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7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三倍券既無效率也沒效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經濟日報社論/三倍券既無效率也沒效益
◆  聯合報黑白集/司法有洞,一案兩命
◆  聯合報社論/高雄市民罷免了韓國瑜,也審判了民進黨







經濟日報社論/三倍券既無效率也沒效益


2020-06-06 23:46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在國人千呼萬喚之下,政府終於提出「振興三倍券」施行細則,但因發放方式過於複雜,連政府自已都說還有一些技術問題要考量,必須要等到7月中旬才能發放。到時候疫情可能已過,國人早就迫不及待地大量增加消費支出,屆時政府的振興政策恐怕已失時效。
在2008年9月金融海嘯爆發時,台灣經濟嚴重受創,政府12月初決定發放每人3,600元的消費券,2009年1月中旬就實體發放,當時正是經濟受創最嚴重之時,且正逢過年,一個四口之家可以拿到14,400元的消費券,至少可以度過年關,因此得到絕大多數國人的支持。同時,為了能讓國人可以儘早拿到消費券,內政部利用各地超過1,900多個投開票所來發放,也可以由家人代領,發放當天全國就領走了90%,其他人則可以到各地郵局領取,第一星期發放比率超過95%,展現非常高的效率。
當時發放總額加上行政費用總共約850億元,大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6%,估計支出乘數約2.5倍,預估可以帶動1.5個百分點的經濟成長率,旦考量可能會出現替代支出,當時經建會保守估計能帶動1個百分點的經濟成長率。為了瞭解消費券的實際經濟效益,當年年底中研院經濟所抽樣調查國人消費券的使用情況,最終研究結果,估計實際創造的經濟成長率只有0.4個百分點。
導致經濟效益偏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國人拿了消費券之後,很大一部分用在本來就要花的支出,並未額外消費,也就是說其中有很高的代替效果。當時政策上出現的問題之一,就是規定消費券的使用期間到當年9月底,較長的使用期間讓民眾可以慢慢地使用,從而替代了不少原本就需要的支出,太長的使用期間可說是當年發放消費券政策中唯一的敗筆。
雖然消費券實際創造的經濟效益低於原先的估計,但因消費券發放得很快,加上正逢年節,提高了民眾對於未來經濟的信心,整體來看,當時的消費券得到非常高的的支持。
相較之下,這一次發放振興三倍券的決策與內容,顯得雜亂且沒有章法,連許多執政黨的成員都看不下去。首先,與國外情況相比,這次的規模小很多,產生的經濟效益當然比較小。其次,疫情已明顯和緩,經濟最壞的情況也可能已經過去了,但政府仍遲未動作。第三則是這次振興券的發放方式太多,必然會造成領取上的不便與混亂。
尤其是針對低收入戶,政府準備先匯1,000元到他們的戶頭,再請低收入戶領出來去買3,000元的振興券。如此作業程序顯然太過麻煩,既然這些人是低收入者,收入有限,比一般人更有花費需求,為何不直接發給他們3,000元現金或振興券。
另外,振興券計劃可以使用到年底,可使用的期間超過半年,因此可以預計大部分的支出會用在本來就需要購買的商品上面,也就是說,如此可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會偏低。
這次振興券與上次消費券最大不同的是,這次要花1,000元去購買3,000元的振興券,政府的目的是想發給每人2,000元,但可以創造3,000元的支出效果。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政府支出較小,產生的經濟效益會比較大,但是民眾要先拿出1,000元,使原本的財富減少,支出也會因而減少,抵消一部分的振興效果,研判最終產生的實際效益,應該會與直接發放2,000元的結果差不多,再考慮到替代效果,振興券帶來的經濟效益將很難達到政府宣稱「三倍」的效果。
總而言之,政府政策及執行必須要有效益,最重要的是政策執行的結果能否提升民眾對於未來的信心。但從現在振興券的規畫內容和發放方式來看,既乏效率,且可能也很難創造出所宣稱的經濟效益,徒留茶餘飯後的笑談話題罷了。












聯合報黑白集/司法有洞,一案兩命


2020-06-07 01:21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鐵路警察李承翰的父親病逝,嘉義市長黃敏惠(右)慰問家屬。 (中央社)


鐵路殺警案一審判決凶嫌無罪,時隔卅七天,殉職鐵路警員李承翰之父李增文因胃出血抑鬱而終。在「進步價值」口號震天價響的今天,竟有這種一案兩命的悲劇,何其諷刺
李父長期患有胃疾,兒子殉職後每次開庭均堅持到場,可見他要的不是賠償,而是堅信司法會彰顯正義。誰料,一片真心,卻換來司法的絕情。這個可憐的白髮人,就在對國家司法失望中,含怨而亡。
政府保障人權的調子唱得很高,但實況卻是少數人權被放大,多數沉默大眾的人權被壓抑。在司法天平上,被告與被害者的人權天平似已傾斜。
身心患者的權益當然應予保障,但僅讓單一醫師在速食店內兩小時做出鑑定,令人錯愕;也難怪李父怒控,「速食店精神鑑定太草率」。此外,法官未質疑凶手行凶時毫無判斷能力的結論;除了先射箭再畫靶,難以合理解釋。
再看,體制對被害公務員家屬的撫慰及保障是否足夠,也顯非當政者的思考重點。李父身亡後,蔡總統下令內政部全力協助家屬,蘇揆則說全力協助上訴,卻未談及體制改革的隻字片語。司法有洞,光說援助,又有何意義?
直言之,甩鍋法官或司法殺人容易,卻無助解決體制殺人的問題。李承翰殉職後,蔡英文說希望他是「最後一個犧牲的警察」;誰料,連他父親都把老命賠了進去了如果政府只會空喊口號,遇事則採鋸箭法切割,司法能有公義才怪













聯合報社論/高雄市民罷免了韓國瑜,也審判了民進黨


2020-06-07 01:1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韓國瑜確定遭罷免後,罷韓團體召開國際記者會。 (中央社)


在「罷韓國家隊」強力動員下,高雄市民昨天以九十多萬票通過罷免案,拉下一年半前他們以八十九萬票選出的市長韓國瑜。這個結果說明三點:一,贊成票遠遠超過罷免所需的五十七萬門檻,顯示韓國瑜當選未久即轉戰總統大選難獲市民諒解;二,投票率僅四成二,則可視為市民不滿民進黨政治操作的另類審判;三,韓營和藍軍此次採取消極避戰的策略,證實是錯誤且不智的戰法。
韓國瑜前年單槍匹馬出征民進黨經營了廿年的高雄,如烈火般攻下這塊綠地,展現了驚人的爆發力。遺憾的是,他未及兌現他許下的諸多發展願景,不到半年即投入總統大選,讓許多市民對其輕諾感到失望。由此可見,政治人物再神勇威武,永遠不能怠忽自己對選民的承諾。如今,韓國瑜成為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必須黯然下台,在政治史上留下難堪的一頁。
這次罷免案表面上由民間團體發起,卻處處可見中央政府介入的斧鑿搬弄,最後雖罷免成功,但民進黨贏得一點也不光榮。例如,《選罷法》規定就職未滿一年不得罷免,但這次罷韓提案卻極早發動,原因並非韓國瑜有任何違法瀆職,而只是報復性的政治動員;中選會卻一再放水,罔顧行政中立及程序正義。此外,法務部、內政部、教育部等從周邊發動助攻,包括蔡英文在黨中常會下令發動,都讓「罷韓國家隊」的操作達到高潮,終催出九十多萬的罷免票。
即使如此,這次的投票率僅四成二,有一百卅多萬高雄市民未參與投票。這個數字,意味多數市民並不認同這次罷免案,他們的缺席投票堪稱是對民進黨的政治審判,知道這是一場不民主的政治殺戮。依照原《選罷法》,罷免案過關至少要有五成投票率,才足以反映民意;但民進黨四年前主導取消了此一門檻,否則今天這場罷免案也不會過關。韓國瑜被罷,只是他個人的榮辱;但關係政治穩定的罷免門檻被胡亂拆除,不僅使民意變得更容易操弄,民主也變得更脆弱了。
就罷免案的攻防看,相對於綠營毫不避諱地出動「罷韓國家隊」精銳,藍軍和韓營卻採取低調的守勢,避免與對手正面交鋒,甚至呼籲支持者不要出來投票;從任何角度看,都是怯戰畏戰的錯誤戰略。民進黨是一個「狼性」的政黨,任何時候都極盡殺伐之本能;面對這樣的對手,藍軍卻以為保持「低調」、「消極」便可逃過一死,則未免太過天真,甚至可稱為愚昧。
試想,當年韓國瑜一人隻身在高雄競選市長,是憑著無畏的衝撞精神到處挑戰,因而贏得高雄人民的激賞,闖出一片天下。而今面對罷免,他竟然低頭縮頸作「任君宰割」狀,那個驍勇善戰的韓國瑜變成了退縮沉默之徒,如何不教高雄人失望?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瑜失去了為自己辯護的機會,藍營更失去了向民眾辯護民主的機會,甚至連陳菊市府任內的弊案一件都沒有揭發,就要倉卒下台。這不是白走一遭,連影子都沒有留下來嗎?韓國瑜沒有掙扎一下就被罷免,他能甘於如此卑微的下台身影嗎?
在罷免案過關後,韓國瑜雖還可以對選委會或罷免提案人提出「罷免無效」訴訟;但在票數超過罷免門檻甚多的情況下,無效訴訟其實已無實質意義。儘管如此,要說這場罷免是如民進黨所宣稱的「民主的勝利」,實則大謬不然。真切地說,這次罷韓形同總統選舉的「延長賽」,韓國瑜在總統大選落敗,使得罷韓成為民進黨的政治「紅利」。尤其,民進黨挾「完全執政」之威,赤裸裸下達罷韓動員令,都讓這場罷免變成政治對決,而非市長施政的滿意投票。
最困惑的,應該是高雄市民了。這次罷韓成功,使他們又「回到了從前」—那個他們一年半前想要擺脫的「又老」「又窮」困局。

【重磅快評】抹黑許崑源 民進黨洗不白罷韓國家隊的惡

◆  【重磅快評】擺明做球的罷韓 暴露民進黨的權力算計
◆  【重磅快評】抹黑許崑源 民進黨洗不白罷韓國家隊的惡
◆  【重磅快評】罷韓的本質:817萬票也無法撫平的焦慮
◆  【即時短評】別造魔!有無下一個韓國瑜取決執政黨表現

◆  【重磅快評】罷韓為「蔡英文政治」 完成歷史定位
◆  【即時短評】感謝Taiwan can help 然後呢?
◆  【重磅快評】陳時中願當箭靶 不知上月痛苦加劇否?
◆  【重磅快評】罷韓隊長:黨政軍媒到網青 小英領導一切
◆  【重磅快評】用調情救蘇貞昌甩鍋 丁怡銘只是有樣學樣
◆  【即時短評】蔡總統 你怎麼還沒跟美國人民站在一起?
◆  【重磅快評】郵局賣振興券兼賣郵票?蘇貞昌想太多了
◆  【重磅快評】發錢鼓勵罷韓日回高雄 見證民主教育失敗
◆  【重磅快評】日本揭開台灣是國際防疫模範生的假象?
◆  【重磅快評】營造新冠群體免疫環境?台灣無冒險本錢







【重磅快評】抹黑許崑源 民進黨洗不白罷韓國家隊的惡


2020-06-07 14:44 聯合報 / 主筆室
高雄市長韓國瑜(左)與高雄市議長許崑源(右)交情深厚,韓面臨罷免時,許仍大力挺韓。圖/本報資料照片


罷韓國家隊如預期完成任務,催出九十多萬票趕走韓國瑜,正當歡騰時,藍營高雄市議長許崑源從17樓住處跳樓輕生。多數人震驚莫名之際,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梁文傑臉書發文「是賭很大嗎?」即遭撻伐「沒人性」,這位曾接受賭場大亨招待遊澳門的「梁帥」,隨即刪文道歉,但已成功帶風向。許崑源屍骨未寒,網軍連夜接棒,將他扭曲成牽涉賭盤、不堪地方承諾跳票壓力自殺的黑道政客。
蔡英文在罷免告捷後說,「希望各方都能沉澱心情,不要再彼此攻擊」、「今晚過後,家人還是家人、朋友還是朋友,彼此尊重,台灣很快能團結起來」,梁文傑是把總統主席當塑膠嗎?當然不是,梁帥太了解蔡英文談話只是重覆利用的回收包裝紙,根本不能當真。蔡主席談話是剪貼總統當選感言,那位蔡總統不正是人前喊擁抱團結,人後動員國家機器全面追殺對手嗎?
民進黨罷韓贏很大,卻沒贏得大義名分,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是綠營少數說實話者,他指出韓千不該萬不該的罪名,不是選總統,而是「偷竊」民進黨起家厝、民主聖地高雄,讓民進黨顏面無光。同理,許崑源人死無聲,民進黨之所以急著抹黑他,不是因他慶功夜觸人霉頭,而是他用血為罷韓事件留下「公道何在」的歷史問號。
霸凌抹黑一具屍體,就能掩飾國家的不公不義?許崑源讓人想起蘇啟誠。蘇以死明志抵抗外交部、謝長廷的誣指卸責;綠營面對社會不平聲浪,發動側翼帶風向指蘇原有憂鬱症,暗示自殺不關政府的事。人民以死抗議當權者,反被綁上「原來有病」、「黑道賭盤」的封口布,民進黨是有虐屍癖?還是害怕社會永遠記得這些政治冤魂?
高雄號稱民主聖地,早年有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但廿年來聖地只見黃俊英、許崑源先後紀錄失去公平法治的偽民主,留下在野黨、異議者被馴化成寒蟬的預言。
蔡英文說,高雄市民集體的決定,讓台灣民主往前一步,其實是國家隊把人民當坦克,朝著在野黨發動仇恨攻擊。當選舉罷免變成復仇派對,國家隊永遠把另一邊人民的脖子壓在地上,還會有很多梁文傑爭出引領對立的社會氣候,高雄這一步已把民主推向惡與恨的深淵。









【即時短評】別造魔!有無下一個韓國瑜取決執政黨表現


2020-06-07 12:48 聯合報 /   記者陳熙文/台北即時報導
高雄市長韓國瑜。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市長韓國瑜得到近94萬罷免同意票,遭到罷免。這無疑是高雄市民的勝利,提醒政治人物再糟糕,都別說話不算話-背叛是政治的特效毒藥。
然而,有人反觀當初的「韓流」炫風,聲稱全然是中國大陸的有意操作。說這話的人不但小看了台灣人的智商,也顯然過於自溺,以至於只聽得到台灣一種聲音,把韓國瑜視為「外部勢力」培養的魔王。
有趣的是,每當中國官方碰到內部抗爭或動亂,也經常稱是「外部勢力」所為,可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國族主義,實在沒有國界,在面對社會中不同聲音時的態度相差不大。
對於韓國瑜的崛起,許多人事後諸葛,稱是「造神運動」。然而,何以造神?大家探究不多。其實造神是在高度二元對立的政治情勢下所造成的結果。
在民主社會中,不同政治立場的民眾,無法到大街上決鬥,雙方都必須推派一個領袖、一個信仰的主體,而多數時候,這個人不會是國家的最高領導者,因為總統必須是兩邊民眾的最大公因數,以平衡社會,不容易成為極端的受體。
在社會狀況穩定時,民選總統可被雙方所接受,則無須造神,民主體制可正常運行,不過一但社會動盪,激化對立,則「眾神出巡」。其實,有神必有魔,出現政治神的時候,常是由於執政黨短暫成魔。當下,也是民眾對常規提出最多質疑的時候。
對於社會動盪,民眾於潛意識中,急於尋找解決方法。在傳統觀念中,心靈的寄託不會是一個新的機制、政策,那毫不動人,反倒渴望一位能遊走於常規之外、解救大家的英雄。
就像,高譚市的民眾不相信警察,但相信只有蝙蝠俠可以拯救城市一樣。
在馬政府末期,口無遮攔的柯P如此;蔡政府第一任期,因年金改革、同婚議題等,引發爭議,自然也成全了韓國瑜。至於中國有沒有明幫暗助?說沒有太天真,但純粹推波助瀾,並非韓流席捲全台的主因。
有魔才有神。馬英九下台,柯文哲喪失魔王,很難當神,得時不時把蔡英文當反對的對象,可是一但執政黨支持度回溫,柯便頓失立場。
韓國瑜的情況則不一樣。面對韓流,蔡政府塑造出一個更大的魔王:中國,在香港情勢急速惡化下,韓流被「邪教化」,從社會保守勢力的代表,變成共產廟裡的一尊小神。而韓國瑜的信口開河、不按牌理出牌,更在蔡政府執政漸入佳境後,原形畢露。
言及至此,如果民進黨對韓流的反省,只反省出中國勢力的影響,不見社會裡的多元聲音,那下一個韓流即在不遠處。
正如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的台詞:丐幫有多少弟子,不是丐幫幫主決定的,是由皇帝決定的,「如果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當乞丐!」同理,如果政府執政得宜、傾聽民意,有神大家拜,何苦尋找另一間廟?












【重磅快評】罷韓的本質:817萬票也無法撫平的焦慮


2020-06-07 13:38 聯合報 / 主筆室
民進黨強力動員之下,高雄市長韓國瑜成為台灣史上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圖/本報資料照片


罷韓結果揭曉,93萬9090票約莫就是綠營在高雄市的板塊,陳菊高雄市縣合併後兩次得票,分別是82及99萬票,這次近94萬約是兩者的均數略高一些,綠色選票可以說被全數動員出來。
這引來一個問題,這次罷免是人民的勝利,還是民進黨的勝利?若說是前者,它的故事大約是:人民曾經在2018年糊塗過,選了韓國瑜,後來卻後悔莫及,趁此罷免的機遇,將韓的市長沒收。但若以選票的成分看,這不過是民進黨發出奪權的號角,支持者義無反顧地替它完成了一次達陣罷了。
當然不能說,這不是人民的勝利,畢竟每一位投票的人都是合法公民,由其行使憲法賦予的罷免權力,並成功跨越法定門檻,可以毫無瑕疵地說,這就是人民的勝利。但說它是民進黨的勝利畢竟更符合現實,因為,罷免的發動、經營與動員,都是民進黨穿梭其間,甚至動用了國家力量,成功地喚起了它的支持者走出來,進行它所意欲的屠韓行動。
最重要的是,這次罷免的始源,也就是推動它的核心動力,卻是民進黨對這一個南方都會的權位的覬覦,是它對這個權位旁落的不安與焦慮,甚至是對韓國瑜這號人物以南方作為基地,未來可能重啟爐灶,再度揮軍奪取中央執政大位的恐懼。
因此,罷韓的本質,恐怕不能說是高雄市民對於韓國瑜執政能力的強烈失望而發動的行動,不能定義為只是一場關於市民與市長之間權力的給予與收回,這樣僅限於市政層次的投票,而是綠對藍的一次懲教,是綠希望將藍收拾殆盡,讓它從此再無反撲能量的一場殲滅戰。
對於民進黨而言,僅僅拿下817萬票在中央繼續執政,仍然無法讓它高枕無憂,當它從上往下俯瞰,竟然只有桃園與台南是它的。2018年它同時失去了高雄、與台中,新北更以30萬票差距落敗,成了蘇貞昌的奇恥大辱,它對權力的不安與焦灼,絲毫不能被817萬的歷史紀錄票數所撫平。
柯文哲看出了這一點,於是點出下一個被民進黨鎖定的對象,將是侯友宜。侯友宜轄下400萬人,或許對民進黨確實如鯁在喉,如果他有問鼎大位的野心,民進黨勢必將他當成新的「戰略」敵人。不過,柯文哲心裡有數,除了侯友宜,他自己也是一條待屠之龍。
無論如何,柯、侯都應有「唇亡齒寒」之感,韓國瑜曾經短暫地叱吒風雲,捲起讓民進黨聞風喪膽的韓流,他倆躲在韓後頭即可相安無事,如今韓國瑜倒下,他倆就算想要低調度日也不可得了。
不過,歷史的走勢常令人難以捉摸,就像韓流來襲前,也一點跡象都沒有,沒有人可以預知它的出場。民進黨斬了韓國瑜之後,現下可能覺得拔劍四顧心茫茫,但它的傲慢與驕狂,很可能將讓它在下一次風暴捲來時,驚慌無措,倉皇辭廟,輪到它垂淚對宮娥。











【重磅快評】擺明做球的罷韓 暴露民進黨的權力算計


2020-06-07 18:32 聯合報 / 主筆室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通過,罷韓國家隊在過程中全力運作,擺明做球給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圖/本報資料照片


一場罷韓打亂了各陣營的布局,諷刺的是,民進黨雖用盡力氣罷免韓國瑜,但綠營的下一步卻得看韓國瑜如何下這盤棋,韓提或不提罷免訴訟將產生完全不同的政治效應;至於民眾黨在高雄市長補選這一局,恐怕連練兵的機會都沒有了。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高票通過,藍營士氣盪到谷底,但罷韓國家隊在罷韓過程中全力運作,擺明做球給韓國瑜昔日對手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外界觀感不佳,後座力也在累積之中。
罷韓之後,依法要辦補選,民進黨既已決定做球給陳其邁,事到如今就只能做到底,以致於和陳其邁有師徒關係的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陳政聞出現在代理市長名單之中,至於高雄市前副市長楊明州、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與陳宗彥等人,只是陪榜而已。
不過,即使民進黨不在意外界觀感,想繼續做球給陳其邁,但尷尬的是,民進黨暫時失去了主控權,因為即使派陳其邁的徒弟去代理高雄市長,關鍵仍在韓國瑜會不會提罷免訴訟,根據公職人員選罷法規定,罷免案通過後,應自罷免投票結果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完成補選投票,但經提起罷免訴訟者,在訴訟程序終結前,不予補選。
也就是說,如果韓國瑜不提罷免訴訟,高雄市9月就要辦市長補選,民進黨理想的盤算是由陳其邁乘勝追擊投入補選,2022再尋求連任,這也是和海派(湧言會)、菊系之間最大公約數;但若韓國瑜提罷免訴訟,審理費時,即使順利進行,終局判決必定拖過市長的二分之一任期,也就是說,任理市長就一路代理到2022年,不僅陳其邁不樂見,海派、菊系也無法接受。                
韓國瑜提不提訴訟,仍在評估之中,但一場罷韓卻已暴露民進黨對權力的算計以及民粹的極致操作,上行下效,民進黨派系在罷免後的權力競逐也毫不掩飾,吃相是否難看,那就別太在意,即使暖男如陳其邁,在這場權力戰役中面臨內外變數,一旦徒弟無法代理市長掩護他的市長路徑,恐怕終將形象不保。
至於罷韓之前動作頻頻的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前一天就進台中觀戰,投票揭曉後,他低調坦言民眾黨針對高雄市長補選「目前沒有計畫」,民眾黨在高雄選市長可能沒機會,有如洩氣皮球,而遷籍高雄的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也直言不會參選高雄市長,看來,民眾黨氣勢如此,在短期內還真不是民進黨的對手。

周行一/你不會比父母差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周行一/你不會比父母差
◆  盛治仁/我們就不能好好相處嗎?
◆  楊渡/別說《教父》沒教過你
◆  方祖涵/職棒熱潮退卻後的省思
◆  黃介正/孤鷹.戰狼.香港
◆  劉維公/閱讀提案力中心:敦南誠品書店
◆  葉銀華/股市經營權爭奪的亂象








周行一/你不會比父母差


2020-06-07 00:00  聯合報 /   周行一(政治大學財管系教授)
主計總處公布三月工業及服務業薪資調查結果,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對住宿、餐飲業造成嚴重影響,預料後續疫情對弱勢者的傷害會更明顯。圖為示意,非新聞當事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主計總處民國108年(二○一九年)九月調查結果顯示,民國107年(一八年)台灣最高廿%家庭所得,比最低廿%高達六.○九倍,為近六年最高,顯示貧富差距正擴大中;研究也顯示,今年新冠病毒疫情對弱勢者傷害最大,經濟學人周刊引用世界銀行的估計,新冠病毒將迫使全球增加四千九百萬極度貧窮者(每天生活費用在一.九美元以下),造成近七億總赤貧人口

在五月遠見雜誌訪問中,幾位台灣青年異口同聲擔心自己的經濟未來前景不佳。全世界都面臨實質薪資無法提高,貧富差距擴大的難題,新冠病毒肆虐後貧窮與低薪的困境,更為嚴重了
許多年輕人對未來感到悲觀,相信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掙脫困境的束縛。房價高、薪資低、原生家庭的弱勢經常是媒體解釋社會流動性低,低所得者無法翻身的原因。美國黑人佛洛伊德於上月底被白人警察以膝蓋壓頸致死後,引起全國大規模抗議,數十城市宣布戒嚴,是民國49年(一九六○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抗議事件,凸顯的是美國四百年的種族歧視問題,黑人的經濟弱勢在新冠病毒下更為明顯,黑人致死率是白人的三倍。即使在美國這種開放的社會,黑人的權益仍受到許多無形的壓抑,的確會讓人灰心,是否弱勢者就無法翻身呢?
我們衷心祝願,美國將因這次事件正視和解決種族歧視問題,不過即使在美國,甚至在許多弱勢受到壓抑的地方(例如華人在馬來西亞),都有無數例子證明,環境強加在人們身上的禁錮無法阻止一個人力爭上游,只要找到興趣,符合天賦,努力不懈就能開花結果
美國電視節目「成功了(Making it!)」專門播放少數族裔創業成功的故事,卅年多年來已經有超過千個動人典範,這些人身處環境和佛洛伊德一樣不公平。這個節目於民國78年(一九八九年)開播,第一集的主角是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勇敢創業的史姓姐弟(Helen and Marty Shih),他們用一千美金在洛杉磯街頭賣鮮花開始,經過多次失敗,後來做了幫助美國企業銷售商品給亞裔的生意,年營業額可以達到三億美元。他們的成功秘訣是,看到機會,熱情爭取,勇往直前
儘管美國的種族問題持續存在,「成功了」節目卻有許多黑人創業家成功的例子,其實環顧四周,總有不少讓我們欽羨的成功人士,他們的共同特徵是努力在環境中辨識可以安身立命的機會,確定機會後盡力爭取,而且不怕失敗,不斷充實自己,勇敢地接受挑戰
很幸運地,我因工作環境有機會觀察許多不同的人,但尚未看到努力工作最後空手而歸的人。社會不停的進步是因為許多人共同成就的結果,只要努力,沒有理由相信自己不會比上一代好,事實上,歷史的趨勢是一代比一代強,我們都在創造歷史!

作者為政治大學財管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