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樂為良專欄】處理跨國垃圾流動爭議 要用雙贏解方

【樂為良專欄】處理跨國垃圾流動爭議 要用雙贏解方



2019-05-21 12:32 專欄作家  樂為良
菲律賓與加拿大的垃圾爭議在交涉好幾年後都懸而未決,引發菲國民眾對加國對其傾倒廢物的冷漠態度感到不滿,上街抗議。圖/美聯社
買賣垃圾本無過,只要事涉各方遵守國際公約與各自國家的法律,但若輸出國與輸入國更加協力合作,將可進一步達成兼顧環保與經濟的「雙贏」。圖/歐新社
菲律賓人民走上街頭抗議加拿大垃圾處理不善。圖/歐新社
富國首先應本著「企業社會責任」精神,把工作延伸到窮國的垃圾處理流程,例如提供貸款,並協助建造處理垃圾的設備或火力發電廠。圖/歐新社
為了整治耿車鎮經濟發展時的工業汙染,當局透過挨家挨戶勸說、培訓等配套方案,讓這個小鎮最終保住了青山綠水。圖/新華社


買賣垃圾本無過,就像買艘廢船來拆,解決了兩造的需求,還有助環保生態,只要事涉各方遵守國際公約與各自國家的法律。
但是,就像各種商業交易,總有破壞行規者,使得垃圾貿易成了以鄰為壑的負面詞,也盡失回收的環保功能。
最近兩起與垃圾有關的國際事件都涉及菲律賓,而另外兩位主角是南韓與加拿大。前者砲轟大國、出盡風頭。後者遭到為富不仁的白眼。

南韓6,300噸垃圾漂到菲律賓...

先看甲案。去年10月,在菲律賓合作方的掩護下,南韓某企業以為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把6,300噸垃圾運抵菲國境內。但不知是分贓不均抑或其他原因,竟然貨櫃被檢舉扣押,還被當地媒體大肆炒作,讓自詡「宇宙第一」的南韓顏面盡失。原來,該公司把該丟棄的垃圾申報為合成塑膠塊,但內容其實就是成堆的紙尿布、電池、燈泡、醫療等廢棄物。
闖關就是為了省錢。南韓規定,丟棄一噸垃圾要花15萬韓元,6,300噸就是9.45億韓元(約新台幣2,605萬元)。涉案方心想可以把垃圾甩到菲律賓,省下大半的支出。於是偷天換日、謊報運出,結果事跡敗露。在菲台商都說,沒有不過關的貨櫃,全看拿出多少錢買通海關。
經過協商,該公司負責收回這批垃圾。首批51個裝滿垃圾的貨櫃於今年2月上旬運抵南韓的平澤-唐津港

菲律賓與加拿大的垃圾爭議懸而未決

乙案是舊仇新恨。上一案南韓的明快處理,凸顯了本案事主加拿大緩不濟事,而加拿大還遭到菲國上下撻伐。總統杜特蒂更把事件上綱到斷交層級,讓此案成為國際焦點。5月16日因加方未依限期運回擱置五年的垃圾,菲國外交部宣布召回大使。
民國102到103年(2013到2014年)間,加拿大某公司把100多個註明為可回收廢料的貨櫃運到菲律賓,其中80幾箱是不符輸出規範的成人紙尿褲、家用垃圾、塑膠袋等。遭扣押後,雙方交涉數年都懸而未決。其中一些被倒在打拉(Tarlac)的私人垃圾掩埋場,激怒了地方官員和居民。目前有69箱貨櫃一直堆放在菲國某港口。
菲國的生態廢棄物聯盟(EcoWaste Coalition)協調員盧契羅(Aileen Lucero)4月6日在給加國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的信中寫到:「相對於韓國的行動,加拿大對其傾倒廢物的冷漠態度成了鮮明的對比,引起公眾的注意,並引發了對貴國這種不尊重和非法行為的憤怒。」

菲國憤怒了 杜特蒂總統下最後通牒

接著,菲國外長陸辛(Teodoro Locsin)表示,杜特蒂總統已下達「哀的美敦書」(最後通牒),限加方5月15日前自費運回這些貨櫃。杜特蒂在本月6日的內閣會議上表示,今後不再接受來自任何國家的垃圾,還宣稱要向加拿大宣戰,如果期限前不收回。
加拿大外交部8日說,正力求解決此問題,並已成立工作小組,確保盡快運回這些垃圾。但加方並未於5月15日前採取實質行動,杜特蒂一怒之下決定召回大使並威脅要與加國斷交。加國駐菲使館16日說,垃圾運回加拿大需要多層手續,無法在15日前執行。使館也未給出明確日期。看來這場垃圾大戰之戲有得鬧了。
說真的,杜特蒂這場高調怒火令人費解,因為首都旁的柏雅塔斯市(Payatas)就有座世界聞名的垃圾山,曾經倒塌壓死數百人,此刻還有數萬人依山而住,靠撿垃圾過活。台商們說,他們或許更想從加拿大垃圾中挑出可賣錢的東西。說得有點冷血,但此話不假。
此外,一國元首發出最後通牒要有實力為後盾,否則等於白講。就像4月4日杜特蒂揚言,如果中國敢碰菲方正在開發的中業島,他將採取軍事行動,甚至發動「自殺式任務」。大陸當他沒說。三星期後,杜特蒂赴北京報到,參加「一帶一路」第二次高峰論壇,好像沒放過狠話。
國際上對杜的評價不高,罵他是暴君、未審先殺等。他視之為放屁,多次公開駁斥如是說的政客與媒體:「你們可以隨意毀滅他國,卻拿人權來壓我?」
同時,多數窮苦百姓視他為真正替人民做事的總統。即便經常隨性發言、出錯連連,始終獲得高度支持(最高90%,最低75%)。攻擊者多半為養尊處優不知民間疾苦的政客、奸商、英文報紙,他們經常抨擊總統的傾中政策,批判大陸遊客偶一的粗魯行為。杜特蒂也強勢捍衛他的外交策略,明示真正幫助建設菲國、而不加干預的,就是中國。
回到垃圾問題。要避免垃圾移動帶給地球生態更大的傷害,必須買賣兩造、甚至多方協力合作,方可奏效。
先說輸出方。這些富國當然可以在依法出口之後,不用理會垃圾到了當地被如何處理,因為無此義務。但是這麼做便有可能被罵轉移汙染。多數先進國家並不樂見這種結果。

富國應本企業社會責任精神 協助窮國垃圾處理

富國首先應本著「企業社會責任」精神,把工作延伸到窮國的垃圾處理流程,或者不把垃圾賣給無能力分類和處理的國家。
繼而,富國應該提供貸款,並協助建造處理垃圾的設備或火力發電廠。建設工程可帶給窮國工作機會,垃圾轉換成有價的產品可以出售,電廠燃燒垃圾可帶來能源。從中的獲利可依約分期償債,形成多贏模式。大國們絕對有能力做到。日本的火力發電廠把全國70%的垃圾轉換成電力,最能在這個模式上提供一臂之力。
麥當勞是另種楷模。這家全球最大的速食連鎖店深入供應鏈末端的廠家或農家。派有專人監督管理農家種植生菜的流程,甚至只收一定大小的生菜。這麼做保障了農家的產量和銷售,也提供消費者安全健康的食材。何樂而不為?
從輸入方來看。購入垃扱是種生財工具,一噸垃圾的行情是200美元,處理後可以換得850美元的價值。許多窮國賴以為生,但若未加以妥善處理,付出代價的就是青山綠水,換來汙染和病害。這樣的惡性循環正在落後國家進行著。

大力整頓環境 中國這個小鎮保住青山綠水

大陸曾是受害者之一。所幸國力的發展讓它有能力說不。民國106(2017年)7月頒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次年初,廢舊塑料、混雜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24類固體垃圾都禁止進口。
大陸民國107年(2018年)4月19日再發布《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新增廢五金、廢船、廢汽車壓件、爐渣等32項目禁止輸入。
近幾年大陸更是大力整頓環境,最近有個涅槃重生之例。江蘇省耿車鎮三年前還是「黑煙毒氣滿天飛,垃圾塑料遍地堆」,現在已有藍天白雲、山水相映的美景。
耿車鎮原來做的是廢舊物資回收加工,還做得很成功,一度成為大陸脫貧致富的樣板,叫做「耿車模式」。
在此模式下,個別廠家賺到了錢,但整體產業利潤低落。民國104年(2015年)耿車鎮再生塑膠成交額約人民幣30億元,行業利潤僅人民幣1.5億元。而為了治理小鎮的流水、空氣、土壤等汙染,市府花了人民幣十多億元。
民國104年(2015年)末,耿車鎮所屬的宿遷市決定加以整治。派了400多名工作人員逐戶勸說,兩個半月後,共清除了3,400多家經營戶,清理了55萬噸的舊物資和垃圾,同時進行生態治理和修復。
過程當中,有家回收業主,偶知電商這個新行當。他馬上買進設備和木板,做起了網上拍賣桌椅的生意。沒想到生意好的很,賺了錢。小鎮立即出現跟風,大夥兒都把家變成小型工廠,做起電商生意。鎮上出現新的汙染源。
為此,市府闢了塊經濟新區,把產業集中並有效治理工業汙染。同時引進企業入主新區,帶來工作機會。對於被勸退的家庭工廠,當地政府代為尋找買家收購他們的生產工具,同時加以培訓到新區工作。小鎮最終保住了青山綠水。

落實「你的垃圾,我的寶物」

大陸的解決方案如耿車鎮,多數開發中國家無法照抄。因為少了像中國一樣的人力、財力、動員力和政府貫徹的意志。但是他們可以透過「一帶一路」倡議,尋求協助。然後由中方去找第三方(先進國家)共商共建。歐盟對此持正面反應,德法都表示可能以「歐盟整體」加入倡議,幫助落後國家的發展。
唯有多方合作,才能真正做到「你的垃圾,我的寶物」(one man's trash is another man's treasure)的境界,同時減輕地球的負擔。

樂為良

美國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碩士,曾任《聯合報》駐華府特派記者、大陸新聞中心特派員、商業週刊出版社副總編輯,長期關注國際情勢,對國際社會發展有精闢理解,曾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擔任講座。譯著超過30本,包括《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數位神經系統》、《六標準差》等暢銷書。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0283/web/ 

◆  聯合報社論/三年有成?蔡英文連賴清德都無法說服
◆  聯合報黑白集/到槍,打到自己
◆  經濟日報社論/閃避美中戰火 學學日本




經濟日報社論/閃避美中戰火 學學日本

2019/05/21  00:0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貿易戰日趨激烈,川普政府才將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的懲罰性關稅,從10%提升到25%;不到一周,美國商務部宣布,限制美國企業與中國最大科技集團華為交易,同時川普簽署總統令,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禁止美國企業從處於「外國敵對勢力」管轄下的企業採購通信設備。雖然總統令沒有點名企業,但針對的就是華為。

Google 率先響應,將暫停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合作,影響所及,華為新一代的安卓智慧手機將無法使用 Google Play Store、Gmail 和 YouTube 等熱門應用程式,也將無法更新安卓作業系統。此外,美國商務部的出口審查,等於實質禁止美國企業販售零件與技術予華為,而全球有高達98%的伺服器處理器使用美商Intel與 AMD 產品,將會嚴重打擊華為的營運,華為也可能要退出伺服器市場。

在美中貿易戰的亂局中,與中國經濟緊密連結的台商們要如何自處?日商與台商面對著類似處境。華為2018年底公布的全球主要供應商共有92家,其中美商33家最多,其次是25家陸商,11家日商與10家台商(如鴻海、台積電)。如果華為因為美國出口禁令而導致某些部門業績惡化,供應商中的台商與日商都將波及。

日商在這場貿易激戰中,一如目前的台商回流熱潮一般,採取了產地迴避策略,例如理光(Ricoh)計劃把多功能印表機生產從中國遷往泰國。較不為人知的是,在這場貿易戰中,日本政府與企業採取了小心處更加小心、大膽處更加大膽的防禦與進攻並進策略,戰略廣度遠遠超過台灣對美中貿易戰影響的評估。

日本的防禦策略,可以從日本政府中負責監督金融機構的金融廳小動作看出端倪。從今年起在與「全國銀行協會」等業界團體舉辦意見交換會時,金融廳開始大談「東芝CoCom事件」,暗示銀行界要從金融面監控企業,莫再犯下當年東芝機械為了貪圖小利,最後惹惱美國、搞到東芝集團成為美國公敵的悲劇。

東芝 CoCom 事件,起因於1982年到1984年間,東芝集團底下的東芝機械,以偽造文書的方式出口高性能工具機到共產蘇聯。事情曝光後,美國震怒,指稱東芝出口的工具機可幫助蘇聯潛水艇改善噪音,增加隱匿性。美國以東芝機械違反當時反共產17國參加的非公開經濟組織 CoCom 為由,全面禁止東芝產品進口,美國國會議員還在白宮前用榔頭砸爛東芝電視與音響,東芝成為全美公敵。

儘管後來東芝集團會長與社長皆下台,東芝機械負責銷售的幹部在日本被逮捕判刑,東芝花大錢在美國遊說國會議員,希望取消制裁,美國的怒氣依舊沒消,直到90年代蘇聯垮台後,東芝才在美國市場走出陰影。

有外資分析師指出,華為若是無法從美國取得關鍵零組件,可能會轉向日商調貨,例如原本就在華為供應鏈中的村田製作所。但美國已經用總統緊急命令直指華為是「外國敵對勢力」管轄下的企業,日本政府為了避免 CoCom 事件的慘痛經驗重演,勢必會多方提醒產業界,使其繃緊神經以對。

日本產業界在美中貿易戰中,並非只求不惹美國老大哥生氣。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以及美中貿易戰之後,中國國民感情上對美國產品需求發生變化所產生的新商機,日商並沒有放過。

2018年美中貿易衝突不斷,中日之間的外交關係卻隨著領袖互訪逐漸回到軌道。2018年1到11月的日本對中投資比前一年同期暴增24%,多半集中於中國內需市場的汽車產業。日商大舉投資加上美中摩擦不斷,結果就是2018年1到11月之間,中國整體車市銷售減少2.8%,日系車卻成長5.3%,美系車則是悲慘地縮水15.9%。

在美中貿易激戰中,日本產官界攻守並進,企圖創造最大利益。台灣產官界也應該試著思考,如何在不違背美國政策的前提下,依舊能獲得中國內需市場的商機。一味鼓吹撤離中國,恐怕並非上策。





聯合報黑白集/撿到槍,打到自己

2019/05/21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談「苦民所苦」話題,蔡總統批郭台銘:「你的工廠怎麼這麼多年輕人想不開?」她指的是二○一○年大陸富士康公司接連發生員工自殺事件。想必蔡政府做得很好,才敢用自殺問題酸對手。不過,數字會說話,事實不是想像的那樣。

那年富士康共發生十四起自殺死亡事件,以大陸八十萬富士康員工計,粗死亡率約十萬分之一.八。台灣自殺人數在二○○六年曾超過四,四○○人,粗死亡率超過十萬分之十九,為最高峰。二○○九年起逐步下降,二○一四年降到三,五○○人,為十六年來最低。

到了蔡英文執政的二○一七年,自殺人數又上升到三千八百多人,粗死亡率為十萬分之十六.四,為近七年新高。同年,青壯年自殺人數更高達一千二百人,粗死亡率十萬分之十六.六人,是近六年新高。而總統的「員工」公務員,二○一六年自殺人數為二十人,若以三十多萬公務員計,粗死亡率約為十萬分之六。

亦即,在蔡總統治理下,全國及青壯年自殺人數、自殺率不但是近年新高,更是富士康的九倍之多。若以公務員計,也超過富士康的三倍。對照蔡總統近日頻頻誇稱自己三年的「政績」,對青年、勞工的「照顧」,只能說無限諷刺。

任何自殺案件都是悲劇,蔡英文拿這種事來酸對手有失格局,結果反而凸顯自己更糟糕。有人以「撿到槍」形容蔡總統對郭台銘的攻擊,看起來,這把槍射到了她自己。







聯合報社論/三年有成?蔡英文連賴清德都無法說服

2019/05/21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昨天是蔡總統就職滿三周年。她舉行「三年有成,台灣進步關鍵字」記者會,遍數自己執政的成績,希望民眾幫助她「過關」,讓她繼續執政。蔡英文用了洋洋灑灑「十個關鍵字」,說明自己如何「三年有成」;她卻忘了,民進黨在她領導之下飽嘗慘敗滋味,而她親手任命的閣揆賴清德此刻正向她提出挑戰。

民進黨的總統初選如果不是特別為她兩度延期,昨天的就職三周年記者會,蔡英文可能已淪為「初選落敗者」的「跛腳總統」。如此一來,三周年將是截然不同的氣氛和景象,她再也無法如此侃侃而談訴說「政績」。即使強行換得近兩個月的時間,蔡英文的民調依然落後賴清德一段距離,可見她「三年有成」的自信終究只是誇口,連綠營支持者都無法說服。

回顧三年前的五二○,蔡英文其實是在全民翹首期盼中風光上任。當時,各界對她標榜的進步價值和理性謙卑充滿好感;而民進黨在立法院的絕對優勢,更是她「完全執政」的絕佳助力。豈料,一落到實際政治,她的「進步價值」卻變成了自我設限,無力調整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她的「理性謙卑」則變成冷酷傲慢,對人民的怨怒甚至充耳不聞。這正是民進黨去年底在九合一選舉大敗的主要原因。

從蔡英文昨天提出的台灣進步「十個關鍵字」看,即不難了解她如何疏離了人民。她的十個關鍵字包括:捍衛主權、國防自主、社會住宅、長照托育、年金改革、綠色能源、非核家園、產業升級、擴大投資、加薪減稅。這些「四句聯」,無一不是抽象的概念及空洞的口號,實質內容卻匱乏而不具體;除了灌水,還有掠美搶功之嫌。

例如,蔡總統不時向北京嗆聲幾句,就自詡「捍衛主權」;但民眾因兩岸關係僵滯受到的衝擊,就只能各自含淚往肚子裡吞。再如,剛剛主持潛艦國造工廠的動土,就自封「國防自主」有功;事實上,國艦國造是馬政府時代建案,而參與的台船、中鋼、中科院都是兩蔣時代打下根基。再如,年金改革剝奪軍公教,製造了社會對立,卻未嘉惠其他群體;而七年後將最早破產的勞保年金,反而文風未動。

此外,能源轉型政策所創造的綠能仍遠不敷所需,但急躁「非核」卻已造成電力供應岌岌可危,尤其火力發電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所謂「加薪減稅」,加薪只是加了「基本工資」,減稅則是富人減了更多稅又讓回流資金享受租稅特赦。蔡英文不敢列入「關鍵字」的《勞基法》修法,人們並沒有忘記當時法令翻來覆去的痛苦;直到今天,許多產業都無法正常有效經營,但蔡政府仍拒絕認錯。這些華而不實的「進步關鍵字」,在更大的程度上,暴露蔡英文主政的「務虛」與「好名」。

如果蔡英文施政真的「三年有成」,民進黨去年底選舉何以會吞下慘敗的苦果?而賴清德又憑恃什麼大剌剌站出來挑戰她?原因就在,黨內同志都看出她的問題,而她卻不能改。蔡總統要一味樂觀詮釋她主政的三年,是她的剛愎;而從她的用人和處事,人們卻不能不看到她的虛弱和危險。

最明顯的跡象有二:其一,她用人的格局已經見底:與她合作關係最長的閣揆賴清德現在公開挑戰她,而如今的蘇內閣內全是敗軍之將;若再給她四年,情況只會更糟。其二,她自我調整的能力已經窮盡:蔡英文自信而好勝,即使政策撞牆碰壁也不調整,絕不認輸。包括兩岸政策走到今天的僵局她仍堅持嗆辣一味,可見她固執而無法擇善,這是危險的領導人。

三年來,輿論對蔡英文的施政不斷提出善意忠告,卻一再被總統與其團隊當成耳邊風,甚至當成惡意攻擊。一個無法謙卑認錯並修正自己的元首,藉自誇「有成」,就能挽回民心嗎?



【重磅快評】蔡英文有譜嗎?台灣博覽會又來了

◆  【重磅快評】罵扶龍王垃圾 柯文哲被看清格局了
◆  【重磅快評】韋小寶預言了民進黨總統初選?
◆  【即時短評】看眼前還是看未來 國民黨的同婚票如何算?
◆  【重磅快評】蔡英文有譜嗎?台灣博覽會又來了

◆  【重磅快評】韓民調降帶給藍營的危機與轉機
◆  【重磅快評】韓國瑜聲勢下滑 韓營選舉策略該調整
◆  【即時短評】愛也在分藍綠 國民黨的豬隊友們







【重磅快評】蔡英文有譜嗎?台灣博覽會又來了


2019-05-21 11:01 合報  主筆室
蔡英文總統表示希望下個任期能舉辦台灣博覽會,讓世界看到台灣的軟實力。圖/取自蔡英文臉書

蔡總統昨天就職滿三週年,記者會發表談話,批對手、批諍友、對施政自鳴得意。唯一提出的願景,是下個任期舉辦一場台灣博覽會,訴求是讓全世界看見「MIT upgrade(台灣升級)」,都成為台灣的客戶。
蔡英文想辦博覽會,有此鴻鵠之志不是壞事,問題是總統「台灣博覽會」說出口,姑不論博覽會是否納入全球正式博覽會問題,總得瞭解這個名詞對台灣曾經有的特別歷史典故,多少血淚遺恨?隨後扁朝再興籌辦之念,又是怎麼摔得鼻青臉腫。
台灣第一次揚名立萬的世界級「台灣博覽會」,是一九三五年日本慶祝在台始政四十週年,這一大型慶典台灣總督府負責籌辦,舉辦目的毫不掩飾日本帝國主義海外殖民成績;首屆台博主場館設在現在的台北二二八和平公園,全台設分館輪展,展期長達五十天,規模相當可觀。
再次籌辦台灣博覽會是二○○五年陳水扁主政時,設定主題為「科技最前線、文明新視野」。主場館在台南縣,分館設在桃園縣、嘉義縣;籌辦背景除了阿扁自認政績足堪驕傲,還因當年日本愛知萬國博覽會開幕,受到世人矚目;緊跟在後二○一○上海世博也緊鑼密鼓籌備中,而原訂二○○八的台灣博覽會卻遲遲無法定案,於是主、分館三位百里侯及民代大聲呼喊「台灣不能再等」。
阿扁當年擬舉辦台博會時,推論應知道台灣這項博覽會不是如愛知同等級的正式萬國博覽會,是未被認可的非主流博覽會;但扁政府仍頗用力催生,包括邀請瑞典綠色城市專家團隊前來顧問,並要當時經建會、外貿協會等單位幕後協助。不過,台博會後因扁政府弊案接連爆而不了了之。
台灣的博覽會之路確實走來不易,期間二○一○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二○一八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都算全球性的博覽會,雖不是萬國博覽會主辦單位國際展覽局認可入列的博覽會,但周邊國際級博覽會入列,吸睛、招商效果仍很可觀。
蔡英文想辦台博會得先釐清前提為何,「MIT upgrade」、讓世界都成為台灣的客戶…,這不是博覽會高道德、高人際關懷的主題,反倒像是招商會、商品推介會,這無須總統出面,商會、外貿會就可搞定。
真的想讓世人「博覽」台灣,想展示些什麼?總統得先有個譜。台灣現況的政治搏殺、經濟困頓、族群不睦…,儘管國人羞於啟齒,卻是國際上好奇、打探的主題,這難道是博覽會所謂的upgrade?請蔡總統多思索些。






【即時短評】看眼前還是看未來 國民黨的同婚票如何算?


2019-05-21 12:44 聯合報  記者張文馨╱即時報導
同婚法案的曙光能否照進國民黨這個百年政黨內,震動接下來數十年的社會主要議題的思考。 本報資料照

同婚表決餘波盪漾,國民黨立委跑票支持民進黨團提案,內有中常委放話要撤銷提名,外有安定力量為首的反同勢力串連要組黨進軍2020,國民黨看似再度面對選票分散的危機,實際上也是轉機。「同樣都是計票,你們算的是眼前、我們算的是接下來的世代。」一個藍營人士這麼說。
同婚議題在過去幾年來,國民黨立委很少交換意見,國民黨的態度也很曖昧,國民黨曾在2015年6月臉書寫著「尊重多元,讓彩虹被看見」,談的雖是金曲獎,但意在言外,人人皆知。直到上周五表決前夕的黨團大會,資深藍委要黨團考量反同方手中的700萬票,對國民黨2020選舉造成的影響,但偏年輕世代的立委質疑,國民黨在最後一刻選擇反同,是自相矛盾。
最後總召江啟臣軟性訴求,「不支持賴士葆版就不進場投票,但不處黨紀」,替同婚派撐起保護傘。
不少年輕藍營幕僚質疑,「婚姻平權並非國民黨長期論述或爭取的核心議題,即便反同團體力推公投過關,但國民黨要拿自己黨紀來服事他人的公投案,道理何在?」認為這個議題涉及價值、也涉及選票,非單純藍綠對決。
投下贊成票的國民黨立委事後解釋,投票前夕當然掙扎,除了自己的價值選擇,其實背後還有一群支持國民黨的挺同年輕人,這些人聲音不似反同團體強烈,但事後,他們接到來自這群年輕人的電話,話筒那邊的聲音,很客氣、真摯,也很沈重,如同投下贊成票的心情。
藍營會算票,綠營也會,行政院長蘇貞昌在投票日前一天給民進黨團成員的公開信,「你可能被自己的孩子、孫子問到,當年那歷史性的時刻、歷史性的一天,你為什麼沒有站出來?」明示暗示要黨團成員思考未來10年、20年的選民結構。
藍綠兩大政黨,以最具價值選擇的法案作為選票計算基礎固然弔詭,同婚法案的曙光能否照進百年政黨內部,震動接下來數十年的社會主要議題的思考,就看國民黨如何處理這次危機。






【重磅快評】韋小寶預言了民進黨總統初選?


2019-05-21 13:30 聯合報  主筆室
蔡英文總統細數執政成果。 記者許正宏/攝影

金庸小說《鹿鼎記》,韋小寶率兵攻打雅克薩,命令被俘的俄國兵陪自己擲骰子,贏了就可免死。沒想到韋爵爺太久沒賭錢,作弊技巧退步,一時失手,點數反比俄國兵小,他隨即喝道:「這一場比點子小,你死了!」下一個俄國兵乖覺,上來就問:「這一場比大還是比小?」韋小寶回答:「這是中國地方,中國人的點大,就是比大;中國人的點小,就是比小!」也把這個兵拖出去砍了。
在大陸文革時期,金庸一面觀察時政寫社評,同時寫出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鹿鼎記》這段情節,簡直預言了近半世紀後的民進黨總統初選:賴清德倘若重溫,想必是五味雜陳、點滴在心。
原本4月底就要揭曉的初選,眼看蔡英文總統民調落後,黨中央硬是把時程延後一個月,讓協商到5月22日為止。這段期間蔡英文挾現任優勢,不斷用盡辦法曝光;就連先前賴清德拜會過的網紅「館長」陳之漢,府方也要國防部配合安排,在全國官兵強制收看的莒光日電視教學節目裡,與總統來個「不期巧遇」。
賴清德多次強調,初選落敗就全力支持蔡英文;蔡英文不斷聲稱,自己不能被換掉,對於初選落敗的可能,卻完全不置一言。蔡英文拋出民調應該納入手機,黨中央立刻呼應,認為納入手機才公平,才能因應新世代;同時舉行的立委民調,卻仍然使用市話,似乎立委的提名,公平與新世代就不重要?
蔡陣營甚至要求,手機比例應達80%甚至100%。對民進黨來說,總統提名結果攸關2020年能否衛冕政權,堪稱2016之後黨最重要的一場初選。如此緊要的選拔,卻要同時進行台灣政治史上頭一遭的全新民調實驗,令人嘆為觀止。
所以,蔡總統與民進黨,雖然每天痛詆中國,彷彿天下之惡皆歸焉,其實骨子卻還是道道地地的中國人:還是篤信「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既然在自家場子,遊戲規則與輸贏,當然都是老子說了算數,都得配合自己的骰子點數走。賴神來到「中國地方」,放了箭卻發現靶已被搬走,又有什麼好奇怪?






【重磅快評】罵扶龍王垃圾 柯文哲被看清格局了


2019-05-21 18:52 聯合報 主筆室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赴議會進行專案報告,卻在市議員王世堅質詢結束後小聲罵了一句「垃圾」。圖/報系資料照片

2020總統選情瞬息萬變,根據聯合報最新民調,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民調明顯上揚,讓他心花怒放,點評藍綠從贏棋變輸棋,批評議員垃圾、問政零分,彷彿不可一世,也許有台北市民對這樣市長會感到光榮,但恐怕更多國人會感到憂心吧? 
柯文哲民調支持度始終不容小覷,即使尚未宣布參選,今天藍綠陣營挺有默契,同時傳出可能將他列入對比民調;國民黨七月初將展開總統初選對比民調,確定主動納入柯文哲,形同認定柯參選2020的態勢底定;黨務人士表示,從理性角度思考,「柯文哲大概一定出來」,否則他現在人氣恐稍縱即逝。
綠營最快在6月10日當周進行民調,蔡陣營主張對比式民調,為了較符合大選實況應納入柯文哲,手機民調比例應佔80%,但賴陣營持反對意見,將留待中執會做最後定調;看來,有關手機民調比例,雙方仍有一番角力,但柯文哲納入對比民調,在現實條件下,賴清德似難抗拒。
前一陣子,柯文哲的網路聲量被韓國瑜壓過,選舉無效官司令柯忐忑,誰又料到,韓國瑜聲勢此際下滑,柯的選舉官司安然渡過一審,讓柯心情大好,接受網路媒體專訪時直虧藍綠兩黨從贏棋變輸棋,明明都很容易贏的,卻自己殺到垮掉,柯還拿白綠分手、管案、吳音寧消遣蔡英文,指小英總統如果好好幹,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尷尬局面,搞到大家很尷尬。
柯文哲志得意滿的心情也帶到議事堂,有扶龍王封號的議員王世堅就雙子星案質詢,質詢時間結束時,柯竟罵王「垃圾」,事後又不敢承認,還反問媒體「有嗎?」最後見無法抵賴還強詞奪理說「那也不是罵,是看到什麼就說什麼」,拜託議長麥克風該關的時候要關,並建議統計議員問政成績,消遣王世堅問政成績單「一定零分」。
柯文哲為了自己要選2020,說藍道綠,從贏棋變輸棋,這倒也還好,數落蔡英文沒處理好管中閔及吳音寧,也算中肯,但這和他出來選總統有什麼好尷尬,如果他夠格處理國政、拚好經濟,台北市民也不會有太大意見,反而會以有這樣一位優秀的台北市長為榮,怎會尷尬? 
但柯市長在議事堂上罵議員「垃圾」,就真的讓人尷尬了,市長罵人不對,罵議員更不對,他在第一時間沒有選擇道歉,反而狡辯,以為用「看到什麼就說什麼」的柯氏詼諧就可以消去惡意,讓大家笑一笑,事情就當沒發生?還拜託議長要關麥克風,更要管議員問政成績,藐視民主,角色錯亂到極致,王世堅沒提告,直接用「俗辣」、「龜孫子兵法」回敬,也只是快速得到內心平衡的方法。
柯文哲接受網路媒體專訪時,他送給藍綠一句話「要警惕我們永遠都是自己最大的敵人」,這句話其實也挺適合他,去年得利於三腳督,柯文哲驚險連任台北市長,眼看2020大選將至,柯文哲有機會如法炮製,但民意如流水,人氣似浮雲,如果在一次次的檢驗中失分,柯文哲被看清格局,是否能扛得起國政?許多人都要打上一個大大問號。

謝哲青/失業,重新思考生活的無限可能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謝哲青/失業,重新思考生活的無限可能
◆  陳立恆/起手而悔的民主,不就是威權?

◆  王健壯/台灣媒體兩面受敵
◆  盛治仁/人生 就該浪費在美好事物上
◆  方祖涵/初選民調與季後賽
◆  黃介正/避險靠智慧 和平靠國防
◆  楊志良/中華民國如何不亡!?
◆  葉銀華/該如何修改企併法?

◆  薛承泰/搶救生育,搶救母親?
◆  王正方/執政做了很多的事?不提也罷
◆  洪蘭/最好的語言啟蒙 在餐桌上
◆  周行一/台灣需要槓桿競爭
◆  馬凱/時不我與矣 快迎頭趕上
◆  林中斌/小英連任 情勢翻升
◆  盛治仁/驚豔馬祖

◆  王健壯/講幾個胡適的故事給你聽
◆  沈呂巡/向首任外長致敬 併謝歐盟免簽
◆  方祖涵/選秀會場的政治手段
◆  嚴震生/202020
◆  馬家輝/他們與蠢的距離







謝哲青/失業,重新思考生活的無限可能


2019-05-20 23:41 聯合報  謝哲青(作者為旅行作家、電視節目青春愛讀書主持人)
圖為示意。如果遭逢中年失業,不妨轉個念,把自己歸零,尋求自己真心想作的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開春,意外收到一位好久沒聯絡的朋友所發的訊息。
「最近好嗎?」
「還好,日子繼續在走,你呢?」
「我被公司裁員了,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怎麼辦?」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被工作單位辭退都是件難堪的事,突如其來地重創我們的生涯規劃與自尊。尤其是中壯年失業,更令人感到意冷心灰。接下來的日子,除了要面對財務支出的捉襟見肘,如何重拾個人自信,也是課題之一。
二○○九年由傑森.瑞特曼執導的《型男飛行日記》(Up in the Air),故事就圍繞在幫企業瘦身的專員喬治.克隆尼身上。其中一幕讓許多影迷記憶深刻的,就是男主角與JK.西蒙斯的對手戲。當JK被通知裁員感到忿忿不平時,喬治對著JK說:「你的孩子對你感到驕傲嗎?」
接下來的話更讓人省思:「他們花了多少錢要你放棄夢想…現在,你有機會實現自己。」
也許,面對失業最健康的態度,就是把這場意外,定位成一場解放,一個脫離枯燥勞動的機會,重新讓我們思考生活的無限可能。用點阿Q式的自我安慰,也許,不是自己無法勝任這項工作的挑戰,另一項「可能」是:這工作原本就不適合你。回想一下,每天要上班前你有多興高采烈呢?
寫下十九世紀最偉大美國長篇小說《白鯨記》的作家梅爾維爾,還有另一本不太多朋友閱讀過的短篇小說《抄寫員巴托比》(Bartleby, the Scrivener),講述一名在律師事務所擔任抄寫員的故事。巴托比是一位整潔安靜,自帶白平衡降色溫的寡言男子。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抄寫一式四份的法律文件。看起來溫良恭儉讓的巴托比,也有難搞的時候。當老闆請他將要抄寫的文件先看一遍時,巴托比回答說:
「我不願意。」或「我希望不要。」
隨著故事推進,我們知道,巴托比只肯作最基本的「份內工作」,也就是抄文件,其他老闆或同事的需求,他總是丟出這句:「我不願意。」或「我希望不要。」
小說將讀者帶向一個希臘悲劇式的困境:「個人意志」與「世界」的拉扯。巴托比除了工作,什麼都沒有,但他卻也是個打死不退的硬派。面對謙和有禮,看起人畜無害,卻又固執異常的巴托比,老闆該怎麼辦才好呢?
「如果你覺得不自由,是因為你『自由地』選擇了不自由。」巴托比為什麼拒絕離開他的辦公桌呢?我將這謎團,留給讀小說的你去思考。或許,我們需要的是被強制驅離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重新想一想,我們的生命還有哪些可能性。
幾個月後,我又和朋友通上訊息。
「最近好嗎?」「還過得去,雖然有點辛苦。」
他現在找了一個小店面,做他最喜歡的事:飼養昆蟲與生態教育。也許,當我們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時,邁步向前,另一種圓滿,就在對面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