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國安基金不退場 充滿政治考量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5039/web/

◆  聯合報社論/蘇貞昌不及格的尊重、體恤和成本三門課
◆  聯合報黑白集/笑死兩歲娃
◆  經濟日報社論/國安基金不退場 充滿政治考量






經濟日報社論/國安基金不退場 充滿政治考量


2020-07-17 02:24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最近台股表現強強滾,不但逼近12,682的史上最高點,日成交量常逾2,000億,從價量來看台股均處於強勢表態階段,國安基金委員會議日前仍決定繼續護盤,要到今年10月才會再召開會議討論是否退場。以目前台股的走勢預估,很有可能創下歷史新高,但國安基金仍未退場的首例。
要檢視國安基金不退場的政策,我們先看看台股當前的兩個數字。在今年初疫情爆發後,台股大盤最低跌到8,523點,回升幅度最高已達44%,這樣的表現已不能只是用反彈視之。台股表現這麼凌厲有幾個因素,包括資金行情簇擁、權值股如台積電等股價創新高,以及因疫情因素而讓生技股成為市場新熱點其中台積電在這一波疫情中的股價低點回升幅度已逼近六成,是台股表現強勢的關鍵因素
台股是少數能跨越藍綠的議題,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面對股市議題均是小心翼翼,對國安基金進場時機點的選擇,均是寧可料敵從寬提早進場,也不要太晚進場遭致股民撻伐。現在這樣的情形更勝過往,即便國安基金已數月未進場買股,台股表現仍突出,但在這次國安基金例會中,官方代表一面倒的反對國安基金在此時退場,已可看出政府對此事的態度。
官方委員反對國安基金此時退場的理由是國際疫情仍嚴峻,基本面並未好轉,但此說法是忽略了國安基金進場的四個考量點:「因國內、外重大事件、國際資金大幅移動,顯著影響民眾信心,致資本市場及其他金融市場有失序或有損及國家安定之虞。」國際疫情確實尚未完全平復,但疫情已不如上半年時險惡,台股也不是全球唯一表現強勢的市場,包括美股、陸股同樣也有亮眼的表現,國安基金此時仍不退場的理由就顯牽強
從經濟面來看,國安基金不退場的理由薄弱,但若從政治面來解讀,就可以看出政府現在不願意讓國安基金退場的考量。首先,蔡政府第二任任期才開始兩個月,新內閣團隊剛上路,此時若讓國安基金退場導致台股走勢出現變數,恐怕會影響民眾對新執政團隊的觀感。另一個在政壇流傳的國安基金不退場的理由,是民進黨要在8月的高雄市長補選中達成大贏的目標,因此才把國安基金是否退場的決定點放在選後
國安基金本次進場的帳面投報率大約是24%,已是相當好的成績,在台股成交量仍高的情況下逐步退場,不但對台股大盤的影響小,對國安基金來說更是保有下一次進場的銀彈,其實是雙贏的結果,但政府忽略了財經專業考量,沒有聽進國安基金民間委員的建言,仍決定不在此時退場,這不但違反了國安基金創立的初衷,也為國安基金退場寫下了一個惡例。
蔡總統上任後,台股大盤表現不錯,創下了最長萬點行情紀錄,常被蔡總統提出來為經濟成績單背書。在這樣的氛圍下,政府官員將台股表現與政績滿意度掛勾的情節愈發明顯,也反映在此次國安基金是否退場的政策決定上。多年來我們不斷呼籲政府要減少對台股的干預,台股自然是台灣經濟表現的櫥窗,但不應該是政治人物拿來襯托政績的工具
新冠肺炎疫情確實是百年來罕見,在疫苗與藥物問世前仍會持續一段時間,我們認同國安基金在上半年疫情剛爆發時進場的決定,但現在已是讓國安基金退場的時機。即便今年冬天的疫情真的捲土重來衝擊經濟與股市,國安基金也能隨時召集會議宣布進場。國安基金的進、退場應尊重財經專業,因為這筆錢不但是救命錢,也是全體國人的財產,不能讓國安基金成為為政治服務的工具











聯合報黑白集/笑死兩歲娃


2020-07-17 00:1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陳時中日前宣布,二歲以下持我國居留證陸籍子女可入境。圖/指揮中心提供


「小明」終於可以回來了!但詭異的是,打頭陣的竟是兩歲以下的娃兒。這個年齡令人費解,他們都還在喝奶、牙牙學語,連自己身處海峽哪一岸也搞不清。說白話點,這些小小明要的是有奶喝,而不是在哪兒喝,不是嗎?
陸委會說,這是政策鬆綁的「第一步」,暗示接著還會開放。陳時中卻說,「沒有時間表」,彷彿連第二步都有疑問。陳明通和陳時中究竟在唱雙簧,還是喊芭樂拳?這個公案太深,市井小民真參不透。
說來話長。「小明有兩種一種是兩岸現婚姻子女,一種是陸配前婚姻子女。前者爸媽有一方是台灣人,後者爸媽都是大陸人。後者要拿居留證,沒個八年十年不行,兩歲以下就有居留證的,保證是台灣人生的。搞了半天,開這麼小的門,還是血統論作祟
陳時中曾替小明定了罪狀,說「當初自己選擇國籍,就要自己承擔」。現在拿了居留證的小娃們,就是在大陸報了戶口,鎖定未來要在大陸發展,選擇大陸國籍可說「罪證確鑿」。但是,首先拿到回鄉證的卻是他們,寧不怪哉!陳時中是糊塗了,還是想開了?
聲聲呼喚要回來的小明,多數是選擇台灣的陸配前婚姻子女他們急著回來讀台灣的課綱,學台灣的民主,卻被拒於門外其原因,無非是民進黨要站穩中國隱匿疫情的立場。但現在疫情水深火熱的是歐美,而非中國,再不放小明回家,如此反智的事,連兩歲娃都要笑死!














聯合報社論/蘇貞昌不及格的尊重、體恤和成本三門課


2020-07-17 00:12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蘇揆日前怒批南台灣治安欠佳,火速撤換台南、高雄兩市警察局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蘇貞昌的「發威秀」,人們已司空見慣,趣味性也日益下降。這次他藉著怒批南台灣治安欠佳,火速撤換台南、高雄兩市警察局長,更讓人對其「酷吏」作風興起一股莫名的難耐。對此,台南市長黃偉哲公開為市警局長周幼偉叫屈,市議會更朝野同聲要求蘇貞昌「收回成命」。可見,蘇揆假治安之名下政治重手,暴露了自己的治理「有威無望」。對照民眾近日排隊領三倍券的怨聲連連,更凸顯蘇揆對人太缺乏尊重與體恤。
蘇揆撤換兩警察局長之所以備受爭議,主要原因有三:第一,閣揆當然應關注治安,但不從政策上尋求全盤對策,卻藉機介入人事調動,自難以服人。第二,台南市治安滿意度居六都之冠,而台北市六月半個月即發生五起槍擊案、桃園市更是槍聲四起,連議員服務處都中槍蘇貞昌為何卻獨對台南、高雄發飆?第三,蘇貞昌公開批評治安後,警政署立刻火速發布兩位局長的接替人選,看起來如同閣揆和署長套好之招式,不但給內政部長徐國勇顏色看,背後也還有政治動機。
簡單地說,蘇揆利用警局人事為工具來逞威和政治操作,雖演得虎虎生風,卻難贏得民眾掌聲。其中原因,除了調動原由明顯不公外,最重要的是蘇揆少了一份對地方政府和警政官員應有的尊重。蘇揆和徐國勇及警政署長陳家欽間的三角緊張關係前不久才鬧得沸沸揚揚,如今蘇貞昌又故意當眾給徐國勇難堪,毫無閣揆的雍容大器可言更糟的是,周幼偉的表現頗受地方人士肯定,卻無端遭蘇貞昌公開打臉如此不問是非事實的胡亂賞罰,不僅打擊士氣,也破壞吏治
蘇貞昌早年在擔任地方首長時即贏得「酷吏」之名,這個封號有兩層意義:一指他嚴格治軍,二指他待人缺乏情味。隨著他的職位和權威上升,這種酷吏形象更演化成「唯我獨尊」之霸氣,以為天下都在其指掌之間但問題也隨之而至在他霸氣沖天之際,卻未察覺自己的才德並未與治理威望成正比,也由於左右閣員凜於其威而不敢對他直言,許多決策因而日益偏斜乃至走樣。三倍券的決策,正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任何時代,「簡政、輕稅、便民都是為政者的重要守則,蘇貞昌自己也曾說過,這三點是國家提升競爭力之鑰。但是看三倍券的繁複設計,民眾大排長龍、叫苦連天,蘇貞昌何曾把民眾的期待和辛勞放在心上;否則,他怎麼會洋洋得意,覺得這是自己的德政一件?今年以來,民眾排隊領口罩、申請紓困金、領取三倍券,台灣復刻的是蘇聯、東歐在共產黨執政時期的物資配給景象;但在蘇貞昌眼裡,似乎只有蔡政府皇恩浩蕩的自滿,卻不見黎民奔波之苦
當年馬政府發放消費券,遭蔡英文批評「行政成本」太高;反觀今天蔡政府發三倍券,行政成本更是倍增。如果再計入民眾的「時間成本」,那將是天文數字。假設每人要排隊卅分鐘才能領到三倍券,全台二,三○○萬人,就是一千一百五十萬個小時的時間代價。若以基本工資時薪一五八元計算,就是浪費了十八億多元的民間人力成本。何況,許多人排隊的時間數倍於此,多數人領的也不是基本工資;那麼,僅時間成本就是極可觀的代價。而這正是一個愚昧而自大的政府加給百姓的無謂負擔,不是嗎
蘇貞昌一心想要彰顯自己的權威,卻忘了官員和警察是他的工作夥伴,而不只是他的部屬他也忘了,台灣人民是他要服務的對象陳水扁時代美其名為頭家」),而不是供他驅遣的子民對於工作夥伴,他必須保持多一點尊重對於老百姓,他必須要多一點體恤,不要一心只想著自己有多威風、多麼高高在上。尊重、體恤、成本這三門課,蘇貞昌真的必須重修了!

【重磅快評】「利益派」垂秀夫駐中 台灣不必暗自竊喜

◆  【重磅快評】「利益派」垂秀夫駐中 台灣不必暗自竊喜

◆  【即時短評】蔡政府聚焦軍事操演回應區域情勢的得與失
◆  【重磅快評】蘇家天下有續集 蘇揆「很不捨」就沒事?
◆  【即時短評】監院人事未審 照表操課比程序正義重要?
◆  【重磅快評】台灣的新冠肺炎疫苗在哪裡?
◆  【即時短評】民進黨的程序正義像月亮 初一十五不一樣
◆  【即時短評】檢方調查蘇嘉全外甥 「經濟布」該掀開了
◆  【重磅快評】大院長說要法辦小助理 這樣就算稱職嗎?
◆  【即時短評】困坐議場休息室 是誰讓陳菊不是陳菊?
◆  【即時短評】大陣仗護送進立院 菊姐就是威!
◆  【重磅快評】早退一小時的陳菊「其實很空」
◆  【即時短評】陳菊不受審查 樂的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
◆  【即時短評】樂見總統為國軍打氣 但現實資源在哪?
◆  【即時短評】警界人事異動又扯派系?蘇院長說了算!
◆  【即時短評】蘇揆扮酷吏? 治安第一名警長遭拔官
◆  【重磅快評】民進黨用鐵絲網築陳菊便道 是在懲罰誰?
◆  【重磅快評】反中不是問題 自欺欺人才是罪惡
◆  【重磅快評】國旗不見了 駐德代表謝志偉也不見了








【重磅快評】「利益派」垂秀夫駐中 台灣不必暗自竊喜


2020-07-17 10:40  聯合報 /   主筆室
現任外務省官房長官的垂秀夫(右)將成為駐中國大使。圖為2018年總統府展出「海島之國-垂秀夫攝影創作展」,時任副總統陳建仁(左)前往參觀。圖/取自陳建仁臉書


報載前日本駐中國公使,現任外務省官房長官的垂秀夫,將接替橫井裕成為駐中國大使,如果這項人事任命成真,將是日本外務省「中國幫」部隊的回歸,也是安倍想要與美國脫勾,積極改善對中關係的象徵。
自從民國61年(1972年)中日建交以來,日本派駐中國的大使,大多是在台灣或中國大陸學習中文,具有派駐台灣及北京熟悉兩岸事務,也就是所謂的「中國幫」,然而,這項傳統卻在民國99年(2010年)被民主黨政府給打破了,中日兩國因為釣島關係急轉直下,日本政府改派企業界出身的丹羽宇一郎,安倍上台之後更派不具中國經驗的木寺昌人,而主管中國事務的外務省中國課長,更是以不懂中文的美國派來取代。
這美其名是希望負責中國事務及駐中大使能夠具有國際及經濟的視野,但實質上,就是要以輪調派駐,來打破長期被視為具有「親中」色彩的「中國幫」壟斷中國事務,同時也改以美國的視野來處理中國問題,而如今中文流利,長期遊走兩岸,中國課科班出身的垂秀夫被派任駐中國大使,將代表著外務省「中國幫」勢力的重新抬頭。
再從垂秀夫個人背景來看,20年前,垂秀夫在台灣擔任日本交流協會秘書長時,正逢台灣首次政權輪替,民進黨政權的上台,也讓垂秀夫長期與綠營高層人士關係交好,民國105年(2016年)民進黨再次執政時,安倍政府更派垂秀夫以日本交流協會客座「研究員」的身份,來台與蔡英文政府溝通核食解禁的議題,但最後卻是功敗垂成,這讓垂秀夫深深感到時不我予。
    有人從垂秀夫長期與台灣人士交好,而認為他是「親台派」,然而,其實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日本利益派」,他個性海派,來者不拒,讓他在藍綠建構廣大的人脈,而他最常說「因為中日兩國有外交關係,日本政府不得不與中國打交道。」更讓許多綠營人士陶醉不已,但是一到官方談判場合,垂秀夫便能轉換成對台強硬派,例如垂秀夫在「台日海洋會議」上,在漁業協議的問題上,對台灣寸步不讓的立場,便讓許多人印象深刻。
在自民黨內要求暫緩邀請習近平訪日之際,傳出日本政府派「中國幫」出身的垂秀夫為駐中國大使,這顯示安倍意欲擺脫美國的牽絆,改善對中國關係的決心,但垂秀夫的情報人員性格,性喜潛在水面下建構人脈、打探民瘼,卻又讓中國政府如坐針氈,接下來就看中國大陸如何接球了
但台灣也不必暗自竊喜,以垂秀夫日本利益掛帥的習性,最終還是西瓜選大邊

聯合筆記/歐元區將有新血加入

◆  一台直升機 摔出了國安大隱患
◆  聯合筆記/歐元區將有新血加入
◆  國發會四年計畫:夢幻數字 三萬美元
◆  三倍券行善 愛何止三倍
◆  漫畫/「民主」壓路機
◆  回響/後補的大學文憑
◆  擇善固執 不等於決策一意孤行
◆  報復性消費的前提
◆  謀求合作共贏 中美間何必一戰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歐元區將有新血加入


2020-07-16 23:52  聯合報 /   林建甫
克羅埃西亞和保加利亞,最快可望在二0二三年正式成為歐元區成員。圖為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著名廣場。 (路透)


最近歐盟傳來好消息。歐洲央行於七月十日將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納入第二版的歐洲匯率機制ERM-2),若能滿足歐洲央行的匯率穩定條件要求,兩國最快可望在民國112年(二○二三年)正式成為歐元區成員。
這次是繼民國104年(二○一五年)立陶宛後,歐元區再次有新成員的加入計畫。雖然加入歐元區意味放棄獨立、自主的財政政策,但重點是很大的經濟利益:享受歐盟大市場,促進經濟繁榮。由於歐元區的貿易總量龐大,且政治制度相對穩定,使得不少國家相信歐元、使用歐元為儲備貨幣。進入歐元區後,經濟規模較小國家換用歐元後,可在德、法兩大歐洲經濟體支撐下,享有上中下游的企業營運,進而也可吸引大量外資。與此同時,較低利率亦可使企業借貸成本減低,提高競爭優勢,一舉數得。
ERM是歐盟推出統一貨幣「歐元」的基礎。ERM-2是要確保歐元和其他貨幣間的匯率波動,並幫助非歐元區國家作前期準備工作,避免破壞單一市場的穩定。雖然ERM-2名義上為自願性質,但凡是有意加入歐元聯盟的國家,避免在採用新貨幣時出現大幅的匯率波動,必須提前加入該機制。至少兩年過渡期,該國貨幣兌歐元的匯率需維持在正負值十五%的區間內
民國96年(二○○七年)保加利亞加入歐盟時,已將本國貨幣列弗Lev緊盯歐元;民國102年(一三年)克羅埃西亞加入歐盟時,採用管理浮動匯率,以避免克羅埃西亞庫納Kuna對歐元匯率過度波動。因此預測兩國兩年過渡期,應沒太大問題,但歐盟委員的其他要求洗錢、國有企業、公共部門改革等仍是挑戰
據歐洲統計局資料,民國91-108年(二○○二年至一九年)間顯示,貨物出口的目的地,兩國分別有近七成和六成半貨物銷往歐盟;而出口貨物總值來看,兩國對其他歐盟成員國年均成長率,更高達六點八%和十點三%。儘管兩國貨幣與歐元匯率早已穩定,但克羅埃西亞和保加利亞欲與其最大貿易夥伴共用同一貨幣,未來亦可節省兌外匯時的交易費用,加快貨物通有運無。
近幾年全球化合作倒退,保護主義橫行。由此來看,反全球化浪潮終會退去,回到互利、貿易共榮主旋律










一台直升機 摔出了國安大隱患


2020-07-16 23:54  聯合報 /   張健常/軍退(新北市)
OH-58D戰搜直升機。 圖/軍聞社提供


三軍統帥蔡英文昨日親臨台中甲南海灘,觀看「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彈操演,驗證新編成「聯兵營」的作戰效能。下午便傳來陸軍航特部一架OH-58D戰搜直升機在新竹空軍基地發生重摔落地意外,經查這次係該型機一○七年三月及一○九年五月以來,第三度發生重摔意外;所幸前兩次未造成人員傷亡,這次不幸卻造成正副駕駛雙雙殉職憾事。
陸軍對美採購AH-1W眼鏡蛇攻擊直升機的同時,也採購OH-58D戰搜直升機,特別的設計能讓直升機躲在樹欉後方,透過桅頂偵蒐儀掌握遠方的敵軍動態。台灣海陸空各式外購武器繁雜多樣,軍備投資占比委實可觀,但便能因此換得國防安全嗎?
讓人聯想到一個半月前,美國務院批准售台十八枚MK-48重型魚雷及相關設備技術,金額約一點八億美元,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這代表美方對於安全承諾的落實,我方表示歡迎;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也說,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提供我國必要的防衛性武器。
問題來了,姑且不說這份祝賀蔡英文總統連任的賀禮,價格比三年前賣給海軍的同批魚雷,貴了將近一倍。上網查了一下台灣關係法該條文,明明寫的是「To provide Taiwan with arms of a defensive character」,實際交易卻變成了「To sell」,夾在兩大強權下,台灣獨獨押寶美方,許多賣給台灣的武器,稍微改個序號,價錢就很不一樣。
若不「以人廢言」,本屆唯一的軍系立委吳斯懷,就曾在立法院就「軍售」與「軍購」間差異,給國防部列席官員們上了一課:前者代表著美方利益,賣的都是堪品或廢品;後者則是我方需求,但卻有錢也買不到我們要的,言簡意賅卻道盡了心酸。
孫子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靠幾枚魚雷就以為能阻敵境外,高枕無憂未免太天真,而是該思考如何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
演習發生飛安事件,固然令人遺憾悲慟,後續勢必有非常嚴謹的調查程序,目前尚無法判定肇因;但軍歌「莫等待」中有兩句歌詞譬喻傳神:「靠天吃飯要餓死,靠人打仗要失敗」,誠懇奉勸執政黨:把國家安全完全寄託在外國勢力上,是很危險的事。












國發會四年計畫:夢幻數字 三萬美元


2020-07-17 00:12  聯合報 /   李同龢/東華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國發會綜合規畫處長張惠娟在院會後記者會表示,很可能在蔡總統這個任期結束之前,人均GDP有機會達到3萬美元。 圖/行政院提供


根據行政院會昨日通過國家發展計畫(一一○年至一一三年)」,估計未來四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可達到二點六%到三點四%目標,且很可能在蔡總統任期結束前,人均GDP有機會達到三萬美元。
這個人均 GDP 三萬美金數字是如何估算出的?國發會應該是,以政府計算去年人均 GDP 二五,八九三美元(IMF 的數字是二四,八二七美元)乘上假設往後四年每年都是好年冬的經濟成長率三點四%,所得出來的人均 GDP 二九,五九八美元,四捨五入後就是三萬美元。
所以,假如我們面臨的挑戰都能迎刃而解,那三萬美元門檻不是夢,挑戰有哪些?影響經濟成長有面向,第一就是總需求,第二就是總供給,總需求中有民間消費、資本形成、政府消費及淨出口。
由於新冠肺炎持續發燒,民間消費是否能快速恢復到疫情前水準,會是一大挑戰。當然振興券(政府消費的一種)可提升部分民間消費,是否能完全恢復,有待觀察。台灣本身內需市場不大,因此資本形成跟出口有很大關係,台灣出口依存度,在全世界來講是非常高的,我們出口最大兩國:大陸及美國,當老大跟老二吵得不可開交,對我們出口言,這會是個風險因子。
在總供給面言,勞動力、生產力、資本形成及科技,是影響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如何增加勞動力就是很大挑戰,製造業的生產力向來比服務業來的高,而隨著製造業外移,服務業占 GDP 比重已大於製造業,台灣由於有缺地及水電問題,也很難讓更多製造業回流,要提高整個國家的生產力,是另一個挑戰。
國發會在這四年計畫中,著墨不少在科技方面,如AI、5G及大數據方面,政府希望產業未來能朝這方面轉型,在這方面政府面臨很大挑戰,就是人才。全球都很缺這方面人才,台灣也如同許多先進國家面臨相同的問題,就是愈來愈少學生願意念理工領域學科,造成在高科技方面人才短缺;同時造成台灣在全球人才市場競爭力不足原因,就是偏低薪資,造成人才外流。政府如何一方面培養更多人才,同時留住人才,變成一大挑戰。
在四年計畫中,也有老酒裝新瓶,那就是打造台灣成為亞洲企業資金調度及高資產財富管理中心。這個概念,很早就被前朝政府提出,可是歷任政府並沒有提出相應配套,加上台灣嚴格的金融市場管制及嚴重缺乏嫻熟英文金融人才,從最早期提出的亞洲金融中心計畫,到現在卅多年,我們的金融市場對香港及新加坡幾乎構不成威脅。
四年國家發展計畫包山包海,畫出了很美的願景,但是沒有明確的實施細節,以及如何面對上述諸多挑戰,以及新冠肺炎延燒可能性。假如媽祖真的保佑台灣,台灣每年景氣都開出紅盤,而沒有景氣循環問題,那三萬美元的人均 GDP 就不是夢了。










三倍券行善 愛何止三倍


2020-07-17 00:09  聯合報 /   李枝桃/資深教育工作者(南投市)
振興三倍券正式上路使用,不少民眾已經領取,有立委鼓勵民眾將振興三倍券捐給公益團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多年前馬英九總統發消費券時,當時學校老師大談要不要領消費券問題,當時他們曾問我:「校長你有不錯的薪水,還好意思去領嗎?」我說當然要領呀!那是政府的美意,可刺激消費,當然要領,只是領來後,要幫助學校的孩子。我的女兒一聽到我要幫助學生,也表示要捐:「給需要的人吧!這樣比較有意義。」
當時我說完後,獲得許多老師支持,捐出自己的、甚至是家人的,合作社淑芬阿姨的母親聽到此事,不但捐消費券還另捐一筆錢,幫助不少校內貧寒的孩子。
今年政府發放振興三倍券,前幾天小女兒打電話回來,我問她可有上網去登錄,已進入職場的她表示很忙,沒時間也不想去領:「花一千元領三千元做什麼?」我立即回應她:「可以捐給需要的孩子呀!」我說起多年前捐消費券的事,她聽完表示要領再交給我捐給需要的家庭。
最近到附近麵包坊,和年輕老闆娘聊天,她說有顧客在問使用三倍券事,她還沒決定,「讓員工一起討論決定,畢竟在現場要不要找零、會不會麻煩的是他們」,我讚賞她是個超棒的老闆娘,但仍擔憂問:「若不收,會不會影響生意?」她笑著說不太擔心,因為用心長期經營的店家,用實實在在的材料,老老實實做生意,細水長流沒關係;她說有位顧客告訴她:有沒有收三倍券沒關係,反正皮包裡就是多了政府給的二千元,還是會來消費,給創業的年輕人鼓勵。
先生之前也把健保卡給我,「這一次你記得也把我的券捐出去」,他要我想想要捐給誰,是給券或直接購買食品送過去?我到超商領出了我和先生的三倍券,想到我們基金會扶助的學校有名單親孩子,他的父親最高興是周末孩子上了假日技藝班後,會拿便當和麵包回去和他一起吃;也想到有一個非常認真的女孩,家中只依賴單親母親在餐廳打工撫養五個女兒,還有…,我要趕緊拿給他們,然後再催促女兒趕緊領出來,再捐。
多年前,為消費券我寫了篇消費兼行善、美意加分,現在沒想到政府又來一次,我不在乎發券惹議的新聞,我只知道當我把三倍券的愛,分享出去,券券行善,我收到的豈止三倍?










回響/後補的大學文憑


2020-07-17 00:26  聯合報 /   馬肇選/退休老師(台中市)
總統府前資政、考試院前院長邱創煥日前逝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十六日懷念邱創煥先生的風範」一文,談及邱先生參加研究所報考過程,筆者也提出一些個人所知掌故。
據筆者所知,台灣研究所「招生」極晚,民國39年(一九五〇年)來台,先是為了安撫流亡教授與流亡大學生陳雪屏先生利用成功中學的夜間空閒」,成立台灣省立地方行政專科學校」,其中「師、生」來源都非常的優秀與卓越,光是當過大學校長或大法官的教授就有二十多位。就我的記憶,學生中頗多極具才資者,譬如乙種民政科第二屆的優秀學生簡木桂,宜蘭人,平日非常用功,私下讀不少日文書。在校時參加很多考試,多有所獲,恰逢國立政治大學先成立研究所,他鼓起勇氣報名考試,果然成績甚是出眾,被學校取錄;可是他當時還沒有大學文憑,校長陳大齊特別淮許他加選大學課程,恰巧教務長鄒文海也係行政專校創辦人之一,於是建議讓簡生就讀並註明後補大學文憑,以為權宜處理,這在當時傳遍士林
這件事,時間上比邱先生要「早」的多。邱先生先讀研究所,後補大學文憑,祇是沿,不是唯一」。當年因為戰亂,很多優秀的大學生,都是無法順利拿到文憑的











擇善固執 不等於決策一意孤行


2020-07-17 00:18  聯合報 /   樂為良/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立法院臨時會本週處理監察院人事同意權案,原定14日審查監察院長被提名人陳菊,藍綠爆發肢體衝突後,國民黨立委占據主席台;今天民進黨立委清場,雙方衝突一觸即發。 記者胡經周/攝影


立法院今日處理監察院人事同意權案,包括陳菊出任監察院長提名案,預料可獲執政黨全力護航過關,但留下的後遺症,怕是更加重國內政治兩極化,更迷惑社會大眾對官箴的理解。
陳菊女士在高雄市長與總統府秘書長任內,媒體曾報導涉及數起弊案;因此提名她出任監院院長不用贅述,自然引發爭論,只是無法更動強渡關山者的意志。
其實,這件事情境近似美國總統川普前年十月提名品德有爭議的卡瓦諾出任大法官之例。美國民眾多數理解川普執意把保守派人士送進大法官會議用意,因為此一席牽動的是,美國一二十年最高法院的走向;但為何偏要提名遭性侵指控者,且對其力挺到底的決定,川普卻拿不出杜悠悠之口的理由,遭到激烈的社會公評。
卡瓦諾提名案最後在參院獲得五十票同意過關,過關雖是川普的一次政治勝利,但是其後也為此付出代價。卡瓦納的提名被視為「對女性的打擊,也攸關移民、難民、少數族群的權利。」表決前,上千性侵受害者及女權主義者在國會山莊前抗議。
一個月後,美國會舉行期中選舉,執政共和黨眾議院失去多數,雖保住參院多數,卻丟了七席州長,顯然是場挫敗。或許不能全怪大法官提名失當之過,但必有一定程度關聯。也就是說,如果川普改提同樣立場保守但品德可取者,事情或許不致鬧翻,結局也許不同。
同樣的,如果川普在新冠疫情上不固執己見,非與醫學專家與世界衛生組織唱反調,能多加察納雅言,如早點要求民眾戴上口罩,或許疫情不致失控至此,民調也不致大幅滑落。

做為國家最高領導人,有權執行個人偏好的政策與人事,但要守住法律底線、要顧及輿情民心、要尊重適當性,不宜強力動員黨政資源、付出龐大社會成本、擴大社會對立。和川普提名卡瓦諾一樣,決策者力挺陳菊但不給民眾監察院長非她莫屬的正當理由

領袖擇善固執是好事經國先生推出十大建設遭到質疑,甚至高速公路都被批為浪費公帑但是一意孤行」,絕非利國利民,史冊記載了很多這種敗筆,最高決策者不可輕忽











報復性消費的前提


2020-07-17 00:15  聯合報 /   李月治/服務業(台北市)
振興三倍券十五日起於郵局及超商開放領取,民眾展示面額200元與500元的三倍券。 記者侯永全/攝影


領了三倍券後,下半年的景氣會復甦嗎?民眾真的會拿券吃喝玩樂報復性消費嗎?筆者好奇周遭友人打算怎麼用?
有的說:新冠肺炎衝擊經濟,要有過苦日子準備,振興券要精打細算,會拿來補貼家用,用在民生物品上。一個女孩直接回答,會拿去買衛生紙等必需品,而且放久也不會壞掉。女孩並糾正我,甚麼三倍券?應該是兩倍券吧,哪裡敢忘情消費?朋友都很實際,不景氣更要看緊荷包。
疫情影響,民眾賺錢無門,日子不好過,錢卻愈來愈薄。振興經濟,不是小老百姓的責任,是政府的。期待大有為政府輕政治,重民生,苦悶的百姓只想要恢復景氣,來個報復性賺錢,先報復性賺錢,才能報復性消費啊。












謀求合作共贏 中美間何必一戰


2020-07-16 23:58  聯合報 /   許歷農/前總政戰部主任(台北市)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17年1月18日致贈禮物給日內瓦聯合國總部;並發表專題演講表示,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路透)


傳言拿破崙曾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可惜西方政治領袖、並沒有領悟這句話的深意!沉睡一個多世紀的睡獅,終於慢慢的站了起來!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稱霸全球的美國,對中國當前的快速增長,當然不會無動於衷,乃以諸般手段,極盡扼制、打壓之能事。這讓人想起古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記述斯巴達和雅典之間戰爭,所謂修昔底德陷阱 」。很多學者甚至類比推定:中美終須一戰、註定一戰。其實,當前中美爭鋒,與斯巴達與雅典之戰爭,時空背景,完全不同,無法類比。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來都以天下為公的大同思想為主流,只求保住祖宗遺留的疆土,提升人民生活水準,平平安安的過太平日子
民國106年(二○一七年)元月十八日,美國總統川普就職並發表就職演說的前一天,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鄭重宣稱: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奉行互利、雙贏的開放戰略,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堅持慎戰、不戰,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不會改變,「和平」已融入中華民族血脈中,刻進中華民族的基因裡!習近平同時告訴世人:「中國由極弱極貧的國家,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原因不是對外軍事擴張,不是殖民掠奪,而是人民勤奮、維護和平。」
美國各軍事院校,也列為教材的孫子兵法廟算篇:「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美國若與中國一戰,勢必先推算有幾分勝算。
美國毫無疑問是首屈一指軍事強國,再若干年中國也未必能望其項背、求得平衡,不過中國大陸在內陸及周邊地區,早已以「不對稱戰爭」構想,經營多年;中美兩國如在世界任何地區作戰,美軍必勝無疑,但在中國本土及其周邊地區,則未必能有勝算。
兩千多年前,中國兵聖孫子就曾告訴我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似慍而致戰。」政治的目的在保護人民,為人民謀福祉,與其輕意用兵,致兩敗俱傷,生靈塗炭;何不各讓一步,謀求合作共贏,造福社會、國家,為萬世開太平!

羅智成/牛角尖上胡思亂想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羅智成/牛角尖上胡思亂想
◆  薛琦/後疫時期的財金困境
◆  林中斌/川普恐土崩式敗選
◆  薛承泰/數你千遍也不厭倦(券)
◆  王正方/轉型正義的那個「正義」是什麼?

◆  王健壯/英系大法官會出現政治叛徒?
◆  周行一/男女志在四方
◆  洪蘭/找到志業 幸福人生
◆  陳亮恭/海藍色眼眸下的堅毅老人
◆  馬凱/新自由,多少惡假汝以行
◆  葉銀華/如何看待經營權爭奪之亂?
◆  黃介正/香港「恐懼的總和」

◆  嚴震生/毛小孩應可申報撫養親屬抵稅
◆  盛治仁/人生旅程 重要的是我們的言行
◆  方祖涵/轉型正義還是取消文化?
◆  李清志/池上歲月
◆  陳立恆/當天空不是極限,What is the Next?







羅智成/牛角尖上胡思亂想


2020-07-17 00:06  聯合報 /   羅智成(作者為作家、詩人)
中印邊界衝突後,印度民眾群情激憤,圖為上月在新德里的一場示威中,焚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照片及中國產品。 (美聯社)


還記得有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電影,講述耶誕節前夕,戰線兩端敵人被優美音樂所觸動,紛紛從戰壕裡現身。他們相遇、溝通、放下武器、交換酒食,最後在溫馨和諧的氛圍裡,短暫度過一個平安夜。
無論真假,這顯然都是被美化過的浪漫故事。即使如此,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和平,也只有短短一晚。
什麼事情讓勢不兩立的雙方,被喚起柔軟的心靈?是那些音樂勾起的共同記憶嗎?還是屬於歐洲白人共同的宗教信仰?還是像老鼠般躲在陰冷潮濕的地道,充滿死亡與恐懼的共同經歷?
但是,這件事也許也沒那麼強大,因為在這前後的其他日子裡,在這個據點之外的其他地區,他們繼續彼此仇視、鄙夷,相互殺戮,把刺刀或灼熱彈片送進另一個年紀相仿的年輕人體內。
那又是什麼更重要的事情,讓溫和克己的文明人被激起殘酷、攻擊的本性?讓煮沸的血氣把原本善良、包容的心塞進牛角尖,長期處於憎恨他者的亢奮情緒裡?
當抗議的人潮彼此對峙,邊境的守衛劍拔弩張,茶杯裡的政治鬥爭冤冤相報,緊鄰的兄弟之邦拉攏對方世仇以激怒對方;我忍不住像隻果蠅停在牛角尖上思考…
除了個體經驗外,我認為很大一個原因是,在生活與成長環境裡,我們被植入了不同的歷史記憶。
每個人都是歷史記憶的產物,雖然歷史的真相有太多的可疑,但是只要能把發生在某片土地、某個社會或某個族群的某個版本的故事,透過教育或宣傳,成功跟個體連結在一起,就會創造出集體認同,進而產生超越個體規格的,極大的愛憎情緒:
光榮的歷史記憶讓人自尊自信,屈辱的歷史記憶讓人奮發圖強。但更多時候,當人類的陰暗面或劣根性顯現,光榮的過去則讓他們傲慢自大,無法平等待人;屈辱的過去則讓他們偏狹、猜疑,充滿報復心理。
歷史記憶像帳本一樣,非常好用,我欠你多少,你欠我多少,也許不見得就是索債欠條,但作為相罵本的累積卻綽綽有餘。
所有煽動家、革命者或政客都了解,寄生於每個個體的整體記憶、國族神話有多大能量。他們策略性地去解釋它、強化它,透過歷史元素區隔人民、分裂群眾,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於是我們的善意與同理心只及於自己族群,我們批判與嘲弄眼光,只留給不同陣營網民,我們的正義與公平永遠充滿選擇性。
更令人憂忡的是,為了此刻的情緒與利益,歷史也可以被曲解、改寫、任意創造。人類的狂妄自大、道德的虛無主義在在加速了歷史的虛無主義。於是所有的價值、情感、我們對事實最後的一點信仰,都失去了歷史依據。
處於今日媒體環境所形塑的生活空間,就像處於迫蹙的牛角尖裡,讓人們漸漸誤以為,沒有一次大衝突或大破壞,壓抑的憤懣就找不到宣洩出口。
作為一隻在緊張對立局面下,猶兀自嗡嗡作響的果蠅,我忍不住思索:其實,我們的智慧與啟發、知識與文明、還有種種靈感與美好的想像,也都來自歷史記憶。一念之間,選擇什麼樣的態度與觀點,去解讀、回應歷史記憶,也將決定我們是後世人類怎樣的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