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星期日

【專家之眼】兩岸併購說用詞新穎 未見社會比較思考(廿八)

◆  【專家之眼】兩岸併購說用詞新穎 未見社會比較思考(廿八)
 
◆  【專家之眼】解析駐韓美軍撤離疑雲(廿七)
◆  【專家之眼】AI無國界?從黃仁勳遊走美中台的神操作(廿二)









【專家之眼】兩岸併購說用詞新穎 未見社會比較思考


2025-05-25 07:18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賴清德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兩岸併購說」,看似以口語方式對兩岸前景提出新的見解。也因用詞新穎,引起不同解讀。本文推敲賴總統用意、指出該說奇妙之處,並希盼社會警覺政客信口開河之弊。

賴總統對於相關話題說,「中國對台的談判策略不是如此,也就是說你如果要談判,台灣如果要談判,台灣要先接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也就是要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是比較大的公司,台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說你要併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對吧?不是台灣來提條件,讓你說要或不要」。

主要批評認為,賴此說是賣台。並指出如果是藍營領導講出類似的話,絕對會被網民出征云云。從外國例子看,也從沒聽過哪國元首會提到併我要提條件。最近例子是美國川普總統說希望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加拿大主要政黨領袖沒有不嗆回去的。但賴就這麼輕鬆地講出來了。這凸顯賴對支持民意不會流失的信心,從後續反應看來,部分台人也對他真的很信任。

另一邊則為之辯護。例如稱:世界各國有關企業併購的法令,基本上皆規定,不得以暴力、脅迫、暗算或詐欺方式為之;而應由擬購方公開提出併購條件,送請被購方股東會決議接受與否。這個程序正義,如果應用於兩岸之間,則應由中共國公開提出統一條件,送請台灣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接受與否云云。

此說應比較接近賴過去想法。畢竟起手式是兩間獨立公司,暗示兩國,而由公民投票決定,也符合執政黨《臺灣前途決議文》論述。如果中共真的來提條件,等於先承認兩國,至於後面談什麼怎麼談?再吐口水破局太簡單了。

兩岸沒有互信基礎,提什麼都屬枉然。賴先在訪談裡講與事實不符的說法,例如中共未講過:要先接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才能開始談判。這是為後面抹紅在野黨鋪墊。但總體看來,硬加上這些無實益的一段,恐怕是對美交代之用。

而辯護說也有不少吐槽點。例如提到世界各國有關企業併購法令皆規定不得以暴力、脅迫、暗算或詐欺方式為之,但不講對岸,就即便是台灣的《公司法》、《企業併購法》,也沒有類似規定,而如果是敵意併購,怎會不用些手段呢?

主要批評者則多從綠營邏輯進攻。但號稱多元的台灣對此議題不是只有這個邏輯。這就要提起過去中華民國政府一貫主張的「九二共識」等相關立場。兩相比較談判對等與誰提條件問題:前者賴直接稱中國大,台灣小。雖然從土地等具體條件看來確實如此,但過去中華民國歷任政府從未自認較小,至少在李登輝之前的總統觀點來看,大小取決於時勢潮流民意而「九二共識」是當年李登輝執政時提出,中共接受,前提就已設定雙方對等此外,能坐上談判桌,也暗示了對等地位。賴先講大小,如何對等?

後者賴則要中共先開條件。但其實不僅中共早就開過,我們也有自己的《國統綱領》進程主張。從部分台人對「九二共識」等主張不解也不願解,與對賴說法的不在意來看,難道他們寧願接受中共提統一條件,也不願看看自己政府提了什麼嗎?這也太奇怪了。唯一說得通的解釋,就是他們相信賴只是空口亂講而已。

然而,民主政治沒有什麼現代公民一定要相信政府或政客的道理。人民容許政客信口開河,等未來發現政客膽子越練越大,覺得說什麼人民都沒意見,展開行動時,人民後悔就來不及了。






王正方/張一鳴一鳴驚人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正方/張一鳴一鳴驚人
◆  盛治仁/不擇手段的連鎖效應
◆  葉匡時/民無信不立
◆  楊志良/這一年,賴做過福國利民的事?
◆  廖元豪/賴就任一年 司法形象伊於胡底
◆  廖達琪/賴總統的台南經驗可複製嗎
◆  薛承泰/好好面對高齡少子國安問題吧








王正方/張一鳴一鳴驚人


2025-05-25 00:00  聯合報/ 王正方(作者為電影導演)


美國富比士雜誌及彭博社的富豪榜上顯示,中國大陸的首富是字節跳動公司創始人張一鳴:福建龍岩人,民國七十二年(一九八三年)出生,畢業於南開大學軟件工程系;如今他的身家應超過六百五十五億美元。張先生持有該公司百分之廿一的股份,再加上大量比特幣和某 AI 公司股權,實際身價可能更高。

張一鳴自幼展現了他超人電腦天份;十二歲時父親自國外帶回一份《個人電腦雜誌》(PC Magazine),首次接觸到「推薦算法」概念,他立即寫出好幾頁對 AOL(美國線上)的疑問。十四歲某日課餘,演算了一黑板的「資訊熵公式」,老師罵他不務正業。廿年後此公式顛覆並引領了全球的「內容分發權

南開大學畢業之後,在幾家公司獲取實際工作經驗,於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張一鳴在北京知春路民宅成立字節跳動公司。如今這間公司的規模擴張到難以置信的地步,涵蓋了世間各式互聯網路。在 AI 領域中有:豆包、火山引擎;媒體:今日頭條;社交:皮皮蝦、圖蟲網;電商:今日特賣、新草APP;娛樂:抖音、TikTok、西瓜視頻等等,琳瑯滿目豐盛無比,每個項目的用戶數量有不少以來計算「字節跳動」的產值超過四千億美元

TikTok 的知名度最高,因為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在美國的TikTok「不賣即禁」。理由:TikTok 隸屬於中國字節跳動公司,極可能將美國用戶的個資傳到北京,危害美國安全。但這項指控完全沒有實際證據,純屬莫須有。決議執行日期將屆,川普總統下令延後七十五天,敦促達成美國公司購買 TikTok;兩個半月又過去,川大爺再續延七十五日,說自己挺喜歡 TikTok 的。川普競選團隊TikTok 宣傳,獲得不少年輕人的支持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的政治人物TikTok 選舉利器,透過它可贏得意想不到選票

TikTok 使用七十五種語言,遍及一百五十餘國,用戶總數突破廿億,美國使用者有一億七千多萬人,超過美國人口的一半,年輕人占絕大多數。TikTok 短視頻快速生動,使用簡單,有利於創意表達,能在短期內積累數十萬的點擊量和粉絲,威力十分驚人。TikTok 緊緊地掌握住了全世界 Z 世代的喜好各種性向,殊不為過

張一鳴的強項開發演算法,他率領團隊創出抖音/TikTok 演算法MIT 將它列為民國一○○年(二○一一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認為這是用推薦演算法分裂全球互聯網原子。張一鳴在業界的綽號是「演算法奧本海默」。

美國年輕世代已離不開 TikTok,美國官方亟欲掌握 TikTok 核心技術,所以才用「資料轉移」做藉口,通過「不賣即禁」的決議,勒令出售。他們除了想奪取商業利益之外,也意識更深層隱憂百分之卅美國 Z 世代通過 TikTok 瞭解時事、TikTok 重塑全球流行文化、美國青少年發現中國的 APP 比民主制度更懂得如何讓人快樂等等。山姆大叔不僅僅敗給一家公司,他們幾乎要失掉整個世代人心智

來自福建普通家庭的張一鳴,果真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