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6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再生醫療雙法 須重視病患權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當大陸不再讓利,台灣農業還剩多少底氣
◆  聯合報黑白集/日本認證的台灣均貧卡
◆  經濟日報社論/再生醫療雙法 須重視病患權益






經濟日報社論/再生醫療雙法 須重視病患權益


2023-04-16 00:1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攸關病危患者治療選項,以及國內再生醫療製劑發展的「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於立法院完成初審。本報系資料庫


立法院從3月底起,逐條審查包括「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的所謂「再生醫療雙法」草案。行政院所提出的雙法草案係仿照日本,朝醫療技術及製劑產品雙軌制,並鬆綁適用;在醫療技術上,有條件允許小規模臨床治療無需進行臨床試驗。在製劑產品上,則有條件允許經過二期臨床試驗的製劑,可用於治療病人。雙法草案雖有助業者提供更多再生醫療服務,但較忽略需求者權益

再生醫療係將細胞、基因用於人體構造或功能之重建或修復,或是用於人類疾病之治療或預防。依其治療方法可分為自體細胞治療、異體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產品及 CAR-T 免疫細胞產品四大類。自體細胞治療是擴增病人本人的免疫細胞,再回輸病人體內,以殺死癌細胞。異體細胞治療則是雙法草案新增的方式,其目的是期望業者拓展遠大於自體細胞治療的商機。至於基因治療產品則是利用幹細胞的分化及增生特性,來修補器官或組織損傷的再生醫學。

相較於前三種治療方式,適用在淋巴瘤骨髓瘤治療的 CAR-T 免疫細胞產品,是目前再生醫療最成功的典範。該類產品最有名的例子,是由瑞士諾華藥廠發展治療淋巴性血癌的 Kymriah 藥劑。此藥劑的研究從民國九十三年(2004年)啟動,到了民國一O一年(2012年)完成以一劑治療一位女童的案例,而到民國一O六年(2017年)才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核准。此藥劑在臨床試驗及實際治療上,已有超過 6,900 個案例,其中包括去年在台大醫院治癒的國內首例。不過,此藥劑易引起強烈發炎反應,且耗費每位病人超過新台幣 一千萬元。

國際生技公司在開發再生醫療新藥時,幾乎都會出現類似諾華藥廠開發 Kymriah 藥品的過程。因此,即使在完成新藥的三期臨床試驗,一些生技公司也常因產品定價高昂,而乏人問津。有些公司則迫不得已,只好接受健保組織提出的買價。

例如,英格蘭國民保健署最近以大幅砍價方式,納入一劑標價 210萬美元的治療肌肉萎縮症的產品,以及一劑標價330萬美元的治療腦白質退化症的產品。

和諾華藥廠等國際生技大廠相比,國內生技公司的資產規模微不足道,因而無力開發具有原創性的新藥。因此,雙法草案提供的鬆綁措施,主要有助生技公司及醫療院所跳過臨床試驗,而以再生技術去治療自費病人。從民國一O七年(2018年)衛福部頒布「特管條例」迄去年年底,核准使用再生醫療技術 954人次,其中自體細胞癌症治療占82%。但此方法治療癌症的效果有限;只有二至三成的病人有反應。由於雙法草案降低執行再生醫療技術的門檻,因而會增加一些不需臨床試驗即可進行的案例。因此,雙法草案通過審查後,自體細胞癌症治療效果恐不易超過先前水準。

雖然雙法草案列有損害救濟條款,但實務上能獲得補償的病患恐有限。這是因接受再生醫療技術治療的病人,多已經歷無效化療及標靶藥品治療,因而身體孱弱不堪

所以,若病人不幸離世,由於欠缺足夠臨床實驗資料,恐難將責任歸屬於醫療院所

為維護病患權益,由鬆綁雙法得利的再生醫療供給方,宜分攤病患的風險。再生醫療所費不貲,但只適用於少數癌症重病患,因而日後不大可能納入全民健保或出現商業保險產品。由於未經臨床試驗即進行的自體細胞治療,本質上是以病人為試驗品,因此,醫療院所宜挪出部分治療費用來分攤病人的風險。例如,可從每個療程的費用提列一定比例至半官方組織監管的基金。對病人而言,一次的自體細胞療程花費約200萬元,而一旦治療進展順利,未來可能還需要更多療程。此時可從上述基金提撥一些資金,給那些接受治療,但花費遠超出預期的病患。











聯合報黑白集/日本認證台灣均貧卡


2023-04-16 00:0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公開招募「代表官邸職員」。圖擷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台灣基本工資早已喊漲到兩萬八,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招募從事家事服務的「代表官邸職員」,要懂簡單日英語,還要具備溝通協調能力,卻只給月薪兩萬七,遭大批網友洗板急刪文。日方究竟如何衡量台灣人民的勞動價值殊堪玩味

日方開出的待遇雖與台灣目前基層清潔人員薪資相符,卻是「家政婦待遇萬事通要求」,羅列的工作內容包含清掃、洗衣、宴會場地布置、宴會餐飲服務及餐點準備等,還需具備高中職以上學歷及簡單日英語溝通能力,難怪引發爭議。

或許從雇主角度看,台灣實施雙語教育多年,高中也普設第二外語課程,會簡單日英語不算什麼。何況對某些職涯來說,「日本官邸職員」應屬難得的履歷;日方甚至可能認為,職位本身遠比薪資更值錢。

但日方忽略了近年台灣物價飛漲,以及基層薪資綁定基本工資,已成為勞工最痛的嚴苛生存環境。不久前台鐵開出三萬月薪甄選具英語或日語能力的車勤服務員,遭批是打臉交通部長王國材宣示的「國營事業不要帶頭低薪」,即是顯例。

日本眼中台灣人民的勞動價值偏低,看來外長吳釗燮在「日本大哥哥」面前的地位也就這樣。不過,與其情緒性批判日方,更該檢討的是,怎樣的政府與政策,導致基本工資成為國際認證的「台灣均貧卡」?













聯合報社論/當大陸不再讓利,台灣農業還剩多少底氣


2023-04-16 00:0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灣長期以來禁止大陸多項農工產品進口,大陸商務部4月12日宣布,將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台灣目前從大陸進口最大宗的農產品為中藥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商務部宣布對台灣長期貿易限制措施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共涉及二,四五五項的農工紡織商品農產品是其中核心項目。兩年前開始,陸方以食安、檢疫等理由陸續暫停進口台灣農漁產品,但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除了以政治性語言抗議外,其餘毫無作為,一旦大陸全面終結單方面讓利時代,台灣農業還剩多少底氣?

兩岸貿易長期處於不對等的狀態,台灣多數農產品都可銷往對岸,還享有檢疫、快速通關等各項便利,才造就過去鳳梨、鳳梨釋迦、石斑魚等九成以上外銷都集中大陸;大陸對台開闢「綠色通道」,反觀台灣對大陸築起貿易高牆,不僅對八三○項農產品設限,更禁止一千多項工業產品銷台,卻向全球市場進口,根本完全違反 WTO 原則。

尤其馬政府簽訂 ECFA 後,台灣可說享盡大陸讓利好處,包括連年巨額貿易順差,這也就是為何民進黨在野時,被蔡英文說成糖衣毒藥、揚言執政後要公投廢止的 ECFA,上台後不僅「概括承受」,對大陸貿易依存度還愈來愈高。但民進黨卻又高舉抗中保台,逮到機會便要羞辱、醜化對岸,緊挨美國甘為大國博弈下的馬前卒,難怪挨批「又要罵又要拿」。

台灣長期對陸設下重重貿易壁壘,但當對岸從兩年前開始陸續暫停進口台灣農漁產品,陳吉仲的制式反應,除了批評對岸政治操作、違反國際貿易原則,更動不動揚言要告上 WTO,但從鳳梨到石斑魚,最後都無聲無息。農經學者出身的陳吉仲當然清楚,兩岸間確實存在不對稱貿易,但被不公對待的是對岸,真要講法論理,台灣根本站不住腳。

然而,除以政治語言回擊外,陳吉仲對改善農業體質、提升競爭力卻毫無作為。就以近日價格崩跌的鳳梨為例,農委會一再宣稱已成功轉移外銷市場,事實上,過去台灣每年鳳梨外銷有四、五萬噸,前年陸暫停我進口,當年剩下不到三萬噸,去年更只剩兩萬一千噸,根本未移轉原銷陸的數量,才導致鳳梨價格只剩成本的一半,農民血本無歸。

當初陸方以多次查獲介殼蟲且未獲改善為由暫停進口台灣鳳梨,陳吉仲先是嗆聲要求「拿出科學證據」,後來更稱「蒸熏即可解決」。農委會繼而祭出高額補貼方式改銷日、星等地,創造「開拓多元市場假象。但這種短線操作方式,既沒有事先好好針對輸入國當地消費喜好調查、規格化契作,還因爭食補貼造成搶收亂象,屢傳出鳳梨「黑心」、品質不穩等現象,自砸招牌,導致前年進口二七三噸的新加坡,去年只剩四十二公噸,幾乎失去了星國市場,日本也多次傳出鳳梨「黑心」事件而退運。

至於去年六月多次被陸方查出禁藥殘留而暫停進口的石斑魚,當時不僅扯出業界長期借牌文化」,更被揭露多數養殖場未登記的沉痾,到現在解決了多少?為去化石斑魚,行政院去年下半年還花了六億元補助各校「班班吃石斑」,沒想到不久就因供貨不穩,變成「班班等石斑」。農委會這種急就章、只求解決眼前問題的鋸箭法,也難怪台灣的農業永遠無法升級

除外銷無方,台灣更面臨缺蛋缺雞缺豬等供需失衡,農委會解方卻僅剩專案進口救急,此皆肇因於長期政策失靈。諷刺的是,雖然全民痛苦指數飆高,陳吉仲官運似乎不受影響,正坐等當上首任農業部長。然而,一旦大陸不再對台讓利,這幾年在農委會只剩補貼政策以及動輒干預市場價格下,體質早已羸弱不堪台灣農業會如何,真令人不敢想像!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① 從中華民國走回中國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⑥ 務實台獨是中共同路人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⑤ 究竟誰要消滅中華民國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④ 中華民國不是台獨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③ 兩岸的兩塊天花板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② 大屋頂中國就是一個中國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① 從中華民國走回中國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① 從中華民國走回中國


2023-04-16 00:28  聯合報/黃年
湖南湘潭白石鎮加建臨時木製道路,通往馬家祖墳,方便馬英九祭祖。(影片擷圖)


三月廿七日,馬英九偕大九學堂一行抵達上海浦東機場,未見禮賓的紅地毯。其實,這條「紅地毯」是在五天後鋪在湘潭縣的白石鎮。

四月一日,馬英九赴白石鎮祭祖。迎賓者將通往墳塋的水泥田埂,用紅色木板架起蜿蜒約兩百公尺的棧道加以拓寬,這才是足可載諸史冊的一條別開生面的「紅地毯」。

馬英九此行有兩個身分。一個是在祖塋前抆淚體證父祖「家庭教育沒有失敗」的馬家兒孫,一是在中山陵動議「和平/奮鬥/振興中華」的兩岸共好倡議者。此行他在這兩個身分的表現,都配值走在紅地毯上。

這是一趟「謁祖尋根」之旅。謁四個「祖」,尋四個「根」。

一、白石鎮祭祖:幾度提及「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祖澤與孝思」。馬英九在爺爺墳前的泣淚,多多少少也觸動了天下父母及兒女的心思。無忝爾所生,幾人能夠?

二、中山陵謁陵:這是對中華民國的謁祖尋根。謁陵後,馬英九發表談話,先將講稿的近四十個字的標題逐字唸出:「民國一一二年三月廿八日馬英九前總統率馬英九基金會同仁與同學敬謁南京中山陵致詞」。

就此,將南京中山陵的中華民國,與民國一一二年今天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聯結。此後,在他的談話中,「中華民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總統/憲法一中/一國兩區/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兩岸隔海分治」等符號及概念就陸續開閘而出。中華民國,根自大陸;中華民國,花果在台灣。這應是馬英九想表達的意識。

三、聯結兩岸共同的祖與根:此次行程的兩條主線,是以中山陵及南京總統府串起來的「中華民國行程」,與各地抗戰史蹟串起來的「抗戰史行程」。因而,此行不但是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歷史尋根,其實也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同歷史溯源。因為,中共也是出生自中華民國。

中共迄今仍自稱是「孫中山最忠實的繼承者」;中共也必定承認,艱苦抗戰的勝利是由全民以中華民國共同贏得。馬英九想說的是,中華民國在孫中山及抗戰時皆是中華民國,則今天中華民國一一二年的中華民國,當然仍是中華民國。這是兩岸必須誠實面對的從未斷裂的共同歷史與事實。中華民國(包含辛亥革命與抗戰等)其實是兩岸共同的根源。

四、中華民族的謁祖尋根:兩岸撕裂,「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皆成尖銳及衝突的語詞,馬英九此行則將「炎黃子孫/中國/我們中國人/兩岸中國人」說得理所當然。

許多人注意到馬英九面邀大陸高校生來台灣參與祭孔,他是在表示,台灣其實有較大陸更「中國」的中國元素。

馬英九更轉化孫中山的遺囑「和平/奮鬥/救中國」為「和平/奮鬥/振興中華」,有了時代性,也使我想到習近平的「三大倡議」。

馬英九說的「和平」可說是「兩岸和平倡議」,可比對習近平的「全球安全倡議」。馬的「奮鬥」是「兩岸發展倡議」,可比對習的「全球發展倡議」。馬的「振興中華」甚至可視為與習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應,是「兩岸文明倡議」,可比對習的「全球文明倡議」。

如果將馬的「和平/奮鬥/振興中華」與習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對應,兩岸會有更高遠的各自與共同的空間。

大陸有人批評馬「只說和平,不談統一」,但「振興中華」卻是一個可以高於並大於「統一」的概念。

振興中華,可以和平統一,但也可以雖未統一,但和平發展。

綜上所述,馬英九這趟謁祖尋根之旅,主要想呈現的也許是如前文所說:中華民國,根自大陸;中華民國,花果在台灣。台灣不要自己斬了根,大陸不可滅殺了花果。

馬英九此行能將「中華民國」展開到這樣的程度,令許多人感到驚奇;相對而言,接待方中共能讓馬英九將中華民國揮灑到這種程度,尤其令更多人驚異。

聯合新聞網專欄《重磅快評》指出:這意味著北京已經領略,台灣人民必須藉由「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走回「中國」。若不由此徑,台灣人民反將走向台獨。

亦即,中共應已警覺,兩岸當前重中之重,是在必須維持中華民國。

馬英九當然更看清了這樣的情勢。馬此行的操作即可視為嘗試將中共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路徑」轉向「中華民國路徑」的引導。

這如同我主張了逾卅年的「杯子理論」:中華民國是杯,台灣是水;杯在水在,杯破水覆。

台獨與中共都不要打破這只杯子。

馬英九此行已將藍綠紅三方都帶進了深水區。藍若不能藉此情勢建立以「一中各表」為主軸的兩岸論述來說服選民,恐怕再難有翻身的可能。綠若仍以否定「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四九年以前的中華民國」的台獨意識為政治基調,而將「和平保台」實際上操作成「和平保台獨」,則兩岸勢將一路走到黑。「台獨與和平水火不容」,民進黨可以討厭王滬寧的這句話,但不能不思考這句話的真實性。

所以,馬英九的「中華民國路徑」,不但是說給中共聽的,更是說給藍綠聽的。

馬英九的操作可能超過了中共的預料,但因此也許已將中共推到進退兩難的處境。如果中共嘗試採行「中華民國路徑」,勢須有一個內外操作的大轉彎,顯非輕易。反之,如果仍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路徑」,則必須設法否定甚至斬斷馬英九此行效應的發酵發展。

中共若對馬英九此行改採否定的看法,即不但是與馬英九這個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兩岸介面人物的破裂,甚且是宣告與「中華民國路徑」的最後破裂,也是與台灣現存的寄望以「中華民國」與「中國」維持和平共好關係的反台獨民意的破裂。台灣必定走向「懼統容獨」之路。

中共如今不止是要回應馬英九,而是必須回應:台灣還有沒有中華民國?台灣還要不要中華民國?

面對馬英九指出的「中華民國路徑」,中共是要抽刀斷水?還是順水推舟?

看過馬英九此行,《大屋頂下》愈加希望藍綠紅三方能共同推進「新型兩岸關係」。舊的兩岸關係是「中共與台獨皆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新型兩岸關係則是「中共與台灣共同維持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

兩岸要從中華民國走回中國,中華民國本是來自中國。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② 大屋頂中國就是一個中國


2023-04-17 00:19  聯合報/黃年
瓜國總統賈麥岱熱情挺台,稱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並且是「唯一真正的中國」。圖/總統府提供


要解析兩岸關係,首先要釐清什麼是「中國」?

什麼是中國?什麼是中國人?什麼是中華民族?什麼是中華民國?什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等。

在馬英九訪陸及蔡英文赴美的這段期間,這些多面向的問題搬上了檯面。

馬英九說:「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由於他此行呈現了「憲法一中」及「一國兩區」,因此他所說的「中華」或「中國人」,應當皆是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發言。

民進黨發言人回嗆馬英九。他首先斷章取義地掐掉了馬英九和平避戰的頭兩句話,只留下「致力振興中華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然後嗆說:「誰跟你是中國人?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但問題是:如果台灣人根本不是中國人,你說的中華民國還是中華民國嗎?

蔡英文到了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當面說:「對我們來說,台灣是唯一的真正中國。」未見蔡英文辯駁,她沒有說:「誰跟你中國,我們是台灣。」

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迎賓,在影音及印刷文書上均稱「台灣總統蔡英文」,綠營大受鼓舞,中共跳腳。但開個腦洞,麥卡錫若稱「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綠營會不會跳腳?反而中共是否會認為比稱「台灣總統」來得靠近「護欄」?

較早,中國外交部長秦剛秀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稱「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但馬英九在湖南大學則論及「憲法一中」及「一國兩區」。事實上存在兩部憲法,可謂「兩憲各表」。

秦剛這段話先說了一半,然後他接著說「對於兩岸來說,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這段話卻與前段話出現邏輯上的斷裂。他說,兩岸都有一個「家」(沒說是「國家」),又說「名字叫中國」(沒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因為,若說「兩岸都是一個國家,名字叫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寫不出來的。

這些片片斷斷的剪影,已足呈現「中國」在美中台三方的多面向。

其實,秦剛的兩段說法,似乎正好包涵了「中國」在兩岸的兩個面向。

一方面,各自實行實效的憲法,呈現了「兩憲各表」,這也就是胡錦濤時代所說的「各自相關規定符合一中原則」或「憲法說」,及馬英九主張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可說是秦剛前段表達的面向,可稱「各自憲法論」。

另一個面向則是秦剛後段說的「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這個「家」及「中國」,在憲法及事實上,都不可能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而應當是指超越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的「上位概念的中國」,或「第三概念的中國」。

在大陸,一九九七年汪道涵提出的「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及「共同締造論」,即是此義;在台灣,如連戰、呂秀蓮、余紀忠主張的邦聯,施明德、蘇起等倡議的大一中架構,張亞中的一中三憲,等等,相互之間皆有這類「上位概念說」的交集。

這兩個「中國」的面向,「各自憲法說」雖可作「兩憲各表一中/一中各表」的引申,但畢竟傾向單邊主義,在實際上可能形成另類「兩國論」。因此,「上位概念說」,「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即可能是一個比較開闊的架構,為便利討論,可將這類思考概括為「大屋頂中國」。

大屋頂中國:在大屋頂中國下,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二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國,同屬一個大屋頂中國,亦即兩岸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一個中國。

這味道是不是: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但是,「各自憲法論」與「上位概念說」,皆難立足。主要原因是中共與台獨都要消滅中華民國,也就是中共與台獨皆持「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大屋頂下》對此討論已多,本文僅再提出一種思考:

中共說中華民國已經滅亡,究竟是中共不能接受中華民國?還是「中國」(那一個「家」)不能接受或不應接受中華民國?還是中華民族不能接受或不應接受中華民國?

是台獨要消滅中華民國?還是多數的「台灣人」要消滅中華民國?是台灣人從來不是中國人?還是台獨不讓台灣人做中國人?嗆聲「誰跟你是中國人?」的台獨政府還能披著中華民國的屍衣冒稱中華民國嗎?

這就是文首所說:要解析兩岸關係,首先要釐清什麼是「中國」?

有人認為,中華民國憲法將「大陸地區」視為領土,不可理解,但這只是現實上的困境。唯若中華民國不說「一國兩區」,即被視為台獨,這卻是法理上的危機。不主張一國兩區,就沒有憲法一中,陸委會就不存在。

除非要台獨,兩岸都要面對中華民國。「各自憲法論」可以在「兩憲各表/一中各表」下維持住兩岸分治的現狀;但若連「各自憲法論」亦不能維持,兩岸關係就不可能和平穩定。

「上位概念說」顯然是一個較具發展性的路徑。在一個叫做「中國」的「上位概念」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有中華民國。你不吃掉我,我不吃掉你。中共不消滅中華民國,台灣不搞台獨。

本文認為,馬英九此行可說既是「各自憲法論」,也是「上位概念說」。

馬英九當然不是台獨,也當然是中華民國。他強調「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憲法」的實行與實效,也併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論述。這是「各自憲法論」,或一中各表。

同時,馬英九呈現的架構,也可包涵「上位概念說」。他說:「和平,奮鬥,振興中華。」又說:「兩岸青年共同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用青春譜寫民族復興的華美篇章。」

在此,馬英九不啻是以「振興中華」與習近平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應。只是,馬英九所說的「中華民族」,應當是包涵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華民族」,當然是「上位概念說」。

綜上所論,無論「各自憲法論」或「上位概念說」,都不能沒有中華民國。「各自憲法論」是「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上位概念說」則是「共同締造論」或「振興中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兩岸不必為了「一個中國」吵來吵去。大屋頂中國也是一個中國,大屋頂中國就是一個中國。

大屋頂中國可以涵容「各自憲法論」,也可以成就「上位概念說」。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③ 兩岸的兩塊天花板


2023-04-23 00:32  聯合報/黃年
總統蔡英文在過境美國時於加州與美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晤。 美聯社


麥卡錫撞上了裴洛西的天花板。

去年八月,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情勢發展如螺旋上升,最後演至蔡英文在總統府頒授特種大綬卿雲勳章給裴洛西,中共則在台灣四周發動一場「焢窯式」的軍演。

此次同樣是眾院議長的麥卡錫放話要訪台,但情勢發展則如螺旋下降,最後轉為蔡麥在洛杉磯會面,原傳蔡英文發表演說也取消了,當然也就未發生原本想像的蔡英文在總統府授勳麥卡錫的場景。接下來的中共軍演在外行人看來也雷大雨小。

一個螺旋上升,一個螺旋下降,麥卡錫撞上了裴洛西的天花板。

麥卡錫未如裴洛西親身訪台,當然是受到美中雙方幕後火爆交涉的影響,裴洛西的「下不為例」,成了天花板。同時,據傳蔡英文政府也不主張麥卡錫訪台,怕這種挑釁影響了兩岸氛圍,會毀了民進黨二○二四的大選,也是天花板。中共對裴洛西訪台發射了十一枚飛彈,此次的「環台戰備警巡」及「聯合利劍」就顯得只是行禮如儀,效果低於裴洛西天花板。

台美中三方都在切香腸,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想怎麼切就怎麼切,因為有天花板。

蔡英文赴美與馬英九訪陸,都是在切香腸,也是想推高擋在頭頂的天花板。只是,蔡想切的是美國的香腸,馬想切的是中共的香腸;蔡想頂穿美國設的天花板,馬想突破中共設的天花板。亦即,馬英九嘗試從中共方面找到台灣的解方,蔡英文則嘗試從美國方面找到解方。於是出現了一些對照的場面:

當馬英九在大陸說「追求和平,避免戰爭…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時,民進黨發言人說:「誰跟你是中國人?」當馬英九在大陸為中華民國發聲,並自稱「中華民國總統」時,蔡英文在美國沒有一句提到中華民國。蔡英文在美國強調的是「此時台美關係最好」,馬英九則憂慮「此時兩岸關係最壞」。

馬英九此行多少換來對岸「和平發展」的共識,蔡英文得到的則是麥卡錫主張「加強對台軍售,確保武器送達台灣。」

當然,台灣的解方不僅在美國,也不僅在中共。馬英九在大陸仍倡「和陸/親美/友日」,是以美國的協助來支持和陸,想要同時頂高美中兩塊天花板。蔡英文的路線則顯然是以仇中來換取美國的青睞,但迄今似未將美國的天花板頂得夠高,卻使中共的天花板壓得更低。

前述「裴洛西天花板」,尚只是指此時此刻的小氣候。倘若從放高、放大、放遠的大氣候來看,「俄烏戰爭」才是台美中三方頭頂的天花板。

俄烏戰爭給台美中三方的啟示是:台灣不要作烏克蘭,中國不能作俄羅斯,美國不可把台灣看作烏克蘭、把中國看作俄羅斯。台美中關係走到目睹俄烏戰爭的今日,應當知道這一層「俄烏天花板」千萬不能頂穿。

因此,在去年緊接著俄烏戰爭爆發後的一段時間,台海緊張情勢似有螺旋上升的跡象。但經過這一年來各方的細思極恐,其實台海情勢卻有漸趨冷靜的趨勢。亦即,稍早想的是「兩岸打起來該怎麼辦」,現在卻漸漸有了「如果不能打該怎麼辦」的想法。

中共廿大後的新局,宋濤出任台辦主任,宣示「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此後,和平發展漸成中共對台的論述主題。至此次馬英九訪陸,大陸政要當面講話,皆以和平發展為主軸。

在宋濤與各省一把手的口中,聽不到「一國兩制」或「統一」,說到極致只聞「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固然是中共方面顧慮來客馬英九的處境,但更在照應所有台灣人的視聽,也某種程度地顯示了對台論述架構的移轉。也就是從過去強調「統一」的「目的論」,轉移到了「和平/發展/交流/合作」的「過程論」。

這個轉彎,應當是受到「俄烏天花板」的影響。也就是前文所說,必須想一想「如果兩岸不能打該怎麼辦」?兩岸應當思考要如何撐過這一段可能漫長的「不能打/又不能統一」的歲月?這就必然要從目的論移向過程論。

相對而言,在俄烏天花板下,賴清德面對「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的壓力,從「抗中保台」轉向了「和平保台」,也可說是從「抗中目的論」轉向了「和平過程論」。但他將以「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誰跟你是中國人」為過程?或以「回到中華民國」為過程?恐怕尚待推移與發展。中共說「台獨與和平是水火不容」,賴清德有無可能同時擁抱台獨與和平?

馬英九此行展現的架構是「反對台獨/維護中華民國」。他的潛台詞應是,反對台獨消滅中華民國,也反對中共消滅中華民國。

民進黨批評馬英九附和中共對「中國」及「九二共識」的定義,其實馬英九對「中國」及「九二共識」的定義,一向不同於中共,反而是民進黨一路堅持附和中共對「中國」及「九二共識」的定義。在此,民進黨是中共同路人。

馬英九提出「和平/奮鬥/振興中華」。「和平奮鬥」應是建立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共好的「過程論」;「振興中華」應是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雙贏共好的「目的論」。而且,「振興中華」可說是一個高於並大於「統一」的「目的論」,與習近平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直接對應;可以減輕「統一」對兩岸關係造成的摩擦與扭曲,雙方在「振興兩岸大屋頂中華」的共同認知下,就可能有更好的「和平/發展/交流/合作」。

《大屋頂下》始終嘗試以「兩岸大屋頂中華」及「兩岸大屋頂中國」來營造兩岸架構,並主張「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民進黨主張「誰跟你是中國人?」,不能立足「兩岸大屋頂中華」,更遑論進入「兩岸大屋頂中國」;而本文猜想,馬英九此行呈現的架構,與「兩岸大屋頂中華」及「兩岸大屋頂中國」皆可能存有顯著的交集。

其實,呂秀蓮與謝長廷皆曾登陸「祭祖」,祭的也是「中國人」,也說過「飲水思源」之類的話,這也是「兩岸大屋頂中華」。但如今民進黨卻說:「誰跟你是中國人?」唉!這教人從何說起。

在「俄烏天花板」及「裴洛西天花板」下,兩岸不能打,又不能統一,藍綠紅三方皆應從「目的論」轉向「過程論」。

何謂「由目的論轉向過程論」?就是十二個字「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或濃縮成四個字,就是「和平發展」。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④ 中華民國不是台獨

2023-04-24 02:51  聯合報/黃年


本文是此一系列文字的第四篇。讀者皆應看出筆者對馬英九此行呈現的兩岸架構持相當正面的看法。然而,實則我對此一架構能否在兩岸實行卻未必看好。

因為,馬英九的架構是以中華民國為兩岸問題的樞軸(pivot),主張兩岸共同將中華民國的位置擺正,其他圍繞的元素就能發生系統性的對應變化。但是,中共與台獨卻均持「中華民國滅亡論」,在現實上作踐中華民國,在目標上要消滅中華民國,這是馬英九架構的完全對立面。

此一局面,可稱是「中華民國樞軸論vs.中華民國滅亡論」。在兩岸之間,中共實力較強;在台灣內部,台獨勢力上升。中共與台獨都持「中華民國滅亡論」,「中華民國樞軸論」受到內外夾擊,當然不易撐持。

其實,中共與台獨都尚未能消滅中華民國。台獨只是想把中華民國玩成台獨,而中共則是為了打壓台獨卻步步把中華民國逼成了台獨。

但是,台獨想把中華民國玩成台獨必是自尋死路,中共想把中華民國逼成台獨也是搬磚砸腳。因此,中華民國在台獨與中共的夾擊下應當仍有空間。

這個空間,就是要讓台獨與中共正確認識:中華民國不是台獨。

先說台獨。台獨是中共「中華民國滅亡論」的 OEM 代工者,台獨是中共的同路人。馬英九在大陸,力爭「中國」與「九二共識」的中華民國定義權。但蔡英文與賴清德,卻拚死附和中共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國」與「九二共識」的定義權。這不是中共的同路人,是什麼?

蔡英文說馬英九有關一個中國的定義是一九七○年代的論述,現在已經是二○二三年。這是信口開河。

現行中華民國憲法正是七○年代以後經歷修憲所定本。馬英九在湖南大學所說的「憲法一中/一國兩區」,也正是蔡英文自己兩次就任總統所說的「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說這些話時的馬英九與蔡英文都不是在七○年代,就在今天。

眾人皆知,這一套中華民國憲法架構的論述及實行,在現實上皆有相當的困難,但一則它是憲法,二則它仍是國家在現實上的寄命依托,蔡英文不能一方面說依據憲法,另一方面又否定憲法,自打嘴巴。

蔡英文說「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我對此有與一般不太一樣的看法。我認為,若從台獨的立場看,這是「兩國論」;但若從中華民國的立場看,這仍可能是「一中各表」。憲法不是戲法,蔡英文只要真正「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她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就仍有可能回到「憲法一中/一國兩區」。

然而,賴清德已重傷了這個可能性。他迄未接續蔡英文「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的說法,並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推升到「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試問,這樣的中華民國還是中華民國嗎?難道這是「務實台獨」?難道這能「和平保台」?

所謂務實台獨,就是要把中華民國玩成台獨。但中華民國不是台獨。台獨弄死了中華民國,收屍的不會是台獨,而一定是中共。

賴清德的「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必須面對中共的「台獨與和平水火不容」。

再說中共。馬英九行前應當與中共作過行程交涉。馬英九當然是有備而去,中共方面則當然也有「收/放」的斟酌。但此行實際的發展卻顯示,馬英九愈來愈主動,中共則愈來愈被動,情勢被馬英九牽著跑。

馬英九此行始終沒有說出「一中各表」四個字,這可能是受限於雙方的交涉,但他此行自始至終皆在露骨表達「一中各表」,並在四月二日湖南大學的「憲法一中/一國兩區」攀上顛峰。當晚,接待方並未取消長沙夜市萬人空巷「馬英九大進場」式的掃街活動,應可視為輕舟已過萬重山。中共沒有抽刀斷水,而像是順水推舟。

再如,馬英九找盡空間說出「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總統」等頂層符號,在中山陵,他開頭說「各位同仁,各位同學」,好像只是對大九學堂說中華民國。在白石鎮,他開頭說「親愛的立安公公」,好像只是對立安公公說「兩次當選中華民國總統」。這也可能出於兩方事前交涉的限制。

但是,馬英九的這些「中華民國」,當然不止是說給大九學堂與立安公公聽,尤其是說給中共當局及所有台灣人聽。

中共當然知道馬英九來要說中華民國,若不容他說,他也不會去,但起始可能也未預料到態勢會被馬英九搞到欲罷不能的地步。中共此次決定讓馬英九在大陸有限度地說中華民國,當然不是說給大陸人民聽的,因此在官媒刪盡中華民國,卻是要讓「馬英九在大陸說中華民國」的影音傳達給台灣人民,並認為這樣的場景應當有益於台灣人民轉化敵視中國的看法。

也就是說,中共可能在思考,提升中華民國在兩岸的定位,應是鬆緩兩岸僵局的解方。此即中華民國樞軸論。

中共向來將對台政策建立在「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上,是一根本性的錯誤。中共用「一國兩制」這類以消滅中華民國為目標的政策為對台方案,如何與台灣人「心靈契合」?更如何可能被台灣人接受?數十年來的演化可見,中共要消滅中華民國,只能助長台灣內部「懼統容獨」的氛圍。

因此,中共今後的政策重點,已不在對付台獨,而在維持中華民國。台獨說「九二共識沒有一中各表,沒有中華民國的空間」,但馬英九主張「九二共識有一中各表,有中華民國的空間」。國台辦在四月十二日的談話不啻已完全背書馬英九「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朱鳳蓮且轉個彎稱馬英九此行「證明了九二共識的有效性」,兩岸據此可以「和平發展」,吾人拭目且看「九二共識」能否就此「活過來了」?

中共必須維持中華民國,因為中華民國不是台獨。中華民國是杯,台灣是水;杯在水在,杯破水覆。

中華民國不是台獨。兩岸關係應當從「中共與台獨皆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轉向「中共與台獨共同維持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這可稱「新型兩岸關係」。

「中華民國樞軸論」在中共與台獨「中華民國滅亡論」的夾殺之中。本文雖對「中華民國樞軸論」不敢太過寄望,但也確認「中華民國滅亡論」在現實及發展上都是無以復加的悲劇。

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⑤ 究竟誰要消滅中華民國


2023-04-30 01:46  聯合報/黃年
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稱,中華民國是「杯子」、台灣是「水」。國民黨朱立倫受訪時表示,中華民國是一個杯子,「讓我們所有的水、台灣所有家人團結在一起」。記者程遠述/攝影


將兩岸問題濃縮到底,就是「要不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問題。

要不要消滅中華民國,至少涉及兩大思考:

一、世界格局:篇幅不容贅言其他一般論述,本文只能略談兩岸問題如今已經深刻鑲嵌在美中鬥爭之中。因為美國不容中國超越美國,所以要用台灣節制中國,台獨也有了「倚美謀獨」的念頭。

任何國家皆可有超越任何國家的自我期許,憑什麼美國不容中國超越美國?美國不容中國超越美國,又憑什麼要以挾持台灣甚至可能毀滅台灣為手段?再者,台獨究竟是真正能夠台獨,或只是要作一隻「阻止中國超越」的美國刺蝟而已。

二、中國內涵:中共要消滅中華民國,是要充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是要塗抹掉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唯一實行實效的民主政體?中華民族若失去中華民國,是復興或是輓殤?

台獨要消滅中華民國,中共要消滅中華民國。

先談中共。誰要消滅中華民國?是中共要消滅中華民國?還是中國人要消滅中華民國?還是中華民族要消滅中華民國?

中共將中華民國視為內戰的遺留。但今日的中華民國已非當年內外失治失能的中華民國,而是人類文明一個典範級的世界角色,且有若干面向較中共的治理,更能幾及普世價值及中國文明的憧憬。中共要消滅這樣的中華民國,除了就是想要將中華民族唯一的民主政體絕種刨根以外,對中華民族有什麼正當性?

如果中華民國不鬧台獨,為中華民族留一個民主的實驗與示範,難道中華民族不能容、不應容?難道中共不能容、不應容?

中共的一黨專政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涉及人類文明及中國方向的頂層問題,此點《大屋頂下》論述已多。中華民國不能退讓,是為了人類文明及中國方向,是為了中華民族。中共為了自我救贖,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能消滅中華民國。

這樣的論調可能被視為迂闊。但若能超越中共的立場,站在普世價值及中國文明的高度來看,中華民族應當維持中華民國。

中共常說,武力是針對台獨,不是針對台灣人民。但所謂台灣人民,在實體上就是中華民國。台灣本為中華民國所光復,中華民國不是台獨。

再談台獨。蔡英文說,馬英九有關一個中國的定義,是一九七○年代的論述。但民進黨今日的台獨論述,更已與七○年代大相逕庭。

七○年代戒嚴,台獨隱而未發。至一九九一年,台獨始入民進黨黨綱。解嚴使台獨受到台灣民意的節制,中共改革開放與全球化又使台獨受到世界的節制。因而台獨也從《台灣前途決議文》到「凍結台獨黨綱倡議」,歷經了曲折變化,此皆「務實台獨」的原型。至中美貿易戰、俄烏戰爭至今,台獨又從「地緣政治」淪落至成為只是美國兩黨鬥爭的籌碼。美國兩黨比賽反中,美國兩黨比賽操弄台灣。台獨視此為成就,但實則這卻是台獨的日趨下流。

台獨捲入美國黨爭。試想,另日若川普風潮再起,主張「廿四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則台獨恐怕連烏克蘭都沒得做了。

台獨根本是自欺欺人。台獨不是在情理上不能同情,而是在現實上絕無可能。台獨當然要「抗中」,但當賴清德由「抗中保台」突然變臉成「和平保台」,就知道台獨根本無路可走。

台獨發展至今,說到底也只敢說「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甚至說到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也不敢說「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正名沒有了,制憲沒有了,台獨公投也沒有了。如此這般,還要說「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豈不是自欺欺人?

台獨為何要自欺欺人?一、操弄「內殺型台獨」,撕裂台灣,操作選舉。二、美國不敢放掉「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獨」的「護欄」,但台獨則以表現不放棄台獨來換取美國的寵信,要五毛給一塊。三、有些政治人物八○年代公開主張台獨,現在因必須護衛自己的人設,所以仍然主張台獨。

前述第三點最是自欺欺人。例如賴清德,想擁有主張台獨之利又思避免主張台獨之禍。於是自封「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但這對他想要進取中華民國總統將發生困難。因為,蔡英文可以操作台獨但不明說是台獨,但賴清德不論怎麼做,他自己就是台獨。

兩岸戰雲密布,民進黨主倡為自由民主而戰,而很少標榜為中華民國而戰,更從來不敢公然主張「為台獨而戰」。但局面發展至今,賴清德若當了總統,情勢恐將演變成全民要「為捍衛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而戰」,「抗中保賴」,這是多麼令人啼笑皆非的場面?

台獨明知台灣是寄命於中華民國,卻又千方百計作踐中華民國。其實,台獨做得到的,中華民國沒有做不到的。台獨想「倚美謀獨」,中華民國也可以「倚美謀維護中華民國」,這是數十年來的史實。但中華民國做得到的,台獨做不到。如中華民國可以「和陸/親美」,但台獨只能「仇中/舔美」。中華民國在兩岸可做「民主燈塔」,台獨只能做「美國刺蝟」。中共非中國,中華民國是以抵抗中共併吞台灣為目標,台獨則是與十四億中國人為敵,與整個中華民族為敵,使十四億人成了中共的後盾。

究竟誰要消滅中華民國?是台獨要「借殼」中華民國?還是多數台灣人要背棄中華民國?是「台灣人」不願與「中國人」和平共好?還是台獨挾持了台灣,幾乎封死了所有兩岸和平共好之路?迄今「維持現狀」始終是台灣主流民意,這究竟是台獨還是中華民國?台灣有必要因捍衛賴清德「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荒唐人設,而將中華民國搞得這麼不清不楚嗎?賴清德為什麼不能給大家一個乾乾淨淨的中華民國?

總之,是誰要消滅中華民國?是中共要消滅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民族應該消滅中華民國。是台獨要玩弄中華民國,而不是多數台灣人要顛覆中華民國。

準此,盱衡世界情勢,兩岸究竟應當再出現一位「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如賴清德?或應當再出現一位「務實的中華民國工作者」,如馬英九?

中華民國不是台獨。中共不能以一黨宿仇而消滅中華民國,賴清德也不能因一己人設而操弄務實台獨。兩岸應「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

中華民國是杯,台灣是水;杯在水在,杯破水覆。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⑥ 務實台獨是中共同路人


2023-05-01 00:30  聯合報/黃年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並未直接否定九二共識,而是在兩處迂迴的處理了對於九二共識的看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四月十二日的參選談話,將明年總統大選說成是蔡英文飛美及馬英九訪陸的兩條路線的鬥爭。

他說,馬英九是走回過去一中原則框架,蔡英文則是在民主的道路上走向國際走向未來。並稱,這正是二○二四年之後的國家未來兩個截然不同的選項。

賴清德的談話閃爍其詞,他說馬英九走回「一中原則」,其實就是要把蔡英文對比成反對「一中原則」,又掩掩藏藏,說成了什麼「民主道路走向未來」。

若說台灣的戰略選擇是「一中原則」與「反一中原則」的鬥爭。一、究竟「一中原則」是什麼?二、如果台灣的主要鬥爭是有無「一中原則」,賴清德居然說「台灣並沒有統獨問題」,這是不是練肖話?

「一中原則」是什麼?馬英九主張的是「一中各表/求同存異」,亦即「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意有所不同」。這兩句話已指出,中共對「一中原則」自有其認知,但中華民國亦另有堅持。馬英九此行即在表達不同意中共鷹派對「一中原則」的定義權,而力爭依據「憲法一中/一中各表/求同存異」的中華民國定義權。

但是,相對於馬英九,賴清德顯是附和中共鷹派對「一中原則/九二共識」的定義權。他的「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自我否定了中華民國;他的「九二共識」,就是「沒有一中各表/沒有中華民國生存空間」的九二共識,也完全自我否定了中華民國。秉持這種「中華民國自殺論」的賴清德,他究竟將是中華民國總統?或根本是中共同路人?

在馬英九此趟「一中各表之旅」後,九二共識出現了新的激盪。四月十二日,國台辦記者會借台灣輿論稱,馬英九此行「證實了九二共識的有效性」,更稱「再次證明九二共識就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準此足證九二共識不無「活過來」的可能。馬英九想用「一中各表」帶中共走出來,但賴清德卻偏偏咬死「九二共識沒有一中各表」,硬要把中共逼回去。天下之大謬不然,莫甚於此。

賴清德的「務實台獨」,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所謂「務實台獨」,說穿了,就是要從「法理台獨」(正名/制憲/建國),走向「借殼台獨」(中華民國新生論/台灣與中國互不相屬/誰跟你是中國人)。再者,迄至目前,賴清德並未接續蔡英文所說「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他掏空了中華民國,只剩下一個殼。

賴清德可能「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出任中華民國總統,但他可以「不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嗎?「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難道就是要竊用中華民國總統的地位,將中華民國玩成台獨?狸貓換太子。

中華民國不是台獨。若要台獨,就要正名、要制憲,或要台獨公投。如今,不正名、不制憲、不台獨公投,卻要把中華民國搞成台獨,這又該如何解釋賴清德所稱「二○二四是在民主的道路上走向未來」?

台灣的主流民意是維持現狀,就是維持中華民國。民進黨在借殼台獨上的操作,在法制上跳脫了憲法,在政治上全力封阻了主張和平交流的主流民意,這是要把台灣放在台獨的鍋子裡溫水煮青蛙。這絕非走在「民主的道路上」,而根本是瞞天過海,橫柴入灶。

試問:民進黨的借殼台獨,有無經過台灣民主程序的同意?

最令人細思極恐的是,賴清德此次不啻正式宣示了他「務實台獨/借殼上市」的大戰略後,又力倡「和平保台」(參選談話稱「和平保護台灣」),並稱將「進行兩岸對話和交流,求增進彼此的了解、理解、諒解、和解,共同為兩岸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賴的這一串四個解,令人不解。中共說,「台獨與和平水火不容」,並指是「任何形式的台獨」。賴清德難道會認為,「務實台獨」就不是「台獨」?「借殼台獨」就不是台獨?甚至認為他的「務實台獨/借殼台獨」可以和中國成為「兄弟之邦」。

賴清德說,希望中國「善待台灣」。難道是巴望中共「善待」他的「務實台獨/借殼上市」?賴清德若作此想,能不令人細思極恐?

二○一七年,賴清德出任行政院長前後,他宣示「我是務實台獨工作者,在任何職務上都一樣」。以賴清德當時已有的政治閱歷,位高已至行政院長,他竟然會說出這句今天成了作繭自縛的渾話,無大局觀,無遠見,簡直匪夷所思。這是率直?或淺薄?如今他想鋪陳「務實台獨」,竟又跳入「台灣與中國互不相屬/誰跟你是中國人」的流沙之中,更是不可思議。

相對於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這些「未自我標榜務實台獨的務實台獨工作者們」來說,賴清德顯得是最粗糙的一個。

本系列第③篇指出,馬英九此行展現的架構是「反對台獨/維護中華民國」。他的潛台詞應是,反對台獨消滅中華民國,也反對中共消滅中華民國。相對而言,賴清德也反對中共消滅中華民國,但他要用「務實台獨」來掏空消滅中華民國。

這是馬賴路線的根本差異。賴的終極目標與中共並無區別,只是他不想讓中華民國亡於中共,卻要中華民國「務實地被掏空消滅於台獨」。準此以論,務實台獨不啻是中共的同路人。

其實,事態發展至今,馬英九及蔡英文出訪的兩條路線,未必是賴清德所說「二○二四年之後的國家未來兩個截然不同的選項」。

馬英九面對中共而力護中華民國,但並不影響其「和陸/親美」的立場。在馬任內,美國與中共均稱是與台灣關係最佳時段。蔡英文雖幾已將「親美」操作成「舔美」的程度,但她仍未否定「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關係」的前提,也未將局面惡化至「台灣與中國互不相屬」與「誰跟你是中國人」的地步。因此,這未必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選項」。

如果中華民國路線的「和陸/親美」可以兩全其美,何必走務實台獨「舔美/仇中」的死路。

馬英九此行,可說是用中華民國與中共攤牌。賴清德的參選談話,則是用「務實台獨/借殼上市」與中共攤牌。這才是「台灣未來截然不同的兩個選項」,應當何去何從,不卜可知。

作為台灣生存發展的戰略,務實的中華民國路線,勝過強過務實台獨的路線。

因為,在兩岸抗衡中,中華民國,愈「中華」,「民國」愈有力量。(系列完


名家縱論/疑美僅在政治光譜的中間,何需擔憂?\星期透視/建構兩岸和平的點滴工程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馬英九訪陸 展現民主
◆  星期透視/建構兩岸和平的點滴工程
◆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① 從中華民國走回中國
◆  名家縱論/疑美僅在政治光譜的中間,何需擔憂?
◆  個資法修正 缺整體思考
◆  管線減漏 別忘灌溉渠道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疑美僅在政治光譜中間,何需擔憂?


2023-04-16 00:35  聯合報/ 嚴震生(作者為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
立委高金素梅質詢時,要求行政院長陳建仁及官員挺起腰桿,擺脫美國的操縱,陳建仁(圖)怒氣回應表示:「我的腰桿是挺直的,為了捍衛台灣,不要在那邊講疑美論,大家不會相信的。」(記者曾學仁/攝影)
波波漫畫


近來國內出現一些不信任美國對台灣承諾的觀察及看法,然這些質疑,卻不見容於執政黨,後者堅持我們不能存疑美論。最明顯例子莫過於立委高金素梅質詢閣揆陳建仁時,後者突然飆罵:「為了捍衛台灣,不要在那邊講疑美論,大家不會相信」。個人認為陳院長談話,不是親美、而是媚美。

我們對一個國家看法的光譜,應該不是僅有親美及疑美兩種態度,這分法過於簡化。個人認為,從媚美、親美、友美、知美、疑美、批美、諷美、抗美、反美到仇美,外界對美國態度,從極端喜愛到極端討厭都有。過去媚美的政治人物大都來自拉丁美洲獨裁國家,如古巴前領導人巴蒂斯塔、尼加拉瓜前總統蘇慕沙、巴拉圭前獨裁者史托斯納爾等,他們透過反共立場及媚美態度,讓華府對這些不民主國家破壞人權作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自十九世紀起,有很長一段時間,相較於歐洲列強或鄰近的日俄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及領土野心,美國對華態度則是趨於同情與包容,甚至基於宣教的精神,想要扶持中國走向現代化,再加上當時中國對民主體制及自由精神喜愛,因此親美成為大部分華裔對美國的態度。冷戰期間為了圍堵共產主義,與許多亞非拉地區的威權統治者保持良好關係,甚至忽視他們對人權破壞,同屬反共陣營的台灣,或許也因本身並非民主自由,當然不會對美國雙重標準做出批判,因而能夠理解美國的雙標,基本上這是友美態度。

不過,許多曾經在美國受過高等教育者,特別是歷史及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生,大概都會接觸到意識形態偏左、對美國官方宣傳或社會存在的認知,提供較為批判角度的教授。這個較為平衡的學習機會,當然有助於許多認真研究美國歷史、經濟發展、社會及族群關係,與民主政治等有深刻的認知。這些留學生返台工作後,就成所謂的知美派。

知美者逐漸轉為疑美,並非他們否定過去美國的自由民主價值、或是其曾為國際社會正義之師事實,而是因為美國在後冷戰時期成為唯一霸權後,展現出的自以為義態度,特別是伊拉克戰爭海珊垮台、阿富汗戰爭賓拉丹被狙擊後,美軍並未撤出且持續介入這些國家內政,讓人懷疑另有其他地緣政治及經濟利益考量。

此外,川普執政下的美國,倡議單邊主義的美國優先、美國第一,罔顧國際多邊機制,加上國內族群衝突嚴重、社會動蕩不安,經濟衰退到必須祭出保護主義關稅想要自救,以鄰為壑,早已不是雷根總統所強調、眾國所仰望山丘上的閃耀之城。在歐洲民主國家出現疑歐論、英國退出歐盟後,疑美論難道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嗎?

事實上,疑美論不過是在對美態度光譜中間,接續的還有批美、諷美、反美、抗美、仇美等。批美者可能是見到美國有任何負面消息,或許是因為與其個人認知有落差,就會批判,認為美國已經衰退、喪失過去的價值,有些甚至沒事就諷刺,成為諷美。那些不滿美國者,只看到它的外交干預、經濟衰退、社會動盪等負面消息,不僅開始持反美及抗美立場,更因過於討厭其霸權行為產生厭惡,甚至出現想要與其對抗或是仇視的心態。陳院長不要我們疑美,難道要我們批美、諷美、抗美、反美、甚至是仇美嗎? 












星期透視/建構兩岸和平的點滴工程


2023-04-16 00:31  聯合報/ 邱坤玄(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
法國總統馬克宏重申支持台海維持現狀與「一中政策」。(法新社)


日前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結束訪問中國大陸後表示,歐洲要避免因台灣議題被捲入美中衝突,他主張法國要尋求戰略自主政策,不要受到美國國內政治議程的影響,追隨美國淪為附庸。巴西總統魯拉在訪問中國大陸時,呼籲金磚國家間的貿易使用本幣結算。

康乃爾大學教授白潔曦也表示,美國公開地、象徵性地做一些事情來對抗北京,並不一定會讓台灣變得更加安全。依據國際政治現實主義的運作規則,你可以是美國的盟友,但是在國家利益的考量下,不能事事以美國馬首是瞻,而且美國的作法也不一定全部正確。

近年來,兩岸關係受到美中對抗格局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我政府以親美為唯一政策選項作為因應,大陸則以外交孤立與軍事威懾加以反制,兩岸官方交流與溝通中斷,陷入相互猜忌與對立的困境;少數西方國家又不時興起兩岸瀕臨兵凶戰危的各種臆測,兩岸形勢複雜而嚴峻,亟需重新建立兩岸交流與理解的道路。

馬前總統首次大陸之行,就是提供國人在處理兩岸關係議題的另一個重要選項,兩岸和平穩定與發展是此行最主要的訴求。馬前總統此行從歷史的連結中,多次表達了中華民國繼續存在的事實,自然地、習慣的反映出台灣多數人民的心聲與信念,提醒中國大陸對台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必須面對此一事實的存在。

當然,馬前總統也不忘稱讚中國大陸高鐵現代化建設的成果,對於地方領導人的素質與信心也印象深刻。在表達立場與尊重對方之間取得平衡,需要勇氣與智慧,體會「惟智者能以小事大」的修養。其實大陸對於馬前總統的發言,已經展現極大的包容,因為他們從民族大義與「九二共識」的大局與共識出發,顯示「惟仁者能以大事小」的胸襟,希望此種胸襟能擴散到兩岸有識之士的討論範圍。

此行充分體現了「九二共識」在促進兩岸交流、減低敵意、爭取和平所能發揮的功能與空間,令人痛心的是國民黨雖然將「九二共識」寫入政策綱領之中,但是在「九二共識」被民進黨汙名化為「一國兩制」之後,國民黨也跟著退縮,在「九二共識」上增加了一些修飾的形容詞,甚至將「九二共識」視為票房毒藥,喪失了在處理兩岸關係上的優勢。現在國民黨最需要的就是要破除迷思,提出「九二共識兩岸和平」的口號,另外針對執政黨在外交、經濟民生政策提出批判。

兩岸關係的未來將取決於年輕世代的選擇,台灣中年世代以上的藍綠對立,雖然不至於水火不容,但是要說服對方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年輕世代仍然具有可塑性。此次兩岸學子雖然交流時間短暫,但是已經發展成綿密的網絡關係,只要有機會讓他們親身經歷兩岸的制度與發展,就有可能形成不同的安排。今年馬前總統還會邀請大陸學子組團到台灣參訪,希望兩岸主管機關都能排除障礙,讓兩岸青年得以持續交流,推動兩岸和平的點滴工程。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① 從中華民國走回中國


2023-04-16 00:28  聯合報/黃年
湖南湘潭白石鎮加建臨時木製道路,通往馬家祖墳,方便馬英九祭祖。(影片擷圖)


三月廿七日,馬英九偕大九學堂一行抵達上海浦東機場,未見禮賓的紅地毯。其實,這條「紅地毯」是在五天後鋪在湘潭縣的白石鎮。

四月一日,馬英九赴白石鎮祭祖。迎賓者將通往墳塋的水泥田埂,用紅色木板架起蜿蜒約兩百公尺的棧道加以拓寬,這才是足可載諸史冊的一條別開生面的「紅地毯」。

馬英九此行有兩個身分。一個是在祖塋前抆淚體證父祖「家庭教育沒有失敗」的馬家兒孫,一是在中山陵動議「和平/奮鬥/振興中華」的兩岸共好倡議者。此行他在這兩個身分的表現,都配值走在紅地毯上。

這是一趟「謁祖尋根」之旅。謁四個「祖」,尋四個「根」。

一、白石鎮祭祖:幾度提及「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祖澤與孝思」。馬英九在爺爺墳前的泣淚,多多少少也觸動了天下父母及兒女的心思。無忝爾所生,幾人能夠?

二、中山陵謁陵:這是對中華民國的謁祖尋根。謁陵後,馬英九發表談話,先將講稿的近四十個字的標題逐字唸出:「民國一一二年三月廿八日馬英九前總統率馬英九基金會同仁與同學敬謁南京中山陵致詞」。

就此,將南京中山陵的中華民國,與民國一一二年今天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聯結。此後,在他的談話中,「中華民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總統/憲法一中/一國兩區/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兩岸隔海分治」等符號及概念就陸續開閘而出。中華民國,根自大陸;中華民國,花果在台灣。這應是馬英九想表達的意識。

三、聯結兩岸共同的祖與根:此次行程的兩條主線,是以中山陵及南京總統府串起來的「中華民國行程」,與各地抗戰史蹟串起來的「抗戰史行程」。因而,此行不但是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歷史尋根,其實也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同歷史溯源。因為,中共也是出生自中華民國。

中共迄今仍自稱是「孫中山最忠實的繼承者」;中共也必定承認,艱苦抗戰的勝利是由全民以中華民國共同贏得。馬英九想說的是,中華民國在孫中山及抗戰時皆是中華民國,則今天中華民國一一二年的中華民國,當然仍是中華民國。這是兩岸必須誠實面對的從未斷裂的共同歷史與事實。中華民國(包含辛亥革命與抗戰等)其實是兩岸共同的根源。

四、中華民族的謁祖尋根:兩岸撕裂,「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皆成尖銳及衝突的語詞,馬英九此行則將「炎黃子孫/中國/我們中國人/兩岸中國人」說得理所當然。

許多人注意到馬英九面邀大陸高校生來台灣參與祭孔,他是在表示,台灣其實有較大陸更「中國」的中國元素。

馬英九更轉化孫中山的遺囑「和平/奮鬥/救中國」為「和平/奮鬥/振興中華」,有了時代性,也使我想到習近平的「三大倡議」。

馬英九說的「和平」可說是「兩岸和平倡議」,可比對習近平的「全球安全倡議」。馬的「奮鬥」是「兩岸發展倡議」,可比對習的「全球發展倡議」。馬的「振興中華」甚至可視為與習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應,是「兩岸文明倡議」,可比對習的「全球文明倡議」。

如果將馬的「和平/奮鬥/振興中華」與習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對應,兩岸會有更高遠的各自與共同的空間。

大陸有人批評馬「只說和平,不談統一」,但「振興中華」卻是一個可以高於並大於「統一」的概念。

振興中華,可以和平統一,但也可以雖未統一,但和平發展。

綜上所述,馬英九這趟謁祖尋根之旅,主要想呈現的也許是如前文所說:中華民國,根自大陸;中華民國,花果在台灣。台灣不要自己斬了根,大陸不可滅殺了花果。

馬英九此行能將「中華民國」展開到這樣的程度,令許多人感到驚奇;相對而言,接待方中共能讓馬英九將中華民國揮灑到這種程度,尤其令更多人驚異。

聯合新聞網專欄《重磅快評》指出:這意味著北京已經領略,台灣人民必須藉由「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走回「中國」。若不由此徑,台灣人民反將走向台獨。

亦即,中共應已警覺,兩岸當前重中之重,是在必須維持中華民國。

馬英九當然更看清了這樣的情勢。馬此行的操作即可視為嘗試將中共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路徑」轉向「中華民國路徑」的引導。

這如同我主張了逾卅年的「杯子理論」:中華民國是杯,台灣是水;杯在水在,杯破水覆。

台獨與中共都不要打破這只杯子。

馬英九此行已將藍綠紅三方都帶進了深水區。藍若不能藉此情勢建立以「一中各表」為主軸的兩岸論述來說服選民,恐怕再難有翻身的可能。綠若仍以否定「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四九年以前的中華民國」的台獨意識為政治基調,而將「和平保台」實際上操作成「和平保台獨」,則兩岸勢將一路走到黑。「台獨與和平水火不容」,民進黨可以討厭王滬寧的這句話,但不能不思考這句話的真實性。

所以,馬英九的「中華民國路徑」,不但是說給中共聽的,更是說給藍綠聽的。

馬英九的操作可能超過了中共的預料,但因此也許已將中共推到進退兩難的處境。如果中共嘗試採行「中華民國路徑」,勢須有一個內外操作的大轉彎,顯非輕易。反之,如果仍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路徑」,則必須設法否定甚至斬斷馬英九此行效應的發酵發展。

中共若對馬英九此行改採否定的看法,即不但是與馬英九這個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兩岸介面人物的破裂,甚且是宣告與「中華民國路徑」的最後破裂,也是與台灣現存的寄望以「中華民國」與「中國」維持和平共好關係的反台獨民意的破裂。台灣必定走向「懼統容獨」之路。

中共如今不止是要回應馬英九,而是必須回應:台灣還有沒有中華民國?台灣還要不要中華民國?

面對馬英九指出的「中華民國路徑」,中共是要抽刀斷水?還是順水推舟?

看過馬英九此行,《大屋頂下》愈加希望藍綠紅三方能共同推進「新型兩岸關係」。舊的兩岸關係是「中共與台獨皆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新型兩岸關係則是「中共與台灣共同維持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

兩岸要從中華民國走回中國,中華民國本是來自中國。













馬英九訪陸 展現民主


2023-04-16 00:00  聯合報/ 王景嚴/自由撰稿(高雄市)
前總統馬英九到對岸進行祭祖之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總統馬英九訪問大陸,受到大陸民眾高度關注與歡迎。一般認為此行最大成就,是在大陸公開宣示:依中華民國憲法,台灣、大陸都屬中華民國,確認兩岸同屬一中。然而此行最深遠意義,應是親身向大陸民眾充分且清晰展現民主精神。

據稱馬英九祭祖影片在大陸點閱數破億,湖南省委書記稱,馬英九是不折不扣的「網紅」。馬英九是不是大陸網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馬英九訪陸,舉手投足間,展現台灣領導人親切隨和,與民眾毫無距離的風範,這正是民主精神表徵。

更重要的是,馬英九是在政黨政治下,經過公平公開的民主選舉,成為台灣的最高領導人。此種民主風範勢將深植陸民心中,有助大陸民主化。

如果馬訪陸能夠促使陸人強化民主意識,逐步實施民權主義,那麼兩岸差異將逐漸縮小。倘如此,馬英九訪陸之行堪稱是促進兩岸融合的催化劑。










個資法修正 缺整體思考


2023-04-16 00:00  聯合報/ 劉定基/政大法學院副教授(台北市)
行政院會拍板打詐三法,民眾黨立委賴香伶(中)、陳琬惠(右)舉行記者會質疑,政府雖成立打詐國家隊,但詐騙案數量與財損均創新高,政府報喜不報憂才是最大詐騙集團。記者黃義書/攝影


行政院為了解決詐騙、個資外洩頻傳問題,日昨通過「打詐三法」,其中包括「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草案。可惜的是,個資法僅僅三個條文修正,不但欠缺整體思考,甚至連基本的「治標」或「對症下藥」都談不上。

不可否認,個資法草案宣示將成立「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各界期盼多年;去年憲法法庭健保資料庫判決中,明確要求設置獨立監督機制,總算看到曙光,是草案一大亮點。但距離該委員會正式成立與運作,顯要經過相當時日。在這段期間,行政院難道天真地認為,靠著草案中另一條針對「非公務機關違反安全維護義務,不再需要先限期改正、可以直接開罰,並大幅提高罰鍰金額規定,就足以防止詐騙案件嗎?

其實,草案除了只刮民間企業(非公務機關)鬍子,卻對公務機關本身個資外洩問題,置若罔聞外,就接過詐騙電話與訊息的國人來說,個資明明早已外洩,但保有我們個資的政府機關或公司團體,卻從未事先」告知我們個資已外洩,讓我們能防備避免掉入詐騙陷阱。個資法第十二條早規定「個資外洩的通知義務」,為什麼國人從來沒有或甚少接到這類通知呢?為什麼我們通常只看到個資外洩公司,輕描淡寫地「善意提醒」:「本公司從不會以電話或簡訊請您提供銀行帳戶、信用卡資料或要求操作 ATM 付款‧‧‧」而已?

根據個資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公司違反外洩通知義務一樣不能直接開罰,必須先限期改正,之後的處罰只有最高廿萬元!試問,在此情形下,有哪個業者會願意主動通知消費者?當然是拖到不能再拖(通常是已有大量消費者遭詐騙經媒體曝光後)再依令改正。既然行政院已要修正第四十八條違反安全維護義務的部分,為何不將具有相同問題的違反外洩通知義務部分一併修正?

更何況,現行外洩通知義務只規定要通知當事人,而非如國外類似規定必須通知主管機關,此一缺漏如不立即補上,各主管機關又要如何在第一時間介入調查、協助處理,進而避免損害發生?難道主管機關永遠只能在大規模詐騙事件發生後,再追究業者違反安全維護義務責任嗎?

從政府在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宣布向歐盟申請適足性認定迄今已逾四年,而自憲法法庭作成健保資料庫判決也過了八個月,行政部門其實有足夠的時間推出更為完整的個資法修正草案,豈料行政院仍僅急就章地推出短短三個條文的草案(扣除施行日期條文,只有兩條),不但難以「打詐」,更別說建立一個值得國人信賴法規環境,藉以正當地推動生技醫療數位金融或人工智慧等依賴大量個人資料產業












管線減漏 別忘灌溉渠道


2023-04-16 00:00  聯合報/ 張炎銘/退休水利人員(台中市)
台水力拚降低漏水率,得仰賴為數不多的檢漏員。圖/台水提供


聯合報「陽光行動」詳細報導全台(北市除外)自來水漏水情形,分析更換管線緩慢原因,呼籲中央地方同心、拿出專業與決心減漏,個人同意。但減漏雖是節流手段之一,卻有其極限,單靠減漏無法對付旱情,減漏更不能雙標,只關注自來水,卻忘了灌溉渠道。

目前全台漏水率平均百分之十三.一,台水公司正朝明年達百分之十二努力,但改善漏水經費將愈來愈高,愈不符經濟效益。數據分析,全台漏水每年約四.五億噸,但過去十年每年約花八十億元,以目前水價每噸約十元,不過四十五億元,所得約投資經費半數。若靠水公司事業預算是虧本投資,必須以公務預算支應。

先進國家可把漏水率控制在十%以內,是我們該努力的目標。但若以為靠減漏就可因應旱情,則不務實。漏水率由民國一○一年底十九.五五%,降至去年底十三.一%,每年約可節省二.二四億噸水量,約每年用水一八○億噸的一.二%,以此估算漏水率降至十%,每年約可省一億七百萬噸水量,換算成每日不到卅萬噸,而全台已有抗旱井,設計出水能力超過每日七十一萬噸。

都會區更換管線,除影響交通外,開挖時造成空汙,國人願意花數百億元改善自來水管線更換,但對漏水更嚴重的灌溉圳路,似並不在意。

比較自來水管與灌溉渠道,一是暗管,一是明渠;前者集中都會區,後者在僻野鄉村。以整體水資源觀點,都不應浪費或漏損,只不過抽換水管要停水,影響工商活動與生活,灌渠改善可挑不需大量灌溉用水期間,所花經費較省,而減省水量更多。所須配合的,只不過水權登記審查時,對農業用水節水的要求。

目前灌溉用水水權量核給除考慮土壤質地、作物種類、種植面積外,還考慮灌區輸水損失,這些圳路的輸水損失,多在廿%以上,輸水損失達四、五十%的也很多。應該考慮灌溉用水水權展限時,輸水損失最多只能卅%,並朝廿%努力,所須經費由農委會提報圳路改善計畫支應。相信灌渠減漏在水資源營管上比自來水減漏更事半功倍。


王正方/中國改變了資本主義?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正方/中國改變了資本主義?
◆  葉銀華/一葉知秋 矽谷銀行正是那片落葉
◆  周行一/小弟、事主、公親,台灣的選擇?
◆  馬凱/全球化的奇幻旅程
◆  洪蘭/幼教打基礎 影響孩子一輩子
◆  王文華/家裡的自己
◆  林中斌/華府調降反中強勢





王正方/中國改變了資本主義?


2023-04-16 00:00  聯合報/ 王正方(作者為電影導演)
美國共和黨保守派參議員魯比歐。 法新社


美國共和黨保守派參議員魯比歐,發表聳動演說,題目「資本主義沒有改變中國中國改變了資本主義」,他說:

「中國獲准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把底層工作給中國,中國人比以前富有,他們買美國手機,看美國電影,吃吃麥當勞漢堡,喝可樂,各方面深受美國文化的影響。很多美國企業與他們合組公司,中國竊取商業機密自行運作起來,建立自己的經濟體系。中國中產階級史無前例速度成長,同一時期,美國勞動階級的工作,也幾乎以同樣的規模、數量和速度衰退。中國富有了,卻沒有大量買美國貨;也沒變成民主政府」。

任何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吸引投資的目的是希望能掌握現代科技,提升生產能力,建立經濟體系促進繁榮。竊取商業機密不容易,歐美建立的所謂「國際秩序」,自行制定法令規章,妥善完備的保護好先進發達國家的權益。

西方財團投資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靠當地勤奮耐勞工資低廉工作者生產物美價廉成品外銷,美國人愛用成癮。生產者只掙到點辛苦錢,譬如球鞋,一雙賺幾塊美元,標上名牌賣好幾百,美方投資者有上億鈔票滾滾入袋,西方資本家現代金融殖民主義發揮到淋漓盡致

魯比歐痛罵歷任美國總統:「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挑戰,不是中國的問題,而是美國的問題。我們這些總統們,狂妄自大,瘋狂支持全球化,相信全球化就是傳播資本主義,美國藉資本主義持續繁榮。於是在世界簽訂大量貿易協定,組建大量國際貿易機構,制定各種自由貿易規則。民國九十年(二○○一年)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今天的影響最大。」

最初美國認為「全球化」是容易賺錢的好渠道,投資到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工努力生產,自己可以閒散度日,享用巨額利潤。如今中國主導著全球供應鏈,從食品到藥品,再到工業產品,一切都離不開中國,去年美中貿易逆差接近四千億美元。

魯比歐說:「這些總統們深信資本主義能改變中國,底層工作去中國吧!美國工人會有更好工作。這屁話根本沒實現,現在美國人大買中國貨,美國資金瘋狂進入中國,美國企業賺翻了,成百萬的藍領工人失業工廠倒閉城鎮荒蕪。二十三年後,美國面臨歷史性錯誤嚴重災難,資本主義沒有改變中國,反而是中國改變了資本主義。美國輸了,我們勇敢地承認吧」!

他又說:「問題不在中國,而在美國體系本身,我們的政治體系,並沒有為美國國家利益服務,它是為美國企業資本服務。想贏得和中國的競爭,就必須改變政府為企業資本服務本質。我們應徹底刀口向內,改變美國自己。打擊中國產業,禁售中國產品,都贏不了中國;但是徹底改變美國自身災難體系,就可以贏。」

魯比歐說了些實話,然而美國自獨立以來,政府一直在為大財團服務,廢除此傳統有如「引刀自宮」。改變美國具體方案魯比歐參議員提不出,因為這是項不可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