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經濟/前瞻計畫 不能閉門造車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須揚棄在野的外交戰法
.聯合報黑白集.老人也有權不平則鳴
.經濟日報社論.前瞻計畫 不能閉門造車








經濟/前瞻計畫 不能閉門造車


2017-05-10 02:1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及特別條例後,引起許多爭議,立法過程更是藍綠嚴重對立,雙方僵持不下。對於前瞻計畫之各項子計畫內容是否具備前瞻性,又龐大預算配置是否合宜,已有許多討論,但對於規模如此巨大、影響深遠的計畫,其政策規劃之效益及衝擊評估卻毫無前瞻性可言。若台灣要邁入先進國家之列,落實民主監督之精神,更需要引進落實的不僅是現代化的基礎建設,更需要現代化的政策影響評估機制。
針對政府重大法規政策進行事前影響評估,早已是先進國家的通例。以有「發達國家俱樂部」之稱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為例,事前影響評估在20年前便已成為OECD國家的基本評比項目,各種指導原則、操作手冊更是琳瑯滿目。時至今日,雖然落實程度有所不同,但從歐盟、澳洲到土耳其、墨西哥,34個OECD國家均將事前法規政策影響評估機制納為政策決定的正式程序
按OECD的說明,事前影響評估之目的很簡單,包含:瞭解重大政策或立法對於真實世界的利益與成本、協調多重政策目標之相互影響及衝突、強化透明化及意見徵詢,以及改善政府之可歸責性。
簡言之,事前影響評估機制的目的不外乎為了提升政策法規品質、確保利益大於成本、消除閉門造車以及強化民主溝通。因而這樣的機制不但強調專業評估方法的建立,更重視過程中的公開透明及意見徵詢,這才是現代化政府施政的基礎建設
落實程度最高的歐盟、澳洲、美國及日本,近年來均已成立專責機構來負責重大案件之事前評估溝通工作。以澳洲為例,在提出所有重大政策或法令前,均需進行影響評估,評估範圍包含對經濟、競爭、財政、社會、環境及弱勢團體的效益及成本代價,影響評估報告不但須對公眾開放並徵求意見,而且也是向國會提出法案時必須伴隨的文件在法案/政策實施後,還需要定期追蹤進行事後衝擊評估。由於資源限制,因此並非所有案件都需進行事前評估,僅有影響重大(金額、對象、環境)者才需提出此一報告。
台灣對這樣的事前影響評估其實並不陌生。國發會對於推動法規影響評估制度已有多年經驗,然而過去這個議題在馬政府時代未受重視,始終沒有獲得政治上的加持。
更近一點則是兩岸及各類經貿協定的影響評估程序,則因政治上的重大爭議,反而使得事前影響評估格外受到重視;不但檢視經濟效益與代價,隨後更擴及對社會、弱勢甚至對偏遠地區的影響,而且非常重視各類意見徵詢活動。只可惜,這樣的影響評估機制,一直侷限於洽簽經貿協定,殊不知這只是先進國家影響評估的一部分而已。
從這個角度觀察,「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計畫本身及影響評估,不但距離先進國家太遠,甚至連我們自己的標準都尚未達到。本案經費預估8,800億元,但在行政院核定的361頁計畫書中,經濟影響評估竟然只有兩頁,而且只有一些毫無根據、感覺從天而降的數字,沒有社會、環境、區域發展、弱勢影響評估,更沒有事前意見徵詢等民主機制,而且大都是美言幾句,完全沒有任何負面衝擊分析。這種作法,可謂「除了草率,未見前瞻」。
由此可以看出,建立重大政策影響評估機制這種政府本身現代化的基建需求,絲毫不亞於各類土木工程,但背後的長期利益沒辦法讓政治人物剪綵邀功,所以從未受到重視。強調改革、民主、溝通的新政府依然如此,才是最令人失望之處。亡羊補牢,就算前瞻計畫真的利大於弊,也應該回頭認真評估出有實質利益的數字,分析一下成本與代價,再向人們說明吧!

聯合/老人也有權不平則鳴


2017-05-10 02:2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政府養不起你、家人養不起你、退休後自己也養不起自己」,愈來愈多勞工退休後被迫重返職場,恐成「過勞老人」。 圖/報系資料照


漫畫 季青

凡事標榜「正義」的執政黨,口口聲聲轉型正義,還讓「世代不正義」一詞成了年金改革的主軸口號。不時有官員說,因為退休老人領錢太多,讓年輕人背負重擔;高齡化加少子化,青壯世代的「扶老比」直線上升,「老年人將成為年輕人最沉重的負擔」。
老年人真是惹人嫌棄啊!回顧太陽花學運,民進黨立委葉宜津曾宣稱,「年輕人讓國民黨看看體制外民主」;未料,如今綠委邱議瑩主持前瞻草案審查,做法不輸「國民黨老人」。「世代剝奪」的概念盛行,使年輕人和老年人變成受害和加害的雙方。年輕人買不起房,不生孩子,彷彿都是受害於老人「債留子孫」。就連企業家說幾句勵志的話,馬上遭臭罵「別再占年輕人的便宜了」。
但看看現實吧!經濟泡沫化的日本,出現了「下流老人」;台灣的統計則顯示,國內所得底層的二十%家戶,六十五歲以上者占半數以上。不少銀髮族得外出打工,不少人生活在貧窮線底下,成了「過勞老人」。
新加坡一部電影問道,「為什麼一個媽可以養三個孩子,三個孩子卻養不起一個媽?」與其說反映年輕人收入不高,不如說真實呈現了青壯時曾含辛茹苦的人,到老卻連「享受犧牲」也等不到!
所以,大家別再推波助瀾「世代不正義」之說了。老人戰戰兢兢活到這把年歲,誰養誰還很難說,遇到「啃老」子女也只能無奈接受。老人不是廢物,也有權不平則鳴啊!

聯合/蔡政府須揚棄在野的外交戰法


2017-05-10 02:2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舉行記者會,證實我未接獲第七十屆世界衛生大會(WHA)邀請函,他對此深表遺憾與不滿,但強調離WHA正式開會還有兩星期,不會放棄任何努力機會,並將如期率團赴會進行雙邊或多邊會談。 記者林俊良/攝影




我國未收到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大會WHA邀請函,令人遺憾,但其實也是意料中事。去年WHA的邀請函姍姍來遲,趕在馬政府的倒數十日抵達,即是對蔡政府的一次預警。然而,一年來,兩岸關係只見倒退、未有進境,邀請函終未出現也就不足為奇。問題在,同樣的硬碰硬戰術反覆上演,政府不斷利用人民的挫折感來為自己取暖,真是我們的外交生存之道嗎?
今年比較特別的是,蔡英文總統採取了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模式,連續在「推特」上發了十篇短文,呼籲國際社會不應將台灣排除在外。此舉,固然引起一些媒體注目,但主要效果還是在「內銷」,藉以供國人相濡以沫的成分居多。儘管美、加兩國都有支持台灣出席WHA的發言,但美方的表態只是在台協會主席莫健的禮貌性說法,加國的支持只來自個別執政黨議員的發言;兩者皆未產生實際的效用
對蔡英文及其團隊而言,模仿川普以推特放話,或許是一種「創新」作法;但從結果來看,依然無效川普使用推特已多年,競選期間,更藉著辛辣簡短的推特文大放厥詞。但是,川普當選總統之後,發現很多事情和他在野時的想像不同,四個月來,他不斷調整政策,也慢慢修正自己狂妄發言的方式;也因此,近期在其推特上已經少見只逞口舌之快的發文。當川普正在擺脫推特治國模式,蔡英文看不到其轉變,反而開始迷上推特,這難道不怕掉入「邯鄲學步」的陷阱?
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的執著或強硬,主要來自她在野時建構的一套對抗式思維;執政後,儘管這套戰略模式處處暴露其困窘,但她卻堅拒進行任何修改或調整。這點,與其說她具有一貫的堅持,不如說是缺乏務實變通的思維。就以川普為對照,川普未就任時,連續指控中國大陸傾銷、操縱匯率,並發表質疑美國「一中」政策的言論;但一遇上北韓核武問題,幾經雙方折衝穿梭,態度已幡然不同。蔡英文學習川普的推特放話之餘,難道看不到他在執政態度的轉變;自命理性、謙卑的蔡英文,難道比狂人川普還執拗?
以WHA的困境為例,去年邀請函之所以遲遲寄至,主要原因就是蔡英文在未就任前即擺明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導致中共在世衛組織施壓作梗;今年就索性不來。進一步看,WHA只是兩岸關係中的一個小小環節,今天在這裡卡住,明天就會在國際刑警組織大會、APEC年會等場合遭遇阻力此外,陸客減少帶來台灣觀光產業的衝擊,陸生止步阻滯兩岸青年交流,兩岸共同打擊犯罪遇挫,兩岸競逐邦交的形勢都將惡化。因此,除非蔡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戰略作出根本的調整,否則,無法參與國際活動的挫折將一再上演,台灣人民的挫折也會一波一波被激起。
如今回看,去年五二○蔡英文上台時覺得不屑的「九二共識」,其實卻是維繫了兩岸某種程度互利的關鍵繩索,也對台灣的國際參與頗有助益。遺憾的是,蔡總統卻將「資產」當成「負債」,棄之如敝屣,如今卻要全民為此付出連串代價。老實說,主政者抱著在野的思維來打外交戰,這是戰略的錯誤;而政府利用人民的挫折來支撐自己的外交失策,則是可悲的選擇。更何況,在外交上,想要用丟石頭的方式來敲開通往國際組織的大門,恐怕終難如願。
執政者採取在野的心態來處理國政,注定難有所成,因為那既不符國家利益,更往往要以民眾的福祉為犧牲。這個問題,其實不止出現在外交上。缺席一次WHA,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在僵硬兩岸關係下受到衝擊的外交、產業和民生,無止無盡,那才是蔡總統應設法解決的事。

洪蘭/給年輕人榜樣和志氣,隨他們去吧…

.洪蘭/給年輕人榜樣和志氣,隨他們去吧…
.趙春山/台灣參與WHA 不會挑戰「一中」
.馬凱/民資參與是軌道建設唯一解方
.王健壯/蔡英文何必急著趕路
.蘇蘅/告別所愛 人生最難的功課
.黃介正/文武戰略教研35年
.周行一/了解川普






洪蘭/給年輕人榜樣和志氣,隨他們去吧…


2017-05-10 02:14 聯合報  洪蘭


最近有人因講了一句「現在年輕人很會花錢」就被圍剿,讓我對台灣目前民粹的風氣感到憂心。一個人只要不是造謠,都有權利講他心中想講的話,這是最基本的言論自由,不可被剝奪
其實,每一個世代都曾被他上一個世代嫌棄過「一代不如一代」,可是每個世代也都替人類文明做出了貢獻。我們只要給他們典範,讓他們知道是非和倫理,時代自然會去磨練他們、改造他們。
健忘似乎是人類的通病,人長大了,常忘記小時候仰望大人世界的心情,因此我們要提醒自己,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當我們罵孩子不聽話時,也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聆聽他們講話。溝通不良常是世代差距(generation gap)發生的原因人只有穿過別人的鞋子,才會知道他走路的感覺也因為人是健忘,所以我們必須不停看書,從別人經驗中,了解世代的運轉
美國NBC前晚間新聞主播布洛考(Tom Brokaw,他自一九八三年起擔任這個職務,是世界公認最有影響力的主播)在諾曼第登陸七十周年時,重返當年搶灘的灘頭並訪問了倖存的士兵,寫了一本很好看的書《最偉大的世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這些垂垂老矣的兵當年都是小伙子,九死一生自戰場歸來後,有的當總統(喬治布希,海軍航空隊),有的當國務卿(喬治舒茲,來過台灣),也有的平凡過了一生。他們際遇雖然不同,但是這個世界都曾經因為有過他們而更好
那個時代的殘酷待遇(世界大戰)給了他們磨練,教會了他們感恩一九八八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Leon Lederman本來完全不可能念大學的,但是美國的退伍軍人法案給了他機會,開創了不一樣的人生。他們感謝上天沒有讓他們死在諾曼第灘頭,一個老兵說:我們這些活著回來的人,必須代表光榮陣亡的戰友,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他們成長在美國經濟大恐懼的時代,但是他們沒有抱怨父母、責怪政府,他們想辦法把一副爛牌打到滿貫。
支持他們活下去的是「明天會更好」的信念。有人被德軍俘擄、嚴刑拷打要他講出部隊的行蹤,他守口如瓶,再怎麼也不能出賣隊友,因為用同袍的死換來自己的活是會被人唾棄的。他也一定要活下去,因為家鄉有未婚妻在等著他歸來。信念和希望支持人們走過人所不能忍的苦,這是我們要給現在年輕人的。
時代永遠在考驗青年,每個時代的要求不同,我們不穿他的鞋就不能怪他走得慢但青年也在創造時代,因為每個時代的成就都來自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七○年代如果沒有比爾蓋茲,八○年代沒有賈伯斯,九○年代沒有祖克柏,這個世界會很不一樣因為人健忘又喜歡怪罪別人,所以要勤讀書來提醒自己不要重蹈別人的覆轍
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紀伯倫說的好我們就是在夢中也進不了他們的世界我們只能給他們榜樣和志氣,「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其餘的就隨他們去吧,因為那是他們的世界了。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