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企業家過度介入政治 恐亂了套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黑白集/要開戰了嗎?
◆  聯合報社論/偵辦超思案別打假球,前朝幾案也還靜悄悄
◆  經濟日報社論/企業家過度介入政治 恐亂了套








經濟日報社論/企業家過度介入政治 恐亂了套


2024-09-28 01:12  經濟日報/ 社論
馬斯克的政治癮頭愈來愈大,不僅運用社群平台在全球投射右翼思想的言論,而且狂熱支持川普到口不擇言地步。 美聯社


政治與企業的關係密不可分,政治影響企業的經營環境,企業家的支持與捐獻給政治人物的選舉增添柴火。企業家關心甚至介入政治是理所當然的,但政治與企業仍應保有一定的分際,企業家與政治人物之間也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打破分際,界線模糊,就會亂了套,難免對政治與企業帶來不良影響。

政治與企業關係如果亂了套,首先將造成政治風氣的敗壞,助長官商勾結,也可能扭曲政府基於整體考量的理性決策,或者擾亂公權力執行的方向與力度;另一方面,企業家如果過度熱中政治,有可能妨礙本業的經營,甚至誤入自己並不擅長的領域,而對企業或本人造成傷害。

台灣企業家過度介入政治而帶來不良後果的情事不勝枚舉。歷來此起彼落的官商勾結只是冰山一角,無論政府的決策、執行以及法律的制定,到處留有官商勾連的鑿痕,帶來的紛擾也層出不窮。早先典型的案例是十信老闆蔡辰洲從介入政治到出馬選舉,當選立法委員後拉幫結黨,企圖影響政府的決策,也給自己的事業添加保護傘,但最後還是兵敗如山倒。後來有奇美集團老闆許文龍,因為政治立場太過鮮明又積極助力,結果被中共脅迫發表反對台獨的違心之論。近期則有鴻海集團(2317)創辦人郭台銘兩度參選總統,皆未獲國民黨提名,企圖獨立參選,以致影響個人形象。

這些都是政治與企業分際把持不當造成的不良後果。目前最受全球矚目的企業家介入政治是美國的馬斯克,他是傑出的創業家,但在買下 twitter 之後,先在政治言論的發表和控制上大放異彩,近來更積極介入美國總統大選,為川普出錢出力,川普甚至公開承諾當選後將延引馬斯克參與政府效能改造事務。馬斯克的政治癮頭愈來愈大,不僅運用社群平台在全球投射右翼思想的言論,而且狂熱支持川普到口不擇言地步,居然辱罵流行音樂天后泰勒絲,說「我會給妳一個小孩」,先前還與川普對談,戮力為他抬轎。他支持川普的原因,一方面是彼此右翼立場的契合,另一方面不排除有政治投機的企圖,希望川普當選後更支持他的電動車產業以及其他生意

美國企業大筆贊助政治人物選舉經費司空見慣,沒有上限規定,因為大法官認定政治捐獻是言論自由的表現。在企業過度介入政治的影響之下,美國政府和政客積極為企業或集團效力,回鍋的川普本身就是地產商,因而招來民主政治變成金主政治的譏評。不過,只要不是單一企業家基於自家企業利益而站到台前明助一位候選人,以及未帶來直接的官商勾結,則可視之為民主政治的常態,頂多當作民主的必要之惡。但像馬斯克這樣搖旗吶喊全力助陣,就太超過了,會引發多方面弊害。

首先是政企關係的混淆與扭曲。政治的正當目的在於追求公共利益,企業則為了牟取個別利益,如果因為大力輔選而干擾公權力運作的公益性與公平性,並且由單一企業或集團獲得回報,則有違民主政治的正當性。其次,成功的企業家有其社會聲望,公開力挺候選人,會起帶風向的作用,可能誤導民意;如果像馬斯克一樣,熱烈鼓吹極端的政治主張,更將擴大政治對立。另一方面,政治的運作方式有別於企業經營,企業家過度介入政治的不良後果之一,就是政府與政客趨向於急功近利,侵蝕了整體性、長遠性與公平性的理想政治範式。

企業家無論是基於國家整體利益或是企業個別利益而介入政治,必須把持分際,不宜過度熱中,否則可能後患無窮。企業的正當經營以及企業家的政治參與,必須有為有守,不可踰越界線。一個具有公益心的企業家,固然應該關心政治,適度參與政治,但絕不可忘乎初心,更不應別具圖謀,奢想公權力為己所用否則,介入政治的結果可能於公於私都不利












聯合報黑白集/要開戰了嗎?


2024-09-28 04:08  聯合報/ 黑白集
時隔數十年,共軍25日首度向太平洋海域全射程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引起各界高度關注。 圖/取自「中國軍號」微信公眾號


「要開戰了嗎?」這不只是網民在酸,看到新聞報導的阿嬤也在問。

中共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展現戰略威懾力,提醒美國,共軍具備核報復能力。當天,日本護衛艦首次通過台海,澳洲和紐西蘭的軍艦同時間也通過台海,三國會合南海演習。

台灣不再是隔海觀戰,戰火已燒到門口。前一天,賴清德總統出席福摩薩學院民防訓練,宣示台灣絕不可能簽署和平協議,要以備戰來避戰,還當場脫掉西裝,參加防災避難、社區兵推和擔架操作。隔天,賴總統臉書貼出「有準備、有保庇」的錄製節目,教導民眾民防知識。

接著,賴清德主持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議登場,宣布要培訓四十萬民力,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蔡政府曾痛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之說為認知作戰;賴政府的國安會不演了,坦承借鏡烏克蘭,結合民間組織,投入全社會防衛。

烏克蘭經驗之一,就是軍隊和武器部署在社區、民宅,釀成人道災難。為免社會恐慌,內政部長劉世芳製造假消息,說宮廟囤彈藥是假消息;說是要全社會防衛,劉世芳先對全社會進行認知作戰。

兩岸緊張,台海詭譎,開戰氛圍似乎愈來愈濃。許多人都願意為捍衛中華民國而戰,為維護台灣民主自由而戰,但看到國家領導人一手放火,一手防災,全社會都不知道要如何防衛。












聯合報社論/偵辦超思案別打假球,前朝幾案也還靜悄悄


2024-09-28 03:48  聯合報/ 社論
檢調單位偵辦超思案拖了一年,迄今未傳喚時任農業部長陳吉仲(左)、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右),令人質疑偵查虛晃一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地檢署偵辦超思進口蛋疑案,多名被告被傳喚、交保,其中包括三位公務員。不過,從偵辦過程、時機或目前傳喚層級看,實在看不出檢調面對綠色執政相關弊案時,有偵辦到底的決心;甚至讓人懷疑,此次偵辦動作恐怕只是為了「洗白」綠營政治人物、設立防火牆而已。

超思案起因,是去年雞蛋短缺期間,超思受農業部前身農委會委託,進口了八千多萬顆雞蛋,獲利高達數千萬元;由於超思資本額僅五十萬元,又是新設立公司,隨即引發各方質疑。直至去年九月,各種內幕諸如超思「一人公司」、大量進口蛋被銷毀、尋找蛋商進口雞蛋過程疑似圖利等情事,逐一被揭發,此案亦演變成選舉攻防焦點。

但對於相關質疑,當時檢調均視而不見,綠營更是從時任行政院長陳建仁,到農業部、衛福部官員及民進黨立委,都大力護航,甚至指質疑者散播假訊息、進行認知作戰。立委雖早在去年九月就向監察院舉發,但監院相隔一年,遲至今年八月才完成調查報告並糾正相關單位,避過選舉敏感時期

迄今北檢傳喚對象,除相關的超思、亮采公司負責人,公務部門只有時任畜產會、農業部的中、低階官員;真正做決策的畜產會前董事長林聰賢、農業部前後任部長陳吉仲、陳駿季,宛如與本案全然無關。難怪各方都質疑,北檢辦超思案只是「打假球」。如果最後真的只起訴幾名低階官員和業者,也就順勢為政治人物「洗白」了。

然而,民進黨想以北檢偵辦超思案,來證明司法並無不公,完全騙不了人。超思案「遲來的偵辦」,證明的是民進黨當初大力推動與護航的政策,確實疑雲重重;當初的護航者,就算不是共犯結構,也是幫兇

事實上,在野黨質疑蔡政府時期的幾個大弊案中,從牽涉層級、金額和案情輕重來看,超思案可能是最小的案子。其他如疫苗案、快篩案或綠能案等,是否涉及不當決策、政策疏失或人謀不臧,都亟待釐清。但這諸多疑案,不是大案小辦,就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疫情期間,蔡政府為核准高端疫苗,阻擋進口疫苗採購,以及高端釋出諸多假利多涉及炒股等情事,均非空穴來風。立委和民間人士紛紛提出檢舉,北檢卻於去年就偵結其中六十餘案,全部無涉不法」,僅辦了無關痛癢的內線交易案。監察院的調查報告,雖對疫苗諸多決策提出質疑,卻連糾正案都未提出。如果這不是放水,什麼才是放水?

又如快篩案,監察院和檢調也只辦了被明確揭露的「陸製快篩混充案」。至於准駁快篩申請是否涉及不當或不法,則無下文。例如「小吃店快篩案」到底為何許可?「口水快篩」僅核准由高端大股東公司提出之申請,標準究竟為何?對這種種「發國難財」的行徑,司法檢調靜悄悄。

此外,蔡政府為推動非核家園,大開綠電大門,造成弊案四起。檢調在各縣市查察綠電弊案雖有一定成果,但綠電弊案核心,仍是若干與民進黨關係密切的「綠色企業」大發其財、一枝獨秀的詭異情狀。所謂的「國產化」,也成了圖利的避雷針綠色企業獲利之道,與其綿密的政商關係脫不了關係但司法檢調仍然隱形。是否遇到決策高層的「深水區」,司法就會轉彎?

司法揭弊打弊,國人絕對支持。賴政府如確有藉由司法調查前朝弊案、澄清吏治的決心,只靠單一個案、找基層官員開刀絕對不夠。不設上限、不限範圍讓司法放手偵辦所有可疑的弊案,才是重塑司法公正形象的唯一途徑。





烏克蘭之鑑 備戰不避戰是必戰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烏克蘭之鑑 備戰不避戰是必戰
◆  擾民與社會韌性怎平衡
◆  兩岸僅剩民間溝通 新局關鍵在陸
◆  「黨內的在野黨」成了總裁…石破有新意 卻難保穩定
◆  教師生態今非昔比…懷念嚴師出高徒的年代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烏克蘭之鑑 備戰不避戰是必戰


2024-09-28 04:44  聯合報/ 馮建三/政治大學退休教授(台北市)


美、烏總統即將在白宮會面,如果拜登繼續不同意澤倫斯基之請,就是幡然醒悟而沒有一錯再錯,亦可算是將功贖罪,同時一舉兩得,可以讓賴清德總統,頭腦從糊塗轉清醒。

烏克蘭有「勝利計畫」,包括要求美國放行,英法已同意,且英國首相十多天前,親自前往白宮遊說拜登,請其讓兩國給基輔兩種飛彈(射程約二五○公里),可攻擊俄境目標,而最好是美國也放行自己可達三百公里的飛彈。

當時俄羅斯總統普亭先行「撂狠話」,表示若是放行,他將認定這是北約直接參戰。拜登並不示弱,於是「駁斥俄羅斯的威脅」,但次日隨即改口,轉而「認真對待普亭的話」。三天後,溫和的英國地緣政治專家、記者轉學界的李溫還是不放心,他說,英國不是美國貴賓犬,其實是拉布拉多犬,牠精力充沛而喧鬧,喜歡把主人拖進附近的灌木叢或水坑,但英國這隻拉布拉多犬野心更大,顯然是想把它的主人拖入一場世界大戰。

無獨有偶,同日,人在莫斯科擔任「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記者將近四十年的記者魏爾也另文解析。他指出,克宮劃定俄烏戰爭多條紅線後,多次以自己龐大的戰略核武威脅。及俟紅線遭跨越,普亭沒有任何行動。但魏爾提醒,「這次不同」,他指出西方觀察家並沒有意識到,「普亭可能是莫斯科目前最溫和的政治人,如果不是他,我們可能會由普亭前顧問卡拉加諾夫之類的人集體掌權,現在他們已公開表現出不耐煩而質問,『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按下按鈕』?」

面對這個危險懸崖,「經濟學人」很不負責。該刊半年前已說,失去五分之一國土的烏克蘭,若與俄羅斯和談而能有成,「已是最不壞的選擇」,意思是說,若談和,不會再有領土損失。八月烏克蘭攻入俄境庫斯克,它也表明無法挽回頹勢。對於英法美飛彈即便攻入俄境,該刊知道無法逆轉戰情,卻以社論主張,拜登理當「鬆綁防衛者的束縛」,也就是三國飛彈都當放行。如此,烏克蘭可以出口惡氣,多咬俄羅斯幾口。這個建言的背後,似乎是猜測普亭這次的紅線依舊只是紙老虎;也似乎再有存心,想藉此看看有無空間,可增加拉普亭下馬的機會。

戰局混沌,普亭日前主持俄羅斯核威懾會議。拜登是將聽取國安顧問蘇利文這類現實主義派的研判,不把俄羅斯可能使用戰略核武當作只是恫嚇;或是接受國務卿布林肯這類新保守主義派的意見,放行三種飛彈?茲事體大。對賴清德總統來說,或當注意類似事件在廿年前,也在台灣上演。當時,阿扁總統辦理入聯公投,美國國務卿鮑爾對北京說,美國不會容許。與其對立,當時的新保守派要角錢尼副總統與國防部長倫斯斐執意挑釁北京,「幾乎每周」都要阿扁繼續推動,小布希總統後來取鮑爾等現實派的立場。

眼前,萬一是新保守派得勢,烏克蘭乃至歐洲很可能遭殃,更嚴重則是世界陪葬。賴總統日前「拒簽和平協議,以備戰達避戰」,難道烏克蘭積極偕同北約備戰八年仍然不幸戰火焚身的災難,不是近在眼前的慘痛教訓嗎?備戰而無其他方案,備戰將不會是避戰,是必戰。














擾民與社會韌性怎平衡


2024-09-28 04:44  聯合報/ 馬準威/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九月廿六日賴清德總統首次召開並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由於這是賴總統上任後所設立的三大委員會之一,另兩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與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均已召開過第一次會議,因此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首次會議本已受到矚目,加上業務涉及民防與國家安全,更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台灣在動員戡亂時期時,雖然憲法被凍結,導致憲政秩序高度不正常,但對於因應戰爭威脅,有著較強的「後備動員的能力」及「軍民整合的效率」,例如過去的公車,除了掛監理所的車牌,車體上還會另有一個以「動」字開頭的編碼,也就是說,萬一發生戰事時,民用大眾運輸工具,可在短時間內投入在物資、人員輸運的工作上,協力政府防衛工作。不過隨著民國八 十年(一九九一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軍民整合的機制也逐漸被淡忘。

就客觀意義來說,以當前複雜的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台灣的確有必要重新理順「以民助軍」的建制工作,否則未來應對各種緊急事態,將出現指揮體系紊亂、物資難以保存與配置、救援與救援沒有效率等問題。許多國家均已設立類似的委員會,例如新加坡、瑞典、芬蘭等。台灣再度思考這個議題,一方面是仿效國際,另一方面也是再度喚起過往的「動員」記憶。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五大政策主軸:第一,民力訓練暨應用;第二,戰略物資盤整及維生配送;第三,強化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的維持運作;第四,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第五,資通、運輸及金融網路安全。該委員會是由國安會負責政策擬定及指導,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是秘書單位。從這些特徵看來,包括運用民力、配置戰略資源、維持能源與基礎建設的運作、後勤醫療與避難、鞏固交通與通訊,是不折不扣的「戰時體制」構思,且業已明確指示「明年三月進行地方政府小規模演練,六月銜接漢光進行前導演練」也就是說,委員會希望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好社會防衛的橫向聯繫演練

事實上,防衛韌性的建立需花很多時間及反覆演練,如果要期許達到有效的程度,未來政府投入防衛韌性的資源必須提升。另由於牽涉的層面很廣,動員的範圍很大,也要有心理準備勢必要付出一定的社會成本。國防部網站自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以來發布《全民國防手冊》,提供很多國民防衛、掩蔽等資訊,不過在欠缺演練下,究竟有多少人看過?以及明確知道自己遭遇戰爭時該往哪些掩體躲避?只是若要動員全民操演,恐引起擾民疑慮,且易造成社會對於是否戰爭時日將近的恐慌;但不演練,手冊的指示就淪為空談如何拿捏擾民與社會韌性需求間的平衡,可能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將來得要面對的嚴肅課題

總體而言,政府在尋求重新建構台灣全社會防衛韌性」有其必要性,它可以在平時讓救災、防災體系更具效率,萬一發生戰爭時,也可以達成「寓軍於民」的戰力提升。不過對政府來說,亦宜同步思考如何從源頭杜絕戰爭發生的可能性,不論是從兩岸關係改善著手或者從尋求國際友我力量方向著眼,「全社會防衛韌性」是必要手段,但應該也是種最後手段。














兩岸僅剩民間溝通 新局關鍵在陸


2024-09-28 04:44  聯合報/ 鄭紹成/中國文化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台北市)


時序已過秋分,兩岸情勢清明時似因馬習二會春暖花開,但賴清德就職演說一席新兩國論,凍結和暖氛圍,遲至初秋未有樂觀發展。

首先,賴清德實鍾情唐吉軻德角色,中國習於對新政新人「聽其言、觀其行」,對賴毋庸蓋棺,即可認定:「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將篤定忠實貫徹初衷」。尤其賴最新談話,所謂「兩岸和平協議僅係一張紙,靠不住」諸語;賴亦大肆批評和平協議,並組織民間防訓對抗,且在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接續昭示「居安思危、強化應變、按部就班」等要點,更可看出賴邏輯一致(捨和平協議取防衛韌性),加之顧問如曹興誠等反中色彩鮮明。至此,陸方與台民皆可預期:藏不住內心情緒的賴任期內,對北京當局絕難和顏悅色,爾後兩岸只剩對抗,沒有對話。

其次清初征台前,施琅上諭「因剿寓撫」,對明鄭以戰逼和。中國近兩年自裴洛西訪台以至賴就任後的一系列武力恫嚇,飛彈都已直接飛越台灣領空,惟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台灣民眾對於中國的海空立體包圍式操演,已至麻木無感。中國軍事武力除非進逼台灣本島,否則難有實質震懾效果。

第三,大陸對台一手棒子、一手胡蘿蔔,軟硬兼施已久,惟台民對武力威脅毫不埋單。仁者以大事小,大陸對台事務官員掛在口中的「中華民族、兩岸一家親、兩岸一家人」之語,若欲讓台民信服,以兩岸觀光開放而言,陸方糾結於平潭直航台灣再談開放;而金馬離島開放陸客觀光,首團皆不超過卅人,昨福建省公安廳雖公告恢復受理福建省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赴金門旅遊簽注申請,恐亦杯水車薪。可知陸方老大哥之大格局並未徹底展開,與台方對陸官員一來一往鬥嘴更徒損中華大國風範。

第四,馬習二會,習明言: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去大陸走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言猶在耳,但已近半年,兩岸陸客觀光仍在金馬外島的首發幾十人空轉,相較台灣雖未開放團客赴陸,中方資料今年上半年自福建口岸入境台胞多達四十二萬人次,較同期增長一點二倍。因此,真正落實兩岸交流的不是陸方,而是台灣民眾的主動往返,大陸官員實應內省檢討是否落實習之主張?

最後央視「玉淵譚天」日前指出透過實踐金門模式向台灣展開,而閩台融合發展計畫宣布已久,實際成果與馬習二會中習對兩岸民眾交流期盼實有極大落差。和平沒有輸家,手把青秧插田,退步其實向前。中國唯有回到大格局前瞻思考,兩岸情勢才有良性發展可能,既然對賴可以蓋棺,中方不妨思考如何解決台灣觀光業者困境,以至台灣高校即將面臨少子化倒閉危機?中方高談視台灣為「不可分割部分」,懷柔秋陽放可掌控的陸客和陸生對「家人」,必可大收台民心!

總之,兩岸情勢若期重大突破,關鍵不在賴政府。大陸大肚懷柔、主動放軟惠台,透過台灣民代與熱心參與人士,繞過台方官方機構迂迴溝通,兩岸情勢方能正面發展,有效開創新局。














「黨內的在野黨」成了總裁…石破有新意 卻難保穩定

2024-09-28 04:44  聯合報/ 陳永峰/東亞政經塾塾長、京都大學法學博士


昨天石破茂當選自民黨總裁,圈內人頻呼意外,連某位熟悉日本政治,經常從日本政界獲取獨家內幕且分享給筆者的知名日本大學教授都直呼,怎樣都算不出石破第二輪比第一輪多出來的一四三張票從何而來。

最後,我們的共識是起因於政治獻金回扣醜聞所引發的「形式」上的派閥解體,確實「實質」改變了自民黨政治公認的造王者,包括前首相菅義偉和麻生太郎,結果都造不了王。號稱無派閥的菅義偉變成「無派閥」這個派閥的領袖,帶領數十位議員支持小泉進次郎,讓小泉在首輪投票拿到九名候選人中最高的七十五張議員票;麻生公開放棄自家派閥的河野太郎,要求麻生派成員首輪全投給派閥外的高市早苗,讓高市衝到七十二張票,取得首輪第一的優勢,並將小泉擠出決賽圈。

麻生的支持(或麻生與菅義偉之間的造王者之爭)是否在第二輪投票中造成高市早苗喪失優勢,這甚難斷言。但毫無疑問,舊的政治學教科書已可以改寫也就是說,派閥在自民黨政治中所擔負的「政治人材的甄補」、「內閣職位的配分」、「政治資金的提供」、「選舉活動的支援」等功能,都將在此次總裁選舉後無限弱化

無論如何,自民黨及日本政治終於來到新頁。民意與黨意的乖離也得到消解,這是石破茂出線的最大意義。選舉的季節就要來臨,自民黨議員們期待藉由石破在民間的高人氣,乘勢解散眾議院,相對輕鬆地贏得選舉,這也是某些議員自願在選票上寫下石破茂的原因。

前述的政治學者也認為,光譜上極右的高市早苗在普選上未必能提供其他議員太多助力。而石破理所當然也希望利用眾院提前解散改選,以及明年夏天的參議院定期改選,讓議會成員新陳代謝,進一步弱化舊派閥的力量

生態史家梅棹忠夫曾斷定,「日本社會的安定猶如陀螺。唯有不停轉動才能維持安定」。這好像在說,晚近的安倍晉三長期政權只是歷史的逸脫,而非歷史正軌。安倍之後,歷經一年的菅政權和三年的岸田政權,日本政治看來又將回到日本生態圈日常。例如,岸田一宣布放棄連任自民黨總裁後,決定在下次眾議院改選投給自民黨的選民立即增加九個百分點,完全不理會岸田的感受,日本人喜新厭舊的「陀螺性格」展現無遺。

石破茂雖然當選自民黨總裁並將出任首相,但基盤薄弱是事實。特別是相對於高市早苗的右派立場,石破茂明顯偏左,甚至在爭取與美國對等、接受同性婚姻、放寬移民、夫婦不同姓、努力達成無核、容忍非男性天皇等議題,都與在野的左翼政黨立憲民主黨更接近石破自己也一直以「黨內的在野黨」自居

今天,「黨內的在野黨」竟成了黨的總裁、國的首相,並不尋常因此,筆者認為石破茂雖能帶給日本政治新意,但沒辦法帶來長期穩定。至於石破政權的安保、經濟、金融等具體政策,待新政權正式成立、內閣人事確定後,再來檢視。




















教師生態今非昔比…懷念嚴師出高徒的年代


2024-09-28 04:44  聯合報/ 周祝瑛/政大退休教授(台北市)


幾年前,國際組織選出全世界擁有最好教育制度的兩個國家:芬蘭與南韓。他們發現,這兩個國家共同點竟然是:社會關心教育的氛圍、願意在教育上投資,以及尊敬教師行業!相對於台灣自教改以來,教師地位與職業保障的逐年下滑,許多優秀年輕人不願再投入,為台灣人才培育埋下隱憂。

近來有小學老師談起,時下學生與家長喜歡外型亮麗的年輕老師,對於學生也必須講究「愛的教育」、好言相待。現在的學生常直呼老師的名字,如「某某老師」,而不再以姓氏尊稱。如果一位老師沒有被學生直呼名字,反而表示不受學生歡迎!對於家長教師更是「畢恭畢敬」,要在班上的社交群組中平易近人,噓寒問暖。遇有家長不理解的地方,也要隨時溝通與解釋,不然家長會將孩子轉到另外的學校!

相對的,半個世紀前的教師就顯得威風凜凜。在那個時代,如果在學校裡被教師責罰,回家不敢跟父母告狀,因為大多家長不但不會護短,反而會質問孩子的不是,甚至還會加打一頓!那時候的親師關係也極為信任,很少有家長敢跑到學校與老師理論!教師的專業備受社會推崇,不容受挑戰。

考上師範體系的未來教師,不乏成績優異但家境清貧者,衝著公費與職業保障等相對優渥條件而來。在當年看似極其保守與管教森嚴的集體住校環境中,師範生學習各種教師專業知識與訓練,從國字發音,到黑板板書書寫,從樂器彈奏,到領著學生帶動跳等十八般武藝,樣樣要學。尤其是國小師範生更是師範體系中基本功最扎實的一環!每個師範學生幾乎都卯足勁在為日後的教師生涯而準備。他們更是進可攻、退可守:在職場上扮演「良師興國」的角色,在家裡更是懂得循循善誘、能夠教養子女的好家長。

只是這套相當有特色與成效的師範制度,在卅年前的教改聲浪中,變成備受各方批評與檢討的對象。當時,在美國師資培育任教的友人就曾提醒,老美這套師資培育多元化制度不值得台灣全盤移植,反而是當年的師範教育體制更符合台灣需要,可以繼續培養受人尊敬的好老師。朋友的話言猶在耳,但時隔卅年後,台灣的教師無論從職前培訓,到在職後的工作環境與職業聲望,甚至退休年金改革,已經完全改變了教師生態連教師節也不再有人慶祝了

雖然教師已今非昔比,但仍想對老師們說一聲:我們是一群有幸可以扮演影響他人生命貴人行業,教師節快樂!





陳亮恭/蘇軾忠厚論的千年墨香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廖元豪/從IG限制青少年的新規說起
◆  魏國彥/早坂犀牛命名40周年祭
◆  廖達琪/美國總統大選投票率再創新高?
◆  盛治仁/網路負面導向讓社會更激化對立
◆  闕志克/有用的笨蛋







陳亮恭/蘇軾忠厚論千年墨香


2024-09-28 04:46  聯合報/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千古一人的蘇軾有「坡仙」、「詩神」、「詞聖」等不同讚譽,道盡北宋文壇巨擘的超凡成就。蘇軾不僅在文學上獨步千古,他在專考經典與韜略科舉流傳萬世宋仁宗嘉佑二年(西元一○五七年,歲次丁酉)的科舉眾星雲集,八位後世文壇大家與九位宋朝宰相參與,主考官歐陽修認為此等好文必定出自他的學生曾鞏,為避嫌而將之評為第二,但此文卻是廿一歲的蘇軾所寫。蘇軾《刑賞忠厚之至論》旁徵博引,深入探討為政者拿捏刑罰與賞賜的分寸,倡議以仁厚治國的重要性。

蘇軾開篇寫下:「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吁俞之聲,歡忻慘戚,見於虞、夏、商、周之書。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

堯舜等明君在位時,多麼地愛護百姓、憂心人民,以對待君子的禮儀來對待百姓。做好事便獎賞,還以詩歌讚揚,勉勵其堅持善行;做壞事便懲罰,滿懷憐憫地處罰,使之棄惡從善。人們贊成或反對的感嘆,歡欣或悲愁的情感都記載於文書。當周朝衰敗,周穆王仍然召見呂侯,告誡他謹慎使用刑罰。周穆王憂愁但不悲傷,威嚴卻不憤怒,慈愛而又果斷,對百姓充滿同情和憐憫之心。

和現在作文考試相似,蘇軾每段文字開頭均引用《左傳》、《尚書》與《春秋》等典籍以強化論述,文章最後以先秦古詩《巧言》的內容結尾:「君子如祉,亂庶遄已。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亂,豈有異術哉?時其喜怒,而無失乎仁而已矣。」

君子若喜歡善的,動亂便會迅速結束。君子若痛恨惡的,動亂也會很快平定。君子平定動亂,使用了什麼玄妙方法嗎?當喜則喜,當怒則怒,不過是保持仁厚而已。

刑賞忠厚之至論援引仁者以忠厚為本進行賞罰的各種事例,闡述仁政思想,強調治國貴在忠厚,而不在於刑賞,其論點正是當代儒學的主流信手拈來的典故彰顯蘇軾的博學,也強化蘇軾的論點。然而,蘇軾在科舉考試卻也險中求勝,文中寫到一個故事,提及帝堯時代,皋陶三次判決某人死刑,但堯因心有疑慮而連續三次否決。這是「疑罪從輕」的司法原則,畢竟人死無法復生,遇存疑的案件寧可縱放,也不可枉殺無辜。此重要典故,歐陽修為首的一眾考官卻無人知曉,很有道理的典故,或許是自己孤陋寡聞。

歐陽修詢問蘇軾典故何來,蘇軾說出自《後漢書.孔融傳》,但歐陽修把書翻遍也查不到,歐陽修再問蘇軾,蘇軾說:「《孔融傳》記載曹操擊敗袁氏一族後,將甄宓賜給曹丕,但甄宓卻是曹植的夢中情人。孔融現場便說道:「如當年周武王滅紂後,將妲己賜給周公的亂點鴛鴦。」曹操疑惑地問孔融:「有這回事嗎?」孔融回道:「以今日發生的事情來看,想當然耳發生過。」孔融編了個「想當然耳」的典故嘲諷曹操的決定,而蘇軾援引孔融,編出另一個「想當然耳」的典故支持自己論點,果真千古一人啊。





黃耀輝/預算案有鬼 才怕被退回

◆  黃耀輝/預算案有鬼 才怕被退回
◆  陳國樑/續延爛戲!當沖降稅應三年落日
◆  丁予嘉/金磚國家支付系統









黃耀輝/預算案有鬼 才怕被退回


2024-09-28 04:44  聯合報/ 黃耀輝(作者為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


六月修正生效的「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調升補償但原民會違法漏編預算,藍白黨團於是決議將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退回程序委員會,期待行政院撤回、補正,再送審。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遺憾總預算無法如期付委實質審查;民進黨立院黨團比行政院還激動,說是「假照顧原住民之名,行傷害全民之實」,導致長照、國防、社福等預算被卡關,還鬼扯要提「釋憲」。黨主席賴清德再次展露鬥雞與威權性格,發出全員全勤參與、全面服從三道軍令用預算豢養的綠媒與側翼,也全面服從、全面動員地造謠、抹黑、帶風向、放假訊息

退回預算案,本是立委審議權的一部分,又不是封殺、凍結或刪減,賴清德、柯建銘等在立院都曾提案未遂,顯然他們曾想卡住全部預算,傷害全民。綠委們怠於監督行政院已是瀆職,服從黨意勝過反映民意,再次自貶為行政院的附隨組織和橡皮圖章,還吃定民眾對於預算法的無知,以惡質手法抹黑對手、恐嚇民眾,實在可鄙!

曾擔任立委的卓院長,應該心知肚明,六月生效的補償預算,是預算法「法定經費之設定、變更或廢止,以法律為之」的法定義務支出,而「法定經費,依設定之條件,於法律存續期間按年支用」,因此行政院於九月提出立院審議時,完全漏編相關預算,是明顯違反預算法重大瀆職。他大可以閣揆之尊,下令原民會立即改正,即可重新送審而不致貽誤時機。或直指在野黨的決議有何滯礙難行之處,提請覆議翻盤,才是有擔當的作為。

至於期程,預算法只要求立院應於十二月之前議決總預算案,若超過審議時限,基本上就履行法定義務支出,或按上年度執行數覈實動支。

不知是卓揆或綠委對預算法無知或裝傻,還是忘了自己曾杯葛預算到次年才完成審議的實績,竟然說出「無法如期付委審查,明年起不再發放老人、育兒津貼、租屋補貼」這種惡意栽贓、誤導民眾的謊話。執政黨的閣揆和立委們帶頭放假訊息,造成朝野更加敵對,只會耽誤預算審議時機,這筆帳都要記在賴政府身上,是他們甩不掉的責任。

至於要提出釋憲,除了凸顯賴政府把綠油油的大法官們,當作為黨服務的政治工具,讓少數總統鬥雞性格心想事成以及民進黨「狗掀門簾,全憑一張嘴」的政治本事之外,找不到一絲道理

在野黨退回預算案,只是藉此要求行政院遵守預算法及相關法規,改正法定義務支出漏編預算的違法缺失,並非立委在預算審議上提案增加支出,當然未違反憲法「立法院對於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的規定。

因此,綠營想提釋憲,我們希望它火速提出,大法官如何胡謅作文都無所謂,但耽誤預算審議、傷害全民的責任,仍要記在賴政府頭上。

總之,賴政府這麼怕藍白立委退回總預算,卻沆瀣一氣地玩起政治詐術證明預算案藏汙納垢,才會想暗渡陳倉。藍白立委可要團結一致,嚴審密查預算,為納稅人看緊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