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筆記/歐元區將有新血加入
◆ 國發會四年計畫:夢幻數字 三萬美元
◆ 三倍券行善 愛何止三倍
◆ 漫畫/「民主」壓路機
◆ 回響/後補的大學文憑
◆ 擇善固執 不等於決策一意孤行
◆ 報復性消費的前提
◆ 謀求合作共贏 中美間何必一戰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歐元區將有新血加入
2020-07-16 23:52 聯合報 / 林建甫
克羅埃西亞和保加利亞,最快可望在二0二三年正式成為歐元區成員。圖為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著名廣場。 (路透)
最近歐盟傳來好消息。歐洲央行於七月十日將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和保加利亞,納入第二版的歐洲匯率機制(ERM-2),若能滿足歐洲央行的匯率穩定條件要求,兩國最快可望在民國112年(二○二三年)正式成為歐元區成員。
這次是繼民國104年(二○一五年)立陶宛後,歐元區再次有新成員的加入計畫。雖然加入歐元區意味放棄獨立、自主的財政政策,但重點是很大的經濟利益:享受歐盟大市場,促進經濟繁榮。由於歐元區的貿易總量龐大,且政治制度相對穩定,使得不少國家相信歐元、使用歐元為儲備貨幣。進入歐元區後,經濟規模較小國家換用歐元後,可在德、法兩大歐洲經濟體支撐下,享有上中下游的企業營運,進而也可吸引大量外資。與此同時,較低利率亦可使企業借貸成本減低,提高競爭優勢,一舉數得。
ERM是歐盟推出統一貨幣「歐元」的基礎。ERM-2是要確保歐元和其他貨幣間的匯率波動,並幫助非歐元區國家作前期準備工作,避免破壞單一市場的穩定。雖然ERM-2名義上為自願性質,但凡是有意加入歐元聯盟的國家,避免在採用新貨幣時出現大幅的匯率波動,必須提前加入該機制。至少兩年過渡期,該國貨幣兌歐元的匯率需維持在正負值十五%的區間內。
民國96年(二○○七年)保加利亞加入歐盟時,已將本國貨幣列弗(Lev)緊盯歐元;民國102年(一三年)克羅埃西亞加入歐盟時,採用管理浮動匯率,以避免克羅埃西亞庫納(Kuna)對歐元匯率過度波動。因此預測兩國兩年過渡期,應沒太大問題,但歐盟委員的其他要求:反洗錢、國有企業、公共部門改革等仍是挑戰。
據歐洲統計局資料,民國91-108年(二○○二年至一九年)間顯示,貨物出口的目的地,兩國分別有近七成和六成半貨物銷往歐盟;而出口貨物總值來看,兩國對其他歐盟成員國年均成長率,更高達六點八%和十點三%。儘管兩國貨幣與歐元匯率早已穩定,但克羅埃西亞和保加利亞欲與其最大貿易夥伴共用同一貨幣,未來亦可節省兌外匯時的交易費用,加快貨物通有運無。
近幾年全球化合作倒退,保護主義橫行。由此來看,反全球化浪潮終會退去,回到互利、貿易共榮主旋律。
一台直升機 摔出了國安大隱患
2020-07-16 23:54 聯合報 / 張健常/軍退(新北市)
OH-58D戰搜直升機。 圖/軍聞社提供
三軍統帥蔡英文昨日親臨台中甲南海灘,觀看「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彈操演,驗證新編成「聯兵營」的作戰效能。下午便傳來陸軍航特部一架OH-58D戰搜直升機在新竹空軍基地發生重摔落地意外,經查這次係該型機一○七年三月及一○九年五月以來,第三度發生重摔意外;所幸前兩次未造成人員傷亡,這次不幸卻造成正副駕駛雙雙殉職憾事。
陸軍對美採購AH-1W眼鏡蛇攻擊直升機的同時,也採購OH-58D戰搜直升機,特別的設計能讓直升機躲在樹欉後方,透過桅頂偵蒐儀掌握遠方的敵軍動態。台灣海陸空各式外購武器繁雜多樣,軍備投資占比委實可觀,但便能因此換得國防安全嗎?
讓人聯想到一個半月前,美國務院批准售台十八枚MK-48重型魚雷及相關設備技術,金額約一點八億美元,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這代表美方對於安全承諾的落實,我方表示歡迎;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也說,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提供我國必要的防衛性武器。
問題來了,姑且不說這份祝賀蔡英文總統連任的賀禮,價格比三年前賣給海軍的同批魚雷,貴了將近一倍。上網查了一下台灣關係法該條文,明明寫的是「To provide Taiwan with arms of a defensive character」,實際交易卻變成了「To sell」,夾在兩大強權下,台灣獨獨押寶美方,許多賣給台灣的武器,稍微改個序號,價錢就很不一樣。
若不「以人廢言」,本屆唯一的軍系立委吳斯懷,就曾在立法院就「軍售」與「軍購」間差異,給國防部列席官員們上了一課:前者代表著美方利益,賣的都是堪品或廢品;後者則是我方需求,但卻有錢也買不到我們要的,言簡意賅卻道盡了心酸。
孫子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靠幾枚魚雷就以為能阻敵境外,高枕無憂未免太天真,而是該思考如何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
演習發生飛安事件,固然令人遺憾悲慟,後續勢必有非常嚴謹的調查程序,目前尚無法判定肇因;但軍歌「莫等待」中有兩句歌詞譬喻傳神:「靠天吃飯要餓死,靠人打仗要失敗」,誠懇奉勸執政黨:把國家安全完全寄託在外國勢力上,是很危險的事。
國發會四年計畫:夢幻數字 三萬美元
2020-07-17 00:12 聯合報 / 李同龢/東華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國發會綜合規畫處長張惠娟在院會後記者會表示,很可能在蔡總統這個任期結束之前,人均GDP有機會達到3萬美元。 圖/行政院提供
根據行政院會昨日通過「國家發展計畫(一一○年至一一三年)」,估計未來四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可達到二點六%到三點四%目標,且很可能在蔡總統任期結束前,人均GDP有機會達到三萬美元。
這個人均 GDP 三萬美金數字是如何估算出的?國發會應該是,以政府計算去年人均 GDP 二五,八九三美元(IMF 的數字是二四,八二七美元)乘上假設往後四年每年都是好年冬的經濟成長率三點四%,所得出來的人均 GDP 二九,五九八美元,四捨五入後就是三萬美元。
所以,假如我們面臨的挑戰都能迎刃而解,那三萬美元門檻不是夢,挑戰有哪些?影響經濟成長有面向,第一就是總需求,第二就是總供給,總需求中有民間消費、資本形成、政府消費及淨出口。
由於新冠肺炎持續發燒,民間消費是否能快速恢復到疫情前水準,會是一大挑戰。當然振興券(政府消費的一種)可提升部分民間消費,是否能完全恢復,有待觀察。台灣本身內需市場不大,因此資本形成跟出口有很大關係,台灣出口依存度,在全世界來講是非常高的,我們出口最大兩國:大陸及美國,當老大跟老二吵得不可開交,對我們出口言,這會是個風險因子。
在總供給面言,勞動力、生產力、資本形成及科技,是影響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如何增加勞動力就是很大挑戰,製造業的生產力向來比服務業來的高,而隨著製造業外移,服務業占 GDP 比重已大於製造業,台灣由於有缺地及水電問題,也很難讓更多製造業回流,要提高整個國家的生產力,是另一個挑戰。
國發會在這四年計畫中,著墨不少在科技方面,如AI、5G及大數據方面,政府希望產業未來能朝這方面轉型,在這方面政府面臨很大挑戰,就是人才。全球都很缺這方面人才,台灣也如同許多先進國家面臨相同的問題,就是愈來愈少學生願意念理工領域學科,造成在高科技方面人才短缺;同時造成台灣在全球人才市場競爭力不足原因,就是偏低薪資,造成人才外流。政府如何一方面培養更多人才,同時留住人才,變成一大挑戰。
在四年計畫中,也有老酒裝新瓶,那就是打造台灣成為亞洲企業資金調度及高資產財富管理中心。這個概念,很早就被前朝政府提出,可是歷任政府並沒有提出相應配套,加上台灣嚴格的金融市場管制及嚴重缺乏嫻熟英文金融人才,從最早期提出的亞洲金融中心計畫,到現在卅多年,我們的金融市場對香港及新加坡幾乎構不成威脅。
四年國家發展計畫包山包海,畫出了很美的願景,但是沒有明確的實施細節,以及如何面對上述諸多挑戰,以及新冠肺炎延燒可能性。假如媽祖真的保佑台灣,台灣每年景氣都開出紅盤,而沒有景氣循環問題,那三萬美元的人均 GDP 就不是夢了。
三倍券行善 愛何止三倍
2020-07-17 00:09 聯合報 / 李枝桃/資深教育工作者(南投市)
振興三倍券正式上路使用,不少民眾已經領取,有立委鼓勵民眾將振興三倍券捐給公益團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多年前馬英九總統發消費券時,當時學校老師大談要不要領消費券問題,當時他們曾問我:「校長你有不錯的薪水,還好意思去領嗎?」我說當然要領呀!那是政府的美意,可刺激消費,當然要領,只是領來後,要幫助學校的孩子。我的女兒一聽到我要幫助學生,也表示要捐:「給需要的人吧!這樣比較有意義。」
當時我說完後,獲得許多老師支持,捐出自己的、甚至是家人的,合作社淑芬阿姨的母親聽到此事,不但捐消費券還另捐一筆錢,幫助不少校內貧寒的孩子。
今年政府發放振興三倍券,前幾天小女兒打電話回來,我問她可有上網去登錄,已進入職場的她表示很忙,沒時間也不想去領:「花一千元領三千元做什麼?」我立即回應她:「可以捐給需要的孩子呀!」我說起多年前捐消費券的事,她聽完表示要領再交給我捐給需要的家庭。
最近到附近麵包坊,和年輕老闆娘聊天,她說有顧客在問使用三倍券事,她還沒決定,「讓員工一起討論決定,畢竟在現場要不要找零、會不會麻煩的是他們」,我讚賞她是個超棒的老闆娘,但仍擔憂問:「若不收,會不會影響生意?」她笑著說不太擔心,因為用心長期經營的店家,用實實在在的材料,老老實實做生意,細水長流沒關係;她說有位顧客告訴她:有沒有收三倍券沒關係,反正皮包裡就是多了政府給的二千元,還是會來消費,給創業的年輕人鼓勵。
先生之前也把健保卡給我,「這一次你記得也把我的券捐出去」,他要我想想要捐給誰,是給券或直接購買食品送過去?我到超商領出了我和先生的三倍券,想到我們基金會扶助的學校有名單親孩子,他的父親最高興是周末孩子上了假日技藝班後,會拿便當和麵包回去和他一起吃;也想到有一個非常認真的女孩,家中只依賴單親母親在餐廳打工撫養五個女兒,還有…,我要趕緊拿給他們,然後再催促女兒趕緊領出來,再捐。
多年前,為消費券我寫了篇消費兼行善、美意加分,現在沒想到政府又來一次,我不在乎發券惹議的新聞,我只知道當我把三倍券的愛,分享出去,券券行善,我收到的豈止三倍?
回響/後補的大學文憑
2020-07-17 00:26 聯合報 / 馬肇選/退休老師(台中市)
總統府前資政、考試院前院長邱創煥日前逝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十六日「懷念邱創煥先生的風範」一文,談及邱先生參加研究所報考過程,筆者也提出一些個人所知掌故。
據筆者所知,台灣研究所「招生」極晚,民國39年(一九五〇年)來台,先是為了安撫流亡教授與流亡大學生,陳雪屏先生利用成功中學的夜間「空閒」,成立「台灣省立地方行政專科學校」,其中「師、生」來源都非常的優秀與卓越,光是當過大學校長或大法官的教授就有二十多位。就我的記憶,學生中頗多極具才資者,譬如乙種民政科第二屆的優秀學生簡木桂,宜蘭人,平日非常用功,私下讀不少日文書。在校時參加很多考試,多有所獲,恰逢國立政治大學先成立研究所,他鼓起勇氣報名考試,果然成績甚是出眾,被學校取錄;可是他當時還沒有大學文憑,校長陳大齊特別淮許他加選大學課程,恰巧教務長鄒文海也係行政專校創辦人之一,於是建議讓簡生就讀,並註明「後補」大學文憑,以為權宜處理,這在當時「即」傳遍士林。
這件事,時間上比邱先生要「早」的多。邱先生先讀研究所,後補大學文憑,祇是「沿例」,不是「唯一」。當年因為戰亂,很多優秀的大學生,都是無法順利拿到文憑的。
擇善固執 不等於決策一意孤行
2020-07-17 00:18 聯合報 / 樂為良/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立法院臨時會本週處理監察院人事同意權案,原定14日審查監察院長被提名人陳菊,藍綠爆發肢體衝突後,國民黨立委占據主席台;今天民進黨立委清場,雙方衝突一觸即發。 記者胡經周/攝影
立法院今日處理監察院人事同意權案,包括陳菊出任監察院長提名案,預料可獲執政黨全力護航過關,但留下的後遺症,怕是更加重國內政治兩極化,更迷惑社會大眾對官箴的理解。
陳菊女士在高雄市長與總統府秘書長任內,媒體曾報導涉及數起弊案;因此提名她出任監院院長不用贅述,自然引發爭論,只是無法更動強渡關山者的意志。
其實,這件事情境近似美國總統川普前年十月提名品德有爭議的卡瓦諾出任大法官之例。美國民眾多數理解川普執意把保守派人士送進大法官會議用意,因為此一席牽動的是,美國一二十年最高法院的走向;但為何偏要提名遭性侵指控者,且對其力挺到底的決定,川普卻拿不出杜悠悠之口的理由,遭到激烈的社會公評。
卡瓦諾提名案最後在參院獲得五十票同意過關,過關雖是川普的一次政治勝利,但是其後也為此付出代價。卡瓦納的提名被視為「對女性的打擊,也攸關移民、難民、少數族群的權利。」表決前,上千性侵受害者及女權主義者在國會山莊前抗議。
一個月後,美國會舉行期中選舉,執政共和黨在眾議院失去多數,雖保住參院多數,卻丟了七席州長,顯然是場挫敗。或許不能全怪大法官提名失當之過,但必有一定程度關聯。也就是說,如果川普改提同樣立場保守但品德可取者,事情或許不致鬧翻,結局也許不同。
同樣的,如果川普在新冠疫情上不固執己見,非與醫學專家與世界衛生組織唱反調,能多加察納雅言,如早點要求民眾戴上口罩,或許疫情不致失控至此,民調也不致大幅滑落。
做為國家最高領導人,有權執行個人偏好的政策與人事,但要守住法律底線、要顧及輿情民心、要尊重適當性,不宜強力動員黨政資源、付出龐大社會成本、擴大社會對立。和川普提名卡瓦諾一樣,決策者力挺陳菊但不給民眾監察院長非她莫屬的正當理由。
領袖「擇善固執」是好事,經國先生推出十大建設遭到質疑,甚至高速公路都被批為浪費公帑;但是「一意孤行」,絕非利國利民,史冊記載了很多這種敗筆,最高決策者不可輕忽。
報復性消費的前提
2020-07-17 00:15 聯合報 / 李月治/服務業(台北市)
振興三倍券十五日起於郵局及超商開放領取,民眾展示面額200元與500元的三倍券。 記者侯永全/攝影
領了三倍券後,下半年的景氣會復甦嗎?民眾真的會拿券吃喝玩樂報復性消費嗎?筆者好奇周遭友人打算怎麼用?
有的說:新冠肺炎衝擊經濟,要有過苦日子準備,振興券要精打細算,會拿來補貼家用,用在民生物品上。一個女孩直接回答,會拿去買衛生紙等必需品,而且放久也不會壞掉。女孩並糾正我,甚麼三倍券?應該是兩倍券吧,哪裡敢忘情消費?朋友都很實際,不景氣更要看緊荷包。
受疫情影響,民眾賺錢無門,日子不好過,錢卻愈來愈薄。振興經濟,不是小老百姓的責任,是政府的。期待大有為政府輕政治,重民生,苦悶的百姓只想要恢復景氣,來個報復性賺錢,先報復性賺錢,才能報復性消費啊。
謀求合作共贏 中美間何必一戰
2020-07-16 23:58 聯合報 / 許歷農/前總政戰部主任(台北市)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17年1月18日致贈禮物給日內瓦聯合國總部;並發表專題演講表示,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路透)
傳言拿破崙曾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可惜西方政治領袖、並沒有領悟這句話的深意!沉睡一個多世紀的睡獅,終於慢慢的站了起來!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稱霸全球的美國,對中國當前的快速增長,當然不會無動於衷,乃以諸般手段,極盡扼制、打壓之能事。這讓人想起古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記述斯巴達和雅典之間戰爭,所謂「修昔底德陷阱 」。很多學者甚至類比推定:中美終須一戰、註定一戰。其實,當前中美爭鋒,與斯巴達與雅典之戰爭,時空背景,完全不同,無法類比。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來都以「天下為公的大同思想」為主流,只求保住祖宗遺留的疆土,提升人民生活水準,平平安安的過太平日子!
民國106年(二○一七年)元月十八日,美國總統川普就職並發表就職演說的前一天,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鄭重宣稱: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奉行互利、雙贏的開放戰略,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堅持慎戰、不戰,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不會改變,「和平」已融入中華民族血脈中,刻進中華民族的基因裡!習近平同時告訴世人:「中國由極弱極貧的國家,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原因:不是對外軍事擴張,不是殖民掠奪,而是人民勤奮、維護和平。」
美國各軍事院校,也列為教材的孫子兵法廟算篇:「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美國若與中國一戰,勢必先推算有幾分勝算。
美國毫無疑問是首屈一指軍事強國,再若干年中國也未必能望其項背、求得平衡,不過中國大陸在內陸及周邊地區,早已以「不對稱戰爭」構想,經營多年;中美兩國如在世界任何地區作戰,美軍必勝無疑,但在中國本土及其周邊地區,則未必能有勝算。
兩千多年前,中國兵聖孫子就曾告訴我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似慍而致戰。」政治的目的在保護人民,為人民謀福祉,與其輕意用兵,致兩敗俱傷,生靈塗炭;何不各讓一步,謀求合作共贏,造福社會、國家,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