國,最後變得也反對中國,新生代年輕人更中國、中共都一起反對。論者認為,許多港人一提起中國就咬牙切齒,正是中國政府自己造成。
不論要認同英國、中華民國、香港或中國都有問題與困境,香港人自然深感挫敗徬徨。然而政治層面儘管難解,生活還是要過,港人往內,應好好了解香港歷史,釐清困惑;往外,不妨如越來越多港人般投入社區營造、社會企業行動,在小小的實際行動中,或許能緩緩打開窗與光。

聯合筆記/安倍內閣 核心變調?

.兩岸熱抗爭 不智且反科學
.香港「四七大限」前 大陸先質變?
.聯合筆記/安倍內閣 核心變調?
.讓美艦靠港 恐捲入大國衝突
.草東的低吟 纏繞霸凌留的疤
.長庚醫師離職潮/醫療人員好過 病人就好過
.長庚醫師離職潮/急診的價值 從不是賺錢
.遏止塑膠瓶 回收重賞 使用課稅








聯合筆記/安倍內閣 核心變調?


2017-07-01 01:00 聯合報  蔡佩芳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路透資料照)


「我不知不覺中以強硬口吻反駁的姿態,掀起政策爭論以外的話題,正在深刻反省。」六月十九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會正規會期結束記者會,開頭便向日本國民道歉。
同時,拋出了將進行內閣改組消息。安倍表示,為了進一步強化安倍經濟學,需要強有力的體制,他將新設負責人才投資的閣僚。
安倍的低姿態,反映自民黨內對東京都議會選舉大敗的危機感。日本內閣支持率因強行通過新增預謀罪修法、安倍捲入加計學園新設科系爭議暴跌,讓尋求長期執政的安倍政權面對重大考驗。
強化安倍經濟學只是改組理由,媒體分析,若自民黨在東京都議會選舉敗北,透過內閣改組人事牌來平息黨內的反對,才是安倍的真正意圖,改組的幅度可能大、可能小。
為了鞏固政權,起用小泉進次郎出任新設閣僚的呼聲浮出水面。小泉是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外型俊秀,口條、形象俱佳,是自民黨的超級吸票機,常到各地助講輔選,若入閣將是改組的大亮點。
但小泉入閣只是用亮裝飾內閣改組的「招牌」,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官房長官菅義偉、副總理麻生太郎與外務大臣岸田文雄,這些人去留才真正反映安倍的「本音」。
安倍、菅、麻生與前內閣特命擔當大臣甘利明「3A+1S」過去是安倍內閣核心。菅出任官房長官至今四年半,創歷代最長紀錄,影響力大有影子首相之稱,他與麻生也因權力扞格衝突日升。這次引爆安倍政治危機的加計學園事件由他負責處理,傳出安倍非常不滿。
麻生則黨內動作不斷。他主張黨內派閥應比照兩黨政治競合,最有利黨的發展,領導的麻生會先後併吞山東派、谷垣派等,人數達六十人,躍升黨內第二大派閥,有意與安倍所屬的黨內第一大派閥細田派相抗衡。
安倍日前才修正了自民黨黨章,讓黨魁任期上限延長至三任九年,安倍接任黨魁四年半,對他而言,任期才剛剛走到一半,但檯面上,已有岸田、石破茂開始爭當「安倍接班人」;檯面下,菅與麻生過大的影響力也可能讓他漸如坐針氈。
有媒體指出,因病引退的前法相谷垣禎一有意重返政壇,安倍很可能啟用他出任副總理,此一安排如屬實,除將麻生拉下副總理位子,也為麻生派埋下兩強相爭的種子。
在野黨指責安倍是「一強的傲慢」,傲慢與否見仁見智,但安倍藉內閣改組重新鞏固自己黨內地位,或許才是這次內閣改組的重點。


兩岸熱抗爭 不智且反科學


2017-07-01 01:00 聯合報  陶在樸/陸委會前咨詢委員、台經院兩岸研究中心顧問(桃園市)

圖為總統蔡英文於去(105)年國慶大會上,致詞時再次強調兩岸關係維持現狀時,面色凝重許久。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胡經周/攝影



「維持現狀」變成政策口號,蔡英文總統並非第一人;一九一○年代德國處理養老年金問題,及近十年以色列處理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問題,均以維持現狀為政策口號。
維持現狀是一個符號,對對手有催眠作用,對自己人有安撫作用;既可掩飾底牌又可拖延時間。德國和以色列經驗說明,政策短期也許有用,長期而言窒礙難行。
台灣情況看來也不例外,據美麗島電子報蔡總統維持現狀民調,顯示五十一.三%民眾並不認為蔡總統在做維持現狀。為什麼會落得「說一套做一套」呢?原因如下。
第一、「現狀」如行雲流水無法留駐,所有社經參數均隨時間變化,博弈雙方初始條件更難維持不變,維持現狀只是幻覺。
第二、據一九七七年諾貝爾獎得主比利時普利高津教授的耗散結構理論,世間萬事萬物現狀可分三類,「平衡」、「近平衡」和「遠平衡」。牛頓和愛因斯坦理論可以解決平衡與近平衡問題,諸如蘋果為何落地,原子能如何發電;但不能回答英國何以脫歐,政治素人柯文哲和川普為何會當選等遠平衡複雜性問題。
第三、平衡和近平衡不會製造意外,遠平衡則不同。電影「驚爆十三天」內容描述古巴飛彈危機,就是遠平衡戰爭轉和平故事。一九六二年蘇聯在古巴設置對準美國的飛彈,美國總統甘乃迪如迎戰,世界可能毀於一旦。歷史證明當戰爭威脅和戰爭成本遠離平衡時,可能「突變」為和平。
第二個例子是素人參政,政黨政治發展到今天,即「政黨選舉」和「政府治理」遠離平衡,才會出現素人參加選舉的突變。第三個例子關乎全球化,許多老工業國家的「世界地位」和「本國成本」進入遠平衡狀態,出現英國脫歐和川普反全球化的突變現象。
第四、自一九八九年開放兩岸以來,遍歷近平衡、平衡和遠平衡三階段,今天兩岸處在政治和經濟整合的遠平衡。很多人認為馬英九治下的兩岸,遠平衡比較有可能朝「有序」方向發展,而蔡政府治下的兩岸,遠平衡可能走向衝突與意外的統獨突變。有人說這是派別觀點,其實這是科學判斷。
普利高津的耗散結構理論證明,在遠平衡條件下,只要系統對外開放並不斷進行能量、物質和信息交換,當引進的負熵超過系統內部熵的發生量時,耗散結構引導了自組織的發生,半導體的鐳射就是範例。每個半導體的活性原子獨立的發出光波,這些光的頻率,方向雜亂無章,結果相互抵消。如果在半導體兩端施以電壓並達到一定閾值,光波將協調和自組織起來,鐳射光從而誕生。
耗散結構的自組織理論與政黨屬性無關,我們遺憾地發現,與巴拿馬斷交後,蔡政府的熱抗爭措施,顯然是要把台灣封閉起來,這既是反科學也是危險之舉。

香港「四七大限」前 大陸先質變?


2017-07-01 01:00 聯合報  林法/公(彰化市)

一國兩制不但沒有加強港人對中國的認同,反而削弱認同感,圖為占中時香港人走上街頭的畫面。中央社



聯合報系列香港回歸廿年的專題報導,以多元角度,探討未來卅年香港在「四七大限」前的可能走向。綜覽各方觀點,我覺得一個較少被提及卻非常要緊的變數—中國大陸自身的改變。
自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來,從「下層經濟觸發上層政治的和平演變」,為當時不少學者樂觀的期待;但隨著大陸崛起,四十年將過,民主自由的身影卻依稀難見。因此,有人搬出馬克思韋伯「現代民主是起源於某些地區獨有社會或文化條件」的說法,研判五千來傳統人治的文化,其強大基因將讓中國難以追隨西方自由化的腳步。
不過,如果歷史是指「人類活動洪流中體現有意義的秩序」,那麼我們觀察對岸的時間橫軸勢必須加長,畢竟西方國家的民主化有哪一個未經百年淬鍊,何況任何違反人性的政權都無法長久,就像作為一種使社會繁榮的經濟體制,共產主義從未奏效。
當中產階層興起,教育水平又普遍提升時,對政治參與的要求自然拉高,這種種普世現象均不隨任何人的意志移轉;同理,如果香港沒有回歸,當大陸與世界接軌,該區因「地緣關係」也會產生劇烈變化,那麼當中國十四億人口因改革開放,在素質上起了根本的變化,其原有政局又豈能紋風不動?
有人指,中共為紀念建國百年,內定「國家終極統一」為二○四九,也就是「四七大限」後兩年,所以勢將盡力把「粵港澳大灣區」建造成世界一流的城市群,好號召台灣民心。
既然「一國兩制」是作給我們看的,那麼習近平這次香港之行,對台灣這個「遙遠的領土」很可能會有所宣示,只是效果不問可知;然而卅年後,時間究竟站在誰的在那邊,而不先被「歷史終結」,大家不妨耐著性子繼續看下去!

《香港回歸20周年》守護香港未來 需要「關鍵少數」


2017-06-30 19:17 世界日報  聯合報系採訪團隊/香港報導

專家認為,未來5年是香港發展關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香港外商銀行工作的Sam(化名)認為,上海人口多、整體GDP(國內生產總值)上升是必然,但若看人均GDP,上海與香港間仍有落差。香港國際化的金融措施、法治等,還是香港的優勢。
但Sam也說,現在中國企業的「紅潮」,在香港股市已經占了超過一半,香港也需考慮這樣的局面,產業不能再過度依賴金融,發展眼光應更長遠。
經濟前景看似還有樂觀的空間,但對於多數香港市民而言,對未來卻充滿無奈、甚至無力的情緒,「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維持現狀就很好了」,是很多香港人面對2047年的直覺反應。今年3月底的特首選舉,不具民意支持基礎的林鄭月娥當選,對香港人而言,無疑又是一大衝擊。
公民黨主席梁家傑說,北京對香港愈來愈不放心,是2003年的50萬人七一上街遊行、2012年反愛國教育運動,以及2014年雨傘革命三大事件造成,每次事件都給中央政府「再不管香港要失控了」的訊息,屢屢侵犯香港法治,如銅鑼灣書店事件、肖建華事件等,破壞市民對法治的信心。
「香港人未來可能有三種反應,一是移民,二是不問世事當順民,三是搞港獨。」但這三種反應,對香港的未來而言都不見得是好事。泛民派議員朱凱認為,要緩解港中緊張關係,中央對香港要放鬆。不要過度介入香港事務。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總監鍾庭耀指出,未來五年是香港發展的關鍵,香港在新特首上任後,需要重新考慮一國兩制的意義、以及過去20年有什麼經驗可以學習,重新總結後邁出新的腳步,「香港的核心價值、自由與法治,希望能愈來愈好」。
「需要一些關鍵少數人,堅守香港的身分、願意守護香港本土的文化與價值」。徐承恩認為,這些關鍵少數就像火種,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提出堅強的論述,能感動香港、甚至感動中國來的移民,「這是可以守護香港未來的」,雨傘革命不會是最後一次的社會運動,大部分社會轉變就是這樣產生。(系列完)

讓美艦靠港 恐捲入大國衝突


2017-07-01 01:00 聯合報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通過國防授權法草案,同意美國軍艦可定期停靠台灣港口。此舉可能會激怒中國,政府宜審慎因應。圖為美驅逐艦費茲傑羅號。 (美聯社)



美國參院軍事委員會通過「國防授權法」草案,列入美軍艦定期停靠台灣港口,總統府證實此一訊息;大陸官方對此則堅決反對,筆者試以歷史故事申論之。
首就戰略視角看,左傳桓公六年《鄭太子忽辭婚》:當時鄭太子忽為齊僖公出兵作戰,齊僖公為表示謝意,要將自己妹妹文姜嫁給鄭太子,鄭太子以為大國非耦,謙沖地辭退。
呂祖謙左氏東萊博議闡述:春秋時代,宋國以為有晉國做靠山,仍不免楚人侵逼,有易子而食的殘酷戰禍。更進一步說:其實與大國交往過密,反倒會招來禍患,趙國以女子嫁與小國君主,靠山不成,小國反遭併吞。
美國自兩岸隔海分治以來,雖有波折,向為我堅實盟邦。況且,美中日等列強鄰邦,我等本有等距的巧妙關係,若讓美艦停泊我港口,會使人誤以為美國與我國有準軍事同盟。試想:若美日與中衝突,我等軍港是否該開放美日軍艦停泊,捲入戰爭?呂祖謙的警告,豈能充耳不聞?
或謂:台海天險,美海軍艦隊巡防,若共軍來犯,必能殲敵於境外云云。《十國春秋》記載:當時北漢政權為遼國附庸,所據者乃今日太原,固若金湯,北宋軍隊久攻不下,當時還有號稱「楊無敵」的「楊業」(按:楊家將)為北漢坐鎮。推想:若遼軍與北漢裡應外合,宋軍豈能擊敗北漢,統一全國?然遼軍躑躅不前,北漢皇帝投降,楊業也歸順北宋;遼軍縱為軍事強權,軍力遠勝宋軍,又有何用?
美國雖為超級強權,然我國亦需體認,美軍子弟能否無限為台海和平犧牲?若他日有變,美軍不前,今日開放美艦停泊我港口,只見招禍,豈能保證實惠?
另就戰術層面討論。甲午戰爭時,最經典的「妙計」在於清軍租用英國商船「高陞」號運兵朝鮮。
當年英國乃世界第一強權,未料豐島海戰,日軍擊沉懸掛英國軍旗的高陞號,想靠他國威勢,狐假虎威,反而使無數清軍健兒葬身海底,國際角力靠「實力」而非「空想」!
綜上所述,前開鄭太子忽以為:「小國應自求多福,成敗操之在己,大國又有何用?」誠哉斯言!若全民一心,以一當百,大國與強權又豈敢欺壓我們?筆者所陳,乃歷史慘痛教訓,豈能無感。

草東的低吟 纏繞霸凌留的疤


2017-07-01 00:51 聯合報  鄧敏宏/社大講師 (宜蘭市)

「草東沒有派對」在今年金曲獎殿堂一夜成名,不僅拿下最佳新人,「大風吹」一曲獲年度歌曲獎,最後更是得到最佳樂團獎。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金曲獎,「草東沒有派對」一口氣拿下了最佳樂團、最佳年度歌曲及最佳新人獎,引發了與天團「五月天」的世代交替(或世代對決)之爭。
其實,我的草東初體驗,是在開車上下班的途中,收音機傳來的,原本低迷的嗓音,喃喃唱著「哭呀/喊呀…那東西我們早就不屑啦/哈哈哈」,來到整首歌曲末段的嘶吼,心想這個孩子怎麼了,童年的陰影讓他長大成了怪獸,狂爆吶喊完之後,短促簡單的吉他Solo,彷彿又恢復了平靜。
這真的世代之聲呀。草東的詞與曲(或編曲)確實戳中的這個世代的氛圍,廿到卅青年被稱為魯蛇世代的集體無力感,就不用再贅述了;我聽到的是,來自個人更深的層面,「一樣又醉了/一樣又掉眼淚/一樣的屈辱/一樣的感覺」,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遭受校園暴力—同儕之間的叫「霸凌」,老師對學生的叫「體罰」,會不會是那樣的剝奪感,讓他長大後成了一頭沉睡的獸,在夜黑風高時咬人一口。
我不知道,草東的創作是否真的試圖指控暴力的黑暗之心,但相較於「五月天」的正能量,「草東沒有派對」給了音樂正反併陳的機會,因為這個世界本就是光與暗並存。
草東的得獎,確實為流行音樂再開一扇門窗,當我們看著被稱為「非主流」的草東,別忘了,十年前的蘇打綠,也是非主流一掛的。
決定了,今晚就用草東的《大風吹》作為孩子的催眠曲吧,我要用哼的,你也可以試試看,很好聽的。

長庚醫師離職潮/醫療人員好過 病人就好過


2017-07-01 00:48 聯合報  許瑞庭/家管(台北市)

長庚醫院急診醫師集體出走,衛福部認為,針對財團醫院管理的醫療法修法,勢在必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沒有人喜歡生病,偏偏生老病死,沒有人可以逃過;醫師這門志業受到大多數人景仰,然而醫師不是聖人,也得適度休息、陪伴至親家人、照顧好自己的身心。
聽聞長庚醫院急診醫師爆發集體出走潮,讓我心有戚戚焉。身為罹患腦疾的慢性病患,長庚醫院對我有著無法用金錢數字量化的革命情感。
年幼時父母帶我看遍各大醫院,都無法讓我的病情穩定,直到在長庚顱顏門診、腦神經內科與外科三位醫師陪我長期對抗病魔下,病情總算得到控制;最後讓我的人生雨後天晴,雖然當時花了數十萬元,甘之如飴。
或許醫師受了不平等待遇,或少了該有的尊重,才決定集體出走,希望醫院高層更重視問題,盡全力對醫護人員釋出善意,努力留人也留心。雖然「醫院」也是營利事業,但請再盡一點社會責任,讓更多病人不再難過,也讓辛苦的醫療人員日子好過,努力邁向「多贏」。

長庚醫師離職潮/急診的價值 從不是賺錢


2017-07-01 00:43 聯合報  胡勝川/醫師、台灣急診醫學會創會理事長(花縣吉安)

林口長庚急診醫師離職風暴愈演愈烈,長庚醫院董事長王瑞慧緊急從美返台,昨天一下飛機,直奔林口長庚,在教育大樓一樓召開緊急會議。 記者李樹人/攝影


林口長庚急診勞資紛爭鬧得沸沸揚揚,媒體報導似未觸及問題核心,其實這是急診醫學的危機事件。
廿三年前筆者排除萬難、在眾多醫界大老的反對聲中創立急診醫學會,乃因看到急診病人的權益受到漠視,當時急診病人是由正在受訓的住院醫師為病人看病;看病沒有品質,該住院的病人無法住院,因為沒關係就有關係,反之有關係就沒關係,因此整個急診室堆得像難民營一樣。
有鑑於此,急診醫學會應運而生,我們倡言以受過專業訓練的專任急診醫師為病患服務,俾能達到急診醫師的核心價值—搶救病人的生命,維護病人的權益。
急診醫師有其專業,不是任何科醫師可以取代,更重要的是急診作業常面臨暴力威脅,這也是很多醫師裹足不前的原因之一。
這次事件暴露出急診主任的角色、權利與義務,全國的急診醫師都知道沒有人願意當急診主任,因為主任的法定業務太多,要開數不清的院內外、中央和地方的各式會議,還要負責各式評鑑和教學活動,以上工作都是沒有產值的;而醫師的薪資主要來自產值,急診主任工作比別人忙,薪資又沒有比別人多,誰心甘情願做呢?
這次事件提到因為急診虧損,故採系列措施以為因應;然急診的收支算法很特殊,在帳面上它一定虧損,全國沒有一家急診的帳面收入是達損益平衡,因為只有檢傷分類的健保給付,是算在急診單位的收入,其它例如檢驗、放射線和各式檢查等收入歸屬,都不是急診的,但它確是在急診創造的。
急診住院後也會創造一些利潤,全都是院方的,但病人是否能順利住院,為醫院營造一個好的名聲,則要歸功於急診人的向心力與努力,急診對於醫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呼籲各醫院院長不要太苛責急診是否賺錢,更重要的是急診負有不可替代的社會責任,是守護生命的磐石及人們仰賴的地方。
急診既是這麼重要,主任又沒有人願幹,如何解決呢?愚以為院方要和急診同仁協商,制定人性化的特別條例,規範急診主任的權利與義務,例如應上多少臨床班,其它時間則作行政、教學、開會等雜事,重要的是其薪資不能低於一般的急診醫師,自然會有優秀的人願意當急診主任,勞資均按既定規則行事,則不會有糾紛發生。
希望這次事件快點落幕,長庚醫院能一本初衷重視急診,不以急診賺錢為目的,引進足量的急診醫師,制定人性化制度,俾有人願意扮演急診主任的角色。
運用智慧和策略,盡量將該住院的病人收住院,減少在急診留觀的人數,則北台灣的急診病人有福,創立急診醫學的初衷亦得以發揚光大,是所願也!

遏止塑膠瓶 回收重賞 使用課稅


2017-07-01 00:57 聯合報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

英國衛報報導,新數據指出,全球塑膠瓶用量大增,平均每分鐘賣出約100萬個塑膠瓶,造成諸多環境問題。 圖/擷自英國「衛報」


英國衛報報導,二○一六年全球賣出近五千億個塑膠瓶,這些塑膠瓶,危害能不下氣候變遷,令人心驚!
每個人不妨算一算,一天究竟要丟掉幾個塑膠瓶?自己是否也是環境惡化的幫凶?為何塑膠瓶如此氾濫?除了個人習慣,我看政府要負最大責任。
同樣是汙染,菸稅可以不斷調高,但是塑膠瓶這種世紀之毒,卻不見政府對使用業者調高稅率。另外,很多飲料都可以用紙盒,像果汁、鮮奶、豆漿…,但業者大都使用不環保的塑膠瓶,難道無法調整改進嗎?要解決塑膠瓶問題,就看政府有沒有魄力。
想起兒時有次去兒童樂園,喝完玻璃瓶裝飲料後,可以退二元,於是我開始收集空瓶,那次兒童樂園之行還倒賺幾十元,同學知道後也效法,一下子整座樂園的空瓶都被我們搜刮一空。
現在紙張、寶特瓶、玻璃瓶價錢太低,人們也懶得分類,或許這也是台灣各地爆發垃圾危機的原因之一。
如果政府可以提高塑膠瓶的回收價格,不用太高,只要一個一元,就算消費者亂丟,相信很多資源回收者會搶著要,手搖杯飲料也可以納入。重點是必須對使用塑膠瓶的業者課以環境汙染稅,用這筆稅金去保護環境,是個三全其美的辦法。

馬家輝/林鄭的第一份差事

.馬家輝/林鄭的第一份差事
.朱宗慶/過程的價值
.葉丙成/台灣好教學,改變亞洲課堂風貌!
.王文華/「休耕」,為了「深耕」
.嚴震生/技術官僚:瀕臨絕種的動物
.葉銀華/台灣股市的問題在哪裡?
.李清志/橋下大叔的城市改造








馬家輝/林鄭的第一份差事


2017-07-01 01:35 聯合報  馬家輝

林鄭月娥於今日(2017年7月1日)就任成為香港第五屆行政長官,她也是歷史上首位香港女性行政長官,以及香港開埠以來首位女性最高級行政官員。 圖/香港中通社



七一換屆,林鄭新政,若真能「新」出個名堂,最迫切的關鍵當然在於「用人」二字。
理由顯而易見:過去五年的特區政府用人表現是慘不忍睹,從起始開始到收場結束,從問政高官到諮詢委員,從撥款組織到法定機構,皆常現恐怖災難,失德的失德,失效的失效,失能的失能,各路唯權是尚、為忠至上的人張牙舞爪地占據權力網絡的不同崗位,以不同的手法,在不同的程度,把特區的管治效能推向失序與失聯。
失序之結局在於,政策歪腔走板;失聯之悲劇在於,跟民意漸行漸遠。管治機器淪最終淪為有「管」無「治」,只現權力的橫壓,鮮見道理的疏通,考「治」的字源意義乃「主持公道」,如引水防洪、為民紓困,這才是良治本質,而當掌權人馬念茲在茲的只是權力權力權力,很難不激起萬丈波濤、民怨沸騰。
過去五年的用人亂局其實直接違拗了香港人向來堅信的核心價值:優勝劣敗。這四個字聽來非常殘忍,但它是所謂高度成熟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強力推動力量,透過競爭和效能來確認權力位置的「正當性」。對「敗」者,我們不會涼薄殘忍,但對於「優」者,卻須恪守專業要求,有能力始居其位,而其能也,是公義之能而非私權之能,絕不可以只因攀權附勢而竊佔實位。金耀基教授為人熟知的分析概念「行政吸納政治」,說的不正是「人才輸入」和「行政輸出」之間的複雜關係嗎?在欠缺民主正當性的港英殖民時代,此乃管治的關鍵策略,如果連這關都守不住或做不好,管治機器即趨崩潰。回歸廿年的香港特區,民主正當性依然欠奉,若再在行政正當性上輸給當年的殖民香港,未免太丟人了吧?
林鄭能否在用人廢墟裡重建羅馬?此事艱難,卻又不可不做,否則不僅新政開展無從,更會把香港推向更亂之局,這個城市實在承受不起各路惡客的再一輪糟蹋踐踏。
但新政開局似乎不太順利,早前公布的高官名字必讓許多港人失望,唯有期盼「次級名單」的勇猛精進。問責高官和行政內閣之提名,備受這樣或那樣的權力制肘,我們完全理解,但在「次級名單」的委任上,從官場政治助理之流到法定機構委員之列,新科特首應有較大的調度空間,如何妥善利用這空間,權在她,責亦在她,若再讓人失望,便太說不過去。
林鄭競選時曾經許諾廣泛延攬年輕人才,期待她能兌現,築構一個具實質能量的人才輸入平台,培育政治菁英、引入進步思維,令特區政治別再死守於老格局的套路裡。這或是撥亂反正的突破口,在攀附者充斥的亂局裡,若她有自己的「紅衛兵」和「童子軍」,不見得是一椿壞事。
但重點當然不在於年齡,而是要重歸「優勝劣敗」的核心價值。這是香港罩門,不可破,破不得。
(作者為香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