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1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降菸稅救選票? 當心反效果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8116/web/

◆  聯合報社論/戳破國王新衣的不是道旁兒,而是賴清德
◆  聯合報黑白集/赦扁計中計
◆  經濟日報社論/降菸稅救選票? 當心反效果






經濟日報社論/降菸稅救選票? 當心反效果


2019-03-21 00:1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與民進黨籍立委座談時,有立委反應民國106年(2017年)的菸稅調漲以挹注長照,使得每包菸的菸稅增加20元,菸價變得太貴,引起勞工反彈,希望蘇院長能減收菸稅。隨後,就有16名綠委提案降低菸稅,更匪夷所思的是,竟有兼醫師公會理事長的立委,甘冒違背醫師倫理的大不韙參與連署。
提案立委們的說法,大多冠冕堂皇,例如自己其實並不鼓勵抽菸,但對許多勞工而言,抽菸是生活中的小確幸,何況長照的基金來源目前多達七項,包括菸稅、菸捐、遺產稅、贈與稅、房地合一稅等,菸稅是不穩定的稅金收入,抽菸與長照也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因此黨籍立委們從來都不贊成調高菸稅,當然也認為不宜做為長照財源,更不應以增加勞工負擔來填補長照經費,甚至造成勞工相對剝奪感。醫生背景的立委甚至說「我最討厭菸」,只是基於尊重提案委員表達意見的機會才連署,並非支持,投票時才是實際表態。這種說法讓人見識到選舉會使鬼推磨的厲害
綠委們的建議,其實是因為選舉到了,從政治角度出發而舊事重提。國人應該記得,去年底蔡英文總統在敗選檢討的基層座談場合中,即曾主動提及推動政策可能較忽視基層弱勢民眾心聲,例如香菸每包調漲20元挹注長照財源,對經濟弱勢癮君子是不小的負擔。她還親自打電話給台灣菸酒公司,但因沒法降價,最後討論出開發一款較平價的「新長壽菸」構想,希望以此滿足抽國產平價菸的癮君子。
蔡總統的平價菸建議,曾引發輿論譁然反菸團體痛批,蔡政府想用「低價菸」救選票,無疑是把國人及青少年推向健康不平等與死亡的邊界,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反菸方向違背。何況,與其他城市相較,紐約20年來菸價成長八倍,而香港則成長4.75倍,在全世界都競相提高菸價之際,每包菸台幣300元的國家比比皆是,台灣菸價只成長了兩倍,屬於偏低,政府還要再推平價菸,豈不是無視國民健康的倒退嚕?
更何況,蔡總統去年11月在向毒品宣戰的場合,曾說「反毒是社會最在意的事」,強調「反毒就要從戒菸開始」,因為研究顯示,吸毒是循序漸進,絕大部分都會先從吸菸開始,所以能夠讓民眾少抽菸,絕對有助於毒品氾濫。身為國家領導人,怎能在一個月之內突然想到用降低菸價來增加吸菸人口,打臉自己對國人的宣示?這種心態,和擔心缺電而不惜讓燃煤電廠火力全開,以肺發電有何兩樣
專業的醫療團體也說,台灣每年可歸因於吸菸的死亡人數有2.8萬人,更指出,依據台灣過去經驗,菸價每包增加10元,吸菸者減少20萬人;增加30元,吸菸者可減少60萬人。反之,如果菸價降低30元,在十年內至少會增加青少年吸菸者30至40萬人,約是增加現行吸菸人口的十分之一,平價菸或降菸稅則將有超過3萬人死於菸害,甚至牽連到許多無辜的二手菸受害者。民眾一想到「政府連犧牲民眾健康的事都敢做」,這種政黨還想要選票嗎?
而且,世衛組織以減少空氣汙染和菸害防制為最重要的工作,因為光是菸害就導致每年死亡600萬人,在所有可預防死亡當中高居第一,因此全球控菸公約已有180國簽署,指導各國加速達到終極目標無菸的世界,成果相當卓著台灣如果降低菸稅,無疑就是挑戰違背世界潮流,想成為WHA觀察員的機會,只會愈來愈渺茫
我們建議行政院蘇院長,面對失去的民心,應多提出真正福國利民的經濟政策,才是正辦凡事都扯到選舉,不惜用傷害國民福祉的政策來吸引選票以「不適合作長照財源」的名義來降菸稅,實際上是犧牲人民的健康,將被水準不斷提升的選民所嫌惡和唾棄






聯合報黑白集/赦扁計中計


2019-03-21 00:0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前總統陳水扁選前在臉書表態力挺台南民進黨立委候選人郭國文。 圖/翻攝陳水扁臉書

賴清德參選總統,赦扁是最具體的政見。隨著蔡賴之爭升溫,有關赦扁的陰謀論也陸續傳開。聽起來,計中有計,虛中有實。
一方面,有人說是陳水扁在幕後挺賴清德,要逼退蔡英文。另一方面,台南補選落敗的陳筱諭母親爆料,她們脫黨參選、主張赦扁,都是照扁的指示做,但最後扁卻改去挺了郭國文。這些說法虛實難辨,但細察其間蛛絲馬跡,卻儼然是一套精心的赦扁連環計。
阿扁最後一刻的表態,成為救溺郭國文、保住賴清德政治生命的關鍵。賴清德除公開謝扁,赦扁也成為他參選總統的主張。陳水扁雖反駁「挺賴逼退蔡」之說,但他稱郭國文來討救兵時,他覺得郭和自己很像都快溺斃,因此決定出手相救;但唯一能赦扁的小英卻對他見死不救,怕被他拖下水。扁不滿之情,毫不掩飾。
相對的,陳筱諭母親質疑,她十多年來關心扁家、照顧扁媽,女兒也照扁指示脫黨參選並要求赦扁;但在賴清德去看過扁後,陳筱諭就成了政治犧牲品,讓這位「最強村姑」悲傷哭泣、壓力大到掉髮。其中轉折,內情不難想像。
教唆陳筱諭退黨、救溺郭國文、挺賴逼退蔡,串起全套「赦扁計中計」的劇本。這是否假新聞,仍有待釐清。倒是阿扁先揭露了一段補選的假新聞:大家都說文旦假新聞事件影響民進黨選情,但陳筱諭就是賣文旦的,理應受惠,怎會變成最大受災戶?府院黨的假新聞,NCC要不要查?









聯合報社論/戳破國王新衣的不是道旁兒,而是賴清德


2019-03-21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右)登記民進黨總統初選,挑戰蔡英文總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連日來企圖淡化賴清德參選總統的衝擊,稱只要依「初選機制」公平競爭,尋求最強棒出線即可。這樣的辯詞,無法自圓其說。說穿了,賴清德以基層不信任為由挑戰蔡總統,除否定了蔡英文的政績,更否定了民進黨三年來的治理。這點,才是民進黨最該憂心之處。
過去三年,蔡英文歷經敗選、斷交、或民眾示威等事件,從未表現過驚懼或挫敗的神色,始終自滿地面對這些起伏,宣稱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即使去年地方選舉崩盤,她快速改組黨政機器,大膽任用敗將組閣,在在一副自信滿滿,絲毫無畏人言。但這一次,她卻再無法保持一貫的自信笑容,因為揭穿「國王新衣」真相的不是道旁兒,也不是在野黨,而是她親手任命並共事了一年半的前閣揆賴清德。
在綠營內部,沒有其他人能傷害蔡英文傷得這麼深。今年初,彭明敏等深綠四大老發表公開信,以「我們認為蔡英文不行」為由要求她放棄連任。此舉,對蔡英文毫無損傷,外界甚至對大老干政頗有惡感。但這次,才卸任兩個月的賴清德呼應四大老揭竿起義聲討蔡總統,在滿朝「新潮流」官員的情況下卻無人示警;這麼近距離的突襲,蔡英文完全措不及防,怎能不身受重傷?
事實上,不論下個月民進黨總統初選的勝負如何,蔡英文的「自滿年代」可說已終結於賴清德之手。三年來,蔡英文那些關於「改革」的狂言,關於「正義」的呼喚,關於「平權」的提示,都抵擋不住賴清德的近身一擊,瞬間散落了一地。這位曾與她共同掌舵一年半的夥伴,去年底兩人共同締造了民進黨慘痛的敗績,其後她犧牲了他,現在換他拋棄她。政治競爭本不必計較太多倫理,但從蔡賴兩人的「肝膽相照」到「肝膽俱裂」,雖然「承擔責任」的大話不絕,但人們看到的只是一幕幕爭權大戲,誰看到了責任政治?
對這次蔡英文遭到賴清德的突襲,外界其實沒有太多同情。原因是,過去三年蔡政府施政屢屢受到批評,蔡英文卻鮮少虛心傾聽,堅持一意孤行,這使她的民意支持度一再流失。蔡英文從政之路未必順遂,但卻有滿滿的自信;或許帶領民進黨走出後扁時代的谷底,更堆砌了她「自我感覺良好」的習氣。也因此,去年底敗選後她毫無自省,以為自己辭黨主席並換下賴清德就算責任已了;其後,即開始逆民意所向急馳大打反中牌,組建「敗選內閣」。這種種作法,怎可能贏得民心?
正因為蔡英文自恃權力而決定追逐連任,黨內外已經無人能再給她什麼諫言,也因此,唯有賴清德發動迅雷不及掩耳的奇襲,才能將她叫醒,讓她感覺到痛。問題是,賴清德其實自己也是蔡政府「共犯結構」的一名要角;他掌舵行政院的一年半,其實也是社會民意急墜的關鍵時刻,證明他的能力遠遠不及傳說,他的台獨執拗則超乎外界想像。而今,民進黨僅能提供蔡、賴二選一的結果,這對台灣更上層樓有任何助益嗎?
賴清德這次參選總統,他因挑戰自己黨內現任在位的元首,有人質疑其「正當性」。事實上,賴清德目前的民調超越蔡英文,不少立委及基層支持者希望他出來擔任「母雞」,因此很難說他正當性不足。但深一層看,賴清德出征最嚴重的爭議,是他聯手黨外獨派大老圍剿本黨執政者,將蔡英文近三年治理的「正當性」完全撕毀,這才是他最殘酷的事。
民進黨會不會因此分裂,不是我們關切的事。但蔡英文自信的假象遭到重擊,國王新衣的真相被戳破,對民進黨或台灣而言,其實並非壞事。蔡政府做了那麼多大話虛功,民間已怨聲載道,若不是賴清德出手,很難有這種震懾效果。但執政者以這種方式被喚醒,會不會太遲?

【重磅快評】初選自打臉 國民黨令人嘆為觀止

◆  【即時短評】蔡英文「出口轉內銷」為初選加分
◆  【即時短評】大是大非…韓國瑜做好一戰準備
◆  【重磅快評】賴清德參選的道理 不堪蔡英文輕撥兩下?
◆  【即時短評】民進黨全黨救一人 國民黨一人亂全黨
◆  【重磅快評】梅毒給柯P處理 台獨留給韓國瑜解決?
◆  【重磅快評】初選自打臉 國民黨令人嘆為觀止

◆  【即時短評】黨內喊團結 忘了民主怎麼寫
◆  【重磅快評】胖周瑜為韓國瑜代言不選總統?到底演那齣
◆  【重磅快評】改建拒外界意見 這是崇高的故宮態度?
◆  【重磅快評】賴清德叫陣韓國瑜 2020「功夫」政壇版?
◆  【重磅快評】不是要打敗蔡總統?賴清德的誠實與不誠實
◆  【即時短評】蔡英文年初撿到槍 蔡賴對決勝負仍難料
◆  【重磅快評】「兩皮院長」蘇貞昌?
◆  【即時短評】賴清德誇韓國瑜百年奇才 英柯被邊緣?
◆  【重磅快評】蘇貞昌的「土地換鈔票」是五鬼搬運嗎?
◆  【即時短評】兩個太陽浮檯面 英賴互動有跡可循
◆  【重磅快評】賴清德拋直球對決,藍營還在自嗨







【重磅快評】初選自打臉 國民黨令人嘆為觀止


2019-03-21 13:57 聯合報  主筆室
高雄市長韓國瑜。 記者劉學聖/攝影


為了幫高雄市長韓國瑜參選民國109年(2020)總統大選解套,國民黨中央想出了「兩階段徵召」的方法,也就是由中常會授權提名小組,找已經宣布參選的朱立倫和王金平,透過協調的方式,討論是否同意納入韓國瑜進民調,然後再以民調決勝負。
若這個方法達成共識,目前「韓流」鋒頭正旺的韓國瑜,就可能在不須登記初選的情況下,「黃袍加身」,獲得提名。
問題是,若把時間拉到一個月前。當時黨內為了初選到底要採全民調、全黨員投票或「美式初選」,鬧得沸沸揚揚;經過一番折騰,好不容易決定採用原來的「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方式來進行總統初選,怎麼短短一個月之間就變卦了?
尤其引人非議的是,當時堅持主張要維持「黨員投票」者,包括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本人,都一再強調「黨員一定要參與總統提名」,把黨員投票看成無比神聖的大事,而且否認這樣的初選是為了卡誰或挺誰。但現在「黨員」卻又被棄如敝屣。如此因人設事,國民黨是把黨員看成笨蛋,還是國民黨自己是笨蛋,卻以為大家跟他們一樣笨?
國民黨希望能提名「最強者」出戰,本無可厚非。但要所有參選者心服口服,而且能向國人交代,在找出「最強者」和符合遊戲規則之間,本來就應該要取得平衡。國民黨若是希望韓國瑜參選,自可動用各種方法,勸他進入初選程序。如此一來,韓國瑜若得到最多支持,其他人也無話說。
倘若真照國民黨現在提出的辦法,國民黨首先就難逃「為人量身打造制度」的質疑,如此一來,無論民調結果誰勝誰負,輸的人恐怕都很難心服口服。更何況,韓國瑜本人其實根本尚未表態,搞這套黃袍加身戲碼,不噁心嗎?
自總統直選以來,國民黨從沒有辦過具有實質意義的黨內初選,民國85年、89年、103年(1996年、2000年、2014年)都曾經因此引發黨內紛爭甚至後來演變成黨內分裂。這樣的殷鑑,國民黨若還看不到,還以為自己推出所謂「最強人選」就穩操勝券,那就把選舉看得太簡單了。






【重磅快評】梅毒給柯P處理 台獨留給韓國瑜解決?


2019-03-21 14:10 聯合報  主筆室
台北市長柯文哲。記者邱瓊玉/攝影

賴清德宣布參選總統,起手式就甩掉蔡英文,點名對決「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韓國瑜。韓國瑜不愧「百年奇才」美譽,回敬以「台獨比梅毒還可怕」;快人快嘴無厘頭的直評,聽得柯文哲狂笑不已,連稱「梅毒比較好處理」。
面對賴清德的突襲參選,蔡英文今天趕在出訪前先去登記初選;英德正式對決。不過,看在韓國瑜眼裡,兩人還可能上演一場團結大戲,最後變成蔡賴配;重點是,雖然蔡英文不敢台獨,賴清德台獨搞一半,民國109年(2020)大選卻會把意識形態打到最高點。
不論最後民進黨的提名是蔡賴配、蔡壓制賴,或賴取代蔡,在「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激起的政治效應下,都將讓中華民國真正近距離面對未曾有過的台獨威脅。韓國瑜因此形容,民國109年(2020)總統大選是「中華民國生死存亡之戰」。
其實,韓國瑜不是第一次強調「台獨比梅毒還可怕」。當初菜攤被新潮流夥同農委會又踹又搶之後,韓國瑜參選國民黨主席的政見發表,就是這麼比喻的;他說,梅毒只是殘害幾個人,但是台獨會殘害2,300萬人民,還會引發戰爭,所以國民黨愛台灣,不愛台獨。
韓國瑜的比喻,當然不是因為菜攤被搶才講的「堵爛話」。在過去那個面臨著共匪、黨外、海外台獨「三合一敵人」的年代,國民黨就相信台獨比梅毒還難處理,也一直作這樣的比喻。以韓國瑜的出身、以及他對中共的研究和對兩岸情勢的了解,會有這樣的想法,不難理解。
在言論自由、思想無罪的年代,用梅毒來比喻台獨,似乎有點粗鄙,統派固然覺得切中要害,獨派卻聽得很感冒。但不能否認的是,台獨工作不論再怎麼務實,只要付諸行動,就會把台灣帶到危險的路上從李登輝、陳水扁到蔡英文,至少在任內都有這樣的體認
不論如何,柯文哲還是從醫師的角度認真回答了問題;他認為,梅毒對盤尼西林沒有抗藥性,所以梅毒比較好處理柯醫師沒有進一步解釋台獨是不是已有抗藥性,所以比較難處理。不過,每逢選舉,民進黨總要拉中共來助選,中共越叫囂,民進黨票越高;從這裡大概不難想像台獨的抗藥性
也許,梅毒的問題,柯醫師和賴醫師都知道怎麼處理;但台獨的問題,國民黨恐怕還是要苦等「百年奇才」來處理了。







【即時短評】民進黨全黨救一人 國民黨一人亂全黨


2019-03-21 15:40 聯合報  記者張文馨╱即時報導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本報資料照片

綠總統初選突發變數,組成五人小組協調初選時程,被譏諷為「全黨救英文」。藍至今仍糾結在高雄市長韓國瑜不領表,試圖為其解套,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在初選辦法公布後,保留「萬分之一」徵召機會,昨組發會再丟出有條件納韓國瑜比民調,如此「全黨遷就一人」,即便吳敦義不參選,難道就公正客觀全無私心?沒有謀求自己政治利益?
即便韓國瑜最後參選,在投入選舉前,恐怕得先面對在初選過程中,被制度搖擺而激怒的黨內天王。即便這是非戰之罪,但韓國瑜要參選總統,得先過黨內這關。可預料韓國瑜將花更多力氣整合,先消弭黨內不滿才能對外爭取勝選,選舉時程的壓迫對韓國瑜將是一大考驗。
國民黨初選制度從定案前吵到定案後,在定案之後,表態參選的人都對遊戲規則沒有意見,倒是主席不斷放話,頻送關愛眼神,韓國瑜本人已表態不領表,黨中央乾脆設計「徵召韓國瑜去領表」的機制。
國民黨佈局新竹縣長選舉時,也曾發生主席意志貫徹中常會,最後推翻初選制度的怪象,最後吳敦義的個人意志貫徹全國人事布局,而國民黨選舉的勝果,被視為吳敦義主席任內最大政績。延續到這次總統初選,吳敦義反對全民調的理由就是「若當初光看民調,韓國瑜也不用選了」。
無可否認,吳敦義是韓國瑜的伯樂,但選舉並非只靠伯樂就能獲勝,若在初選過程中,不斷保留選項,主席為了勝選,不斷變更規則,說好聽了是為了勝選,也始終無法擺脫阻擋特定人選出線的質疑,最後國民黨將走向分裂的結果,誰也不服誰。到時候,黨主席的不參選、全力抬轎,難道還等於大公無私?時間繼續拖延,遲未產生候選人,藍營支持者的焦慮將全數反撲到國民黨身上。







【重磅快評】賴清德參選的道理 不堪蔡英文輕撥兩下?


2019-03-21 18:38 聯合報  主筆室
蔡英文總統(中)今天民進黨中央登記參選,希望爭取支持,承擔責任,並 提出三個當總統的條件。記者陳柏亨/攝影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投入民進黨總統初選,他登記時信誓旦旦說要勇於承擔,但又說他不是要打敗總統蔡英文,蔡英文出訪前夕,他聲明要暫停選舉活動免得被說用「偷吃步」;結果,蔡英文顯然不理會賴的溫良恭儉讓,賴參選的奇怪邏輯加上蔡英文的反應,益發佐證韓國瑜、謝龍介預言「 蔡賴配」已成定局?  
賴清德突襲登記,在於顯示他堅定參選的決心,但除了特赦阿扁及推動台獨之外,他也好像沒有什麼可以忙的以致於被趙少康調侃才說過赦扁之後,就跑去看最清廉的法務部長陳定南,懷疑他的人格有沒有矛盾的地方。   
賴清德突襲蔡英文,當然會使蔡極度不悅,賴心裡也很清楚,以致於登記後才會說出他不是要打敗蔡英文,也不是要否定蔡英文;蔡英文怎麼會不清楚賴的心裡在想什麼,基於過去共事的經驗,只有比賴更強勢才能定於一尊。
所以蔡英文在賴清德登記後,即使賴釋出善意,主動宣布在蔡出訪期間,暫停所有公開行程,要來場君子之爭,結果蔡不領情,出訪友邦前夕送出千字文,直球對決賴清德,重點回擊賴的「承擔說」,強調「要講承擔我比任何人都懂」,身為現任總統,競選連任是她的責任,「如果我放棄連任,就表示連我自己都否定過去三年的執政。」
千字文一出,民進黨內一片靜寂,只有黨主席卓榮泰發出微弱呼籲,要黨公職不宜過度表態,希望所有的集體動作到此為止,但蔡英文並未就此作罷,中午加碼在登記前列出三個當總統的條件,其中兩個是須熟悉國際事務、不要明星球員,至少這兩項是衝著賴清德,講白話一點,就是說賴清德還不夠格選總統。
除了明講賴清德還不夠格當總統,蔡英文也拿「人情義理」來數落賴清德,直言賴清德是她任命任期最久的行政院長,對賴這個參選決定感到意外的不只她一人,這對最近談赦扁時常把人情義理掛在嘴邊的賴清德來說,的確是難堪。
蔡英文意猶未足,對賴清德說要在她出訪期間暫停所有公開行程,蔡竟說「事實上不太需要」,她還反將賴一軍,要他「應該多利用一些時間,向社會說明他參選的道理」,至於什麼是參選的道理,蔡料定光是特赦阿扁、台獨路線這兩項就夠賴清德忙的了。
參選總統是賴清德的一生志業,起手式也夠嚇人,但蔡英文輕撥兩下,賴清德就窮於招架,更別提他說要赦扁之後,就跑去看陳定南園區的怪異行程,賴清德沒有理清參選思維之前,也許真被韓國瑜、謝龍介言中,「蔡賴配」已成定局,蔡賴配這齣大戲很快就會上演?







【即時短評】大是大非…韓國瑜做好一戰準備


2019-03-21 23:04 聯合報  記者王寓中╱即時報導
高雄市長韓國瑜表示,二○二○總統大選是中華民國存亡之戰,是大是大非。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市韓國瑜首度提及民國109年(二○二○年)總統大選是中華民國生死存亡之戰,還強調國民黨總統提名一定會整合成功,因為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因為是生死存亡,國民黨民國109年(二○二○年)大選一定要推出最有勝選希望的候選人,初選或徵召只是過程,韓國瑜的呼籲形同「表態」,不管最後徵召的最強人選是誰,韓已做好「一戰」準備,因為這也是他的「大是大非」。
韓國瑜雖未直接表態是否參選總統,但他指出,既然高雄市民選擇他,那他就必須全力衝,一定要帶領這個城市衝起來。就任不滿幾個月,又未交出具體政績,高雄市政千瘡百孔、百廢待舉,在此情形下,參選總統當然會被質疑。但若在韓的帶領下,翻轉台灣重北輕南的軸線,打造更有希望的城市未來願景;韓最後若接受國民黨徵召,承擔更大責任,高雄市民就算有責難,但也應與有榮焉,這也才是韓目前的繫掛所在。所以韓定位自己,「先有立足點才有出頭天」。
韓國瑜觀察,前閣揆賴清德投入民進黨總統初選,情勢確實在改變,不僅是大選的對手及組合升級,更是國家定位、兩岸是和平是戰爭的攤牌,這是中華民國生死存亡「大是大非」的選擇,也是韓國瑜自己將要面對的「抉擇」,韓對此顯然也已有「定見」。
至於國民黨總統初選提名,在韓不會主動領表參加初選情形下,雖然黨內看法分歧,但路徑不外有三個。組發會主委李哲華建議的以協調代替初選,是最快的解套方案;一旦進入初選,韓是否接受「徵召領表」,被動參與初選,是第二個選擇;若韓不參加初選,其餘參選人走完初選,在全代會正式通過提名前,就只剩「徵召」最後一途。
不管採取何種路徑或方式,都只是過程,目的是要提名最強候選人,如同韓說的,就算最後張三出來了,李四、王五很生氣,但在大是大非前,「小我」都是其次。
黃河九曲終歸東流」,這是大勢所趨之必至,在民主的台灣,最終就是全部民眾的決定。面對明年大選民進黨及其他對手的挑戰,國民黨、黨內太陽和韓國瑜,除了團結一戰並接受選民最終的決定,沒有第二個選擇。








【即時短評】蔡英文「出口轉內銷」為初選加分


2019-03-21 23:08 聯合報  記者周佑政╱即時報導
帛琉副總統歐宜樓(右)迎接蔡總統(中)到訪。記者周佑政/攝影

蔡英文總統出訪南太平洋友邦,除須密切注意大陸可能反彈,也要擔心民進黨「家務事」。賴清德投入總統初選,對蔡英文構成強大威脅。相較於賴清德缺乏兩岸外交事務經驗,這次出訪就是蔡英文的「主場」,掌握主場優勢,「出口轉內銷」為選情加分,是蔡此行的重要任務。
蔡英文選在出訪當天登記,凸顯國家政務優先,也拉高格局,告訴國人及挑戰者,她是在做總統該做的事。面對賴清德來勢洶洶,蔡英文提出擔任總統所需的「三個條件」,首先就是面對中國的威脅,應強化國際連結等,她強調,「這需要熟悉國際事務,懂得跟其他國家協調折衷的人」。
蔡英文將處理兩岸事務列為擔任總統的第一個條件,顯然要與台獨色彩濃厚的賴清德進行對比。過去兩人在兩岸外交事務的立場作為,蔡英文上任後主張兩岸維持現狀,外交上大幅傾美。大陸加大對台統一力道,儘管蔡英文近來「撿到槍」,樂當「辣台派」,但並未向深綠獨派妥協,也不像陳水扁有「麻煩製造者」的形象。
賴清德曾毫不掩飾,在國會殿堂表達自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雖然獲得獨派掌聲,但若以「總統標準」來看,美、中甚至台灣內部,對賴的台獨立場,勢必有高度疑慮。賴清德有志總統大位,兩岸外交政策為何,未來會不會「暴衝」,從初選開始,就沒有模糊空間。
蔡英文這趟出訪是既定行程,但因正值黨內初選,增添了幾分政治味。過去一段時間,賴清德的民調支持度高於蔡英文,是強力的競爭對手。蔡英文這趟外交之旅,或許是扭轉劣勢的關鍵。

聯合筆記/寧要團結,不要最強人選?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8116/web/

◆  紐約新地標落成 大巨蛋卻還在孵
◆  百憂解退出 就是價格取向
◆  財政紀律 須落實地方財政監督
◆  再次換身分證 別再折騰人
◆  權謀擾賽局 藍軍集體焦慮
◆  志清改龍鄉 紀念殖民者? 蔣渭水情何以堪
◆  漫畫/菊姐護清德
◆  融入不置入 破除美感教育迷思
◆  化解釣魚衝突 攜手保育海洋
◆  聯合筆記/寧要團結,不要最強人選?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寧要團結,不要最強人選?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林河名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登記參選民進黨總統初選,部分民進黨立委由陳明文等帶領舉行記者會,表態支持蔡英文連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登記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讓「原本單純」的初選投下巨大變數。不少黨內要角已公開力挺蔡英文總統連任,以「英系」為主的立委還發動連署,他們呼籲「團結」,強調支持蔡英文才能保黨,才能守護台灣。
所謂「原本單純」,是因為蔡英文早已宣布競選連任,黨內幾乎認定已「定於一尊」。但初選機制存在,黨員只要符合資格,即可登記參選。賴清德決定投入總統初選,就算是拋出震撼彈,也是身為黨員的權利。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及部分立委挺蔡並不令人意外。但讓人不解的是,明明自己選邊站,卻要求別人團結,並擔心黨會分裂。單一席次的選舉是零和遊戲,競爭壓力不難想像;然而,號稱「民主進步」的政黨,竟然大喊「團結」勝過「民主」,豈不怪哉?
姑不論賴清德在多項民調勝過蔡英文,國民黨近日爭吵是否保留「二階段徵召」,正是要推最強候選人,難道民進黨寧要團結,也不願透過黨內民主機制產生最強人選?而初選不就是候選人各比實力,怎因有人競爭,就成破壞團結,還在等待「轉圜」?
黨內出現競爭者,固然讓蔡英文難堪,但這本來就是可能出現的局面。有人把賴清德在開放領表第一天就前往登記稱為「突襲」,但若等到蔡英文出訪再登記,豈不變成「暗算」?
去年十二月廿八日,行政院舉行年終記者會,當天有媒體以棒球「中繼投手」形容賴清德,詢問去留。賴清德表示,如果有看棒球就知道,「下任投手的決定,是總教練的權責」。
事實上,從去年九合一選舉慘敗之後,除了賴清德主政的行政院曾提出選後檢討,民進黨迄今沒有系統性的檢討。而一支球隊表現不佳,「換投手」只是關乎幾場比賽,若要尋求更佳成績,恐怕更該考量「換教練
賴清德投入總統初選,難免被質疑違反「人情義理」。但對於懷抱政治理想的人,「我愛凱撒,更愛羅馬」,其實不足為奇。何況,蔡英文曾公開稱讚賴清德是「好投手」,那麼,若要找出敗因,是不是也該檢討總教練調度出了問題?這也是賴清德挑戰蔡英文之際,民進黨內最該思考的課題。
國民黨為了重返執政,亟思突破初選格局,就是要推出最強人選。吳敦義一句「有王牌不打,不是蠢嗎?」最是傳神。反觀民進黨重新執政才兩年多,卻變成「支持蔡英文才叫團結」?






志清改龍鄉 紀念殖民者? 蔣渭水情何以堪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林郁宸/研究生(宜縣羅東)
宜蘭市原救國團大樓由宜蘭市公所收購後,進行外觀與內部整修,並命名為「龍鄉樓」,意在紀念西鄉菊次郎。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近日,救國團宜蘭縣團委會大樓經過宜蘭市公所收購、整修後,更名為「」,雖然外觀看起來相當的嶄新,但卻依舊帶著過去殖民體制下的思維。
龍鄉一詞出於宜蘭日治時期首任廳長西鄉菊次郎的出生地鹿兒島縣龍鄉町,只是關於西鄉廳長的政績,在宜蘭市已另有「西鄉廳憲德政碑」,為何還要一個龍鄉樓?況且,現今的台灣早已脫離日本統治,為何還有為殖民者立碑的思維呢?
過去救國團以蔣介石學名「志清」為名,在各地設有志清堂,成為「轉型正義」解構威權的首要標的不過真正的轉型正義,應該是透明公開展示台灣各個時期的歷史,並以客觀角度詮釋史料,而非一面倒傾向於某一立場的邏輯如今台灣人已可當家作主,宜蘭市新的市民活動中心仍以紀念殖民者心態命名,其心態可議
更何況宜蘭也出了不少歷史名人,特別是龍鄉樓位處的中山路二段,過去亦曾名為「渭水路」,如位在此路上的郵局至今仍稱為「渭水路郵局」,然因台語諧音不雅才改為現名,同時蔣渭水故居亦位於此。前幾年宜蘭縣陸續舉辦蔣渭水先生遷葬的系列紀念活動,盛況空前深獲回響,宜蘭市公所因此有意讓「渭水路」復活。
不過復名未果,反倒先紀念起殖民者,不知以抗日為志業的雪谷先生若地下有知,將情何以堪








財政紀律 須落實地方財政監督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黃冠偉/律師(台南市)
台中市財政局提出財政紀律專案報告,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台中市舉債空間未滿百億,在六都排名最末,「錢被借光光」,未來要強力整頓財政。

記者洪敬浤/翻攝


財政紀律法十九日通過,立法背景在於截至一○七年,我國各級政府一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實際數達五兆五,二三四億元,不少地方政府財政敗壞幾近破產,更多以舉債度日。為避免地方財政持續惡化,財政紀律應落實於地方財政監督,關鍵在於下列實踐
一、事前預算編製與審議之監督:現行地方制度法明定,各級地方政府年度總預算、追加與特別預算收支之籌畫、編製及共同性費用標準,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依行政院訂定之中央暨地方政府預算籌編原則辦理。倘若地方政府未依前項預算籌編原則辦理者,行政院或縣政府應視實際情形酌減補助款。惟問題在於,預算之編列實務上常以高估歲入之方式,製造預算帳面上平衡之假象,嗣後預算之執行,造成歲出歲入嚴重差短,此為監督不周所致。
二、事中預算執行之監督:現行地方制度法就預算之執行,監督密度較低,預算執行效率又取決於預算編列是否有歲入高估之現象,若有歲入歲出高估之情形,則影響預算執行效率。
三、事後決算與審計之監督:透過決算事後監督預算實際執行之成果,地方制度法明定,直轄市與縣市決算案應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四個月內,提出於該管審計機關,審計機關應於決算送達後三個月內完成審核,編造最終審定數額表,並提出決算審核報告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總決算最終審定數額表,由審計機關送請直轄市縣市政府公告
四、不法預算之救濟:最重要者為不法預算倘無救濟途徑,則財政紀律規範再嚴謹,終將形成具文。新通過之財政紀律法明定,政府歲入歲出或其決定違法者,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公益團體得敘明違法內容,申請審計機關予以糾正。審計機關書面告知送達日起六十日內未依法執行者,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公益團體得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之訴必要時並得聲請暫時停止支付。藉此對違法預算可有具體救濟途徑。
上述四個面向,現行法制仍有規範不足之處,惟財政紀律法之通過,亦揭示我國法制正視財政困境之現象,唯有將財政紀律具體落實於地方財政監督,我國財政方有永續發展之契機。






紐約新地標落成 大巨蛋卻還在孵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孫慶國/金車教育基金會前執行長(台北市)
即將在曼哈坦開業的龐大商用房地產項目「哈德遜園區」( Hudson Yards),成為美國獲政府大幅減稅及其他激勵措施以刺激房地產的象徵。(法新社資料照片)
被譽為紐約新地標、耗資二百五十億美元的哈德遜園區十五日剪綵。園區中心的裝置藝術Vessel共十六層,由二千五百級環形連接的階梯組成。(歐新社資料照片)


近年紐約市開發商又在舊火車站大張旗鼓,為曼哈頓西城帶來新商機其中耗資二五○億美金的哈德遜園區Hudson Yards,於民國101年(二○一二年)動土,這棟採用手扶梯流線型組合法的創意建築,將成新地標,日前正式對外開放參觀,民國109年(二○二○年)園區將開放西半球最高戶外觀景台,這是繼洛克菲勒廣場後的最大投資案,集商業辦公、藝術文化、觀光休閒、住宅、景點,也將成世界最新的現代都更作品
城市最後一塊廿八英畝大的火車站,計畫在民國114年(二○二五)年完工。廿多年前為創造更多工作機會,有心人成立Groups 35設計團隊,結合政府、民代、建築師、投資商,經過多年努力終於美夢成真。園區中心裝置藝術Vessel,宛如一個聚寶盆,由四十歲英國設計師在倫敦工作,然後轉往義大利工廠生產;蜜蜂窩造型的不鏽鋼架,運到紐約後利用深夜運輸,白天再利用機具排列組合,成為現代建築的藝術焦點,各媒體都專題報導。
城市進步需要有遠見的政府,透過整體開發才可能完成;以上景點開幕後必成為全世界最新觀光勝地。可惜台北大巨蛋還在孵,台北雙子星也在空中樓閣,無法為台北創造工作機會,就沒有辦法帶動台灣經濟這就是台灣本土化的宿命
要經濟進步也要有眼光的政府,一股韓流就讓台灣也瘋狂,口號不如真行動,讓我們拭目以待台灣民主趨勢吧!






化解釣魚衝突 攜手保育海洋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華健/海洋大學教授(基隆市)
基隆區漁會總幹事陳文欽說,不能因為少數人講開放就開放,因為他們的娛樂需求,影響了多數人的生計,解決小問題,卻製造更大的問題,更加不當。記者游明煌/攝影

釣魚團體要求政府全面開放漁港釣魚並興建釣魚平台,全國漁會總幹事則串聯反對。表面上,這是長久以來釣友和漁民一起使用海洋引發的衝突。實際上反映的是,包括整體海岸規畫與管理缺乏前瞻思維與務實作為,以及海洋資源利害關係者之間溝通失效的整體海洋治理問題。建議盡速從永續與整合的角度,全面檢討台灣海岸及漁港的前瞻發展可能。
全面評估漁港的現況與未來,可能是第一步。政府可先將閒置與低度利用的漁港開放,並配合釣魚活動需求,強化相關設施。最近新北市率先決定拆除低度利用的漁港設施,將海岸還給海洋,便很值得倡導、學習。
至於解決像釣友與漁民等海洋資源利害關係者間衝突,則不外建立長期溝通與合作機制。漁業管理中的利害關係者,並非只有商業漁民與娛樂釣客。其他團體還包括環保非政府組織、漁具店老闆、觀光業者、娛樂船艇與漁具廠商、消費者及相關屋主與地主。其利益與目標可能大不相同
從事各種海洋活動的個人與團體,往往會在使用這塊「屬於大家的場地」上,出現衝突。例如漁民和釣客之間的衝突,便包括使用的器具、活動空間、漁獲的競爭及船隻航行衝突。這些衝突若未能有效解決,不僅會威脅近期漁業經濟,整體海洋長遠的永續性也無法確保。
例如在傳統觀念中,漁港設置的目的僅限於配合商業性捕魚,安置漁船。然從國外許多經驗可預期,釣魚這類娛樂性漁業可望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甚至可超過商業性捕魚。今日由於商業性捕魚大幅萎縮,同時其他各種海洋活動興起,值得政府積極將被冷落的漁港,轉型為釣魚、獨木舟、帆船等娛樂活動場所。
無論從經濟、社會及環境層面的永續看,釣魚活動蓬勃,釣魚人口持續成長,應是好事。各利害相關團體也可透過溝通合作,成為共同保護與保育海洋的夥伴,更可成為政府推動永續海洋政策的助力。
根據相關研究,廣邀海洋利害關係團體參與,有助於有效解決空間與時間上的分配問題。讓利害關係者更直接參與管理過程,更可讓其充分了解整個過程,進而有助於其遵循相關管理決策,以及建立利害關係者、專家及主管單位之間的夥伴關係。而對於在活動型態與價值觀等方面差異性都很大的釣魚團體而言,這類合作更有必要。政府的責任則在於建立有效的海洋治理機制,以促進包括商業性與娛樂性的永續漁業,創造合作管理機制
從好的方面想,各利害關係團體都「愛海」,也都有保護與保育漁業資源,進而保護與保育海洋生態系的類似目標。政府處理得好,可望吸引更多人關心海洋。但若缺乏溝通與整體治理,地方社群與經濟容易陷於不斷衝突中,以致危及漁業、海洋環境及生態系。這有賴廣泛納入專家及利害關係團體,透過公開透明討論與合作,共同努力。
透過釣魚等海洋活動,鼓勵民眾親近海洋、認識海洋,進而願意加入保護與保育海洋行列,或許是主政者面對捕魚衝突該看到的良機







融入不置入 破除美感教育迷思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王延煌/高中校長(彰化市)
教育部一再推出創意校園、生態校園和永續校園等計畫,都是美感教育的一環。例如跳脫一般建築的方正形式,加上仿如打翻調色盤繽紛的外牆塗裝,使得台南六甲國小被喻為是「全台最夢幻校園」。圖/六甲國小提供

十九日「全民美育的兩個四十億」一文點出目前推動美感教育的困境,筆者甚為佩服。但文中認為,美感教育五年計畫並沒有提到公共藝術和公園,覺得可惜,這個結論則必須進一步釐清。
政府為美化環境,遂在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九條明訂公有建築物應設置公共藝術,且其價值不得少於該建築物造價百分之一,進而訂定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由此可知,凡為公有教育建築必受上述兩法令的規範,都應依法設置公共藝術。近年來教育部文化部、各大學和教育局處都有專書或網站推介校園公共藝術的示範案例,顯見教育部並未在公共藝術上缺席,反而是積極的貢獻者。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未提及公共藝術,並非教育部不重視,而是有更上位的法令和經費在落實美感教育。
誠如上文感嘆台灣都市的公園綠地太少,欠缺營造美感生活的條件,於是校園開放、學校社區化就成為彌補該缺憾的重要途徑;另外少子女化導致校園閒置空間增加,教育部也一再推出創意校園、生態校園和永續校園等計畫,這都是美感教育的一環
最新的措施是校園社區化改造計畫無論是社區共讀站、健康樂活空間,都要求必須對社區開放,其空間設計亦應符合藝術美感。教育部門管不到公園綠地,但盡其所能地開放校園,並加入美感元素,讓「美感即生活」得以實踐,是該給予肯定。
美育列為「五育」之一,教育部或學校雖然都聲稱重視美感教育,但其成效顯然無法被認同。第二期的五年計畫,整合為支持體系、人才培育、課程與活動、學習環境等四大策略及十六項具體行動方案。如能破除迷思,改變觀念,積極推動,將讓人有感。
首先,藝術非全部。美感教育在推動初期多仰賴藝術類科老師的專長,尤其是視覺藝術,這是因為美術、設計、工藝最能快速呈現美感作品。但從美學內涵縷析,美存在於各領域知識,不獨存於藝術中學校推動美感教育,應整合各科人力資源,進而形成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融入不置入。過去公共藝術常是突兀豎立於校園角落,缺乏在地性、文化性或脈絡姓,原本試圖藉由公共藝術提升美感素養,反成為負面教材。而為執行「美感教育」產生的計畫,也因功利性太強,無法獲得共鳴,淪為一次性活動。營造浸潤式的學習環境,讓美感成為校園生活的一部分,才是正途
最後,無形勝有形。受到流行文化和傳播媒體的影響,我們逐漸被洗腦認為有錢才配得上精緻、藝術或美感,用有形的名牌華服、豪宅莊園來妝點美,卻忽略涵養無形的「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富而好禮」精神生活,才是真正的美!國人喜愛的歐洲和日本,不都是這樣的?








百憂解退出 就是價格取向


2019-03-21 00:48 聯合報  蘇慧/退休人員(高雄市)
百憂解(左)將停止台灣市場供貨,醫師提醒患者回診,由專業醫師調整處方,以免影響病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別說百憂解退出市場,不是為了價格。舉個簡單例子,都是平價咖啡,市占率最高的便利商店咖啡,價格卻只要知名連鎖咖啡店的二分之一不到。連鎖咖啡店市占相對低,難道是口味不好,錯,其實就是價格高,一般人消費不起。那原廠的百憂解市占率低,一般基層院所採用學名藥,就是同樣原因。讓民眾自由選擇補差價,選擇用藥,才是王道
醫師說,民眾愛看病,愛拿藥又不吃藥,所以鯨吞蠶食了健保資源,造成健保資源的浪費。試問,民眾可以自行決定要領多少藥,領幾天份的藥嗎?領太多藥本身往往就是醫師造成的浪費,不要責怪民眾
經過幾十年來的「人體試驗」,證明是有效而安全的用藥,為何健保局無視於民眾的用藥安全,濫砍藥價而造成民眾的用藥恐慌?
醫者父母心,在用藥時,如果醫者不能站在民眾立場,為民眾用藥安全把關,說再多都只是廢言罷了。百憂解退出台灣就是價格取向