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經濟/迎接數位經濟 監管要創新

.聯合報社論..迎接數位經濟 監管要創新
.聯合報黑白集.花媽,這叫公民監督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大選暴露了民主的困窘







經濟/迎接數位經濟 監管要創新


2016-11-01 00:2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拋出蔡政府對創新和成長認識不清的論述後,接連幾天,從總統到行政院閣員都陸續對創新vs.成長做出「詳盡」的詮釋,但問題核心真的釐清了嗎?
平心而論,台灣社會對於創新仍多停留在生產效率提升的刻板印象,使其因應創新帶來的挑戰,往往措手不及。最顯而易見的,就是Uber及Airbnb等平台經濟進軍台灣所引發的爭議。在計程車及飯店業者的高分貝抗議聲浪下,相關單位便草草提出若干規範,將擁抱創新丟到腦後,一切求先平息民怨再說。誠然,這種以平台樣貌出現的新經濟型態,雖會對經濟活動帶來新的動力,卻也會對原有的市場秩序產生大規模破壞,導致社會與原有業者的不安。因此,不公平競爭、違法、鑽法律漏洞的聲音總不絕於耳,受到影響與奉公守法的業者遂希望政府能盡早且妥善地管理。
但偏好擁抱新經濟型態者,卻標榜監管無用且有害。最具代表性的論點,莫過於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勒(G. Stigler)提出的「監理俘虜理論」(regulatory capture theory),亦即看似合法的管制,往往是既得利益者的保護傘,並成為阻礙創新的絆腳石,也減少消費者取得更好服務的機會。因此,面對隸屬新經濟的平台業者,要從寬相待,不能用過時法規加以框架。
在這種正反意見皆有其道理的情況下,新經濟發展的最適狀態,即為力求在擁抱創新和適度監管上取得平衡點,而設定管制亦應本於消費者安心、增進社會福利及公平競爭的初衷為之。
首先,考量到進入數位經濟時代後,資訊不對稱的情形大為降低,消費者透過平台業者便可獲得足夠的資訊以評估業者品質,而這些公開資訊也會促使業者自律,以保持市場競爭力;遑論不少平台提供的資訊與認證甚至比既有規定更嚴格或更周延,又何須政府多事。所以,政府若要對平台業者施予管制,應轉向平台所提供的資訊是否具有可信度為宜。畢竟,平台業者具有成為市場操縱者的潛能,若無獨立且可信的外部監管機制,難保業者會公正呈現所掌握的資訊,甚至不排除操縱資訊以增加其營利的可能。因此,未來的管制方向不應著重在市場准入所需要達到的認證與條件,而是要求平台業者能達到「事後透明度」(after-the-fact transparency)。例如,業者必須提供平台上參與者商業行為、互動評價及安全性的開放數據,讓政府與公眾可隨時稽核相關運作有無不當行為,亦即以業者須達到透明化的前提,才能放寬准入要求為原則。
再者,政府監管亦須肩負起增進社會福利及維護公平競爭環境的責任,是以應確保監管是否能避免平台業者產生市場操作等行為,進而阻礙新創動能。例如在初期,業者只要能提供足夠的資訊,政府便可讓其以較有彈性的條件進入市場,但隨著業者愈成氣候及具有影響力後,就必須視其是否產生負向外部性進行約束。也就是說,政府管制力道必須隨著業者的社會影響力是否強大而做出必要的動態調整。
從前述的監管初衷來看,台灣在面對平台業者等新經濟型態,對既有產業的衝擊時,往往過於拘泥適法性的問題,欠缺更前瞻的策略,以致於在外國強勢平台業者兵臨城下時,方寸大亂。既想擁有海納創新的經濟效益,卻又無力協助既有產業度過升級陣痛期,造成兩邊都不討好的困境。因此,政府就平台的准駁,應著重如何公平訂價、資料隱私及安全性、從業人員的管制、避免潛在操縱市場及消費者,以及公平合理的課稅標準等面向來思考,就能為朝跨國界發展的平台經濟,打造出一個創新和適度監管的平衡點。就此看來,近日蔡政府關於創新與成長效益兼得的回應,仍未充分體會創新的精髓所在。


聯合/花媽,這叫公民監督


2016-11-01 00:2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眾拍攝前總統陳水扁散步引發爭議,高雄市府呼籲,不要對扁不當滋擾。 圖/翻攝自網路


高雄一名麵包師拍攝陳水扁散步影片po網,陳菊認為此舉對陳水扁已構成滋擾,聲稱市府將依法制止。陳菊未免言重了,依照太陽花運動的標準,這種行為應該視為麵包師的個人「公民監督」行動。
如果群眾拿梯子侵入官署,或一夥人在立法院門口長期埋鍋造飯,都不算違法;那麼,一個麵包師在擺攤時拍攝路過的卸任元首,怎能算違法?麵包師並不像狗仔一樣沿路跟監,也沒有把相機伸到扁家窗口侵犯其隱私,他不過是定點擺攤,亦未叫囂挑釁,怎能冠上滋擾罪名?
綠營正以陳水扁的健康為由要求蔡總統特赦,此際,一個市井小民將自身所見,透過鏡頭向大眾揭露陳水扁健康實況,這是一個現代公民的積極行動,理應受到鼓勵才對。何況,陳水扁不是普通公眾人物,他是卸任元首,是一名遭判刑定讞的重刑犯,也是假藉名義保外就醫的特權階級;他在街上健步如飛的真相,社會大眾難道無權知曉?
事實上,這位麵包師未必是刻意盯陳水扁的梢,但他偶爾拍得的單格畫面,卻被陳致中質疑造假、變造、移花接木。為了證明自己的誠信無欺,他只好再接再厲,攝得動態影片,包括陳水扁上前對他叫罵的畫面。從影片看來,陳水扁的健康似乎不如醫療小組所說的嚴重。
洪素珠在街頭向老榮民叫罵「滾回去」,那才是滋擾行為,但當時陳菊卻未作任何處理。寬待洪素珠,而苛責麵包師,恐嫌兩套標準。

聯合/美國大選暴露了民主的困窘


016-11-01 00:2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左)與希拉蕊.柯林頓(右)。 美聯社、法新社


距離大選僅剩一周,許多美國人還不知道要如何投票。川普威脅說,如果他輸了,一定是被「做掉的」,他不會承認選舉結果;這等於是在威脅美國人。而希拉蕊.柯林頓則被電郵魔咒纏身,聯邦調查局重啟調查,若投票後發現不法,她當選總統是否有效?
這次美國大選,被稱為「真小人對偽君子」之戰;素稱民主典範的美國,為何只能產生這樣的兩名候選人?伊朗總統羅哈尼感慨說:「你看總統辯論中,他們是如何指責、嘲笑對方。難道我們的國家要這樣的民主選舉?」這次負面示範,讓那些非民主國家的領導人振振有詞;而那些想要推動民主的國家,則尷尬無言。美國年輕人則普遍對這次選舉反感,與二○○八年歐巴馬當選時的振奮景象,不可同日而語。
美國人對民主失去信心,只是政治崩壞的一環;更可悲的是,政黨政治已失去推舉人才的功能。這次大選最能擄獲人心的,並非傳統兩大黨的政治人物,而是「非典型」政治人。桑德斯雖參加民主黨初選,但他的理念是民主社會主義,他一直是無黨派的獨立議員,僅參加民主黨團運作。而財閥川普則是政治素人,即興參加共和黨初選,卻打敗其他參選人。
從初選到總統辯論,川普像一個仇恨機器,不斷汙蔑其他族群並製造社會歧視,把大選帶到最醜陋的一層。最後,他還投下震撼彈,聲稱他不會認輸,意即他不接受選舉結果的正當性。政治惡質至此,難怪歐巴馬會說,這次選舉將是對美國民主的一次「信任投票」。
川普的反民主、反平等,其來有自。他所召喚的,是美國社會中自認為最委屈的一群:他們多屬白種人,許多人沒上過大學,覺得華府、華爾街、自由派媒體永遠不會替他們說話,唯有川普可以。他們的反對有理,但是他們選擇的代理人卻是錯的;因為川普並非白手起家,他就是華爾街既得利益的典型人物,他不可能真正反映低層白人的心聲。
對民主體制不滿,不是美國的特殊現象。今年以來,英國脫歐公投、德國地方選舉,都透露了民眾對在位政治人物和民主政治的不滿。明年還有法國總統選舉,以及德國聯邦議會選舉,都隱隱指向變天。這些選舉和美國大選有著類似的軌跡:其一,移民政策受到批評,認為這間接促成了恐怖主義;其二,全球化現象也是眾矢之的,被認為這導致工作機會喪失、貧富不均拉大。歐洲極右政黨的支持者和川普的支持者很像,他們都覺得自己被政府和社會遺棄,自己彷彿不屬於這個國家,因此他們用選票來教訓政治人物。
這次美國大選的失重現象,反映了幾點可憂之處:第一,這暴露既有民主制度設計的內在缺失,不足以解決國家社會的問題,更難滿足人民需求;第二,這將使美國失去道德制高點,難以再對其他國家指指點點;第三,這可能變成集權及非民主國家的藉口,用來反咬民主並不是好制度。
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國大陸近年的快速崛起,為非民主模式塑造了正當性。對接受中國援助的國家,北京並不干涉其內政;而這些國家對於中國公民混合的市場模式及極權體制的效率,則充滿好奇和豔羨,認為是另類選項。事實上,中國模式近來受到的質疑也越來越多,除了經濟高速成長無法持續,政治上對社會和媒體言論的控制,都受到詬病。民主的缺點,在無法快速解決問題,而選舉造勢花錢太多,政黨與候選人容易受到財團的左右,以致無法兼顧社會公平。但集權的問題更大,為了虛幻的理想或口號,犧牲人權和正義,最後結果可能更糟。
民主制度必須不斷檢討、更新,從這次美國大選看來,這已是不容爭辯的事。關鍵在,政府自我反省及解決問題的速度,要和問題發生的速度比快。

聯合筆記/小辣椒與習核心

.搶救瀕危現代遺產 不能再等
.我66歲 為何不能當志工
.跟全球做生意 eWTP幫台商走出去
.洪習會後 別再「網內互打」
.洪習將會 各表同表還在吵
.相互體諒 兩岸和平的關鍵
.聯合筆記/小辣椒與習核心
.蕭曉玲案/進退失據 柯文哲讓基層代罪?
.閨密干政/架空施政 朴槿惠陷權鬥漩渦







聯合筆記/小辣椒與習核心


2016-11-01 00:10 聯合報  游其昌


「洪習會」今天登場。就算再怎麼不看好國民黨洪秀柱登陸依舊惹得兩岸矚目。人人拿著放大鏡盯著洪秀柱,看柱柱姐要如何粉妝登台,能讓習近平旁眼相看。
洪秀柱問政近四十年,向有「小辣椒」之稱。所以會稱為小辣椒,因其身材雖小,但向來辯才無礙,言語嗆辣,膽識過人,敢衝能闖,藍營女將中無人能出其右。幾十年選戰,也都是逆勢而為,屢敗屢戰,從不氣餒。因此,即便在總統選舉中遭到「換柱」打擊,洪秀柱依然不改其志,競選國民黨主席,堅持推動兩岸和平協議。也正因洪秀柱驚人的意志與堅持,讓國民黨人不得不急踩煞車,唯恐小辣椒在習近平面前變成了沖天炮,如失控的脫韁野馬,在兩岸場域上橫衝直撞,那還得了?
大家都記得洪秀柱在立法院的霸氣,卻忘記了洪秀柱在關鍵處的進退,洪秀柱是好挑戰權威,但能放能收,絕不負黨。當年立委初選被排擠如是,李登輝時代遭打壓如是,就連和吳伯雄角逐黨主席時亦復如是。大家都不看好小辣椒,卻又忘不了她的存在,洪秀柱就是這樣一步步擔起了黨主席的擔子。即便被譏為「史上最弱黨主席」,她依舊挺直腰桿,要為中國國民黨再起爭口氣。
反倒是習近平,在六中全會以「習核心」登場,地位直逼毛鄧,權威超過江胡,被西方社會視為中共新強人。如此強勢的習核心,會怎麼看待和洪秀柱的對談?習近平可以循例禮貌性地過場,像「朱習會」一般船過水無痕;他也可以另有深意地布局這場會談,就如「馬習會」,早已預見國民黨政權難以為繼,道義上要拉馬一把,同時在戰略上祭出了「九二共識」的「定海神針」,鞏固兩岸政治基礎,定錨的用意遠勝過一切。
一年過去了,現在台灣當局就是不肯承認九二共識,當然是嚴重挑戰「習核心」的權威。習近平一方面要忍著不輕啟地動山搖,破壞兩岸人民情感,另一方面要拉住台灣對中國的向心,此刻除了國民黨,還能靠誰?習近平不是第一次見洪秀柱,卻是第一次會洪主席,習近平不會單為洪秀柱加持,但會樂於為國民黨加持,只要國民黨能在反台獨路線上扮演角色,就能為台灣去中國化減少挫折,習核心會洪主席,擺明了就是要搭橋讓見不著的蔡主席好看。說白了,在這當下,國共兩黨是彼此需要的。然而要如何利用分歧,創造對內、對兩岸的利多,兩黨領導人還得用點智慧。
習近平雖不嗜辣,相信他還是能體會小辣椒提味的可貴。洪秀柱再怎麼不偉岸,卻也絕不肯在習核心面前就真矮人一截,相信她會在洪習會上讓習核心見識到,台灣小娘子不是好惹的。真做得到這一點,洪主席也就算是功德圓滿,不虛此行了。

葉銀華/南韓親信干政事件的啟示

.葉銀華/南韓親信干政事件的啟示
.黃介正/「亞太再平衡」到「亞洲再連接」
.舒國治/路跑的時代來了
.劉克襄/醒來的石獅
.嚴震生/台灣給中國最惠國待遇?
.劉維公/被放棄的台北世界設計之都
.李清志/寶可夢的場所精神
.朱宗慶/年輕藝術家的實驗室與舞台








葉銀華/南韓親信干政事件的啟示


2016-11-01 00:12聯合報  葉銀華

南韓閨密干政醜聞的核心人物崔順實向大眾道歉,稱自己「犯了死罪」。 法新社


南韓總統朴槿惠因為親信崔順實涉嫌干政和貪腐(報導稱為閨密門,本文稱為親信干政事件),正面臨二○一三年上台以來最嚴峻的政治風暴;而且愈演愈烈,不僅民調大幅下跌,而且遭到數萬民眾要求下台的危機。
崔順實被控修改過總統講稿,還接觸過公務文件與事務,例如:外交政策文件、總統府人事安排,甚至是南北韓統一願景藍圖;而且涉嫌利用跟朴槿惠的關係,強迫大財閥捐款給她掌控的兩個基金會,並傳出設立海外人頭帳戶,進行挪移資金。另外,崔順實的女兒,因其勢力得以走後門進入名校梨花女子大學,造成該校超過百名師生集體抗議,校長已因此引咎辭職。相關干政、違法、特權情事,持續被揭發中。在此同時,朴槿惠也批准秘書室主任等多名總統秘書的辭呈;而執政黨更決定要求朴槿惠成立「中立內閣」,任期剩下一年多的朴槿惠已提前跛腳。
上述親信干政事件並非特例。探究亞洲部分國家之貪腐事件,關鍵角色是這些政府都有對總統或總理有莫大影響力的人,但未進入行政體系或是僅以機要任命!這些人可以影響重大人事安排、政策,但卻未接受監督,亦不用負責任,形成容易被尋租者、尋求特權者,以合法、灰色手段籠絡,這是相當恐怖的事。
另外,根據觀察亞洲這些出問題的政府,治理出現問題還有一種型態,是最高執政者為了創造短期政績,以利選舉宣傳,傾向在總統府或總理府設有一群由最高執政者授權的親信,直接指揮行政體系。最高執政者採用上述制度原本立意甚佳,單純為了提升政府效率,然而最高執政者因為能力或者時間有限,無法監督此一親信體系,久而久之讓原本行政體系相信這些親信代表總統、總理意志。倘若一個非直線體系,凌駕政府文官制度,又追求短期目標,則所掌握權力甚大,又可逃避制衡機制(或者制衡機制自動萎縮),則有可能陷入權力腐化的地步。
南韓總統親信干政事件的啟示,首先,就是我一直強調國家治理的基本原則:有影響力者必須納入政府體系,而且不能逾權;未入政府者,掌權者不能賦予影響力。亦即,最高執政者將其信任之諮商、規劃人士,皆納入公務體系,而且不能授予超過職位的權力,讓權責相符能夠實現。
其次,必須尊重文官體系。根本而言,政府體制原本即存在「制衡機制」,任何決策有一定的程序,雖然被批評綁手綁腳,但是卻能規範官員與降低違反法制與公平的可能性。政府官員體系有政務官與事務官,前者是隨執政黨更替,執行對人民的承諾事項,落實責任政治;後者則是注重文官體系與專業幕僚的養成,並兼顧長期政策的一致性。而採用親信文化會傷害文官體系,也會損及政府體制。
最後,期盼最高執政者杜絕親信文化,除了涉及外交、國防、國家安全,其他事項授權行政團隊;而最高執行者,轉而站在制高點,監督行政團隊。倘若還是存在不受法治監督的親信文化,則命運的輪迴,下次又是慘澹的下台背影。
(本文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