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國際收支資金外流 藏三大隱憂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大陸禁止洋垃圾進口,台灣卻大收特收
.聯合報黑白集/「新移民」恐不抵出走
.經濟日報社論/國際收支資金外流 藏三大隱憂







經濟日報社論/國際收支資金外流 藏三大隱憂


2018-09-01 00:26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以圖文方式簡報說明台灣國際收支資金淨流出,強調金融帳淨流出的好處。 記者杜建重/攝影


我國國際收支金融帳連續32季淨流出,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親上火線,一方面說明造成國際收支資金外流的原因,一方面說明增加國際資產的好處,呼籲國人不必太緊張。從央行的角度來看,國際收支中的金融帳資金淨流出,增加國外資產,當然不必擔心,因為這是有錢人要去擔心錢太多所可能帶來的問題。但是,如果從國家整體經濟的情況來說,偏離經濟均衡太多,通常都不是好事情。
首先,國際收支中的金融帳資金長期外流,讓人直覺想到是否表示企業和國人對於這個國家沒有信心,尤其是過去五年來,台灣每年的經常帳順差都達到500億美元以上,但在另一方面,金融帳的資金流出也都達400億美元以上。
央行拿出資料說明許多國家都有長期資金外流的問題,但是不免還是會讓人去思考,為什麼國人不把錢放在自已國家而要放在國外。其中,多多少少會有信心不足與對未來不確定的疑慮。
其次,資金留不住的另外一個關鍵,在於國內缺乏投資機會,而投資海外金融資產的報酬高於在國內金融資產報酬,也高於國內實質投資的報酬,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資金代表的就是資源,為什麼我們的資源要拿到國外給別人使用,就是因為國內投資機會不夠,這才是國人最應該要去擔心的事情。
這幾年國內投資成長率下降許多,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投資機會去年國內資本形成對全年經濟成長率(2.89%)的貢獻為-0.07個百分點,表示企業根本不願意在台灣投資,這是造成台灣留不住資金的最大原因之一其實,這兩年不但是國內投資成長率減緩,甚至連外人來台投資的成長率也大幅下滑,這都是對於台灣投資環境不佳的具體反應
第三,金融帳資金外流所凸顯的另外一個大問題,就是我國長期存在的大量國內超額儲蓄。以去年為例,全年的國民所得毛額為新台幣17.7兆元其中國民儲蓄毛額為6.1兆元,占國民所得毛額的34.5%另一方面,全年的投資毛額只有3.6兆元,占20.3%。兩者相減之後,得到超額儲蓄的金額高達2.5兆元,占國民所得毛額的14.2%。
從總體經濟的角度來看,超額儲蓄就是有效需求的不足,也就等於是經濟動能的不足,這當然會是一個大問題至於造成大量超額儲蓄的原因,從企業角度來說,主要是因為缺乏投資機會,所以企業不願意投資企業不投資就沒有資金需求,於是形成超額儲蓄
造成超額儲蓄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國人的民間消費不足,這反映了消費者對未來的信心不足,所以不願意消費,形成了有效需求的另外一個大缺口。
另外,消費信心不足也多少與這一次的年金改革有關係,因為許多已退休或是即將退休的軍公教人員,受到未來退休金大幅減少的影響,屆時消費一定會同時減少,進而形成更多的超額儲蓄。
也就是說,從金融的角度來看,錢多當然是一件好事,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從整個國家或是總體經濟的角度來看,錢存了太多而不肯花,這代表總體經濟有效需求的不足,所代表的不是投資不足就是消費不足,整體經濟動能必然會受到影響。
過去兩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只維持在2%左右,就主要的問題就是出在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過去兩年受到國際整體景氣不錯的帶動,進出口表現很好,帶動台灣的經濟成長;反觀,內需的部分一直很差。以去年為例,全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89%,其中2.07個百分點來自外需,內需的貢獻只有0.83個百分點,也就是所謂的「外熱內冷」現象
反映在國際收支上面,就是呈現過多的超額儲蓄與過多的國際收支金融帳資金淨流出。或許從央行的業務角度來看,這不是問題但是從整體國家經濟發展來看,這當然是一個大問題,行政部門應該設法去努力解決






聯合報黑白集/「新移民」恐不抵出走


2018-09-01 00:2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有人擔心,《新經濟移民法》似乎偏重於留住外籍移工,目的只在補充國內勞力之不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發會預估,我國人口將在民國111年(二○二二年)轉為負成長,較原先估計提早三年到來為此國發會擬訂《新經濟移民》草案,將引進國外中階技術人才等,以補不足。但政府若不加速提振經濟,菁英人口持續外流,訂什麼移民法根本無補於事。
從「新南向」、「新經濟移民」等名稱看,不難發現民進黨政府多麼熱中修辭,以為凡事只要加個「新」字,就代表著創新與創意事實上,要有效留住國外在台工作人才,只須在現行的《出入國及移民法》中增加一個新章,並修改若干條文,即可達到招攬國外人才及僑民子弟的目的。民進黨卻非要另訂新法,並在名稱上結結實實加個「新」字,彷彿如此才足以標榜「此法為我立」、「此路為我開」的功績。
行政院的草案幾經修改,卻限縮了原先範圍,取消對「投資移民」的歡迎因此有人擔心,《新經濟移民法》似乎偏重於留住外籍移工,目的只在補充國內勞力之不足。若果真如此,這部新法也就不值得期待了。
台灣人口成長不足確實堪憂,但更大的問題,其實在人口的外流主計處統計,目前在海外工作的人口有七十三萬人(這恐怕還是低估),其中多數為中高階專業人才。而中國大陸近期祭出不少「惠台」措施拚命挖角,恐怕將有更多年輕世代流失在西進之路。
說穿了,不鞏固經濟,卻聲稱要引進移民、要邁向「多元民族國家」,其實都是捨本逐末。






聯合報社論/大陸禁止洋垃圾進口,台灣卻大收特收


2018-09-01 00:1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大陸實施禁廢令,許多「洋垃圾」卻源源不絕被倒進台灣,也衝擊國內廢紙回收價。 記者謝梅芬/攝影


為了洗刷「世界垃圾場」的汙名,中國大陸去年宣布,今年起禁止廢塑料等廿四種廢棄物進口;今年四月又宣布,明年將增列廢五金等卅二種廢棄物。此舉,讓不少西方國家慌了手腳。誰料,大陸實施「禁廢令」的結果,許多「洋垃圾」卻源源不絕被倒進我國;據報導今年一到七月就有四萬個貨櫃、上百萬噸的廢棄物湧入台灣由於數量驚人,已造成國內資源回收價格暴跌,更使回收體系瀕於崩潰
政府正在大力推動「限塑」和「減塑」政策,逐步禁用塑膠袋及塑膠吸管但另一方面卻又容許業者進口大量廢塑料加工再製,這種「管小放大」的作法豈不矛盾?如果限塑政策是為了珍惜資源、愛護地球,那麼放任大量進口廢塑料再製,則正是反其道而行這種「管消費不管生產」、「管內不管外」的矛盾作為,到底理念何在
對於外界的質疑,環保署以「台灣是循環經濟的熱點」作為反駁;言下之意,這些垃圾可以在台灣加工再利用,成為可用的原料,我們不會因此淪為世界垃圾場。這樣的辯詞,充滿了一知半解及誇大其詞的陳腔濫調。所謂「循環經濟」,是指某一特定的體系透過再生的方式,使得資源的投入和廢棄能達到減量或極小化的目的但從國外大量進口廢棄物,根本不符合循環經濟的定義而且,引進廉價洋垃圾只肥了少數相關業者,卻可能導致原本運作良好的國內回收系統趨於解體斷鏈。如果基層資源回收系統因此垮掉,大街小巷的回收者停止工作,這項產業恐怕只剩下「惡性循環」罷了!
不可否認,經過多年研發,台灣一些廠商在回收技術上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包括在這次亞運及稍早的世足賽或奧運會上,許多國內外選手穿著的運動衣鞋,都是由國內廠商將廢棄寶特瓶抽絲成長纖所製成,品質頗受歡迎然而,台灣本土一年即可回收五十億支寶特瓶,足敷所需這個市場,絕非隨便進口他國骯髒且未分類的塑膠廢棄物所能取代然而,政府眼睜睜看著海外廢塑料湧入,卻毫無作為
去年中國大陸宣布禁收廿四種廢料後,我國就應該密切注意這些洋垃圾是否有轉運台灣的情形,但政府的因應卻遲緩而消極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廢塑料的數量較前一年成長二.五倍,廢紙增加四成二,環保署最近才驚覺情況不妙,聲稱要檢討廢棄物管理辦法。這樣慢八拍的行政效率,讓人錯愕。當環保署回過神來,只怕台灣已被洋垃圾淹沒了。
為什麼廢棄物進口要嚴格管制,看看中國大陸下達「禁廢令」的理由,即一目了然。中共說,「我們發現大量的高汙染垃圾及危險性廢物,混合在可回收的固體垃圾中,嚴重汙染了中國的環境。」試問,同樣的垃圾轉運台灣,不會汙染我們的環境、危害人民的健康嗎?更惡劣的是,許多國內廠商以「產業原料」的名義申報進口,貨櫃打開,裡頭其實全是發臭的事業廢棄物。對於這樣的無德廠商,政府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嗎?
進一步看,蔡政府發展經濟不力,正當經營的廠商未能受到足夠的保護與鼓勵,產業的創新和升級無法推動然而,這類大量進口廢棄物的廠商卻受到縱容,假藉「循環經濟」的名義在那裡汙染環境,囤積倒把,並威脅國內回收業者的生存。試問:堆積如山的外來廢棄物露天放在那裡,不會危害台灣環境及居民健康嗎?要讓這麼多垃圾處理到能夠再利用,要浪費多少資源與電力,這是我們的環境能負擔的嗎?
最令人感慨的是,連中國大陸都放棄「垃圾淘金」這樣的低等產業,追求資源再生產業的升級;台灣卻在那裡大收特收海外垃圾,渾然不覺有何不妥。台灣產業升級困難的祕密,也許就藏在這種扭曲心態裡吧

聯合筆記/四七○啟示錄

.願景回響/給高齡就業者 多點彈性
.瘋狂亞洲富豪 不只改變好萊塢
.聯合筆記/四七○啟示錄
.被詐騙常客 高齡者悲歌
.亂開發 讓地球生病了
.準公托政策 恐劣幣逐良幣
.赴陸求學創業 政府何必唱衰
.重視創新創業 成就偉大城市
.學生的愛…當老師最大回饋
.漫畫/救災有多遠?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四七○啟示錄


018-09-01 00:21 聯合報  賴昭穎
泰簽漲價風波,造成消費者不滿、旅行社反彈,在泰方宣布維持現狀後爭議暫歇。圖為泰國台北經貿辦事處前辦理簽證民眾擠滿整個大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泰國簽證費調漲四七○元風波,在泰方宣布維持現狀後爭議暫歇,但這「四七○啟示錄」,凸顯蔡政府在推動免簽政策上盲點、新南向政策面臨的困境,以及我推動對外關係揮之不去的中國因素
泰方以提升服務品質為由調高簽證費,在台灣聞「漲」色變的社會當然不討喜,加上政府還給泰國免簽,這樣的相對剝奪感引發民怨,甚至出現抵制聲浪;泰方最後被迫讓步。
蔡政府上台後,大陸技術性控管陸客來台觀光數量,衝擊國內旅遊產業,為了在短期內看到數字,祭出大量補助方案,國旅、國際郵輪、東南亞包機等統統有獎另一個手段則是免簽,為了配合新南向政策,提供泰國、汶萊和菲律賓國民免簽待遇
各國為發展旅遊、促進國際交流等目的,會提供特定國家國民入境免簽證。至於台灣給泰國免簽,政務委員張景森說,是希望讓更多觀光客來消費,只要觀光客進來,就有採取免簽理由。問題是,免簽可當作促進觀光客來台消費的主要政策工具嗎?
台灣在民國100年(二○一一年)十二月被美國納入免簽候選國前,從護照親辦、強化安全和入出境系統等措施,滿足美方要求之後,美國土安全部等相關部會又派員來台,實地考察護照核發、邊境管控、生物特徵辨識等情形,民國101年(二○一二年)十月才宣布給予台灣免簽
不過,美國也要求需事先透過旅行授權電子系統(ESTA)取得授權許可,進行基本身分查核,避免免簽成為邊境查核的漏洞
對美國而言,當然看中台灣每年赴美數十萬人次帶來的商機,但更重視開放所帶來的安全風險。政府急就章給予東南亞非邦交國免簽前,除了給予觀光客便利,免簽國在風險管控上配合了多少,國內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因應可能的治安或國安狀況,不是一句「只要觀光客進來」就可唬弄的。
至於泰國不給我免簽互惠,說穿了仍是政治現實,畢竟免簽是我有求於人,非泰方有求於我。此外,撇開大陸在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陸客赴泰一年接近千萬人次,台灣只有五十五萬,我駐泰代表童振源,兩方對泰觀光貢獻懸殊太大,是泰方不敢貿然開放台灣免簽主因。
諷刺的是,蔡政府推動新南向,意在減輕兩岸關係倒退的副作用,結果新南向的推動,卻始終難以跨越兩岸困局堆疊的障礙







瘋狂亞洲富豪 不只改變好萊塢


2018-09-01 00:25 聯合報  王長安/資深影評人(台北市)
由全亞裔面孔演出的浪漫喜劇「瘋狂亞洲富豪」在全美戲院上映,擊敗超級英雄或續集電影票房奪冠,除口碑佳外,更滿足觀眾求變的心,是成功祕訣。圖/摘自imdb


一部全由亞裔演出的愛情喜劇「瘋狂亞洲富豪」,上周末在全美戲院上映,票房達到三千五百萬美元,第二周依然強勢,令人驚訝!
上次在全美推出上映的亞洲電影,是廿五年前由亞裔導演王穎執導的「喜福會」,描寫四位華裔母親與女兒感情糾結的故事,也是第一部全亞裔演員的電影,票房也讓人驚豔「瘋」片上映首周就超越「喜」片的北美票房收入
「瘋狂亞洲富豪」主要演員有盧燕、楊紫瓊,以及新人亨利高汀及吳恬敏,故事改編自新加坡作家關凱文暢銷同名小說,由曾執導過「出神入化2」的台裔導演朱浩偉執導
「瘋」片取得票房佳績,美國媒體評論是「廿五年來最真實與華裔美籍男女愛情最寫實的影片」,不只呈現時下華裔男女在美國的生活面貌,平凡女與富家男的相戀相知,也讓美國人深入了解亞裔家庭文化
該片全部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拍攝,而男女主角吳恬敏及亨利在紐約相戀,亨利為讓女友回家鄉見自己的父母及家庭,以參加友人婚禮為由,兩人返回新加坡。吳恬敏原本對男友的家庭一無所知,到了當地才發現,亨利家庭竟然是新加坡富豪,亨利更是有名單身貴族,一場亞洲家庭的紛爭於是展開,連未來婆婆楊紫瓊都反對他們交往。
題材雖然通俗,但對亞裔華人而言,卻是你我都可能面對的傳統價值及愛情觀念的挑戰。
該片挑大梁的女主角吳恬敏,是台灣移民第二代,曾在美國影集「菜鳥新移民」中受到重視,被美國媒體稱為最具潛力的華裔演員,八月的時代雜誌亞洲版也以她為封面,標題是「瘋狂亞洲富豪,即將改變好萊塢男主角亨利原本是BBC的The Travel Show的主持人,初登大螢幕,是具有相當魅力的東方男星
就在「瘋狂亞洲富豪」首映一周後,華納電影公司破天荒與導演朱浩偉簽下續集的合約,也是亞洲電影首次獲此待遇的影片,相信這是好萊塢重視亞洲電影的開始,當大陸宮延劇「延禧攻略」造成轟動之時,「瘋」片又打進全美市場,這也是亞洲影視全面啟動的開始。

劉維公/孤獨是可怕的社會病毒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劉維公/孤獨是可怕的社會病毒







劉維公/孤獨是可怕的社會病毒


2018-08-31 23:49 聯合報  劉維公(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英國為打擊孤獨問題,首相梅伊今年初任命「孤獨事務大臣」,她形容這個影響數百萬人的社會問題是「現代生活的悲哀現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科技重新劃定了親密與孤獨之間的界線」。這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社會學教授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於《在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書中非常精闢的見解。身處在網際網路與機器人的世界,人們明明獨自一人生活,卻又覺得跟外界有所連結,讓「孤獨感」反變成為一種新的「親密關係」;人與人連結愈來愈密切,卻莫名愈來愈孤獨,讓「親密感」反變成為一種新的「孤獨方式」。
我們常將孤獨視為「心理健康」或「人生哲學」的議題。然而,隨著當代人工智慧與數位媒體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迫切需要正視孤獨所引發的嚴肅社會發展問題。它正在威脅社會發展的穩定性,世界各國政府必須針對此一危險症狀,提出公共政策的因應方法。
以今年年初率先任命全球首位孤獨大臣的英國為例,根據英國國會出版的《擊敗孤獨》(Combatting Loneliness)統計資料,該國有超過九百萬的成年人經常或一直感覺到孤獨;百分之四十三的十七歲到廿五歲年輕人曾有孤獨的問題;七十五歲老年人中每三位就有一位長者說,他無法控制孤獨感;對三百六十萬的六十五歲老年人而言,主要是靠電視陪伴。
我們對孤獨常有許多先入為主的成見,認為只有特定的一群人容易產生此一問題。但事實上,現代人對孤獨的免疫力不斷下降中。在英國,超過一半的父母曾遭遇孤獨問題,其中有百分之廿一的父母表示,在過去一個禮拜內就曾感覺孤獨。百分之五十的身障人士則是隨時會在某一天突然感到孤獨。每十位照護者中就有八位會說,因為照顧其所愛的人感到孤獨或孤立。每十位男人中就有一位說,他感到孤獨,但他不會向別人承認。
孤獨正在侵蝕每個國家穩固發展的基石,帶來巨大的損失。失去連結感的社區,對英國經濟每年帶來三百廿億英鎊的成本支出。英國雇主每年要為孤獨付出二百五十億英鎊的經營成本。
英國政府精算出每投資一英鎊去解決孤獨感問題,可以為社會節省一點二六英鎊的支出。然而,面對棘手的孤獨社會問題,缺乏創新思維與作法的政府,往往只會淪為束手無策的困境。高科技營造出來的「在一起孤獨」生存條件,讓大眾沉溺在矛盾扭曲的孤獨/親密關係中而無法自拔。這不是政府一句話、一個計畫就可以輕易改變的局勢。
孤獨成為人與人疏離的致命病毒。此一病毒讓人們彼此冷漠,既不願意尊重別人,也不想理解他人。仔細觀察台灣,其實近年來社會動盪的真正關鍵,也許不是政治惡鬥,或是貧富差距,而是人心的疏離。
民粹與網紅,不會是孤獨的解藥,而是更可怕的毒藥台灣不能再漠視深層的孤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