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自經區 為企業開大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7901/web/

◆  聯合報社論/治世用重典,選舉殺很大
◆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要以川普為戒
◆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自經區 為企業開大門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自經區 為企業開大門


2019-03-15 00:4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韓國瑜上任高雄市長後馬不停蹄的走訪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成功把高雄農產品大量銷往這些國家,接著他準備前往港澳和大陸南方,持續推銷農產品。然而,農產品畢竟只占整體產業的一小部分,高雄還有石化、鋼鐵與電子等更重要的產品等待新市長推銷出去。因此,韓國瑜想到過去馬英九政府推動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想要利用示範區的開放條件,賣更多貨物出去、吸引更多人才和資金進來、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高雄人民發大財。高雄擁有優良的空港海港,如果能有更開放的政策配合,經濟一定會更好
但是,行政院蘇貞昌院長立即跳出來,指出自由經濟示範區有四個不可行,包括會造成租稅不公平,大陸產品會利用此機會轉到台灣出口,對台灣不利,也會傷害台灣農業等。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拚經濟的構想,不但不支持,反而處處扯後腿,令人遺憾。
我們先看一下,民國101年左右,馬政府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主要內容。依照當時示範區條例,主要包括五大項,即智慧物流、國際健康、加值農業、金融服務和教育創新;也就是說,示範區不只是單純的銷售和加工,還包括許多服務業,所以其開放業務範圍要遠比現在已經有的自由經貿港區條例要大很多。另外,當時也已經包括了六個海港、一個空港和一個農業園區,實際開放的區域也比自貿港區要來得大。最後,當時取名示範區就是希望「六海一空一農業園區」先開放當成示範,未來任何縣市只要有興趣而且提出符合條件的區位,也可以加入成為示範區。簡單說,示範區就是希望未來可以有愈來愈多的縣市和地區加入,最終目標就是要讓整個台灣成為一個自由島。國發會大力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理由很簡單,當台灣面臨國際經濟快速整合,包括TPPRCEP均已成形,台灣想要加入這些組織,必須有更自由的國內環境才行
雖然前年美國退出TPP,但是剩下的11個國家將之改名為CPTPP,而且已經在去年底正式生效;同時,RCEP也很可能在今年內完成協商。另外,日本與歐盟FTA也在2月初生效。也就是說,現在台灣面對國際經濟整合的情況,比當時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政府應該更關心這個議題才對。沒想到當地方首長重新提出示範區想法時,蘇貞昌院長立即潑冷水。
其實行政院的說法有很大的商榷餘地。首先,任何國家只要有類似的自由經貿區,就會有區內外稅率不同的問題,例如台灣以前的加工出口區和現在的自由經貿港區,區內外稅率就會不同,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政策。其次,所謂加值農業是希望開放國外農產原料到示範區內加工生產,然後成為台灣品牌的農產加工品出口,如此可以擴大台灣出口規模,同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也許有人擔心進口到示範區的農產品原料可能偷偷流進國內市場,影響台灣農產品的銷售。以現在大數據的科技技術,這些農產原物料的來源和去處都很容易追蹤和掌控,這個疑慮應該很容易破解。最後,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有許多台商想要轉移生產基地,示範區正好可以扮演吸引台商回台生產的角色,只要生產的附加價值夠高,符合原產地規定,這些產品就可以轉由台灣出口,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何樂而不為?
政府如果真心想要拚經濟,就應該努力去為企業創造機會,而不是凡事先看有什麼障礙或是問題。一個新的政策推出,當然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但是只要這個政策的大方向是對的,政府部門就應該努力去推動,展現拚經濟的決心。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要以川普為戒


2019-03-15 00:0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全球經濟走衰,蔡政府惡化兩岸關係,勢將衝擊台灣經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川普發動貿易戰,誓言平衡美中逆差;誰料美國去年商品貿易赤字竟飆出近九千億美元的新高,其中對中國的逆差即達四千多億美元,年增四百多億。川普打了快一年的貿易戰,結果反而傷到自己。
川普喜歡拿貿易赤字來數落歐巴馬,嘲笑民主黨的政策失敗,以為自己片面提高關稅即可遏制中國商品入侵。從結果看,他的雷霆之怒雖打得各國貿易秩序大亂,卻無法達到他預期的目標。很顯然,美中及全球市場結構因素要比想像頑強而複雜,不是光憑一個人的意志就能扭轉。
美國赤字擴大,並不表示中國大陸就更好過;事實是,許多國家都連帶遭殃。大陸去年經濟成長率減速降到六.六%,這恐怕還是灌水,今年二月進出口都轉為負成長影響所及,台灣廠商的接單量已經連三個月衰退,包括微軟拿鴻海祭旗提告,都是美中貿易戰禍所致
川普好鬥,上任以來在國際上到處煽風點火,挑起戰端。最近連梅克爾都無法忍受,砲轟他專斷獨行,破壞多邊主義組織。然而,蔡英文總統不僅選擇與川普站在好鬥陣線,最近更為了選舉造勢大打反中牌,企圖利用兩岸歧見拉抬自己的聲量,顯非明智之舉。
原因很簡單,當台灣民眾愈來愈感受到經濟發展的重要,蔡政府惡化兩岸關係,勢將嚴重衝擊台灣經濟。這在今年全球經濟走衰的情況下,很難為民進黨締造好感。小英要以川普為戒,勿蹈其損人傷己的覆轍!







聯合報社論/治世用重典,選舉殺很大


2019-03-15 00:1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提出拿掃帚禦敵,引發外界熱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閣揆蘇貞昌最近對治安問題動了肝火,放狠話說若特種店門口發生鬥毆,警察局長就得下台。行政院也火速研修《刑法》,將「聚眾」從必須隨時可能增加鬧事人數的嚴謹要求,放寬為「三人成虎」。與此同時,行政及立法部門也研議將虐童及酒駕致死當成殺人罪來辦。這如同歷史劇中動輒「推出去斬了」的情節,真是殺很大,大快人心!古有明訓:亂世就是要用重典,不是嗎?
當然不是首先,今天的中華民國即使稱不上盛世」,至少也算治世」,治世不能也不必用重典。亂世是因為兵荒馬亂,很難抓到犯案者,才需要大刑伺候;而治世的防微杜漸工作較易收效,問題只在律法是否對症下藥。故意把刑度訂得很高,卻讓法官輕判;或是用直播手法上演酒店臨檢秀,都是虛招,起不了嚇阻作用。
西方對罪與罰的研究多如牛毛,從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到英國邊沁從功利主義探討犯罪學,到美國經濟學者貝克以經濟誘因研究罪與罰的關係而榮獲諾貝爾獎,均十分深入。國家嚴謹執法保護庶民,是合理的憲政期待,也是本報一貫的立場重點在,施政執法必須要有清晰的政策邏輯和一貫方針,不能橫衝直撞。若執政者動不動就說拿出掃帚禦敵,那不如找清道夫來做宰相!
法理上,治安與執法問題的核心是在「比例原則」之拿捏。眼睛雪亮的民眾都知道,許多強化治安或加強整頓的大動作,都只是政治秀。民進黨去年選舉大敗後,接下來的總統與立委大選也已開打;蔡政府看準多數老百姓會埋單治安牌,所以必須在罪與罰的領域痛下殺手。
諷刺的是,民進黨一邊痛罵對手以爭取選票,但自己手上做的卻又是過去曾猛力抨擊的事,這將把台灣搞成一個法治不正常的國家。郝柏村擔任閣揆時,也曾對「八大行業」開刀,但至少建立了發照制度,「取締非法、保障合法」。而民進黨口口聲聲轉型正義,閣揆一發威,卻只會拿警察局長調動權來威嚇,威權不就是這樣悄悄復辟的嗎
包括《促轉條例》的制訂或促轉會的成立,民進黨都宣稱是仿效國外的先進做法,其實只是假藉外國之名來遮掩耳目。蘇格蘭的比較法學大師華生早就警示那些搞「法律移植」的人,都是為了國內的政治目的,硬挑一個國外的例子來訴求大眾。偏偏台灣人又相信「外國月亮比較圓」那一套。譬如,酒駕致人於死,依英美刑法理念,是屬於無謀殺意圖的「致」人於死,而非「殺」人。
即便在司法改革上,蔡政府也無法跳脫選舉政治秀的框架。例如,為配合司法院建置「大法庭」制度,法務部也準備引進美國的「庭訴總長」制度,徵調績優檢察官代表政府出庭。但只要了解美國司法傳統的人就知道,若非法學巨擘或具大法官分量的泰斗,是坐不了這位子的。蔡政府的作法如同東施效顰,擦脂抹粉就上台。
正因緊抱歐陸法系的大腿,蔡政府的憲政裁判改革反而忽略了比較制度上最重要的一點:美國人認為憲法是國之大法,因此從最基層的地院法官開始,各級法官都可在審判中憑著專業與良知來釋憲。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從來只是最終釋憲者」,卻不敢獨占釋憲權,以免激起民怨。若像台灣一樣,老百姓把官司打到終審,人間已不知何年何月。且看,台灣幾十萬名軍公教人員在年金改革的行政爭訟中全軍覆沒,奢想要憲法法庭受理,恐得等到地老天荒。
尤弔詭的是,一向以崇尚法治及抨擊政府介入而知名的美國傳統基金會人員年初來台,由我國官員和學者陪同站台,稱台灣經濟自由度已名列全球第十,超越美日韓,跌破財經法政專家的眼鏡。看來這場選舉秀有外國演員加持,不只殺很大,國際上也能演很大。

【重磅快評】黃光芹不必太光火 韓粉心中有他們的大義

◆  【重磅快評】陳吉仲比柯P大膽 蔡政府亂投醫還吃錯藥
◆  【重磅快評】黃光芹不必太光火 韓粉心中有他們的大義
◆  【即時短評】史上最激立委補選 綠爭一口氣 藍拚誰稱王

◆  【即時短評】強化韓國瑜參選正當性 他是kingmaker?
◆  【即時短評】官員搶當網紅 別踩紅線
◆  【即時短評】轉移焦點的直播回應 陳吉仲想以假亂真?
◆  【重磅快評】蔡政府堆疊汽油桶 卻叫韓粉別戛番仔火?
◆  【重磅快評】這樣的資金匯回專法圖利了誰?
◆  【重磅快評】林佳龍做對事了,但才起步
◆  【即時短評】徵召韓國瑜拚政權 為國、為黨、為個人?
◆  【即時短評】貓熊政治背後 應「看見」兩岸心聲
◆  【重磅快評】賣菜、喝酒都被打 誰還韓國瑜公道?
◆  【重磅快評】農委會不樂見高雄「發大財」、「賺大錢」
◆  【重磅快評】誰在害韓國瑜?誰又在幫韓國瑜?
◆  【重磅快評】韓國瑜確定不領表 尚非總統選舉局外人
◆  【重磅快評】瑪麗亞、昏倒、離婚…小心踩了話語紅線






【重磅快評】黃光芹不必太光火 韓粉心中有他們的大義


2019-03-15 13:00 聯合報  主筆室
高雄市長韓國瑜建議黃光芹等警方處理之後再決定職場去留比較好。圖/報系資料照

粉之所以為粉,當然就是獨沽一味的赤忱;這樣的赤忱,其有背景、有其脈絡,甚至亦有其酸苦。
黃光芹一段對韓國瑜簡單的訪談,觸怒了韓粉,弄到竟然辭去其熱愛的新聞工作,令人不捨。不過,黃光芹低估了粉的力量,低估了有一群人對於明年「政治起義」的殷望,是這起新聞人與粉絲對抗事件的重要背景。
它是兩種理性的對撞,黃光芹執著的是政治承諾的理性,亦即,韓國瑜不能拋棄對於高雄市民四年任期的承諾,為了更高的大位而一走了之;韓粉標舉的卻是一種歷史大義,一樁以終結民進黨「專政」為目標的壯舉,這個大義,勝於不能辜負高雄選民的小義。
這兩種理性,沒有調和與緩解的可能,它勢必要對撞,在這段訪談之前,它已經在潛伏與蘊釀,火星慢慢地冒出來,但畢竟沒有太多人在意,終於,它在黃光芹的這一次咄咄的質問之下,迸裂開來。
黃光芹的那個執著絕不是無的放矢,韓國瑜僅僅當了不到一百天的市長,就算拖到了七、八月,要由黨的全代會通過提名人選之前,也只是半年多一些的任期,如果對剩餘任期竟可毫無繾念地棄之不顧,這在民主政治裡無論如何都是一個難以容忍、或難以輕易略過的道德缺損。
不過,在華人的文化裡,小義確然可以被大義所遮蔽,或者可以因為大義而被原諒;譬如,「忠孝不能兩全」時,就當盡忠而捨孝,「孝」原亦是作為人子當盡之義,是不能逃避的責任,但當國家已猶蜩螗時刻,人子就當以報國為重,慷慨赴義。
韓粉無疑就是以此思考韓國瑜的去向與前路,他們以為黃光芹竟以一番詢問的技巧,讓韓國瑜進入一個封閉性的僵局,說了兩句彷彿放棄明年大選的言語,就堵住了韓國瑜去報效他們心中的那個大義的可能,當然無法接受,於焉展開了激越甚至是過當的詈責與辱罵
而作為黨主席,吳敦義昨天接受廣播訪談,就在試圖調和這兩個義理的衝突,他拿了數學裡的「集合」概念,套用在政治上,從而為黃光芹所在意的那個邏輯解套亦即,選上總統後,總統所轄既是整個國家,韓國瑜依然能夠照拂高雄,並無虧欠
這個解法雖說並不能真的成理,因為若真說得通,政治承諾似乎都可任意拋棄了;但畢竟,這已是唯一可以說得過去的辦法了。古今中外,這類政治上的難題比比皆是,小羅斯福為了二戰爆發,打破美國的政治慣例,當了四任總統,就是非常時期的作法,政治是一門藝術,規矩總是拿來打破的,黃光芹或許不必太過光火






【即時短評】史上最激立委補選 綠爭一口氣 藍拚誰稱王


2019-03-15 12:32 聯合報  記者程平╱即時報導
國民黨新北市三重立委補選參選人鄭世維日前在三重體育場旁舉辦造勢大會,高雄市長韓國瑜到達現場時,立即被擁入的民眾團團圍住。 本報資料照

四席立委補選明天投票,藍綠兩大黨全力動員衝刺選情。綠營府院黨傾巢而出,全力阻擋「韓流」持續擴散,要守住最後一口氣。藍營狂打韓國瑜牌,不但蓄積民國109年(2020)重返執政能量,更關係民國109年(2020)藍營誰掛主帥應戰。原本單純的四席立委補選,演變成民國109年(2020)大選前哨戰,堪稱史上最激補選
延續1124擊潰民進黨的「韓流」熱潮,這次四席立委補選中,原本綠營被看好的三重、台南二席,也在韓國瑜多次親臨拉抬藍營對手後,陷入空前苦戰。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形容,民進黨現在只剩最後一口氣,但是也要爭最後一口氣,為台灣的生存繼續奮鬥,可見選情之激烈。
為了拚止血,守住最後一口氣,民進黨從蔡英文總統到黨內各個有影響力的政治明星,無不全力總動員,希望能找回支持者的熱情,更期盼能守住綠營二席,頓挫「韓流」氣勢。民進黨更提前啟動兩岸牌,把這次補選定位成台灣生存之戰,可見得若國民黨大獲全勝,將成為民國109年(2020)大選推倒民進黨政權的關鍵骨牌。
國民黨則是希望藉由「韓流」繼續攻城掠地,期盼在韓國瑜翻轉高雄之後,能在民進黨長期把持的三重、台南插上藍旗。但更值得觀察的是,目前還聲稱民國109年(2020)不在考慮範圍的韓國瑜,如果因為他帶動的氣勢讓國民黨四席全拿,擔起民國109年(2020)國民黨主帥之責,韓國瑜恐難再推辭。
想要選總統的國民黨太陽們,當然也不能閒著,不只是王金平從北到南忙輔選,朱立倫更已經七度在三重替黨籍候選人站台掃街,如果最後能從民進黨手中奪下這一席,對朱立倫鞏固新北有重大意義。至於還在選與不選間天人交戰的吳敦義,若國民黨在這次補選打出全壘打,提名、輔選的功勞,也將會是吳敦義做抉擇時的主要因素。
一場四席立委補選,卻攸關民進黨生存絕續,也牽動國民黨太陽間的角力,明日補選的結果,絕對不是單純個別候選人間的勝負,民國109年(2020)後台灣政壇如何演變,或許就能看出端倪。
【相關閱讀】

‧有你家選區嗎? 新北等4席立委補選 看參選名單








【重磅快評】陳吉仲比柯P大膽 蔡政府亂投醫還吃錯藥


2019-03-15 16:50 聯合報  主筆室
立委質疑農委會養網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天下午開直播說明。 記者高彬原/攝影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的官位得自蔡英文,所有心思都放在如何輔選蔡英文,民眾不忘,日前看到高雄市長韓國瑜頻頻成功出擊推銷台灣農產品,農委會就說要組國家隊對拓展海外市場卻惹來負評,如今看到韓流效應強大,陳吉仲又嚷著要招募網軍,堪稱擁蔡急先鋒。  
民進黨政府原本擅長打選戰,但近年來柯文哲、韓國瑜逆勢颳起旋風,兩路網軍一路勢如破竹,民進黨早已垂涎網路助攻戰力,陳吉仲腦筋動得快,打柯找不到著力點,打韓就成了他的首選,竟以「加強農業訊息因應」為名,編列1450萬元預算招募小編,被藍委質疑是用納稅人的錢買網軍來為政府擦脂抹粉,陳吉仲作風大膽,連柯文哲也要瞠乎其後
柯文哲靠網軍崛起,是國內政治人物成功操作網軍的鼻祖,柯粉網軍和柯市府連繫頻密,悠遊卡公司前董事長戴季全傳言就是柯文哲的網軍頭子柯市府發言人「小牛」柯昱安專責為他打理網軍,即使有強大網軍作後盾,柯文哲也不敢動輒發動網軍攻勢,像陳吉仲這樣公然編列預算招募小編,柯文哲即使敢想也不敢做
以這次訪美為例,台灣同鄉會發表聲明拒絕接待柯文哲,還列出柯的「九大罪狀」,柯很感冒嗆對方「阿達媽控固力」,還說他對於長期以來被抹紅實在非常火大,但他也只能「你一條條誤導,我就一條條回答」,不知是否巧合, 柯文哲這番話正好糗了陳吉仲一頓。     
陳吉仲創風氣之先,把官方的發言系統擺一邊,要在政府機關內花錢置網軍,未知能否在網路帶風向,但可以確信必在蔡政府內部帶起風向,內政、外交、國防、教育、交通、文化、財政、經濟等部會日後恐怕都要紛起效尤,大家都來花錢買小編,全部衝進網路世界帶風向,成了名副其實的網軍治國、網軍政府
只是,網路世界帶風向只是一時效果,沒有網民自發性的參與和熱情,勢必難以為繼,民進黨政府想用網軍打選戰,也許可以製造聲量,但改變不了民眾的觀感,前一陣子蔡總統辣嗆習近平,網路聲量驟升,但民調並無起色,如今陳吉仲要編預算設網軍,並成為常態運作,無奈民進黨施政總是悖離人心,病急亂投醫還吃錯藥,只怕救不了蔡政府的重病。
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午在立法院回應立委質疑農委會拿人民納稅錢養網軍,蘇貞昌說這不是網軍,是找網路小編來提供正確訊息,反擊欺騙農民的假消息,看來是蔡政府是鐵了心,農委會這筆錢是花定了,民眾倒可以拭目以待,看看陳吉仲接下來要如何示範網軍治國了

酷經濟/美掀貿易戰 數字更難看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7901/web/

◆  走向黃昏的實體書店們
◆  寧願養網軍 死不接地氣
◆  饅頭店賣肉包? 國民黨這間百年老店的求勝生機
◆  花大錢買保險 車禍卻無路用?
◆  漫畫/玩火自焚
◆  倚天一出 誰「瑜」爭鋒?
◆  老伸手攪和 兒少防護網怎能不破
◆  不只閱讀 寫下心得更重要
◆  書愈看愈少...孩子看不起 大人買不下
◆  酷經濟/美掀貿易戰 數字更難看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酷經濟/美掀貿易戰 數字更難看


2019-03-14 23:17 聯合報  林建甫
美國總統川普2016年誓言縮小貿易逆差,如今卻不減反增;美元走強,讓人民幣兌美元持續下跌。 (新華社資料照片)

川普總統發動全球貿易戰爭,希望改善貿易逆差。但最新美商務部報告顯示,民國107年(二○一八年)貿易赤字暴增十二點五%,總金額增至六千二百一十億美元,創過去十年來新高;其中對中國大陸的貿易赤字,更擴大至四千一百九十二億美元,也是歷史新高。
過去川普經常拿逆差做為歐巴馬貿易政策失敗的證據,現在於他擔任總統期間,逆差反而更嚴重惡化。川普對來自主要貿易夥伴的進口產品課徵關稅,想減少進口,卻事與願違;尤其美中相互祭出報復性關稅,但雙方貿易卻更加活絡,為什麼?
就美國產品的出口面來說,因川普掀起的貿易戰,讓全球經濟下滑,造成貿易夥伴經濟放緩,壓抑各國對美國商品需求;資金面則因減稅政策,海外資金回流,推升美元走強,不利美國貨物出口。就貨品的美國進口面來看,美國因川普上任後的減稅政策及之前的貨幣寬鬆,造就美國股市大漲、景氣升溫,內需走強,這些因素不斷推升進口。
有趣的是,川普就任後美貿易鷹派撻伐中國進口商品的威脅,以及隨後加徵關稅的預期,讓進口商急於在關稅生效前進口,也就是去年上半年,推動西岸各港口的進貨大幅增加。而後來引發的中國報復性關稅,也打擊美國主要農產品的出口,例如去年大豆的出貨量就減少了四十億美元
現在美國對貿易對手國逆差擴大的事實已顯示出來,且正值美中貿易談判收尾,美歐、美日貿易談判也正邁入緊鑼密鼓之際,貿易逆差擴大恐給美國藉口加大施壓其他國家購買更多美國貨,或擴大開放市場;甚至要求將匯率透明化納入貿易談判議題,未來外匯市場的政治壓力可能大幅增加。
另外隨大選接近,川普也要延續繁榮的景氣,現在美聯準會也走到升息與縮減資產等政策尾聲,美國就可能要求其他國家匯率透明。因此除非全球經濟明顯步入衰退,導致各國貨幣政策必須更偏鴿否則美元中長期走弱趨勢將更為明顯
其實繞了這麼一大圈,川普真是精明的商人,還是要到了不少的貿易利益。但退出TPP、巴黎氣候協定等,交出世界領導權,對美國是好是壞,尚難定論。





走向黃昏的實體書店們


2019-03-14 23:21 聯合報  梁昭玉/大學講師(台北市)
誠品敦南店租約將在2020年中到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廿四小時不打烊的敦南誠品書店,明年將結束營業,會另覓地點重新開幕。回想第一次接觸誠品書店,大約是在九○年代左右。那時的工作位於仁愛路四段,當時第一家誠品就在仁愛路一棟大樓裡。在那個風靡著羅大佑的「戀曲1980」、「戀曲1990」樂音裡,將古典音樂融入了書店的背景音當中,成為特色之一。
一樓是高檔的法式餐廳與品味高尚的花店,書店則在地下樓層,還有誠品畫廊。對於當時社會環境而言,是非常特別的藝文初體驗
我曾住在天母中山北路七段長達十年光景,當時由設計師陳瑞憲設計的天母誠品書店,是我的最愛。那棟建築物的前身是一所教堂,他運用樓層高低錯落的手法,豐富且活潑了空間的層次感。書店二樓的落地窗,與中庭的老樹溫柔相對;那是一種不同於敦南誠品都會風格的面貌
未幾,忠誠路誠品書店開幕了。剛開始商場的定位尚未明確,曾有整個樓層是由家具廠商進駐,可惜曲高和寡,爾後就裝潢切割成小店面分租招商,開始有了未來誠品走向的雛型—複合商場、多元化經營型態的走向,等同醞釀著未來廿年後的定位宣言
忠誠路分店上軌道後,中山北路七段的誠品便功成身退。那是一個美好的年代,沒有恐攻、沒有金融海嘯、無網購與宅經濟;在耶誕節前夕,書店前廣場都會有木質的小花車,擺設應景商品,妝點得十分有味道,轉換街道應景氛圍。
忠誠路的誠品,日後也成了我與女兒們假日最常駐足的地方。我們各自選個角落,找幾本喜歡的書籍,待上一下午, 或者是聆聽豐富的假日講座。
後十年的忠誠誠品,我逐漸發現一、二樓許多店面面臨著快速汰換的隱憂;如果一個商場的業績無法推動,勢必會影響到書店的消長。果不其然,在幾年前宣告再見。
目前電子書的普遍,許多實體書店也逐步走向黃昏(由北市重慶南路書店的關店潮,更是可見一斑)。美國每年會在感恩節過後公布零售數據,由國民的消費力與生活用品需求,來推估景氣好壞。現今宅經濟當道、網購盛行,許多實體店面面臨極大衝擊與業績衰退的考驗,幾家老牌的百貨公司,更是咬牙緊撐,開源不易就努力節流當然,敏感的消費者,也會察覺到諸多細微的改變
時代結構的重組、社會消費/付費習慣的改變,這是不得不面對的必然現實。也許多年以後,我們想要重溫逛逛百貨公司、書局與大賣場,都成了一個夢。






書愈看愈少...孩子看不起 大人買不下


2019-03-14 23:24 聯合報  文多斌/教(桃園市)
教育部先後推出各種閱讀計畫,前後歷經廿年,台灣閱讀力卻還是不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願景工程調查民眾閱讀行為,去年有逾四成民眾,一本書也沒看過,六成五的人整年沒買過書。這項數據真驚人,細看內容發現是調查十二歲以上的民眾,稍微鬆了一口氣,但又開始思考另一層面的問題。
很多在小學努力推動的美好事物,一長大就變化特別快;光是閱讀,小學階段可是推得如火如荼,舉凡每日的身教式安靜晨讀、閱讀課的讀書與討論、小小書評家課程、閱讀認證活動、每年圖書館的添購圖書等,都是大力推動閱讀。無奈升上國中與高中後,孩子閱讀量愈來愈少,大多是功能性的閱讀,有何快樂之有呢能有看課外讀物的時間,都是奢侈的幸褔
其次,就買書而言,反思自己,步入知天命之年,家中藏書也可怕,又捨不得丟掉,再加上孩子們買的書,愈積愈多。筆者很多藏書,有些都是從教授研究室或家中一車一車載回來的。想想自己認識的教授們,退休之際想要處理藏書,還真不容易,有些書想捐給圖書館,圖書館還不想收。
慢慢的,筆者也開始不太敢買書,能上圖書館借到的就先借,因為愈買愈多,若沒有斷捨離的勇氣,還真的是一場夢魘,能為書而犧牲家中空間的又有多少人呢?
讀書,買書,藏書,送書,賣書,丟書或是不買書,不讀書的背後,實在有太多的不得已啊






不只閱讀 寫下心得更重要


2019-03-14 23:27 聯合報  劉秀芳/教(高雄市)
從小培養閱讀習慣相當重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們常講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顯然在現代人心中起不了作用,即便政府大力推動很多閱讀的相關活動,看到聯合報閱讀調查結果,也可見效果不彰。但是不管中央或地方,仍舊要繼續推動閱讀活動,鼓勵民眾多閱讀。
筆者認為不僅要鼓勵民眾閱讀,也要鼓勵民眾動筆寫下心得感想唯有透過書寫的方式,方能將書中的內容消化後,變成自己的血肉,成為一輩子受用無窮的資產,這樣的閱讀才有意義
現代人少有紙本的閱讀,真是枉費出版社苦心孤詣,出版一本又一本的好書。紙本的閱讀不僅讓閱讀更有溫度,更能讓我們的眼睛免受藍光侵害,「腹有詩書氣自華」,人會年老色衰,但是氣質卻會永遠與我們同在,何不選幾本書,好好的讀一讀呢?





花大錢買保險 車禍卻無路用?


2019-03-14 23:49 聯合報  侯永福/退休律師(高雄市)
車禍加害人如有投保,請保險公司法務去談,往往只是負責醫療費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十三日看到「一場車禍兩種野蠻」投書,想藉自身律師經驗,提供實用的建議跟觀念,也要告訴政府不是訂了法律就能國泰民安,更需要具體的配套措施。
先說說保險公司的理賠作法吧。以車禍致被害人殘廢案例來說,被害人可請求醫療費用、不能工作之損失、喪失或減損勞動能力之損失、看護費、精神慰撫金等,我處理過的案例最高有賠一、二千萬之多。如加害人有投保,請保險公司法務去談,往往只是負責醫療費用,其他就靜待法院判決;投保的加害人仍要經歷民、刑事訴訟的折騰,在這過程中保險公司幫了什麼忙沒有,這樣保險的意義功用何在
訴訟要拖多久?三五年,其實更長的案件多的是。我想舉個案例告訴大家自保之道,也希望敲醒為政者。
台大法律系劉宗榮教授演講保險法時提到國外的判決:如果車禍肇事當事人在保險金額內願意和解,而保險公司無正當理由拒絕者,倘若將來法院判決金額超過原先願意和解金額,就超過部分,保險公司須對被保險人(加害人)賠償。這見解被台南高分院採用了。若善加引用這個見解,車禍當事人就可免去訟累
我的當事人是車禍加害人,她除了強制保險外,還加保了高額的任意第三人責任險。車禍被害人成為植物人,家屬請求將近一千五百萬民事賠償,她更要面對刑事追訴。如果刑事因未和解而被判去關,那是你的事。
幸好,我先聲請告知訴訟,告知保險公司參加訴訟我方提出要以強制保險跟任意險最高保額,與原告和解;原告答應了,於是法官就問保險公司同不同意。這個和解金額大約是原告請求的一半,我也把台南高分院跟劉教授見解用書狀給保險公司,最後保險公司接受了,案件一年內就結束。
從這案例可以發現明明肇事者有投高額保險,怎麼派不上用場我的看法是為政者不用心,累倒兩造也累倒法院雖然目前有調解機制,但不具強制性,小額賠償有效,大額賠償就無路用了。
在有保險的車禍損害賠償案件,政府應成立一個由法官、律師、醫師、肇事責任鑑定專家組成的賠償金額審定委員會,審定出來的金額保險公司就要如數賠償,若有不服者,得針對差額提出訴訟,以免剝奪訴訟權以我的經驗,當事人多不願為小金額纏訟

陳立恆/實業興邦 台灣的新年新氣象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立恆/實業興邦 台灣的新年新氣象
◆  周行一/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趨勢
◆  林中斌/「債務陷阱」的真相
◆  馬凱/誰讓台灣蹉跎二十多年?
◆  楊志良/奪回政權,然後呢?(反轉民粹篇)

◆  王健壯/蘇貞昌不要像鼓氣的青蛙
◆  盛治仁/目標與關鍵結果
◆  薛承泰/「千里江陵一日還」序曲
◆  方祖涵/過街老鼠的第二人生
◆  黃介正/強軍維和 不戰為勝
◆  劉維公/文化4.0政策時代
◆  李清志/看不見的魅力

◆  范疇/「四個算總帳」的日子何時到來?
◆  葉銀華/該如何治理泛公股企業?
◆  陳亮恭/扶老比與經濟動能的連結








陳立恆/實業興邦 台灣的新年新氣象


2019-03-14 23:32 聯合報  陳立恆(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大陸房地產己有泡沫化跡象。圖為民眾從福州一處樓盤前經過。 (中新社)

己亥豬年之前,我接到三波來自對岸龍頭級餐敘邀約,一家文教、一家金融、一家地產,不一樣的經營領域,卻同樣跺一跺腳,大陸股市會震上兩震的旗艦企業。
當與這幾位創造各自傳奇的企業金童們對談後,發現原來金童亦生自凡胎,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詭譎商場上,各有著各自的美麗與哀愁,只因經手的生意超越一般企業可觸及數字,所以他們的美麗與哀愁也是尋常你我不能想像的。
過去的民國107年(二○一八年),對大部分兩岸企業來說,都不算特別美麗,所以這些巨頭和我們一樣,多少懷帶著遠慮近憂的哀愁。然而,讓我驚訝的是,這三波看似沒有關聯的人馬,除了同樣的哀愁,還有著同樣的好奇。
首先,他們提出同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從來不用投機槓桿等金融操作,來達成企業擴張的目的,甚至不願意和銀行借錢進行項目投資,更拒絕不少國際級資本入駐,種種決策似皆與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創富概念背道而馳。
其實,第一批人馬拋出這疑問時,我不知他們期待什麼答案,也不知好奇所謂何來,當時只能據實以告,由於一直在禮品相關行業緣故,已習慣有一分貨、賺一塊錢的踏實生意。另一方面,也可能早年主攻德國市場關係,往來客戶多半是德國企業或德裔美籍,他們的作風普遍微小謹慎,雖然個個君子愛財,但大多數還是追求過程與品質更勝於急功與暴利。彼時年輕的我耳濡目染,如今雖年過耳順,依然相信企業成長應該來自於產品服務,而不是金錢遊戲
而當第三位也提出同樣問題時,我大概明白他們的哀愁,就是泡沫經濟的危機感。以他們的精明,當然明白滿盈則虧的道理,更清楚對岸也許可以上得了月球,但在民生製造與精密工業等綜合競爭力上,確實比不過當年泡沫化之前的日本,或是雷曼兄弟之後的美國,恐怕難以支撐泡沫破裂後的變動與衰退。於是將眼光從原先的天高的野心,調向了地平的現實,面對看似同文同種、卻相對發展平穩的台灣,他們希望能從不同角度、更進一步了解台灣企業經營的模式與心態。
他們的來訪,對於台灣企業來說都是一記暮鼓晨鐘。其實,我們何嘗沒有對岸搞實業不如炒房產,或做金融的浮躁心態,越來越少企業願意十年磨一劍的經營實業;越來越多企業分神跨足地產與金融然而,實業的深度與廣度,恰恰決定了一個國家的高度,君不見德國、日本、美國等重要經濟體,除了其法治與教育等思想方面的穩健超前,同時實業根基也遠遠超前世界各國
清朝末年曾有一波「實業救國」的新思潮,其實一百多年後的台灣也需要一場「實業興邦」的新氣象,在這個也許是泡沫破裂邊緣的己亥豬年,無論國家還是地方政府,所有拚經濟的口號與政策,都應該落在與民生與科技相關實業上,而不要再是地產與金融,畢竟「泡沫誤國、實業興邦」,值得所有台灣執政者與企業家們一起努力

名家觀點/對空店稅說No

名家觀點/對空店稅說No


2019-03-14 21:46 經濟日報  陳國樑(作者是政大財政系副教授)
2019-03-15 00:50 經濟日報  陳國樑(作者是政大財政系副教授)

面對台北市舊東區商圈空店情形,近日有學者提出「空店稅」的主張;雖求店盡其利的用意良善,但空店稅在租稅理論上並無足夠的論述支持,就稽徵實務看,一旦施行,也是一個糟糕的制度。
欲出租之店面空置無人承租,屬於「資本」失業;此與有勞動意願但找不到工作的「勞動」失業,同為失業。試問:如對於某原月薪3萬的勞動者於其失業後,因自認有3萬元的價值,而不願意「降價求售」、接受薪資較低的工作,政府遂逕對其課徵「失業稅」難之,這是何等無理?空店稅其實正是對空店開徵失業稅。
雖為取得財政收入,但政府租稅之課徵,還是須有適當的稅基或有足夠正當性,以避免虐課濫徵。所謂適當的稅基,一般指所得、消費與財產空置無人承租的店面,既不能賺取租金、也不能出售財貨或勞務,自無所得或消費稅課徵的根據;而在財產稅部分,店面空置,仍有地價稅與房屋稅之負擔。如欲對空店加稅,則必須要有足夠的正當性。以店面一時閒置為由,正當性不足。
就租稅理論來看,在內地稅的範疇,對於財貨或勞務之最終消費,除一般廣基營業稅之課稅外,另行加徵稅負的論述,不作公平面考慮,約略可分為兩大類:一為反應外部成本、另一為寓禁於徵
財貨或勞務之最終消費(或作為中間投入),如有價格未反應之外部成本,結果造成過度消費(或生產)的資源錯誤配置。面對如此「市場失靈」時,有理論主張對於此類產品,另行課徵修正性的「皮古稅」(Pigouvian Tax)。希冀經由適當的稅率或稅額,將外部成本置入消費者或生產者決策的考慮而內部化,以導正過度的消費或生產。目前我國對於水泥、橡膠輪胎及油氣類產品所課徵之貨物稅,蓋可歸屬此類
另一方面,特定財貨或勞務之消費,即便沒有外部成本,但或由於對消費者個人有其未知之傷害、或任由其購買會做出錯誤之決定,就社會共同性觀點,應抑制其消費;對於此類財貨或勞務,另行課徵適當的稅負可收寓禁於徵之效我國目前對於菸酒類產品所課徵之菸酒稅,蓋可歸屬此類
然而店面的一時閒置,既無外部成本、亦非屬應被抑制的劣價性質財貨,何以辯證對其課徵額外之稅負?
臆斷空店稅之提出,大抵仿效土地之「空地稅」與房屋之「囤房稅」思維。唯空地稅與囤房稅之用意在於抑制操弄供給、哄抬不動產價格的投機行為。就舊東區商圈空店情形來看,多屬承租商家,其商業模式在商圈人去則財散的情形下,無力繼續負擔原本租金水準,並未聞有地主一味哄抬、操弄租金價格的情形。因此,比照空地或囤房課徵空店,思慮未周。地主購買店面主要目的在於將其出租以換取報酬;店面無法出租,地主已是承受損失,就此而言,空店稅的課徵,無異是對於損失課稅,其謬大矣。
對於勞動力之失業,政府很好的作法是透過就業服務站,配對勞動之供給與需求;面對空店,借箸代籌當有的積極政策思維是,構思媒合店面的供給與需求之道,以縮短摩擦性、屬短期的空店情形。貿然課徵空店稅,地主為避免繳稅而降價求租、或任意開設商號,都是造成資源的低度就業,結果適得其反。隨便擺設幾台「選物販賣機」,不就可避免空店;莫非台北市滿街的夾娃娃機商店,尚嫌不足?

陳國樑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系博士,現任政大財政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應用個體經濟學、產業組織、財務經濟學、稅務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