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馬家輝/林鄭的第一份差事

.馬家輝/林鄭的第一份差事
.朱宗慶/過程的價值
.葉丙成/台灣好教學,改變亞洲課堂風貌!
.王文華/「休耕」,為了「深耕」
.嚴震生/技術官僚:瀕臨絕種的動物
.葉銀華/台灣股市的問題在哪裡?
.李清志/橋下大叔的城市改造








馬家輝/林鄭的第一份差事


2017-07-01 01:35 聯合報  馬家輝

林鄭月娥於今日(2017年7月1日)就任成為香港第五屆行政長官,她也是歷史上首位香港女性行政長官,以及香港開埠以來首位女性最高級行政官員。 圖/香港中通社



七一換屆,林鄭新政,若真能「新」出個名堂,最迫切的關鍵當然在於「用人」二字。
理由顯而易見:過去五年的特區政府用人表現是慘不忍睹,從起始開始到收場結束,從問政高官到諮詢委員,從撥款組織到法定機構,皆常現恐怖災難,失德的失德,失效的失效,失能的失能,各路唯權是尚、為忠至上的人張牙舞爪地占據權力網絡的不同崗位,以不同的手法,在不同的程度,把特區的管治效能推向失序與失聯。
失序之結局在於,政策歪腔走板;失聯之悲劇在於,跟民意漸行漸遠。管治機器淪最終淪為有「管」無「治」,只現權力的橫壓,鮮見道理的疏通,考「治」的字源意義乃「主持公道」,如引水防洪、為民紓困,這才是良治本質,而當掌權人馬念茲在茲的只是權力權力權力,很難不激起萬丈波濤、民怨沸騰。
過去五年的用人亂局其實直接違拗了香港人向來堅信的核心價值:優勝劣敗。這四個字聽來非常殘忍,但它是所謂高度成熟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強力推動力量,透過競爭和效能來確認權力位置的「正當性」。對「敗」者,我們不會涼薄殘忍,但對於「優」者,卻須恪守專業要求,有能力始居其位,而其能也,是公義之能而非私權之能,絕不可以只因攀權附勢而竊佔實位。金耀基教授為人熟知的分析概念「行政吸納政治」,說的不正是「人才輸入」和「行政輸出」之間的複雜關係嗎?在欠缺民主正當性的港英殖民時代,此乃管治的關鍵策略,如果連這關都守不住或做不好,管治機器即趨崩潰。回歸廿年的香港特區,民主正當性依然欠奉,若再在行政正當性上輸給當年的殖民香港,未免太丟人了吧?
林鄭能否在用人廢墟裡重建羅馬?此事艱難,卻又不可不做,否則不僅新政開展無從,更會把香港推向更亂之局,這個城市實在承受不起各路惡客的再一輪糟蹋踐踏。
但新政開局似乎不太順利,早前公布的高官名字必讓許多港人失望,唯有期盼「次級名單」的勇猛精進。問責高官和行政內閣之提名,備受這樣或那樣的權力制肘,我們完全理解,但在「次級名單」的委任上,從官場政治助理之流到法定機構委員之列,新科特首應有較大的調度空間,如何妥善利用這空間,權在她,責亦在她,若再讓人失望,便太說不過去。
林鄭競選時曾經許諾廣泛延攬年輕人才,期待她能兌現,築構一個具實質能量的人才輸入平台,培育政治菁英、引入進步思維,令特區政治別再死守於老格局的套路裡。這或是撥亂反正的突破口,在攀附者充斥的亂局裡,若她有自己的「紅衛兵」和「童子軍」,不見得是一椿壞事。
但重點當然不在於年齡,而是要重歸「優勝劣敗」的核心價值。這是香港罩門,不可破,破不得。
(作者為香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